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知识汇总(共5篇)

时间:2019-05-12 02:0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乙肝知识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乙肝知识汇总》。

第一篇:乙肝知识汇总

乙肝知识汇总

乙肝患者享受和健康人一样的各项权利,包括求学,就业和参与公共活动等,社会也一直在呼吁关爱乙肝患者消除歧视。请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疾病,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该闹闹,一.乙肝五项检查化验单

乙型肝炎五项检查内容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在医学上简称乙型肝炎两对半。通过抽取静脉血,经过检验获得结果。在老百姓眼里,是凡结果出现了红色“+”号,就认为身体出现了毛病,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乙型肝炎五项检查,根据阳性表现,可以分为“大三阳”和“小三阳”。

乙肝五项指标的说明

乙肝五项正常检验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杭体(HBcAb)-如果上述各项有阳性者,下面的表格将向您说明某些乙肝的得病情况。

1、俗称三大阳说明患者是慢性肝炎,有传染性.处于活动期。

2、急性乙肝感染阶段或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些。

3、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长期持续此状态可转变为肝癌,4、既往感染过乙肝,现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柒期。

5、既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少数人仍有传染性。

6、过去有乙肝感柒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

7、以前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8、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惑染过乙肝。

9、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都传染性弱。

10、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11、早期乙肝惑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2、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携带者。

以上说明仅作参考,具体情况还需要请医生作具体分析。

其实即使感染乙肝病毒也不要紧张,据统计,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每年可有1%-2%的自然转阴率。如果肝功能有异常,则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平时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心情愉快,同时生活要有规律,高蛋白饮食、忌酒,并要定期复查肝功和乙肝五项检查。

二.乙肝的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2.性接触传播:

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3.经血液传播:

输血、使用没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

三.乙肝的预防

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4.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5.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6.接种乙肝疫苗: 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b)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ml,肌注)一针联合乙肝疫苗三针免疫接种。HBIG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与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但注射部位要分开,严禁将HBIG与乙肝疫苗放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阳性的孕妇当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特别重要。新生儿或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是“016”,即:“0”: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即半岁时注射第三针。

四.乙型肝炎临床表现

急性乙型肝炎

起病较甲型肝炎缓慢。

(1)黄疸型 临床可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与恢复期,整个病程2~4个月。多数在黄疸前期具有胃肠道症状,如厌油、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等,部分患者有低热或伴血清病样症状,如关节痛、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较甲型肝炎常见。其病程进展和转归与甲型肝炎相似,但少数患者迁延不愈转为慢性肝炎。

(2)无黄疸型 临床症状轻或无症状,大多数在查体或检查其他病时发现,有单项ALT升高,易转为慢性。

淤胆型

与甲型肝炎相同。表现为较长期的肝内梗阻性黄疸,而胃肠道症状较轻,肝脏肿大、肝内梗阻性黄疸的检查结果,持续数月。

慢性乙型肝炎

病程超过6个月。

(1)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临床症状轻,无黄疸或轻度黄疸、肝脏轻度肿大,脾脏一般触不到。肝功能损害轻,多项式表现为单项ALT波动、麝浊及血浆蛋白无明显异常,一般无肝外表现。

(2)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临床症状较重、持续或反复出现,体征明显,如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肝脏肿大、质地中等硬,多数脾肿大。肝功能损害显著,ALT持续或反复升高,麝浊明显异常,血浆球蛋白升高,A/G比例降低或倒置。部分患者有肝外表现,如关节炎、肾炎、干燥综合征及结节性动脉炎等。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及抗线粒体抗体可阳性。也可见到无黄疸者及非典型者,虽然病史较短,症状轻,但具有慢性肝病体征及肝功能损害;或似慢性迁延性肝炎,但经肝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近年随着HBV-DNA前C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现有的学者主张按HBeAg及抗-HBe情况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两种:①HBeAg阳性慢性肝炎(典型慢性乙型肝炎)由HBV野型株感染所致,其病程经过中有HBeAg阳性和抗-HBe阳性两个阶段。符合既往的看法,HBeAg阳性代表体内HBV复制活跃,血清中HBV-DNA阳性,肝功能损害且有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当HBeAg转阴,抗-HBe转阳,代表HBV复制减弱或停止,血清中HBV-DNA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肝组织病变改善。②抗-HBe阳性慢性肝炎(非典型慢性乙型肝炎)认为由HBV前C基因突变株感染所致。其血清中HBeAg阴性、抗-HBe阳性,体内HBV-DNA仍进行复制,肝脏显示进展的严重病变,易发展为重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暴发性肝炎)起病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有高度乏力显著消化道症状,如严重食欲不振,频繁恶心、呕吐、腹胀,于发病后10日内出现肝性脑病。多数于病后

3~5日首先出现兴奋、欣快、多语、性格行为反常,白天嗜睡夜间不眠,日夜倒错,视物不清,步履不稳等。定向力及计算力出现障碍,进一步发展为兴奋、狂躁尖声喊叫,病情严重者可表现为脑水肿而致颅压增高症,如血压增高,球结膜水肿,甚至两侧瞳孔不等大,出现脑疝,因此预防和积极治疗脑水肿,防止脑疝,对抢救患者有重要意义。黄疸出现后迅速加深,肝浊音区缩小及明显出血倾向。一般无腹水或晚期出现,常于3内死于脑疝、出血等并发症。

(2)亚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与一般急性黄疸型肝炎相同,于发病后10日以后病情加重,表现为高度乏力、腹胀、不思饮食、黄疸逐日加深,明显出血倾向为特点。至后期出现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病程为数周至数月。本型易发展为坏死后性肝硬化。也可有起病后以肝性脑病为首发症状,只是病史超过期10日,其他均似急性重型肝炎。

(4)无症状HBsAg携带者 大多数无症状,于体检时发现HBsAg阳性,肝功能正常或部分有单项ALT升高。体征较少。

老年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为起病较缓慢,自觉症状轻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恢复慢,易慢性化,以重型肝炎及慢活肝发病率较高,其中以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较多见。

五.症状

1、全身症状

肝脏会影响人体全身,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乙肝症状。少数人还会有类似感冒的乙肝症状。

2、消化道症状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的乙肝症状。

3、黄疸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乙肝症状。

4、肝区疼痛

肝脏一般不会感觉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等乙肝症状。

5、肝脾肿大

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脏肿大等乙肝症状。

6、手掌表现

不少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等乙肝症状。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等乙肝症状。推荐阅读:手掌发红是乙肝症状吗

7、皮肤表现

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形成的乙肝症状。同时,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乙肝症状。

六.鉴别

1.药物性肝炎

特点为:①既往有用药史,已知有多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肝损害,如异烟肼、利福平可致与病毒性肝炎相似的临床表现;长期服用双醋酚丁、甲基多巴等可致慢活肝;氯丙嗪、甲基睾丸素、砷、锑剂、酮康唑等可致淤胆型肝炎;②临床症状轻,单项ALT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③停药后症状逐渐好ALT恢复正常。

2.胆石症

既往有胆绞痛史,高热寒战、右上腹痛、莫非征(Murphy征)阳性,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3.原发性胆法性肝硬化

特点为①中年女性多见;②黄疸持续显著,皮肤瘙痒,常有黄色瘤,肝脾肿大明显,ALP显著升高,大多数抗线粒体抗体阳性;③肝功能损害较轻;④乙肝标志物阴性。

4.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常有家族史,多表现有肢体粗大震颤,肌张力增高,眼角膜边缘有棕绿色色素环(K-F环),血铜和血浆铜蓝蛋白降低,尿铜增高,而慢活肝血铜和铜蓝蛋白明显升高。

5.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多发生于妊娠后期。临床特点有:①发病初期有急性剧烈上腹痛,淀粉酶增高,似急性胰腺炎;②虽有黄疸很重,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但尿胆红素常阴性。国内报告此种现象也可见于急性重型肝炎,供参考;③常于肝功能衰竭出现前即有严重出血及肾功能损害,ALT升高,但麝浊常正常;④B型超声检查为脂肪肝波形,以助早期诊断,确诊靠病理检查。病理特点为肝小叶至中带细胞增大,胞浆中充满脂肪空泡,无大块肝细胞坏死。

6.肝外梗阻性黄疸

如胰腺癌、总胆管癌、慢性胰腺炎等需鉴别。

七.治疗措施

应根据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的原则是: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

急性肝炎的治疗

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维生素C3g、肝太乐400mg、普通胰岛素8~16U,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加入能量合剂及10%氯化钾。热重者可用菌陈胃苓汤加减;湿热并重者用菌陈蒿汤和胃苓合方加减;肝气郁结者用逍遥散;脾虚湿困者用平胃散。有主张黄疸深者重用赤芍有效。一般急性肝炎可治愈。

慢性肝炎的治疗

主要包括抗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及中医药治疗、基础治疗及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因病情易反复和HBV复制指标持续阳性,可按情况选用下列方法:

1.抗病毒治疗

对慢性HBV感染,病毒复制指标持续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是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抗病毒药物,效果都不十分满意。应用后可暂时抑制HBV复制,停药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使原被抑制的指标又回复到原水平。有些药物作用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由于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限,且仅当病毒复制活跃时才能显效,故近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倾向于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1)干扰素(Interferons,IFN)是目前公认的对HBV复制有一定作用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为:①阻断病毒繁殖和复制,主要通过抗病毒蛋白(AVP),导致mRNA裂解,阻止HBV复制;②诱导受感染肝细胞膜Ⅰ类MHC抗原表达。促进Tc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效应。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基因工程干扰素,包括干扰素α-1b、α-2a、α-2b。①重组干扰素α-2b(干扰能,Intron A):每次30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1周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3~6月。HBeAg及HBV-DNA转阴率可达30~70%,抑制HBV复制效果肯定。但绝大多数仍HBeAg持续阳性,可能与HBV-DNA整合有关。②α1型基因工程干扰素(干扰灵):每次200万~60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2个月,近期HBeAg转阴率55%。

干扰素的疗效,各家报告不一,HBeAg阴转率一般在40%~50%。为了提高疗效,有用皮质激素撤除后再用干扰素,但需注意病情较重的慢活肝忌用,否则可使病情恶化。对认为 由前C基因突变的HBV感染者,即抗-HBe阳性、HBV-DNA阳性的慢性肝炎,采用大剂量干扰素,疗效不理想。β及γ干扰素对HBV复制疗效不如α-IFN。

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①慢活肝优于慢迁肝;②女性较男性疗效好;③ALT增高者疗效优于ALT正常者;④HBsAg、HBeAg、HBV-DNA效价低者疗效较好;⑤未用过抗病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者疗效较用过无效者好;⑥剂量与疗程,大剂量与长疗程者似较好。

副作用与疗程长短、剂量大小有关。最常见是“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但继续应用或减量后常逐渐减轻。多为一过性发热,常见于首剂,未发现和疗效的关系。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停药后常自然恢复,不能影响治疗。目前多认为与其他抗病毒药或免疫调节药联用、可能提高疗效。

(2)口服抗病毒药物:

口服抗病毒药物以拉米夫定为代表,在中国上市1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拉米夫定著名的4006研究证实服用拉米夫定3年可使肝癌,肝硬化的发生减少50%。由于乙肝的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进展,所以要长期坚持抗病毒治疗,目前在选择乙肝治疗的口服抗病毒药物时专家推荐三少原则:

1)选择有临床数据能延缓疾病进展的药物(即能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2)选择安全性好的药物

3)选择花费少的药物

应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因素,选择能够同时符合以上三条原则的药物

2.免疫调节药 目的在于提高抗病毒免疫。

(1)胸腺肽:通过影响cAMP而增强T细胞活性。用法为每日10~2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疗程2~3月。

(2)白细胞介素2(IL-2)能刺激免疫效应细胞增殖及诱生γ-干扰素。用法为每日1000~2000U,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28~56日。部分患者HBeAg转阴。

(3)淋巴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ited Killer Cell,简称LAK细胞),系用淋巴因子(如IL-2和γ-IFN)刺激其前体细胞而得。国内报告可使部分患者HBeAg及HBV-DNA转阴。

3.保护肝细胞药物

(1)益肝灵 由水飞蓟草种子提取的黄体甙,可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用法为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3月。

(2)强力宁 自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损害有效,对肝炎治疗,以降酶作用较好,停药后有反跳。现有同类产品甘利欣注射液,经研究降酶效果优于强力宁。用法为150mg加入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2月,注意对心、肾功能衰竭、严重低血钾、高血钠症禁用。孕妇及婴幼儿不宜用。

(3)齐墩果酸片:用法为80mg,每日3次服用,疗程3月。联苯双酯,用法为15~25mg,每日3次服用,转氨酶正常后减量维持,疗程6月。均有降酶作用。

重型肝炎的治疗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再恢复的可能,但相当数量的病人预后不良。病人应绝对卧床,避免并去除诱发肝昏迷的诱因,预防和控制感染,及时救治出血,加强对症支持疗法。有条件者应考虑肝脏移植手术。

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治疗

凡有HBV复制指标阳性者,适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首选α-IFN。

总之,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经药物研究指出,其关键在于药物能否抑制HBV的超螺旋共价闭合环形DNA(ccc DNA),而现有抗病毒药对肝细胞核中病毒cccDNA无作用,故停药后cccDNA重新工为病毒复制中转录的模板,病毒复制。近来肝炎的生物靶向治疗有报道,反义核糖核酸可封闭病毒复制的关键编码基因,这种基因水平的靶向治疗可能给乙肝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所以乙肝治疗还需注重对症支持疗法,中西药物综合治疗。小三阳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存在传染性的。

八.并发症

肝原性糖尿病

临床表现与Ⅱ型糖尿病相似,不同点为肝原性糖尿病空腹时胰岛素明显增高而C肽正常。服糖后胰岛素明显升高而C太峰值仍较正常稍低。是因为肝脏对胰岛素灭活能力减低,促使胰岛素升高;另外胰高糖素在肝脏灭活减少,加以肝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产生抗力,因而虽胰岛素升高而血糖仍高;同时C肽受肝脏影响少,故C肽不高,提示β细胞的分泌功能无明显异常。为与Ⅱ型糖尿病鉴别,可用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

脂肪肝

机制尚不清,特点为一般情况良好,单项ALT轻、中度升高,血脂增高,B型超声检查可见脂肪肝波形,确诊根据肝活检病理检查。

肝硬化

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结果。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尚见于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及隐匿起病的无症状HBsAg携带者。

肝癌

HBV、HCV感染与之发病关系密切。以慢活肝、肝硬化发生肝癌者多见。也可见于慢性HBV感染未经肝硬化阶段发展为肝癌。其发生机制目前认为与HBV-DNA整合有关,尤其是X基因整合。HBxAg反式激活原癌基因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有一定协同作用。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或肝脑综合征,是肝癌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和代谢紊乱为特点,以智力减退、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及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现,也是肝癌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约导致30%左右的患者死亡。

九.饮食保健与治疗食疗

饮食禁忌

1、忌辛辣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2、忌饮酒 酒精的90%要在肝脏内代谢,酒精可以使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所以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坏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动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

3、忌食加工食品 少吃罐装或瓶装的饮料、食品。这是由于罐装、瓶装的饮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剂,对肝脏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4、忌乱用补品 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滋补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打破平衡,会影响健康。

5、忌过多食用蛋白饮食 对于病情严重的肝炎病人来说,由于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吃太多蛋、甲鱼、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病症。

6、忌高铜饮食 肝功能不全时不能很好地调节体内铜的平衡,而铜易于在肝脏内积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储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医学专家指出,肝脏内存铜过多,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同时,体内铜过多,可引起肾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应少吃海蜇、乌贼、虾、螺类等含铜多的食品。

护理措施

错误一:道听途说,自作主张

有些乙肝患者道听途说、偏听偏信,只相信别人的治疗经验,听到别人说这种药好就用这种药,听说这种药不好就排斥这种药。其实,药物的效应和毒副作用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而有些患者意识不到这点,道听途说或断章取义,选来选去,总是选不到自己称心的药。所以,建议患者在资深医生的指导下,按疗程服药,定期复查、复诊。

错误二:心理负担过重

慢性乙肝患者终究有人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这种现象使许多患者忧心忡忡,情绪低落。其实,慢性乙肝罹患肝癌只是少数。对于发展为肝癌的可能性要有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乙肝与肝癌的相关性,又要看到这种比例不是很高的现实。肝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免疫状态,而免疫状态又与个人情绪密切相关。心理负担过重只会影响预后,对病情毫无益处。所以,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乐观地面对现实、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才是明智的做法。

错误三:盲目忌口

民间向来就有患病要忌口的说法,不少人道听途说,轻信乙肝患者不能吃鸡肉、羊肉、鱼肉等。不少乙肝患者列出长长一条“忌食”单。结果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胡乱忌口,这样他们无法得到营养,几年下来,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还有些患者为了治疗肝病,天天“进补”,结果出现严重的脂肪肝。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念带来的不良后果。

实际上,乙肝患者的饮食没有太多的特殊要求,基本原则是综合营养,水果、蔬菜、肉类、豆制品都需要,但要尽量少吃辛辣刺激和油炸的食品。

十.日常调养

乙肝患者妊娠期如何调养已成为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了。因为妊娠期的女性每天所需要的热量供给要比正常食物孕妇多,对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一旦患者在孕期出现营养不良,就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使其抗病能力减弱。妊娠期女性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营养治疗,应根据患者肝炎的病理改变,体征,临床特点。以及患者的生理要求制定的调补措施。为了促进患者肝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同时也为了使胎儿获得充足的热量个营养,乙肝患者应该在饮食调养上注意以下问题。

一、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是乙肝患者妊娠期如何调养的关键

肝病专家指出,乙肝患者妊娠期应该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含有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也应该在日常饮食中多搭配医学还有钙,铁的食物,不宜饮酒,吃辛辣的食物,或者难以下消化的食物。

二、控制好饮食总热量:乙肝患者妊娠期如何调养不可缺少的

妊娠合并肝炎患者在饮食中应该确保每天的总热量在2500-2600千卡之间,一般来说,乙肝患者每天应该供足蛋白质的需求,如果患者出现血氨升高的情况,发生了肝昏迷的前期症状,就应该及时限制或者停止蛋白质的供给,特别是动物蛋白质。

三、应该适当的摄入维生素和充足的微量元素

妊娠期乙肝患者必须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因为妊娠期的患者需要大量的维生素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胎儿的正常发育也需要大量的维生素,此外,维生素也的摄入还有助于预防胎儿出现畸形,患者可多食用一些瘦肉,动物的肝脏等。

十一。保肝的食物有哪些

1、海鲜类,能增强免疫功能,修复破坏的组织细胞、不受病毒侵犯。

2、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4、含钾丰富的食物,海带、米糠及麦麸、杏仁果、澄、葡萄干、香蕉、李子、瓜子。

5、肝、瘦肉、鱼虾、鸡鸭、蛋类等高蛋白、适量脂肪的饮食。

6、新鲜的蔬菜、水果及金针菜、大枣、芝麻、山楂等,绿茶对肝脏有好处。

7、西瓜--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尿降压之用,富含大量糖、维生素及蛋白酶等

8、如果是虚证、寒症引起的肝脏不适,保肝护肝时应该多吃牛肉、猪肉、鱼肉、大蒜、韭菜、红萝卜、刀豆、黄豆、油菜、香菜、龙眼肉、黑枣和核桃。

9、如果是热证、实症引起的肝脏不适,保肝护肝时应该多吃水鸭肉、兔肉、鳖肉、牡蛎、冬瓜、茄子、苦瓜、黄瓜、竹笋、菠菜、白菜、豆芽、芹菜、苋菜、紫菜、西瓜、梨、柚子、柿子和绿豆。

10、如果是一般原因引起的肝脏不适,保肝护肝时应该多吃鲫鱼、鲤鱼、墨鱼、禽蛋类、牛奶、黑豆、四季豆、丝瓜、木瓜、百合、莲子、大枣、马铃薯、花菜、黄花菜、葡萄、杏仁、桃子和无花果。

十一。乙肝严重吗

肝病专家表示,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而且传染性也很强。至于乙肝严重吗这个问题需要根据肝功检查、乙肝病毒DNA检查以及B超检查等的综合检查结果来判断是不是严重。如果乙肝患者的肝功异常,乙肝病毒DNA阳性,B超检查显示肝脏有轻微的纤维化的病变,那此时的病情就相对严重了需要马上进行治疗,控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如果肝功是正常的,而且乙肝病毒DNA检查是阴性,则说明病情不严重,暂时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定期检查肝功。

十二。乙肝患者能活多久

乙肝患者能活多久与受感染时间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成年人来说不易受到乙肝病毒感染,但是一旦感染乙肝后治疗比较困难。由于成年人免疫系统完善,大多数被感染者出现急性乙肝的症状,经过治疗90%以上的患者可以完全治愈,只有不到10%的人转变为慢性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不能正确有效的治疗也最容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直接可以致命。

乙肝患者能活多久与接受的治疗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慢性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脏都伴随或轻或重的肝纤维化.年龄越大的患者肝纤维化往往越明显。如果不加以防治,很可能会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但是有一部分甚至部分患者消极悲观,经常处在绝望中,而不加以治疗,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乙肝患者能活多久,大大缩短了乙肝患者的寿命。

十三。乙肝患者不能从事什么职业

2011年02月17日卫生部发文《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已核准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不得从事的职业的说明》

2010年2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因职业特殊确需在入学、就业体检时检测乙肝项目的,应由行业主管部门向卫生部提出研究报告和书面申请,经卫生部核准后方可开展相关检测。经核准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不得从事的职业,由卫生部向社会公布。军队、武警、公安特警的体检工作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目前,经卫生部核准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不得从事的职业和可以开展相关检测的行业有:

1.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公务员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乙肝病原携带者,特警职位,不合格。”

2.根据《卫生部关于民航空勤人员体检鉴定乙肝检测调整意见的复函》要求,民航招收飞行学生体检鉴定乙肝项目检测,可以保留体检鉴定乙肝项目检测。

3.血站从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备、供血等业务工作的员工。根据《卫生部关于修订<血站质量管理规范>“8·4”条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69号)要求,血站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对从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备、供血等业务工作的员工,应当每年进行一次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的检测。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者,征求本人意见后,应当免费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2011年2月17日发布)

十四。没有了,呵呵

第二篇:乙肝知识宣传

乙肝知识宣传

1.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有那些?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来自乙型肝炎急、慢性病人及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在肝细胞里繁殖,然后入血。乙肝病毒在全身其他器官组织中也有繁殖,如小血管内表面的内皮细胞、肾脏、白血球、胰脏、肌肉、生殖细胞(指精子),肠子上的肌肉(平滑肌)里都有少量病毒。所以乙型肝炎病人及病毒携带者不能供血,死后器官是不适宜捐赠的,因为它们都带有乙型肝炎病毒。

2.我国的乙型肝炎传染源有多大?

我国人口多,又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有7.5亿人被感染,其中大约有1.2亿人是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病毒携带者中,大约2000万-3000万是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每年大约有30万人死于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的肝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因此乙型肝炎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死亡率也是我国报告传染病的前三位。因此我国乙型肝炎传染源是十分庞大的,大约有1.2亿,占世界之首。

3.乙型肝炎是怎么传播的?其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型肝炎不是经胃肠道、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它是通过血液传播的。乙型肝炎病毒从血液及体液排出体外,污染环境。这些病毒一旦进入破损的皮肤粘膜,就可以造成新的感染。其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

4.什么是母婴传播?

母亲为乙型肝炎携带者或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胎儿期、围产期(怀孕满7个月至出生后7天为围产期)以及婴幼儿期对自生儿童的传播。专家估计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的30%-40%,源于此类母亲的传播。这种感染是十分危险和严重的。因为被感染者的90%可以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围产期传播的宫内传播,即指胎儿期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它占围产期总传播率的5%-10%,这类传播在胎儿满6个月开始,随着月龄的增加,宫内感染率逐步上升。除宫内感染外,90%以上的围产期感染是分娩过程中的感染。既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由于皮肤擦伤,分娩时母血中的病毒从新生儿皮肤的破口中潜入儿体而感染,因此,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医学上叫暴露后免疫,即病毒感染先于疫苗免疫。出生后72小时打第一针是不行的,因为病毒已完成一个生活周期,并逐渐繁衍,加大其增值速度,疫苗免疫就要失败。

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发病的关系如何? 虽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的直接关系还不十分清楚,但乙肝病毒与肝癌是关系密切的,尤其家族性肝癌大都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子女在幼年期大部分被感染,并且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嫁娶后,新一代子女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大约40%,造成世代肝癌高发家庭。有人认为是遗传基因的作用,实际上不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展成肝癌,大致需30-50年,因此婴幼儿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是发生肝细胞癌的主要人群。国外报道婴幼儿期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肝细胞癌的比例为30%,我国肝细胞癌的年病死率为14.82/10万。推算全国每年18.2万人死于肝癌,而肝癌病人中的大部分血中带有乙型肝炎病毒。因此乙型肝炎与肝癌的关系密切。

6.怎样预防乙型肝炎?

我国乙型肝炎的预防任重而道远,全体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中之重。除新生儿免疫外,学龄前儿童是非新生儿免疫中的重点人群,必须接受乙肝疫苗免疫。第三层就是乙型肝炎高危人群的免疫。这三层人群都免疫了,才能使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在近期内下降。乙型肝炎预防有两种措施:一种是在生活上注意不要受乙肝病毒感染。另一种是用乙型肝炎疫苗或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预防。

7.什么是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是表面抗原亚单位疫苗,表面抗原本身是没有传染性的,所以疫苗是十分安全的。乙型肝炎疫苗所诱导的抗体是可以杀灭乙型肝炎病毒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可演变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故乙型肝炎疫苗又可以间接预防肝癌。所以在新生儿期及儿童期打满三针乙肝疫苗后,可以预防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这是很明白的道理。

8.乙型肝炎疫苗给什么人接种? 乙型肝炎疫苗适用于全部人群。

第一类新生婴儿是接受乙肝疫苗免疫最重要的人群,因为在此时期如果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90%可以变成无症状感染,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后果十分严重。30%的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细胞癌来源于新生儿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且发展为慢性肝炎的比例大。所以新生儿免疫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中之重。自2003年起,我国政府已免费为新生儿提供乙肝疫苗,并规定所有新生儿必须接受乙肝疫苗免疫,这是儿童的权利,也是父母的义务。

第二类重点人群是6岁以下的儿童。这类儿童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30%-70%的人也可以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容易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第三类人群是医生,尤其是外科、妇产科、牙科、耳鼻喉科,从事血清检测的实验人员以及全体护士。如果没有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人都应当注射疫苗,除了保护自己外,还可保护病人的安全。另外,家里有乙型肝炎病人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家庭成员除生活上注意外,都应当打乙型肝炎疫苗,以避免感染。第四类人群是重体力劳动、生活拥挤、容易造成劳动损伤的人群,如建筑工人、渔民等。第五类人群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肿瘤手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者、肾透析患者、经常要输血及血制品的血液病患者,他们的身体多不佳,抵抗力很低,一旦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后果十分严重,应当打高剂量的乙肝疫苗。第六类人群为军队、某些专业的大学生,如运动。

9.乙型肝炎疫苗有几种剂量?各适于什么人? 当前我国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重组疫苗有5微克/支,适于儿童使用;10微克/支,适于青年、成年人使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疫苗剂量越大,免疫后抗-HBs的阳转率越高,抗-HBs在血液中的水平越高,使全程免疫后对人体保护效期加长。10.如后进行疫苗免疫?首先要了解免疫对象的健康状况,认真阅读疫苗说明书上的禁忌症,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检查疫苗出厂期及失效期,过期的疫苗不可以使用。船舷破碎、装量不足、有沉渣、过度混浊的疫苗也不能用。提倡使用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使用后进行销毁处理,避免发生交叉感染。11.哪些人不能注射乙肝疫苗和无需注射乙肝疫苗?首先是发烧的人不能注射疫苗,退烧后再注射。其次是过敏体质的人,即对许多东西都过敏的人要慎用,实施免疫时要备有肾上腺素,以防意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乙型肝炎患者用了乙肝疫苗也是不能诱导出免疫反应的。但疫苗对此类人群也没有有害反应。对于抗-HBs阳性,并且水平较高的人无需再免疫,因为他们体内已有保护性抗体。但果抗体水平很低,仍是疫苗免疫的适宜对象。

12.乙肝临床症状有哪些?

乙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6周,但也可能长达6个月。小孩感染常常无症状。但与成人相比,大多数儿童可以成为病毒慢性携带者。有症状的患者会感到虚弱无力,并出现胃部不适和其他流感样症状。还会出现尿色变深或灰白色粪便。常见黄疸(皮肤发黄或巩膜黄染)。症状可以持续数周或数月。需经实验室血液检查方能确诊。成人大多数急性感染均能完全康复,但很多儿童却会变成病毒的慢性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康复后(并未变成慢性携带者)对该病具有终生免疫力。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倦怠、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痛、肝肿大、肝区叩打痛、黄疸、尿色深等症状和现象。应做肝病检查和乙 肝血清学检测。

13.五项病毒学指标的意义是什么?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急、慢性感染的最重要指标,阳性则肯定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它在急性乙型肝炎病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清中都呈阳性。但也有极小部分人虽然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却查不到表面抗原,因为病毒变异或在血中的浓度太低,当前的试剂查不出来。e抗原:e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力强的指标。血清中病毒含量高,少量的血就可以有传染性,也表示病毒在肝脏中正处于旺盛繁衍期,肝脏内及血液内有大量病毒存在。表面抗体:表面抗体是表面抗原诱导的特异性抗体,他不能和表面抗原同时存在。表面抗体的出现表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终止,是康复的信号,是防止乙型肝炎再感染的信号。我们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就是为了得到这种抗体,有了它就不怕乙型肝炎再感染了。无论从任何角度,都是我们想获得的指标。e抗体:是针对e抗原所产生的抗体,这种抗体对防止乙型肝炎病毒的再感染是没有意义的。但它告诉我们,乙型肝炎病毒在肝脏中的繁殖水平可能下降了,传染性降低了。并且有可能是走向康复的开端。如果在治疗过程中,e抗原的消失和e抗体的出现,应视为好兆头,证明治疗已达到某些效果,也是临床治疗医生所追求的效果。应该注意的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随着年龄的增加,e抗体阳性率也增加。e抗体(抗-HBe)阳性并不意味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进程的结束,对人体的损害并未停止。因此肝硬化、肝癌等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病仍有发生,不可掉以轻心,应密切注意病情的发展。核心抗体(抗-HBc):核心抗体是核心抗原诱导出的抗体,它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早出现的抗体,也是消失最晚的抗体。少部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只出现核心抗体,其他均不能测出。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靠指标,但它不能阻止乙型肝炎病毒的再感染。

14.乙肝疫苗应该接种多少针,接种部位?

孩子出生后按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的0,1,6个月的程序接种三针,即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一个月时接种第二针,六个月时接种第三针;成人和儿童按照0,1,6月程序进行接种,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侧肌肉注射,小年龄儿童也可大腿外侧肌肉注射。

15.扩大免疫人群,全面控制乙肝。为加速控制乙肝,必须双管齐下,对新生儿及其他人群同时实施乙肝疫苗免疫。只有这样,才能完全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由于人群普遍获得了抵抗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因而避免了人们对乙肝的恐惧心理,减少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有关科学研究揭示乙肝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5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石油乙肝病毒感染造成的,换句话说,接种疫苗预防乙肝,可同时预防原发性肝癌。

16.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专项基金,保障经费投入,制定本地区的防治战略规划,多部门协调,共同做好肝炎控制工作。提高新生儿尤其是农村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推动其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保护易感人群,降低病毒携带率。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监督与治理整顿,加大对血液、血制品和医疗机构消毒的监督管理力度。实施安全注射,提倡使用自毁型注射器;严防一次性注射器被再次使用。加强饮食卫生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食源性肝炎的传播。做好饮水及粪便卫生管理,严防饮用水及水源被粪便污染,在农村要进行改水改厕,做到粪便无害化,加强水源保护,实行饮水消毒。开展健康教育,增强防病意识开展肝炎发病及流行情况的监测、疫苗接种率和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深入了解和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与规律,为预测疾病流行趋势、合理分配资源及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7、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在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什么时候应该做血清学检查?为什么?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特别是母亲伴有HBeAg阳性者,要在1岁和6岁时进行血清学检测,以了解其是否产生了保护性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如果没有,要及时进行加强免疫,因为这些孩子受再感染的危险性是HBsAg阴性母亲孩子的10倍。感染后容易变成HBsAg携带者。

18、为什么有些人对乙肝疫苗无应答或反应性差?注射3针乙肝疫苗后不产生表面抗体,称为无应答,注射后产生表面抗体但滴度≤IOmIU/mL为弱反应。无应答或反应性差在免疫人群中一般不超过10%,免疫应答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年龄因素。如40岁以上成年人、老年人对疫苗的应答较儿童差,疫苗剂量也是重要因素。一般讲低剂量疫苗的应答较高剂量疫苗免疫应答差。肥胖者、免疫缺陷者,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者对疫苗免疫应答都较差。对无应答或反应性差的人常需进行加强注射,或加大接种剂量。

19、肝炎病毒是怎么进入人体的?

(1)甲、戊型肝炎急性期病人粪便里有大量病毒,这些病毒一旦污染了饮水、食物、菜蔬、瓜果、河里的贝壳类、虾、蟹或日常家庭用具,没有感染过这两型肝炎病毒的人,饮用被甲、戊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饮水、吃生的污染蔬菜或接触污染的用具,病毒随饮食进入体内,形成感染。(2)乙、丙、丁型肝炎传播方式与甲、戊型肝炎不同,病毒主要在血液里,其次为月经、唾液、阴道分泌物和精液。这些含有病毒的体液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随血流入肝,造成感染,所以它们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血传。20、儿童肝炎有何特点?

首先,儿童期患病毒性肝炎,以甲型肝炎为主,而且多为黄疸型。起病较急,常有发热、腹痛。黄疸前期较短,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较明显,且肝脾肿大也较显著。大于6月龄的儿童发生重型肝炎较多,除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外,小儿肝炎一般病程较短,恢复尚彻底。婴幼儿感染乙型、丙型肝炎后,易成为病毒的慢性携带者。感染年龄越小,形成持续性感染的机率越大。围产期感染乙型肝炎的婴儿,80%可成为HBsAg持续携带者;幼儿期感染者,30%成为HBsAg持续携带者,且HBsAg转阴困难。这些病毒携带者还易重叠或同时感染其他病毒,如HDV的感染,可使肝病加重。

21、如何预防乙型肝炎?

预防乙型肝炎可采取两种措施:在生活上和集体环境中尽可能不用未检测乙型肝炎指标的血液及血制品。不到黑窝点去献血。、不要从事男同性恋和宿娼活动。不要用不洁的注射器、穿刺针、针灸针、牙钻、内窥镜等介入性医疗仪器。不要用不消毒的剃须刀、穿耳针、纹身针等进行美容活动。不要和乙型肝炎病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毛巾、牙刷、被褥等,以防生活接触性感染。另外就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提高自生的免疫抗体水平。

22、慢性HBsAg和HBV携带者能否自然转阴?机率有多少?

自然转阴现象肯定是存在的,但由于是慢性HBsAg携带者,可携带数年、十几年或数十年,因此阴转的机率不是很高。阴转率的个体差异很大,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年龄、性别、感染的时间长短及遗传基因等因素有关;且与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等状态有关。一旦病毒的DNA与被感染的肝细胞基因合二为一(称为“整合”)时,这时病毒复制可能停止,但血清HBsAg可能持续阳性,且易发生恶性癌变。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基因变异也是长期携带病毒的原因之一,因为变异后的病毒,机体免疫能力不能识别出变异病毒,因此造成终身携带。

23、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健康的身份证接种疫苗,是每个孩子的权利,也是儿童健康和家庭幸福的保障。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接种疫苗的凭证,也是儿童入托、入学和成年后就业、出国的健康身份证。2006年颁布的《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儿童在办理入托、入学时,要求教育和疾控部门实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对无证或未按规定完成接种者,必须进行补种,否则不准入托、入学。全国人大颁布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第三篇:乙肝知识报办公室.精讲

第一期

1、什么是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其他症状,病程迁延,易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生与感染年龄有关。在1岁以内感染的婴儿中,约90%的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感染;在1~4岁感染的儿童中,20%~50%可发展为慢性感染;而成人感染后发展为慢性感染的比例不足10%。

2、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乙肝主要传播方式有经血(输血或血制品、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等)、母婴和性接触三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或手术、不安全注射、注射方式吸毒、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意外暴露、共用剃刀和牙刷等存在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无防护的性行为、多性伴及性乱者感染HBV危险性增高。乙肝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一般不会传染HBV。

3、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有哪些?

乙肝病毒(HBV)在人群中普遍易感。感染HBV的高危人群有两类,一类是无免疫力的新生儿及儿童,尤其是母亲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新生儿;另一类是其他重点人群,包括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分泌物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器官移植受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性乱或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4、我国乙肝的防控措施是什么?

我国对乙肝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预防方面主要是对新生儿和其他重点人群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策略。首针乙肝疫苗应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尽早接种。除此之外,我国还采取了献血源筛查、控制医源性感染及对患者开展规范性抗病毒治疗等措施。

第二期:

1、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有哪几种?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预防性生物制品,接种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分为: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3种。

2、哪些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易感人群均应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包括新生儿、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其他乙肝感染高危人群中的易感者。其他乙肝感染高危人群包括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分泌物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器官移植受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性乱或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3、乙肝疫苗常规接种几次?婴儿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共需三剂次,按照0、1、6月免疫程序接种。对于新生儿,需要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剂乙肝疫苗,1月龄和6月龄时接种第2及第3剂乙肝疫苗。

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h)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4、乙肝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如何?

我国曾是乙肝感染高流行国家,1992年调查显示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9.75%,全国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2亿,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人,每年有近30万人死于与乙肝相关肝癌、肝硬化等。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开始免费为新生儿提供乙肝疫苗接种,并提出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及时接种。

2006年,我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低于1%。2012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乙肝防控工作综合评估,认为我国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的到2012年将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并提前实现了到2017年控制在1%以下的目标。

5、为什么新生儿要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对新生儿实施出生后24小时尽早及时接种的策略主要是因为乙型肝炎主要经母婴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是乙型病毒感染后发生慢性乙肝的主要原因,感染乙肝病毒越早发生慢性乙肝的比例越多,新生儿时期感染更易发生慢性乙肝。研究数据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者,仅4%的不能阻断母婴传播,但在24小时之后接种者20%不能阻断,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越早,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越好。

根据2013年的统计,世界卫生组织195个国家中有181个国家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其中107个国家实施了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

第三期

1、在哪里能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需到具有接种疫苗资质的医疗单位接种,住院分娩新生儿在医院产科接种首剂乙肝疫苗。

2、是否可以先后接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

目前我国用于儿童常规免疫的乙肝疫苗包括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10μg用于常规免疫,20μg用于母婴阻断),这些疫苗在常规免疫中可替代使用。

3、乙肝疫苗的接种禁忌是什么? 乙肝疫苗(酿酒酵母和汉逊酵母)的禁忌为:(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及甲醛过敏者;(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3)妊娠期妇女;(4)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乙肝疫苗(CHO细胞)的禁忌为:(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以及该疫苗所含的抗生素过敏者;(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3)妊娠期妇女;(4)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4、乙肝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一同接种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

5、错过乙肝疫苗接种程序的规定时间,怎么办? 乙肝疫苗按照0、1、6月三剂次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如未能按程序接种,后续接种只需补种未完成剂次,第二剂次与第一剂次之间间隔≥28天,第三剂次与第二剂之间间隔≥60天。

6、接种乙肝疫苗前后家长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医生,做好对儿童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等,以便接种医生正确掌握接种的禁忌证。儿童接种疫苗后须在预防接种点留观至少30分钟,如果出现异常,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治。

7、成人如何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成人可本着自愿的原则,对于易感者应到具有预防接种资质的医疗机构接种单位接种乙肝疫苗。

以下乙肝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中的易感者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包括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分泌物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器官移植受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性乱或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第四篇:乙肝科普知识[定稿]

乙型肝炎科普知识

一直想跟周围的朋友、咨询的患者好好聊一聊乙型肝炎的事。一年一度的员工体检工作即将在6月份开始,员工中谈“乙”色变。本文是一篇普及乙肝防治知识的文章,如果你是健康人,那么请你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消除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恐惧;如果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请你了解乙肝的治疗知识,不要盲目相信虚假医药广告,请到正规医院就诊;如果你是乙肝患者,请不要恐惧,接受正规治疗吧,并请你向你身边的人,宣传防治乙肝的知识,防治乙肝需要国家、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同样能够跟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卫生部2008年4月21日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为7.18%,比1992年下降了26.36%。据此推算,我国仍然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

一、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不等于得了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英文名称hepatitis Bvirus,英文缩写HBV。在中文里面用甲和乙来分别命名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这两种肝炎病毒,在英文里面是用A和B来命名这两种肝炎病毒。甲肝病毒,英文名称hepatitis Avirus,英文缩写HAV。

确定是否感染乙肝病毒需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在体检时,抽取手指中或手臂血管中的血液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即检测血液中五种物质的存在状态,这五种物质被称为“乙肝两对半”: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这五种物质为什么称为两对半呢?这五种物质中有两对抗原和抗体,然而核心抗原浓度在血液里很低,检测不出来,所以就出现了半个。在这里,抗原指侵入人体内的杂质,而抗体是人体自己产生的能清除抗原的物质。

在检测时如果检测出血液中含有某种物质,则称为阳性,阳性用加号“+”表示;如果没有检测出来,就称为阴性,用减号“-”。当然了,在作“乙肝两对半”检测时使用的是科学的检测方法。当检测出血液中含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则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也表示为HBsAg(+);没有检测出,则表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也表示为HBsAg(-)。

日常生活中把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这三者呈阳性(+)称为“大三阳”;把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这三者呈阳性(+)称为“小三阳”。

大三阳和小三阳只能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携带乙肝病毒,并不能说明就得了乙型肝炎即乙肝。只有当大三阳、小三阳并伴有肝功能异常即转氨酶异常时才诊断为乙型肝炎即乙肝。如果只是是大三阳、或小三阳,而且肝功能正常并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就被称为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常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区别只是: 大三阳的e抗原为阳性,e抗原为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处于复制状态,也说明大三阳者具有较强传染性。小三阳的e抗体为阳性,e抗体为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处于静止状态即没有复制,也说明小三阳不具有传染性或较弱的传染性。因此大三阳和小三阳没有谁比谁严重之说。不要一听大三阳带“大”字,就想当然的认为大三阳比小三阳严重。“大”和“小”在这里只起区别两种“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作用,就像人的名字是为了把人区别开一样。比如武打电影名星,李小龙和成龙,你能说李小龙带个“小”字,功夫就不如成龙吗?

在这里啰嗦这么多,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理解大三阳和小三阳的意思,不要根据字面意思去理解,不要对大三阳和小三阳产生恐惧。就像我最初在中学时听到大三阳和小三阳是在收音机中听到的,那时我还以为是大山羊和小山羊。心中一直纳闷,肝中怎么出山羊了,山羊还有大小。当时由于不了解,就闹了这么个笑话。

二、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的区别

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也就是说感染了乙肝病毒,且肝功能正常并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就被称为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常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三阳和小三阳且肝功能正常者也包括在其中,也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患者)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功能异常者。如果查出是乙型肝炎(即肝功能异常),医生会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的,而且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肝功能很容易恢复正常。所以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要轻信医药广告。

三、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感染了乙肝病毒不等于得了肝炎。只有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肝功能受损并伴有肝炎体征和症状才算得了肝炎。肝炎需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让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肝功能正常者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药物治疗。

大三阳或小三阳且肝功能正常者,也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下面引用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蔡皓东在《医药与保健》2007年3期的《乙肝病毒的“冤、假、错案”》中的一个列子说明大三阳或小三阳且肝功能正常者为什么不需要治疗。这个列子的题目是《肝病没发作,错服百药治出病》在此以楷体字表示文章内容:赵大妈是一位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以前不能做到阻断母婴传播,结果她生下的一儿一女都感染了乙肝病毒。现在,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尽管肝功能正常,但由于“澳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大三阳"而不能报考公务员。儿子的遭遇使母亲非常内疚,她认为是自己给儿子带来的灾难,发誓要给儿子治好病。赵大妈陪着儿子不知跑了多少家医院,也不知花了多少钱,但都没有治好儿子的乙肝“大三阳”。医院治不了,她就找广告,执着地为儿子治疗的赵大妈不信,这世界上就没有使乙肝转阴的药?每当看到她认为“来源可靠”的乙肝治疗信息,就想给儿子试一试。结果,在一次次治疗中越治越坏,转氨酶上升到七百多,出现了黄疸,还起了一身的水疱。到医院一检查,说是药物中毒,得了药物性肝炎。住了两个多月的医院 ,花了上万元钱 ,儿子才保住性命。从此,儿子的肝功能再没有正常过 ,从携带者转变成了慢性肝炎。

其实在我国有1.2-1.3亿人是乙肝病毒感染者(文章发表于2007年,引用的数据是以前的数据)。但大多数感染者和赵大妈一样,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可健康地生活。另外,目前人类还没有研制出能彻底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只有少数能够抑制病毒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且肝功能异常的慢性肝炎,而对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疗效较差。因此,目前国内外专家都认为乙肝携带者应定期复查,监测乙肝病毒和肝功能各项指标,找到治疗的时机后再进行治疗,不要盲目用药,更不能跟着广告乱用药。每一种药物都是有一定适应证的。在用药之前应做许多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考虑是否适合应用这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疗效,由医生确定疗程。看着广告吃药不仅治不好病,还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打破了体内原有的与乙肝病毒和平共处状态,转变成慢性肝炎。(乙肝病毒的“冤、假、错案”蔡皓东 医药与保健-2007年3期 蔡皓东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这个列子说明:

1、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健康生活,既然能健康生活,那又何必非得吃药,毕竟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2、即使用药物治疗,疗效也较差。因为每一种药物都是有一定适应证的。正如蔡皓东医师所说,目前人类还没有研制出能彻底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只有少数能够抑制病毒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且肝功能异常的慢性肝炎,而对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疗效较差。

北京地坛医院肝炎二科主任、主任医师 谢雯 在《家庭医学》上半月-2007年6期 《乙肝“健康”携带者用不用治疗?》一文中指出:应用于肝炎患者的药物干扰素(英文缩写IFN)可抑制病毒复制,其中IFN-ɑ(干扰素中的一种)是抗病毒药物中治疗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但其适用症是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到正常上限的2-10倍者。所以它用于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疗效低于乙型肝炎患者。

对不能耐受干扰素治疗,而又存在病毒复制高的肝炎患者可用拉米夫定等核苷类似物进行治疗。但转氨酶(ALT)高,病毒复制低是拉米夫定疗效较好的标志。所以拉米夫定用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的疗效较慢性肝炎差。

正是由于人们缺乏乙肝常识,加之治病心切,常常令虚假乙肝广告有可乘之机。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副主任医师 杨炯 在《医药世界》2007年11期 《了解乙肝,重于求医问药》一文中这样写道(以楷体字表示文章内容):

普及医学常识,让虚假乙肝广告成过街老鼠

所有号称“大、小三阳”全部能转阴的无一不是虚假广告。

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某些医疗广告尤其是乙肝广告不顾国家相关部门的禁令仍然颇有市场,乙肝虚假广告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乙肝的无知,而无知导致恐惧、恐惧产生歧视。一方面,人们孜孜以求所谓的转阴治疗,花费无数血汗钱而大小三阳依旧;另一方面,正规医院专科医生整天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而无暇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有些医生甚至不屑做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这就给游医有可乘之机,大肆进行商业性广告和医疗,大发不义之财。了解乙肝,重于求医问药。

治疗乙肝无特效药

文中指出,所有号称“大、小三阳”全部能转阴的无一不是虚假广告。那些宣传从“祖传秘方”到“基因疗法”,从“偏方”到“特效药”能完全治好乙肝的无一不是虚假广告。要知道全世界65亿人口中约有3亿人感染乙肝病毒,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要是真的有能完全治好乙肝的药物,那么这对世界的贡献是多么巨大。那么我国就能够实现若贝尔奖零的突破了。

四、乙肝病毒携带者最需要的是进行心理疏导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药物治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包括大、小三阳且肝功能正常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对乙肝的恐惧。在文章前面部分罗嗦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达到消除对恐惧的目的。因为有近9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查出感染乙肝病毒前无症状而且能快乐的生活,一旦查出乙肝病毒感染后就不知所措和紧张,逐渐出现倦怠、纳差、肝区不适或多梦失眠;焦虑担心发生肝硬化、肝癌;担心传染给家人和亲友,从而妨碍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部分青年不敢结婚,许多妇女不敢怀孕。

在这里,首先谈一下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焦虑。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概率是很低的。再说了,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同样有可能发生肝硬化和肝癌。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机制很复杂,目前医学上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短时间焦虑是可以理解的,随着对乙肝病毒知识的了解,应逐渐消除这种担心和焦虑,应该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健康的生活习惯。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要吸烟和喝酒。

与此同时也应向普通人包括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人群普及乙肝知识特别是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及如何预防的知识,让普通人包括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人群了解乙肝,消除他们对乙肝病毒的恐惧(主要是害怕感染乙肝病毒)。让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和谐的健康的共同生活。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1)、母婴传播,占45%;母婴传播主要是由于宫内感染、产时及产后传播(产后传播主要母乳喂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再加上我国1992年才开始对国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特别是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因此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感染者在婴幼儿时期就感染了乙肝病毒。现在通过母婴阻断技术(即婴儿刚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阻止母婴传播。此外乙肝病毒可通过父婴传播,其概率不高,而且母婴阻断技术同样可阻断父婴传播。在文章后有具体列子。

(2)、血液传播,包括乙肝病毒通过通过输血、注射、针刺等进入无乙肝病毒抵抗力者的体内;在此请大家不要公用剃须刀、牙刷等牙具。生活中应该没有公用牙刷的吧,但剃须刀特别注意,好多男士都有公用剃须刀的习惯。此外,还应注意到正规的牙医、纹身、穿耳朵的机构去接受服务,因为正规机构消毒措施较好。

防治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给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注射乙肝疫苗。特别是那些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而且接种乙肝疫苗价格并不贵,接种乙肝疫苗是在开始时打一针,1个月后再打一针,6个月后再打一针,总共打3针。3针总共的费用大概100元左右。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一般生活或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而且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

山东省泗水县人民医院 孙刚 季广厚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1年10期《乙肝病毒传播途径调查分析》一文中 统计结果显示89对婚前单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夫妻,长达数年至数十年密切生活接触,单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与配偶抗体阴性(即无乙肝病毒抵抗力)至少共同生活1-12年,却仍有78对(89.6%)夫妻为单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因此夫妻之间乙肝病毒传播率仅为12.4%;这说明密切生活接触(夫妻间的生活接触算密切接触了吧)传播乙肝病毒的概率也不高。

在杜晓律 尹学兵《自我保健》2007年9期《恐惧由偏见产生: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正常工作恋爱吗?》一文中 上海肝病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瞿瑶教授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工作、恋爱、学习。在夫妻生活方面,安全套的使用完全可以避免乙肝病毒的传染。在就餐方面并不需要特殊的要求。当然从整体看分餐制更合乎卫生要求,但并不强求。

同样济宁医学院附属二院副主任检验医师 何敬平《家庭医学》-2007年11期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生活会被传染吗?》一文中指出家中有人患乙型肝炎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同事一起进餐,不会被传染上乙肝病毒,过分担心或精神紧张都是不必要的。

明白了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后,没有感染乙肝病毒者在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生活和工作时就不会再恐惧乙肝病毒了,不会再害怕被传染了。当然了,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好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 任玉岭 在《科学决策》2007年3期《关注“乙肝人群”促进社会稳定》一文中指出我国感染乙肝病毒者已超过1.3亿人,其中肝炎患病者约3000万人。另一个群体是未患肝炎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群体不少于1亿人(注:由于作者文章发表于2007年,其引用的是2007年以前的数据,这些数据现在有些变动)。他们虽然没有治疗花费的负担,但确在承受着社会歧视的严峻挑战。尽管有法规作了不得歧视的规定,但很多人却因乙肝知识的缺乏,而难免对乙肝毒携带者产生偏见。据调查,有37.5%的人不愿与乙肝带毒者同时办公、就餐;有55.36%的人不愿与乙肝带毒者组织家庭。更因虚假广告泛滥,夸大其辞的宣传,造成视听混淆,认识误导,这也造成歧视的发生和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心推残。因此,这个占人口1/1 0的“乙肝人群”,由于处在被社会歧视、冷漠、远离和无钱可医的环境中,便出现了孤寂、窘迫、焦虑、绝望和被遗弃的感觉。并由此引发了诸多惨剧,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比如:潘孝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段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人事科)在《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年12期《工作前体检制度改革建议与保障平等就业权》一文中写到:2003年4月3日,浙江大学应届毕业生周一超因被查出“小三阳”而未能被录取为公务员,激愤之下举刀刺向当地人事局工作人员,造成一死一重伤的惨剧,他本人也在一年后被判死刑。同年安徽省芜湖市一青年张某,在报考本地公务员时,笔试面试总成绩名列榜首,却因为乙肝携带的原因被当地人事部门拒绝录取。张某遂将当地人事部门告上法院。此案被称为“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被媒体广为报道,影响甚至波及海外。上述例子均在招收国家公务员时发生。

因此,应该向全社会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消除人们对乙肝的恐惧。2008年5月19日是第一个世界肝炎日,同时也是我国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19、20、21三天为全国哀悼日)——为哀悼5.12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遇难同胞。建立世界肝炎日是因为,目前全球每12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世界肝炎联盟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一个名为“我是第12个吗(Am I Number 12?)”的活动,旨在呼吁更多民众提高预防意识,行动起来,预防肝炎。5月19日下午,由中国肝炎基金会主办的“众志成城 共抗肝炎”——2008.05.19世界肝炎日暨共抗肝炎大众疾病宣传启动仪式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居庸关脚下盛大启动。在本次活动中,连续两年担任乙肝防治宣传教育大使的著名艺人刘德华先生也表示将继续发挥其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担当起抗击肝炎的社会责任。

在2008年8月30日,刘德华出现在北京肝炎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的现场,他的身份是乙肝防治的宣传大使。一直热衷公益事业的刘德华这次的确是“以身示范”,在活动现场刘德华承认自己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他还表示身上的乙肝病毒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希望大家对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要有恐惧心理。刘德华在活动现场还演唱了自己填词的主题歌《心肝宝贝》。

当被记者问起人们担心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是否会传染时,刘德华说:“乙肝只会因为血液、体液等接触而传染,不会因为握手等身体接触就传染,其实包括一起吃饭、礼节性亲吻都不会传染,大家不应该对乙肝病人有歧视。”此后,刘德华自曝从小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身体一直都很好,一般3个月或者半年就去检查一次身体。刘德华阳光的形象,担当乙肝防治的宣传大使再合适不过了。

五、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建议

1、目前国内外专家都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复查,监测乙肝病毒和肝功能各项指标,一般是半年(6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吸烟、不喝酒,喝酒会加重肝脏负担。

3、保持愉快的心情,要少生气。其实保持愉快的心情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不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六、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 正常恋爱、结婚并生下健康的小孩 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占45%,这意味着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他们照样可以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正常恋爱、结婚并生下健康的小孩。

如果男女双方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那就无所谓再预防感染。如果男女中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另一方只要接种乙肝疫苗就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注意接种乙肝疫苗需要6个月的时间,因为接种乙肝疫苗是在开始时打一针,1个月后再打一针,6个月后再打一针,总共打3针。

女方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生下健康的小孩

下面是两篇文章可以说明女方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生下健康的小孩(文章可能有点专业化,大家看一下,只需明白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生下健康地小孩的道理就行了)

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放免中心 周维霞 李加新 杂志《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4年2期 《乙肝病毒母婴宫内垂直传播的探讨和预防》一文中指出: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的关键,这对保证下一代健康有重要意义。其阻断方法有:①HBsAg阴性孕妇生的婴儿,在第0、1、6个月分别接种乙肝疫苗l0ug;②HBsAg阳性孕妇生的婴儿第0、1、6个月分别接种20ug乙肝疫苗;③HBsAg、HBeAg均阳性孕妇生的婴儿6h内和1个月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l00ug,并在第2、3、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④HBsAg阳性孕妇从怀孕20周起,坚持每月肌注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除此之外,应注意分娩、产后喂养及护理时避免损伤婴儿口腔、咽、气管、食道、胃粘膜等,以免阴道分泌物、血、母乳中的乙肝病毒通过血管进入血循环而引起婴儿感染。采用上述4种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可以控制乙肝的流行。

广东枣州市中心医院产科 林静吟 许岸高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年7期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可能途径研究》一文中指出:下列措施有助于预防乙肝母婴传播:① 对母乳HBV—DNA 阳性的产妇,应避免母乳喂养。② 感染HBV的产妇应避免从唾液传给婴儿。③乙肝疫苗的使用,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效果已被证实,其效果因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对母血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HBV感染的保护率可上升至92% 以上;若在婴儿出生1个月后再加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保护率叉可进一步提高至97%。因此,对母亲HBsAg阳性、HBeAg阳性的新生儿,应采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阻断的免疫方案。对于母血HBsAg阳性而BeAg阴性的新生儿,常规疫苗注射即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这些说明,女性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生下健康地小孩。在此,给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女性的建议是怀孕时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咨询,生产时到正规的医院同时明确告诉大夫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样方便大夫采取相应的母婴阻断措施。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正常工作

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规定: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和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合法权利将得到更好的保护。随着乙肝病毒防治知识的普及,社会普通百姓会对乙肝病毒有更加楚的认识。

七、对未来的展望

日本从1980年开始实行乙肝疫苗接种之后,乙肝病毒携带率由过去的10% ~13%下降为0.8% ~1.3%。我国从1992年对国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特别是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病毒携带率已开始呈逐渐下降趋势。比如,卫生部2008年4月21日上午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为7.18%,比1992年下降了26.36%,而且年龄越小,下降幅度越大。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低,为0.96%,15~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8.57%。由此估计,我国仍然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据推算,通过两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乙肝病毒携带率可从目前的10%下降到1%以下,达到或低于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最终摘掉“乙肝大国”这顶沉重的帽子。

祝各位员工身心健康,工作顺利!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和鑫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项目知识培训

艾滋病、乙肝、梅毒防治母婴传播技能培训资料

1、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三个 :性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2、哪些途径不传染? 日常生活一般接触不传播 胃肠道? 接吻?

共用牙刷或剃须刀? 蚊虫叮咬? 3梅毒的传播途径? 性传播市主要的传播途径

未经治疗的患者在一年之内最具有传染性 随着病情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 到感染后4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 4梅毒的一般临床表现 潜伏期2---4周 表现---硬下疳

-----腹股沟淋巴节肿大

-----皮疹、粘膜红斑、扁平湿疣------梅毒性脱发

5、梅毒对胎儿的影响?

可以引起流产、胎儿早期梅毒

6、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地区,人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高达10—20%,其中40-50%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

7、如何预防?

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婴儿最好也禁止哺乳。

下载乙肝知识汇总(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乙肝知识汇总(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相关知识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宣传资料 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

    孕妇艾滋病、乙肝、梅毒项目知识培训

    艾滋病、乙肝、梅毒项目知识培训 1、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三个 :性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2、哪些途径不传染? 日常生活一般接触不传播 胃......

    艾滋病、梅毒、乙肝防治知识培训总结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 培训总结 根据上级疾控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和指示,为认真做好本辖区内的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防控工作,提高我中心公卫人员及医务人员......

    乙肝相关知识问答总结最新经验-郑州肝病医院

    乙肝相关知识问答总结最新经验 什么是乙型肝炎?它是怎样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已确定有五型,即甲、乙、丙、丁和戊型,其中乙型肝炎......

    乙肝诊断报告和监测知识培训试题(5篇材料)

    乙肝诊断报告和监测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 单位: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 1、乙肝的诊断依据:(1)HBSAg阳性,(2)______阳性,(3)抗HBCZgM阳性,高滴度(≥1:1000),(4)HBV-DNA阳性。 2、HBV感......

    慢乙肝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体征:( ) A、肝病面容 B、肝掌 C、蜘蛛痣 D、杵状指 2、慢性肝炎是指肝功能异常多长时间,伴有HBsAg阳性者( ) A、4月 B、9月 C、6月......

    乙肝调查报告5篇

    关注乙肝 2009年中国乙肝现状调查报告根据2009年8月2日的新闻报道,国内权威乙肝专家,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病 毒肝炎室主任崔富强在成都首次透露,卫生部将出台政策——常......

    乙肝个案调查表

    乙型肝炎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 调查单位 高塘岭镇卫生院 编号 □□□□ 一、患者情况 l、姓名: 谭晨阳 户主姓名: 谭志强 家庭住址: 高塘岭镇仁和社区谢家冲组 联系电话: 139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