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志愿者的选拔标准与工作制度
【活动案例】一:
首届奥森迷你公益马拉松志愿服务活动
北京市呼家楼中学志愿服务队早在2011年结识了朝阳区玉华残障人士康养中心的高老师,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该中心是以为朝阳区辖内的重度智力残障及肢体残障的青少年、成人提供康养服务为主要内容。从那时开始,我校志愿服务队就开展了对该中心进行爱心捐助和志愿服务的工作。【活动意义】
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让雷锋精神深入了我校广大青少年的心中。使我校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气。【活动主题】
用爱点亮希望 【时间及地点】
2015年11月28日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活动流程】
前期宣传:
1)绘制海报、以及宣传单
2)校广播站宣传
3)招募志愿者
4)微信、Q群进行宣传
当天活动:
学生们帮助玉华残障人士完成首届奥森迷你公益马拉松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要帮助玉华残障人士解决任何困难和疑问,最终到达终点。在马拉松过程中有三个站点进行答题。【后期宣传】
1.活动结束后,汇集数据、照片,做成海报进行展示宣传。
2.学校网站、微博、微信进行宣传。【活动效果】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收获很多,不仅仅帮助了玉华残障人士收获了成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互相帮助,团队协作,通过马拉松比赛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让他们体验到重在参与的快乐。
同学们:你们看到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不是充满了期待?老师已经看出来啦,本次活动预招募志愿者10名,实际报名的同学达到了25名,现在老师给大家讲讲志愿者的选拔标准和志愿者队的工作制度,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我们要进行竞选喔!
志愿者的选拔标准与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志愿者服务队的管理、规范和促进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强志愿者服务队的纪律,实现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经常化,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落实,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志愿者应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及各种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志愿者服务队的形象。
第二条 组织制度
(一)各志愿者服务小队实行班委负责制,各小组长密切配合、分工协作。每个小组设宣传员1名。
志愿服务队中队长职责:按照大队长的指示,对全队的日常事务做决定,对全队负责。
具体工作:
1、全面统筹安排好各项活动,带领小队组织开展每次活动;
2、做好联系单位的交流;
3、定期召开例会;
4、做好小队成员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积极性;
5、做好工作报告总结,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
6、做好志愿服务奖励的建议工作。
志愿服务队小队长职责:全面开展工作,负责小队日常事务。
具体工作:
1、做好日常事务工作;
2、积极与小组长沟通交流,并及时反映信息;
3、负责并开展好各项活动,确保活动的意义性;
4、按活动方案、计划,按时开展好活动,做好活动中的考勤、考核工作,活动结束后做好工作总结。
志愿服务队宣传员职责:负责每次活动的宣传工作。
具体工作:
1、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向班委提供活动信息;
2、参加每次活动,组织素材,随时做好宣传;
3、做好活动的摄像、拍照、录音;
4、每次活动后及时整理形成工作总结。
(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必须统一着校服,团员佩戴团徽,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
(三)每次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宣传员在3日内形成活动工作总结。
第三条 例会制度
(一)每月召开一次小组长会议,必要时可临时召开。
(二)会议由班长主持,传达活动方案,讨论布置、安排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
(三)严格遵守会议纪律,维持会场秩序,积极发言,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四)会议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表决时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
第四条 学习制度
(一)班级原则上每学期集中组织学习一次,可利用主题日和主题班会。
(二)学习由班长组织,学习志愿者的相关知识、及志愿者的活动开展的经验分享和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的相关知识。
(三)各班及时总结上交和展示志愿服务学习记录和撰写心得体会。
(四)班长利用工作群加强学习交流,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五条 考勤制度
(一)参加志愿活动以及例会、学习、活动中,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如果必须请假者,须履行书面请假手续。并及时了解学习内容、会议要求或活动情况。
(二)有事请假者,必须持有假条,由班长签字认可。
(三)参加活动考勤由班长记录存档,并做为必修学分的考核项目。
第六条 活动制度
(一)全体志愿者,应有组织、有纪律的开展活动,发扬“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活动宗旨。
(二)全体志愿者应服从班委的统一调遣,自觉服从指示,确保志愿活动准时、高效、有序的完成。
(三)各位志愿者也可结合自身条件,发挥个人专长,积极主动地走向社会联系一些有保障性、有意义的活动。
第七条 奖惩制度
(一)必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提供的培训及各项服务工作,无故2次迟到或1次不到者,取消“优秀志愿者”评选资格;无故3次迟到或2次不到者,学校将不给予志愿服务活动记录和学分。
(二)奖励:
1、每次活动没有缺勤现象的,工作认真积极表现者,优先考虑评优资格;
2、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由班长填写优秀志愿者申报表,审核通过后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二篇:骨干教师选拔标准
石家庄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评选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规范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根据国家及省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小学骨干教师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成果显著,在学科教学中积累了成功经验,有较强科研能力并能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起指导、示范、带头作用的优秀中小学教师。
第三条 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分省、市、县(区)三个级别,实行分级管理、共同培养与使用。
第二章 骨干教师的推荐、选拔和认定
第四条 骨干教师推荐选拔要严格按照骨干教师基本条件和程序进行,坚持“公开推荐、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择优选拔,严格认定。
第五条 评选范围为全市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在职一线教师。在5年为一个周期的评选中,市、县(区)级骨干教师评选名额原则上不超过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6%、15%。第六条 骨干教师的推荐、选拔必须按照逐级递进的原则进行。第七条 骨干教师的条件:
省级骨干教师的选拔认定条件由省教育厅制定。市、县(区)级骨干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热爱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师德良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二)教龄5年以上(县区级骨干教师3年以上),年龄女50周岁、男55周岁以下,符合《教师法》对教师资格、教师学历的基本要求,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资格(县区级骨干教师具有初级以上教师职务资格)。
(三)认真履行教师职责,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圆满完成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熟悉所任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能因材施教, 灵活的运用教学、教研方法;有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教育教学效果良好,教学业绩突出;考核全部称职,其中至少有一次优秀或两次良好。
(四)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将信息技术整合在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五)积极参加学科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或实践,并取得一定成绩;教育教学论文在县(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六)身体健康,能胜任教学工作。
评选市、县区级骨干教师还应具备以下选择条件中的两条:
1、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积极参与观摩课、示范课教学。曾获得县(区)以上教育教学活动奖励。
2、主持或参与完成市教育行政部门鉴定验收的专项课题、教改实验项目1项,或县区级课题、教改实验项目2项。
3、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下,主编、编写或编审正式出版本专业乡土教材、职业技术学校配套教材、教学参考书、课外读物等,本人完成部分的字数累计在3万字以上;或作为第一作者完成正式公开出版的专著或译著1部;或作为非第一作者在一部专著中本人完成部分超过3万字。
4、独著、作为第一作者或执笔人、通讯作者(以期刊署名为准),在市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全文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篇(含增刊、专刊、副刊、专辑);或在县区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全文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篇。
5、本人参加县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竞赛、考评中获得优秀奖或取得名次;或在学区(片区)本专业竞赛、考评中获得优秀奖2次。
6、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目前仍担任班主任工作,并且本人或本人所带班级获得县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班集体、文明班集体以及其他德育方面表彰,或获得校级上述奖项3次。
7、教学工作量饱满,注重教改实验,教学方法灵活新颖,课堂教学效果好,所任学科的教学水平或成绩(如国家及省、市、州、县区组织的统一考试或教学评估),在县区或同级同类学校本学科中名列前3名(附县区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考试成绩统计或教学评估报告及名次证明)。
8、获得县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最佳课、优秀教学观摩课、教学新秀(能手)等教学奖。
9、获得市级以上党政机关或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1次;或获得县区级党政机关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2次(县区级骨干获得1次即可)。
10、考核全部称职,其中有2次优秀。
11、获得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它市级教育科研奖1项;或获得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它县区级教育科研奖两项(县区级骨干获得1项即可)。
第八条 骨干教师的评选:
(一)骨干教师的评选应遵循德才兼备、师德师能并重和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坚持标准,优中选优,逐级递进;评选过程要公开,评选结果要公示,真正把思想品德好、理论水平高、业务素质精、教学实效优,群众公认和推崇的教师评选出来。同时,要兼顾城乡、学科、学段的分布。
(二)骨干教师的评选主要面向在职一线教师,其中学校领导参加骨干教师选拔的,每周兼课须达到本学科专任教师课时量的30%,且所占比例不超过选拔名额的15%。
(三)各基层学校、学区(片区)在骨干教师评选工作中要成立评选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对骨干教师人选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在群众民主评议的基础上选拔确定骨干教师人选。骨干教师还须经过基层学校(片区)教学竞赛比武进行选拔。第九条 骨干教师的认定:
(一)省级骨干教师由省教育厅认定。
(二)市、县(区)级骨干教师的认定,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由县(区)教育局和市属学校(片区)根据骨干教师的条件,进行考察考核推荐。市级骨干教师由市教育局负责认定;县(区)属学校的县(区)级骨干教师由县(区)教育局认定,上报市教育局备案。市属学校的县(区)级骨干教师由教师所在学校(片区)选拔确定,报市教育局审批。
(三)市、县(区)级骨干教师认定考核工作结束后,由市教育局下发文件公布认定名单,颁发骨干教师证书。第三章 骨干教师的培训
第十条 骨干教师的培训分为骨干教师预备培训和骨干教师提高培训两种形式。骨干教师预备培训是指对被推荐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所进行的培训;骨干教师的提高培训是指对已被认定为骨干教师的人员进行的培训。
第十一条 骨干教师的各级培训工作由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组织、实施和管理,具体工作由其指定的培训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培训部门颁发结业证书。
第十二条 骨干教师在任期内必须参加40学时相应级别骨干教师的脱产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应积极支持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第十三条 培训工作要加强管理,建立和完善骨干教师培训的信息化管理。
第四章 骨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四条 骨干教师应履行以下责任和义务:
(一)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积极投身基础教育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促进者。
(二)学习并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熟悉本学科教学国内外发展动态,自觉学习进修,拓宽专业知识面,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保持较高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科教学中发挥骨干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业绩。
(三)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和要求,结合本校、本地区实际,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实施和实验。在任期内至少撰写2篇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经验总结,其中至少有1篇在县(区)级以上教育教学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参与一项县(区)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并写出科研报告。
(四)指导、培养所在学校或市、县(区)的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积极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指导新教师或带徒不少于2人;每年在本校及学区(片区)以上做示范课不少于4课时。
(五)积极参与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机构、或教研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研讨、教师培训、对外交流等活动,承担教育教学示范、观摩和专题讲座、辅导等任务。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送教下乡、师资培训、教育教学讲座或教学辅导等活动(累计不少于20课时)。第五章 骨干教师的待遇
第十五条 各级骨干教师是评选本级学科带头人的必备条件之一,省、市级骨干教师成绩突出者可推荐参加特级教师评选。第十六条 各级骨干教师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晋升教师职务;在教师专业内部等级岗位任职时优先定级;在提拔使用、评优选先中优先考虑。
第十七条 各级骨干教师优先参加各种层次的研修、学习考察、学术研讨等活动。第十八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对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给予经费支持。
第十九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骨干教师提供较好的教研教改条件(如必要的经费、资料和使用仪器设备等),优先解决生活方面的困难,为其教研科研工作减少后顾之忧。第二十条 各级骨干教师承担研究课题、教改实验和教学指导任务,应适当计算工作量。第二十一条 骨干教师开展教研科研和指导本市、县(区)、学校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果或做出突出贡献的,可酌情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贴。
第二十二条 各地区、学校应大力宣传推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科研成果和先进事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鼓励并支持骨干教师著书立说,多出成果。第六章 骨干教师的管理
第二十三条 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骨干教师评选每5年为一个周期,骨干教师证书有效期为6年。在一个周期内评选的数量按本办法第五条确定。累计两次被评为同一级别骨干教师并且无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者,则可作为长期荣誉。
第二十四条 骨干教师实行分级管理,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所辖区域学校的各级骨干教师。
第二十五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统筹安排,为骨干教师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教科研和师资培训部门要充分利用骨干教师的各种优势资源开展工作。下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责任经常向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本地、本校骨干教师的工作表现。
第二十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送教和讲学。骨干教师可主动、志愿到农村参加支教、送教或讲学活动,所在学校应该给予支持。
第二十七条 建立骨干教师考核与期满考核制度。考核由所在学校结合本校考核进行,教育行政部门复核。期满考核由本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期满考核成绩优秀者可优先推荐为上一级骨干教师、本级学科带头人培训对象或下一周期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未参加或未通过期满考核者其骨干教师资格自动取消。
第二十八条 市、县(区)和学校分别建立骨干教师档案,建立骨干教师信息库,收集、管理、记载骨干教师的主要业绩及对其考核、奖惩情况。
第二十九条 实行骨干教师证书制度,省级骨干教师证书由省教育厅印发,市、县(区)级骨干教师证书由市教育局统一印制。第三十条 各级骨干教师在任期内调离本级范围单位或调出教育系统或非组织原因脱离教育教学岗位的,其称号自行消失。第七章 罚 则
第三十一条 骨干教师在任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调查核实后,报相应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取消其骨干教师资格,收回骨干教师证书,取消相应待遇:
(一)在评选骨干教师工作中弄虚作假,不符合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败坏造成恶劣影响的;
(三)不履行骨干教师职责,考核不合格达到1次;
(四)违法乱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的;
(五)其它依照法律、法规应当取消其骨干教师资格的。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
高陵县电力局
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及监督办法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确保我局安全生产和经营任务等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拔任用中层干部(以下简称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 选拔任用干部,必须按照现代企业用人机制,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同局务会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发挥 局党支部的作用,切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协助局务会选好、用好、管理好干部。
第四条 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及妇女干部。
第五条 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二)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同企业文化,弘扬企业精神,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部门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五)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自觉接受上级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六)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 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第六条 提拔担任干部职务的,应当具备下列资格:
(一)提任干部的,应当具有5年以上工龄。
(二)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1年以上。
(三)一般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四)身体健康。
第七条 选拔任用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民主推荐的结果在一年内有效。
第八条 民主推荐按照干部职位的设置全额定向推荐;个别提拔任职,按照拟任职位推荐。
第九条 干部换届,民主推荐由局党支部主持,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供干部名册,提出有关要求;
(二)填写推荐票,进行个别谈话;
(三)统计推荐票,综合分析;
第十条 民主推荐工作小组应由局党支部领导、局领导
和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组成,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第十一条 确定考察对象时,应当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
第十二条 个人向局务会推荐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经局务会审核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所推荐人选不是所在部门多数职工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第十三条 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局务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严格考察。
第十四条 考察拟任人选,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职务的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
第十五条 考察工作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第十六条 考察干部拟任人选,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一般为考察对象所在部门职工或其他有关人员。
第十七条 局务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并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或者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表决。对 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应当暂缓表决。对影响作出决定的问题,会后应当及时查清,避免久拖不决。
局务会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应当经局务会超过半数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第十八条 局务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局务会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逐个介绍拟任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况;
(二)参加会议人员进行讨论;
(三)进行表决,以局务会应到会成员超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第十九条 实行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
在局务会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七至十五天。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
第二十条 实行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一般为
年。
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现职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任前岗位安排工作。
第二十一条 对决定任用的干部,由局务会指定专人同本人谈话。
第二十二条 干部任职时间,按照下列时间计算:由局务会决定任职的,自局务会决定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三条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在本单位或者本系统内部进行。
第二十四条 报名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五条和第六条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在局务会领导下进行,由办公室组织实施,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公布职位、报考人员的资格条件、基本程序和方法等;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统一考试(竞争上岗须进行民主测评);
(四)党支部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
(五)局务会讨论决定。
第二十六条 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一)在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 三分之
一、经局务会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
(二)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应当免去现职的;(三)造成重大事故或损失,影响极其恶劣或虽不属重大事故但隐瞒不报的。
第二十七条 实行干部辞职制度。
辞职包括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
辞职手续依照有关规定程序办理。
第二十八条 因公辞职,是指干部因工作需要变动职务,依有关规定,向局务会出辞去现任职务。
第二十九条 自愿辞职,是指干部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自行提出辞去现任职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提出辞职:
(一)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二)有其他特殊原因的。
第三十条 引咎辞职,是指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职务。
第三十一条 责令辞职,是指局务会根据任职期间的表现,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通过一定程序责令其辞去现任职务。拒不辞职的,应当免去现职。
第三十二条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可
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提拔。
第三十三条 选拔干部,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例的各项规定,并遵守下列纪律:
(一)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免,个人不能改变局务会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
(二)不准在干部工作调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或者干部在调离后,干预原任职部门的干部选拔任用;
(三)不准在选举中进行违反党的纪律、法律规定和有关章程的活动;
(四)不准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泄露讨论中干部任免的情况;
(五)不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营私舞弊,搞团团伙伙,或者打击报复。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干部任免事项,不予批准;已经做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
第三十五条 局党支部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贯彻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受理有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举报、申诉,制止、纠正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并对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处理建议。
第三十六条 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责任制。第三十七条 局务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必须严格 执行本办法,自觉接受党支部监督和群众监督。班站和党员、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有权向局务会及办公室举报、申诉,办公室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核实处理。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由局务会、党支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从通过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范文模版]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
根据《总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及《关于选拔任用干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选拔任用干部的方针和原则
认真贯彻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必须坚持:
(一)董事会管干部的原则
(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
(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六)依章办事的原则
二、选拔任用干部坚持的条件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理论和政策知识水平,善于运用公司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自觉执行公司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
(二)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善于开拓创新,能够把总部的方针、政策同公司建设实际相结合,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成绩突出。
(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管理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四)正确行使公司赋予的权力,清政廉洁,勤勤恳恳,以身作则,密切联系员工,自觉接受员工的批评和监督,无官僚主义与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良现象。
(五)坚持和维护公司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作风民主,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起工作。
三、选拔任用干部应具备的资格
(一)提任副主任级领导职务的,一般要在下级正职岗位上工作1年以上。
(二)提主任级职务的,一般要在副职岗位上工作2年以上。
(三)提任厂长级职务的,一般要在主任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
(四)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五)身体健康。
(六)提任公司的领导职务的,除具备上述规定资格外,还应符合规定的工龄要求。
四、干部的任免程序
对干部的选拔任用(主任、副主任)要经过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四个环节,做到重实践、重实绩、重公论。
1、民主推荐。选拔干部,要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采取召开推荐会、填写推荐表等方式进行。推荐干部应在全体管理干部中进行,会议当中,应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和有关要求。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党组织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要把民主推荐作为必需的程序,其结果作为重要依据,每年结合评议干部进行。
2、考察。对已确定的考察对象,由行政人事部、总经办进行严格考察。要依据干部选拔任用和拟提拨职务的要求,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注意考察工作实绩,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要充分听取部门领导、行政人事部、总经办的建议;要充分重视中层干部及所属部门干部职工的反映,提拔干部必须进行民意测验,请其全体干部和部分职工代表参加,胜任以上得票达不到60%的不予提拔。在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书面考察材料,考察材料必须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
3、酝酿。在领导、综合办、党办讨论决定任免干部前,对确定的入选和拟任免对象,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进行民意测验和考察,之后将情况递交综合办、党办成员酝酿。酝酿情况应及时收集,并全面、准确地反馈办党总支书记。党总支书记根据酝酿结果,了解情况,征求意见。确定初步意见,视情况召开党组会议。
4、讨论决定。在召开会议前,对拟任免人员填写《干部任免表》,正式召开会议。会议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到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缓议等明确意见。办党组会程序是:
(1)由人事部门负责人介绍对推荐干部人选的民意测验票数、考察情况和集团审核意见;
(2)参加会议人员进行讨论;
(3)以会议应到会人员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4)对作出任免决定的干部,由综合办、党办指定专人同本人谈话;
(5)办理行文和任免手续,并将任免职文件报送集团
五、严格遵守纪律
(一)不准以领导圈阅或其它形式,代替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二)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
(三)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免,个人不能改变党组织集体讨论干部的决定。
(四)不准拒不执行上级派进、调出或调动、交流领导干部的决定。
(五)不准要求提拔本人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或指令提拔身边工作人员。
(六)不准泄露酝酿讨论干部任免情况。
(七)不准在工作调动、机构变动时突击提拔干部。
(八)不准在选拔干部中进行违反党纪党规规定的活动。
(九)不准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
(十)不准在干部选拔作用工作中封官许愿、打击报复、营私舞弊。
(十一)不准超过上级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选配干部。
六、检查监督
(一)党员、干部、群众发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中有违纪行为,应向综合办、党办和纪检组检举、申诉。
(二)对财务独立核算单位的领导干部坚持年终审计制度。离任时,必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三)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不良反映和组织上掌握的其它问题,视情况给予诫勉谈话、警告的惩诫。
(四)综合办、党办对干部可以提出降职和免职等建议。并按程序进行。
(五)建立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结合年终考核工作,对处、科级干部每年进行一次民主推荐和民主评议,奖优罚劣,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成长。
(六)本规定与法律、法规和上级规定相抵触时,以法律和上级规定为准。
第五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章程》和集团关于选拔任用干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选拔任用干部的方针和原则
认真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必须坚持:
(一)党管干部的原则
(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
(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六)依法办事的原则
二、选拔任用干部坚持的条件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政策水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自觉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
(二)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善于开拓创新,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公司建设实际相结合,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成绩突出。
(三)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领导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四)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政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无官僚主义与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良现象。
(五)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作风民主,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起工作。
三、选拔任用干部应具备的资格
(一)提任副处级领导职务的,一般要在下级正职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二)提任科级职务的,一般要在副职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三)提任副科级职务的,一般要在科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四)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五)身体健康。
(六)提任党的领导职务的,除具备上述规定资格外,还应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龄要求。
四、干部的任免程序
对干部的选拔任用(科长、副科长,含二级机构的主任、副主任、站长和副站长、经理)要经过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四个环节,做到重实践、重实绩、重公论。
1、民主推荐。选拔干部,要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采取召开推荐会、填写推荐表等方式进行。推荐干部应在全体机关干部中进行,会议当中,应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和有关要求。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党组织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要把民主推荐作为必需的程序,其结果作为重要依据,每年结合评议干部进行。
2、考察。对已确定的考察对象,由综合办、党办进行严格考察。要依据干部选拔任用和拟提拨职务的要求,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注意考察工作实绩,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要充分听取领导、综合办、党办的建议;要充分重视中层干部及所属部门干部职工的反映,提拔干部必须进行民意测验,请其全体干部和部分职工代表参加,胜
任以上得票达不到60%的不予提拔。在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书面考察材料,考察材料必须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
3、酝酿。在领导、综合办、党办讨论决定任免干部前,对确定的入选和拟任免对象,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进行民意测验和考察,之后将情况递交综合办、党办成员酝酿。酝酿情况应及时收集,并全面、准确地反馈办党总支书记。党总支书记根据酝酿结果,了解情况,征求意见。确定初步意见,视情况召开党组会议。
4、讨论决定。在召开会议前,对拟任免人员填写《干部任免表》,正式召开会议。会议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到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缓议等明确意见。办党组会程序是:
(1)由人事部门负责人介绍对推荐干部人选的民意测验票数、考察情况和集团审核意见;
(2)参加会议人员进行讨论;
(3)以会议应到会人员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4)对作出任免决定的干部,由综合办、党办指定专人同本人谈话;
(5)办理行文和任免手续,并将任免职文件报送集团
五、严格遵守纪律
(一)不准以领导圈阅或其它形式,代替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二)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
(三)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免,个人不能改变党组织集体讨论干部的决定。
(四)不准拒不执行上级派进、调出或调动、交流领导干部的决定。
(五)不准要求提拔本人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或指令提拔身边工作人员。
(六)不准泄露酝酿讨论干部任免情况。
(七)不准在工作调动、机构变动时突击提拔干部。
(八)不准在选拔干部中进行违反党纪党规规定的活动。
(九)不准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
(十)不准在干部选拔作用工作中封官许愿、打击报复、营私舞弊。
(十一)不准超过上级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选配干部。
六、检查监督
(一)党员、干部、群众发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中有违纪行为,应向综合办、党办和纪检组检举、申诉。
(二)对财务独立核算单位的领导干部坚持年终审计制度。离任时,必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三)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不良反映和组织上掌握的其它问题,视情况给予诫勉谈话、警告的惩诫。
(四)综合办、党办对干部可以提出降职和免职等建议。并按程序进行。
(五)建立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结合年终考核工作,对处、科级干部每年进行一次民主推荐和民主评议,奖优罚劣,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成长。
(六)本规定与法律、法规和上级规定相抵触时,以法律和上级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