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红船精神”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新境界
用“红船精神”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新境界
作者:熊云《光明日报》(2018年07月11日 05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为此,我们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构建世界先进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为培养造就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好干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1、新形势催生新任务新挑战
干部教育培训是我们党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种学习,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是指干部教育培训诸要素,如教育对象、内容、方式方法、机构、师资、管理等,按照一定规律有机组合、连接而成的整体。世界先进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是指这个体系在培训理念、课程、方式方法、机构、师资、管理等诸多方面居于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效性、便捷性,能够在世界上发挥标杆示范和引领作用,吸引其他国家的人员前来学习借鉴。
构建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是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要求。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近几年改革创新,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已基本形成,主要体现在:在管理体制上,已经形成在党中央领导下,由中央组织部主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分工负责,中央、地方和部门分级分类管理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在办学体制上,初步形成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为主阵地,高等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网络培训广泛运用,开放多元、优势互补的办学体制。在运行机制上,初步形成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组织调训为主,统筹培训需求,注重考核评估,管理部门、办学单位、用人单位和学员相互协调的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在培训内容上,基本形成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知识教育相结合,注重能力培训的内容体系。
事实充分说明,干部教育培训是中国共产党保持生机与活力、不断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有国外学者指出,“中国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模式。中国共产党自上而下建立了一套庞大的学习系统,使之不仅能定期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从而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勤政为民的作风,而且能迅速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措施新实践,克服“本领恐慌”,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
党的十九大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还有一些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一是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干部最需要学的东西不多,最需要学的干部难以参加学习。网友戏称为“磨刀的不砍柴,砍柴的不磨刀”。二是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低水平重复设置,优质培训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现象并存,一些市县培训机构占地几百上千亩,硬件很气派,培训低水平,有的培训沦为参观考察。三是一些干部参加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足,这既有干部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的问题,也有培训不对路、不管用的问题,还有培训缺乏有效考核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的问题。
上述问题不仅涉及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式,而且涉及干部教育培训的体制机制。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必须从整体上来考虑,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来解决,努力构建既有中国特色又具世界先进水平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2、“红船精神”是初心是武器是航标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我们构建世界先进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红船精神”是指引我们大胆探索构建世界先进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思想武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有敢于突破前人的勇气和智慧,大胆革除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弊端,对标世界先进做法,不断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使我国在领导人员的教育培训中走在世界前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强保证。
第二,“红船精神”是鼓舞我们坚定不移构建世界先进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强大动力。创新不易,走在世界前列更难。对标世界先进做法,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在一些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比如需求导向、务实管用的理念落实不够到位,竞争择优的理念尚未形成广泛共识。从实际工作看,我国对干部个体的发展意愿和培训需求关注不够,缺乏与被训干部就培训需求、培训时间的沟通、调查和分析,对干部个体的差异化学习需求缺乏全面把握,还不能完全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领导干部对于培训的专门需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矢志不渝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把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打造成为世界先进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第三,“红船精神”是鞭策我们沿着正确方向构建世界先进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指路明灯。路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出发时的目标。“红船精神”昭示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干部教育培训因党而生、随党而兴、为党而强,政治性是第一属性,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干部教育培训讲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恪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做到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教育引导学员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我们必须按照这样的要求来构建世界先进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如果背离了这个要求,就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世界先进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3、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我们要把“红船精神”贯穿于构建世界先进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对标先进,补足短板,凸显特色,强化精准,注重实效,推动中国干部教育培训走在世界前列。
第一,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在价值导向上走在世界前列。为谁服务的问题,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首要问题。干部教育培训是我们党兴办的,必须坚持党校姓党原则,为党服务,把党的宗旨作为办学宗旨,把党的需求作为第一需求,把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作为根本任务。在构建世界先进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成维护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第二,扩大开放竞争,在办学体系上走在世界前列。我国有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5000多所,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我国多。但我们的机构是多而不精,优质资源分布不均,开放度不够。要以这次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部门行业培训机构优化整合,提升其专业化办学水平。要加强对高校基地的管理、指导、考核,实行动态调整、优进劣退的机制。要加强对现场教学基地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其培训质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的规范引导,充分发挥他们在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方面的独特作用。
第三,强化规范有序,在运行机制上走在世界前列。进一步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计划生成机制,将需求调研作为培训计划生成的必经环节,既准确把握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又注重了解分析干部个体的差异化学习需求,真正做到“缺什 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进一步推行竞争择优机制,制定实施培训资质认证标准,对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社会培训机构进行资质认证。进一步完善干部学习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激发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完善培训质量评估机制,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第四,彰显中国特色,在内容体系上走在世界前列。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需要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并结合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个性需求,来安排培训内容。总的要求是,以理论教育为根本,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培训,重点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培训。以专业化能力培训为重点,结合干部岗位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相关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前沿问题的专题培训,引导干部提升专业能力、锤炼专业作风、培育专业精神,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本领。
第五,突出灵活管用,在方式方法上走在世界前列。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按照分类培训的要求,改进班次设置方式,突出按干部类别开展培训,对干部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可按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等层级设置班次,每5年对干部进行一次不少于两个月的系统培训;对干部进行专业化能力培训,应更多从岗位特点和工作职责出发,按类别而不是按层级设置班次,每1年对干部进行1到2次一周左右的专题培训。要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干部的特殊培训需求,主动送教上门。继续探索干部免职脱岗培训、后备干部个性化定制培训等方式方法。
第六,夯实培训基础,在保障能力上走在世界前列。干部教育培训要搞好,必须有一大批名师、充足的经费、完备的制度等做保障。在师资方面,要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一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在学科领域有影响的知名专家;要加大对基层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力度,上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加强对下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师资的培训,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师资送教下基层。在经费方面,各级政府要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工作需要,特别要加大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在制度方面,要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管理、权益保障、竞争择优、考核评估等配套制度,形成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为主体的制度体系,为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熊云,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
第二篇:提升教育境界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提升教育境界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城固县陈家湾初中
吴有明
记得魏书生在《人民教育》上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常想,人与本职工作有五种境界:无心无意、三心二意、半心半意、一心一意、舍身忘我。人幸福快乐与否,取决于自己在哪一种境界。从教以来,我常常伏案思考:为师者的教育境界到底是什么呢?是为了学生考出优异的成绩?还是学生非常听老师的话,做到言听计从呢?是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的更多的荣誉而老师沾沾自喜呢?还是教师转化了一位学困生而欣慰呢?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研究。教师只有对教育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发现和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避免走弯路,少做无用功,提高教学实效,达到教学最优化效果。教研有助于教师探索出一套切合实际的理论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有助于教师改变教育教学内容“旧”、“窄”的状况,不断调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无论进行哪一方面或者哪一细小部分问题的研究,须去阅读有关书籍,收集有关资料,掌握信息,然后思考、研究、捕捉,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教训,进而上升为理论,最后再回到实践中运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对这一过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了质的飞跃。
回顾我们的教育之路,从刚毕业时学当合格教师,到成为教学能手,再到骨干教师,至名师,有许多老师终其一生在寻求教育方法和技巧的提升,做一名好老师,做一位名师,而我觉这些还不够,我们应做一名教育家,一位有智慧的教育家。教育家是学贯中西、海纳百川后的一种游刃有余,平淡间方显智慧本色,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教育家是一种用点悟、顿悟的思维开启学生思想的钥匙,而不是教会学生更多的技巧和方法;教育家传递的是一种思想、思维,而不单单是考试成绩的提升和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教育家是引导一种教育前行的方向标,是指点迷津的信使,而不是停留在两亩三分地上的耕田者。
教育者应变革教育观念及思想,应多从教育的本源和终极目标处找寻教育之道。有人认为,教育就是二十年后留下来的东西。而我更觉得教育者将自己的智慧、学识、内涵、修养传递给孩子时,若干年后孩子将更多的思想、思维、智慧内化为自己的意识、行为,从而引发更大的外显能力,这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句本来都是言情话相思的佳句,却被王国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赋予了它以深刻的内涵。可能我们教育的境界也绕不开这三种境界。愚以为,教育的境界是随着人的内涵不断丰富,修养不断提升,对周围事物认识不断深化而变化的。人不同境界亦不同,境界越高,人的思维就越广阔越灵活。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决定教育境界。一个人如果停留在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名师等光环之下,就失去了继续前行的目标;一个人如果不能博览群书,既浮躁又有某种情绪时,那么很难教育出高质量的学生。
我们追求的教育的至高境界是传递一种思想、一种思维、一种智慧;是“点悟”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思想,让学生“顿悟”的一种智慧;是教育者不断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的过程。或许教育的境界也是教育者不断提升,不断探索的过程,不断寻求真理,永远没有尽头的过程。或许教育与悟道也有相似之处,还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过程。我们不能为教育的境界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正如“禅”没有定义一样,正因为没有概念,所以芸芸众生的人才去追寻、才去信仰它一样,有了准确的概念,又有千篇一律之感。世界的丰富多样性造就了教育境界层次不同性。虽法不同却理相通,为了我们教育的未来,为师者尽力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追寻教育的至高境界吧!
第三篇:精神新境界
精神新境界 精神新境界——新生活不仅指物质生活的改善,同样强调公民素质、文明风尚、人文精神等建设,这是一座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新提升
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后,一段广州“红衣阿婶”的微博视频在互联网上蹿红:一位身着红衣的广州阿婶和前来参加亚运会的科威特足球教练在广州地铁里互相让座。“红衣阿婶”谦和地说:“您是客人,您请坐!”这温馨的一幕被同车乘客拍下后发上微博,网上围观和转发人气一路高涨。网友们大赞科威特教练有素质有风度,同时也不吝赞美之辞,把这名“红衣阿婶”亲切地称为“广州主人”。
同样在网络上走红的还有“亚运沙发客”的故事。亚运会开幕前夕,一个名为“亚运沙发客”的网络群应运而生。广州“沫沫”、“达哥”等6位“沙友”在天涯、猫扑等网络社区发帖,倡议广州市民做“沙友”,为远道而来观看亚运的海内外客人提供免费的沙发借宿,分享岭南文化,体验广东风情,感受广州市民的待客之道。
短短几天,“亚运沙发客”成为网上热议话题之一。可以容纳上千人的5个QQ群全部加满,准备贡献沙发的广州人有几百个。目前,广州的亚运“沙友”们已接待了七八十位“沙发客”。已经接待了20多位外地来看亚运的“小马哥”(网络名)说:“不少外地人误以为广州人讲实惠,对人不热情,其实不是这样。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外地人体验最地道的广州人家,体验广州人的热情好客。”
这两起民间自发引起的网络热点事件看似很小,却再真实不过地折射了广州市民开放、自信、大气、友善、真诚的精神面貌。促进人际交流、提升社会文明、加强人文关怀、倡导和平友谊,这既是亚运圣火四年一次燃烧的主旨,也是广州举办亚运会的目标和收获。
在探索城市文明的过程中,志愿者、义工是广州这座城市最为亮眼的名片。10月8日,全国首家由政府主导兴办的志愿者学院在广州挂牌成立。志愿服务已成为广州这座南国之都的新时尚,形成一支庞大的志愿者“爱心大军”。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百年商埠和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广州人、广东人从来不缺乏开放、创新、勇于饮“头啖汤”的精神,岭南文化也有着浓郁的多元性、包容性。开放办亚运,成为亚运会筹办过程中鲜明的特色。这种“开放”,对外表现在具有国际视野、遵守国际惯例、吸收国际经验、引进外来人才,与亚奥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对内则表现在政府部门用一种平视角度,倾听民众呼声,重视民众利益。
在亚运筹备中,来自市民和媒体的质疑和批评声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从亚运工程扰民到部分项目铺张浪费的批评,从交通拥堵到亚运账单的质疑,直到亚运会开幕式的前一周,人们还在批评政府的亚运免费公交政策。
市民敢批评,政府能接纳,已经成为广州筹备和举办亚运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官民互动”模式:从市委书记到市长、建委主任相继出来为亚运工程扰民向百姓致歉;取消部分市政整饰工程,节约开支数千万元;叫停免费公交政策,使交通秩序恢复正常。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政府部门和普通市民从观念到行为都得到了一次洗礼:政府更懂得了倾听和改进,市民更懂得了表述和理解。这种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进步将在广州、广东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
16天广州亚运会,只是亚运会59年历史和广州、广东和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驿站,但亚运筹办6年间,重塑新广州,创造新生活,成果斐然,影响深远,必将成为广州、广东乃至中国发展史上一个重要事件而载入史册。
第四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新
2010北辛堡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2010年,我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组织部和干部教育培训相关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以提高干部素质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干部教育质量为目标,结合我镇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在培训内容上求新、求实、求精,大力倡导干部全员学习,整体提升,进一步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现将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着力抓好集中正规化培训
干部的集中正规化培训,是我镇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领导,提高培训工作的计划性。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成立了镇党委干部培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了《北辛堡镇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方案》,由镇党委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把各项培训任务逐一分解,落实责任,切实提高了培训工作的计划性。
(二)创新培训模式,调整干部培训思路。按照“两扩”的思路,创新培训模式。“两扩”,一是扩大培训面,把以往培训科级领导干部为主扩大为培训科级及科级以下公务员和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二是适当扩充教育内容,改变以往只注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知识的培训局面,结合我镇的实际需求,把与我镇现实相关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行政执法、创业教育及如何做好基层工作等作为重点课程,着重提高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
二、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干部学习形式
(一)引导干部自学,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了进一步规范干部学习管理,创建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我镇在集中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干部自学提高。2010年,我镇通过引导干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全年学习计划。通过半年抽查,有95%的干部能够切实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对于未能严格执行学习计划的干部,给予口头警示。在年终检查结果显示,我镇干部都能按照年初计划开展自学。通过引导干部自学,有效地提高了我镇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干部教育培训效果明显提升。
(二)深入实践锻炼,提升干部业务能力。镇党委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要求,围绕中心工作,引入体验式、研究式等现代培训方式开展教学,增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提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坚定性。为更好地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干部队伍提供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因培训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我镇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大范围、大手笔开展;二是少数干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参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应付的思想。这些问题和不足,有待地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研究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四、2011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
2011年,我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将进一步围绕我镇中心工作,突出主题,创新观念,建立健全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努力争创新优势,形成新特色,全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发展。
一、继续抓好集中正规化培训。按照镇党委的统一部署,严格要求,精心组织,分类指导,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健全培训运行机制,创新培训模式,立足实际,编写一些以卡通式、操作说明式、流程式图示等针对我镇实际的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灵的“乡土”教材。
二、进一步强化干部的实践锻炼和在岗自学。年内,拟选派10名左右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和谋职招商,选派5名左右科级后备干部到边远山区乡镇和县工业园区锻炼,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第五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新
2011公司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2011年,我公司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上级工会和集团公司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以提高干部素质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工会干部教育质量为目标,结合我公司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在培训内容上求新、求实、求精,大力倡导工会干部全员学习,整体提升,进一步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现将2011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着力抓好集中正规化培训
工会干部的集中正规化培训,是我公司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2011年在公司行政领导的重视下,工会干部培训人数达到了工会干部的30%,在以后将继续每年递增。
(一)加强领导,提高培训工作的计划性。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把各项培训任务逐一分解,落实责任,切实提高了培训工作的计划性。
(二)创新培训模式,调整干部培训思路。适当扩充教育内容,改变以往只注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知识的培训局面。
二、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干部学习形式
(一)引导工会干部自学,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了进一步规范工会干部学习管理,创建理论学习长效机制,在集中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工会干部自学提高。通过引导 工会干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全年学习计划。通过引导工会干部自学,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促使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效果明显提升。
(二)深入实践锻炼,提升干部业务能力。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要求,围绕中心工作,增强工会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提高工会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坚定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因培训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工会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大范围、大手笔开展;二是少数工会干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参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应付的思想。这些问题和不足,有待地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研究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公司工会委员会 2011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