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典舞与乐舞文化(2017下)眼神答案
眼神
1【单选题】斜定法要求所视目标与视者的眼睛成________度斜角。A、45度 B、90度 C、25度 D、0度
正确答案: C
2【判断题】练习收神时,眼神经过下弧线,同时上身慢慢形成立腰拔背的体态,眼看肚脐;放神时依然经过下弧线,同时上身慢慢形成松腰弓背的体态。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练习时收神的同时后背放松,形成松腰弓背;放神时才是立腰拔背。
3【判断题】眼睛与手动作配合时,要把握眼随手动的原则。切勿手眼分离,手慢眼快或手快眼慢。
正确答案:√
第二篇:芭蕾与中国古典舞(范文模版)
芭蕾与中国古典舞
一、芭蕾是法文Ballet 的音译,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古典芭蕾舞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尤其是脚尖鞋的运用和脚尖舞的技巧,更是将芭蕾舞与其他舞蹈品种明显地区分开来。
芭蕾舞在西方被称为舞蹈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形式和特定的技巧要求,一部芭蕾舞的双人舞、独舞、群舞都有固定的形式结构。双人舞是古典芭蕾的核心舞,大都用以表现男女主角恋情或正反两方对抗,姿态优美、感情内在是其特点。一般分为“出场”和“慢板”,即由男女演员运用扶持和托举代表着表演的抒情性舞蹈,之后是“变奏”,即男女演员的独舞,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然后是男女演员穿插表演的“结尾”,最后以合舞结束。女子脚尖舞是芭蕾舞的灵魂,其独舞要求技巧娴熟,有轻盈如飞的跳跃和令人目眩的旋转,还有快感十足装饰性极强的双脚打击,以烘托主要人物,渲染环境气氛等。
二、传统的芭蕾舞技巧是一个严格的体系。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是对外开、伸展、绷直的追求,包括脚的五种基本位置,三种基本舞姿,腿的伸展、射击、打开、屈伸、抬腿、踢腿、和划圆圈等动作,还有各种舞姿的跳跃、旋转和转身,各种舞步和连接动作。将其按特定的结构手法编排、组合,就能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舞蹈艺术形象。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与芭蕾舞审美特征颇为相似,同样是欣赏伸展、绷直、外开,只是中国古典舞多了很多芭蕾舞不曾出现的身体上的韵律,显得人物更加鲜明,动作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芭蕾舞中腿的伸展、打开、屈伸、抬腿、踢腿、等动作在古典舞中是很常见的,那些跳跃、旋转、也会在中国古典舞中贫乏出现,但古典舞配上它独特的连接舞步,加上古典舞独有的“形、神、劲、律”,无论是组合还是剧目都会较芭蕾表现力更胜一筹。
三、芭蕾对中国古典舞来说,影响是深远的。如果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看作是中国古典舞的生母,那么,芭蕾就相当于古典舞的奶妈。西方芭蕾舞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身在襁褓中的中国古典舞。正因为这一点,中国古典舞和芭蕾有着很亲密的关系。
芭蕾悠久的历史与专家的探索,研究出人体正确的训练体系。也正是因为芭蕾的正规训练体系,中国古典舞在基本功训练课堂中加入了许多古典芭蕾舞的基本元素。
(一)、中国古典舞扶把训练借鉴了大量的芭蕾舞脚位与一些基本训练动作。
1、脚位: 一位,二位,四位(这一位置基本上很难用到,只有在某些针对性很强的动作中用到),五位。
2、蹲: 一位蹲,二位蹲,四位蹲,五位蹲。
3、擦地: 一位擦地,二位擦地,五位擦地。
4、小踢腿:一位小踢腿,二位小踢腿,五位小踢腿。
5、单腿蹲:五位上的单腿蹲,立半脚尖的单腿蹲。
6、小弹腿:五位上的小弹腿。
7、大踢腿:一,五位上的大踢腿。
8、控制: 五位上的前、旁、后控制,90度的半环动、全环动控制。
中国古典舞以上借鉴芭蕾的训练动作中,手位与芭蕾则不同,古典舞的手位较芭蕾复杂。
(二)、古典舞基本训练课中的扶把训练,这一系列扶把中,从整体上看,训练顺序与芭蕾基本功训练中就很是相似。我们把芭蕾基本功扶把上依次用顺序排列,就如:蹲——擦地——小踢腿——单腿蹲——环动——小弹腿——大踢腿——控制。那么古典舞基本功中也会大部分的出现以上举例的相同训练动作,只是在古典舞的训练顺序上会有所变动,在这一点,古典采用的是有稍微的顺序会不一致,这就是古典舞的整体综合式扶把训练体系。在这里,古典舞在扶把训练中变动不会是太大的,例如,擦地和小踢腿可以有机结合,单腿蹲和环动结合,小弹腿和大弹腿结合,几种结合方式结合的方式但都不会脱离主干,既:双手扶把活动——蹲——擦地——单腿蹲——腰——小踢腿——大弹腿——大踢腿——控制。
这种结合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微妙的也是非常之恰当的结合。(三)、中国古典舞把下训练中也有芭蕾舞元素存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课中把下的组合大部分是有塑造人物形象的,在芭蕾基本课训练中这是的确见不到的。古典舞中的综合组合练习是以情、形结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但从组合的框架上来看很多训练动作是芭蕾的内容。
1、控制组合:在把下控制组合中,中国古典舞也大幅度的采用了芭蕾舞脚下的动作,开、绷、直。
2、小跳组合:中国古典舞的小跳部分,各分为:⑴擦地小跳、⑵掖腿小跳、⑶射燕小跳。而其中就有两种小跳组合涉及到芭蕾中的小跳,既:擦地小跳和掖腿小跳。古典舞在小跳这一部分,除去掖腿小跳,其余两种小跳几乎都是借鉴芭蕾训练的小跳训练模式。
3、中跳组合:在古典舞中跳组合训练中,我们仍然看到如:前分腿跳,旁分腿跳,等等芭蕾舞中跳的元素。
4、大跳组合:古典舞大跳组合也分为很多种⑴凌空越大跳、⑵弹腿大跳、⑶紫金冠大跳、在这三者之中采用芭蕾舞元素的就有,弹腿大跳和凌空越大跳。
5、中国古典舞“转”这一技巧中也借鉴了芭蕾舞的元素:
古典舞“转”这一技巧中包括有:⑴平转、⑵踏步吸腿转、⑶踏步掖腿转、都是借鉴芭蕾舞转的元素,⑴平转:平转脚下的位置与步法都与芭蕾想同,不同的是芭蕾在平转上的手位一般以七位即刻,而古典舞手位可以变幻莫测。古典舞可以就平转的手位有双山膀、单山膀(不做山膀的另一支手背手)、胸前双手立掌、等等。
⑵踏步吸腿转:古典舞的踏步吸腿转,是以踏步位以准备,借助反作用力的技巧。而这一转又和芭蕾的四位转很是雷同,不同的是芭蕾是以四位做准备,在转的过程中,芭蕾与古典舞在人体的重心与中轴线上,是相同的。
⑶踏步掖腿转:踏步掖腿转和踏步吸腿转的作用力完全想同,只是转的过程中掖腿与吸腿脚位的不同。
四、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的不同之处:
1、芭蕾舞的所有脚位与手位都以“开”位基础,它具有上、下肢外旋的特点。中国古典舞的脚位和手位则是以“开”和“关”位基础的。通过人体解剖来分析,它不仅有上、下肢外旋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内旋的特点。例如:脚在小八字步、钉子步位中,大腿、小腿是外旋(外开)的,而在踏步、弓箭步、大掖步的双腿,则是一开一关(外旋和内旋)。
2、芭蕾舞在应用脊椎时,一般是以“伸”形成固定轴,所以人体的后背直立感非常突出。中国古典舞在应用脊椎时,常常用到的不仅是有屈有伸,而且还有回旋和恻旋。如:含、腆、冲、靠是脊椎的屈伸,卧云这一动作中就用到脊椎的回旋与恻旋。
3、芭蕾舞的韵律是清晰、单纯,表现力主要是在下身的脚上,而上身则多数保持直立状态。中国古典舞韵律是复杂、曲折,其表现力主要是在上、下身的配合上。
4、中国古典舞在表现力这一块与芭蕾舞的对比。
⑴、一个成熟的古典舞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是“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这正是古典舞身韵的重要表现手段。这“形、神、劲、律”中就包含着舞者的神韵、心意,舞者力量的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的处理。
⑵、一个成熟的芭蕾舞演员在舞台上所展现的是华丽、高贵、美丽的形象。因为芭蕾舞的训练模式,使得舞者上身的四个点,既:双肩和胯以上的两个点,是一个不可倾斜的平行线。而传统的芭蕾舞剧情的套路大部分是公主与王子的爱情故事,使得芭蕾舞演员在这些剧情套路的一系列剧目中,重复再重复的表现:柔美、华丽、高贵、善良。
所以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在舞台表现力这一点上,又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五、结论:中国古典舞是中国式的芭蕾。芭蕾作为一种高贵的西方古典舞,那么中国古典舞就是一种可以与其并行的高贵的东方古典舞。这两者的亲密关系是不可否认的,中国古典舞微妙的把芭蕾舞一些元素结合了进去,使得古典舞本身更加完善。但让古典舞动作表现力更上一层楼、更完美的是它的身韵元素,既:“提、沉、冲、靠、含、腆、移、拧”这种让身体有足够表现空间的身韵元素,把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又轻巧的划分开。
第三篇:中国古典舞核心与《千手观音》
“中国舞蹈运动的核心就是‘圆形’。‘圆形’动律在中国古典舞中得到最充分、最集中的体现。”自古及今,提起中国古典舞的动态特征,人们常以“委婉曲折”、“闪转腾挪”、“龙飞凤舞”加以形容,这鲜明地刻画了古典舞“圆”的人体运动轨迹与情趣。在长期的实践中,舞蹈艺术大师们将这“圆形”的动态概括为八个字—圆、曲、拧、倾、收、放、含、仰。这八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审美特征。当然,“圆”绝非中国古典舞的惟一特征;但离开了“圆”的活动,“圆”的造型,“圆”的动作,就不能称其为中国古典舞。因为这“圆”,包含着我国民族舞蹈含蓄的韵律风格,正是这“圆”,蕴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此外,中国古典舞强调“手到、眼到、步到、身到”,即“形神兼备”。这要求表演者以手、眼、身、法、步互相配合,连贯一气,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中国古典舞要求表演者在做任何一个动作时一定要“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除了特定的情绪外,更主要的是要包含一种潜在、深刻自觉的意识或意志感觉。同时,中国古典舞是一种“刚柔相济的艺术”。中国古典舞“刚柔动静统一”,动作讲究起伏迭宕、有动有静,在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之中穿插“亮相”,并以刚柔相济、具有韧性著称。这一特点使中国古典舞的动作与动作之间形成强烈对比和映衬,使之具有高度的含蓄性和想象力,并赋予舞蹈者的形体动作以言犹未尽的如诗的魅力。
说起古典舞,不得不提及2005年的春晚。还记得那个晚上最感人的节目吗?那是由21个平均年龄21岁的聋哑演员演绎的《千手观音》。这个只有5分54秒的节目,展示了东方古典文化的魅力与风采,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与欢呼。先来追溯一下千手观音的佛教背景,这样更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舞蹈《千手观音》的成功之处。千手观音”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又称“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六观音之一。据佛教典籍记载,千手观音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唐代以后,千手观音像在中国许多寺院中渐渐作为主像被供奉。相传观音曾发誓要普度众生,然而众生芸芸,观音颇有力不胜任之感。于是观音分身成四十二个大慈大悲菩萨,意在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观音的师傅无量佛见状,劝其不要急躁,否则欲速则不达。无量佛将四十二个个体撮合在一起,只留下四十二只手臂,又让每只手掌上长出一只眼睛,代表一个化身。这样除去主体的两只手臂,还有四十只手臂,每只手臂各配上佛门三界中的“二十五有”(佛教认为,三界中有二十五种有情存在环境,包括四洲、四意趣、六欲天等),两数相乘为一千。千手观音拥有无比的法力和智慧去普济众生,是慈悲的化身。《千手观音》的编导张继刚说:“《千手观音》想要表达的是,你要懂得爱别人,接受别人的爱,要知道感谢。你要是愿意帮助别人,你如果是个好人,就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你;同样你是一个好人,是个善良的人,你自然会伸出一千只手去帮助别人。如果这段舞蹈能传递给观众这样的感觉,我认为这就足够了。”当然,他成功的做到了。
由残疾人艺术团演绎的《千手观音》,更是让每位舞蹈者扮演了小观音的形象,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撒爱在人间。梦幻的灯光,加上配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配乐集合了现代流行音乐节奏和各种不同的配器、音色、和声,从而使舞蹈流露出现代的气息。一开始的编钟与编磬,带领我们的情绪走入安详之后,紧接着是人声的佛音哼唱,象征着太平盛世,带领我们走进庄严与圣明。舞台上的观音,身姿千变万化,面容祥和、慈爱,整个画面又显得那么圣洁、灵动。在屏
幕外的我们,心逐渐平静下来,屏住呼吸期待着观音一次又一次带给我们心灵的触动与惊喜。
带给我的第一个感动是,在队伍的最后竟然看到了9名男舞蹈员。张继刚说,在舞台上他不要看到男孩子的手。女孩子的手纤细柔软,而男孩子的手宽大有力。9名男舞蹈员要突破生理的限制,藏起男性阳刚的一面,要在舞台上挥舞出纤细的女观音形象,需要漫长时间的练习与模仿。从僵直的手部动作到灵活的兰花指,台下的十年功我们可想而知,对着9位男舞蹈员,我表出深深的敬佩之情。带给我的第二个感动是,张继刚说,他们不需要观众对残疾人怜悯的眼泪,即使是残疾人艺术团,也要靠艺术自身的光芒,触动观众。残疾人艺术团,是一个无声的团队,没有语言交流的他们,却有着比其他团队更强的凝聚力,他们团结一心,互助互爱,做到了手到、眼到、步到、身到。他们达到的不是艺术,是境界。这样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他们每位都是观音的化身,他们有足够的力量净化我们喧哗浮躁的心。
生活中,我需要这份力量。进入大三生活,紧张的节奏一直在耳边萦绕。每日在上学路上都看到就业、考研、公务员等字眼,终于我开始为自己定下考研的目标。现在还是觉得很遥远,但在2005年的春晚前,谁又能想象出残疾人艺术团能成为最耀眼的明星。我将以《千手观音》背后那份珍贵的精神作为榜样,一直提醒我,在人生路上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只要付出努力,辛苦耕耘总有丰收的一天。
第四篇: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答案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答案
第一章
1【多选题】建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与绘画、雕塑有何不同? A.建筑艺术不能表现人物 B.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场景 C.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具体情节
2【多选题】建筑形象的塑造决定于下列哪些因素: A.实用功能 B.所用材料 C.结构方式
3【多选题】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之不同处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所用材料
B.对建筑形象的追求
C.色彩
4【多选题】木料比石料的优点表现在哪几方面: A.采集较易 B.运输方便 C.加工较易
D.价格便宜
5【多选题】中国工匠对建筑哪些部分都进行了美的加工: A.梁枋 B.天花 C.门窗
D.基础
E.台基 第二章
1【多选题】中国古代宫殿具有哪两方面的功能? A.具有物质上的实用功能
B.具有物质上的表现功能 C.具有艺术上的表现功能
D.具有艺术上的实用功能
2【多选题】从陕西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的发掘看,唐代宫殿造型上的特点是: A.气势恢宏
B.色彩鲜丽 C.色彩不绚丽
3【多选题】北京紫禁城建成于何时?花了多少时间? A.明朝
B.清朝
C.10年 D.13年
4【多选题】午门中央门洞除皇帝外还允许什么人出入? A.皇后完婚 B.考中状元
C.出征武将 5【单选题】太和殿前陈设铜龟、铜鹤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A.喜庆
B.国家统一 C.国家长治久安
6【判断题】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等级是否按下列的屋顶形式排列的: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A.对 B.错
7【多选题】除紫禁城的太和殿外,北京还有哪几处大殿是坐落在三层石台基上的: A.太庙
B.明长陵 C.天坛祈年殿
D.雍和殿 第三章
1【判断题】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是埋藏在地宫中的。A.对 B.错
2【单选题】唐朝皇陵开创了与前朝皇陵不同的做法是: A.陵前设神道
B.设立方整的陵区
C.以自然山体为地宫
3【单选题】明十三陵总入口最前列的建筑是: A.大红门
B.碑亭
C.六柱五开间石牌楼
4【单选题】明十三陵中哪座皇陵规模最大最讲究? A.明定陵 B.明长陵
C.明昭陵
5【单选题】明长陵的祾恩殿的柱子,梁枋是用哪种木料制造的? A.樟木
B.松木 C.楠木
6【单选题】在已发掘的地宫中四壁满布佛教内容雕刻的是清朝哪位皇帝的陵墓?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7【多选题】汉墓画像砖石上表现的内容有: A.动物、人物
B.生活场景
C.劳动生产场景
D.游乐场景 第四章
1【单选题】祭祀天、地、山、川之坛庙常设在接近自然之处,因此称为: A.野祭
B.遥祭
C.郊祭
2【单选题】北京天坛举行祭天礼仪的地方是: A.祁年殿
B.皇穹宇 C.圜丘
3【单选题】皇帝祭祖先之地称();百姓祭祖先之地称()。A.祠堂;宗庙
B.太庙;经堂
C.太庙;祠堂
D.经堂;宗庙
4【判断题】在农村,多路神仙可以同置于一座庙堂祭祀。A.对
B.错
5【多选题】祠堂的功能有: A.祭祖
B.办义学
C.存义粮
D.修族谱
6【判断题】祭孔子的庙也称文庙;祭关公的庙也称武庙。A.对
B.错 第五章
1【多选题】楼阁式塔可以用以下哪几种材料建造? A.木料
B.砖
C.石
D.琉璃
E.金属
2【判断题】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是否立有佛像? A.对
B.错
3【单选题】北京北海琼华岛上的白塔属于哪种类型: A.金刚宝座塔
B.花塔
C.喇嘛塔
4【单选题】北京天宁寺塔属于哪种类型: A.楼阁式
B.密檐式
C.单层塔
5【单选题】河南登封少林寺塔群是: A.和尚墓塔
B.佛教徒捐建之塔 C.纪念佛主之塔
6【单选题】佛塔塔刹上的相轮(金盘)有以下的意义: A.美观
B.敬佛、礼佛 第六章
1【多选题】中国古代园林有下列哪几种类型? A.皇家 B.私家
C.商家 D.寺庙 E.山岳 F.江湖
2【多选题】中国园林与中国宫殿、陵墓在布局上有何不同? A.中国园林布局灵活、自由
B.中国园林布局规整
C.中国宫殿、陵墓布局灵活、自由
D.中国宫殿、陵墓布局规整
3【单选题】从颐和园能见到远处玉泉山的玉峰塔,在景观上应属: A.成景
B.得景
C.借景
4【单选题】北京北海琼华岛上的白塔是北海的: A.远景
B.借景
C.主景
5【单选题】一座园林是由下列要素构成的: A.亭子
B.树木
C.山石 D.景观 第七章
1【单选题】什么类型的园林中建筑种类最多? A.寺庙
B.皇家
C.私家
D.江湖
2【多选题】园林中廊子有以下哪些功能? A.人行交通
B.遮阳防雨雪
C.休息
3【单选题】古代园林中最长的廊子在何处? A.承德避暑山庄
B.北京北海 C.北京颐和园 4【多选题】园林建筑的窗具有下列哪几种功能? A.采光
B.通风
C.观景
D.装饰
5【单选题】“曲水流觞”的原生地在何处? A.承德避暑山庄
B.北京北海
C.杭州西湖
D.浙江绍兴
6【多选题】在下列哪些园林中有象征“神仙岛”的景点: A.圆明园
B.北京颐和园
C.北京北海
D.苏州网师园 第八章
1【单选题】总体上看,诸葛村是一座: A.手工业村
B.商贸重镇
C.血缘村落
2【单选题】山西小塌则村是一座 A.手工业村
B.商贸村
C.血缘村
3【多选题】小塌则村村民用废旧大缸做以下哪些用途? A.做烧窑烟囱
B.筑院墙
C.搭建厕所
4【单选题】江苏周庄是一座: A.血缘村
B.商贸镇
C.手工业镇
5【单选题】周庄沿街建筑的基本布局是: A.前面开店,后面住家
B.前宅后店
C.商店与住宅分离 第九章
1【多选题】乡村中建造文昌阁、风水塔能起到下列作用: A.真的多出了人材、仕官
B.激励村民读书学文化
C.组成村中的景观
2【多选题】村口建风雨桥的作用有: A.交通需要
B.象征性锁住财源 C.来往行人休息
3【单选题】中国古代住宅最主要的形式是: A.四合院
B.竹楼
C.吊脚楼
D.石碉房
4【单选题】住宅门上贴绿色(或蓝色)门联,表示: A.宅中已无人居住
B.家中有老人去世
C.该宅为危险房屋
5【单选题】在农村,一座庙堂可以供奉多种不同的神仙吗? A.可以
B.不可以
6【判断题】大门、农耕、服饰等非物质文化只是一种传统技艺,它们没有具体的形象和色彩。这种理解对吗? A.对 B.错 第十章
1【判断题】文物建筑必须是古代建筑吗? A.对 B.错
2【单选题】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是: A.刚性连接
B.韧性连接
3【单选题】在修缮、保养、迁移文物建筑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A.不改变原状
B.可改变原状
C.恢复到初建时的原貌
4【单选题】对已经毁坏无存的文物建筑的态度是: A.主张重建
B.一律不许重建
C.必须有特殊需要,有可靠资料的情况下可以重建 5【单选题】北京圆明园是一座: A.一般公园
B.古园林遗址
C.遗址公园
第五篇:国际标准舞与中国古典舞元素的融入
国际标准舞与中国古典舞元素的融入
一、引言
作为西方优秀艺术文化的结晶,国际标准舞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始传入我国,八十年代开始在国内正式发展,时至今日已初具规模并在各平台体育竞技项目中展露不同形式的国标舞的风采。与此同时机,伴随着我国居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标准舞也逐步走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众多舞蹈爱好者争相学习并加以创作的优秀舞种。然而,作为“舶来品”,国标舞由于其本身先天的审美差异性、文化内涵的独特性而在国内发展过程中屡屡受阻。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个个优秀的舞蹈培训平台及舞蹈爱好者们相继创作出了很多富有中国元素,尤其是中国古典舞元素的新型国标舞,在凸显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同时,也展现了浓厚的时代性特征。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段段年代感强烈的优秀舞蹈作品,也为国际标准舞在国内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推广作用。
本文从国际标准舞与中国古典舞元素的融合出发,旨在探寻国际标准舞国内外发展的同时,分析研究二者有机结合的动因及其主要表现形式。此外,文章还将采用作品赏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式,对所举相关事例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分析,并给出一些对于国标舞现阶段在我国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本土化进程的建议及展望。不仅是为经历一名舞蹈学生理应探索研究的道路,也期望以独特的角度为更多的舞蹈学者在推动舞蹈项目发展进程中拓宽视野、铺平道路。
二、国标舞的发展历程与国内现状
1.中西方标准舞的发展历程
1.1西方标准舞的发展历程
同诸多其他舞种一样,源自16世纪欧洲的国际标准舞将产生于生活中的灵感借助优美的肢体语言加以表达。不同的是,国际标准舞发展到今天,并没有开放式的舞蹈形式,而是以关闭式的对舞贯穿始终,这也正是国际标准舞不同于其他诸多舞种的最大特点之一。
正如马克思在唯物辨证论中所言,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对立统一、质量交互、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一样,国际标准舞的发展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时至今日,国际标准舞作为一个发展至成熟阶段的舞种,其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历程。这其中既有蓬勃发展的阶段,也有被打压的灰色时期。正如上文所言,国际标准舞的起源可以被追溯到四、五个世纪以前的文艺复兴时期。从文艺复兴时期简单的情感释放与表达,到十七、十八世纪流入皇室宫廷接受礼仪熏陶的小舞步时代,再到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优雅飘逸的华尔兹,最后到二十世纪被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归为正统、细致划分,国际标准舞经历了起、承、转、合的四个阶段。
反观标准舞的发展历史,宏观上可以将其概括为从群舞环舞到男女对舞,并进一步发展的过程;而从微观角度看,交谊舞是标准舞的前身,国际标准舞是标准舞的丰富和发展,而体育舞蹈是国际标准舞发展到现阶段的进一步完善,体育舞蹈这一称呼的提出是人们对标准舞发展路径的探索,代表了人们对标准舞价值观念的转变和丰富。总之,体育舞蹈的提出不仅是人们对于国际标准舞发展路径的新选择,还是对国际标准舞价值特征的进一步完善。这一阶段标准舞也不单单是人们娱乐、社交的生活方式,更使人们在跳标准舞时向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和快乐,同时又兼具良好的身心锻炼价值。此外,标准舞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模式也在这一阶段得到逐步完善。1.2中国标准舞的发展历程
作为外来的舞蹈文化,标准舞于上世纪 80 年代流传至我国并逐渐被人们接 受、熟知和喜爱。十九世纪末期,旅华外侨和留洋人员,将方西方舞蹈带入到了中国,并最先在上海开始流传。并受到了天津、沈阳、广州等大城市人们的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 60 年代初,我国受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影响,各大城市交谊舞活动普遍开展。从 60 年代中期和 70 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交谊舞”被斥为资产阶级的娱乐形式受到了批判,此时交谊舞成了禁舞,被封锁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从 20世纪 80 年代起,文革期间销声匿迹的交谊舞开始恢复了。1991年 5 月“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现代体育舞蹈进入了发展的阶段。而标准舞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从接受新事物到封建思想的排斥,再到今天的大众化趋势,向人们揭示了标准舞在中国的时代变迁与文化历史。
今天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多的追求对精神文明,而标准舞作为艺术与竞技相结合的新兴的运动项目,不仅成为人们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情感交流的极好形式。标准舞作为一项综合的艺术形式,本身也蕴含了多重价值功能,包括健身价值、竞技价值、精神价值、艺术审美价值。交谊舞自传入初期即以其交际功能在民间自由传播,没有正规的组织介入。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屡次遭禁却又顽强生长,并一直在民间潜行,交谊舞自始至终在群众中作为一种休闲、娱乐、健身的项目存在。而国标舞、体育舞蹈则被作为竞赛项目发展至今,成为了现今中国体育竞技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国内标准舞的发展现状及时代特征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全球化脚步的逐渐迈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互动也在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艺术形式再被国民接受的同时受到一批又一批优秀艺术创作者的加工而染上一层绚丽的中国特色。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发展也不外于此。在国际标准舞的本土化进程中,许多国内优秀的舞蹈创作者、舞者勇于探索,不断寻求突破,将更多的中国元素融入国际标准舞中,使其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独特的绚丽色彩。这其中,以下两点最能凸显其主要发展状况和时代特征:第一点,国标舞中越来来多地融入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古典舞元素;第二点,国标舞在国内的发展方向由以往的竞技表演向多元艺术表演迈进。
三、国标舞与中国古典舞元素融合动因分析 1.国外艺术形式的本土化进程
从中国的国情来看,虽然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在突飞猛进,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总体而言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是几千年历史留下的根性面貌,是无法在短时期内改变的。人民传统的文化观念与审美情趣制约着对外来事物的接受水平,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从相互抵触到相互交融需要一个过程,人们习惯了闹秧歌的欢腾、品太极的韵味、兴国学的礼仪,而对于西洋的歌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理解有限。
就语言来说,国人的外语运用水平远远落后于国际化发达地区的水平,大陆就不如港台地区,中国较之韩国也要逊色。同样作为艺术语言,歌唱艺术,美声作品始终不如民族声乐那样容易受大众喜爱,原因就在于“理解”。舞蹈方面,西方现代舞追求人体动作解放和精神自由,这种境界很高,但有时候表演的作品很抽象,国人非专业舞者同样难以看懂。国标舞在中国同样有着这种困惑。国标舞是一种极具欧美文化范式的舞蹈形式,与中国文化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人受本土价值观念的驱使,在跳国标舞时也并不能理解到西方人的舞蹈精神,动作上只能模仿外形而不能深入内涵,听觉上只能掌握节奏速度而不能领略情感。拉丁舞和摩登舞共十个种类,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起源于不同的阶层,拉丁来自民间,性感张扬,摩登源自贵族,高贵浪漫,音乐充分体现了欧美文化风格与地区特色,如果舞蹈音乐是歌曲,唱词表意,如果没有一定英文水平,是理解不了的,高雅的国标舞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只能是看其表面现象,而不能成为领悟其内涵、鉴赏其本质的享受。
为了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国标舞必须得给中国人找到合适的“翻译”,满足亿万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对国标舞的追捧需求,因而需要一个中国化的策略。从早期健身交谊舞的特点看,首先将西方这种男女对舞的动作简化了,形成具有中国“秧歌”特点的舞步和手臂动作,音乐也将中国歌曲融入现代配器加强了节奏感,虽然这种“山寨”方式远远比不上国标舞在中国的“正宗”发展,但它多少为国标舞的中国本土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国标舞的发展创新离不幵本土文化的滋养,也必定会受到本土价值观念的驱使,在中国必然会紧随“中国特色”的大风帆而不断向前发展。
国标舞在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后,将更易于中国人民对国标舞舞蹈艺术价值的认识,也能更好地激发我国舞蹈家和编导们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舞蹈艺术发展及再创作的必然趋势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舞蹈亦如此。所以,创新对于国标舞的艺术道路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我们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创新时代,任何事物都迸发出空前的活力,国家政策方针也在不断的号召人民解放思想,人们的欣赏水平与审美品位也在不断提高。中国的创新是社会主义的标新立异,中华民族的推陈出新,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基础之上来挖掘文艺创作鲜明的民族特色,将中国古典文艺的“精气神”以新的方式表达出来,才是我国社会主义创新的重要举措。舞蹈的创新应该摒弃一味的模仿和复制,国标舞在中国的新发展也必须秉承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和原则,做到创新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国标舞的艺术化发展,因此,必须将国标舞创作区别于其体育竞技特性的套路动作编排,打破一招一式的基本舞步和严格规定的动作,在国标舞种舞蹈的原初民风特点之上重新“规范”,将国标舞与我国传统古典文化与舞蹈的多元文化相结合,走中国文艺之路,形成中国特色,实现国标舞全面可塑的舞蹈价值。
要从根本上做到国标舞的创新,发挥我国国标舞的艺术市场价值,就要对舞蹈编导提出高要求,舞蹈编导要将这一历史重任肩负于身,付出努力,除了勤学苦练舞蹈技术外,还要对生活有所洞察、对历史文化知识有所积累、了解和借鉴我国广泛的舞蹈资源、才能为创作寻求更多的思路,为创新找到开启艺术之门的钥匙。
国标舞的创新编导应该从创作思想上做到与时俱进,对社会当前的时事有所了解,对人民喜闻乐见的话题加以关注,对相关的文艺新品进行研究;树立正确健康的艺术观和价值观,摒弃当下把国标舞作为谋取金钱利益的商业工具的思想,提高个人艺术道德修养。
四、国标舞中古典特色元素表现形式研究
1.旋律融入之美
音乐作为舞蹈作品中的重要要素,它与舞蹈动作直接构成了完整的视听艺术形象。如果说动作是舞蹈的肉体,那么音乐是则是舞蹈的灵魂。国标舞的音乐大多为欧美曲风的歌曲或者轻音乐,我国的舞者和观众都难以理解其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国标舞在我国的深入发展。
中国古典舞中的音乐元素不仅包含传统的中国人民对自己几千年的灿烂文化独到的理解和表达,也体现这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韵味和意境。以改编曲《春江花月夜》为例,原古曲最早是以琵琶曲的形式进行演绎的,原曲的音乐非常优美,抒情性也较强。作曲家将其改编成钢琴曲以后,根据钢琴的特点及演奏原则,对这首古曲进行了构思独特的改编,在采用民族化和声类型的同时,和弦也采用了四度和五度的重叠。婉转、质朴的乐曲旋律,和流畅的节奏,形象而生动的向人们展示了春江月夜的美景与美色,带给人艺术与审美的享受。
中国古典舞大多讲究线条的流畅美。虽然不同类别古典舞所讲究的具体内容不同,但大多是通过一种表达方式来体现出来。古曲作为中国古典舞中一种重要的演奏乐器,在旋律方面也非常讲究线条美感。以古琴曲为例,演奏者可以通过滑音和刮奏的形式来表达音与音之间的线条流动性。虽然在西方乐曲中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滑音或刮奏,但只是作为一种装饰音,是一种特殊的演奏技巧。由中国古曲改编的钢琴曲,在旋律方面也非常讲究对古典特点及演奏气质的把握,从而形成新的旋律意识。古曲改编钢琴曲能够通过音程、力度、节奏以及音色变化来形成变化生动、起伏流动的旋律。比如钢琴改编曲《平湖秋月》的旋律具有较为明显的广东音乐特点,其节奏变化不仅丰富自然,旋律线条也与粤语的语音特征极为相似。本曲的作者陈培勋为了充分体现广东本土音乐的艺术特征,在旋律骨架采用上,选择了自由变奏的手法。并且在传统叠句手法的基础上,围绕着音乐主题,采用了变型的手法,这便使旋律的发展更具线条性。在作曲家的创造加工之后,不仅可以体现出钢琴的音色特点和演奏优势,也能够将古曲旋律线条美感体现出来。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较为成功的国标舞作品,在音乐的运用上,基本都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因此,将我国古典舞中的传统音乐元素运用到国标舞的教学和作品创作中,是实现国标舞中国特色创新的首要一环。正是这些本土的、传统的、适宜我国人民理解和享受的音乐元素更好地促进了国标舞在我国的发展、并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
2.动作融入之灵
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的语言,它是传承舞蹈文明的直接载体。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传递着不同的文化信息,国标舞的动作映射的是欧美的文化范式。目前,我国国标舞的动作在教学传播、竞技比赛和文艺创作中均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我国自己的特色,绝大多数都还是按照国外既定的动作规则进行套路的编排,动作发展形式显得单一而不够鲜活,这也是我国国标舞与其他国标舞强国之间明显的差距。
当今世界,国标舞的动作技术发展较快,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都在不断更新、新的动作名称也在不断增加,在艺术表演舞的动作创编上,也是不断在开发创新。对于将古典舞元素融入到国标舞的动作中,必须将具有我国特色的古典舞、民间舞、武术、太极等精粹动作认真研究,并适宜用于国标舞的艺术创作与教学中。其具体做法为:先找出它们各自最突出的动作特点与审美精神,再将它们试着简单结合,一步步尝试总能找出一些奇妙的效果。譬如:我国的古典舞的“梓倾圆屈”的动作形态及身法呼吸、武术和太极的经典的造型动作及刚柔相济的连接。民间舞的各具特色的动作与道具动作、现代舞动作的自由松紧及编舞技法等都能或多或少的结合到国标舞的创作中。根据各种形式的动作特点,结合舞蹈人体解剖学,将头部动作、上肢动作、下肢动作、躯干动作和全身动作细分化再进行动作重组„„具体实施起来,还得需要有志于服务中国国标舞事业繁荣的舞蹈家们呕心浙血的智慧付出。
国标舞的动作与编排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国标舞专家们就必须善于汲取本民族的舞蹈、武术、戏曲以及其他类别的艺术素材,配合以好的音乐、题材,融汇于国标舞的作品创编中,突出有中国特色的国标舞动作与编排风格,向世界展示中国国标舞的特色与文化的魅力。
3.题材融入之精
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是舞蹈作者对其所掌握的大量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概括、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我使得国古典舞作品中选取的题材基本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小说、戏剧当中的事件和桥段。这些题材本身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即是家喻户晓的。在国标舞的创作中,选取古典舞中的一些经典题材作为创作主题,一方面有利于观众对表演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得更多的传统元素能够加入到舞蹈的表现过程当中,增加了融合舞蹈的表现张力。
举一个很鲜明的例子。CCTV舞蹈大赛中拉丁剧目《霸王别姬》用京剧二胡伴奏,中间夹杂着京剧念白,用京剧的锣鼓敲打声混合着现代歌曲,将霸王和虞姬这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用拉丁的方式新颖的又诠释了一遍。当然,这其中也穿插了舞蹈开始时女主角使用了一段京剧中旦角的步伐,男演员则是用到了净角的步伐,再配上鲜明的鼓点,一上来就把观众的思绪带到了主题所要表达的霸王与心爱的虞姬即将生死离别的场景之中。而随后展示的拉丁舞阶段更是通过突然间形式的转变,给观众以感官上的冲击力和深深的震撼效果。
然而,由于舞蹈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它的擅长和局限,所以,舞蹈题材的选择应该注意一下两个特点:首先,舞蹈题材应有比较强烈的动作性。这是由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人体的舞蹈动作的特点所决定的。一般来说,缺乏动作性的题材,用舞蹈语言来表现困难就比较大。其次,舞蹈题材应富有激动而饱满的感情。这也是由于舞蹈是长于抒情的艺术特点所决定的。舞蹈是人类情感最激动时的表现形式,他最能表现别的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的内在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因此说,舞蹈题材应具有动作性,但是又不是凡能动起来的的题材都适合舞蹈,而只有既具有动作性又具有激动而饱满的情感的题材才是适合舞蹈的表现。
总而言之,题材的选择能直接影响作品的主题思想,也就是创作者要表达什么内容及主题思想给予观众,演员使用什么方式的肢体动作作为表现作品内容的艺术语言,以国标舞动作元素为主要肢体语言来讲述中国故事,是当前国标舞文艺创作选材的一大方向。4.舞台融入之彩
一个舞蹈作品的形成,必须具备舞台特有的因素,那么服装、道具以及舞台的气氛、灯光的配合,就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服装、道具、舞台气氛的运用与独特设计,会展现出不同的舞蹈作品的状态以及视觉感受,体现出不同的舞蹈作品的主题立意,直接影响着一部舞蹈作品在观众的观赏角度的感受。在国标舞的创作中融入中国古典舞在服装、队形、道具等方面的特色元素,不仅能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也能使国标舞的表现形式焕发中国传统艺术的色彩之美。
比如舞蹈大赛的很多国标舞作品都在表演中融入了中国古典舞的经典元素,将音乐、主题内容、服装、道具等都运用得恰到好处。国标舞群舞作品《十面埋伏》取材于同名电影,演员的作品形象是身着蓝甲的秦桶,意在表现中国古典文化精神,创意味儿十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国标舞剧《花样年华》、《长恨歌》都是表现旧上海的故事,女舞者们身着体现中国传统风韵的旗袍,展现中国女性身姿的曲线美与气质的高雅,恰好是国标舞中拉丁舞对女性形体的审美特点,与摩登舞中对女性气质内涵的审美特点的完美结合。《如梦令》中,女舞者以京剧扮相出彩,额头上贴片子,头顶雀翎,一条火红的长裙黑条束腰,男舞者则是黑色装束,前胸以赤红色点缀与女伴相应和,典型的中国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广州艺术节2015年表演大赛,摩登双人舞《点妆》中两位舞者同时穿了具有古典舞服装造型特色飘逸的白纱裙,妆容则是选择的京剧旦角的妆容。道具同服装一样为国标舞作品的形象和主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第六届舞蹈大赛的群舞拉丁作品《春的遐想》,创意以女生服装上的一根长丝带为道具,男女围绕丝带而舞,喻意树与枝桠的关系纽带,这恰恰也与古典舞中的水袖舞的道具十分相像。此外,诸如“五连环”、“绞麻花”、“龙摆尾”、“太极图”、“二马分鬃”、“螺旋”等队形也常常在国标舞的群舞中出现。这些从我国传统审美文化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常用舞蹈队形、舞台调度都体现出我国传统古典舞蹈文化的深邃内涵与重要意义。
国标舞作品使用的服装、道具、舞美、灯光等都能营造特别的舞台气氛,中国古典舞元素的加入使得舞蹈作品的形象丰润而富有色彩,从而使作品的表达更加丰富、饱满和深刻,达到作品意境所需的效果,使观众对作品的有更直观的理解与审美。
五、现存问题及展望
1.中国古典艺术文化与外来优秀艺术作品融合中的问题
首先,从创作形式上来说,国标舞是反映男女爱情对话的双人舞蹈,具有非常程式化的动作规范与西方国家的审美标准。在我国之所以体育舞蹈盛行而弱于文艺表现,就在于它是以简单而直白的方式进行的舞蹈运动,注重的是个体自身的身心发展,体现它自娱性的一面。而艺术舞蹈,是将各种舞蹈的原材料经过艺术化提炼和加工后搬上舞台,目的为提供给他人欣赏。从创作构思、选材、到具体的形象塑造、情节表现的编排等具有复杂的过程,更多地要体现它表演性的一面。由于舞蹈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它的擅长和局限,每个种类的舞蹈也都有各自不同特色的表现形式。如中国古典舞就易于表现中国历史性、人物性、诗画性和风格性的内容,具有传统的典范特征。国标舞则易于表现男女爱情,但是由于拉丁舞和摩登舞的每种舞又有特定的爱情表达喻意,舞蹈形式以及音乐特点也都各具特色,这种已经被国际约定俗成的舞蹈形式,对其进行再艺术加工创作受到了很多的局限。
其次,从教学平台上讲,国标舞和体育舞蹈学科虽然是“艺术”与“体育”两方面倾向的发展态势,但是两种态势的学科基础又是相同的,即都是建立在拉丁舞和摩登舞的动作技术教学基础之上,并且为了完善各自的学科发展而又相互吸收、相互影响。从国内现状来看,体育口的体育舞蹈学科在全国各大体育院校都有相关专业课程,而艺术口,除了以北京舞蹈学院为首的舞蹈艺术院校建立国标舞学科相对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外,其他舞蹈艺术院校对于国标舞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才刚刚萌芽,有的甚至还处于对国标舞不关乎舞蹈艺术而将其拒之门外的状态。也就是说,目前有关国标舞或体育舞蹈的人才培养,绝大多数都是体育院校承担重任。从体育院校的性质、师资特点来看,对于高校体育舞蹈人才的培养,注重专业技术的发展,而弱于艺术创作的培养,开展相关的课程还比较单一,并没有像艺术舞蹈学科已经形成了集舞台表演、教学训练、创作编导、理论研究于一体的、较为成熟的综合性培养模式。所以,国标舞的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受到了制约。
2.对国标舞本土化进程的建议和展望
一方面,对于融合本土元素受到局限的问题,应借鉴其他外来优秀艺术文化本土化的成功例子,不拘泥于形式地融合更多艺术元素,传统的、时尚的、本土的、外来的等各种艺术元素都可为自己所运用。可以借鉴除古典舞以外的其他舞蹈门类,如民族舞、现代舞、啦啦操等编排创新手法,丰富国标舞的表现形式避免单一的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对于国内发展平台有待完善的问题,应建立完善的国标舞教育体制,健全集国标舞教学训练、艺术表演、创作、理论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人才培养机制。舞蹈艺术院校引进国标舞学科,完备舞蹈体系;体育院校在强化技术之上,适当增设艺术课程,达到技艺双行。
最后,如同诸多其他优秀的国外艺术形式一样,作为舶来品的国标舞在中国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本土化历程在经历古典舞元素融合阶段已经展现出了其无穷的魅力,相信通过我国优秀舞蹈艺术者们的智慧创作,其必能在接下来绽放出更多更耀眼的光彩
六、结束语
国标舞融合中国古典舞元素后拓宽了国标舞的发展之路,使国标舞可以用更新颖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且推动了中国的文艺繁荣发展。即把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展示给全世界看,又把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到了其中,也展现了艺术家们的智慧。
诚然,还有许许多多与中国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国标优秀作品本文未提到,优秀的编导们在创编国标舞中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灵感,不仅带给大家视觉感官上的享受也让我们对国标舞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然而同样作为舞蹈的创作者和表演者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文化艺术之间的结合需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在理解的前提下融合,切勿忽略艺术作品自身原有的精髓一味追求所谓的融合,那样便得不偿失了。在此,将上述研究成果和个人观点与学习、爱好舞蹈的同学、老师分享,望与诸君共勉。
转眼之间,大学四年光阴编入白驹过隙般从指缝中溜走。它走得如此匆匆,却并未带走四年来老师们饱含深情的谆谆教诲、并未带走同学们携手并进的相互陪伴,也没有带走舞蹈为我带来的所有喜悦与汗水交杂的回忆。对于悉心指导我学业和论文的导师,感激的话总是说也说不尽。我惊叹于您渊博的学识、感动于您执着的治学态度,更感激于您对我的无心关怀和教导。正是这些让我成长、成材,并向着自己和您所期望成为的那个人一步步坚定的走下去。对于陪伴我、照顾我走过这四年充满欢笑与泪水的学习生活的同学们、朋友们,我想说,正是你们的鼓励与支持陪伴我走到现在,那些我们共同努力过的画面将是我心中永远珍藏的美好回忆。
Aspire,to inspire,before enspire,有生之年不断发现生命中的美好与活力,这是自从选择作为一名舞者起便对自己许下的成诺,相信我会以及坚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