第一篇:完善重病救助制度,改进救助方式(民政政策研究论文)
不断完善重病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改进救助方式
辛安渡民政科
为了让社会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慈善医疗救助,让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缓解“看病贵、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多方着手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势在必行。
目前我市实施的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的文件为武民政【2012】205号《武汉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该文件制定的救助政策,强化动态管理,规范界定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和救助病种,扩大了救助范围;加大了患病群众救助力度‘还要求不断加强基础工作,完善救助体系建设。武汉市近年来多次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切实为患病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使我市重病医疗救助工作成效明显,但仍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包括政策宣传不够深入,界定对象还不全面;救助病种确定不科学;财政救助资金安排不足,救助经费不能满足需要;医疗救助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衔接不紧密等。完善我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应从多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扩大救助覆盖范围,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力度
要通过逐步扩大救助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救助标准,提高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困难群众的可及性。
第一,文件确定的重特大疾病病种只有: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尿毒症)、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重性精神病、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1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21类疾病。可组织相关医学专家,重新确定哪些疾病属于“危及生命的重特大疾病”。
第二,目前确定的救助对象为:城乡低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城乡孤儿和民政部门建档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包括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特殊困难对象、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0%以下的65周岁以上老年人等)。确定救助对象不应该指针对低收入人群,合理的确定方法是城乡居民只要确诊属于应当救助病种的患者,将扣除自付医药费的人均年收入在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线以下的困难群众全面纳入救助范围。同时,救助资金充足的地方民政部门,可适当将高龄老人、重度残疾人纳入到救助范围内。
第三,合理设定救助封顶线,适当提高救助比例,通过封顶线和救助比例的调节,来加强重特大疾病的救助力度。2013年新出台的重病救助文件规定,城乡低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城乡孤儿其医疗费用经相关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费用,按70%的比例给予救助;民政部门建档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按60%的比例给予救助,年最高救助封顶线(含住院和门诊)为5万元。每年,民政部门应会同相关单位研究人均收入、最低生活标准等因素适当对救助封顶线进行调整。
二、优化救助方式和程序,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实施机制
(一)进一步完善救助方式,积极推行医前和医中救助。
所谓医前和医中救助就是医疗和救助同步实施。有效的医前和医中救助,是保证医疗救助制度作用发挥和救助效益体现的关键。目前在武汉市实施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一是在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即时救,前四类救助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城乡孤儿)先垫付部分治疗费用,待治疗终结,定点医疗机构在办理其住院费用结算时,经相关医疗保险报销后的自付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按区级民政部门审批金额垫付救助资金。二是在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救助,救助对象因转诊发生的住院费用,先由个人垫付;经相关医疗保险报销后,患者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凭患者身份证、户口簿、低保证、医院出具的转诊证明及个人支付凭证等相关资料,由区级民政部门按规定给予救助。先治疗、后报销的“医后救助”方式让许多患重特大疾病患者,特别是困难家庭,由于垫付不起高昂的医药费而放弃就医,从而失去享受医疗救助的待遇。所以,在确定新的医疗救助制度模式时,应采取医前和医中救助办法,对住院手术费用等大宗医疗支出,先由定点医院用预拨的医疗救助资金进行垫付,然后进行统一结算,确保救助对象及时就诊就医,使救助作用和效益得到充分体现。垫付救助资金有困难的区级民政部门可先对前四类对象实施医前救助。
(二)改进医疗费用结算办法,推进“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一站式”结算方式是指定点医疗机构先垫付医疗费用,救助对象只需交纳个人自付费用,民政部门与定点医疗机构再定时结算医疗费用。目前,我市“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政在推进阶段,应加快推进“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的步伐,争取尽早全面推开。
(三)建立快速救助联运机制。
人命关天,救助的及时到位尤为重要。一方面畅通联系渠道,可设立救助专门电话、网站等,让因重特大疾病而陷入困境的家庭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情况;另一方面,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尽量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此外,医院作为联系患者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桥梁,应及时为患者提供政府救助的有关政策信息。因此,只有卫生、民政、社保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联运机制,才能把这项惠及民生大事做好,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三、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拓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社会筹资渠道
政府直接投入和多渠道筹集资金,是解决城乡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关键,也是确保救助工作正常运转的有效保证。应以政府投入为主,积极拓宽社会慈善、个人积极参与的多元筹资渠道。
第一,政府要切实加大对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资金投入,建立救助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提高补助标准,并逐步建立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和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纲制的原则,救助资金根据实际需 4
要和实际情况由地方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城乡医疗救助配套资金。
第二,可将体彩、福彩等收入的一部分用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资金来源。还可以通过发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专项彩票,筹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资金。
第三,探索建立市级统筹的重特大疾病保障基金。经济条件好和基本医疗保险有结余的地区,可通过财政提供部分补助资金以及从基本医疗保险结余提取一定比例等方式,探索建立省级统筹的重特大疾病保障基金。基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并实行“银行代理、财政直接支付”。同时,各级民政、财政会同监察、审计等部门,定期对基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情况的发生,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第四,鼓励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重特大疾病医疗互助活动。可通过对平时主动认捐的民众发放荣誉证方式,借鉴谁献血谁优先用血的经验,一旦认捐者遇重大疾病优先救助,鼓励大家积极关注和参与,弘扬互助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五,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发展慈善救助事业,不断壮大重大疾病慈善基金,完善对慈善活动的税收优惠政策。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引导慈善力量特别是慈善组织发展慈善医疗救助;要鼓励社会团体、志愿者等组织加入到慈善医疗救助的行列中,结合国际志愿者日等节日,开展慈善活动。
四、夯实救助工作基础,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能力建设
能力建设是保障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的关键,要加大对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特别是基层救助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一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在各级民政部门设立专门业务科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形成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助、社会参与的重特大病医疗救助管理机制,并按实际覆盖救助对象数核定工作经费,由相应的各级财政预算来安排。同时,加强对各级重特大病医疗救助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切实为重特大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救助服务。
二是不断完善救助的信息管理平台,大力推行“一站式”医疗救助结算服务。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医疗救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类医保制度的有效衔接,部门联动,信息互通,“网上审批、即时结算”。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行“一站式”医疗救助结算服务,建立“基础信息同享,医疗机构同网,费用结算同步”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管理体系。实行新农合、城镇医疗保险、民政部门与定点医院同步结算,医疗保险金额、救助金额和救助对象自付金额同步结算。
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话、广播、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和救助服务窗口,开展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的政策宣传活动,让社会公
众了解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的内容和重大意义。要通过宣传,扩大救助的知晓率,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医疗救助工作的氛围。同时,也让社会公众进行监督,确保城乡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处于阳光下运作,真正体现公开、公正、公平。
多方着手建立和完善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是关爱民生、强化社会保障的重要举措;也是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际行动。做好医疗救助,对于缓解城乡居民看病困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保障群众基本生存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第二篇:浅析执行救助制度的现状和完善
浅析执行救助制度的现状和完善
发布机构:市法院 发布时间:2009-5-15 16:58:44
一、执行救助制度成因及意义的思考
(一)执行救助制度的成因
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执行难”问题,已经造成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后果,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执行难”问题使相当数量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如期执行,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得不到落实。申请执行人中有一部分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很贫困,特别是在遭受非法侵害后,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缺乏必要的生活及医疗费用,且面临着生存、子女求学和赡养年迈老人等方面的困难。如果这些困难得不到解决,就很容易导致申请执行人对司法的公正、法律的权威产生怀疑,潜伏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特别是执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交通肇事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类型案件中,被执行人偿付能力有限,大量的申请执行人手捧生效的法律文书却生活无着,原本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却逐渐转化为申请执行人与法院乃至于与社会的对立。当前,“执行难”已经成为人民法院遭受社会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影响了司法权威的树立。据最高法院的统计数字显示,这类案件在全国法院所受理的执行案件数中大约占到30%,换言之,有30%的案件从进入执行程序后就是无法执行的死案。1
尽管全国法院都在采取各种“惩赖”措施,加大执行力度,破解“执行难”,但在一些执行案件中,由于被执行人没有执行能力、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这些非法院执行不力而造成的“执行难”问题在困扰法院的同时,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困顿的申请执行人在权益受到伤害、经济陷入困境时,又遇上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极易导致心理失衡,并产生了对法院的不信任感及社会的不公平感,加剧了申请执行人与法院之间的矛盾,这对树立司法权威和构建和谐社会造成很多不利影响。
毋庸讳言,“执行难”现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格格不入。因此,当前法院在努力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同时,迫切需要寻求一种能够直接缓和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的生活窘况以及对立情绪的办法。
(二)建立执行救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要有效缓解因“执行难”导致的社会不和谐问题,显然必须尽快建立起一种制度化的途径,确保申请执行人及其家属能够获得一定的救助。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执行救助制度具有现实的重大意义:
执行救助制度能够体现司法人文关怀精神。司法的人文关怀精神首先要求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对申请执行人来说,正义不仅应当体现在诉讼权利上,更应当在实现实质权益上体现出来。“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只有在他们最终能对每一个人的利益,尤其是对地位最不利的社会成员的利益进行补偿的情况下才是正义的。”2作为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如何通过一定的执行救助制度实现真实的正义,维持基本生存状况,是司法人文关怀的题中之义。
建立执行救助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申请执行人因为自身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生产和生活陷入困境,这与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相背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发展,和谐相处。因为案件的不能执行,申请执行人面临着基本的生存危机,其不和谐因素不言自明,势必加大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建立执行救助制度有利于司法领域内的和谐,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和谐。
二、当前司法实践中关于执行救助制度的基本做法
当前,人民法院对特困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的司法救助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执行难”的问题上如何实施司法救助,我国法律目前尚无明文规定。许多情况下,只依靠法院本身并无力解决申请执行人的经济赔偿难题。有许多被执行人根本就没有个人的财产,法院无论如何加大执行力度也无奈其何。
面对这种困局,国家和社会不能坐视不管。通过国家拨付专门资金和社会募集资金对身陷此类困境中的申请执行人施以援手,是一些专家学者和特困群众对国家和社会的期待。中央政法委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可积极探索建立特困群体案件执行的救助基金。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建立特困群众执行救助基金,为他们实现债权提供便利和帮助。
根据目前的一般理解,执行司法救助基金是指在执行案件中因被执行人确无或暂时确无履行法定义务能力而向无经济来源,生活又极度困难的且需要进行救助的申请执行人(自然人)发放的救急资助专用基金。3以下是厦门市法院制定的执行救助制度的一些具体做法,包括了执行救助金的发放条件、程序及执行救助金的来源、管理。
(一)执行救助金的发放条件
1.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案件的申请执行人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
2.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交通肇事或其他人身伤害赔偿案件的申请执行人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
3.追索劳动报酬或经济补偿案件的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且申请执行人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
4.申请执行人属其他特困群体,且不能维持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
执行救助金的发放对象仅限于特困群体,如果申请执行人参与打架、斗殴、扰乱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或参与黄、赌、毒和其他犯罪活动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二)执行救助金的发放程序
对于个别当事人的执行救助。首先由特困申请人提交救助申请表和相关的证明,执行实施承办人进行初查,认为符合救助条件的,提交法院的合议庭,对该案的综合情况进行合议后,报送执行救助金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审核,并报救助金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审批,最后通过财务从执行救助金中拨付给救助申请人。
对于涉及人数众多的群体性执行救助,例如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有关法院采取的做法是:及时向区委、区政法委报告案件情况,并建议启动执行救助程序,从执行救助金中先行拨付工资款,如执行救助金不足的话,还同时建议区财政临时增拨款项。在区委、区政法委批准后,再组织人员进行发放。
(三)执行救助金的来源与管理
厦门市两级法院积极争取市、区党委支持,争取财政拨款建立执行救助金制度。执行救助金由市财政局拨款设立,纳入法院每年预算。执行救助金按专款专用、专项核算、量入为出的原则进行管理,执行救助金发放总量不得超出当年核定总额。当年未使用的余额可结转下一使用。从设立执行救助金以来,全市两级法院收到财政划拨的执行救助金共计200多万元,已向41个执行案件中的73个申请执行人发放了36.1万元救助金。
为了加强执行救助基金的管理工作,保障救助金的合理使用,法院成立了执行救助金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执行救助金的管理工作,协调解决执行救助金管理及使用中的重大问题。执行救助金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由法院执行局和行政装备处的领导组成,分管执行工作的院长是该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负责执行救助金的日常管理工作,成员由法院执行局和行政装备处的人员组成,办公室主任由执行局局长担任。执行救助金管理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对执行救助金发放工作中的重大和特殊事项进行研究。
三、现行执行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厦门市法院在实施执行救助制度过程中,产生了如下一些困惑:
(一)特困标准难以界定
执行救助金的发放对象为特困群体,但是实际操作中发现救助对象来自全国各地的,但各地的经济条件差别比较大,该如何界定申请执行人是否属于特困群体呢?应该是以“生活困难”、“家庭经济困难”还是“无法正常生活”为条件,以上这些条件虽然都表达了适用执行救助金的申请执行人须为特困群体的意思,但这些概念都比较模糊,没有一个量化标准,缺乏可操作性,造成各院在认定特困条件上差异较大,产生另一种不公平。
(二)特困材料取证的做法不一
救助金是用在双方当事人都为特困群体的案件,执行承办人在受理了申请执行人的救助申请后,要进行初审,那么用来证明双方当事人确为特困群体的相关材料如何取得?实践中一部分是由申请执行人提供的救助申请材料,一部分是由执行承办人到当地调查取得的材料。
(三)救助性质被误解
从救助金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执行救助金的设立给某些当事人造成了错觉。有的当事人认为只要到法院申请执行了,就能实现债权,即使债务人无履行能力,法院可以给予执行救助金;有的当事人在债权暂时无法实现时,便采取救助申请要求法院给予救助金;有的当事人以为只要生活困难,就可以申请救助金。这样严重违背了设立执行救助基金的初衷,目前,我市的执行救助金主要是“救急不救穷”,是法院在对案件情况、被告人偿还能力、受害人现实生活条件、社会影响等综合考虑权衡之后采用。
(四)执行救助资金来源无保障、数额不平衡
这一问题在厦门地区如此,在全国各地也如此。目前我们国家尚未统一将执行救助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国家财政支出的执行救助经费少得可怜,远远不能满足执行救助工作的实际需要。如资金来源没有保证,各地法院所得到的执行救助基金数额很不均衡,多的达到几十万上百万元,少的只有几万元,有的法院甚至因筹措不到资金而暂时还不能建立执行救助金制度。资金保障问题没解决、资金数额不平衡的问题没解决,必然影响“执行救助金”制度作用的发挥。
在执行救助金的资金来源上,有以下几种方式:地方财政拨款、地方民政福利基金、慈善捐助、社会各界的捐助、执行暂存款的利息、罚金、上级法院资助、其他合法资助等。如有些地方的执行救助金是由企业捐助的,这样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假如这个企业涉及到某个案件中,法院是否会有“手软”的问题。现在全国法院基本上有三种办法筹集执行救助金资金,一是财政拨付、二是法院筹集、三是社会捐赠,初步形成了以财政拨付为主,以社会捐赠、法院筹集为辅的执行救助金来源机制。因此,不同的资金来源就有不同的发放方式,如厦门法院执行救助金是由财政拨付的,就由法院审核后直接由法院财务以发放款的形式进行救助;而某些地区法院的执行救助金是通过法院提出建议、民政局审核后以福利费发放的形式进行救助;还有的是由法院将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进行审核后提交民政部门,由民政部门纳入社会低保户的形式进行救助,等等。
(五)执行救助金发放方式、标准不统一
对执行救助金的发放金额,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取最高限额方式,规定每次发放金额不超过规定的最高限额,原则上每案只发放一次,如厦门法院执行救助金一般按每个救助申请人1000元至2000元的标准发放,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另一种是采取按比例加最高限额方式,每次发放金额按申请执行标的额的比例发放,但每次发放不超过规定的最高限额。对于赡养、抚养案件,有些地区的法院是参照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额度确定,期限以申请要求的期限计算。
这样不同的发放标准极易导致不同地区申请执行人对法院发放执行救助金“不公平”的怨恨,同时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激发其他的社会矛盾,影响了和谐社会的进程。由于申请执行人所在的法院地区不同、尤其是执行救助的方式不同,造成了执行救助机会和执行救助金额的不均等,从而致使实际享有权利上的差异。消除这种事实上的差异,实现对申请执行人权利的平等保护,就要进一步完善执行救助制度,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四、完善执行救助制度的几点对策
中国现在建立这一制度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除了资金问题,执行救助是对申请执行人全方位的救助还是仅限于满足他们基本生活需要?要用哪些监督以保证其公正?执行救助制度的出台,会不会使某些司法机构变得懒惰,不再去努力执行那些已经做出的判决?那些老赖们会不会因此更加有恃无恐?„„也许,不能说这种担心不必要。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申请执行人的执行救助制度,不仅是法院的事,还需要社会和国家的共同努力,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套跟进,国家救助制度的建立依然任重道远。为了能保证执行救助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作用,笔者建议,目前我国法院在实施执行救助制度过程中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加大执行救助制度的宣传力度
执行救助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面对特困申请执行人,解决他们手捧生效的法律文书却无法执行兑现的困境,对那些穷尽了一切执行手段仍不能及时有效地保护其合法权益的申请执行人提供的一种执行救助。该项制度在设立以后,首先,应对适用执行救助金的条件、范围和程序作必要的宣传,执行人员对符合执行救助金适用条件的申请执行人应履行告之义务,让社会群众特别是申请执行人了解执行救助金制度,才能充分发挥执行救助金制度的救助功能,实现设立执行救助金制度的目的。其次,明确执行救助金制度应是一种“执行垫付款制度”,并不是对无生活来源群众的给付,而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垫付。执行救助金是临时性、应急性、一次性的生活补助,申请执行人在一个案件中只能申请救助一次。所以,不是“普降甘霖”,而是“雪中送炭”的保命钱或救命钱。申请执行人在得到执行救助金的救助后,法院将对案件继续加大执行力度。在被执行人恢复履行能力,案件得到执结后,法院可以从执行款中将支付的执行救助金予以扣除,补充到执行救助金中来,以保证执行救助金的循环利用。这样才能让真正需要救助的特困申请执行人在案件的最后一道关口及时得到帮助,从而感受到社会正义,感受到司法人文关怀,这样方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速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促进社会的发展。
2、建立执行救助金来源保障制度
经费保障是执行救助工作正常开展的最根本条件之一,没有可靠的经费保障,执行救助工作往往就无从谈起。在一些司法救助制度较为健全的国家,司法救助经费都依法被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由国家财政予以支付,并根据司法救助金的使用情况,及时从财政资金、民政部门福利基金、慈善捐助资金、社会各界的捐助资金等方面予以追加。4笔者建议,执行救助金作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应将执行救助金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和社会募集资金中。
一是国家财政预算。对被害人的救助决不能靠法院自己创收来解决,而是要靠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皇粮”来保证。5从理论上讲,在现代法治国家,当事人依法获得司法保护是一项宪法性权利,而保证经济确有困难者也能平等地利用司法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国家责任。6我国《法律援助条例》在第三条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投入的多少会直接左右执行救助实施范围的大小,并对全社会多渠道的投入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执行救助费用应当由政府财政支出,政府应当成立执行救助专项基金,而不应由实施执行救助的法院来承担,这种做法是现代各国的通例。可见,要保障执行救助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通过立法的形式,把执行救助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从根本上解决执行救助经费短缺的问题。
二是社会募集。从长远计,还要寄望于国家社会保障、保险体系的日臻完善,或者社会福利、公益慈善救济。比如美国的做法,成立法律服务公司或者各类基金会,还可考虑为一定的弱势群体或残疾人等设立特定的资助项目7。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以后,社会福利的阳光会更广泛地照耀到特困人群身上。
3、完善和健全执行救助监督机制
建立执行救助公示制度,定期将决定执行救助的案件予以公示,法院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对执行救助的案件审结后,主动向党委和政府汇报,接受审计,并定期评查,同时对执行救助金的发放条件、发放对象审批严格把关。
五、结语
执行救助制度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建立更符合我国依法治国方略,更具有人文色彩的司法救助的新机制。开展执行救助,是维护申请执行人得到生效法律判决的应有权益的重要措施,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执行救助制度的完备与否,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一个法治国家文明程度的高低。我国应当在适应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现有的执行救助制度,并配合其他社会制度共同作用,以提高我国的司法文明水平。
参考文献:
1【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2钱再见:《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载于《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3周成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民事司法救助制度》,载于《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宫晓冰,杨勇著:《外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陈德祥:析社会弱势群体之司法救助,宜昌法院网,2004年04月11日。
6严军兴:《法律援助制度理论与实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段曌红,《特困申请执行人可获救助 500万救助资金已到位》,都市时报,2007年3月9日。
2参见【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3田雨:《人民法院将研究建立特困群众执行救助基金》,中国法院网,2007年1月30日。
4陈德祥:析社会弱势群体之司法救助,宜昌法院网,2004年04月11日。
5申爱山:《最高法院新举措救助刑事被害人》,上海法制网,2007年1月14日。
6周成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民事司法救助制度》,载于《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10期.7【美】丹尼尔·马宁,《美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宫晓冰,杨勇著:《外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133页。
厦门中级法院执行局
黄汉青
第三篇:创新管理机制 完善救助制度(上报稿)
创新管理机制
完善救助制度
--榆社县低收入人群“一站式”服务情况汇报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根据民政部、卫生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对参加新农合的贫困农民在住院治疗并履行新农合报销手续之后,由民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患病农民进行医疗救助的制度。
一、实施背景
榆社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全县总人口1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万人,农村五保户1508人,农村低保8994人,属省级贫困县。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后,由于新农合报销程序与民政救助程序之间的衔接过于繁琐,审批环节多,患病农民在办理过程中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增加了办理救助的经济负担。从2010年开始榆社县卫生局借助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十一项目的支持,对此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经过与民政局协商,由榆社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民政救助“一站式”服务制度。
二、实施办法
“新农合报销+民政救助”的“一站式服务” 补偿模式就是指符合民政救助救助对象条件(主要包括农村低保、五保和住院新农合报销后剩余部分超过6千元的边缘人群)的,在全县各医疗机构治疗出院后,在得到新农合补偿的同时即可获得医疗救助补助,定点医疗机构对贫困人群实行先行垫付医疗救助补助金
额,救助对象只需支付经新农合报销和民政救助后个人自付部分金额。这样简化医疗申报手续,并能及时给予救助,极大的方便了群众。
在这种模式下,定点医疗机构按月将报销基金和民政救助基金汇总后分别报县合医中心和县民政局,经审核无误后报县财政局审核结算,再由县财政局将资金直接转到医疗机构账户。
三、实施效果
通过“一站式”服务,整合两个体系,构建一个平台,理顺一个程序。
“整合两个体系”,通过“一站式”服务,整合新农合报销与民政救助审批两个工作体系,推动部门信任合作,由新农合报销窗口代理承办农村医疗民政救助申办事宜,两项申办审批合并进行,合并办理流程,减少办理环节。
“构建一个平台”,是指通过“一站式”服务,构建起了统一的农村医疗报销救助承办平台,实行平台共享、资源共享、流程合并,一个窗口全流程办理新农合报销与民政医疗救助手续,完成新农合报销与民政救助的申报、受理、审核和结算。
“理顺一个程序”,是指通过“一站式”服务推行之后,改变了以往卫生、民政、医疗机构各自承办、各自审核、各自结算、各自给付和多个环节审批的工作模式,变为一个窗口承办、审核、结算全流程办理,变以往由“农民跑着办”为“部门合作办”,将以往由患病农民承担的繁琐的办理成本转移到相关部门之间,不仅办理变得简便快捷,让患病农民免受奔波之苦、少花来回之费,而且实现了“先看病、后掏钱”,大大减轻了贫困农民的看病负担,受到了广大农村贫困农民的真心欢迎和拥护。
榆社县从2010年开始实施“一站式”服务以来,截至2012年年底,三年时间共救助农村贫困患者2328人次,发放救助金额499万余元。粗略估算三年来仅“一站式”服务就为贫困农民节约办理成本六余万元。
新农合和医疗救助这两个制度都是当前我国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通过 “一站式”模式,将原来分属卫生部门与民政部门的工作合并实行“一站式”服务,使贫困农民在新农合补偿的同时就可享受到民政救助,从而达到了“三满意,一便捷”的目标,即:政府满意、农民满意、医疗机构满意和患者补偿方便快捷。
第四篇: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思考
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多年来,我市按照“政府统筹,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指导原则,从完善社会救助的基本制度入手,加强配套制度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自然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优抚救助、慈善救助等制度相配套,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救助对象生产生活困难。体系的建立不仅促进了民政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力维护了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但从和谐社会建设上看,还存在着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为解放思想,大胆实践,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日前,就我市城乡救助体系民政方面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我市城乡救助工作现状
(一)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我市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绝大部分生活困难群众纳入了城乡低保,解决了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据不完全,全市目前累计约保障城镇生活困难居民6000余人次,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000多万元,保障标准从启动之初的80元提高到目前的220元,补差标准达到98元,保障对象包括下岗职工、贫困职工、无就业能力人员、失地农民及老弱病残居民等贫困人员;农村低保累计保障困难群众40000余人次,累计发放保障金3000多
2万元,保障补差标准由最初的36元,提高到目前的65元,城乡低保工作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切实保障了我市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城乡低保各项制度执行规范。一是按照“调查要细、核查要准、复查要快、市批要严”的“四要”原则,执行城市低保三级审核审批程序,即居委会把好初审关,各乡(镇)、办事处把好审核关,民政局把好审批关。二是根据物价上涨因素,及时调整发放城市低保家庭物价补贴。三是积极扩大保障面,根据“按照政策、严格标准、深入调查、应保尽保”原则,严格审批低保对象。四是适时提高保障标准。五是城乡低保发放方式实现社会化,低保户个人持《低保证》和储蓄本到银行直接领取保障金。六是实施分类施保,各乡、镇、办事处以及村(居)委会结合保障对象基本情况,把低保对象按照A、B、C三类进行分类施保:A为重点保障户,B为常年保障户,C为短期保障户。分类保障,使保障资金使用更为科学合理,真正用到最需要救助的贫困群众身上。
(二)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超过省市确定标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市有16所敬老院,以市级***、乡镇敬老院、村级“和谐居”三种载体,实施市乡村三级集中供养模式。其中,市***有床位1000张,供养对象866人,16所乡镇敬老院有床位802张,供养对象185人,村级“和谐居”共有179间,供养对象89人。截止目前,全市共有五保对象1748户1754人,其中集中供养1140人,集中供养率达65%,3超出2008年省定40%、郑州市定50%的目标。保障资金列入了市财政预算,保障标准为,集中供养每人每年18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1200元。五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三)救灾救济工作不断深化。一是积极实施“灾后重建”。2005年以来,我市先后投入资金300.4万元,帮助469户农村因灾倒房群众建房1063间,及时妥善解决了农村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二是完善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救灾工作机制,建立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制度,确保了救灾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投入足够资金,认真开展春荒救济、冬令救济,妥善安排解决了春季、冬季青黄不接时期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四)优抚对象救助政策得到落实。优抚对象作为一类特殊弱势群体,始终是救助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全市在乡老复员军人均按照标准实行了定期定量补助;落实了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政策,基本解决了伤残军人治病难的问题;建立了贫困优抚对象保障机制,重点解决重点优抚对象、贫困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
(五)专项救助工作发挥成效。一是开展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为重点的专项救助工作,救助经费列入财政专项资金。二是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工作,认真落实《城市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及时收容、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妥善安排吃、穿、医、住,做好遣返等安置处理,净化了社会环境。此外,还出台了对“三无人员”、低
4保对象等贫困弱势群体在上学、就医、住房、亡故人员火化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困难群众实施按需救助。
(六)慈善事业取得突破。一是“送温暖献爱心”慈善捐助公益活动蓬勃开展,近三年组织开展活动20多次,为贫困救助筹集资金,先后救助贫困群众270多户,救助孤儿80多人次。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利用互联网组织慈善公益活动,得到企业和社会人士的支持。三是加强联络协调,争取社会慈善救助取得良好效果。如,目前市消防队对索河办西街小学王欣岩同学一直进行长期跟踪式救助。四是争取上级慈善机构救助。仅去年以来,就争取郑州市慈善总会为高山镇庙沟村五保户、特困户捐赠现金3500元、面粉2000斤、被褥400条、衣物8000件;为特困生争取捐赠2.6万元;为5名“留守儿童”争取到捐助手机5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调查,看到了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但也反映出还存在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一是体现在实施救助方面,有些单位、部门以及部分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为重视不足,形成社会救助工作力度还不够大,措施还不够有力,投入还相对不足,片面地认为社会救助工作是民政等少数部门的事,缺乏主动参与的自觉性。二是体现在接受救助方面,受计划经济时期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救助对象“等、靠、要”思想仍然比较严重,不靠自身的努力走出困境,个别的甚至认为不拿白不拿,稍有
5困难就找政府。
(二)投入机制不健全,资金筹集困难。一是由于财政压力过大,加之地区经济差别,个别乡镇对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存在着列而不支、支而不足的问题。二是存在着筹资渠道不畅,方法方式比较单一问题,靠上级政策性救助的多,靠行政手段捐助的多,靠宣传发动社会募捐的少。虽然民政部门通过救灾、慈善等方式筹集了一定帮困资金,但方式单一,规模较小,救助能力有限,还没有得到全市范围各级各界的积极响应和经常性参与。
(三)各项制度之间缺乏有机整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是多方面的,解决温饱问题是最基础的保障,此外,他们还面临着教育难、治病难、住房难等现实问题。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统一协调配合,造成有的救助对象重复救助,有的则被遗忘。如对“三无”人员及流浪乞讨人员的医疗救治,由于民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在职能分工、经费使用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救助时,双方在医疗、护理等方面容易产生互相推诿现象。
三、对策、措施和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的认识。健全、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体现了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竞争机制的引入,加上不可避免的各种灾害,在经济社会总体上升的同时,必然会出现极少数的弱势群体,他们必须得到社会的有效救助才能获得
二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有什么重大举措
社会救助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对困难群众实施救济和帮助的一项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指明了方向。
一是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6年底,我国已有2241万城市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各地不同程度提高了城市低保的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进一步健全城市低保制度,着重规范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核算和生活支出调查方法,完善保障标准测算方法、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分类施保办法,巩固“应保尽保”成果。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加强与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衔接,不断提高救助效果。
同时,完善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加强救助站的建设和管理,更好地规范救助活动,特别加强对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的救助,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教育措施。
二是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建立健全覆盖全国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关键措施。到2006年底,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2133个县(区、市)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509万农民享受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这些地区要不断巩固和完善这项制度,其他地区要加快实施步伐,尽快将农村所有困难居民都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农村低保的标准、范围和对象,建立民主监督和动态管理机制,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三是积极发展城乡医疗救助。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要加快推进速度,尽快在全国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制度,并将救助政策落实到人。搞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提高贫困农民的受益水平。要重点资助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家庭成员和其他贫困农民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对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仍然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城市医疗救助要在做好已有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实施范围,与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适应,与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相协调。城乡医疗救助应多渠道筹集救助基金,政府将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四是妥善解决优抚对象实际困难。优待抚恤政策,是我国政府对为革命和建设做出过牺牲和贡献的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对象,进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种制度安排。目前,在我国4000多万优抚安置对象中,有462万重点优抚对象,其中有87.3万残疾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99.6万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优抚政策不断完善,各类优抚对象的生活得到了较好的优待,生活水平普遍、持续地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在新形势下部分优抚对象的就业和生活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实际困难,必须通过完善政策逐步加以解决。重点是要健全抚恤补助、生活待遇自然增长机制,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的实际生活水平高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特别要按照政府补助和个人负担相结合、政策照顾和大病救助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体现优待优惠的优抚医疗保障制度。还要完善退役安置政策,逐步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发放退役金、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相结合的多种安置制度,鼓励和扶持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要充分发挥光荣院、康复医院、烈士陵园、军休所等优抚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功能,为优抚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是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强化重大灾害抗灾救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健全四级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健全灾害管理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管理体制。加强中央和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灾害应急救助物资和装备保障网络。搞好减灾科技研究与应用,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应急救助辅助决策能力。广泛开展减灾救灾立法和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建设城乡社区应急救助平台,逐步完善灾害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及时组织好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六是大力支持慈善事业发展。今年1月8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及相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将公益救济性捐赠的免税资格范围扩大到所有在国家和省级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体现了国家对发展公益慈善组织的支持。要宣传和落实好这些政策,并制定方便捐赠人办理税收减免手续的具体措施和工作程序,为捐赠人提供规范、便捷的服务。制定完善志愿服务扶持政策和志愿者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各项
激励、保障制度,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慈善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组织,探索建立慈善组织行业自律机制和社会评估机制,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大力增强公众的慈善意识,在全社会树立团结互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平等友爱的社会风尚。(国研室提供)
第五篇: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解读《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时间:2009-06-23 08:46:31来源:大众日报
为了贯彻落实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努力满足困难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意见》的出台是我国医疗救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医疗救助从制度创建迈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进一步扩大范围
《意见》进一步扩大了医疗救助对象的范围,指出在切实将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五保户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将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 意见》 指出,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主要包括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具体救助对象界定标准,由地方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根据本地经济条件和医疗救助基金筹集情况、困难群众的支付能力以及基本医疗需求等因素制定,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地方政府规定的特殊困难群众主要考虑地区经济条件的差异,有条件的可以适当扩大救助群体。比如一些地方将救助人群扩大到低收入老年人、重度残疾人等。
《 意见》 强调,各地要根据当年医疗救助基金总量,科学制定医疗救助补助方案。逐步降低或取消医疗救助的起付线,合理设置封顶线,进一步提高救助对象经相关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补偿后需自付的基本医疗费用的救助比例。
鼓励和推行即时结算
《意见》提出: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卫生等部门,鼓励和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医疗救助费用的办法,民政部门可结合实际提供必要的预付资金。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这将是医疗救助资金结算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
据了解,目前,不少地方对救助对象医疗费用的补助采取事后支付的办法,救助对象患病后所发生的医疗费用需要个人垫付,然后凭相关证件或材料到民政部门申请享受医疗救助,部分救助对象因不了解具体的办理程序和手续或无力支付个人垫付费用而放弃治疗,很大程度影响了救助效果。
为了简化程序,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便民救急作用,《意见》明确,医疗救助对象凭相关证件或证明材料,到开展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应由医疗救助支付的,由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救助对象只需支付自负的部分。
对于申请医疗救助的其他经济困难人员,或到尚未开展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医疗救助对象,《意见》明
确指出,当地民政部门要及时受理,并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使困难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到医疗服务。
为方便困难群众看病,《意见》 还指出,要加强医疗救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经办管理方面的衔接,改进各项制度的结算办法,探索实行“ 一站式” 管理服务,逐步实现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共享,提高管理服务效率,方便困难群众。
结余过多将被减拨或停拨
“基金结余较多的地区,应积极采取措施,逐步降低基金结余率,到2011年,各地累计结余的资金一般应不超过当年筹集基金总额的15%,且要按规定及时结转下年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这是《意见》对医疗救助基金结余率的最新规定。《意见》明确,对于结余资金过多的,上级财政、民政部门应根据情况减拨或停拨补助资金。
据了解,由于医疗救助资金有限,而困难群众的需求又较大,各地担心到年底基金入不敷出,因而设计的医疗救助方案普遍比较保守,对申请救助的人员和补助金额审查过严,因此,造成部分地方资金出现较多的结余。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梁鸿教授指出,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理论上应该是量入为出,略有结余,但不能以安全为借口,导致大量资金沉淀。控制医疗救助基金结余率,可以避免地方每年留有大量的资金,发挥资金的社会效益,切实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
强调“兼顾门诊救助”
《意见》规定,要根据救助对象的不同医疗需求,开展医疗救助服务。要坚持以住院救助为主,同时兼顾门诊救助。
《意见》明确,住院救助主要用于帮助解决因病住院救助对象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门诊救助主要帮助解决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患有常见病、慢性病、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以及急诊、急救的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医疗救助处处长陈埙吹说,近年来,以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杀手。《意见》对兼顾门诊救助的规定,既可以防止小病酿成重病,提高困难群众健康水平,也可以避免救助对象过度利用住院医疗服务。
提出实行不同方式的救助也是《意见》的亮点之一。《意见》规定,对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资助其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对其难以负担的基本医疗自付费用给予补助。
《意见》还要求,各地要根据当年医疗救助基金总量,科学制定医疗救助补助方案,逐步降低或取消医疗救助的起付线,合理设置封顶线,进一步提高救助对象经相关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补偿后需自付的基本医疗费用的救助比例。(综合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
我省实现医疗救助全覆盖
调查表明,在我省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1/3多,城乡低保户、特殊贫困户无力支付医疗费,困难企业无力报销职工的医药费,使不少贫困人口谈病色变。为此,2004年以来,我省首先从强化制度建设入手,着手建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出台了《关于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到2007年上半年,全省实现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全覆盖。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范围包括:城乡低保对象中未参加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的人员;虽已参加城镇医保或新农合但个人负担仍较重的人员,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据介绍,我省的城乡医疗救助方式分为限额补助和优惠政策减免两种。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在扣除各项医疗保险可支付部分、单位应报销部分及社会补助部分等以后,患者个人负担超过一定金额的,给予一定比例或者一定数量的补助,对特别困难的人员适当提高救助标准。城市医疗救助对象在定点医院就医时,门诊挂号费、医疗费、医疗设备检查费、住院期间的床位费等,给予按比例减免。除此之外,我省各级民政部门还拨出专门资金,资助困难群众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医疗保险。仅2008年,我省就有116万城乡低保对象因此受益。
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城乡医疗救助正常和有效运转的保障。我省各级充分发挥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建立省、市、县三级财政筹资机制,对财政困难地区予以扶持。同时,全省各级慈善组织也相继开展了“康复助医”等慈善医疗救助活动,帮助数以万计的城乡困难群众摆脱了疾病的折磨。
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下一步,我省将加强民政、卫生、劳动等部门的协调,认真总结、借鉴省内外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大病救助制度,逐步形成资助参保参合、大病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减免相结合的医疗救助模式,稳步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记者 武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