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华网评》四评两高报告
让低收入群体在“倍增计划”中不掉队
2012年03月08日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中提出,今年仍将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这给出了继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明确信号。在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不景气的背景下,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释放国民消费能力,有利于扩大内需,同时也有利于经济发展真正造福于民。
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全国24个省份调整员工最低基本工资标准,平均增长约22%;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
一系列的数据和事实展示出我国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已逐步驶向快车道,越来越多地低收者开始切实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这不仅增强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也为社会和谐稳定创造了坚实基础。
但继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也并非易事,特别是在经济增速预期放缓,一些中小企业面临市场需求不振、融资成本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许多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岗位继续提高工资已出现困难。
因此今年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政府相关部门需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特别是要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使低收者有能力、有机会“自力更生”,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让低收入者生活得更踏实,需不断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近年来物价一直牵着调控政策的鼻子走,但由于调控力度难以具体量化掌握,因此经常发生“谷贱伤农”与“菜贵伤民”轮替的现象。要使两个低收入群体都不受“伤害”,健全对低收入者的物价补贴制度十分必要,这样不仅增强了低收入者的幸福感,也可以让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少一些“掣肘”。
让更多低收入者收入不断增长,必须切实落实工资谈判协商制度和最低工资增长制度。低收入者在劳资谈判中往往处于劣势,因此最低工资制度必不可少。“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的目标需不打折扣的实现,从而使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让低收入“住有所居”,必须继续落实好保障房建设任务。去年全年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今年新开工保障房还将超过700万套以上。保障房建得好,也得住得好,在继续保证开工的基础上,必须提前做好后期维护管理资金的安排,通过“混居”及更多“廉租房补贴”等形式,降低住在保障性住房里的“标签感”。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许多省份已做出了“民生承诺”,有一些省份已经开始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让低收入群体的“腰包”鼓起来,不让低收入群体在收入倍增计划中“掉队”,各地的实际行动值得期待。
推行“南方供暖”是否可行?
2012年03月08日
今年两会你有哪些民生期待?由新华网联合百度新闻推出的网络调查显示,有关“南方供暖”的提案引起网民热议。其中,接近36%的网友表示支持南方供暖,而明确表示不支持的占15%。超过四成网友表示,希望“各地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供暖”。
近几年来,有关“南方供暖”的呼声频频见诸媒体报道。这一方面是由于南方冬季确实阴冷潮湿,和室内有暖气的北方地区比较起来相对难熬,且近几年南方多次遭遇灾害性天气,民众对冷冬的感受比较明显,改善采暖的呼声比较强烈;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房地产带动南方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的同时,也强化了改善采暖方式的需求,这一点在经济和技术条件上已无障碍。
一直以来,由于缺乏集中、高效的供暖方式,南方家庭冬季采暖可谓五花八门。目前,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和城市家庭,主要采取的是空调和其他电器设备供暖,而在部分农村地区,仍然依赖燃烧煤炭取暖。尽管这样,还是不足以在屋内保持恒定的热量,室内往往和室外一样寒冷,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散供暖热力损耗大,极易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且存在污染和安全方面的隐患。
改善居住条件、让南方居民也能温暖过冬,确实是一件民生大事,有关方面应该尽早启动“南方供暖”的可行性研究,回应公众期待。
当然,受南北地理和气候方面差异的影响,简单“移植”北方的供暖模式或许面临很多难题。比如,南方空气潮湿,容易造成热量过快散失,南方建筑物墙体厚度也和北方有较大差别,况且,集中供暖如果采取北方水暖模式,还将涉及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煤炭资源调配和运输,等等。笔者认为,这些挑战尽管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南方供暖”,但并不等于现有“南方供暖”模式不应得到升级和更新。事实上,在一些南方城市,新建商品房加装地暖已经在部分业主的要求下得以开展,其所积累的经验值得总结。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解决“南方供暖”问题有充足的民意支撑,但网友也并不赞同“一刀切”式的“南方供暖”。因此,解决南方居民供暖问题,还需要更多地听取南方居民的意见建议,更多地开展技术分析和政策扶持,才能切实解决“南方供暖”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居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让南方居民“温暖过冬”的目标并不遥远。
遏制“三公消费”关键在治权
2012年03月09日
近年来,关于“三公消费”的争议很多,在今年两会上也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尽管笔者并不赞成继续保留预算外资金,但要想真正规范和遏制“三公消费”,仅仅依靠预算恐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许多人或许认为,将财政经费使用全部列入预算,同时推进预决算公开,就可以让每一分公款都在阳光下支出,既杜绝了“桌子底下”乱花钱现象,也能在群众雪亮眼睛的监督下,迫使某些人规规矩矩,不敢存有非分之想。此话虽有些道理,但仍旧没有抓住“要害”。实际上,“三公消费”泛滥的本质是权力缺乏约束,因而治理起来既要看“钱”,更要盯“权”。
很明显,只要权力能够继续随心所欲,那就会“办法总比困难多”。其一,“三公消费”在账面上往往都是“名正言顺”,真相只有少数人甚至个别人知道,公开了民众也未必看得出。其二,即便将机关、事业单位及其所属企业统统纳入预算,某些人凭借手中的权力,还愁吃喝玩乐无人埋单?“转移支付”只会使一种形式的腐败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腐败,后果可能更为严重。
毫无疑问,遏制“三公消费”关键在治权。尽管预算确有必要,但说到底还只是把眼睛盯在钱上。唯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暗箱操作的空间;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废除“一支笔”审批,推行集体研究,扩大参与范围,做到公开透明;进一步强化问责,对挥霍者罢官免职“零容忍”,鼓励并为民众举报消除后顾之忧,才能保证预算货真价实,也才能有效遏制“三公”。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基层自治启示啥
2012年03月09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近年来,从村委会直选到居委会直选、工会主席直选,从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到社区事务公开„„基层民主正在越来越多的地区、越来越多的领域持续推进。基层群众自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末梢神经”。(3月8日《人民日报》)
基层自治让民主的触角更广泛与纵深延伸,这种趋势,无疑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如何提高自治能力,进一步激发民主活力?“两会”代表、委员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议--在这些讨论中,我们应当得到有益的启示。
回首基层自治,成绩鼓舞人心。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到现在逐步建立起以村委会、居委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五年弹指一挥间,我国基层民主进步的脚印清晰可见--从这些“脚印”中,我们见证了基层民主的阳光与希望,也当让这样的阳光与希望继续洒照大地。
基层群众自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末梢神经”,基层群众自治,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胞单元。做好与促进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我们责无旁贷。必须继续高度重视,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创新思路,突破条框,让基层群众自治更有生机与活力;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以更加有力的指导,让基层群众自治在探索之路上迈出新步,总结出好的经验与成果;必须建立与健全更有力的法规制度,以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保障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认可与欢迎的基层自治成效,真正的取信于民,赢得更多的支持。
基础之固,国家之福,政权之福,民众之福。“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基层自治,围绕如何激发民主“末梢神经”活力热烈讨论,将一个重要的话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基石”当牢,民主当先,让我们在这样的课题面前拿出行之有效的、富有特色的优秀答卷,让我们在这样的课题面前捧出一份满意的、受欢迎和赞扬的、充满希望的成果。
压缩三公消费不光是少喝几瓶茅台
2012年03月09日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接受采访时称,有的地方说不能上茅台,但不上茅台,上一瓶进口的拉菲,会比茅台高得多。国家提倡勤俭节约,但正常的消费是不反对的。茅台是知名的民族品牌,作为中国人,不应该抵制。(3月8日《中国青年报》)
这两天,茅台酒被推到了2012全国两会的前台,全国政协委员林嘉騋还特地向大会提交了《关于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的提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抵制不抵制茅台”,各方争议不断。其实,“抵制不抵制茅台”本就是个伪问题,推杯换盏之间,翻云覆雨的还是“公款吃喝”的大手。这一点上,争辩千万不要“跑偏”。
反对不反对茅台,就和反对不反对普拉达、LV一样,意义寥寥。合法商品,价高价低,爱买不买,又如果公共采购只买拉菲、不买茅台,还真是涉嫌品牌歧视,需要主张权利。但公众的担心显然不在于这里,而是如果一个品牌是靠公共财政养活起来的,不过是社会财富的左右手游戏,于公共利益的增益有什么裨益?2011年,茅台集团销售收入240多亿元,利税180多亿元,上交税费94多亿元,在贵州财政收入中占7%强,增加了就业,带动了农民增收和服务业发展。要捍卫高档酒的奢侈身价,起码要回答好记者提问--“到底有多少茅台酒被各级政府采购走了?”
这个问题如果难以回答,以下现象足以从侧面令人浮想联翩:此间有关茅台降价的消息满城风雨,无论酒家如何“辟谣”,市场暴跌的反应却是不争的事实,而茅台A股的股价也开始“站不稳”,自3月1日至本周三以来,贵州茅台股价已经下跌11.33元。面对这样的结果,分析人士都将之与去年11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开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应起来,其中明确规定“机关事务工作应当遵循保障公务厉行节约务实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政府各部门在满足机关运行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应当采购中低档的货物和服务,不得采购奢侈品购建豪华办公用房或者超范围超标准采购服务。被国人看做是奢侈品的高端白酒,在新政面前确实遇到不少阻力。
时下,网上网下都是一条声音:茅台不要成了“三公消费”的替罪羊。事实上,单纯鼓呼抵制“茅台”确实容易贻人口实,但限制无度的公款高端消费却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栗战书代表认为,“有的地方说不能上茅台,但不上茅台,上一瓶进口的拉菲,会比茅台高得多„„国家一定要始终贯彻勤俭节约,不倡导过度公款消费,但必要的、正常的、合适的市场消费、市场经营行为,我们是不反对的”。真正的问题是:茅台倒下,为什么站起的一定是拉菲?公款消费难道真的是“没有最贵、只有更贵”?茅台上的纠结,在政府采购环节恐怕很难用“市场消费”的逻辑来解释,毕竟,政府花钱和普通消费者掏钱不是一回事情,公共采购也绝不是简单的“市场行为”,不然,政府何苦要大费周章晒账单?
“无酒不欢”在民间可以是无伤大雅的传统,但在纳税人财政的潇洒不羁里,不过是一个凌乱不堪的借口。面对“三公之辩”,茅台自然不能是替罪羊--但如果它和拉菲等一起消失在财政的账单里,又是什么罪过呢?
“刑诉法大修”何以牵动人心
2012年03月09日
刑事诉讼法草案再次对刑诉法修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针对这次修改中的亮点,新华网联合百度新闻共同推出一项调查,网民参与积极。
“刑诉法大修”为何如此牵动人心?除了人们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外,刑事诉讼法与我们每一个人基本权利密切相关是主要原因。
刑事诉讼法是一部规范刑事程序的最基本的法律,关乎到公权力配置与私权利保障,跟每一位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关注刑诉法修正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更为重要的是,就修改程度而言,这次刑事诉讼法草案对刑诉法是一次“大修”。草稿不仅将“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写入总则,而且在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严禁刑讯逼供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等规定。在证人出庭范围、逮捕条件和审查批准程序等方面也进一步予以明确,从整个草案来看,内容很多、亮点频现。
另外,这次刑诉法修正也是自1996年以来、时隔16年之后的第二次,是我国坚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循序渐进推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不断完善的又一重大举措,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司法机关准确及时惩罚犯罪,保护公民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
总体而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是科学的、合理的。当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在刑事犯罪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在惩罚犯罪工作中面临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民群众对维护司法公正和保护公民权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刑诉法大修”是进一步加强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我国适时修改刑诉法,对于着力保障公共安全、着力化解社会矛盾,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是现代社会关系的主要调节器。这次“刑诉法大修”,顺应了社会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呼声,顺应了人们社会公平正义的更高期待。本次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如果正式通过,将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又一里程碑。我们共同关注。
如何用好“滚烫”的民生资金?
2012年03月10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3月7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采访时说,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4026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并将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和民生工程倾斜。(3月8日新华网)
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更离不开民生资金的大量投入。在两会关于民生话题井喷的特殊时期,欣闻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2/3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和民生工程建设,这无疑是一个暖民心、得民心的利好消息,更是一项德政惠民的实事工程。
好政策更要好落实。民生问题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民生工程的建设,容不得马虎,更来不得半点偷工减料。对民生资金的使用和流向,坚决不允许挪用或截留。中央安排的民生资金,饱含着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怀,更寄托着老百姓的期盼,显得很热、很烫,必须管理好使用好。
用好民生资金,要有正确的政绩观。加大民生投入,狠抓民生工程,是事关老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要事,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不图虚名,不损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贴心的公共服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个别地方、少数党政官员,不能正确地树立以民为先、执政为民的思想和理念,狭隘地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事业,甚至挤占挪用民生资金,使很多民生工程成为了豆腐渣工程和伤民心工程。因此,各地各级党政官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否则就很难用好中央及地方的民生资金,甚至可能打着民生工程的幌子去套取国家资金。
用好民生资金,要有深厚的亲民情。要想赢民心,就得心想民,时时刻刻想着老百姓,事事处处贴近老百姓。然而,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就缺少亲民情怀。这些人作风肤浅,工作不实,往往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们把深入群众作为口号,嘴上大说特说,会上大讲特讲,但却是“只闻楼梯声,不见来人影”,悬浮在官场,沉不到基层,不了解群众,结果,影响了干群关系,降低了干部的威信。群众的心是面镜子,照去什么样的光,就会反射什么样的色彩。官不在大小,钱不在多少,只要你亲民了,爱民了,为群众办事了,就一定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民生资金的投入,民生工程的推进,都是一些具体的事情、细致的工作,没有深厚的亲民情怀,很难把实事做实、好事办好。
用好民生资金,要有严密的监督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民生工程建设,特别是中央安排的这一大批民生资金的流向,必须规范、严格,才能真正做到财尽其用,而不致出现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等现象。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建设、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重大项目建设等投资领域,往往也是腐败高发区域。因此,必须加强监督、强化监管。
一要加大对领导干部审批权等公共权力的监督,将各项权力和过程进行全面公开,杜绝权钱交易和以权谋私等违法乱纪行为;二要加强项目包装、资金调度、工程质量等环节的监管,严格程序,确保每一笔钱都能用到该用的地方,用在刀刃上;三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媒体舆论;四要利用技术手段搭建电子监察平台,监管民生资金的流向,切实做到阳光透明,为人民用好钱、办好事。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民生投入,作为党和政府为民之善举,老百姓很关注,也很在意。我们各级各地党政部门要有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历史使命感,才能不辜负这“滚烫”的党心民心。
为教育公平再烧旺火
2012年03月11日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的重大工作时,再次用一个段落来描述教育工作,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并明确列出教育公平涉及的领域以及完成的进度,这显示了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决心,给全社会很大的鼓舞。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与全体人民利益攸关。近些年来,国家对教育公平看得重,抓得紧,解决了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矫正了教育公平方面出现的偏差。各级政府积极解决城乡孩子平安上学问题,教育行政部门正着手制订“异地高考”方案,为困难地区的孩子提高学校伙食标准等等,我国教育公平正在毅然前行。
当前,社会对教育公平的需求依然十分迫切,事关教育公平的诸多难题仍需要进一步求解,教育中的不和谐、不均衡、不公平等因素仍然困扰着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比如农村教育硬件改善与优质师资队伍建设如何一起落实到位,比如城乡教育统筹规划与就近入学的原则如何更好地对接,比如城乡孩子如何公平地享受到现代教育的服务,比如素质教育目标与教育考评管理如何相衔接,比如教育优先战略如何真正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
扎实推进教育公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全身心、全过程的关注支持,需要更大的改革创新勇气,需要脚踏实地向前推进。
把政府工作报告的蓝图变成教育公平的现实,还有许多工作要去做。教育投入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无疑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利好,但花好这些钱不是一件小事,不仅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还需要更多的刚性制度来保障,确保把钱花到刀刃上;破解择校热、入园难等问题,既要在学校数量、学校布局上下功夫,也要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上花大力气,少些“锦上添花”,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与创新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保障方式相结合,让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人才获得公平的成长发展环境。
只要全社会凝神聚力,教育公平的阳光必然会越照越温暖。
品高法报告表百姓喜忧
2012年03月11日
3月的北京,仍然有些春寒。但是,每一个北京人都能感受到,春天的脚步已经到了。在这样的季节,以一个普通百姓的心态,细细地品读一下最高法院的工作报告,有惊、有喜,也有忧。
惊的是,我国法院去年办案的数字,已经高达1221万件。其中,担负监督、指导地方各级法院的最高人民法院,也办案11867件。这在世界各国的司法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而地方法院,去年办案的数量也高达1220.4万件,同比上升4.4%。这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因为在我们中国,从古以来就推崇“和为贵”的思想,老百姓是存在厌诉的心理的,无诉是他们的最高境界,可是,面对这1221万件案件的数字,和持续上升的办案数字,我们看到了国人的心态似乎在改变,法院的职能似乎也在改变--那就是与时俱进地解决纠纷,审理案件,不让有司法需求的人进不了法院,不让有理无钱的人进不了法院,不让有据无钱的人没有一个法律上的说法。
喜的是,从报告中,笔者看到,司法为民,维护人权成为高法报告的主旋律;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成为报告的重心;通过审判活动,依法促进经济发展成为法院司法的核心„„这些都与国家的安全、人民的福址密切相关,希望这样的亮点更多一些,更实一些。我们的喜,百姓的喜,也会更多一些。
忧的是,从报告中,笔者看到,法院工作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执行难、涉诉信访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法官还存在司法不廉、司法不公的现象,这对建设法治国家来说,是不能承受之痛;是令人担心的司法之忧。
我们希望,各级法院都能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维护司法权威,不能让老百姓打不起官司,也不能让老百姓在繁琐的程序面前打不了官司;更不能让那些打赢了官司,却得不到执行的人,心生失望和怨恨。这是我们的期冀,更是法律的要求。但愿,人民司法,能在人民的关切中,更加公正廉明,更加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人民的福祉,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司法保障。
法治正在前行
2012年03月11日
但凡受过现代启蒙的人,对于法治、司法正义、正当程序、公民权利等,总保持着一种难以割舍的理想情怀和对现实的高度警觉,二者若不能契合,则总免不了对国家进行一番抨击和指责,至少也是发几句牢骚以抒心中的闷气。这里面,骂得多的是司法机关,首当其冲的又是法院,谁叫你和法字沾边了呢?一些个案,当事人不服,媒体一曝光,顿时人言鼎沸,舆论滔滔,质疑声、否定声、辱骂声不绝于耳,当然也不乏理性的分析和评价,如去年陕西的药家鑫案、云南的李昌奎案。舆论起来了,法院很重视,该判的判,该改的改,最终作出的裁判,力求情理法各方圆融,作为一个学法的人,我知道这并不容易。再看看老百姓,也没了意见,说明对于法院的态度和行动,对于最后的审判结果还是认可的。当然,过程并非完美,就有专业人士从“一事不再理”或“舆论干扰司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批评。
事情过后,回眸一望,于重重乱像之间,倒能看出些中国法治前行的意味来。一是公民关心起本与己无关的事情,你的事变成了我的事,大家的事,这种关心和参与,体现了公民社会的发育和走向成熟,也是法治国家所必需的民众基础。二是大家想说的话能放开地说了,不但能说,而且能摆在公共平台上说,大家均能听到、评说,这不正是公民言论自由的体现吗?三是法院的行动与作用。公民在法治进程中的所有参与,最终都将体现在法院(法官)的行为上。作为法治国家最重要也最显著的功能性机构,法院的一举一动都将带来对这个国家法治进程的种种解读。写作此文时逢2012年两会召开,《法院工作报告》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宏观分析素材。在这份报告中,从最能彰显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状态的刑事审判来看,法院在促进民生,保障人权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对于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刑事犯罪,如杀人、抢劫、爆炸、黑社会性质组织、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等,依法进行了严厉惩处;对于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瘦肉精”、“地沟油”、假冒伪劣药品等方面的犯罪,加大了惩处力度,体现了司法权作为国家权力之一,维护社会秩序,防止社会混乱和断裂的底线保障功能。另一方面,行使死刑核准权,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加强调解、和解和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体现了司法权对于公民人权的保障和人性司法的工作方针。司法对于保障人权的功能,显然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有所提高。
“法治”对司法功能的定义,就是在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谨慎地调整着距离。通过《法院工作报告》可以看出,法院在维护和谐、化解矛盾、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中国法治的进步。尽管当下距法治的理想状态还有距离,但缩小距离需要耐心和时间。毕竟,从中国有所谓法治至今,才不过三十年。
守公正、促和谐,国赔勇担当
2012年03月12日
两高的工作报告是每年两会的重头戏之一,今年也不例外。尤其是最高法的报告涉及面广,与民生的联系更加紧密,受到的关注程度也更高。我对今年高法报告总的感觉可以用三个“非常”概括。一是内容非常扎实,最高法报告全文大概8000字左右,引用了近百个数据,同时还有大量的实例,可以说确实做到了实事求是,不张扬、不邀功、不回避。二是语言非常平实,本次报告文风亲民,没有了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让不懂法律的老百姓也能一听就懂。三是总结非常全面,报告对民、刑、行政、执行、国赔等各项法院法定工作职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总结。
最高法报告刚刚公布,就发现网上已经有了不少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高法报告进行了评论。看了看,大家关注的重点还是民、刑、行政、执行等传统热点。我则想谈谈最高法报告中的国家赔偿工作。
可能很多人对国家赔偿不熟悉,确实,国家赔偿相对于传统的三大诉讼来说是法院一个较新的工作职能。通俗的讲,国家赔偿就是国家自身作为赔偿义务人,对遭受公权力不当侵害的相对人给予赔偿。这项制度的核心就是为公民提供人权救济保障,也就是通过法律对受到公权力不当侵害的个体利益给予补救和保障。此外,这一制度还起到适当限制国家权力,平衡制约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关系的作用。国家权力终究是要通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去掌握和行驶,国家权力体系就好比是一台极其庞大、复杂的机器一样,而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正是这台机器中数量巨大的零部件。国家权力的复杂性和工作人员个体能力的局限性以及人性天然的弱点,决定了我们不能期望国家机器永远正确。从世界范围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彻底杜绝司法侵权行为的发生。因此从理论上讲,每个公民都有被公权力不当侵害的可能,可以说国家赔偿制度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对于一个法治社会来说,国家赔偿制度同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好比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仅仅规定权利而不规定侵权责任是不完整的一样,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讲,没有国家赔偿制度,我国的法律体系就是不完整、不健全的。
2011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国家赔偿案件2035件,决定赔偿金额5019万元,单从数字来看,国家赔偿案件数量所占法院受理案件整体数量的比重较小。但一方面,国家赔偿制度的重要性不在于法院受理国家赔偿案件数量的多寡,而在于这项制度所确立的尊重保护人权、以人为本、依法赔偿的理念以及其从中体现的政治意义、法治意义和社会进步意义。另一方面,从公布的统计数据上看,国家赔偿案件每年的受理数量和赔偿金额都在逐年上升,2011年国家赔偿案件受理数量比2010年上升了21%,赔偿金额上升了33%。这说明老百姓的维权意识在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受到公权力的不当侵害时,相信法律,想到了法院,希望通过国家赔偿来弥补自身权益所受到的伤害。与此同时,法院也在积极努力地回应这种需求,严格执法、敢于纠错,履行了国家赔偿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庄严承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了司法公正。此外,在制度建设上为了确保新旧法律的衔接,最高法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的司法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对新旧法律适用上的衔接作出了规定。该解释遵循法不溯及既往和有利追溯的原则,这样的规定有力地保护了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切实体现了国家赔偿法修改的目的和宗旨。再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程序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程序,对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立案审查的期限和处理方式、组织协商的原则、举证责任的分担、回避、质证的范围、中止审理和终结审理的情形等作了明确的规定,确保国家赔偿案件审理程序的公平、公开、公正。同时,各高院也都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规范性文件,对于案件审判流程管理、追责追偿、法律释明以及工作考评等方面进行了细化规定,部分条件成熟的高院还以各种形式对精神赔偿抚慰金进行了规范,这对进一步完善精神损害抚慰金制度,统一执法尺度,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011年全国法院国家赔偿系统以新法实施为契机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希望法院的国家赔偿工作能够更上一层楼,继续秉承司法为民的理念,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以及消除“官”民矛盾、化解“官”民积怨、促进“官”民关系和谐上能有更大的作为。
用法律的利剑捍卫公平正义
2012年03月12日
“今年两高报告聚焦的热点哪个最给力?”截至下午3时,在新华网和百度新闻联合推出的调查中,有超过六成网友选择了“查办贪腐深挖‘蛀虫’,显反腐决心”,表达出网民对司法机关打击贪腐工作的认可。
来自两高报告的数据令人欣慰,统计显示,检察机关去年全年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567件44506人,其中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524人(含厅局级198人、省部级7人)。查办贪腐抓大不放小,充分显示出法律的威严和效率。
近年来,一些公职人员贪污腐败、权钱交易、滥用职权的行为频频曝出,既损害政府形象,也严重挤压社会公平正义。这些“害群之马”,有的在工程招投标环节收受回扣左右招标结果,有的在保障房配租中先行抢占谋取私利,还有的在公开招聘中做手脚照顾“关系户”„„利欲熏心,往往导致肆无忌惮。
公职人员滥用手中的权力,左右有限的社会资源配置,极易造成巨大的不公,引起公众不满。
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区域发展的快慢、个人财富的增减,极易放大个体之间的差异,导致个体发展上的不均衡。因此,如何维护个人发展的机会公平、如何合理地平衡社会资源配置,变得尤为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约束公权力,严惩贪污腐败行为,使权力规范运行,保障个体的合法权益。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强调,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表明了中央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行为的坚强决心。
对于司法机关来说,“超六成网民关注查办贪腐”无疑是一种鞭策:这一方面表明,法律在公众心目中的崇高威望,公众相信法律部门“亮剑”必将捍卫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也表明查办贪腐仍然任重道远,司法部门应牢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更好地维护公民合法权利。
要不要发行“大面额人民币”
2012年03月12日
“您需要大面额人民币吗?”近日,新华网联合百度新闻推出的一项调查,引发网民热议。根据目前的调查结果显示,部分网民并不赞成这一建议。其中,36%的网民认为,发行“大面额人民币”可能会引发通胀预期。
要不要发行“大面额人民币”,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客观理性分析。
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日常活动中的大额支付不断增加,而且“大额人民币”从某种程度上确实也便于携带;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的时间,提高效率。从这个角度看,发行“大面额人民币”似乎也不无道理。
但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国内CPI连续走高,负利率长期存在,人们的通胀预期原本就较为强烈。通货膨胀虽表面与人民币面额无直接关系,但人民币面额的大小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通胀预期。一旦发行“大额人民币”将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冲击,上述36%的网民担心通胀加剧便是一个例证。
事实上,老百姓需要的并不是“大面额人民币”,而是不缩水的购买力。现在我们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老百姓手上的钱多到需要印千元才行,而是如何降低税赋,稳定物价,增加普通百姓的收入。试想,对月收入仅千元甚至不足千元的普通百姓而言,有多少日常消费是以千元为单位计的呢?
再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刷卡已经成为解决大额交易的有效手段,也越来越为普通百姓所接受。中国银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长假期间银联卡境内跨行交易金额达1029亿元,同比增长32%。在非现金支付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是否有必要印发“大面额人民币”也需打上一个问号。
关于发行“大面额人民币”的争论由来已久,发不发“大面额人民币”或许也只是个技术问题,但由此引发出的百姓对经济问题和切身利益的关切,才是更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光凭“企业报销”难遏三公浪费
2012年03月13日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提出“关于推进公务用餐和公务住宿改革的建议”,希望改“单位报销制”为“企业报销制”,即建立公务接待管理机构,行政单位在饭店、酒店等消费后,由相关企业到公务接待管理机构申请报销;行政单位领导只能消费、签单,不能再染指支付报销行为。(3月12日《京华时报》)
所谓“企业报销制”,按照全国人大代表叶青的说法,核心就是取消行政单位领导的直接报销权,改由饭店、酒店等相关企业到公务接待管理机构申请报销,实现消费主体与支付客体的独立两条线。笔者以为,这一方案倘若付诸实施,效果究竟如何,恐怕值得商榷。
很明显,“三公消费”之所以弊端丛生,原因主要在于三点:一是权力缺乏约束,单位领导尤其是“一把手”权力过大,想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二是公开力度不够,某些人弄虚作假、乱花乱报,民众既难知真相,也无从监督;三是处罚措施不严,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甚至已成为某些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即便偶尔被曝光,也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少有人曾为此受到严惩,结果自然形成不了足够的威慑。
由此观之,“企业报销制”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尽管表面上看,领导报销权被取消了,但实际上决定权仍掌握在个别领导手上,钱花得该不该,是不是乱消费,公务接待管理机构很难了解实情,最终还是签单者自说自话,而至于饭店、酒店等企业,追求利润是第一要务,只要能赚到钱,你让他怎样他就怎样,更别指望他们监督了。显而易见,“企业报销制”既不能有效制约权力,也无关“三公”公开,何用之有?
毫无疑问,“企业报销制”乃是新瓶装老酒,并未触动问题的根本。要想真正遏制“三公消费”,关键还是要将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譬如在单位内部废除“一支笔”审批,扩大知情和决策参与范围;在单位外部推进信息公开,将支出详情亮出来接受监督;同时进一步完善预决算制度,强化审计,严厉问责,对挥霍者罢官免职“零容忍”,鼓励并为民众举报消除后顾之忧。如此一来,看谁还敢继续肆无忌惮地乱花钱?
创新网络问政手段是百姓期待
2012年03月13日
正在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会场忙议政,会下织“围脖”,让今年的两会多了一道风景。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两会前后,中国政务机构微博较去年底上涨七成多,官员微博也上涨近七成,其中北京官员“微博控”最多。(3月9日中国新闻网)
其实从去年开始,北京等多地就开通了微博发布厅,政务微博成为了网络问政的一种新形式。不断涌现的政务微博体现出各级政府紧跟社会发展变化、创新服务手段,推进政务公开的探索和努力。积极利用网络应用的新形式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服务水平,是党和政府的要求,更是百姓的期待。
人们欣喜地看到,政府网站、政务博客、政务微博、政务客户端等不断融入政府服务成为亮点,并对推进政务公开、塑造服务型政府和新型政民关系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百姓的期望面前,政府部门的创新网络应用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要提高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等网络服务的质量。以迅猛发展的政府网站为例,到2008年底,中央部委政府网站的普及率就已达到96.1%,省市政府网站普及率更是达到100%,地市级政府网站普及率也达到99.1%,这为建设“网络政府”、宣传政府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据工信部下属的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布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政府网站的公共需求满足率和用户满意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要迫切解决一些政府网站存在的信息和服务失效问题。
其次,加强网上网下互动,拓宽网络问政之路。政务微博等网上问政虽然发展迅猛,但要真正让群众满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网络问政需要形成一个网上受理、网上网下办理、网上回复的完整链条。在搭建好网上受理的平台以后,需要充实的内容跟上,这样的服务创新才能满足群众期待,才能达到网络问政的目的,而如果网上热情、网下冷淡,群众自然不会买账。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遇到问题不“踢皮球”,使网络上的创新应用真正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务实举动。
创新网络问政手段,不是面子工程,更不是形象工程,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众的共同呼声。因此,相关部门要以公众的需求和关切为导向,把创新应用集中到推进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密切政民互动上来,这样才能真正使新手段成为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重要推手,并始终沿着服务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正确道路前行。
第二篇:新华网评 关于惠民政策
新华网评:“惠民”政策哪来这么多“破规定” 屠国玺
据报道,在当地政府部门和电信公司的联合推动下,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殪虎桥乡等地每月只能领到100多元的农村低保户,被强迫购买一部200多元的“惠民手机”,并且冠上了帮助低保户“提高智力,了解党的政策和惠农信息”等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部价值200多元的手机或许很便宜,但对每月只能领到100多元的农村低保户来说,这已经是“奢侈品”了。当地政府如此强卖,良心何在?目的何在?要知道,这每月的100多元,很可能就是一户家庭每月的生活费或者“救命钱”。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这些惠民手机使用的是“双联卡”。“双联行动”指的是甘肃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在全省开展省、市、县、乡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工作,帮助特困群众加快脱贫步伐,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但在甘肃定西市发生的这起事件说明,当地基层干部已经忘记了惠民政策的初衷。打着“惠民”的旗号,却干“伤民”的事情。在冠冕堂皇的理由和走样的惠民政策背后,是当地领导干部没有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如果没有“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群众要你何用?
在2012年底,漳县就因为在212国道沿线建“遮羞墙”而遭受批评。如今,又出现向农村低保户强卖手机事件,我们不能不担心,在当地还有多少惠民政策走了样。当地领导干部的作为,传递出一种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靠这样的干部,又怎样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对这起事件,不仅要查清问题真相,更要借此机会,整顿当地干部作风,真正建立一支“权为民所用”的领导干部队伍。(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第三篇:“新华网评”五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网评”五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之一:政府工作报告吹响改革“集结号”
改革、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加快改革、启动改革„„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记者梳理发现,“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许多人大代表表示,77次“改革”指明了2014年政府工作的方向、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让全体人民看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铿锵有力的话,体现的是全面深化改革毫不动摇的决心。报告不仅将“一条红线、九大任务”作为2014年的改革总路线,而且将改革的思路和精神贯穿在随后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之中,改革向“深水区”推进的方向明确,敢啃“硬骨头”的决心坚定。
解读之二:从李克强“77次改革”中读出了什么
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中77次提到了改革,透示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
众所周知,“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但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字眼如此之多还是出乎意料,这不仅表达了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也显示出政府对深化改革已经铺设好了路线图,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硬任务”已被提到了各项工作的最前沿。
解读之三:“坚决向污染宣战”传递中央治污决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决向污染宣战,既展现出中央着力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决心,也督促各级官员要坚决践行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将环境保护视为一条不敢触碰的“高压线”。
解读之四:话说两会:代表的掌声,人民的心声
3月5日的人民大会堂气氛庄严而热烈,万人大礼堂里的热烈掌声一次又一次回荡。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约两个小时内,赢得与会代表委员们50多次掌声。掌声阵阵,涌动着民意,体现着党和国家与人民同心同德、共筑中国梦的一致心声。
掌声阵阵,是赞许和肯定。这掌声来自两会代表委员,却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新一届政府第一份成绩单发自内心的赞成和认可。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在复杂形势面前,政府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升。政府做出的努力,人民都看在眼里;取得的成就,人民也都有目共睹。这些努力和成就,值得鼓掌叫好!
解读之五:给2013年政府工作成绩单点个“赞”
“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这样的话概括了2013年新一届中央政府的工作。回顾去年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国人民砥砺奋进,中国经济依靠改革释放市场内生动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值得点个“赞”。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所说,去年两会时,很多人担心,2013年会怎样?能不能实现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但到了第三季度,经济信号是‘稳中向好’,给了大家信心,这是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达到的。”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多重矛盾交织的复杂形势,这样一份成绩单,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而这,也为新的一年砥砺前行、再续辉煌奠定了基础。
第四篇:新华网评(知满天教育)
新华网评:想和局长一起去排排队、坐坐车
棒球帽、Polo衫、休闲裤„„20日上午,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来到同仁医院“微服私访”,旨在切身了解市属医院管理服务的现状和问题。针对体验发现的挂号时间长、分次缴费等问题,封国生第一时间将发现的问题反映给该院院长,请医院做出整改。该院院长表示,将积极完善服务流程。(8月21日《京华时报》)
前几天,苏州交通局长亲自坐公交,最终发现了公交运营中的一些问题;而现在,又有北京医管局长亲自挂号,也发现了医院的一些问题„„这样的“局长亲自”自然是人们希望看到的。
一段时间来,集中出现的“局长亲自”地方一些官员,开始想认识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问题就在那里,就看有没有去发现,急切的事情。
但在作风构成中,这属于最基础的,原成人,难道看病不要挂号吗,“请环保 “局长亲自”,就禁不住地
。试想,当一个官员连自己“局长亲
但愿“局长亲自”不再成为新闻。希望有那么一天,能够和局长们排排队、坐坐车,或者在排队、坐车时不经意抬头,发现身边原来是局长。真要如此的话,不仅意味着作风问题大大转变了,而且民生疾苦也大大缓解了。
第五篇:新华网评--24字核心价值观
新华网评•关注十八大:“24字”核心价值观具有强
大认同力和凝聚力
2012年11月14日 09:52:39 来源: 新华网
202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纠错】
【编者按】十八大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载着13亿民众对未来福祉的期望。从11月6日起,新华网《新华网评》栏目推出“新华网评•关注十八大”系列评论,以网友视角说感受、议热点、话期盼、聚共识,凝聚中国继续前行的力量。今天推出第六篇。
关注十八大系列评论之六
杨玉华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行动遵循的准则。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而凝练,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
“共识”产生“合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需要最大可能地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人民首创精神的尊重,是对人民权益的保障,更是对人民平等发展权利的维护,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声与需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个人价值和个人道德的普适要求,与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仁爱德义不谋而合。可以说,“三个倡导”顺应世情民意,最大限度地代表了社会共同理想和追求。
实现“三个倡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如何保证自由、平等,尊重群众的创造力,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的基本权利,都需要相关的法规制度更加完善和执行有力。
实现“三个倡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离不开每个人从我做起,自觉践行共同的价值追求。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化为点点滴滴爱岗奉献的行动,把诚实守信、互助友爱融入到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中,在“春风化雨”中弘扬真善美,呼唤中国进步发展之“魂”。
今天,前人期待了百年的现代化之梦正在实现,对精神家园、共同理想的呼唤更加强烈。简短的24字如同一面旗帜,鲜明亮出了国家和民族的“精气神”。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的价值观引领下,必将凝聚起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系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