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

时间:2019-05-12 20:0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

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办字〔2006〕236号 【发布日期】2006-07-24 【生效日期】2006-07-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内政办字〔2006〕236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

进入2006年7月份以来,全区草原蝗虫灾害发生形势严峻,对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切实做好当前我区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工作,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宜紧急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草原蝗虫灾害防治的重要性。目前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各级人民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农牧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以赴抓好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工作。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加大灾害防治工作力度,规范管理,完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将蝗虫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生态危害和社会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二、强化检查指导,严格落实专人报告制度。现在各地区已陆续开展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工作,各级农牧业部门要及时掌握情况,积极向政府汇报防治工作,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防治第一线,检查防治效果,指导防治工作,杜绝安全事故发生。要严格执行农业部、自治区制定的值班上报制度,及时上报草原蝗虫灾害发生与防治情况。

三、突出重点,完善防控措施。为努力实现草原蝗虫灾害不扩散的目标,各地区要突出防治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开展防治工作。在蝗虫灾害重发区,应以飞机防治为主,辅以机械防治,遏止草原蝗虫灾害的大面积爆发。在盟市旗县交界区,要建立联防联控制度,统一组织,联合防治。在农牧交错地带的草原蝗虫灾害发生区,要做好草原蝗虫灾害和农田蝗虫灾害的协同防治,确保草原蝗虫不危害农田。

四、严格防治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各地要积极筹措灭蝗资金,努力增加防治投入。要对草原蝗虫灾害防治资金实行专户专帐管理,专款专用,杜绝截留、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

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工作结束后,各地要认真总结,并及时将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工作总结材料报送自治区蝗虫防治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自治区草原工作站)。

2006年7月24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规则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01-10 【生效日期】2006-01-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规则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规则》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推进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是协助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处理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常工作的机构。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部署,按照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要求,努力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协调、服务、督查等作用,认真履行办文、办会、办事等职能,切实为领导、部门、基层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三、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要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健全内部各项规章制度。

四、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政府办公厅主任)领导并主持。

第二章 主要职责

五、研究承办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各部委,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党委、人大常委会的来文、来函,提出办理和落实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审批。

六、研究承办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请示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有关事项,提出办理和审核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审批。

七、负责起草和办理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的公文;组织起草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讲话及工作报告。

八、负责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类会议的审批、协调和会务等工作,协助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组织实施会议决定事项。

九、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意见,对自治区人民政府部门间有争议和分歧的重要问题进行协调,报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决定。

十、督促检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对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会议决定事项和领导同志有关批示的执行落实情况,及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报告;组织、指导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十一、建立和完善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紧急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协助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组织处理自治区境内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和紧急事项。

十二、负责自治区人民政府值班工作,及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报告重要和紧急情况,协助处理各地区、各部门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反映的重要问题。

十三、负责政务信息的采编和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工作。

十四、负责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类文件、会议材料的蒙文翻译工作。

十五、负责自治区人民政府机关后勤保障和政府机关大院安全保卫工作。

十六、负责管理自治区党委政府信访局、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自治区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

十七、办理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 会议制度

十八、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实行党组会议、秘书长办公会议、厅主任办公会议和秘书长厅主任碰头会议制度。

十九、党组会议由政府办公厅党组书记主持召开,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参加。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要会议、文件和指示精神,研究贯彻措施;研究政府办公厅机关党的工作及人事、干部工作,讨论决定机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组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需要可临时召开。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因故不能出席党组会议,会前须向党组书记请假。

二十、秘书长办公会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或秘书长委托副秘书长主持召开,视会议内容召集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一个时期的有关工作,协调、安排和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布置的有关工作。秘书长办公会议不定期召开。

十一、厅主任办公会议由政府办公厅主任或主任委托副主任主持召开,有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政府办公厅内部日常工作。厅主任办公会议不定期召开。

十二、秘书长厅主任碰头会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主持召开,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助理巡视员,党委政府信访局局长,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政府办公厅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主要任务是通报和沟通有关工作情况。秘书长厅主任碰头会议每周一上午定期召开。

第四章 公文审批制度

十三、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承办和受理的各类公文,要符合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公文审批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领导同志分工负责的原则办理。发至旗县的公文坚持蒙汉文并行制度。

十四、凡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政府办公厅的公文,坚持一个入口,统一由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专人签收、登记、分发,并依照有关程序、按领导分工逐级送审,其他政务处室和人员不得直接受理需正常办理的公文。

十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受理各盟市、各部门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请示、报告,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解决的,一般转有关部门或由一个部门牵头商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并直接答复来文单位;确需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解决的重要事项,政府办公厅转相关部门研究提出书面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后批复或答复来文单位。对盟市、部门报请以自治区人民政府或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的文稿,如需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盟市报送的,由政府办公厅负责转有关部门征求意见;部门报送的,由其自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如有关部门反馈的意见不一致时,主办部门应分别列出各方理据,由政府办公厅协调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决定。

十六、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受理的公文,原则上按来文单位归口送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签批。如来文事项涉及多个副秘书长分管的工作,则报请归口分管来文单位的副秘书长阅示、其他副秘书长阅知。如分管副秘书长认为来文事项应由其他副秘书长办理或提出意见,可由分管副秘书长签给相关副秘书长。若相关副秘书长意见不统一时,须向秘书长汇报后再作决定。

十七、对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公文,经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受理登记并报分管领导同意后,先转请政府办公厅相关政务处室或自治区有关部门进行审核把关,再由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按程序逐级送审。规范性文件和涉及法律法规事项的公文必须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审核。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类会议纪要和需要印发的领导讲话,一律由政府办公厅相关政务处室审核把关,送有关领导签发,经政府办公厅相关政务处室负责人注发后,送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印发。为了确保公文的质量,所有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的公文,在送印前要由专人进行审核把关。

十八、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接收公文后,秘书一处签收、登记、分发、拟办、送审环节须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有关主席、秘书长批办审签环节须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政务处室承办的公文须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急件随到随办。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政府办公厅领导同志接收公文后,应当签署明确意见,即使需要缓办的公文,也要明确签署意见,不得拒收、拒签公文或无故积压公文。

十九、转请有关盟市、部门提出意见的公文,要明确办理时限。特急件随到随办,急件须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平件须在1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因情况特殊,按规定时限办理不完的,有关盟市、部门应及时向政府办公厅作出书面说明,否则将视为同意。政府办公厅公文承办人员对转请有关盟市、部门提出意见的公文要及时催办,在规定时限前2个工作日、规定时限到期日,必须分别催办一次,催办记录要明确记载于公文运转单上。催办未果,要提出处理意见,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同志批示。经政府办公厅转请有关盟市、部门直接答复或研处的公文,一经转出,即视为办结。

十、自治区人民政府便函类文件用印,须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审批,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便函类文件用印,须经政府办公厅分管领导同志审批。

第五章 政务信息制度

十一、政务信息工作要以领导科学决策和政府机关工作需求为重点,及时反映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情况及热点、难点问题,为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把握全局、分析形势、发现问题、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全面、及时、准确、规范的信息服务。

十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要适时向各盟市、旗县和各部门、驻外办事处、各信息联系点通报信息报送要点,进行信息约稿并及时通报信息报送稿件的采用情况,做好信息工作的部署、考核及奖惩。根据需要适时组织信息工作交流。在依法保密的前提下,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十三、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各处室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收集、整理和报告有关重大事项信息,做到工作职责范围内的紧急重大事项信息不漏收、漏报,为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决策提供参考。

十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快网络化办公进程,提高办文、办会、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开发和应用各种方便、适用、快捷的现代办公软件。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政府办公厅的非涉密性公文,要通过政府网站、政报等及时公布。

第六章 政务值班制度

十五、自治区人民政府总值班室由政府办公厅领导轮流带班,主要负责处理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公休日和节假日的突发事件和紧急事项。为便于工作,带班领导要及时将自己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公休日和节假日的去向和联系方式告知总值班室。

十六、自治区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以保证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务院、国家各部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以及各盟市之间联系畅通,保证政府办公厅机关工作正常运转。在具体工作中,要认真执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工作制度》,努力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

十七、自治区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协助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处置自治区境内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和紧急事项。政务值班工作实行首办负责制,按照报告及时、处置果断、措施得力的原则,协助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迅速处理各类突发和紧急事件,并按有关规定编写《值班快报》和《内蒙古值班信息》。

第七章 政务督查制度

十八、政务督查工作实行责任制、考核制和通报制,层层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强化督查落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对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部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领导同志要亲自督促检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抓好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

十九、政务督查工作的重点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重要会议、文件决定事项,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同志批示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政府有关工作的决定、决议的落实情况;全国和自治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情况和办复质量;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

十、政务督查工作要注重实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运转协调、责任明确、反馈及时的督查工作机制。

第八章 工作纪律要求

十一、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全体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要决定,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情况和科学依据。调查研究工作要有目的、求实效,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分析和把握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和协调服务作用。

十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全体工作人员要保持和发扬良好的思想作风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识大体,顾大局,在工作中既分工负责,又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努力营造和谐有序的工作氛围。

十三、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要努力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提高办文、办会、办事的质量和效率,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十四、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全体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党政机关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维护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

十五、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和各处处长陪同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出席内事活动,由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决定。对各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各类庆祝会、纪念会、典礼和剪彩仪式等礼仪性活动,一般应谢绝出席。

十六、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和各处处长参加外事活动,按有关规定执行并严格遵守外事工作纪律。

十七、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实行出差报告审批制度。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随同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出差,事先应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政府办公厅主任);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自行安排的出差,须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政府办公厅主任)同意;政府办公厅各处处长出差,须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或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同意。

十八、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外出时,所分管的工作应指定或委托一位领导同志代管并告知有关处室,各有关处室负责同志要做好工作上的配合和衔接,以保证各项工作的及时处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迎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中华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办发[2002]87号 【发布日期】2002-04-10 【生效日期】2002-04-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迎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

(内政办发[2002]87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环境保护局:?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定于2002年4月至8月对全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情况进行检查。为做好迎检准备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检查的目的?

通过对全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执法检查,加强对自治区境内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力度,督促各地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严格依法办事,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使我区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沿着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前进。??

二、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各级人民政府和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履行法定职责情况。(二)执行水污染防治法有关制度情况。?(三)工业污染治理情况。?(四)生活污染治理情况。?

三、其它事项?

请各盟市和有关部门接到此通知后,认真做好迎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的准备工作;请自治区各新闻单位认真做好这次执法检查的宣传报道工作。??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方案

2.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

二○○二年四月十日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的方案

为了全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在我区的贯彻执行情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依法行政,根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002年监督工作安排,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决定于2002年4月至8月对全区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的情况进行检查。?

一、检查的目的?

这次执法检查,按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从依法治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通过对全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执法检查,依法加强对自治区境内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力度,督促各级人民政府和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严格依法办事,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推动水污染防治法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使我区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沿着法制化管理的轨道继续前进。??

二、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各级人民政府和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履行法定职责情况。重点检查行政执法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对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是否有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违法发证现象;对造成生产污染、生活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制止以及监督管理情况。?

(二)执行水污染防治法有关制度情况。?

1.各级人民政府是否根据依法批准的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组织制定了本行政区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并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和计划。?

2.对1996年5月15日以后建成投产的企业和当前正在新建的企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情况。?

3.依法缴纳排污费、超标排污费,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情况。是否存在着不缴纳排污费,直接向水体排污现象,对收取的排污费有无挪用和改变使用方向的现象。?

(三)工业污染治理情况。重点检查大中型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污水治理达标率以及排污现状,对污染严重、改造无望的老企业和没有达到经济规模的小企业关停力度以及“十五”小企业是否死灰复燃情况。?

(四)生活污染治理情况。?

1.全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及运营机制。重点检查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的基础设施建设,了解运营机制及城市垃圾处理率情况。?

2.检查主要城市特别是首府城市,人民生活饮用水污染防治情况。?

(五)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重点检查农区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的破坏生态良性循环,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六)对区内重点流域及其支流的水环境状况、水质污染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三、检查的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执法检查取得实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瑞清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城乡建设委员会。?

四、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这次执法检查,在全区范围内展开,采取自查、检查组实地抽查的方式,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中旬至4月上旬,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执法检查方案,印发执法检查通知。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其执法主管部门及各盟市作出具体部署。第一,各地要在盟行署、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所辖地域内的水污染防治情况进行普遍自查;第二,各地的自查工作要在6月上旬前进行完毕,并写出书面报告。报告的重点以本方案第二部分规定的内容为主,要真正反映出本地区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自查报告经盟人大工作委员会或者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汇总,于6月15日前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三,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领导小组要在各盟市自查的同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为下一步抽查作准备。?

第二阶段,6月下旬,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听取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副主席关于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情况的汇报;7月至8月,检查组进行重点抽查(具体日程另行通知)。抽查采取听取盟行署或市政府分管领导的专题汇报、召开座谈会、抽样调查、实地考察、查阅案卷、个别走访等形式,了解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各地都要积极配合执法检查工作,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

第三阶段,执法检查组重点抽查后,认真总结执法检查情况,研究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责成有关部门进行处理。9月份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作出执法检查报告,经常委会审议后,将执法检查中查出的有关问题和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转自治区人民政府处理,自治区人民政府要在一定时限内,将处理结果、改进措施和落实情况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作出书面报告,常委会将进行跟踪监督。??

五、新闻报道?

这次执法检查,重在加强法制观念教育,推动依法行政和一些典型案件的查处,必要时,予以曝光。通过检查,总结经验,加大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的处置力度。新闻媒体要积极配合这次检查,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内蒙古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部分记者也将跟随检查组进行采访报道,做好舆论监督、宣传报道工作。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办字〔2006〕128号 【发布日期】2006-04-25 【生效日期】2006-04-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

(内政办字〔2006〕128号 2006年4月25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各有关企业、事业单位: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为加快推进此项工作,2004年6月和9月,国务院办公厅分别下发了《转发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51号,以下简称《通知》)和《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4〕68号)。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将“确保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列为解决困难群体切身利益的“两个承诺”之一;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以内政办字〔2004〕378号文件及时转发了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内蒙古银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实施意见》;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多次主持召开政府专题会议,并组织开展了助学贷款督查、生源地助学贷款调研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区助学贷款工作还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存在覆盖面小、发放总量不足、贷款需求满足率低等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数量也有较大增加。目前全区普通高校在校生近23.8万人,其中贫困家庭学生约5.6万人,占23.4%。截至2005年底,新旧机制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共计发放5428万元,惠及学生近万人,但仍不能很好地解决广大贫困生的困难。为切实推进助学贷款工作,2006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内政办字〔2006〕62号),将生源地助学贷款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补充,学籍地与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两措并举。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安排部署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我区助学贷款工作,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助学贷款工作的领导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事关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事关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保证教育机会平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决策。从长远看,助学贷款将成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主要手段,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助学贷款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切实担负起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责任。各盟市都要成立以行署、政府领导为组长,教育、财政、人民银行、银监局、民政、宣传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助学贷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助学贷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本地区助学贷款工作的统筹与协调,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切实把这项德政工程、利民事业抓好、抓实。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已确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通知》和自治区有关文件对原有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操作机制、风险防范、组织领导等做了重要调整、补充和完善。《内蒙古自治区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根据《通知》精神,进一步明确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中相关部门的职责,并提高了风险补偿金的比例,有利于减轻银行的贷款风险;贷款主体多样,方式灵活,简化了办理手续,贷后管理方便。当前,全区35所普通高校中,盟市所属的有14所,但仅有3所开办了新机制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各盟市要把开办所属高校和考入自治区直属高校学生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动员到位,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将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学籍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统筹规划,密切结合,狠抓落实。条件成熟的高校要在2006年6月份以前开展工作;从2006年秋季新学年开始,此项工作要在我区各高校全面推开。

三、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根据《通知》和《管理办法》规定,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按学校隶属关系,全部由同级财政给予补贴;为鼓励银行积极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按照“风险分担”的原则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按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和普通高校(各承担50%)按当年发生额的15%的比例给予银行适当补贴;贷款对象为被自治区境内普通高校录取,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在自治区境内,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专、本科学生、研究生(包括第二学士学位)及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和经办金融机构认可的个人;贷款的方式要根据学生家庭实际情况,采取信用或担保方式。

有关盟市财政部门要足额安排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金,真正做到财政投入到位,积极配合银行、教育部门及时办理拨款手续,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获得助学贷款。

金融机构要从服务科教兴区战略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利用《管理办法》提供的优惠政策,扩大业务范围,互惠互利,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克服困难,简化贷款手续,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杜绝拒贷、惜贷、恐贷等现象,全面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全力满足困难学生的贷款需求。

人民银行各盟市中心支行、各旗县支行要落实本地区经办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并予以公布,方便学生、家长办理助学贷款;要设立助学贷款咨询电话,为贷款学生、家长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高等院校要按照《通知》要求,设立助学贷款工作专门机构、配备专人,积极主动配合经办金融机构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全程管理工作。要按时支付所承担的风险补偿资金。要将诚信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建立本校借款学生信息查询管理系统,协助督促借款学生及时还本付息,努力降低助学贷款风险。

四、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 各地区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建立扶困助学基金等途径,进一步开辟社会捐资助学渠道,引导、鼓励全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长效机制。

各高校要完善资助工作制度,加强对资助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开通“绿色通道”等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的政策体系。

各地区要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由民政部门牵头,整合救助资源,加强对资助工作的统筹协调;研究制定资助对象资格认定标准和确认程序,按规定办理相关资助手续,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资助工作公平公正。

五、建立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监督考核机制

为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自治区将加强对各盟市领导实施助学贷款等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考核,每年组织人民银行、教育、财政、银监局、民政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合对各盟市助学贷款工作的组织领导、盟市所属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开展、当地申请贷款与获得贷款学生、财政贴息与风险补偿资金落实、经办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落实、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评估。

从2006年5月份开始,自治区将建立助学贷款工作月报告制度,由盟市助学贷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将进展情况统一报自治区学生贷款管理中心,自治区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汇总后报自治区党委、政府。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今后一个时期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字〔2003〕261号 【发布日期】2003-08-13 【生效日期】2003-08-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做好今后一个时期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意见

(内政字〔2003〕261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前不久,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下称“非典”)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全国防治“非典”工作经验,高度评价了夺取这场胜利的伟大意义,研究部署加快公共卫生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为深入贯彻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精神,经研究,现就今后一个时期“非典”防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真总结“非典”防治工作经验,充分认识疫情反复发生的可能性

这次“非典”防治工作是对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我们战胜困难、继续前进的意志和勇气的一次考验。能够夺取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源于我们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领导,果断决策;源于依法行政,规范防治措施;源于各族干部群众万众一心,群防群控;源于依靠科学,民主决策;源于信息公开,政策透明,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应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前一阶段“非典”防治工作经验,进一步研究对策、措施,切实做好今后一个时期“非典”防治工作。

应充分认识到“非典”疫情反复发生的可能性。目前,“非典”病原病因和传播途径尚未被完全掌握,诊断和治疗还缺乏有效手段,疫情还有反复的可能,绝不能放松警惕。应继续以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原则,毫不松懈地抓好防控工作,认真落实经常性防范措施,坚决防止疫情再次发生。

二、继续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完善“非典”防治工作机制

自治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将继续加强对全区“非典”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区按照“思想不麻痹、领导不削弱、工作不松懈”的要求,继续实行领导责任制,坚持分类指导、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的原则,将“非典”防治工作纳入经常性管理范围。应认真汲取“非典”防治工作经验教训,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科学的态度,组织力量进一步完善防治措施。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执法监督网络。继续遵循“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群专结合、以专为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平战结合、应急为主,强化培训、综合演练,依法管理、科学防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原则,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提高防控工作整体水平。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对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按照不同培训对象的岗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应急培训和长期培训。今年10月底前需要完成的技术准备包括,一是对卫生行政、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技术培训,受训率达100%;其中,应急培训必须于10月15日前完成。二是在10月15日前完成各项物资的储备,包括一定数量的病房改建,定点医院诊治设备的配备,救治药品、防护与消毒装备、现场流调设备及实验室监测检验设备、诊断试剂和消毒药品的储备,备用医学观察场所的落实等。

三、强化“非典”防治专业手段,突出“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

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应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地做好今后一个时期“非典”防治工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和健康人员就地预防、有接触史人员就地观察、已确诊的人员就地治疗的“三就地”原则,突出“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各级医院要做好门(急)诊病人的预检工作,甄别可疑病例,防止疫情反复和院内交叉感染。特别是曾发生“非典”疫情地区的医院,要在门(急)诊区域前设立体温测量站,测量每位就诊病人及其陪同人员的体温,甄别发热病人与非发热病人。要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机构门(急)诊预诊接诊流程,引导发热病人到相对隔离的预检分诊点进行初诊,并做好其他患者就诊指导工作。

各级疾病控制机构要高度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接到“非典”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后,立即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安排流调,同时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判定、追踪密切接触者。对“非典”病人、疑似病人流行病学调查关口应前移,切实查清病例流行病学史,从而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就诊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将辖区外密切接触者的有关数据立即通知其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就诊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绘制传播链,分析疫情发生状况。

建立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完善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在国家、自治区、盟市、旗县信息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向下延伸到苏木乡镇、嘎查村和城市社区,形成统一、高效、快捷、准确的疫情信息系统,并建立严格的疫情信息报告制度,提高“非典”疫情监测敏感性和报告的及时性。同时,提高疫情监测报告质量,及时、准确掌握“非典”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制订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四、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综合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工作责任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对于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统筹考虑,切实提高我区应急机制和处置能力建设,努力形成一套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不断提高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

社会管理机制是应急机制建设的基础。各职能部门在公共卫生建设和以防治“非典”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必须承担起对社会自身无法处理或难以解决的社会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职责,制定工作预案,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预防和应对重大事件,保障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同时,注意强化各种社会管理机制之间的衔接,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

五、加强重点地区及部位监控,落实“非典”防治技术措施 严格落实农村牧区各项“非典”防控措施,建立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中心,以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级组织为依托,以村为基础的疫情监测报告体系,重点加强外来人员包括返乡民工、学生、经商等人员和流动人口的监测,作到早发现,早报告。以防治“非典”疫情为契机,在农村牧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农牧民健康教育,广泛开展“除陋习、讲文明、讲科学、树新风”活动,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移风易俗,婚嫁丧葬不大操大办,不集体聚餐。

城市社区是今后一个时期有效防控“非典”疫情重点区域,要继续实行属地政府负主要责任,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依托的防控工作领导机制,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强化社区公共卫生管理,落实街道、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综合治理责任制,清除卫生死角,确保社区优良卫生环境。从建立长效机制出发,排除发生疫病的各种隐患,严禁在居民住宅楼底层开设商铺,避免因上下水管道、排气孔共同享用而引发的交叉感染。对已经在底层开设商铺的居民住宅楼,要有计划地进行整改;过渡时期,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牵头,文化、卫生、环保等部门配合,重点整治并清除住宅楼底层开设的小餐馆、小酒吧、小歌厅、小茶吧、小网吧等“五小”场所,杜绝因空间小、人员聚集多、滞留时间长、通风条件差、污染程度高等因素导致“非典”等传染病的发生及暴发流行现象。

商场、酒店、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和餐饮、娱乐、服务业属人群聚集的地方,必须建立法定代表人为防控“非典”及其它传染病第一责任人的制度,督促各项防控制度和措施在此类人员聚集场所的落实。要加强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和监督,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健康合格证。规范公共场所通风排气标准,定期对公共场所空气进行采样化验,不符合条件的,限期整改。车站、机场候车(机)室应全部开放,避免由于人员流动多、密度大、空气质量差而引发传染病。限制商业与餐饮混合经营,减少候车(机)室商业摊点设置。严格执行公共场所、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和疾病控制要求,改善卫生条件,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做好交通工具上的卫生防病工作,严防通过交通工具传播和扩散疫情。学校、托幼机构应坚持晨检、室内通风换气和消毒隔离制度,保证学校广大师生身心健康。

六、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提高广大群众防病能力

继续发挥新闻媒体传播快、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强的优势,面向公众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预防疫情和疫情发展各个阶段,应通过对社会公众心理变化及关键信息分析,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策略,鼓励群众自觉报告疾病和举报疫情。要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特别是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加强防病科学知识宣传,提高广大群众预防疾病的能力和自觉性。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有效监督在以防治“非典”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不良行为,特别是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虽有明确规定措施但事前不予落实的地区和单位的舆论监督力度。应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提高吸引力和感召力,促进全社会支持、参与防治“非典”及其它传染病防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七、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消除各类疫病隐患

各地区要认真履行责任,依法行政,强化监督,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特别要针对前一段时间总结工作中查找出的问题,切实加大整改力度,加强检查工作,使全区“非典”防治及其它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加大对医院的消毒管理和消毒产品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尤其是对收治“非典”病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消毒隔离、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措施、医用消毒产品持有效证件及规范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监测、疫情报告及各项专业性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惩处力度,针对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明知故犯,可以引起传染病发生的行为,要从维护社会安定的大局出发坚决制止,依法从重从快处罚;对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以及扰乱社会秩序、严重妨碍防治工作正常开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城建、文化、教育、卫生、环保、交通、商资流通等部门要根据上述意见,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今年秋冬季和明年春季“非典”防控措施及涉及事项的整改意见。入冬以前,完成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今年年底前,自治区将派出工作组对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工作效果及群众反映进行专项督查,并在全区范围内予以通报。

2003年8月13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