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民政部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
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民政部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3月14日,民政部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民政系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视频会议,专题部署《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 《办法》)贯彻实施工作,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要求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更好地补短板、托底线,解决好困难群众遭遇的急难问题。
李立国指出,《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类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首次将救急难、疾病应急救助、临时救助等方针政策纳入到法制安排中,是我国统筹 构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标志,为社会救助事业长远发展提供了法律遵循。他指出,《办法》对各项社会救助提出了十个方面新要求:一是构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二是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发展;三是明确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四是提供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法定依据;五是提出救急难的方针性新要求;六是明晰规范申请办理途 径;七是昭示社会力量参与的支持条件;八是拓展社会救助工作方式;九是为基层能力建设提供保障条件;十是健全违法违纪责任追究机制。这些新要求为发展社会 救助事业指明了方向,全国民政系统要深入学习、切实把握、狠抓落实。
李立国强调,做好《办法》的贯彻施行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民政部门的头等大事。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工作 统筹协调机制;二是加快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三是尽快建立并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四是抓紧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五是建立投诉举报和责 任追究制度。同时,要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更好地补短板、托底线,解决好困难群众遭遇的急难问题。今年,各省要选择若干个市县,按照及时发现救助对 象、依据救助制度开展、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快速上报解决特殊急难问题等基本要求开展试点,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尽快建立救急难工作 长效机制。李立国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主动发挥牵头作用,抓紧协调研究《办法》贯彻落实措施,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社 会救助工作绩效评价,适时组织执法检查活动,并把贯彻实施《办法》情况,增列为今年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的唯一“一票否决”事项。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北京公务员考试http://bj.offcn.com/htm/beijinggongwuyuan/
第二篇:2014天津公务员考试最新时事 民政部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
天津中公教育 http://tj.offcn.com/
2014天津公务员考试最新时事 民政部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
时事政治:据民政部网站消息,3月14日,民政部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民政系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视频会议,专题部署《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贯彻实施工作,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要求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更好地补短板、托底线,解决好困难群众遭遇的急难问题。
李立国指出,《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类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首次将救急难、疾病应急救助、临时救助等方针政策纳入到法制安排中,是我国统筹构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标志,为社会救助事业长远发展提供了法律遵循。他指出,《办法》对各项社会救助提出了十个方面新要求:一是构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二是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发展;三是明确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四是提供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法定依据;五是提出救急难的方针性新要求;六是明晰规范申请办理途径;七是昭示社会力量参与的支持条件;八是拓展社会救助工作方式;九是为基层能力建设提供保障条件;十是健全违法违纪责任追究机制。这些新要求为发展社会救助事业指明了方向,全国民政系统要深入学习、切实把握、狠抓落实。
李立国强调,做好《办法》的贯彻施行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民政部门的头等大事。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统筹协调机制;二是加快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三是尽快建立并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四是抓紧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五是建立投诉举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要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更好地补短板、托底线,解决好困难群众遭遇的急难问题。今年,各省要选择若干个市县,按照及时发现救助对象、依据救助制度开展、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快速上报解决特殊急难问题等基本要求开展试点,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尽快建立救急难工作长效机制。
李立国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主动发挥牵头作用,抓紧协调研究《办法》贯彻落实措施,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绩效评价,适时组织执法检查活动,并把贯彻实施《办法》情况,增列为今年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的唯一“一票否决”事项。
第三篇: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京津冀医疗卫生一体化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时事政治:京津冀一体化需要大的战略规划,也需要小处着眼,甚至需要公共服务先行。让北京的大医院去河北广开分院,就是一个突破口。
最近,京津冀一体化被舆论热切关注。在官方热议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对接合作的同时,民间已经自发形成了河北楼市投资热潮。
相对于目前舆论热议的楼市先热等各项议题,也应该看到,京津冀一体化也应该是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在一体化进程正式启动之初,就应考虑推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资源的一体化配置。
具体到医疗卫生领域,有关方面不妨尽快出台政策,引导鼓励北京的大医院到河北开设分院。
据北京市卫计委统计,截至2012年底,除驻京部队医院外,全市共有三甲大医院59家。而301医院、协和、同仁等若干家大医院,可以说是全国知名。在“全国人民到北京来看病”的现实情况下,北京的大医院不堪重负,北京也承担了较大的人流压力。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一方面,医疗卫生资源本应在疏解之列,无论是北京还是北京的大医院都需要减负;另一方面,则是河北方面的优质医疗资源不均衡,除了石家庄三甲医院较多,其他地方则相对不足。比如保定有1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北京的一半常住人口,却只有7家三甲医院。如果,河北承接来自京津的各种功能转移,人口与医疗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将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疏解到河北,不是用行政命令,让那些大医院搬离北京,这样做伤筋动骨,影响太大,而且也会影响北京市民的医疗福利。最好的办法就是,政府联手合作,用政策引导、激励北京的大医院到河北去开分院。
这是对各方都有利的好事。对民众,这当然是好事一件;对医院,则是一次发展的良机;对北京,这有助于分流就诊压力和职能疏解;对河北,则弥补了公共医疗服务的不足。
事实上,现在也不乏有类似的成功案例。比如,同仁医院亦庄分院成立十余年以来,不但起到了医疗资源均衡的作用,分流了大量院本部的就诊人流,而且已经成为辐射大兴、廊坊一带的一个医疗中心。据报道,301医院也已经在河北涿州建立基地。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3月底,北京市卫计委表示,北京将鼓励、推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向京外周边地区发展。目前,市卫计委正在研究具体方案。
如今,从多方报道来看,京津冀一些下属辖区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舆论也多着眼于行政职能的疏解、产业转移。但从本质上来说,京津冀一体化乃是区域资源的一次大的调整、重构,而并非单纯的经济现象,以及简单地人口转移,各项制度和公共服务的配套与衔接,至关重要。
京津冀一体化既需要大的战略规划,也需要小处着眼。在鼓励大医院到京外发展上,北京态度非常明确,这也需要河北方面做好相关的承接与配套。政府职能要真正到位,人性化的举措做到家,才能让人们愿意去河北,让转移到了河北的人在当地安居乐业。由此来说,京津冀一体化甚至需要公共服务先行。让北京的大医院去河北广开分院,就是一个突破口。
第四篇: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提高护照“含金量”
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提高护照“含金量”
近年,中国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唱出了外交和经贸的壮美和声。但是,相对于外交和经贸在全球范围的纵横驰骋,中国民众走出国门的愿景却仍有梗阻,这就是中国护照的“含金量”和国家战略力量不相匹配。因此,外交部长王毅日前有关提高中国护照“含金量”的表述,格外引人瞩目。
数据表明,欧美国家护照免签的国家与地区数量多在150个以上。即使是我们的亚洲邻国,如日、韩、新加坡等国,也大抵和欧美国家持平。这意味着,国家和地区护照的“含金量”,基本和综合国力成正比。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民众持普通护照可享受免签及相同待遇的国家和地区只有19个,这是中国的尴尬。
不是中国人不愿意出国,而是中国护照远远不能满足国人走出国门的现实诉求。据统计,2012年中国出境人数已达8300万人,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公民出国商务、探亲和旅游。中国已成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势下,中国游客扫货到哪里,哪里的商家就喜气洋洋„„
各国喜欢中国游客是真,但大多数发达国家和中国没有签订互免协议,因而中国公民到这些国家去,往往遭遇意想不到的麻烦。网上经常碰到互相交流赴美签证经验的另类“小贴士”,足以说明国人出国之难。
外交部长王毅日前在法国访问时表示,今后中国将尽可能和更多国家签订简化签证手续的协议,直至签署互免普通护照签证协议,让中国公民在海外旅行更为方便快捷。
这是好事儿!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虽然表现为公民出国的自由度和在海外的尊严,但却必须有国家战略力量作为支撑。因而,国家力量不能缺位。有人说弱国无外交,但实际上很多弱国小国拥有世界范围内的免签待遇。中国是世界大国,其实更有能力和外国展开这方面的谈判。外交部,固然代表着宏大的国家利益,但关注中国国民的微观福祉,让中国公民出国更容易,海外更有尊严,也许更能彰显“外交为民”的基本要义。
许多和中国发生战略性关系的国家,应该给予中国民众更为便捷的出行自由。中国也应给予这些国家的公民来华的便利。礼尚往来,互利多赢,体现在民间才更有意义,国民之间的友好,才能真正消解国与国之间的歧见。
北京公务员考试网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既在国家战略上重视中国,却在策略上轻视中国民众的存在。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要靠硬实力来提振,当然也离不开软实力的涵养。签署互免普通护照协议,意味着国际关系的融洽与信任,这种信任或基于意识形态的共识,或源于同质文明和同源文化的支撑,抑或建构在同盟关系的基础之上。一句话,软实力的同频共振和相互吸引,是重要因素。譬如,欧盟之间的国境已经相当模糊,各国之间可以自由往来。美欧美日之间,则因为共同的价值观而降低各自的入境门槛。
中国和西方国家虽然利益攸关,但在意识形态层面有着隔膜,因而西方对中国人入境可能还存在不安和焦虑。就此而言,中国越强大,西方可能越恐惧。因而,对于外国的误解,中国不能哀怨,也不能愤怒,只能用提升本国软实力的方式来感化他们,让其感同身受,惺惺相惜。
自信的中国要像历史上的大唐一样,张开双臂迎接八方来客;世界各国,也应敞开心扉,欢迎中国人。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北京公务员考试网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
第五篇: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政府信息公开
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础工作,没有信息公开,一切决策、政策和政府信息都谋于密室,只在小圈子公布,人民群众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政府和社会就谈不上是现代政府和社会。
2008年,中国政府正式出台了信息公开条例,将现代政府通行的“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项基本原则确立下来。应该说,自 条例实施后,政府的信息公开有了很大进步,重大决策和政策及重要信息基本上能够公之于众。尤其是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网站、微博、微信等也 建立起来了,并在政府信息的传播中发挥很大作用,民众的信息权利相比过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不过,也应承认,政府的信息公开程度还处于初级水平。无论从公开的方式、范围、及时性和信息反馈等方面看,都有相当大的提高和改进空间。也许有鉴于 此,本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要采取配套措施,加强相关制度和平台建设,进一步升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把政策“交给”人民群 众,使政府经济社会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能监督。李克强总理还特别指出,要把人民群众的期待融入政府的决策和工作之 中。
往大里说,信息权是一种基本人权,没有信息获取的自由,不能对政府的工作有知情权,也就不可能有效去监督和约束政府,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更不可能扩 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往小里说,政府的信息不公开,或者公开的程度很低,将会给民众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影响民众的生活和工作。所以,世界上多数国家 都将信息权纳入宪法予以保护,是公民应该获得的宪法性权利。
如前所述,国务院5年前就制定了信息公开条例,但或许基于此前我们没有政府信息公开的传统,致使很多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依法行政 的观念和政务公开的意识比较淡薄,从而造成目前的政府信息公开还只是一种办事型公开,公开什么,怎样公开,何时公开,完全由政府机关决定,公众只是政府办 事制度改革的被动受益者,形式主义严重。例如,很多政府网站是“僵尸”网站,长期不更新;一些热线电话要么无人接听,要么是空号。政府信息工作人员对民众 抱有一种恩赐心态,不给民众说“真话”,也不“交实底”。公民依据条例申请政府公开信息的要求更是屡屡受阻。上述种种导致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很不理想。
国务院常务会议为此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要完善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使之成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制度安排;二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三要强化责 任,抓好落实。这最后一条特别紧要,这条做不好,前两条就没保障。而要强化责任,抓好落实,现在来看,有必要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务公开 评议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不过,要使它们得到有效执行,还须让公众有法律救济和可诉的渠道与机制,并降低诉讼成本。目前,公众虽然可以通过条例规定的申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渠道寻求救济,上级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也会督查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但鉴于公民寻求救济的成本高,叫人很难乐观。
在这方面,新一届中央政府显示出了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信心、决心和勇气,为地方和部门做出了榜样。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对今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 作进行了部署,明确要求在行政审批、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等9个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每个重点领域都明确了具体责任部门,有的还列出了 “路线图”、“时间表”,这次会议又对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做出进一步部署,现在需要的是地方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积极跟进。
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是人民群众重要的民主权利。什么时候民众的这些权利得到充分行使,什么时候政府的信息工作就做得好。
北京公务员考试网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北京公务员考试网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