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 作为一种新的心理辅导模式,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和培训,朋辈心理辅导的实施途径及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到朋辈心理辅导等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扩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3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愈来愈受到了关注。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的心理辅导模式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上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现已成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新的模式。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应用
1.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和培训
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招募,选拔出具有较好心理学知识基础的,有亲和力形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也可通过班级推荐出本班热心、积极并具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学生来担任朋辈心理辅导员。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内容不仅要有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必要的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治疗方法等实际操作技巧方面,还要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方面,如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尊重他人,真诚待人的咨询态度等。培训手段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翻转课堂、模拟咨询、集体讨论、团体辅导、案例教学、电影教学等多种手段,使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素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得到提高。当然还要重视朋辈心理辅导员后期的培训和自我成长,在培训中学到的咨询技巧只有在实操后才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悟,所以需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督导,帮助其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进行自我完善。
2.朋辈心理辅导的实施途径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的不断健全,不少高校已建立起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级层面)→心理辅导站(院系层面)→心理联络员或心理委员(班级层面)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网络体系,将朋辈心理辅导渗透到整个网络体系中不仅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自助”成长功能,还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大大拓宽。在校级层面上建立以心理专家为核心的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中心,对全校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在院系层面上建立以辅导员和心理教师为中心的朋辈心理辅导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开展本院系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在班级层面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作用,立足本班,及时反馈同学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承担着预警和后期跟踪工作,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介绍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和心理援助设施。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可利用分组和选拔――基本知识培训――实际操作与案例分享三个步骤将朋辈辅导引入到教学环节中,使得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而且注意了学生的体验和参与,教学内容贴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能吸引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朋辈团体心理互助活动。通过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知识讲座,读书会、心理电影赏析、校园心理剧等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通过心理沙龙、团体活动等活动或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QQ群、微信群、贴吧、飞信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发挥自我潜能,释放心理压力。
二、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一点思考
1.朋辈心理辅导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所以朋辈心理辅导员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自身需要不断的学习,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非专业的心理咨询模式,所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定位在发展性心理辅导,对于那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必须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帮助,所以二者应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得朋辈心理辅导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众多热门词汇之一。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到朋辈心理辅导中,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工作中应持有积极改变和助人自助的理念,而且将确立以促进大学生的积极改变和自我成长作为其工作的重心,这将丰富朋辈心理辅导的内涵,不仅可以更加关注广大学生良好品德、幸福等积极品质的培养和发展,还能够激发朋辈心理辅导员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胡伟,胡蜂.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10)
[2]江胜锋.朋辈辅导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设计中的尝试[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9)
[3]曾谋.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教育心理研究)2013,(5)
作者简介:
郭禹(1978-)女,满族,辽宁兴城人,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学。
第二篇:浅谈高校朋辈团体心理辅导
浅谈高校朋辈团体心理辅导
赵琼陈倩马敏娜
摘要: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是近几年高校兴起的心理辅导新形势,由于其覆盖面广、效率高等特点得到
广泛的应用。但因发展时间较短,也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对在高校中开展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
优势和不足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关键词:朋辈团体心理辅导高校
心理咨询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在帮助那些
有着共同成长课题和有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与个体
心理咨询相比,团体心理辅导因受众面广、辅导效
率高等显著优势,近几年来成为高校兴起的心理
辅导新形式。作者根据自己作为朋辈团体辅导者 的经验,对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和不足进行分析。
1.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概述
朋辈含有“朋友”和“同辈”的意思,指年龄相近、同一级别、生活境遇相似的友人。他们处于同 一个时代,具有相似的价值观、生活经验、生活方 式和所关注的问题。团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独立个体为达到特定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彼此 间有互动并相互依赖、协同合作的一个群体。朋辈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经过专业培训、督导的领导者 对年龄、身份和自己相似的同学、伙伴以团体的形 式所进行的心理辅导。在高校中,主要是指在学生 之间由一到两位辅导者同时对十几到几十个人进 行心理辅导。因受辅导者知识、能力、专业素质和 人生阅历的影响,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在某种程度上 只能称为“半专业化”或“准专业化”的心理辅导。2.高校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团体心理辅导之所以在学校中适用且有效,是因为学校中的团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学生都 处在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共同要面对的发展 课题和成长困扰,而且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关注同 伴对自己的评价,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反馈 和建议。而在高校开展朋辈团体心理辅导还有以 下优势:
2.1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
现阶段,我国各高校里专职心理教师还处于
严重缺乏阶段,多呈现处数万名学生仅有几位心 理老师的状况,而且部分老师除了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外还兼有行政、教学等其他任务,做到对整个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深入了解,完全满足不同 班级、学院的心理活动需求常常使他们感到力不 从心,而朋辈心理辅导者的出现缓解了这一状况。由专职心理教师直接在全校招募朋辈心理辅导
者,对他们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督导,让其每人 负责一到两个学院。专职老师起统筹规划监督作 用,朋辈辅导者深入到各个学院,这样就在很大程 度上缓解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的情况。2.2受众面广、效率高
近几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大 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学生因文化水平较高,对心理咨询的偏见也逐渐改善,越来越多的 学生来到校心理咨询室解决自己的困惑。而个体 咨询需要求助者与咨询师面对面、一对一进行帮 助,其受众面小、效率低的缺点也日渐凸显。专职 心理老师每周咨询两有限,而且有些个案需要长 期多次咨询,所以每学期因个体心理咨询受益的 学生数量有限。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每次可使十几 人至几十人受益,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高校团体 心理辅导多以宿舍、班级、学院或者是学生组织为 单位进行,一次可对多人进行辅导,受众面广,辅 导效率高,这也是团体心理辅导得到广泛应用的 最主要原因。2.3对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好的把握,有 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朋辈团体辅导者兼有学生和心理辅导者双重
身份,和专职心理老师相比,由于其年龄、生活环 境、价值观、所关注的问题等和被辅导的同学相 似,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更容易开放自己,防御 性降低,有利于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而且受过专 业培训、督导的朋辈辅导者每人分管一到两个学 院,每次团体心理辅导直接和学生接触,他们比学 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更容易掌握学生心理最新动 态。定期和专职心理老师沟通交流后,有利于整个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
2.4促进辅导者成长,推动我国心理健康事业 的发展
朋辈团体辅导者长期接受专业的心理培训、督导,心理学知识和技能都会获得很大的进步,个 人也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待这些辅导者走出校门 进入社会后,会将自己作为朋辈辅导者所学的相 关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自己所在的工作和生活领
域,成为下一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中流砥柱,推 动我国心理健康事业的长足发展。
3.高校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
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 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 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助人过程。任何一个团体
都要经过团体的创始、过渡、规范、工作、结束五个 阶段。团体的组织方式有两类———持续性团体和
第三篇:浅谈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浅谈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摘要: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度过美好大学时光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以朋辈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青睐,可见朋辈心理辅导对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尤为重要,尤其是发挥心理社团在构建朋辈心理辅导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 朋辈心理辅导,心理问题,心理社团
刚进入陌生的大学校园,大学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适应这样一个大的集体,适应大学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学会如何正确的处理人际交往、感情问题,同时还要抵制来自外界的种种诱惑。这样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一改以往单调的高中生活,对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无一不是锻炼自己的阶段。但是,当他们出现心理困扰的时候,他们更容易接受和自己有着相似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学的劝告。因此,笔者认为朋辈辅导,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最好的方式。
1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作用 1.1大学生心理问题
(1)生活问题
远离家人、陌生的大学校园使得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暂时性无法接受,带着以往娇生惯养习性的大一新生无法立刻适应大学集体的生活方式。对于那些从小到大都依偎在父母铸造的暖棚里,从来没有经历过外面的风吹日晒的同学来说,独立生活痛苦不亚于当初参加高考。因此,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不懂的与周围的同学交流,无法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会使得大学生感觉到大学生活的寂寞和无趣,甚至摆脱不了网络的诱惑,从而虚度了大学四年的美好光阴。(2)学习问题 高中的学习可以说是在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下完成的,压抑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目标驱赶着学生不能有半点喘息的机会,填鸭似的教学方法慢慢的消磨中学生的一点点创新能力,禁锢的思维已经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但是大学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感兴趣的内容,给予学生大量的自学时间。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不利的一面。很多同学习惯了以往被动似的学习方法,大学的散养管理使得他们除却上课,绝没有其他与学习有关的活动。一到考试,他们就焦虑不安,60分万岁的学习要求和考前突击的应考模式让他们荒废了一年又一年。(3)情感问题
身处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因为对新环境的恐惧和好奇让我们对情感极度的敏感,渴望别人的关注和照顾。在自由开放的大学校园里,谈恋爱是无约束的。当然,有益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感情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往往问多情况下,感情会成为一种荒废的催生品。经常性的不上课,迟到、早退,消费不节制,在大庭广众下卿卿我我严重影响到了其他同学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他们失恋的时候会意志消沉,甚至选择自杀等,这无疑是一大隐形杀手。
1.2 朋辈及朋辈心理辅导的定义
朋辈指同辈的友人;志同道合的友人。含有朋友、伙伴、同辈的意思。“同辈”是指同年龄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和生活方式,具有年龄相近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
朋辈辅导又称“准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等,是指非专业化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督导向年龄、地位相当的求助者提供具有心理调节、咨询和教育功能的人际帮助过程。朋辈辅导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当时美国的学校尤其是高校,出现了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的问题。非专业兼职人员对于社区心理卫生机构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专家试着对人格发展健全的大学生进行训练,让他们帮助辅导校内同辈学生。这种辅导方式很快流行于大学校园,其效果也渐渐得到认可[1]。
1.3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作用
(1)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帮互助的平台,从而达到了双赢 大学是单纯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坎,大学生面对着外界的种种诱惑容易迷失自己,产生各种影响身心健康的心理问题,譬如曾出现的校园凶杀案等,这些都源于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没有及时的得到解决,在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下做出近乎疯狂的举动。因此,校园中需要有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帮助存在心理困扰的同学,而朋辈心理辅导则是时下高校最青睐的辅导方式。朋辈心理辅导员来自于广大的学生中,他们不仅维护和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而且也为自己提供了实践和学习的机会,在帮助中他们可以运用、总结和提升专业知识,在理论和实践中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同时这种互帮互助的行为给校园输入了正能量,为校园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氛围,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带动了整个校园思想素质的提高,实现“助人自助,成人达己”的双向目标[2]。
(2)提供了不同于专业心理咨询的容易接受的环境
某次心理调查显示:向朋友诉说是继自我调节之后最常用的心理求助方式[2]。朋辈间的心理鼓舞、劝说和支持会比非同辈间更有效果。并且朋辈心理咨询员的榜样示范更能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在朋辈心理辅导中,朋辈心理辅导的辅导员来自大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经验、教育程度、思维方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去劝说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使他们敞开心扉,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选择逃避。现在大学校园都有心理咨询室,同时引起周围同学的嘲笑,因此,心理咨询室发挥的作用有限。同时朋辈心理辅导的成员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身边同学的点滴变化,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在初期提供帮助,从而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大学生校园心理朋辈辅导方式
2.1校级心理社团
从全校大学生中选拔工作能力、感染力较强的同学通过举办活动、讲座、报告会等方式答解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全面覆盖的作用,但是却不能够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校级心理社团平时主要是安排和监督各学院心理协会举办相关有益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定期的总结各个学院在活动中的优缺点,实现了统筹兼顾的作用。2.2院级心理社团
作为院级心理社团,它主要负责学院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学院中选拔、训练优秀的、有能力的干事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通过对学院学生的具体观察,举办针对性的有益于本学院心理辅导的活动,如心理知识竞赛、大学生朋辈心理论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心理知识,学会与周围的同学互相交流、相互帮助,从而达到助人与自助的目的。
2.3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心理联络员
作为班级的一部分,他们主要通过面对面的帮扶身边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洞察周围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定期的交流和不定期的针对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班级和寝室活动,如聚餐、座谈会等形式,在心理和行为上双向帮扶,促进大学生敞开心扉认识和解决心理问题。校园心理社团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社团组织是大学校园的一大特色,这些社团组织在学生中很受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社团中聚集着一些思维活跃,善于交往并且具有奉献精神和组织才能的优秀学生,是朋辈辅导的重要载体。朋辈心理辅导要积极与校园心理社团相结合,以社团为载体让更多的同学认识、了解并参与到朋辈辅导群体中。丰富的社团活动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活动,让更多的同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正确地面对心理问题。通过心理社团这一载体,扩大朋辈心理辅导的影响,更好的发挥朋辈心理辅导的积极作用。作为管理学院的心理社团,担负着帮助本院全体同学解决心理困扰的重任,通过开展具有学院特色的、对促进本院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相关活动,如心理知识竞赛、525心理展播月、心灵涂鸦大赛、趣味运动会、哈哈郁闷墙、心灵日志等,加深了广大学生对心理学的了解,提高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了学校的教育体制[3]。
3.1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心理知识,为解决心理困扰提供了专业指导 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是增加大学生对于心理知识的认识,如果将心理学作为一个普遍性的教育课程,让每一位同学都认真的学习心理知识,那么一旦心理困扰发生,学生也能利用自己所了解的心理知识帮助自己解决心理困扰。
基于这样的目的,管理学院心理协会每年都会举办校级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展播月等形式多样的传播心理知识的活动。在心理知识竞赛中,参赛选手通过参加院级的心理知识初赛和校级的心理知识综合答辩,在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后,获得荣誉的同时,他们更多的是收获了心理知识。我采访过很多参加比赛的选手,他们唯一的感触就是增加了对心理知识的了解,他们也表示将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从而促进了助人与自助思想的传播。而525心理展播月则是让学生们了解了“我爱我”心理日,通过一个月的心理知识的传播,包括心理海报展、心理电影展播的方式,让学生在图画和电影中感受到学习心理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能让每个大学生更加爱惜自己,同时也爱惜别人。
3.2有助于大学生表达内心困扰,从而使心理困扰得以摆脱
人们常说,如果帮助别人却不知道帮助什么,那无非是在帮倒忙。对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是这个道理,首先你要知道求助者存在什么样的心理困扰,这就需要他主动的敞开自己的心扉,真实的表达他对的内心。
为了发现并进一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管理学院举办了各种直击大学生内心的活动,包括心灵涂鸦大赛、哈哈郁闷墙、心灵日志。心灵涂鸦大赛通过委婉的绘画的方式表达大学生的心理情况,使心理工作者通过参赛者的作品观察到潜伏在其内心的心理困扰的同时,也得到了求助者的接受。相反,哈哈郁闷墙和心灵日志则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通过将内心的困扰写在纸上的方式,公开坦诚的让心理辅导员了解他们的内心,使心理辅导员随时了解学生的内心动向,以便使内心出现心理困扰时就得到解决,起到了预防心理问题出现的作用。
3.3 有助于大学生加强交流,从而积极主动的融入集体
进入大学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学会与其他同学交流是顺利度过大学时光的通行证。相反,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的同学则会变得更加孤僻,甚至出现心理障碍。调查显示,大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是由于人际交往不佳,总感觉被身边的同学孤立,从而变得怪癖,渐渐的产生了心理困扰,直至产生心理问题。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融入集体之中也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绝妙方法[4]。
鉴于这样的现状,我院心理协会开展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沟通交流的活动,如趣味运动会、女子篮球赛等不失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欢乐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集体的重要性。同时,活动中也增设了让学生相互沟通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而不再胆怯,不再害怕别人的嘲笑。当然,这种以问题活动来增加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方式也得到了学生、学院、学校的大力支持。
总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的一种帮助,同时也是心理辅导成员的一种历练,人只有在痛苦与奋斗中,助人与自助中度过,才算是活出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叶茂,吴海银,陈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永会,秦洁.浅析朋辈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 [3] 王凯旋.朋辈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承德名族师专学报.2006(26)[4] 申继亮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临泽职教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认真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为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就业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更应是一个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潜能、学习解决问题和提升人际沟通等能力的地方,学校心理咨询室作为学校的一个部门将致力于支持、配合学校、老师、家长帮助学生适应、改善及解决在学校、家庭、或成长方面的心理问题,让学生能发展潜能,尽显所长。我校积极贯彻教育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将本学期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认真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以及市、县教育部门有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开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逐步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想要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取得实效,一个健全的组织是保障。我校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由心理辅导骨干教师为组员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在领导小组统一的指导下,制定教育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工作的开展有成效。本学期继续由学校的政教处领导主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辅导室由王振老师具体负责开展工作。根据学校规模大,学生多,特别是寄宿生多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们将组织一支经过专门培训学习的由十几位老师组成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具体负责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二)提高心理辅导教师专业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依托于一支素质强硬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我校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心理辅导培训,从培训教师入手,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辅导知识和心理辅导能力。
1.利用一切有利机会,选派学校的心理辅导骨干教师到河西学院外出培训学习。2.聘请专家来校做讲座,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心理辅导专业知识的学习。
3.学校运用专用资金,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订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资料,阅览室、图书室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书籍。
4.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学习及考证工作,本学年我校已有4名教师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
5.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等各级各类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个案、教学设计的评比活动。我校有4名教师在全省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一、二等奖。
6.在校级相关宣传资料中刊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新动态和新信息。
7.要求班主任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实践,并及时积累经验和整理、收集相关的辅导资料,以达到促实践求进步的效果。
(三)设立心理咨询室服务学生
1.开设知心姐姐信箱,欢迎学生来信倾诉自己的烦恼或困惑。
2.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来信,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并及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解决。3.成立心理咨询教师队伍,有计划、有安排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来访者做到尊重、理解、耐心、疏导、解惑。
4.在校园之声以及校园网上开设“知心姐姐”、“心灵对话”专栏,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辅导。
(四)遵循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育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校以学期为段确定辅导教育的重点,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常规教育辅导活动。本学期对学生在以下方面做了重点辅导:
学困生心理问题辅导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违纪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早恋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就业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安全教育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社会实践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人际关系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考试焦虑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网络成瘾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依赖父母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承受挫折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性心理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感恩父母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2.各班主任根据年级段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在每个月中开设一节心理辅导课,每学期择优上交一个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3.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并要求班主任注重在平时的班级教育生活的交流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任课教师和生活指导老师也要在平时的学科教育和生活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辅导教育。
4.积极发挥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优势,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在管理中实施生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理能力和心理素质。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等多种能力,运用室舍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五)、利用心理辅导活动课,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
由于新生在进入新的学校,面对新的环境,会出现一些心理不适现象,而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健康人格,引导、教育学生建构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我们工作的宗旨。所以本学期按计划在起始年级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及自我认识教育。通过心理课对中一新生进行了新生心理适应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学生的适应状况。
(六)、积极有效地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工作
继续做好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咨询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及困惑,对存在明显心理偏差的同学,及时做好与其班主任及家长的沟通工作,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力量达到良好的效果。在咨询过程中做到:
1.以坦诚、信任、鼓励、平等、接纳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接纳和信任自己。形成一种和谐、相互信任的气氛,使学生毫无保留地吐露真情,反映真实思想和情况。
2.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帮助他们调整看问题的角度,改变看问题的方法,建立新的思维模式,从而解决心理问题。
3.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进入正常学习。通过咨询,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所缓解,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为了更好的安排咨询时间本学期开始咨询室的咨询开始采用预约制度,并在咨询室门口贴上以“预约流程”和“值班时间”为内容的海报。并通过宣传橱窗和校园网进行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鼓励学生在网上、通过电话进行咨询预约。
(七)、开设心理讲座,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作为教育的教师来说,其自身的心灵里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促进教师心理成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满足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因此本学期心理咨询室与政教处共同制定了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学年计划,在本学期开展了两次以“情绪管理”和“有效沟通”为主题的心理讲座,使教师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更好的运用心理知识。
(八)、认真做好课题研究
由于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刚刚起步,采用何种模式进行工作、我校应该选择何种方法和途径进行“心教”是一个有待探索与研究的课题。此课题开始于08学年,通过与德育课老师的合作进行实
践研究,终于在本学期11月圆满地完成了市课题《以人为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思考》的结题工作。
(九)、积极参加培训和研讨会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发的世界,要发展进步,就得开放。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学期选派教师参加了团中央既国家社会保障局举办的心理辅导员培训班,加强了心理学的理论学习和其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经验学习。
(十)、发挥校园网络优势,建立“在线心理咨询”(开通QQ渠道),以便那些不愿和辅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和家长可以“在线心理咨询”寻求帮助,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
(十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有力保证。心理档案的建立还有助于教师、班主任、学校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更科学、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有助于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
(十二)、针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人格素养,父母的和睦与否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好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途径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亲子对话、积极家庭治疗等方式,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三、今后打算
1.将已开展的工作进一步做扎实和完善,做到细致,有效。
2.继续完善家校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渠道,尤其是单亲家庭和特困生家庭,优化家庭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形成全员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做好心理健康辅导课《生活、生命和健康》的教学辅导,激励教师想做、能做、会做这项工作的热情,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实践也证明,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目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经验,全员参与还存在差距。今后,继续深化和发展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加强对心理辅导,咨询技术的学习实践和研究,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第五篇: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丛扬子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1169)
【摘要】高校是大多数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学生阶段。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个人心理活动的形成、表现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在社会领域中个人思想的引导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文章主要探讨了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应用心理学理论来提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
近年来,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这是由于这两者的研究对象鱼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一提高人(学生)的思想层次,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在高校思想教育中,应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不但有利于辅导员自身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的提高,而且可以加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从而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一、心理学理论与附带元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从高校辅导员的角度来说,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为了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解决学生在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认识等社会性思想活动的问题,帮助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随着社会的进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需要不断应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准确地应用心理学理论去了解、认识并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建立有效的狗头渠道使学生能受到积极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一)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工作中心
心理学理论中,人的心理特征主要是以其行为、言论以及对事物的态度为主要表现形式。由于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即将定型、走入成熟的重要阶段。因此其主要表现出波动性和两极性,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且在环境的影响下两者之间很容易出现大逆转。因此作为辅导员,应当正确认识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并始终坚持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工具。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给予学生关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吱声的不足,并帮助他们消除消极思想,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二)积极应用个体差异理论,提高工作针对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个体差别的本质即心理差异。心理学理论中,由于多种内外在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家庭、城乡、教育、自身素质(外形、智力)等,每个人的心理体系都存在独一性。这种差异常表现在个体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学生甲属于多血质型,学生乙属于抑郁质型,当两人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都表现出消极态度。但是由于其心理本质不同,如果采取同样的教育方式,那么两人的教育结果一定是大相径庭的。因此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针对具体个体的心理特点来处理问题,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而不能采取一刀切、一锅煮的粗暴方式。
(三)运用需求层次理论和动机理论,从学生的行为考察其心理
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是大学生个性心理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是其他心理活
动产生的驱动力。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论中认为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应当依次包括生理(生存)、安全、爱与归宿以及尊重。针对大学生处于心理个性形成重要阶段的这一特点,辅导员应当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采取对应的教育方法。对于积极的需求,如求知、入党、公益活动等,应当给予充分的鼓励与支持;对于消极的需求,如拜金、追求权力、拉小集团等,应当及时进行制止教育,引导学生判断正确的积极的个体需求,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应用需求理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与理想的差别,帮助学生在现实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理想,从而实现两者的统一。
(四)注重意向效应,开展情感教育
罗森塔尔效应是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他证明了学生的进步同教师恰当的情感关注是密不可分的。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辅导员应当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导之以行,使学生感受老师的真诚,从而从内心上愿意交流。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居高临下的态度和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是难以使学生真正接受教育的,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厌恶情绪。可见,采用情感教育,能够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但应当注意的是,应用情感教育时应当避免无条件迎合学生,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更不能从中忽略了教育育人的本质。
三、结语
总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顺利融入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员作为学生的思想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始终把握教育育人的根本,多学习和掌握一些实用的心理学理论,多关注大学生教育研究。通过应用心理学理论,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充分把握不同学生个体的心理特征,善于观察分析,恰当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沟通技巧,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培养我国乐观积极的青年一代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静.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0,06(03)
[2]李雪华.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的结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