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煤厂瓦斯管理规定[最终版]
XX集团选煤厂瓦斯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落实晋煤瓦发【2014】200号《关于下发煤炭企业附属洗(选)煤厂瓦斯管理规定的通知》,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障选煤厂职工在生产作业中的安全和健康,杜绝瓦斯事故发生,保护国家财产和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选煤厂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选煤厂必须设置瓦斯防治管理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瓦斯管理人员和装备。建立、健全各级瓦斯管理责任制、岗位人员瓦斯防治责任制。
第三条 专、兼职瓦检人员必须经集团公司以上部门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有国家统一印发的“瓦斯检查员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允许上岗作业。
第四条选煤厂重点瓦斯区域范围:原煤仓及上下皮带走廊、缓冲仓及上下皮带走廊、产品仓及上下皮带走廊、封闭式储煤场、返煤地道或其它有瓦斯积聚情况的封闭区域。
第五条各区域瓦斯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必须及时采取通风应急措施处理;采取措施后仍降不下来,应立即停止除排放瓦斯外的一切生产作业行为,待处理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生产。
第六条 本规定适应于集团公司所属各选煤厂。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七条选煤厂成立专门瓦斯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必须覆盖厂内所有存在瓦斯的区域。选煤厂负责在矿瓦斯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瓦斯管理制度以及制度的培训学习和落实工作。制度中须包括:厂内瓦斯巡检路线、巡检图表、巡检时间、地点、频次和原煤仓、产品仓、缓冲仓(受煤坑)上下的隅角、通风死角、风机进、出口瓦斯浓度的检测周期等。
第八条选煤厂须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瓦检员,重介车间配备兼职瓦检员,必须保证每班有瓦检员对瓦斯进行检测。基本职责:
(一)在正常生产作业过程中,按规定的巡检路线、巡检图表以及规定的时间、地点、位置进行瓦斯检查,做到检查、填写、汇报“三对口”。
(二)专职瓦斯检查员必须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周期内对原煤仓、产品仓、缓冲仓(受煤坑)上下的隅角及通风死角进行为期一周的检
测,对风机进行一次进、出口瓦斯浓度检测。
(三)重点瓦斯区实施电火焊作业前和作业中的瓦斯检测工作由专职瓦检员负责,一般瓦斯区实施电火焊作业前和作业中的瓦斯检测工作由车间兼职瓦检员负责。
(四)发现瓦斯浓度超限,须立即停止除瓦斯风机和监控设施范围以外的其它电气设备运转,及时汇报并协助采取措施降低瓦斯浓度。同时作好瓦斯超限及设备设施故障记录。
第三章监测监控设备管理
第九条矿相关部门负责选煤厂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所有设备的管理,制定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技术规程,按设备检修要求,制定设备定期检修计划,按计划进行检修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
第十条选煤厂负责按照操作技术规程使用,同时做好设备运行状况记录,并将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矿相关管理部门。
第十一条本规定第四条中界定的重点瓦斯区域必须配置瓦斯传感器、现场显示仪表和通风设施,同时数据能够实时传输至选煤厂调度室。
第十二条选煤厂的瓦斯传感器要与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联网,并实现数据实时上传。
第十三条通风设施与监测系统实现闭锁关系,各区域、空间瓦斯浓度达到报警临界值时,能够自动开启风机强制排风降低瓦斯浓度同时启动声光报警系统,矿、厂调度室和生产现场要能够同时收到报警信号。
第十四条各区域、空间瓦斯浓度达到危险临界值时,系统必须立即停止20米范围内除瓦斯风机和监控设施以外的其它电气设备同时启动声光报警系统,矿、厂调度室和生产现场要能够同时收到报警信号。
第十五条选煤厂重点瓦斯区所有电器设备必须为防爆型,设备、设施、管路系统防雷、接地良好。
第十六条所有用于瓦斯抽排的通风口、通风设施,任何人、任何单位未经许可严禁随意封堵、停运和毁坏。
瓦斯、风机自动监控系统的电缆、元件及专用电源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移位、拆除、停运和毁坏。
第十七条瓦检仪由矿负责按规定进行充电、发放、收回、保养、维修、校验、报废等管理,选煤厂专、兼职瓦斯检查员,要按矿、厂有关规定,按时到矿瓦检室领换瓦检仪,以保证瓦斯检测的质量,并负责领用后的正确使用和做好检测记录。
第十八条 对现场安装的瓦斯探头、风机传感器、电源、电缆以及通风设施,严禁用水冲洗,出现故障要及时进行抢修处理,保证监控排放系统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 加强瓦斯区电气设备的管理,防止电气受潮产生短路和电火花等。
第四章通风管理
第二十条所有煤仓上、下除自然通风外,必须有抽出式机械通风设施和系统。并能够实现各仓独立控制风量,风门要有明显的开关标识。
第二十一条仓内瓦斯排放所使用的风机必须安装在仓外,严禁安装在仓内、仓口或走廊内。
第二十二条产品仓上下、原煤仓上下、及缓冲仓(受煤坑)上要配备必要的移动风机,用于局部瓦斯积聚、检修等特殊情况时的通风需要。
第二十三条严禁任何人随意封堵排风口、进风口;严禁任何人破坏瓦斯排放管道及设施;严禁任何人随意停止仓上风机运行,当排风设备、设施出现异常时,岗位人员或发现人必须及时汇报厂调度室进行处置。
第二十四条生产或装车时,原煤仓下、产品仓下放煤口的通风闸板应全开,不放煤仓口的通风闸门应全关闭。缓冲仓(受煤坑)下、原煤仓下、产品仓下通风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时严禁放煤。
第五章应急响应程序
第二十五条矿负责制定完善可行的瓦斯管理应急响应预案同时储备充足有效的应急物资,按规定组织应急演练,选煤厂负责应急预案的培训学习和配合矿参与应急演练以及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各区域、空间瓦斯浓度达到危险临界值时,洗煤厂必须立即停止除瓦斯风机和监控设施范围以外的其它电气设备运转,疏散现场人员,同时上报矿相关部门,由矿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
第二篇:选煤厂瓦斯管理制度
皇城相府集团 选煤厂瓦斯管理制度(试行)
请领导审阅
审阅意见:
审阅人签字:
日期:
选煤厂瓦斯管理制度
一、瓦斯检查:
1、选煤厂瓦斯检查地点、部位、次数、时间要符合《选煤厂安全规程》的要求。
2、瓦检员检查瓦斯必须及时到达指定地点,严格按规定巡回检查,并用瓦检仪和甲烷传感器对比测试,严禁弄虚作假或空班漏检。
3、瓦斯检查严格执行厂管理规定,出现特殊情况时,必须向厂领导汇报,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放处理。
4、集控员经常性查看电脑监测的瓦斯数据,根据瓦斯变化趋势及时与岗位工联系,如探头与实际不符(误差超过0.1)要及时更换处理,做到提前发现、处理并防止瓦斯超限。
5、瓦检员每检查一个地点,都要将检查时间、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检查结果、探头显示值等及时向集控室汇报校对,做到测量数据的实时记录。
6、检查前要对使用的仪器,详细检查(电量、仪表显示是否正常),检查固定式瓦检仪是否正常工作,使用时按要求正确操作。
7、岗位工要熟悉本区域的避灾路线,如发生停风和灾害时,能正确引导本区域的作业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8、使用瓦斯仪检查煤仓瓦斯时,瓦斯浓度达到1.5%时,附近20米范围内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停止运转(抽排瓦斯设施除外)。只有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方可开动电气设备。
9、严格执行“请示汇报制度”,发现瓦斯超限及时处理,要按停风停电撤人制度“一停工、二汇报、三处理”严禁瓦斯超限的原则办事,严禁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
10、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当班处理或留在下一班处理的问题,要向下一班交待清楚,做到口对口,手拉手,你不来我不走。
11、妥善使用、保管检查仪器,本班使用完毕后及时交回。
二、瓦斯管理:
1、选煤厂原煤储煤仓、返煤暗道、筛分车间、块煤仓上、仓下,末煤仓上、仓下、矸石仓上等均为瓦斯容易积聚点,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瓦斯管理规
定严格执行。
2、做好上述地点的通风排瓦斯工作、瓦斯巡回检查和测量工作。
3、瓦斯检查地点的设施、检查次数、检查周期、检查方式按有关规定实施。
4、瓦斯报表必须真实可靠,并经相关领导审批后,统一保管。
5、各班瓦检员领取瓦斯检测仪,并认真填写领取记录,按规定对安全检测设备进行基础检定。
6、选煤厂原煤储煤仓、返煤暗道、筛分车间、块煤仓上、仓下,末煤仓上、仓下、矸石仓上风机、瓦斯检测器由瓦斯员统一管理,停电停风或瓦斯超限(1.0)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处理。
7、各煤仓仓上、煤仓内装设的通风排瓦斯装置必须可靠有效运行,并由瓦斯员负责维护管理,发生故障时及时排除。
8、煤仓上、下部烧焊,必须制定烧焊措施,必须放空仓,必须有干部跟班,经安全员、瓦检员现场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作业。
9、原煤系统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设备管理的要求,不得带电、明火操作,不得有鸡爪子、羊尾巴等。
10、严格执行检身制度,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严禁携带烟火和手机。
三、瓦斯操作:
1、返煤暗道的窗户视瓦斯浓度高低情况进行合理开闭调节通风。
2、返煤暗道的所有风机必须保证24小时开启。
3、生产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随意关闭风机。
4、选煤厂必须严格执行瓦斯浓度超过0.4%停煤换开另台给煤机,超过0.5%停车,超过1%停电撤人的规定。
5、当瓦斯浓度超过0.4%停止给煤,换开另台给煤机时必须遵循几个原则:
(1)待瓦斯浓度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并且降到0.4%以下。
(2)换开另台给煤机,优先选择同仓下瓦斯较低的给煤机。
(3)需要换开另台给煤机时,要求所有给煤机瓦斯浓度均处于正常的状态,不得因换开另台给煤机导致瓦斯浓度升高或超限。
6、任何原因引起的瓦斯超限或报警均要求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在查明原因并采取了相应防范措施后,当瓦斯浓度降到规定范围以内时方可再次带煤生产。
四瓦斯牌版管理
现场设“瓦斯检查牌”和“甲烷传感器值与瓦斯器值实测对照牌”。有设置甲烷传感器的测试点悬挂“甲烷传感器值与瓦斯值实测对照牌”,没有甲烷传感器的测试点悬挂“瓦斯检查牌”,瓦斯员必须认真填写并加强牌版管理。
五瓦斯记录及报表管理
瓦斯员当班必须认真填写“巡检瓦斯员记录手册”、”瓦斯检查巡回图表”、瓦斯日报表”并保证三对照。当班巡回检查3次、当天报表经厂长签字后交集控室收存。
六 瓦斯检测地点;
原煤仓仓上仓内、原煤仓仓下10台给煤机周围、201皮带机头机尾、202皮带机尾、筛粉车间5、6层、402皮带机头机尾、618皮带机尾、901皮带机头、矸石仓仓上仓内、末煤仓仓上仓内、块煤仓仓上仓内、粒煤仓仓上仓内、409皮带机头、413皮带机头机尾、414皮带机头机尾、415皮带机头机尾、矸石仓下、末煤仓下、粒煤仓下、块煤仓下。
七瓦斯员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管理制度”。
第三篇:选煤厂配件管理规定
选煤厂设备配件购置、使用管理规定
针对目前设备配件在进货渠道和使用管理上存在的混乱局面,为把好设备配件的供货质量关,确保设备安全运转,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一、关于配件计划的编制
1、设备配件在储备上必须满足选煤厂安全生产需要,并按设备完好标准要求进行配置。
2、编制计划时必须严肃认真,凡因计划不周或储备不到位造成影响生产运行需求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芬雷公司不低于5000元的处罚。
3、编制计划必须有配件计划和月度配件计划,配件计划的编制必须在每年6月份完成;月度配件计划的编制在每月25日之前完成;矿井大修所需配件计划的编制要提前三个月完成;所有计划必须经芬雷运营部机电经理、选煤厂机电厂长审核通过后方可采购。违者给予芬雷公司2000元处罚,给予分管机电经理200元处罚。第二、关于配件的进货
1、配件的进货原则上一律采用原厂家生产,更改生产厂家在编制计划时必须说明,并经选煤厂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采购,违者给予芬雷公司每次不低于5000元的处罚。
2、进口设备的关键备件必须使用原厂家生产的进口部件,违者给予芬雷公司每次不低于5万元的罚款;如需用国产件代替必须经选煤厂同意;因配件质量问题对原设备造成损害的,按设备相应价值进行赔偿。
3、因配件供货质量问题导致生产或机电事故的加倍进行处罚。第三、配件到货验收、保管、发放管理制度
1、配件到货后,由芬雷公司组织包括选煤厂机电管理人员在内的相关人 员进行验收,选煤厂参与人员负责对进货厂家进行确认,芬雷公司负责配件供货质量。
2、配件入厂后,芬雷公司要做好配件保管工作,确保配件在保管期内无 损坏,在库房无短少,仓库要防盗、防火、防湿,确保配件安全;对于关键 的设备配件必须存放在现场所对应的设备附近,以便不时之需;原煤系统设备配件必须有详细的配件台帐。
2010.3.2
第四篇:选煤厂放射源管理规定
选煤厂放射源管理规定
为了响应国家对放射性同位素的管理规定,保障放射人员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洗煤厂特制定本岗位职责。
一、放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董为民 副组长:郭照江
成员:郭志勤、王鹏、段代勇、胡用成、樊拥军、孙金亮
二、放射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制订有关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防护管理办法。
2、负责建立健全放射源相关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
3、负责对放射人员的技能培训与定期体检工作。
4、负责对放射知识的普及和经常性的宣传、贯彻工作,使公众了解放射防治的相关知识。
5、随时检查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
6、定期检查放射防护设施和设备的技术性能。
7、负责与上级管理部门的联系工作。
8、建立专人专管制度。
9、当发现放射源丢失、被盗等事故时,配合上级领导并组织单位内部对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理和善后工作。
三、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操作人员职责: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2、进入工作岗位,需将劳动防护服穿戴整齐。
3、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对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熟练掌握放射源和放射装置性能与防护常识。
5、严格按操作规程正确操作,做到文明生产,安全无事故。
6、保持灰分仪四周的清洁。
7、对外来人员未经允许,禁止其靠近灰分仪。
第五篇:瓦斯管理的规定
瓦斯管理的规定
1、瓦斯检查员必须持证上岗,否则扣除当班工资。瓦斯检查执行巡回检查和专人负责相结合,高瓦斯地区瓦斯检查执行专人负责制,低瓦斯地区实行巡回检查制。
检查地点: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总回风道以及矿认为需要检查点。
检查次数:低瓦斯地区采掘工作面每班不少于2次,高瓦斯地区采掘工作面每班不少于3次,硐室每班检查一次,无人作业的工作面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检查内容:沼气、二氧化碳浓度、温度。
2、瓦斯检查员在现场检查发现有害气体超限时,有权停止该地点和威胁地区的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向矿调度室报告。否则,按“三违”追查当事人的责任。
3、瓦斯员必须按规定认真检查所管辖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必须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每次检查都必须认真记录,做到瓦斯记录本、牌板、台帐“三对口”。瓦斯员弄虚作假出现空班、漏检、假检时,罚款100-500元。并给予开除矿籍。
4、井下放炮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否则,罚责任者100-300元。
5、瓦斯检查员实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并有记录可查,违者罚款50-100元。
6、瓦斯检查日报及通风调度日报必须及时报送矿长,总工程师审阅。一次不报送罚50-100元。
7、排放瓦斯实行分级管理,通风队编制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由救护队进行排放。排放瓦斯必须严格执行“撤人、断电、限量”三原则,严禁“一风吹”。矿调度室、通风队按照排放措施要求认真调度、指挥排放工作,排放瓦斯现场负责人将现场情况及时向矿调度室、通风队汇报。
8、采煤工作面瓦斯检查除执行五点(上、中下部、上隅角、回风)检查外,还要对附近的高冒点的瓦斯浓度检查。做好回采面上下隅角的瓦斯管理,上下隅角的支护必须与切顶线回齐或超前回料,不得滞后回料,防止瓦斯超限,因滞后回料造成瓦斯超限,罚回采队组100-500元。
9、加强盲巷的管理,通风队要按规定建立盲巷登记卡,管理台帐,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通风系统图上标绘清楚,做到帐、卡、图三对口,每月将盲巷情况,新增盲巷产生的分析报矿安监站长,总工程师。因帐、卡、图不清,每次罚通风队20-100元。采掘工程平面图不能及时反映盲巷情况,每次罚测量人员20-100元。
(1)盲巷形成后,必须在24小时内对其封闭,在封闭墙外要设置永久栅栏、指示警标,巷道净高2米以下,必须全断面设置栅栏,巷净高2米以上的盲巷,栅栏高度不得低于2米,并设有警标。否则罚通风队50-100元。
(2)每旬由矿救护队员配带仪器仪表检查盲巷密闭处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温度、巷道支护及密闭完好情况。对采空区密闭墙内外均要检查上述数据,检查结果报矿长、总工程师、安监站长、通风队。检查数据不全或未按规定检查,每次罚通风队50-100元。(因巷道失修,人员不能安全进入检查地点除外)。
10、采掘工作面透盲巷前,必须由通风队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矿救护队探险,瓦斯超限时,必须先排放瓦斯恢复正常通风后透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