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课程实施经验分享

时间:2019-05-12 22:4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梦想课程实施经验分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梦想课程实施经验分享》。

第一篇:梦想课程实施经验分享

附件三:“梦想课程”实施经验分享

梦想课程实施“马尔康模式”的构想与实践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教育局 莫尚华

一、我们对“梦想课程”的理解

梦想课程不是一门单列、单独的纯粹意义的课程,而是一种思维、一种理念,一种渗透课程,需要全体教师领悟、拓展。探究、活动、自主是“梦想课程”的灵魂,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是“梦想课程”的根本。

“梦想中心”是“梦想课程”的载体,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多元化平台;教师是梦想课程的实施主体,也是带领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二、我们实施“梦想课程”的一些实践

1、实施培训统筹管理

我们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主要由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并将“梦想课程”的培训纳入统一管理。相对于内地、沿海,我们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很艰难,有了“梦想课程”的引领,我们在教师培训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三年来,有先进理念的指引,通过实践,老师们的专业化水平大幅提高,“梦想课程”理念自觉地运用在学科教学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充分的培养,阅读量的增加,有效解决了语言障碍的问题,改善了中小学生作文难的状况。

2、实施科研引领

教育局专门设立了县级研究课题,每年确立十个,由教师竞争研究,教育局给予一定的研究补助资金。这十个课题中有两个专门为“梦想课程”预留,以此向全县教师说明我们将“梦想课程”纳入了常规管理。

3、实施课程统一管理

我们将“梦想课程”纳入地方课程管理,要求各校按照《课程标准》,开足课时。“梦想课程”实施由教研室指导。

总之,“梦想课程”的推进,我们拿出了三剂药方:领导重视有效组织,促观念转变;科研带头有效渗透,促作用发挥;全员参与有效实践,促质量提升。

谁说校长不可亲?

——梦想课程拉近了校长与学生的关系漫谈

贵州黎平岩洞民族小学校长 钟俊

11月9日星期二上午,黎平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到岩洞中学讲课,到场的有岩洞镇党委、学生家长、中小学教师、中学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讲课的主题是“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讲得很感人,出现了很多学生、家长、老师感动得流泪的场景。可是作为小学校长的我却遇到了一个尴尬的情景,在讲到感恩老师时,有一个场面,要求学生跑到自己最亲的老师面前,和老师拥抱一下,说一声“老师,谢谢您”!当时有很多学生都跑过来,和老师们拥抱,其他老师面前都围着一大堆学生,争相跟老师拥抱,而我面前,就只有几个学生来到面前,热烈的看着、看着,就扭头跑向其他老师那里去了。

回学校后,我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我是个不称职的校长吗?我的工作赢得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学校老师的真心拥戴,社会家长的普遍赞誉呀!应该算是个称职的校长吧!那为什么学生不亲近我呢?

我校没有专职负责梦想空间教室的老师,为了减轻老师的课业负担,同时,也因为我在假期浏览真爱梦想网页,看到梦想课程教学理念和方法时,对梦想课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有了自己要上梦想课程的愿望。于是,我主动承担了一、二、三这三个年级的梦想课程的教学。在梦想课程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零距离接触,课里有很多游戏需要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参与,有很多故事需要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在这种时候,我这个校长也有机会把自己可亲、可爱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了。

例如,在教学《寻找有缘人》这一课时,三年级二班有27位学生,需要双双结对“有缘人”,结果,却有一位学生找不到“有缘人”,怎么办?我就让自己去充当这个“有缘人”。上课中有个环节是让大家寻找彼此之间的三个共同点,在寻找共同点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增进了了解,同时,老师与学生也加深的感情,融为一体。与此同时,我这个校长,也不再是学生心目中原有“大灰狼”的形象了,终于改换了角色,成了《狼狼》故事里的“狼狼”。在其他梦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每逢要求学生扮演角色时,我自己也和学生一样,扮演剧中的角色,当你融入到情境中,绘生绘色扮演时,不断引来同学们开心的笑声,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师生互动中悄悄地拉近了。正因为如此,每逢去上梦想课程时,就会出现同学们对我前呼后拥的场面,这让我内心很满足。

刚开始上梦想课程时,同学们还较为拘束,等到分组开展竞争及分角色进行表演起来,同学们很快就放开自我,充分表现出他们活泼可爱的天性,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想法天真而神奇,他们的表现欲得到充分的满足,成功的喜悦洋溢在每个同学的笑容里。老师也在这种氛围中悄悄融入群体中,不分彼此。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活跃的话题随着人流飘出教室,笑声争论声不绝于耳。梦想课程成了最受同学们欢迎的课程。

梦想课程,让学生充满梦想,使学生活泼可爱的天性得以回归,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游戏中认识世界,在游戏中参与竞争,在游戏中迸发灵感,培养创新精神。我想,假如其他的课程也能借助梦想课程的教育模式,尝试在主课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能更多一些师生的互动,更多一些学生的参与,更多一些竞争中学习、合作中竞争的学习氛围,校园也将更加成为同学们成长的学园和乐园!校长也将不仅仅可敬,更是可亲。

实践梦想课程 扬起梦想之帆

四川内江市桐梓坝小学 黄小路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内江桐小实践梦想课程,以爱心启航、引领教师领悟爱,传递爱,点燃爱,延续爱。

实践梦想课程,我们采取三个策略:

一、实施梦想课程,以爱为根基

1.组建“真爱梦想”教师团队

我校2009年8月,学校派教导处主任黄小路到成都参加了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举办的“真爱梦想领路人”四川省级教师培训,学校组建以校长、教导处主任、工会组长、大队辅导员为核心领导成员的真爱团队。我校凝聚富有爱心、责任心的教师组建真爱团队,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促进梦想课程实践。

2.组织“梦想课程”分享会

我校分别组织全校教职工、梦想课程任课教师、实习生、学生分享“真爱梦想”博客、“梦想课程培训”、“真爱梦想夏令营”、“真爱梦想博客”,了解“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及公益项目、了解梦想课程及活动,从字里行间、图片视频、精彩活动中感悟爱心企业、人士的博爱情怀。“真爱分享会”传递着真爱,激发教师勇于实践梦想课程,积极参与梦想活动,乐于付出真爱。

3.创建“真爱”橱窗

橱窗主题是 “爱,让梦想飞翔!”。分为五个板块:“真爱.领航”、“梦想启航”、“梦想课程”、“梦想盛会”、“梦想开花”。生动的图片、真挚的语段,形象生动地介绍了真爱梦想、梦想中心、梦想活动、梦想课程、梦想硕果,栩栩如生地向学生、家长、社会传递着真爱。

二、以网络为依托,引领梦想课程实践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意识网络的魅力和作用,充分利用网络“高速路”,召开引航会,引导教师了解梦想课程、领悟教法、提高教技。学习、解读《梦想30手册》,引领教师了解梦想课程内容、编排意图、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务实高效地促进梦想课程的实施。

三、以“四课”为载体,推进梦想课程实践。

我校十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梦想30课程为校本实验课程,在2至5年级和6.1班开设梦想课程。以“四课”为载体,传递教学理念、探究教学方法;立足课堂,在教学案例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索,在理论与实践对话中感悟、总结,推进梦想课程实践。

 试讲课:指教师根据梦想30纲要和班级学生实际设计、演绎教案,体验梦想课程。任课教师在预设——授课中反思,听课教师在观摩——交流中总结。 分享课:指教师读解预设、演绎教案,公开分享、互相交流探究的梦想课。任课教师在预设——演绎中探究,听课教师在分享——研讨中领悟。 成长课: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指导实习生、挂岗培训教师、年轻教师承担的梦想课程,使其在体验、反思、感悟中促进专业成长。 示范课:优秀教师承担,教导处指导,参与研讨、设计教案和课件,公开分享的梦想课程。打造示范课意在研讨、演绎中示范、导向,传递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引领梦想课程实施。

“四课”,促进我校梦想课程实践,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课教师课前深钻纲要,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预设教程、制作课件,生动的课堂带给师生全新的体验和感悟。在分享课堂中体会、感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课后交流探讨中提高认识,探索规律、总结经验。

梦想课程《远方的城市》授课个人感言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民族中学

曹刚

一、课程的分析

由于乡村学生的领悟能力较差,这门课程教起有些困难。刚开始授课时,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对新知识的漠然,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这门课程在编排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们能够从最简单、最基础的入手,进行知识的进一步拓展。每节课中采用的头脑风暴,这是在我们平常的授课中所没有的,它能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创造力,让孩子们感到很新奇。经过几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对于这种思维方式已经能够接受。这门课程节节相扣,每一节课后布置的任务都让学生们在课余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去寻求课外知识。对于很多他们从没听说过的新名词,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很好,这对课程及进一步开展帮助很大。

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我重视情景的创设: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将现代技术、信息技术渗透于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能生动活泼,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激情。具体措施是:课的开始,我先会用几分钟让学生们做一些小游戏,每节课我都给他们做不一样的小游戏,学生们非常感兴趣,他们常常在课后也进行这样的游戏。2.多进行师生互动:我常以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往的课程授课学生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较直接的肯定与否定,如“回答得好”、“不错”、“不对”等。而在梦想课程的授课中我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语言多样化,这样更好的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在上课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考虑到这方面因素,你再想想有无另外的因素影响呢,就是学生在头脑风暴中回答出的问题不着边际,也不能伤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在授课中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教师,在上课时的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地指导方向,而是引导他们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鼓励他们不断向上攀登。3.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我所在的八二班我分了6个小组,在上课时这6个小组的成员相互协作,互相展示各组的成果,课堂效果很好。

三、教学中学生的收获

通过教学我感到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得到大的提高,在传统的教学中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但忽视了学生知识面的延展。在《远方的城市》授课中,许多知识不得不让学生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学生们也在我的课堂调查中说:这样的一节课比他们平时的预习费时间,但是他们从一节课上收获的却很多,这在以往的教学中是得不到的。

四、对其他学科成绩的影响

学生的成绩比起上学期整体有所提高,在开学布置班级开设梦想课程时有些老师有点疑惑,觉得开设梦想课程会占用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对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所影响。但通过半学期的梦想课程的开设,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提高。

3、(注:梦想课程的成绩是按照学生们对于《城市探究手册》作、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作为主要依据,由任课教师进行打分)

第二篇: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材料

校本课程实施初探

——临沭县实验小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说明实施校本课程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的重要环节。非常明白的道理,我们却经历了观望、困惑、尝试,直至初见成效的过程。课改初期,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上,我们对校本课程的主要态度是观望。对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都有着太多的困惑,思路不清,步骤不明,无从入手。随着认识的逐步提高,我们逐渐明确了校本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校本课程是我们必须做而且要逐步做好的事情,并不是可做可不做。通俗地讲就是校本课程“这条河”我们非“过”不可。由于是基于校本的课程,不可能有适合的、现成的“桥梁”,必然要求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外出学习和大胆实践,我们初步走出了一条能与学校资源、学生兴趣和需要相适应的路子。主要做法是——

一、更新观念,坚定信心是实施校本课程的力量之源。由于思维的惯性,学校总是着眼于积极完成上级的各类考核、检查和评比,老师总是积极准备学校的考试与考查,对校本课程还存在不少片面的认识。不愿为、不能为、不敢为的思想较为严重。因此,让全体教干教师更新观念,坚定信心是实施校本课程的力量之源。

实施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缺少弹性和差异性的不足,更好地发挥学校自身教育资源的传统和优势,开发出学生喜欢和需要的课程,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有用人才。同时,《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规范》指出:落实课程标准,按

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因地制宜开发学校课程,形成学校特色。这都说明,实施校本课程是学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不愿为”就是失职。

实施校本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丰富多彩的内容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的可能性,灵活多样的课程呈现形式又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一处张扬个性的舞台,学生会因此而更加喜欢学校、喜欢教师、喜欢课程,学习探究的动力会更足,主动要求发展的愿望会更强。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学生的共同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沟通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如五年级的师生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进行了主题研究活动,学生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对比,采取的方式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直接到网上搜集资料,有的利用周末到工厂、农村进行采访,有的利用照相机、录像机记录下三十年来前前后后的一些变化„„另外像科技小制作、科学小实验、科幻画、机器人灭火和机器人足球、童眼看世界等课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实施校本课程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小学教师多数都是普师毕业,理应是小学教学的多面手。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什么就教什么,检查什么就应付什么,路子越走越窄,视野越来越小,好像越来越专业,实际是越来越保守。校本课程实施没有现成的教材,更没有现成的教案,需要教师做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实践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留心观察,积极思考,善于总结,才能开发出适应学生需要的、学生能够认同和感兴趣的课程。这必将促进教师由一个被动的教书匠转向一个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逐步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和人格修养,成为能够适应课改要求的新时代教师。

实施校本课程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突破口。学校特色的核心内涵是学校文化,而学校文化又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逐步积累的过程和结果。由于校本课程是基于各具特色的地域环境、基于学校的历史和现实的办学资源,因此就更容易在实施的过程中形成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色。像学校优美的学习环境,优越的办学条件,丰富的课程资源,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敢于创新、大胆实践、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校风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大胆预设,精心筹划是实施校本课程的组织保障。

(一)循序渐进,逐步丰富课程内容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经历了一个从骨干带领到全体参与、从局部尝试到全面实施、从简单设计资料到形成系统课程体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课程内容得到了逐步的丰富和完善。

我们是在07年春季开始尝试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当时部分老师对校本课程认识不清、难以入手的现状,我们组织骨干教师,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从我们熟悉的环境中挖掘题材,确定了以学校和家乡的发展变化为主题开发校本课程的构想,并取名为《校韵·乡情》。由骨干教师带领各自班级的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主题单元,通过调查、走访、实验、查阅文献等方法,搜集资料,筛选整理,汇编排版,最终编印成册,完成了我们的第一套校本教材开发工作。

第一本校本教材的诞生,极大地鼓舞了师生,增强了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信心。为了开阔教师视野,学校提出:我们不仅要开发以文本形式表现的课程内容,而且要开发非文本表现形式的课程内容,如:学校的“百家讲坛”就开办了书法艺术、安全自救、交通法规等专题讲座。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让所有学生不出教室,就能聆听专家讲座,接受专家指导,而各班教师作为百家讲坛的“助教”,组织学生观看、学习,并即时辅导。这样学校就留下了音像类课程的宝贵资料。3

目前,学校已安排部分专业骨干教师,以《简介中国历史(地理„„)》为题,选编更丰富的音像类课程,供师生选用。

我们把《校韵·乡情》和《百家讲坛》定位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同时为了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选课,自主学习,使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在充分评估学生需求、整合各类师资优势的基础上,按照教师个人申请、自主开发、学校课程小组指导修订、课程专家组审定通过的程序,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六个大类,共63门选修类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素养类,如百家讲坛、校韵乡情等;科学素养类,如logo语言、机器人编程操作、科技小制作等;身心素养类,如竹竿舞、健美操、武术、心理健康讲座等;艺术修养类,如棋艺、国画、书法等;学科拓展类,如版面设计、科技小制作、七巧板、新闻观察、电视节目录编等;研究性学习,如主题阅读、小课题研究等。

仅以研究性学习为例,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地域优势,从人与自然(走进大自然进行考察探究),人与社会(深入社会进行参观访谈),人与生活(结合生活热点,调查探究)等几个方面开展活动。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开展探究体验,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如:春天来了,以“找春—绘春—咏春—颂春”为主线,组织学生开展“走进春天”专题研究活动;如“我爱小豆芽”主题探究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生豆芽、写豆芽成长观察日记、探求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制定健康饮食方案、设计家庭“豆生活”健康食谱等一系列活动,重在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提升生活品质。“走近茶文化”则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茶的历史、茶的种类、中华名茶的产地、茶具、茶文化(茶诗、茶歌、茶舞)、茶闻轶事等。

课程内容的逐步丰富和课程开发体系的逐渐完善,让我们实施校本课程有了更多的选择,基本实现了2300余名学生人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选修课程,极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二)内用外聘,保障最佳师资配备

我们通过邀请专家到校指导、开设专题讲座和专题理论学习、组织外出参观等形式,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目前,全校有近60%的专任教师开设了校本课程班,有超过90%的教师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为了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素质发展需要,我们从校外聘请了部分校本课程特邀教师。他们有的是在某一领域有着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有的是有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有的则是学生家长。他们定期走进我们的校本课堂,或为学生讲解书法艺术,或向学生传授民间技艺,或指导学生安全逃生技能。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发现特长突出、能力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所在的校本课程班级中当小老师,帮助教师指导其他学生。

(三)选修走班,合理确定班级安排

为了能让全校2300余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校本课程班级,必然就要打破原有班级限制。为此我们在开设校本课程时实行选修走班制,即:每到校本课程开课时间,同一班级的学生到各自不同的校本课程学习,而全校各班选修同一课程的学生组成一个新的班级共同学习。全校所有校本课程授课教室一律挂双牌,方便学生走班上课。

在具体实施中,最关键的、也是最困难的是让全校2300余名学生都能选修到自己合适的校本课程。为此,我们通过公示、选择、调整的“三步走”来完成。第一步,我们将本学期的校本课程设置目录、指导教师简介及课程情况简介等向学生公布,供学生参考和比较;第二步,学生在家长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选择并填 5

报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第三步,学校汇总学生填报情况,根据各校本课程的计划人数,指导个别学生重新选择。原则上各校本课程班不超过50人,同时低于20人不开班。整个选课过程必须本着学生自愿、适合学生特点、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进行,不允许任何教师以提高某学科考试成绩为目的强制学生选择指定课程。

在设置课程时,我们将1-6年级分为低、中、高三段,同一类型的校本课程在三个年级段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避免同班学生选因年龄、能力、水平等差距过大而影响学习活动,保障了教学效果。

(四)创造条件,优化教学资源设置

为了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我们整合了地方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时,每周安排两节课(周一、周四下午最后一节课)开设校本课程,使每个学生每学期参加校本课程学习的时间达40课时。

我们根据校本课程的各自特点,设定了不同学时。有些难度大、连贯性较强的课程,可安排一个(或两个)学期的学习时间。有些简单易学的,则安排较少的学时。学生学习完成后,可以选择其他课程继续学习。

根据校本课程设置的需要,我们为每个班级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加强了舞蹈室、语音室、书法教室、国画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机器人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等各种功能室的配置,尽最大限度满足了校本课程开设的需要。

(五)五个统一,强化课程过程管理

2300余名学生,63个班级同时走读选修,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为了保证课程的高效开展,我们在选修课程的实施方面制定了 “五统一”原则:即统一制定课时计划、统一开课时间、统一场地及教室安排、统一日常检查、统一考核评估。任课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每周按时通过学校网络平台,将授课内容发布到校园网上,学 6

校值周教干随机检测上课情况,随机听课,并将检查结果与期末考核挂钩。要求授课教师保存好学生的作品、过程材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选修课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三、因课制宜,科学评价确保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

校本课程评价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既是校本课程发展的导向,又是校本课程实施水平不断提升的有力保证,需要贯穿于整个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

(一)教师评价重过程、重实践

1、资料性评价:

教师要有切实可行的课程方案,教学计划要详实,并能按计划上课。要有完备的教案,可操作性强,并能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考勤,要求有考勤记录,班级人数稳定,学生到位及时(以学校抽查结果为准)。学校也对教师及时进行考勤。班级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学校统一组织评委进行评估。

2、实践性评价:主要是课堂教学听评,由学校组织专门人员现场听课并打分。

3、调查问卷:在学期中间和期末,分别对学生及家长进行课程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根据两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折合后计分。

最后,将以上几项评价结果按比例纳入教师期末量化,并与课时补贴、量化成绩挂钩,从而有效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保证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

(二)学生评价重激励、重发展

对学生进行恰当而有效地评价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手段。由授课教师从课程的不同内容出发,对学生的各方面 7 的综合素质,如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等几个方面进行多元化、多方位的评价,以利于激活学生不同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材。对于学习成果评价,则主要通过对学生的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果,接受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评选“优秀学生”的条件,并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结束语)

校本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度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管理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评价的权重较低,影响了学校的积极性。学校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没有充分激发教师创造精品校本课程的积极性。能力方面,学校管理层领导、指导校本课程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量和质显然不能满足全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发家长等社会师资势在必行。

第三篇:梦想课程实施计划

赫章三小2014-2015上学期

梦想课程实施计划

一、实施目的

1.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2.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让孩子快乐自信有尊严地成长; 3.丰富校本教研内容,让我校校本教研得到提升和发展;

4.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用梦想课程三大理念武装自己提高专业技能。

二、远景目标

总体上使我校达到梦想课程示范校的要求: 1.学校领导(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支持:每学期参加3次真爱梦想认可的活动;

2.梦想课程实施和开课率:班级覆盖率60%或开课班级15个; 3.教师成长:种子教师达到6位及以上,沙龙讲师2位,梦想讲师2位; 4.梦想课程对外帮扶和支持达到标准要求。

三、本期目标及实施

1.凡我校教师40周岁以下的必须参与梦想课程的实施,40岁以上自愿参加的学校表示欢迎,还沒有注册梦想盒子的务必在开学1-2周内完成并根据所教班级选课。

2.我校梦想教师集体加入梦想沙龙(梦想课程交流和研讨团体)并确定1位沙龙讲师(主持人)。

3.本期教师必须上4节梦想课有视频和图片佐证,并完成梦想盒子的课程返馈。

4.本期完成申报3-6名种子教师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下期申请成为种子教师。

5.本期开展一次与梦想课程成功学校的联谊活动,邀请成功学校的种子教师来我校上示范课,同时选定我校梦想课程骨干教师参与上示范课供大家观摹和学习,通过交流和学习尽快使我校梦想课程的发展与成功学校缩小差距,联谊对象确定为二小。

6.本期举办一次梦想课程教研活动,形式为梦想课程理念下的优质课评比。

7.本期参加梦想课程的教师上交1篇梦想课程优秀教案和1个梦想课程课件。

8.本期实行梦想课程登记制度学校定期对完成情况进行登记,项目为梦想盒子注册、是否选课、梦想课程完成节次、梦想课程返馈节次、是否有视频和图片、梦想课程优秀教案是否完成、梦想课程优秀课件是否完成。

第四篇: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材料(2次修改稿)

坚定信心大胆探索 积极实施校本课程

——临沭县实验小学

临沭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76年,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2300余人,教职工162名,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省级教学能手和省特级教师各1名、市级教学能手19名、县级教学能手46名。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坚定信心,大胆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与学校资源、学生兴趣和需要相适应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路子。

一、更新观念,坚定信心是实施校本课程的力量之源。不可否认,当前在广大教干教师中,对校本课程还存在不少片面的认识。不愿为、不能为、不敢为的思想较为严重。因此,更新观念,坚定信心是实施校本课程的力量之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规范》都指出,要因地制宜,更好地发挥学校自身教育资源的传统和优势,开发学校课程,形成学校特色。这说明,实施校本课程是学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不愿为”就是失职。

实施校本课程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更没有现成的教案,需要教师做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实践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留心观察,积极思考,善于总结,才能开发出适应学生需要的、学生能够认同和感兴趣的课程。这必将促进教师由一个被动的教书匠转向一个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成为能够适应课改要求的新时代教师。

实施校本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丰富多彩的内容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的可能性,灵活多样的课程呈现形式

又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一处张扬个性的舞台,学生会因此而更加喜欢学校、喜欢教师、喜欢课程,学习探究的动力会更足,主动要求发展的愿望会更强。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学生的共同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沟通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实施校本课程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突破口。学校特色的核心内涵是学校文化,而学校文化又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逐步积淀的过程和结果。由于校本课程是基于各具特色的地域环境、基于学校的历史和现实的办学资源,因此就更容易在实施的过程中形成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色。像学校优美的学习环境,优越的办学条件,丰富的课程资源,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敢于创新、大胆实践、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校风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同,教师不断成功的自我激励,学校的特色建设也初见成效,“不敢为”的包袱渐渐地被我们抛下了。

二、敢于创新,精心筹划是实施校本课程的组织保障。

(一)循序渐进,逐步丰富课程内容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经历了一个从骨干带领到全体参与、从局部尝试到全面实施、从简单设计到形成系统课程体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07年春季,我们组织骨干教师,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确定以学校和家乡的发展变化为主题,由骨干教师带领各自班级的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单元,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查阅文献等方法,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编印成册,取名为《校韵·乡情》,完成了第一套校本课程教材开发工作。

随后,开发了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非文本表现形式的课程内容。主要开办了书法艺术、安全自救、交通法规等专题讲座。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让所有学生不出教室,就能聆听专家讲座,接受专家 2

指导。在此过程中,还形成了音像类课程的宝贵资料。目前,学校已安排部分专业骨干教师,以《简介中国历史(地理„„)》为题,选编更丰富的音像类课程,供师生选用。

《校韵·乡情》和《百家讲坛》使我们校本课程实施工作的初步尝试。在此基础上,我们于08年秋季开始了全面的校本课程实施工作。在充分评估学生需求、整合各类师资优势的基础上,按照教师个人申请、自主开发、学校课程小组指导修订、课程专家组审定通过的程序,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六个大类,共60多门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素养类,如校韵乡情等;科学素养类,如机器人编程操作等;身心素养类,如竹竿舞、心理健康讲堂等;艺术修养类,如棋艺、国画等;学科拓展类,如科技小制作、七巧板、电视节目录编等;研究性学习,如主题阅读、小课题研究等。

仅以研究性学习为例,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地域优势,从人与自然(走进大自然进行考察探究),人与社会(深入社会进行参观访谈),人与生活(结合生活热点,调查探究)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开展探究活动。如:“我爱小豆芽”主题探究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生豆芽、写豆芽成长观察日记、探求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制定健康饮食方案、设计家庭“豆生活”健康食谱等一系列活动,重在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提升生活品质。

课程内容的逐步丰富和课程开发体系的逐渐完善,让我们实施校本课程有了更多的选择,基本实现了2300余名学生人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选修课程,极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二)创造条件,优化资源设置

我们通过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目前,全校有近60%的专任教师开设了校本课程班,有超过90%的教师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我们还从校外聘请了各 3

行各业的领导专家作为校本课程特邀教师。他们定期走进我们的课堂,或讲解书法艺术,或传授民间技艺,或指导安全逃生。

根据校本课程设置的需要,我们为每个班级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加强了舞蹈室、语音室、书法教室、国画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机器人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等各种功能室的配备,尽最大限度满足了校本课程开设的需要。

为了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我们整合了地方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时,每周安排两节课(周一、周四下午最后一节课)开设校本课程,保证每个学生每学期参加校本课程学习的时间达40课时。

(三)选修走班,合理确定班级安排

为了保证能让全校2300余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校本课程班级,我们试行了“选修走班制”,即:每到校本课程开课时间,同一班级的学生到各自不同的校本课程学习,而全校各班选修同一课程的学生组成一个新的班级共同学习。全校所有校本课程授课教室一律挂双牌,方便学生走班上课。

在具体实施中,最复杂的、也是最困难的是让全校2300余名学生都能选修到自己合适的校本课程。为此,我们通过公示、选择、调整的“三步走”方式来完成。第一步,学校将本学期的校本课程设置目录、指导教师简介及课程情况简介等向全体学生公布,供学生参考和比较,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和教师的相关信息;第二步,学生在家长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选择并填报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一般同时填报两项,一项为主选课程,另一项为备选课程);第三步,学校汇总学生填报情况,根据各课程的计划人数,指导个别学生重新选择。原则上各校本课程班不超过50人,同时若报名人数低于20人则取消该校本课程。整个选课过程必须本着学生自愿、适合学生特点、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进行,不允许任何教师以 4

提高某学科考试成绩为目的强制学生选择指定课程,提倡家长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课程,但不要过多干涉或者违背学生的意愿包办学生的的选择。

在设置课程时,我们将1-6年级分为低、中、高三段,同一类型的校本课程在三个级段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避免同一课程班学因年龄、能力、水平等差距过大而影响学习活动。以绘画课为例,同样都是画画,针对低年级开设的是儿童画,针对中年级开设的是线描画,针对高年级开设的则是国画。这样既满足了各年级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又为他们设置了不同的学习层次和学习内容,体现了学生自由选择下的学校有效引导,保障了教学效果。

(四)五个统一,强化实施的过程管理

2300余名学生,60多个班级同时走读选修,这是一个非常庞杂的工程,如何实现有效管理是个很大的考验。为了保证课程的高效开展,我们在选修课程的实施方面制定了“五统一”原则:即统一制定课程计划、统一开课时间、统一场地及教室安排、统一日常检查、统一考核评估。每学期,学校首先制定出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提出总目标、总要求。任课教师则要根据该方案的要求,制定出本学期的校本课程计划,明确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每周按时通过学校网络办公平台,将授课内容发布到校园网上。学校值周教干随时检查备课上课情况,随机听课,并将检查结果与期末考核挂钩。学校定期召开校本课程研讨,展示交流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商讨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由于实行的是选修走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熟悉程度不高,因此学生管理尤其是考勤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学校一方面加强对授课教师的管理,要求校本课程上课前5分钟,教师必须到达授课班级,组织学生。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每节课前必须 5

清点人数,做好学生考勤工作。如果发现学生未到,要及时向学校报告。

三、因课制宜,科学评价确保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

评价是校本课程实施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既引领了校本课程发展的导向,又是校本课程实施水平不断提升的有力保证,需要贯穿于整个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

(一)教师评价重过程、重实践

1、教师要有切实可行的课程方案,教学计划要详实,并能按计划上课。要有完备的教案,可操作性强,并能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体现的是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内容组织能力的评价。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考勤,要求有考勤记录,班级人数稳定,学生到位及时(以学校抽查结果为准),学校也对教师及时进行考勤——体现的是对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的评价。

3、实践性评价:主要是课堂教学听评,由学校组织专门人员现场听课并打分,主要评价教师的校本课程实施能力。

4、调查问卷:在学期中间和期末,分别对学生及家长进行课程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主要评价教师的课堂常规表现。

5、班级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学校统一组织评委进行评估,体现的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最后,将以上几项评价结果按比例纳入教师期末量化,并与课时补贴、量化成绩挂钩,从而有效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保证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

(二)学生评价重激励、重发展

对学生进行恰当而有效地评价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手段。由授课教师从课程的不同内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态 6

度、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等几个方面进行多元化、多方位的评价,有利于激活学生不同的潜能,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材。对于学习成果的评价,则主要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果,接受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评选“优秀学生”的参考,并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校本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没有充分激发教师创造精品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学校管理层领导、指导校本课程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的量和质都还不能满足全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发家长等社会师资势在必行。

2009年11月20日

第五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材料

和 东 小 学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材料

和 东 小 学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材料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一)重视领导,落实责任。组成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导小组、研究人员与审定小组,明确责任。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本课程研发小组和审定小组。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主管本项工作,课改小组负责实验工作的决策、协调、组织、保障和评价工作。校本课程开发审定小组,负责教材和教学指南编审评定工作。组织了富有创新意识、研究能力的教师担任研发人员开展课程研究、开发以及教材编写工作。

(二)依据原则,重视研究,确定目标。

我校依照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适应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学校领导和课程研发小组成员通过反复学习、调查研究、对话交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结合本地特点和我校的实际,首先对我校的校本课题开发进行了定位,明确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决定利用自然界的、社会的、人文的、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开展了以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诗歌美文精品选读》校本课程。通过诵读中华民族优秀的诗词歌赋、美文华章,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每一位师生在读书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快乐,组织编辑《诗歌美文精品选读》校本课程。课程目标按六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照一至二年级、三至四年级、五至六年级这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了校本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三)确定研发具体内容,开发校本教材。课程研发小组成员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反复实践,确定出了各类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地位、课程理念、课程的特点、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设计思路、具体内容,提出了课程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开展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编写了校本课程《诗歌美文精品选读》。

《诗歌美文精品选读》以“诵读经典诗歌美文,传承中华千古文明”为主题,摘录了中华古代文化的瑰宝——部分优秀的唐诗、宋词,精选了现当代著名诗人清新隽永、富有哲理与韵律的诗歌,收集了琅琅上口、广为传诵的儿歌、童谣,采撷了当代知名作家、学者所发表的数百篇美文,让孩子们在享受其内容、思想之美的同时,感受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孩子们奠定人生根基,开阔视野,积累语言,丰富知识,开发才智,明白事理,习练美德,树立良行。

(四)形成制度,常规落实。

1.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科室负责组织,并以年级组为单位的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网络,指导校本课程的实施。校长是学校课程的主要决定者和责任人,副校长主管本项工作,教导处承担课程 的日常管理工作,教科室承担课程 的研究开发工作,教师是课程实施与开发的主要力量,具有对课程的实施,学生的质量评定的专业权,家长及有关社会人员有对学校课程 的知情权,评价权和建议权。

2.编写教学指南和教材,呈现校本课程开发。在2008年上半年研究开发与编写出了《诗歌美文精品选读》(低、中、高年段各一册)学生诵读校本教材。

3.落实校本课程实施时间。在全校一至六年级开设校本课程,落实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从2007年下半年起《诗歌美文精品选读》诵读活动在校内(每周开设一节大阅读课,每周二、四午读时间为全校统一的小阅读时间,诵读校本课程《诗歌美文精品选读》。从2007年下半年起学校还把每年的12月1日、4月1日定为全校“读书日”,这一天全校学生不带教科书,不按课表上课,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主题式阅读”。

4.开展评估活动,了解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效果。方式是研究开发人员自我评估,实施人员自我评估,领导小组评估,专家组人员审议评估。

5.开展校本课程活动,展示校本课程开发成果。每学期都在学校计划中安排开展参观、展览、演讲、表演、竞赛等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展示学生在校本课程中获得的学习成果。每学期举行2次全校性的“传承中华千古文明,诵读经典诗歌美文”诗歌美文诵读团体与个人大赛,评选出优胜集体和诵读能手,并进行表彰奖励,保证课程的实施。

6.建立校本课程管理与实施的保障机制。学校建立了课程审议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岗位、责任制度、激励奖赏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来保障课程开发和实施。

二、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中遇到的困难

1.课程开发经费相对不足。

2.教师缺乏理论与实践的准备。教师阅读的介绍有关学校自编课程的理论和方法的书籍较少,接受到的学校自编课程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少,一些教师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明显缺乏学校自编课程的理论、技能和经验,以至在学校自编课程的过程中,感到无从着手和难以胜任。

3.教师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意识。在绝大多数教师心目中,学校自编课程是学校领导的工作职责,是学校少数权威教师的工作职责。教师没有及时地转换角色,一些教师没有从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获得荣誉感、满足感或成就感。

三、解决的途径:

1.学校领导是鼓励和支持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关键。学校领导要让教师意识到,学校自编课程是每一位教师本职工作,每位教师都是课程的建设者,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都应该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2.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作具体指导。

3.上级领导要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给予大力支持,帮助解决经费不足的困难。

4.对广大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培养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能力。

下载梦想课程实施经验分享word格式文档
下载梦想课程实施经验分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梦想课程实施报告(共5篇)

    梦想课程实施报告教师:张厚琼2012年9月,我校新增了一门课程——梦想课程。自我校开展梦想课以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的梦想课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

    2012学年第二学期梦想课程实施计划草案

    1 2012学年第二学期春蕾学校梦想课程实施计划草案 林巧美 一、指导思想 经过一学期的梦想课程摸索和学习工作,梦想理念已逐步植入、扎根于每位任教老师心中,我们继续坚持用专......

    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经验论文

    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经验论文 第二实验小学 杨雪华 柳斌同志特别强调:“中国人从小就要注意写好规范字。小学阶段,除了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外,还要打好规范......

    梦想课程

    梦想课程《家乡特产》教学设计 一、家乡特产(四年级) 1. 夸夸大美青海特产 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特产和什么叫特产。 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同学之间了解各个地......

    梦想课程

    梦想课程"是一系列面向义务教育1—9年级,基于"全人教育"理念,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环境保护、情绪智能等元素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课程。 "梦想课程"的核心价值观为......

    梦想课程

    全人教育 第13课时:逆境求存—积极心态(1) 背景分析: 逆境求存的体验学习,目标是使学生建立积极心态和在逆境中实现自我超越。本课时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

    梦想课程

    梦想课程·秀秀三人聊 设计者:余杭镇一中黄玉燕老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王中男 审议者: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 总课时:16课时 适应年级:7......

    东和中心学校实施梦想课程总结报告[精选5篇]

    东和乡中心学校实施梦想课程总结报告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匆忙而又充实的一学期结束了,想来梦想课堂在我校扎根已经两年了。在梦想课程的陪伴下,我校的梦想老师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