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第九章 劳动改造[样例5]

时间:2019-05-12 20:3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务员】第九章 劳动改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务员】第九章 劳动改造》。

第一篇:【公务员】第九章 劳动改造

夜风非常冷整理

第九章

劳动改造

第一节

劳动改造的概念与特征 203、劳动改造的概念

劳动改造是指监狱以改造人为目的,组织服刑罪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劳动的职能活动。(1)劳动改造是监狱的一项法定职能;

(2)劳动改造的内容是监狱组织罪犯参加有益于社会的劳动;(3)劳动改造是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204、劳动改造的特征(1)改造性;(2)强制性;(3)人道性 205、罪犯不参加劳动的几种情形。(1)不满16周岁的罪犯,不参加劳动;(2)因年老或患有严重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不参加劳动。第二节

劳动改造的作用206、劳动改造的转化作用 转化作用是指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劳动,能够有效地转化罪犯的思想,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转化罪犯思想,是我国监狱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所要实现的主要目的,也是我国罪犯劳动的一个重要特色。207、劳动改造的矫正作用

矫正作用是指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参加生产劳动,可以矫正罪犯的恶习。罪犯的犯罪恶习,通常是在犯罪过程中,经过有意无意多次重复逐渐形成的。从总体上说,每个罪犯都沾有程度不同、深浅不一的恶习。骄奢淫逸,挥霍浪费,是许多罪犯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之一,也是他们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208、劳动改造的养成作用

养成作用是指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参加劳动,在劳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9、劳动改造的习艺作用。习艺作用是指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劳动,使罪犯学到一技之长,为刑满后回归社会谋生就业创造条件。

(1)监狱组织罪犯参加生产劳动,为愿意学习劳动技能的罪犯提供了条件。

(2)监狱在组织罪犯进行生产劳动的同时,结合开展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为全面提高罪犯的技术素质创造了条件。

(3)罪犯可以在直接的劳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生产知识和技能。(4)罪犯参加生产劳动的过程也是直接学习科学技术的过程。第三节

劳动改造的组织与实施

210、建立罪犯劳动组织的特点(1)罪犯劳动组织与日常管理组织适度结合;

(2)监狱人民警察直接实施对罪犯各种劳动组织的管理;(3)罪犯劳动组织内部合理分工与调整。

211、罪犯参加劳动的条件

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不参加或者暂时不参加劳动的情形:

(1)已丧失劳动能力的罪犯,不再参加劳动;(2)罪犯在生病期间不参加劳动;

(3)加戴戒具或关押紧闭的罪犯暂时不参加劳动,不允许罪犯戴着手铐、脚镣劳动。? ?

212、安排罪犯劳动项目的要求

监狱要在统筹考虑罪犯的身心状况、本人愿望、监狱生产、监管安全的需要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为罪犯安排适宜的劳动相目。监狱要随时调查、了解罪犯的身体状况,安排与罪犯身

夜风非常冷整理

体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劳动。对于有技术特长的罪犯,监狱要尽量创造条件,安排适合的岗位,让罪犯能够在服刑期间继续发挥技术特长。

213、严禁使用罪犯从事的工作(1)严禁使用罪犯行使监管权;(2)严禁使用罪犯到监外经商;

(3)一律不准使用罪犯驾驶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等机动车辆。(4)不准使用罪犯管理仓库、变电所等;(5)不准使用罪犯为监狱人民警察个人提供劳务,不准使用罪犯充当人民警察办公室的勤杂工、监狱职工食堂的炊事员、职工理发室的理发员等。

214、劳动生产区的规范化建设的要求

《监管改造环境规范》规定,罪犯的生产区与生活区要分隔封闭,罪犯生产区内要道路通畅,有齐全、完好的防火、防爆、防毒和防暑降温设备;工业单位车间要设更衣室、工具箱或者保管室,并设污物箱、卫生箱,生产设备应合理布局;农业单位的生产区必须标明警戒线或者其他警戒标记,库房、场院要保持整洁。

215、劳动现场管理与控制的要求(1)出工、收工管理;

(2)劳动区域控制和定置管理;

(3)生产工具物品及外来人员车辆的管理;(4)罪犯零散劳动现场的管理;(5)罪犯监外常设作业现场的管理。

216、劳动教育与培训的内容(1)劳动观念的教育;

(2)劳动纪律和劳动规范的教育;(3)劳动技能的培训。

217、劳动时间与劳动报酬的规定

劳动时间:根据《监狱法》第71条规定,监狱对罪犯的劳动时间参照国家有关劳动工时的规定执行;在季节性生产等特殊情况下,可以调整劳动时间。目前,监狱执行的是一天8小时劳动制,每周休息一天。在国家规定的节日和其他休息日休息。

劳动报酬:根据《监狱法》第72条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规定给予报酬。

218、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的要求。

(1)劳动保护:根据《监狱法》第72条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

1、监狱的劳动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监狱要为罪犯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2、监狱管理人员不得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不得有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

3、对未成年犯和女犯实行特殊的劳动保护。①不得安排未成年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②禁止安排女犯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③不得安排女犯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2)安全生产:监狱在在组织实施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坚决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劳动场所的生产安全。第十章

未成年犯的管理教育

第一节

未成年犯的概念和特征

219、未成年犯的概念

未成年犯是指在监狱服刑的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罪犯。

夜风非常冷整理

(1)未成年犯是实施了犯罪行为并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2)未成年犯必须是交由监狱执行刑罚时尚未成年的罪犯;(3)未成年犯还必须是服刑改造期间不满18周岁的罪犯。220、未成年犯的生理特征

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由不成熟迅速走向成熟,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发育,需要有适应生理发展的客观环境,需要获得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221、未成年犯的心理特征

(1)独立意识强烈,但认识能力差;

(2)自尊意识较强,但辨别和自控能力较差;(3)需要与满足之间严重冲突。222、未成年犯的行为特征。(1)波动性;(2)模仿性;(3)纠合性;(4)反复性

第二节

未成年犯的管理原则与权益保障223、未成年犯的管理原则(1)将未成年犯与成年犯分开关押的原则;(2)教育改造为主,轻微劳动为辅的原则;(3)依法监管与感化、挽救相结合的原则;

(4)管理方法与未成年犯身心特点相适应的原则。224、对未成年犯权益保障的主要内容。(1)受教育权利的保障;(2)劳动权利的保障;

(3)民事权利的保障;隐私权的保障。对未成年犯的监护。(4)诉讼权利的保障;

(5)对未成年女犯的特别保护

第三节

未成年犯刑罚执行与管理225、未成年犯收押和转送的规定

收押:未成年犯管教所只收押未成年犯,未成年的女犯由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收押后,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转送:未成年犯年满十八周岁时,剩余刑期不超过二年的,仍可以留在未成年管教所执行剩余刑期。未成年犯年满18周岁,剩余刑期超过2年,应转送成年犯监狱继续关押改造。? ? ? ? 226、未成年犯减刑的原则和条件

原则:比照成年犯依法适度放宽。在把握减刑的条件、起始时间、减刑幅度、减刑间隔上适当放宽限制。

条件:只要未成年犯能够认罪服判,遵守教育改造规范,积极参加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可以视为“确有悔改表现”予以减刑。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的未成年犯,一般在执行1年6个月即可提出减刑建议;对判处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的未成年犯,一般在执行1年以上即可提出减刑建议。未成年犯两次减刑的间隔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有重大立功表现情形的,可以不受起始、间隔时间的限制。227、未成年犯假释的条件

未成年犯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接受教育改造表现突出的,可以适用《刑法》第81条关于“特殊情况”的规定予以假释。但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主犯、累犯和罪行特别严重的未成年犯假释,应当从严掌握。228、未成年犯释放的规定

夜风非常冷整理

未成年犯服刑期满,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按期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书及路费,通知其亲属接回或者由人民警察送回。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具备复学、就业条件的,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介绍情况,提出建议。229、未成年犯管教所警戒的形式

未成年犯管教所不实行武装看押。未成年犯管教所的警戒和看押工作统一由未成年犯管教所建立的警戒结构负责。未成年犯管教所监管区的围墙,可以安装电网。在重要部位安装监控、报警装置。

230、对未成年犯使用警械的规定

对未成年犯原则上不使用戒具。可以使用手铐。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配备必要的通讯设施、交通工具和警用器材。

231、生活卫生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1)饮食管理。未成年犯的生活水平,应当以保证其身体健康发育为最低标准。

(2)作息管理。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未成年犯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

(3)卫生医疗管理。禁止未成年犯吸烟、喝酒。232、未成年犯会见、通讯管理及临时离监的规定

(1)会见管理。未成年犯会见的时间和次数,可以比照成年犯适当放宽。对于改造表现突出的,可准许其家属一同用餐或者延长会见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

(2)通讯管理。经批准,未成年犯可以与其家属或者其他监护人通电话,必要时由人民警察监听。

233、对未成年犯考核的规定

对未成年犯的日常考核。采用日记载、周评议、月小结的方法,由人民警察直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未成年犯奖惩的依据。234、对未成年犯奖惩的类别。(1)表扬、物质奖励或记功;(2)离所探亲;(3)警告、记过或者禁闭

紧闭期限为3-7天,每天放风两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第四节

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 235、未成年犯的教育方法

(1)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2)课堂教育与辅助教育相结合;(3)所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236、未成年犯的教育内容(1)思想教育;(2)文化教育;(3)技术教育;(4)入所出所教育;(5)生理、心理健康教育 237、未成年犯教育保障的内容(1)师资队伍;(2)教育设施;(3)教育时间;

(4)社会力量的参与; 238、未成年犯劳动的性质

未成年犯管教所组织的未成年的劳动,属于习艺性质,即未成年犯的劳动以学习、掌握技能

夜风非常冷整理

为主,同时注重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是改造未成年犯的一种辅助手段。239、未成年犯劳动组织实施的内容。(1)劳动场所和设施;

根据需要,设立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习艺劳动场所及其设施。(2)对未成年犯的劳动保护;

组织未成年犯劳动,应当在工种、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犯从事过重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不得组织未成年犯从事外役劳动。(3)未成年犯劳动时间的规定

未成年犯的劳动时间,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

第二篇:第九章劳动改造

第九章

劳动改造

第九章

劳动改造

第一节

劳动改造的概念与特征 203、劳动改造的概念

劳动改造是指监狱以改造人为目的,组织服刑罪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劳动的职能活动。

(1)劳动改造是监狱的一项法定职能;

(2)劳动改造的内容是监狱组织罪犯参加有益于社会的劳动;(3)劳动改造是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204、劳动改造的特征

(1)改造性;(2)强制性;(3)人道性

205、罪犯不参加劳动的几种情形。(1)不满16周岁的罪犯,不参加劳动;(2)因年老或患有严重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不参加劳动。第二节

劳动改造的作用206、劳动改造的转化作用

转化作用是指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劳动,能够有效地转化罪犯的思想,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转化罪犯思想,是我国监狱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所要实现的主要目的,也是我国罪犯劳动的一个重要特色。207、劳动改造的矫正作用

矫正作用是指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参加生产劳动,可以矫正罪犯的恶习。罪犯的犯罪恶习,通常是在犯罪过程中,经过有意无意多次重复逐渐形成的。从总体上说,每个罪犯都沾有程度不同、深浅不一的恶习。骄奢淫逸,挥霍浪费,是许多罪犯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之一,也是他们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

208、劳动改造的养成作用

养成作用是指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参加劳动,在劳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09、劳动改造的习艺作用。习艺作用是指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劳动,使罪犯学到一技之长,为刑满后回归社会谋生就业创造条件。

(1)监狱组织罪犯参加生产劳动,为愿意学习劳动技能的罪犯提供了条件。

(2)监狱在组织罪犯进行生产劳动的同时,结合开展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为全面提高罪犯的技术素质创造了条件。

(3)罪犯可以在直接的劳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生产知识和技能。(4)罪犯参加生产劳动的过程也是直接学习科学技术的过程。第三节

劳动改造的组织与实施

210、建立罪犯劳动组织的特点(1)罪犯劳动组织与日常管理组织适度结合;

(2)监狱人民警察直接实施对罪犯各种劳动组织的管理;(3)罪犯劳动组织内部合理分工与调整。

211、罪犯参加劳动的条件

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不参加或者暂时不参加劳动的情形:

(1)已丧失劳动能力的罪犯,不再参加劳动;(2)罪犯在生病期间不参加劳动;

(3)加戴戒具或关押紧闭的罪犯暂时不参加劳动,不允许罪犯戴着手铐、脚镣劳动。? ?

212、安排罪犯劳动项目的要求

监狱要在统筹考虑罪犯的身心状况、本人愿望、监狱生产、监管安

全的需要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为罪犯安排适宜的劳动相目。监狱要随时调查、了解罪犯的身体状况,安排与罪犯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劳动。对于有技术特长的罪犯,监狱要尽量创造条件,安排适合的岗位,让罪犯能够在服刑期间继续发挥技术特长。

213、严禁使用罪犯从事的工作(1)严禁使用罪犯行使监管权;(2)严禁使用罪犯到监外经商;

(3)一律不准使用罪犯驾驶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等机动车辆。(4)不准使用罪犯管理仓库、变电所等;

(5)不准使用罪犯为监狱人民警察个人提供劳务,不准使用罪犯充当人民警察办公室的勤杂工、监狱职工食堂的炊事员、职工理发室的理发员等。

214、劳动生产区的规范化建设的要求 《监管改造环境规范》规定,罪犯的生产区与生活区要分隔封闭,罪犯生产区内要道路通畅,有齐全、完好的防火、防爆、防毒和防暑降温设备;工业单位车间要设更衣室、工具箱或者保管室,并设污物箱、卫生箱,生产设备应合理布局;农业单位的生产区必须标明警戒线或者其他警戒标记,库房、场院要保持整洁。

215、劳动现场管理与控制的要求(1)出工、收工管理;

(2)劳动区域控制和定置管理;

(3)生产工具物品及外来人员车辆的管理;(4)罪犯零散劳动现场的管理;(5)罪犯监外常设作业现场的管理。

216、劳动教育与培训的内容(1)劳动观念的教育;

(2)劳动纪律和劳动规范的教育;(3)劳动技能的培训。

217、劳动时间与劳动报酬的规定

劳动时间:根据《监狱法》第71条规定,监狱对罪犯的劳动时间参照国家有关劳动工时的规定执行;在季节性生产等特殊情况下,可以调整劳动时间。目前,监狱执行的是一天8小时劳动制,每周休息一天。在国家规定的节日和其他休息日休息。

劳动报酬:根据《监狱法》第72条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规定给予报酬。

218、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的要求。

(1)劳动保护:根据《监狱法》第72条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

1、监狱的劳动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监狱要为罪犯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2、监狱管理人员不得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不得有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

3、对未成年犯和女犯实行特殊的劳动保护。①不得安排未成年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②禁止安排女犯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

动。③不得安排女犯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2)安全生产:监狱在在组织实施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坚决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劳动场所的生产安全。

第十章

未成年犯的管理教育

第一节

未成年犯的概念和特征

219、未成年犯的概念 未成年犯是指在监狱服刑的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罪犯。(1)未成年犯是实施了犯罪行为并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2)未成年犯必须是交由监狱执行刑罚时尚未成年的罪犯;(3)未成年犯还必须是服刑改造期间不满18周岁的罪犯。220、未成年犯的生理特征

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由不成熟迅速走向成熟,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发育,需要有适应生理发展的客观环境,需要获得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

221、未成年犯的心理特征

(1)独立意识强烈,但认识能力差;

(2)自尊意识较强,但辨别和自控能力较差;(3)需要与满足之间严重冲突。222、未成年犯的行为特征。

(1)波动性;(2)模仿性;(3)纠合性;(4)反复性

第二节

未成年犯的管理原则与权益保障223、未成年犯的管理原则(1)将未成年犯与成年犯分开关押的原则;(2)教育改造为主,轻微劳动为辅的原则;(3)依法监管与感化、挽救相结合的原则;(4)管理方法与未成年犯身心特点相适应的原则。

224、对未成年犯权益保障的主要内容。(1)受教育权利的保障;(2)劳动权利的保障;

(3)民事权利的保障;隐私权的保障。对未成年犯的监护。(4)诉讼权利的保障;(5)对未成年女犯的特别保护

第三节

未成年犯刑罚执行与管理225、未成年犯收押和转送的规定 收押:未成年犯管教所只收押未成年犯,未成年的女犯由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收押后,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转送:未成年犯年满十八周岁时,剩余刑期不超过二年的,仍可以留在未成年管教所执行剩余刑期。未成年犯年满18周岁,剩余刑期超过2年,应转送成年犯监狱继续关押改造。? ? ? ? 226、未成年犯减刑的原则和条件

原则:比照成年犯依法适度放宽。在把握减刑的条件、起始时间、减刑幅度、减刑间隔上适当放宽限制。

条件:只要未成年犯能够认罪服判,遵守教育改造规范,积极参加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可以视为“确有悔改表现”予以减刑。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的未成年犯,一般在执行1年6个月即可提出减刑建议;对判处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的未成年犯

,一般在执行1年以上即可提出减刑建议。未成年犯两次减刑的间隔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有重大立功表现情形的,可以不受起始、间隔时间的限制。227、未成年犯假释的条件

未成年犯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接受教育改造表现突出的,可以适用《刑法》第81条关于“特殊情况”的规定予以假释。但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主犯、累犯和罪行特别严重的未成年犯假释,应当从严掌握。

228、未成年犯释放的规定

未成年犯服刑期满,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按期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书及路费,通知其亲属接回或者由人民警察送回。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具备复学、就业条件的,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介绍情况,提出建议。229、未成年犯管教所警戒的形式

未成年犯管教所不实行武装看押。未成年犯管教所的警戒和看押工作统一由未成年犯管教所建立的警戒结构负责。未成年犯管教所监管区的围墙,可以安装电网。在重要部位安装监控、报警装置。230、对未成年犯使用警械的规定

对未成年犯原则上不使用戒具。可以使用手铐。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配备必要的通讯设施、交通工具和警用器材。231、生活卫生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1)饮食管理。未成年犯的生活水平,应当以保证其身体健康发育为最低标准。(2)作息管理。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未成年犯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

(3)卫生医疗管理。禁止未成年犯吸烟、喝酒。232、未成年犯会见、通讯管理及临时离监的规定

(1)会见管理。未成年犯会见的时间和次数,可以比照成年犯适当放宽。对于改造表现突出的,可准许其家属一同用餐或者延长会见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

(2)通讯管理。经批准,未成年犯可以与其家属或者其他监护人通电话,必要时由人民警察监听。233、对未成年犯考核的规定

对未成年犯的日常考核。采用日记载、周评议、月小结的方法,由人民警察直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未成年犯奖惩的依据。

234、对未成年犯奖惩的类别。(1)表扬、物质奖励或记功;(2)离所探亲;(3)警告、记过或者禁闭

紧闭期限为3-7天,每天放风两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第四节

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 235、未成年犯的教育方法(1)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2)课堂教育与辅助教育相结合;(3)所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236、未成年犯的教育内容(1)思想教育;(2)文化教育;(3)技术教育;(4)入所出所教育;(5)生理、心理健康教育 237、未成年犯教育保障的内容(1)师资队伍;

(2)教育设施;(3)教育时间;(4)社会力量的参与; 238、未成年犯劳动的性质

未成年犯管教所组织的未成年的劳动,属于习艺性质,即未成年犯的劳动以学习、掌握技能为主,同时注重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是改造未成年犯的一种辅助手段。239、未成年犯劳动组织实施的内容。(1)劳动场所和设施;

根据需要,设立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习艺劳动场所及其设施。(2)对未成年犯的劳动保护;

组织未成年犯劳动,应当在工种、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犯从事过重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不得组织未成年犯从事外役劳动。(3)未成年犯劳动时间的规定

未成年犯的劳动时间,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

第三篇:第九章 劳动改造

第九章 劳 动 改 造

第一节

劳动改造的概念与特征

一、劳动改造的概念

劳动改造是指监狱以改造人为目的,组织服刑罪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劳动的职能活动。这一概念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一)劳动改造是监狱的一项法定职能

《监狱法》第4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应当依法监管,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由此可见,监狱的狱政管理、劳动发行和教育改造,是监狱法定的基本职能。其中劳动改造在监狱法定职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劳动改造的内容是监狱组织罪犯参加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在监狱执行自由刑的过程中,劳动是一个执行的要素,而不再是独立的刑罚种类。

我国监狱几十年改造罪犯最基本的成功经验,就是组织罪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生产劳动,坚持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劳动在改造罪犯中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劳动改造是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

劳动改造是我国监狱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之一,在促使罪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矫治恶习、掌握劳动技能、顺利回归社会,寻求自我发展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二、劳动改造的特征

(一)改造性

罪犯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区别在于:

第一、社会劳动带有谋生和谋求自我发展的特性,而罪犯的劳动则是监狱改造罪犯的一种手段,罪犯参加劳动是为了在劳动实践中得到改造和自新在改造中谋求自我发展。

第二,社会劳动强调的是自愿原则,罪犯劳动则带有强制性。

第三,社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受国家的劳动法所调整;罪犯与监狱则是一种特殊的行刑关系,罪犯劳动是监狱行刑的一个要素。罪犯劳动受监狱法的调整。监狱法在涉及罪犯劳动时,一般是自行规定但在某些方面则参加劳动法的规定处理如罪犯劳动工时的规定;在某些方面,则是执行劳动法的规定,如对罪犯的劳动保护等。

(二)强制性

监狱组织罪犯劳动带有法律强制性。这种强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罪犯参加劳动的强制性。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服从安排,参加监狱组织的各种劳动,如果拒不参加劳动或者以自伤自残手段逃避劳动,监狱可以根据《监狱法》第58条的规定给予警告、记过或者禁闭。

第二,劳动过程的强制性。罪犯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生产劳动规范。对于在生产劳动中故意违反操作规程,或者有意损害生产工具的,监狱可以根据《监狱法》第58条的规定 给予行政处罚。

在理解劳动改造的强制性时,还需要注意三点:

(1)、罪犯劳动以“有劳动能力”为前提,罪犯如果不具备劳动能力则不能强制安排其劳动,不满16周岁的罪犯,不参加生产劳动,因年老或患有严重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不参加劳动。

(2)、在劳动改造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强制与教育的结合,注意教育手段的参与。

(3)劳动是改造手段而不是惩罚罪犯的手段。《中国改造罪犯的状况》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反对将劳动作为惩罚罪犯的手段,反对用繁重的劳动折磨、虐待罪犯。

(三)、人道性

劳动改造是完全符合人道主义的改造手段,组织劳动使罪犯能够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和充实的生活内容顺利度过刑期,为培养罪犯适应社会的能力并寻求个人发展提供了基本途径。

1、组织罪犯劳动是罪犯顺利度过刑期的人道主义措施 组织罪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劳动,它可以避免罪犯在监狱中,长年无所事事,导致他们心情压抑、意志消沉、精神颓废,甚至萌生逃跑、自杀和重新犯罪等念头;还可以使罪犯增强体质,保持健康,以良好的身心状态顺利度过刑期。

2、组织劳动为培养罪犯适应社会的能力提供了基本途径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途径,同时又是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活动。

监狱组织的罪犯劳动,使得罪犯在服刑期间虽然与社会相隔 离,但并未与社会相隔绝,服刑过程和服刑生活实际上融入了社会生活之中。

3、劳动改造的实施过程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的要求

在劳动改造的组织和实施中,监狱始终坚持人道主义原则,实行科学管理和文明管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切实保障罪犯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罪犯的合法权益。第二节

劳动在改造罪犯中的作用

罪犯劳动作为改造罪犯的一项基本途径和手段,在我国监狱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一、转化作用

转化作用是指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劳动能够有效地转化罪犯的思想,使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转化罪犯思想,是我国监狱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所要实现的主要目的,也是我国罪犯劳动的一个重要特色。

大多数罪犯的犯罪,都与不劳动有关。贪图享乐,好逸恶劳,是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转变罪犯的世界观、人生观,把他们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就必须通过生产劳动。

二、矫正作用

矫正作用是指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参加生产劳动,可以矫正罪犯的恶习。

骄奢淫逸,挥霍浪费,是许多罪犯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之一,也是他们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

通过组织罪犯参加生产劳动可以使他们亲身感到每一件产品都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和汗水,认识到不劳而获和掠夺他人劳动成果的可耻,从而逐渐根除其奢侈浪费的恶习,树立勤俭节约和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同时,在劳动生产中,严密的劳动组织、严格的劳动管理、严肃的劳动纪律、严明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对罪犯恶习起到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作用,使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随时受到提示、警戒、揭露和批判,而不 得不有所约束和收敛。

三、养成作用

养成作用是指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参加劳动,在劳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罪犯中的许多人在入狱前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徒。他们行为放荡,胡作非为。罪犯在劳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管理制度,监狱生产劳动的社会性、协调性和纪律性,将反复、持久地作用于罪犯的头脑,天长日久,潜移默化,最终内化为他们的经验、情感和意志,原有的游手好闲、放荡不羁等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逐步得到治疗,形成新的心理定抛和行为习惯,最终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四、习艺作用

习艺作用是指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劳动,使罪犯学到一技之长,为刑满后回归社会谋生就业创造条件。

罪犯中虽然不乏原有一技之长的人,但缺少劳动技能仍然是许多罪犯违法犯罪的原因之一。

监狱组织罪犯参加生产劳动,可以使罪犯学到一技之长,因为,罪犯参加生产劳动的过程也是直接学习科学技术的过程。罪犯通过生产劳动,并结合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学会一种或几种生产技能,成为生产能手和技术人才。第三节

劳动改造的组织与实施

一、劳动改造的组织

(一)罪犯劳动组织的建立

劳动改造,是组织罪犯参加改造性的劳动。

罪犯劳动组织,则是监狱为了开展改造性的劳动而将罪犯组合成的劳动集体。罪犯劳动组织的特点是:

1、罪犯劳动组织与日常管理组织适度结合

在通常情况下,监狱下设的监区、分监区以及分队和罪犯小组,既是罪犯的日常管理组织,又是罪犯劳动的正式组织。劳动组织与日常管理组织的适度结合,为开展罪犯的劳动改造、监管理改造和教育改造提供了便利条件。

2、监狱人民警察直接实施对罪犯各种劳动组织的管理 罪犯的各种劳动组织,都由监狱人民警察直接实施管理。

3、罪犯劳动组织内部合理分工与调整

罪犯劳动组织内部,充分考虑罪犯的个人情况和生产需要,对罪犯进行合理分工和组合,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罪犯参加劳动的条件

《监狱法》第69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劳动是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带有法定的强制性。

罪犯具备以下情况之一,可以不参加或者暂不参加劳动:

1、已丧失劳动能力的罪犯,不再参加劳动。

2、罪犯在生病期间不参加劳动。身体有病的罪犯,经医生诊断认为需要休息和治疗,并经主管人员批准,在患病期间不参加劳动。

3、加戴戒具或关押禁闭的罪犯暂不参加劳动,不允许罪犯戴着手铐、脚镣劳动。

(三)罪犯劳动项目的安排

1、安排劳动项目的要求

监狱要在统筹考虑罪犯的身心状况、本人愿望、监狱生产、监管安全的需要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为罪犯安排适宜的劳动项目。对于有技术特长的罪犯,监狱要尽量创造条件,安排合适的岗位,让罪犯能够在服刑期间继续发挥技术特长。

2、劳动项目的种类

罪犯的劳动项目,可以分为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监狱还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条件相宜的罪犯从事生产记录、学习记录、炊事、理发、医护卫生和文化技术教育等项服务于罪犯的事宜。

3、严禁使用罪犯从事的工种(1)禁使用罪犯行使监管权。

不准使用罪犯带领他犯出工,不准使用罪犯办理案件,不准使用罪犯检查罪犯信件、物品,不准使用罪犯整理、抄写、保管有关管教工作方面的材料和其他机密材料,不准使用罪犯看管禁闭室。

(2)严禁使用罪犯到监外经商,如采购物资、联系生产业务、洽谈生意、签订合同及其他的经商行为。

(3)一律不准使用罪犯驾驶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等机动车辆。确因生产需要,可以使用罪犯驾驶电瓶车、叉车、挖土机等,但必须挑选表现好的,而且要经监狱首长批准,驾驶范 围则仅限于监内。

(4)不准使用罪犯管理仓库、变电所等。

(5)不准使用罪犯为监狱人民警察个人提供劳务,不准使用罪犯充当人民警察办公室的勤杂工、监狱职工食堂的炊事员、职工理发室的理发员等。

(四)劳动生产区的规范化建设

《监管改造环境规范》规定,罪犯的生产区与生活区要分隔封闭,罪犯生产区内要道路通畅,有齐全、完好的防火、防爆、防毒和防暑降温设备;农业单位的生产区必须标明警戒线或者其他警戒标记。

二、劳动改造的实施

(一)劳动现场管理与控制 1.出工、收工管理

罪犯出工,必须由监狱人民警察亲自带领。负责现场管理的人民警察,要亲自整队,清点人数,检查罪犯的着装及随身物品,布置具体劳动事宜。还要仔细观察每一罪犯,特别是留意重点监控对象的神态、表情及动作,对有异常表现的罪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查明原因,及早妥善处理。

收工时,监狱人民警察要清点人数、检查罪犯随身物品,进行简短的队前讲评,然后将罪犯带回监舍。

2.劳动区域控制和定置管理

罪犯劳动现场执行罪犯定岗定位和定活动区域的管理制度。(1)定罪犯的活动区域。一般是按照监区、分监区的建制,划定各罪犯的活动区域,固定地段、固定场地,实行封闭式区 域控制。

(2)固定罪犯劳动岗位。监区、分监区对每一个罪犯的劳动岗位予以固定,不准随意离岗,实行定置管理。

3.生产工具、物品及外来人员和车辆的管理

(1)对罪犯生产现场的工具,要严格控制,做到统一保管、统一发放、统一回收,严禁罪犯私藏工具,严禁罪犯将生产工具带入监舍。

(2)危险物品管理。罪犯劳动现场的易燃、易爆、剧毒物品要分类存放,加封加锁,指定人民警察或者工人管理,剧毒物品仓库必须坚固、严密。

(3)对外来人员和车辆的检查。监狱内的罪犯生产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未经允许的外来人员和车辆不得入内。

因工作需要经批准必须进入现场的外来人员和运送货物的外来机动车辆,要按规定办理手续,并由监狱工作人员带领方可进入生产区。外来人员要生产现场的活动也必须遵守有关规定,不得随意接触罪犯,更不准为罪犯捎带物品、书信。

车辆驶出监区前,必须接受严格的检查。4.罪犯零散劳动现场的管理

监狱生产中的零星、分散的劳动项目,尽可能使用罪犯以外的人员,确因人员紧张,必须使用罪犯的,应做好以下工作:

(1)严格控制零星、分散劳动罪犯的人数。(2)严格选用零星、分散的罪犯。(3)严格控制零星分散劳动罪犯的活动。5.罪犯监外常设作业现场的管理 农业和林业单位,罪犯往往要到围墙外的属于监狱管理的农田或者林场去劳动,这就是常设监外作业现场。

(1)监外作业罪犯的选用。基本条件是能认罪服法,服从管教,情绪稳定。重刑犯、累犯、团伙犯罪的首犯、,有脱逃、报复、自杀、行凶、破坏迹象的罪犯,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罪犯不安排监外劳动。

(2)监外作业现场的警察力量的配备。罪犯临外作业现场由监狱人民警察亲自带班,带班实际双人制,即至少有两名以上警察同时在现场指挥,以保证安全,严禁单独执行任务。监狱常设监管区域内的围墙外作业现场,由武警部队负责外围警戒。(3)监外作业现场的控制。监狱有关部门及人民警察要预先勘察现场,确定警戒线或者其他警戒标志,分析现场当中不利于监管的客观因素,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

(二)劳动教育与培训

监狱对罪犯的劳动改造,遵循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监狱对罪犯的劳动教育和培训,主要有以下工作:

(1)动观念的教育

(2)劳动纪律和劳动规范的教育(3)劳动技能的培训

(三)劳动时间与劳动报酬(1)劳动时间

《监狱法》第71条规定,监狱对罪犯的劳动时间参照国家有关劳动工时的规定执行;在季节性生产等特殊情况下,可以调整劳动时间。这里要特别注意,监狱法用的是“参照”而不 是“按照”国家有关劳动工时的规定执行。目前,监狱执行的是一天8小时劳动制,每周休息一天。在国家规定的节日和其他休息日休息。

(2)劳动报酬

《监狱法》72条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规定给予报酬。

三、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1、安全生产

监狱在组织实施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坚决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劳动场所的生产安全。

2、劳动保护

《监狱法》第72条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是:

(3)监狱的劳动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监狱要为罪犯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4)监狱管理人员不得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不得有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根据《监狱法》第73条的规定,罪犯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由监狱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处理。

(5)对未成年犯和女犯实行特殊的劳动保护。根据《监狱法》第39条的规定,对未成年犯和女犯的改造,应当照顾其生理、心理特点。

第四篇:浅论罪犯劳动改造及管理

浅议罪犯劳动改造及管理

内容摘要:《监狱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学习。”我国的监狱不仅是罪犯刑罚的执行机关,也是罪犯改造机关,“惩罚和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既定方针。可以说罪犯的服刑生活大多数时间都在劳动,同而我们很有必要就罪犯劳动改造及管理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以求提高罪犯进行劳动改造的效果,使他们回归社会后能够适应社会,对社会能有所贡献。

为了实现这种转变,监狱不仅要改变其犯罪思想,而且要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要矫正犯罪恶习,而且要使其掌握一种或几种谋生的技能,回归社会后能自食其力。“惩罚与改造相结合”对二者相结合的要求是:在监狱的刑罚执行活动中,惩罚罪犯与改造罪犯严格按照监狱法规进行监禁,强制其遵守监狱、纪律,履行义务。对违反监狱法规、纪律和不履行义务的罪犯给予严厉打击。同时对罪犯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改造,进行思想、文化知识、职业技术。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发挥管理、管辖动、教育等手段的作用,使罪犯在认罪服法的基础上,痛改前非,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社会公民。关键词:罪犯

劳动改造

管理

组织罪犯劳动改造是实现监狱宗旨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基本手段。它能使罪犯培养劳动观念,矫正自身所存在的恶习,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刑满释放后能自食其力。对罪犯进行的劳动改造,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罪犯通过学习改造,自身素质和思想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罪犯通过劳动活动,创造出了一定权益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带来了一定效益。虽然目前很多专家学者对这部分经济效益有所争议,然而却能够对监狱经费不足进行一定的补充,改造罪犯物资生活和改造条件,保障监狱生产、管教的正常进行,在目前状况下,我们有必要提高罪犯劳动改造质量同时,促进这部分经济效益的增长。

一、劳动改造的地位和意义 伴随着新的成立,劳动对于罪犯来说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劳动不再作为以惩罚罪犯为目的,在马克思注意理论的指导下,成为改造罪犯的手段,以期罪犯走上社会后,能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自己养活自己,成为一名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劳动者。

(一)劳动改造在罪犯改造工作中的地位

组织罪犯劳动改造是实现监狱宗旨的主要途径,他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罪犯改造工作基本内容的主要方面之一。它与监管改造和教育改造合称为“监狱三大改造”,同时它也为监管改造和教育改造提供了一个改造中介和物质的保障。劳动改造是将罪犯置身于特定的生产关系之下,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和法律规范等,逐步使他们形成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刑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被判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由此可见,对罪犯进行劳动改造是强制的,并非罪犯自愿的,是一种法定的义务,具有强制性。事实证明,劳动改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造手段。例如对末代皇帝、日本战犯、国民党战犯的成功改造,充分显示了劳动在罪犯改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劳动改造的意义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而且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曾指出,“劳动是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劳动可以磨练罪犯的意志,培养其社会化人格,可以使罪犯在劳动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人生价值的存在。它使罪犯消除那些好逸恶劣、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剥削阶级思想。同时罪犯可以通过劳动活动接受社会信息的刺激,不断更新观念,调整自己的劳动方式,保持与社会的联系与三同步,从而最终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⑴劳动改造是罪犯获得真知和正确认识的有效途径。“对罪犯的改造过程,实质上又是矫正罪犯大脑中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过程,而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①劳动可以使罪犯在劳动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掌握一定的谋生手段和提高回归社会后的就业能力。

⑵劳动改造是矫正物欲型罪犯的有效途径。好欲型罪犯主要是指因盗窃、诈骗、赌博等违法行为而被判刑的罪犯类型。这些罪犯的主体特征是:贪图享受、好逸恶劣、一味追求生活享乐,物质欲望强烈,劳动时偷懒使滑,出工不力;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投机性,为了满足私欲,达到“舒服改造、提前出狱”的目的,千方百计投其干部所好,贿赂、拉拢管教干部;浪荡散漫、不守法纪,缺乏遵纪守法意识,不愿受严格的纪律和制度约束;自食其力的责任感淡薄,缺乏内心深处进行反省的自觉性,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很大。同而在他们非法侵吞得财物(如抢劫、诈骗、盗窃、贪污受贿等非法所得财物)时,决不会想到这些金钱物品乃是他人辛苦劳动的汗水结晶。同而对这类罪犯改造时,首先要强制他们劳动,让他们的劳动和物质生活相结合,用他们的的部分劳动支付自己服刑的生活费用,剩下的劳动所得财富作为惩罚自己犯罪恶习的补偿。反过来讲,如果对这些罪犯仅仅进行单一说教,让他们坐享其成,则很难转化他们的犯罪思想,也很难矫正他们服刑前的犯罪恶习。⑶劳动改造是培养罪犯劳动技能的有效途径。部分罪犯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他们没有一技之长,不能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从而不择手段地去谋求钱财,以期满足自己的私欲。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实践是劳动技能养成之源,同时推动劳动技能向前发展。劳动技能的形成无一例外,都是实践中获得的。要想把罪犯劳动改造成社会的有用之材,必须让罪犯在劳动改造中自我学习,获取生产经验,最终具有一技之长。

⑷劳动有利于罪犯的身心健康。如果长期对罪犯进行关押,他们往往会产生孤独、寂寞、苦闷等精神崩溃现象。罪犯通过参加学习,特别是参加罪犯集体合作劳动,很容易克服以上心理问题,达到使罪犯精神充实,体会到与人正常接触、交流合作的愉快心情。当罪犯感到劳动改造的重要时,他们就会努力钻研学习技能,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劳动也有利于罪犯的集体健康。

⑸劳动改造有利于罪犯群体内部的安定团结。罪犯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如果让他们整天无所事事,更何况大多数罪犯生性争强好斗,则往往发生寻衅滋事、惹是生非事件,以此来张显个性、标新立并。那样即不利于对罪犯的管理,也不利于对罪犯的改造。罪犯通过劳动改造,思想觉悟不但有所提高,而且绝大部分时间有事可做,客观上减少了罪犯无事生非的机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罪犯内部的安定团结,给监管创造了稳定团结。

⑹罪犯在进行劳动改造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弥补了国家对监狱经费投入的不足。罪犯进行劳动改造,一方面有利于罪犯自身的恶心改造,另一方面创造了一部分有价值的劳动。这部分劳动价值除用于罪犯的日常费用外,还可以用于监狱的硬件设施建设,用于对干警的激励奖金、福利待遇,以及罪犯的劳动改造物质激励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监狱经费紧张的局面。监狱的出现,不仅为罪犯劳动改造提供了物质载体,而且对监狱经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目前劳动改造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劳动改造虽然对罪犯的改造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并非意味着目前劳动改造管理体系就尽善尽美、合情、合理、合法。劳动改造也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完善、改革和。<一>罪犯劳动改造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顾名思义是将人视为生产经营中一种特殊和宝贵的资源,从有效开发人力资源的用度进行的人事管理工作。”对罪犯劳动力资源的管理,就是把罪犯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地对其进行管理。而如今的监狱对罪犯劳动力资源的管理还存在着调配不合理,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作用等缺点。在“罪犯技术员”缺乏的同时,却存在着很多有一定生产技能的罪犯与所安排的监狱生产工种不对口现象。如具有手工制造技能而身体单薄的罪犯从事搬运物品等重体力活。由于目前监狱经费不能彻底保障,导致了干警收入与监狱生产直接挂钩的不正常现象。最典型的是某监狱在车间宣传条幅上,打出了“大干三个月、誓夺三十万”的豪言壮语。并非把罪犯改造质量当作监狱评价干警工作业绩的第一指标,实质上出现了偏离监狱方针的状况。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所建立的一系列评价和激励机制,致使监狱工作的生产为核心,结果导致罪犯的劳动前能大打折扣,主观能动性变为消极应付所分配的生产任务,进行机械式的劳动。<二>发展监狱方略给罪犯劳动改造工作带来的问题。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发展监狱经济是监狱出现问题的根源。的确,在罪犯参加生产劳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并非没出现问题我们就要对其彻底否定。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有待发展监狱经济这个现象,笔者认为发展监狱经济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我国的社会会议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底,导致了国家财政拨给监狱的经费不足。监狱要想解决经费不足的困境,必须自力更生,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以监养监”的改革。同而在发展监狱经济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温暖体。如在发展监狱经济方略的影响下,某些监区、分监区的工作重心产生了严重的偏离。出现了挤占罪犯法定学习的时间,甚至是休息时间进行生产劳动;个别单位由于生产场所有限,把对罪犯所必需的教室、会议室、阅览室、娱乐场所等当作生产车间。从而使罪犯只知道生产,对自身的恶习改造无暇于顾。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监狱生产有时偏离监狱的工关工作方针,甚至有的违背法规,比如非法印刷出版社,生产不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产品等。有的监狱在生产安排中,那种产品经济效益好,就盲目生产那种产品,往往采用简单的生产方法,加强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危害罪犯身体健康,以此追求最大化的积极效益。

<三>罪犯在进行劳动改造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干警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罪犯所从事的监狱生产,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罪犯的技术水平要求不太高。同而大多数监狱企业技术人员和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干警,在监狱生产过程中仅充当了罪犯看管人员。他们加强了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再加上监狱经费的紧张即使他们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长此以往,监狱企业整体业务素质水平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将会严重缺乏。

三、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管理为了实现监狱工作和改造罪犯质量的最优化目标,司法部提高了“三化”治监方略。

“三化”即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把监狱的饿全部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管理,规范运营、切实依法治监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罪犯劳动改造科学化管理,在坚持以监狱机关为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参加罪犯的改造活动,以求提高一定的社会效益。

<一>罪犯劳动改造法制化。首先要贯彻落实“惩罚与改造姜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坚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切实保障罪犯在劳动方面拥有的权利;坚持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其次,要对罪犯的劳动状况进行认定。具有劳动能力的罪犯,要按照《监狱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严格执行;对于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罪犯要分别对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不参加劳动,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即可,最后关于罪犯劳动时间的管理,根据司法部制定的《关于罪犯劳动时间的规定》执行。即罪犯劳动时间为6天,每天劳动8小时,平均每周劳动时间不超过48小时,未成年犯的劳动时间减半;监狱除保证罪犯每周休息一天外,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和国庆节时按照相关的规定安排休假;监狱生产单要延长罪犯劳动时间,必须提前拟定加班计划,经监狱狱政,劳动管理部门审核,得到监狱长的批准后方可实施,事后安排罪犯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根据延长罪犯劳动时间的长短,支付一定数量的加班费。总之,监狱对罪犯的全部劳动改造工作都要遵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监狱法、劳动法等),依法对罪犯的劳动改造进行管理,完善罪犯劳动改造体系,切实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二>科学地对罪犯劳动改造进行管理 ⑴利用泰罗制对罪犯劳动力资源进行管理

泰罗是科学管理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代表人物。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他出了一套科学管理理论,撰写了《科学管理》一书,其概括出的几条科学管理原则,对当代的罪犯劳动改造管理仍具有借鉴意义。

1、通过对监狱劳动时的每一个动作所需的时间与最佳工作方式的研究,判定出最佳的劳动方法,使罪犯科学劳动,提高效率。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监狱延长罪犯劳动时间和加强劳动请度的可能性。

2、选择既能很好的适合某种监狱生产的工作,又能够积极改造的罪犯担任生产小组长。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对这类罪犯进行技能培训,以求他们能够掌握运用科学的生产方法,推动监狱经济效益的增长。

3、干警和监狱专业技术人员对罪犯要有“为人师表”的意识,向罪犯传授生产技术,以确保监狱生产工作能够按照监狱确定的科学原则进行。

4、根据罪犯的身体素质,生产技能、心理特征等个性元素的不同,对罪犯咱家的监狱生产工作进行分工,杜绝出现年老体衰的老年犯从事重体力劳动,具有生产技能而体格不太好的罪犯扛箱包能现象出现。⑵罪犯劳动改造的组织管理

所谓罪犯劳动的组织管理,是指对罪犯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劳动组合、劳动工效、劳动成果的管理。

1、建立严格的罪犯劳动对象管理制度。除坚持执行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重点在加强采购、生产,使用和保管方面的管理。

2、加强对罪犯劳动手段管理,以求提高监狱经济效益,从而为监狱经费不足提供一些帮助。最终有利于充足监狱出产资金,改善狱政设施和监管条件以及干警的福利待遇。最终提高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罪犯的劳动改造热情,有利于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同而监狱有必要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技术类型和技术结构,建立一个以适应先进技术为主的,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技术家够和技术体系。

3、加强罪犯劳动组织管理,充分发挥罪犯劳动的改造功能的改造功能,互帮互学、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从而提高罪犯劳动改造的积极性。首先根据罪犯的生理状况、技术水平、文化程度、刑期长短、改造表现等指标不同,对罪犯劳动改造的不同工种和岗位进行选材适用,营造一个公平合理,公正无私的氛围,促进罪犯劳动改造质量的提高。

4、加强罪犯劳动的工效管理,维护良好的劳动改造秩序,提高劳动效率。可以通过长期制定先进、合理的罪犯劳动定额方法,如工时足额、操作定额等。实行公平的罪犯劳动报酬和奖惩制度,贯彻落实《监狱法》关于罪犯劳动报酬的明确规定。

5、加强罪犯劳动成果的管理。罪犯劳动成果作为罪犯劳动的产物,是罪犯在劳动中体力、脑力、智力的综合运用,能够综合反映罪犯劳动的改造态度、改造表现、劳动技能以及改造水平的状况。通过对罪犯劳动成果的管理,主管干警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罪犯劳动改造情况,从而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案,最总有利于罪犯改造全面的提高。

<三>罪犯劳动改造的基本原则 罪犯劳动的基本原则,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对罪犯组织和实施劳动改造过程中所应该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利为规范,罪犯劳动改造实践证明,罪犯劳动改造应当遵循依法实施的原则,社会主义人道注意原则、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结合的原则、区别对待罪犯劳动改造原则和干净直接知道管理原则。

⑴罪犯劳动改造一发事实的原则。即监狱人民警察对罪犯组织和实施劳动改造的全面活动都要严格依法进行,从而使罪犯劳动改造法制化。依法治监是我过建设化文明监狱的根本要求,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监狱的具体体现。

⑵罪犯劳动改造应遵循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在罪犯劳动改造过程中该于罪犯的人道主义待遇,依法保障罪犯在劳动中的各项合法权利,从而表示社会主义劳动改造制度的文明与进步。

⑶劳动改造要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把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相辅相成、相互提高的水平。⑷区别对待原则。即在罪犯劳动改造过程中针对罪犯个体或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差异,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和管理办法。男犯和女犯要分别关押;未成年犯与成年犯要分别关押;柑橘女犯特点,安排女犯参加精细性、劳动强度较小的劳动项目(如纺织、服装、工艺品加工等)。这一原则正是以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落成在监狱劳动改造中的运用和发展。

⑸干警直接知道和管理的原则。监狱人民警察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利对罪犯的整个劳动改造过程进行组织和指导,决不允许有他人越俎代庖。如干警自带罪犯出工,亲自布置劳动任务、要求注意事项;不准私自脱岗,不准利用“大罪犯”,“二管家”对罪犯劳动改造进行管理。结束语

本文对罪犯劳动改造及管理相关方面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初浅之见,略显稚嫩。在现行罪犯的劳动改造及管理的制度还有不足之处。希望随着法制的健全它也随之完善。

何为民主编《罪犯改造心》法律出版社2002版 王

泰主编《狱政管理学》法律出版社1999版

杜中兴主编《全国监狱人民警察基本素质复习提要》人民出版社1999版 兰

洁主编《教育改造》法律出版社1999版 王顺安主编《劳动教育学》法律出版社2002版 张编彦主编《犯罪学》法律出版社1999版

第五篇:浅议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www.xiexiebang.com 浅议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

孙继国

内容提要:罪犯劳动改造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物。“罪犯劳动改造”的内涵是对象、手段与目的在要素的有机结合,表明对什么人,要干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所谓劳动改造,是指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有计划地依法强制组织和指导和有劳动能力的服刑罪犯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从这个内涵中可以看出,我国监狱的罪犯劳动活动的基本宗旨主要在于改造罪犯的思想,改善和提高其智力、技能与身体素质,以使其保护之所以从罪犯劳动改造这个概念入手,是因为这样谈罪犯的法律保护更有其学理上的依据。我国目前罪犯劳动改造法律保护与国际上相比已相对落后,也滞后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许多方面也还很不具体、明确、完善,在有些理论方面也不适应当代的刑罚执行理念,在某些罪犯劳动保护的措施还无法可依,所以对罪犯的劳动改造法律保护的研究意义深远而重大。建立、健全罪犯劳动改造的立法保护、行政保护、司法保护是我国刑罚执行的当务之急。

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如何在具体司法实践活动中切实完善、落实、维护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我国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出现的种种问题,建立健全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是我国法制领域的一项重大内容。

一、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意义

(一)对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必要要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不是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所谓人民民主专政就“专政”而言主要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中国大地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运动,斗争的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当时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政权的卫道士的旧监狱自然也在打倒之列,但是旧的监狱打倒后,新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革命政权如何处理社会犯罪呢?马克思在创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学说的同时也给了我们答案:用劳动去影响人、感化人、造就人的功能,对罪犯进行劳动改造。罪犯劳动改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日益发展。1954年9月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首次用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为了惩罚一切反革命和刑事犯”,“必须强迫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颁发的《劳动改造管教队工作细则》(试行)又进一步规定:“为了正确执行党和国家劳动改造罪犯的政策”,必须贯彻执行“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1994年12月《监狱法》的颁布实施等都对罪犯的劳动改造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体现了我国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www.xiexiebang.com 社会主义的性质。这说明我国对罪犯的劳动改造活动已经从政策形态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的法律规范,这下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内在要求。

(二)对罪犯的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是我国宪法的具体操作实践。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凡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而罪犯是触犯了国家刑律而剥夺自由的人,但他依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劳动同样也是他的权利和义务,只不过他的“劳动”有了“改造”的含义,但同样,劳动的法律保护对被剥夺自由的罪犯也应一视同仁。虽然罪犯是限制了人身自由的公民,但也应该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在劳动保护、劳动对象(对生命有危害)、劳动环境(影响生命健康)、劳动保护措施、劳动时间、技能培训、劳动报酬、劳动保险等都应与普通公民享有同样的劳动法律保护。这里声明一点:虽然罪犯也是公民,但毕竟是犯了罪的公民,他们被限制自由,在规定场所里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环境可能与普通公民有差别,没有自由的选择空间,但劳动对象和劳动环境不应对其生命和健康造成危害,这也是《宪法》对公民的最基本保障和实践操作的具体体现。

(三)对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是我国进行国际人权斗争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人权保障的逐步确立,刑事司法领域也越来越强调对罪犯的人权保障,这无疑反映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但是国际上一些人权组织和一些反华势力,经常针对我国的人权问题提出“人权提案”,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连续多年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针对中国提出“人权提案”,遭到我国及其它国家的一致反对,每每以失败告终。而监狱的人权问题成为国外人权组织的关注的重点,我们应该从两方面看待这个问题。对于西方国家的无理指责,特别是通过人权问题为借口来干预我国内政问题的企图,我们应进行针锋相对的反驳,但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对内检视我们的人权保障问题,特别是对罪犯的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问题,把压力变动力,正确处理我国监狱罪犯人权保障与罪犯劳动改造法律保护的关系,从而也更为有力地反击反华势力的人权攻击,满足国际上人权斗争的需要。

(四)罪犯的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是现代监狱刑罚执行理念的要求。笔者认为谈论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监狱法》规定监狱的宗旨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这之中“改造”的含义无容置疑,就是转变罪犯的犯罪思想,让其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那么“惩罚”的含义呢?过去,人们一直把“劳动”当作一种惩罚手段,因为罪犯的“劳动”的前面加了“强制”两个字。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而认为“惩罚”的最大含义也是唯一含义。应该是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这也现代监狱刑罚执行的中心理念。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罪犯作为被剥夺自由的公民,劳动依然是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只不过他们的劳动多了一层改造的功能。所以说罪犯的劳动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www.xiexiebang.com 改造也同样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因为劳动本身就是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所以罪犯的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是现代刑罚执行理念的必然要求。

(五)作好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有利于监狱的稳定,促进罪犯顺利改造。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提供劳动法律保护,是我国监狱对罪犯实行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几十年的经验证明,做好罪犯劳动的法律保护,对促进罪犯的思想改造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使罪犯体会到在劳动中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有法律保障的,从而消除罪犯对劳动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积极投入改造;二是使监狱在选择劳动对象时,就可以从保障罪犯的法定的权利的角度去考虑,从而减少狱内罪犯的反改造情绪,促进监狱秩序的稳定。总之,做好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可以为罪犯创造一个良好的改造环境,增强劳动的改造功能,以达到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反之,如果忽视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罪犯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而不给予应有的法律保护,必然引起罪犯思想混乱,使劳动改造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从而严重影响监管改造秩序。

(六)做好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工作是正确执行《刑法》、《监狱法》等具体法律工作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预防和减少犯罪(包括狱内重新犯罪),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我国监狱执法是严格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和《刑法》、《监狱法》的具体规定去为罪犯的劳动改造提供法律保护的。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以及现代新的刑罚执理念日趋完善,《刑法》和《监狱法》在对罪犯提供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已经相对滞后,不尽完善,但是作为我国目前刑罚执行的最直接依据依然是《刑法》和《监狱法》,但做好罪犯劳动法律保护是正确执行《刑法》和《监狱法》的一部分,也是我们预防和减少犯罪,实现社会综合治理的有力措施。

二、我国监狱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改造究竟是一种改造手段还是一种惩罚手段,《监狱法》未明确定论。《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而〈监狱法〉第三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改造与惩罚相结合,劳动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监狱法〉第四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应当依法监管,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监狱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以上监狱所有有关“罪犯劳动”都没有明确体现出〈宪法〉的含义,那就是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罪犯是被剥夺自由的特殊公民),把劳动仅仅异化成了一种改造手段是不全面的。其中〈监狱法〉第六十九条“必须”二字又带有“强制”的含义,既然是“强制”劳动,那么劳动也就带有惩罚的含义。笔者认为,这是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缺陷,应该让〈监狱法和宪法保持法律上的一致性:在〈监狱法中明确规定,劳动既是罪犯的权利也是罪犯的义务。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www.xiexiebang.com

(二)罪犯劳动改造对象、劳动改造条件、劳动安全没有真正纳入监狱法的法律保护。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中有很大部分监狱都建在老、边、穷地带,罪犯从事的劳动对象多是高瓦斯、高粉尘、高风险等工种,劳动条件极其恶劣。在防粉尘、有害气体,防噪音、强光,防暑降温、防冻等方面,达到作业条件要求的较少,作业环境的通风、照明、清洁卫生,个人防护用品的供应,职业病的预防等等,都还不很完善,罪犯身份健康和生命安全就不能得到妥善有效的保障。劳动是罪犯的义务,由于特殊的原因、环境,罪犯对劳动对象选择面小或没有选择性,虽然各个监狱有各自的具体情况,但是笔者认为〈监狱法〉应对罪犯的劳动改造对象、劳动改造条件、劳动安全等做出明文而详细的规定:高风险行业的劳动应征求罪犯的意愿,劳动改造条件差,劳动保障不力的劳动对象应禁止使用罪犯作业,让个别监狱“望法止步”,以充分体现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

(三)罪犯的劳动改造时间、劳动改造报酬没有得到法律保护。〈监狱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监狱对罪犯的劳动时间,参照国家有关工时的规定执行:在季节性生产等特殊情况下,可以调整劳动时间”。这个规定有以下几个不尽完善的地方,使罪犯在劳动改造时间上没有得到较切实的保护:

1、劳动部1995年3月5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职工的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而在具体操作中不少监狱组织罪犯劳动都是每周六个劳动日,四十八个劳动时;

2、规定在季节性等特殊情况下,可调整劳动时间,但没有考虑给予罪犯补偿或补休问题;

3、〈监狱法〉本来就是调整罪犯改造关系的一部专门法律峄罪犯的劳动时间就应该明确规定,一日劳动多少时,一周劳动多少日,根本不必参照其它法律法规,以免发生抵触又无法自圆其说。参照的结果等于没参照,使得罪犯的劳动时间没有法律保护。〈监狱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酬,并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这是我国法律第一次对罪犯的劳动报酬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罪犯劳动价值的肯定和承认,也有利于培养罪犯自食其力的能力,有利于减轻罪犯家属的经济负担。但〈监狱法〉只提出这笼统“劳动报酬”的概念,而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加之很多监狱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所以使得罪犯劳动报酬有法可依,无法可“取”。虽然有部分效益好的监狱也在以奖金的形式给罪犯一定数额的劳动报酬,但也仅仅是一种行政激励措施,象征性而已,罪犯的劳动报酬实际也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

(四)罪犯的劳动技术学习及再就业培训缺乏法律保障。对罪犯劳动改造的目的是矫正其恶习,将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而事实上呢?由于监狱的特殊原因、具体情况,罪犯的劳动改造对象、范围具有不可选择性,高风险、高强度或者多为劳动密集型。罪犯基本上不可能存在劳动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例如某监狱几十年的主体产业是罪犯从事井下采煤(属高险、高强度、高粉尘、高瓦斯),大部分罪犯为了记功减刑,一天劳动十几个小时,直到刑满,罪犯基本上没有时间学习其它劳动技术及再就业培训,学习到的也只不过只最原始的、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www.xiexiebang.com 最粗放的采煤技术;比如某监狱罪犯从事加工人造宝石工种,每个熟练罪犯一天可加工150-200颗,每颗单价为0.07元,每天收入为10.5元-14元不等,一个罪犯创造的毛利也就250元左右,还不计生产成本。试想一个罪犯几年、十几年有的甚至几十年都只学习一种加工人工宝石技术,他刑满后又怎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呢?所以对罪犯的培训,特别是劳动技术学习及培训提供法律上保护,使其在监狱内学习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出狱前的再就业培训,对其回归社会后自食其力,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罪犯的工伤死亡等鉴定程序、赔偿程序,补偿等没有完全得到法律的保护。罪犯作为被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殊公民,他们的很多权利虽然没被剥夺,但至少不能像正常公民那样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权利,这自然而然的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笔者根据从事十几年监狱工作中了解到,监狱在处理罪犯工伤死亡鉴定程序、赔偿程序及补偿没有较好保证罪犯或者罪犯家属的权利。监狱对罪犯的工伤鉴定没有按照正常的劳动者鉴定程序,都是监狱的职能部门一手操办(职能部门为监狱的安全科和监狱医院);对罪犯的死亡鉴定还存在很多漏洞,缺乏透明度,罪犯死亡通常都是监狱和检察院等国家部门机关处理完后,作出鉴定才通知罪犯亲属,这并不是说监狱同检察院对罪犯死亡鉴定不公正、不客观,但是至少只给了罪犯亲属一种无可奈何的鉴定。同时对罪犯工伤死亡的补偿标准与社会同等情况相差甚远。笔者认为,法律应明确规定对罪犯的工伤死亡鉴定的程序、赔偿程序、补偿标准,使之更有利于保护罪犯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对罪犯工伤死亡的标准应与普通公民一样,因为罪犯的服刑是被限制自由为代价,而不是以肢体的不完整,甚至是生命为代价。

(六)罪犯劳动改造的劳动保险的法律保护也不尽完善。劳动保险,也称社会职工保险,是指劳动者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及发生其它生活困难时,从国家、社会或者有关部门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监狱法第七十条规定:“罪犯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由监狱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处理。”从这些规定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罪犯劳动保险同社会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在范围、内容上完全一致的,即只有“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事实发生时,才有罪犯劳动保险的问题,它不象职工保险范围、内容那样广泛;第二,这种“伤”、“残”、“死亡”只能在劳动过程中意外发生的。那么具体来说,罪犯在什么情况下致伤、致列或者死亡的,才能享受这一死亡劳动保险待遇?〈监狱法没有明确详尽的规定;另一方面,在目前某些监狱依然让罪犯从事一些高风险行业,但是对罪犯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没有具体的保险措施和制度,罪犯一旦受律保护已经相对滞后,不尽完善,但是作为我国目前刑罚执行的最直接依据依然是《刑法》和《监狱法》,但做好罪犯劳动法律保护是正确执行《刑法》和《监狱法》的一部分,也是我们预防和减少犯罪,实现社会综合治理的有力措施。

二、我国监狱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www.xiexiebang.com

(一)劳动改造究竟是一种改造手段还是一种惩罚手段,《监狱法》未明确定论。《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而〈监狱法〉第三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改造与惩罚相结合,劳动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监狱法〉第四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应当依法监管,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监狱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以上监狱所有有关“罪犯劳动”都没有明确体现出〈宪法〉的含义,那就是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罪犯是被剥夺自由的特殊公民),把劳动仅仅异化成了一种改造手段是不全面的。其中〈监狱法〉第六十九条“必须”二字又带有“强制”的含义,既然是“强制”劳动,那么劳动也就带有惩罚的含义。笔者认为,这是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缺陷,应该让〈监狱法和宪法保持法律上的一致性:在〈监狱法中明确规定,劳动既是罪犯的权利也是罪犯的义务。

(二)罪犯劳动改造对象、劳动改造条件、劳动安全没有真正纳入监狱法的法律保护。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中有很大部分监狱都建在老、边、穷地带,罪犯从事的劳动对象多是高瓦斯、高粉尘、高风险等工种,劳动条件极其恶劣。在防粉尘、有害气体,防噪音、强光,防暑降温、防冻等方面,达到作业条件要求的较少,作业环境的通风、照明、清洁卫生,个人防护用品的供应,职业病的预防等等,都还不很完善,罪犯身份健康和生命安全就不能得到妥善有效的保障。劳动是罪犯的义务,由于特殊的原因、环境,罪犯对劳动对象选择面小或没有选择性,虽然各个监狱有各自的具体情况,但是笔者认为〈监狱法〉应对罪犯的劳动改造对象、劳动改造条件、劳动安全等做出明文而详细的规定:高风险行业的劳动应征求罪犯的意愿,劳动改造条件差,劳动保障不力的劳动对象应禁止使用罪犯作业,让个别监狱“望法止步”,以充分体现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

(三)罪犯的劳动改造时间、劳动改造报酬没有得到法律保护。〈监狱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监狱对罪犯的劳动时间,参照国家有关工时的规定执行:在季节性生产等特殊情况下,可以调整劳动时间”。这个规定有以下几个不尽完善的地方,使罪犯在劳动改造时间上没有得到较切实的保护:

1、劳动部1995年3月5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职工的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而在具体操作中不少监狱组织罪犯劳动都是每周六个劳动日,四十八个劳动时;

2、规定在季节性等特殊情况下,可调整劳动时间,但没有考虑给予罪犯补偿或补休问题;

3、〈监狱法〉本来就是调整罪犯改造关系的一部专门法律峄罪犯的劳动时间就应该明确规定,一日劳动多少时,一周劳动多少日,根本不必参照其它法律法规,以免发生抵触又无法自圆其说。参照的结果等于没参照,使得罪犯的劳动时间没有法律保护。〈监狱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酬,并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这是我国法律第一次对罪犯的劳动报酬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罪犯劳动价值的肯定和承认,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www.xiexiebang.com 也有利于培养罪犯自食其力的能力,有利于减轻罪犯家属的经济负担。但〈监狱法〉只提出这笼统“劳动报酬”的概念,而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加之很多监狱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所以使得罪犯劳动报酬有法可依,无法可“取”。虽然有部分效益好的监狱也在以奖金的形式给罪犯一定数额的劳动报酬,但也仅仅是一种行政激励措施,象征性而已,罪犯的劳动报酬实际也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

(四)罪犯的劳动技术学习及再就业培训缺乏法律保障。对罪犯劳动改造的目的是矫正其恶习,将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而事实上呢?由于监狱的特殊原因、具体情况,罪犯的劳动改造对象、范围具有不可选择性,高风险、高强度或者多为劳动密集型。罪犯基本上不可能存在劳动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例如某监狱几十年的主体产业是罪犯从事井下采煤(属高险、高强度、高粉尘、高瓦斯),大部分罪犯为了记功减刑,一天劳动十几个小时,直到刑满,罪犯基本上没有时间学习其它劳动技术及再就业培训,学习到的也只不过只最原始的、最粗放的采煤技术;比如某监狱罪犯从事加工人造宝石工种,每个熟练罪犯一天可加工150-200颗,每颗单价为0.07元,每天收入为10.5元-14元不等,一个罪犯创造的毛利也就250元左右,还不计生产成本。试想一个罪犯几年、十几年有的甚至几十年都只学习一种加工人工宝石技术,他刑满后又怎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呢?所以对罪犯的培训,特别是劳动技术学习及培训提供法律上保护,使其在监狱内学习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出狱前的再就业培训,对其回归社会后自食其力,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罪犯的工伤死亡等鉴定程序、赔偿程序,补偿等没有完全得到法律的保护。罪犯作为被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殊公民,他们的很多权利虽然没被剥夺,但至少不能像正常公民那样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权利,这自然而然的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笔者根据从事十几年监狱工作中了解到,监狱在处理罪犯工伤死亡鉴定程序、赔偿程序及补偿没有较好保证罪犯或者罪犯家属的权利。监狱对罪犯的工伤鉴定没有按照正常的劳动者鉴定程序,都是监狱的职能部门一手操办(职能部门为监狱的安全科和监狱医院);对罪犯的死亡鉴定还存在很多漏洞,缺乏透明度,罪犯死亡通常都是监狱和检察院等国家部门机关处理完后,作出鉴定才通知罪犯亲属,这并不是说监狱同检察院对罪犯死亡鉴定不公正、不客观,但是至少只给了罪犯亲属一种无可奈何的鉴定。同时对罪犯工伤死亡的补偿标准与社会同等情况相差甚远。笔者认为,法律应明确规定对罪犯的工伤死亡鉴定的程序、赔偿程序、补偿标准,使之更有利于保护罪犯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对罪犯工伤死亡的标准应与普通公民一样,因为罪犯的服刑是被限制自由为代价,而不是以肢体的不完整,甚至是生命为代价。

(六)罪犯劳动改造的劳动保险的法律保护也不尽完善。劳动保险,也称社会职工保险,是指劳动者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及发生其它生活困难时,从国家、社会或者有关部门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监狱法第七十条规定:“罪犯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www.xiexiebang.com 由监狱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处理。”从这些规定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罪犯劳动保险同社会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在范围、内容上完全一致的,即只有“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事实发生时,才有罪犯劳动保险的问题,它不象职工保险范围、内容那样广泛;第二,这种“伤”、“残”、“死亡”只能在劳动过程中意外发生的。那么具体来说,罪犯在什么情况下致伤、致列或者死亡的,才能享受这一死亡劳动保险待遇?〈监狱法没有明确详尽的规定;另一方面,在目前某些监狱依然让罪犯从事一些高风险行业,但是对罪犯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没有具体的保险措施和制度,罪犯一旦受律保护已经相对滞后,不尽完善,但是作为我国目前刑罚执行的最直接依据依然是《刑法》和《监狱法》,但做好罪犯劳动法律保护是正确执行《刑法》和《监狱法》的一部分,也是我们预防和减少犯罪,实现社会综合治理的有力措施。

二、我国监狱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改造究竟是一种改造手段还是一种惩罚手段,《监狱法》未明确定论。《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而〈监狱法〉第三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改造与惩罚相结合,劳动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监狱法〉第四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应当依法监管,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监狱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以上监狱所有有关“罪犯劳动”都没有明确体现出〈宪法〉的含义,那就是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罪犯是被剥夺自由的特殊公民),把劳动仅仅异化成了一种改造手段是不全面的。其中〈监狱法〉第六十九条“必须”二字又带有“强制”的含义,既然是“强制”劳动,那么劳动也就带有惩罚的含义。笔者认为,这是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缺陷,应该让〈监狱法和宪法保持法律上的一致性:在〈监狱法中明确规定,劳动既是罪犯的权利也是罪犯的义务。

(二)罪犯劳动改造对象、劳动改造条件、劳动安全没有真正纳入监狱法的法律保护。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中有很大部分监狱都建在老、边、穷地带,罪犯从事的劳动对象多是高瓦斯、高粉尘、高风险等工种,劳动条件极其恶劣。在防粉尘、有害气体,防噪音、强光,防暑降温、防冻等方面,达到作业条件要求的较少,作业环境的通风、照明、清洁卫生,个人防护用品的供应,职业病的预防等等,都还不很完善,罪犯身份健康和生命安全就不能得到妥善有效的保障。劳动是罪犯的义务,由于特殊的原因、环境,罪犯对劳动对象选择面小或没有选择性,虽然各个监狱有各自的具体情况,但是笔者认为〈监狱法〉应对罪犯的劳动改造对象、劳动改造条件、劳动安全等做出明文而详细的规定:高风险行业的劳动应征求罪犯的意愿,劳动改造条件差,劳动保障不力的劳动对象应禁止使用罪犯作业,让个别监狱“望法止步”,以充分体现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www.xiexiebang.com

(三)罪犯的劳动改造时间、劳动改造报酬没有得到法律保护。〈监狱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监狱对罪犯的劳动时间,参照国家有关工时的规定执行:在季节性生产等特殊情况下,可以调整劳动时间”。这个规定有以下几个不尽完善的地方,使罪犯在劳动改造时间上没有得到较切实的保护:

1、劳动部1995年3月5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职工的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而在具体操作中不少监狱组织罪犯劳动都是每周六个劳动日,四十八个劳动时;

2、规定在季节性等特殊情况下,可调整劳动时间,但没有考虑给予罪犯补偿或补休问题;

3、〈监狱法〉本来就是调整罪犯改造关系的一部专门法律峄罪犯的劳动时间就应该明确规定,一日劳动多少时,一周劳动多少日,根本不必参照其它法律法规,以免发生抵触又无法自圆其说。参照的结果等于没参照,使得罪犯的劳动时间没有法律保护。〈监狱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酬,并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这是我国法律第一次对罪犯的劳动报酬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罪犯劳动价值的肯定和承认,也有利于培养罪犯自食其力的能力,有利于减轻罪犯家属的经济负担。但〈监狱法〉只提出这笼统“劳动报酬”的概念,而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加之很多监狱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所以使得罪犯劳动报酬有法可依,无法可“取”。虽然有部分效益好的监狱也在以奖金的形式给罪犯一定数额的劳动报酬,但也仅仅是一种行政激励措施,象征性而已,罪犯的劳动报酬实际也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

(四)罪犯的劳动技术学习及再就业培训缺乏法律保障。对罪犯劳动改造的目的是矫正其恶习,将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而事实上呢?由于监狱的特殊原因、具体情况,罪犯的劳动改造对象、范围具有不可选择性,高风险、高强度或者多为劳动密集型。罪犯基本上不可能存在劳动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例如某监狱几十年的主体产业是罪犯从事井下采煤(属高险、高强度、高粉尘、高瓦斯),大部分罪犯为了记功减刑,一天劳动十几个小时,直到刑满,罪犯基本上没有时间学习其它劳动技术及再就业培训,学习到的也只不过只最原始的、最粗放的采煤技术;比如某监狱罪犯从事加工人造宝石工种,每个熟练罪犯一天可加工150-200颗,每颗单价为0.07元,每天收入为10.5元-14元不等,一个罪犯创造的毛利也就250元左右,还不计生产成本。试想一个罪犯几年、十几年有的甚至几十年都只学习一种加工人工宝石技术,他刑满后又怎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呢?所以对罪犯的培训,特别是劳动技术学习及培训提供法律上保护,使其在监狱内学习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出狱前的再就业培训,对其回归社会后自食其力,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罪犯的工伤死亡等鉴定程序、赔偿程序,补偿等没有完全得到法律的保护。罪犯作为被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殊公民,他们的很多权利虽然没被剥夺,但至少不能像正常公民那样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权利,这自然而然的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笔者根据从事十几年监狱工作中了解到,监狱在处理罪犯工伤死亡鉴定程序、赔偿程序及补偿没有较好保证罪犯或者罪犯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www.xiexiebang.com 家属的权利。监狱对罪犯的工伤鉴定没有按照正常的劳动者鉴定程序,都是监狱的职能部门一手操办(职能部门为监狱的安全科和监狱医院);对罪犯的死亡鉴定还存在很多漏洞,缺乏透明度,罪犯死亡通常都是监狱和检察院等国家部门机关处理完后,作出鉴定才通知罪犯亲属,这并不是说监狱同检察院对罪犯死亡鉴定不公正、不客观,但是至少只给了罪犯亲属一种无可奈何的鉴定。同时对罪犯工伤死亡的补偿标准与社会同等情况相差甚远。笔者认为,法律应明确规定对罪犯的工伤死亡鉴定的程序、赔偿程序、补偿标准,使之更有利于保护罪犯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对罪犯工伤死亡的标准应与普通公民一样,因为罪犯的服刑是被限制自由为代价,而不是以肢体的不完整,甚至是生命为代价。

(六)罪犯劳动改造的劳动保险的法律保护也不尽完善。劳动保险,也称社会职工保险,是指劳动者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及发生其它生活困难时,从国家、社会或者有关部门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监狱法第七十条规定:“罪犯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由监狱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处理。”从这些规定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罪犯劳动保险同社会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在范围、内容上完全一致的,即只有“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事实发生时,才有罪犯劳动保险的问题,它不象职工保险范围、内容那样广泛;第二,这种“伤”、“残”、“死亡”只能在劳动过程中意外发生的。那么具体来说,罪犯在什么情况下致伤、致列或者死亡的,才能享受这一死亡劳动保险待遇?〈监狱法没有明确详尽的规定;另一方面,在目前某些监狱依然让罪犯从事一些高风险行业,但是对罪犯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没有具体的保险措施和制度,罪犯一旦受伤致残,甚至死亡,监狱在对其医疗治疗以及罪犯亲属补偿等方面没有给罪犯确定的保险。加之很多监狱没有这笔专项预算,即使有也是比较少的,在司法实践中,对罪犯的劳动保险没有具体的法律操作依据,保护罪犯劳动改造保险的法律也不尽完善。

三、罪犯劳动改造的立法保护

罪犯劳动改造的保护应该纳入公民的劳动保护,〈宪法规定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同样劳动也是罪犯的权利和义务,罪犯在劳动的性质上应该同公民一致,所以说对罪犯劳动改造的立法保护迫切且至关重要。目前作为调整罪犯劳动改造法律关系的主要法律是〈监狱法,而〈监狱法在立法对罪犯的劳动保护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1、立法规格不高,〈监狱法不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而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这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中造成无论是执法者还是非执法者,对〈监狱法的法律威严尊重不够,自然存在懈怠执法,对〈监狱法提高立法规格,是保障罪犯劳动改造的切实之需;

2、罪犯的劳动改造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不全面、很笼统,参照其它法律、法规的规定太多,〈监狱法没有自己的明确规定;

3、罪犯的工伤死亡鉴定程序应专门立法列入罪犯的劳动改造的劳动保护,这在〈监狱法中也是一片空白;

4、〈监狱法应从立法上重新界定罪犯劳动的含义,罪犯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www.xiexiebang.com 劳动是罪犯的权利和义务,而不是惩罚,即使是强制性劳动,也不应影响罪犯劳动含义的内涵,而只是一种行政措施。以上都是〈监狱法等在调整罪犯劳动改造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在立法上急需解决的空白和具体问题,以便切实保障罪犯的劳动保护的合法权益。

四、罪犯劳动改造的行政保护

目前,作为调整我国劳动改造关系的两大主要法律:即〈刑法和〈监狱法。虽然〈刑法和监狱法对罪犯劳动改造的劳动法律关系有一些规定,但是在有些方面还不是很准确、具体和全面。而〈刑法和监狱法的立法规格都有比较高(刑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监狱法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随着社会的经济、文明的日益发展和进步,〈刑法和监狱法在调整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关系明显不力,不能适应当前国际形势和现代刑罚执行理念的需要,而两大法律又不可能朝令夕改,所以对罪犯的劳动改造关系急需调整时就需要应用行政手段来调整,以达到对罪犯劳动改造的劳动保护;另一方面有些罪犯劳动改造关系中的劳动保护和具体细节方面又只能通过规格较低的行政法律、法规来调整,所以罪犯劳动改造的行政保护至关重要。

五、罪犯劳动改造的司法保护

法律代表国家的意志。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当然代表人民的意志,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深刻地指出:“〈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监狱是国家的机器之一,监狱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依法从事刑罚执行和对罪犯的改造。所以就要求监狱机关和监狱人民警察在司法活动过程中必须切实保障罪犯的劳动保护,监狱法应当也必须代表国家及人民的意志,全社会必须遵照执行的法律权威。

与此同时,监狱法作为调整刑罚执行法律关系的准则,从罪犯的角度讲,它就是“罪犯的宪章”,罪犯作为被限制自由的特殊公民,他们与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有着特殊的改造关系。他们在这种特殊的关系中就靠监狱法这部特别的“宪章”来调整自己与刑罚执行的关系,来享受他们的权利,履行他们的义务,当然也包括他们应当得到的劳动法律保护。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的主体(监狱、警察)也应该遵守这部特别的“宪章”。我国社会主义监狱执法风风雨雨走过几十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力的增强,我国的刑罚执行无论是执法过程和执法水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姑且不说借鉴其它国家先进司法经验,超前执法,这连目前法律、法规规定的东西也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上尤为突出。我们的刑罚执行机关有这种司法的不作为或打执法擦边球的大有人在。这样,罪犯的劳动改造得不到应有的司法保护,从而谈何罪犯的人权?谈何法律、法规的威严?笔者认为,罪犯劳动改造的立法保护和行政保护都很重要,但司法保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www.xiexiebang.com 护更为重要,我们要让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真正做好有法必依,以保障我们司法工作的严肃性。

六、对女犯和未成年犯劳动改造的特别法律保护

监狱法对女犯和未成年犯的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虽然也有一些具体规定,但根据女犯和未成年犯自身的生理、心理、年龄特征等情况,法律在特别个体劳动保护方面还有其不完善的地方,这都是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需要特别解决的方面。

总之,对罪犯的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含义深刻而广泛,意义深远而重大,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现实司法活动走向国际的前提和保障。劳动改造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罪犯矫正手段,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之上,罪犯的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也是罪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罪犯的劳动保护作为现代刑罚执行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监狱的稳定,工作,预防和减少犯罪,实现社会综合治理的长治久安。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对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其实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程中的必然客观现象,怎样完善对罪犯劳动改造的立法、行政、司法保护,尽可能实现对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律保护,是值得我国刑罚执行机关以及国际司法界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监狱法

2、刑法

3、宪法

4、罪犯劳动改造学(自考教材2002版)

5、罪犯与改造研究(中文核心期刊2005。3)

6、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讲话(1995年版主编张秀夫)

下载【公务员】第九章 劳动改造[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务员】第九章 劳动改造[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形势下劳动改造难点研究

    劳动改造理论研讨征文新形势下劳动改造难点研究摘要:劳动改造是我国监狱机关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之一,是中国特色监狱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破坏力量为建设......

    罪犯劳动改造法学试卷[定稿]

    罪犯劳动改造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928) 一、单项选择题 1. 监狱法是刑事法律体系中的(C ) A. 刑事实体法 B. 刑事程序法C. 刑事执行法 D. 刑事综合法 2. 我国第一部监狱法《......

    浅谈狱内罪犯劳动改造文化建设

    浅谈狱内罪犯劳动改造文化建设 摘要: 劳动改造,是《监狱法》赋予罪犯的法定义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司法体系的不断健全,狱内罪犯的劳动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从原来单一粗糙的......

    劳动教养与劳动改造(共五篇)

    劳 动 教 养1957年8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8次会议批准颁布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的,依照法律对需要收容劳动教养的人,由省(区、市)被决定的劳......

    新时期监狱罪犯劳动改造工作探析

    新时期监狱罪犯劳动改造工作探析 摘要:新时期的监狱罪犯劳动改造工作呈现生产途径多样化(劳动方式增多;产品种类增多,);促进目标具体化(创造监狱稳定因素;完成既定效益增长;);狱企职能......

    服刑人员在劳动改造期间受伤的是否认定为工伤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刑事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服刑人员在劳动改造期间受伤的是否认定为工伤 犯罪分子在监狱服刑期间,需要接受定期......

    论如何发挥劳动改造在罪犯改造中的价值

    如何发挥劳动改造在罪犯改造中的价值 劳动改造作为我国对罪犯进行改造的一种手段,在对罪犯的改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随着......

    劳动改造在监狱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精)

    劳动改造在监狱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日出 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有关劳动改造的哲学思想和法律依据,简要论述了劳动改造是监狱刑罚执行的重要内容,是教育 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