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估与启示

时间:2019-05-12 22:2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香港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估与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香港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估与启示》。

第一篇:香港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估与启示

香港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估与启示

来源:中国知网

作者:王景枝 时间:2008-02-18

【摘要】20世纪90年代香港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展带来了人们对大学质量的担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自1995年以来进行了两次“教与学质量保证过程评估”,且收到了预期的成效,其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内地借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香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 质量保证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418(2006)06-0053–04 【作者简介】 王景枝,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浙江 杭州 310028 1989年开始,香港政府计划扩展高等教育。在随后的1991到1995迅速扩展的四年中,教资会资助院校全日制学生人数增加了32%,需增聘[1]的教师人数达到3500人,各院校录取的研究生人数也有很大增加。入学额在1995年停止增长后,学生人数才逐渐稳定下来。但是,各高校为扩大学额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为了扩大招生,维持大学资助委员会的经费分配,各大学都降低了学生的入学要求。香港大学生的水平、毕业生的质量以及教与学的质量不断引起社会各界和专业人士的担忧。伴随着经济低迷、全球化和与大陆融合的挑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高等教育已历经多次改革,致力于使高等教育达到三重目标:高质量、多样化、政府预算的高效率。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GrantsCom2mittee,简称UGC,以下简称“教资会”)是香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单位,推行质量保证是其基本职能之一。为了使大学能有质量保证(qualityas2surance),教资会辖下的研究资助局定期进行研究评审;同时,教资会还进行教学评估和管理评估等活动。自1995年至2003年,在其资助的8所大学内(香港教育学院于1996年7月成为教资会资助院校,未参加第一次评估),教资会共推行了两轮教与学质量保证过程评估(TeachingandLearningQualityProcessReview,简称TLQPR,以下简称“教学质量评估”)。本文从理论架构和实践操作来分析这两次教学质量评估及其特色,对于大陆高校正在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估不无借鉴和启发意义。

一、香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组织与实施(一)评估模式的选择与确定

目前世界上主要通行三种类型的质量保证机制:认证(accreditation)、评价(assessment)和审计[2](audit)。香港的教学质量评估(TLQPR)正是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质量审计(也叫学术审计或者质量过程审计:qualityaudit,academicauditorquality-processaudit)。质量审计是作为质量评价(qualityassessment)的对立面出现的,前者注重过程,后者关注产品。质量评价通过公开考试评核毕业生的质量,评估学生毕业时的质量比入学时高了多少,成果、增值、投入等因素都是评审质量的基准。但是,世界各地的经验表明,这种评审的最大弊端是过于依赖数字作为指标。各院校可能会以这些指标为最终目的,结果本末倒置,扭曲了评审的意义;而且评审结果也很可能仅仅是一个评分数字或排名,丰富多元的教育经验被大大地简单化了。而质量审计关注的是质量保证工作(educationqualitywork,简称EQW)而非质量本身(educationquality),对于外部评审机构来说,把握EQW要比把握“质量”容易得多,并且评审中能更好地尊重各院校的特色和多样化。

香港的教学质量评估最终选择了“教与学质量过程评估”(TLQPR),还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各院校毕业生的质量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录取新生的质量、可供应用的资源、教与学的过程。教资会恰当地把保证教学质量的重点放在了教与学的过程上。因为这三个因素中,新生的质量取决于中小学教育,而高等教育的整体资源是由政府决定的,只有教与学的过程可完全由大学自己掌[3]控。因此,教学的“过程”与“改进”成为香港两轮教学质量评估的关注的重点,进行的是“质量保证过程”的评估。

(二)评估的目的、范围和程序

由教资会成立的质量评估小组,第一轮由18人组成,包括两名海外学者;第二轮14人组成,包括6名本地学者和8名海外专家。质量评估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Committee)由教资会资助院校的代表组成,并且负责委派评估小组的本地成员。第一轮教学质量评估预期达到三个目标:(1)提高高校对教与学这项首要任务的重视;(2)协助各高校改善教与学质量保证过程;(3)使教资会和高校各自履行责任,就维持教与学质量方面向社会有所交代。在第二轮质量评估时,评审小组又增加了第四个目标:向教资会提供评估结果,以便在新一轮的3年期拨款事宜上做出相关考虑。

第二轮质量评估的范围由本科生教学扩大到了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自评报告也有所修订:包括一份有关学士学位学生和课程研究生学生教育的20页主文件;一份以研究性研究生教育为题的4页补充文件;有关继续教育的最多10页的补充文件。

质量评估的第一步,由评估小组访问各院校,以使其了解评估工作的目的和方法。随后是各院校自我评估,校方须准备一份20页的主文件作为自评报告,说明他们如何提高和保证教和学的质量。第二步是正式的访问活动,时间是一天半。评审人员分成若干分支小组分别到各基层单位考察。由于评估的目的之一在于共同筹策及互相学习,因此评估小组的本地成员也全面参与自己院校的评估工作。从评估小组初访到最后的实地考察,时间持续大约八个月。评估小组要在实地考察前至少一个月通知学校将要到访的单位,以及将要提出的问题。第三步是评估小组撰写报告,正式报告中“尚待改进的地方”由各分组、评估小组和教资会共同起草并审阅。最后,院校收到正式报告后公开报告的内容,并提出改善措施做出回应。(三)评估所持的质量维度和原则

评估小组具体从两个方面把握教与学的质量:教与学过程本身;质量保证与改进的过程与方[4]法。评估所坚持的根本标准不在于质量本身或某一种具体的优质教学方法,而是关注各院校是否对上述两个维度予以重视,并能为自己的策略选择做出解释。

关于“教与学的过程”,评估小组从五个方面来把握,其中每一方面均以提问的形式来体现:

课程设计:为保证院校颁授的学术资格水平,如何设计、评价和改善课程?如何综合考虑教职员、雇主、学生和其他人对课程设计的意见?

教、学过程设计如何制定和改善教与学的方法、教学材料和学生的学习环境?

实践质量:如何保证课程、教学、学习及评价工作按计划连贯而有效地进行?例如,教师如何做好其教学工作?招聘及培训机制,同行互评教学及师生交流机制等是否健全?成绩评价及评价结果的运用:教师及学校各单位如何监察学生的成绩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改善教与学的质量?

资源提供:院校如何运用人力、技术和经济资源等手段来提高和保证质量?

关于“质量保证与改进的过程与方法”,评估小组并未就其内容预设任何模式,他们主要从四个大的方向来把握各院校质量保证工作是否有效进行。质量方案的架构指引:院校、学系及相关部门就质量保证而制定的工作目标和政策声明;直接参与质量方案工作:由院校、学系及其他工作部门主要教职员负责,确保质量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对质量方案工作的支援:对一些受资助的计划或活动,由专门从事教学发展或相关工作的部门负责,目的是协助教职员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价值观和推动力:推动教与学质量保证工作的鼓励因素,包括院校和学系的价值观以及正式和非正式的嘉勉两个方面。

2001年开始进行的第二轮教学质量评估,除了继续关注“教”与“学”质量保证的过程和改善外,评估小组还提出了六个评价成功的“质量保[5]证工作”(EQW)的原则:(1)通过评价教学成效,进而为质量改进做出努力,并且确保质量保证过程中考虑到了评价结果这一因素。虽然,确切评价“成效”是一项艰难而有争议的工作,但是没有评价,质量改进就很难进行。(2)质量保证工作以学生的学习进程为导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技能和自学能力(3)院校不同层面质量保证工作的和谐程度(4)院校各单位教职员工对于优质教学是否持“共同合作的责任观”。质量保证工作的设计和实施需要集体共同承担。(5)院校是否善于借鉴其他部门或院校的经验,从而参照适切的标准和良好的运作模式来评价表现。(6)院校和各部门是否将持续的质量保证和改进定为工作重点。成功的质量改进有赖于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持续的质量保证过程中对各自角色的理解。

二、香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特色与经验

(一)评估体现了“学术导向”和“行政导向”的统一

高校的教学属于学术活动的范畴,学术活动通常是未来取向的,教学的效果和大学的表现要以它长期和整体的教育表现来衡量。因此,教学的这种“学术导向”势必与政府在质量评估中的“行政导向”产生矛盾。在香港的教学质量评估中,教资会就很好地扮演了调解人的角色,避免了二者的正面接触导致的冲突。教资会不是决策的行政机构,而是由专家组成的咨询团体,它以第三者和内行人的角色出现,与大学和政府都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评估中它向二者提出协调性的建议时,大家都易于倾听和理解彼此的意见。这样,由中间机构教资会操作和主持的教学质量评估,很好地实现了“学术导向”和“行政导向”的统一。

首先,质量评估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政府的愿望和政策取向:大学要重视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的合格公民。两次教学质量评估中隐含的四个基本价值取向是:教学是香港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教学要达到与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院校内必须有持续的努力来保障和提高教和学的质量,院校内各层面有一种挑战现存教学状态的需要,最终目的是变革和改进;教学是学者的专业性活动,学校应该适时引导、培训、支持教学工作,教学活动应该关注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毕业生除了要获得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理解力之外,作为本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公民,还应具备其应有的一般能力和态度。其次,质量评估的操作则充分体现“学术导向”:由高校代表组成质量评估“咨询委员会”并委任评估小组的本地成员;本地成员与海外专家共同组成评估小组;以“形成性”的质量评估取代“总结性”的质量评价,等等。

(二)评估努力保持“问责”与“改进”之间的平衡

综观各种形式的质量评审,其最重要的两个目的便是:“问责”和“改进”。质量保证的“问责”与“改进”两个目标之间存在着张力和矛[6]盾。两种极端的情况是:当“问责”居主导时,政府部门依据学术之外的观点操作评价;不会有评估者和院校之间的私下交流,院校对评估没有机会辩论或解释;评估依赖成绩指标,因此各种成绩指标都被尽量扩大。这一切最终导致的是维持现状,而不是改进和变革。但是,“改进”的目的居主导时,评估常基于少数同行的意见而几乎不考虑学术之外的观点。或许对学术价值的敏感性是这种高度学院式的评估最值得推崇之处然而它却无法产生提高质量的紧迫感。

香港的教学质量评估,吸取国际上越来越丰富的经验,采取了一种能平衡不同目的,特别是“问责”和“改进”方面的做法。评审小组在评估中把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确保在实地考察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讨论和鼓励学部与学生的积极参与上;确保文献资料能够反映学校、学系对于教和学过程的理解和参与;重视各分支单位层面的会议及随后的分组报告。正如评估小组主席所认识到的那样:评估中使“问责性”最大化容易造成院校的“顺从”;而学院式的评估又会阻碍发现问题和对既定质量标准提出具挑战意义的变革。因此,香港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强调的是“合作”,以协助院校努力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三)注重对“评估”的评估

1997年4月,第一轮评估结束后,教资会和评估咨询委员会立即组织了研讨会,为各大学提供一次分享优秀经验的机会。各院校代表分别就质量评估的反思、评估的成效及未来评估的改进等方面发言。为了使质量评估更具科学性,研讨会还决定,在第二轮质量评估实施之前,对第一轮教学质量评估进行一次正式的评价和检验。最终,教资会委任荷兰特文特大学(UniversityofTwente)的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CHEPS)对香港的教学质量评估进行独立的评审。1998年底,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成立了一个在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方面经验丰富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工作。小组承担的主要职责是:对第一轮7所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估进行独立评审,以确定评估达到既定目标的程度;做出任何改善教学质量评估的建议;揭示一些预期之外的成效。1999年,独立评审小组发布了评审报告——《质量推广:香港TLQPR报告》。报告得出的总的结论是:“香港的教学质量评估是适宜的正确的办法”,第二轮评估应该继续关注“过程”,而不是以学科为导[7]向的教学质量本身的评价。正是在这一结论的鼓励下,教资会才着手进行了第二轮质量评估,并且采纳了其中许多有益的建议。

三、香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启示与借鉴

通过以上对香港两次教学质量评估的考察,反观我国内地高校正在进行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要弱化评估的监督和检查功能,鼓励被评对象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最终达到教学“改进”的目的,实现评估的“行政导向”和“学术导向”的统一。尽管大陆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但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实行监督的重要形式,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8]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在具体操作时,仍然过度强调了监督作用。这种自上而下的评估,把重点放在了对高校教学工作的考核上,体现了政府对高校、上级对下级的指导和检查,难以使评估对象真正参与其中并最终改进教学。这种监督和考核性质的评估使不少教师认为,教学质量评估是院校教务部门的事情,甚至认为评估是针对自己的而产生抵触情绪。这不仅导致质量评估工作的参与者仅局限于教务和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而且直接影响到评估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与质量评估的“改进”的初衷也相违背。

第二,建立评估的中介机构,评估要有国际视野,注意吸收国际一流学者、专家参与。目前内地的评估机构,具有浓厚的行政导向,评估小组的成员也都是国内专家,没有吸收国际一流专家参与评估工作。这并非是对国内专家的水平不信任,而是说对于设有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的水平评估和“选优评估”,必须要以一种国际视野和标准来衡量。只有这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构想才不会流于形式。

第三,借鉴经验,不断反思评估模式,使评估更具科学性。科学而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能够起到良好的目标调节与导向、督促与激励和问题诊断的作用。大陆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指标—量化”模式,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教学工作具体分解为[9]7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关注院校的教学工作在各项指标的达标结果上,评估注重“目标”而非“过程”,进行的是终结性的评估。但是,教学质量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教学活动也是主观与客观相互结合的过程。因此,不仅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不断反思和修订,而且有必要将目标评估与过程评估,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主观评估与客观评估有机结合起来。

最后,要真正使教学和科研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策上对教学就要有所倾斜。诚如教资会所言,保证教学质量是高校的“首要使命”。香港的教学质量评估使人们认识到“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而且许多人把此视为最重要的影响。但事实上,香港的科研评审每三年进行一次并与大量拨款挂钩,相比之下,教学质量评估所带来的经济上的奖惩并不明显(虽然第二轮评估目标中表示拨款要考虑评估结果)。来自荷兰特文特大学的“独立评审小组”也提出,“教资会有必要明确评[10]估与教资会拨款决定之间的关系”。内地的教学质量评估同样不予明显的经济奖惩。简言之,把教学质量与拨款相联系应该提供一个理性的方法,使人们相信,如果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那么在学校、院系和个人层面上都应该对优质教学有适当奖励。有些拨款形式暗示出对教学成绩的认可时也可以大大鼓舞教学人员的士气。如何在政策上实现一定的倾斜,真正使教学和科研具有同等的地位,是大陆和香港共同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总之,大学工作的向前推进,靠的不是外部制度的强制,而是学者们的自觉意识。通过外部评估督促高校建立起良好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持续发展的内部质量保证和改进机制,实现质量评估的“学术导向”和“行政导向”的统一,“问责”与“改进”的平衡,是香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参考文献】

[1][3]UGC.HigherEducationinHongKong-AReportbytheU2niversityGrantsCommittee(Oct.1996)[EB/OL].http://.[9]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第二篇: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构建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构建

第25卷 第4期 ~年 8 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教 育 科 学 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收稿日期:~-06-04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01-018)。

作者简介:邱丽敏,宁波大学科研处实习研究员(浙江 宁波 315211)。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构建 邱丽敏

摘要: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运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探讨了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框架及其构成。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627(~)04-0084-04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和高校经费筹措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连续几年高校超常规地扩大招生规模,全国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超过1 460人,高等教育初步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然而,这种快速发展将伴随产生一个问题,即如何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步提高,这是高等学校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在我国,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的监控与评估从认识到实施都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多为政府教育部门组织的随机性教学检查,通过外界的压力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缺乏对教学质量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完整的、制度化、规范化的高校质量内部保证体系。近几年来,政府开始重视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1998年,教育部在全国第一次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继续加强教学质量监督的措施和方法,并使之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2001年进一步提出了“政府和社会监督与高校自我约束相结合的教育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基本制度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估和宏观监测的机制;高等学校要根据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控制;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和认证机制。”这种认识的变化,给建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带来了机遇。

本文将从分析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指向的目标与内容入手,通过对教学质量形成全过程相关因素的系统思考,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系统工程学的原理,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框架。

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目标

顾名思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是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环节进行系统地监督、控制与评估的体系,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对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

(一)教学质量的定义

--------------

---------------

什么是教学质量?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教学质量却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对教学质量的不同理解和把握”。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质量进行了界定或说明,其中有以下两种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其一,教学质量是指教育所提供的成果或结果(即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满足教育目标系统所规定标准的程度;其二,教学质量是指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及价值观与人类和环境的条件及需要相关的程度。同时,教学质量又常常与教学效能(teaching effectiveness)相联系。“一个高效能的学校是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了显著的作用而不依赖于学生的文化背景及社区环境的学校,即学校通过其教学实践、常规组织和管理等而增加学生的读写能力、学术能力和社会技能”。

因此,一般将教学质量定义为:教学质量是指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学生的发展变化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以及不同的公众对这种发展变化的满意度。

(二)教学质量的标准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地做相应调整,从而确保高等教育活动沿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服务。

判别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密切联系的。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曾经以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标准。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教育界开始大力提倡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倾向于以能力高低来衡量。90年代后期,高等教育更加注重--------------

---------------提高人才素质的通识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各类专门人才。根据这一质量标准,《中共中央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三)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大致涉及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加大投入,改变教育资源短缺,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属于硬件建设,是基础性问题;另一方面,加强教学管理,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内部监督与评估,建立更加系统、科学、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属于软件建设,是关键性问题。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内容和模式

(一)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对构成教学质量的(输入、过程、输出)三个基本要素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监控与评估,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学条件的监控与评估、教学管理水平的监控与评估、教师素质的监控与评估、学生质量的监控与评估等。

全过程是指高校教育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即从市场调研、专业设置开始,直到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全过程。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个环节都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形成。

全方位是指教学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质量,还取决于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关的其他质量因素,如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

第三篇: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探析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探析

摘要:高校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包括学校、院系、课程和教师四个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层面,每个层面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于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评价指标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的质量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各高校都在完善学校内部的质量评估体系,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构建一个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又适合本校实情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但就目前的发展来看,高等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实践上还缺少针对不同评估对象的具体可行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以及体现现代技术的评估手段。本文以高等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及其评估过程为基础,探讨构建内部教学质量评估指标的原则、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四个层面,并结合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的实际,给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以供同行参考。高等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及其评估过程

所谓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不同于借助第三方的外部教学质量评估,它是高等院校自发组织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专家,按照一定的程序,深入到教学现场,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进而实施指导,以确保教学工作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活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高等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它不能单纯依据理论或标准模型寻找最佳途径,解决所有高校面临的问题,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高校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去解决问题。通过内部教学质量评估,可以促进学校的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是宏观调控教学的主要措施和有效手段。通过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可以多渠道、综合性地反馈来自教学各个方面最基本的信息,使学校较为客观地掌握教学活动的现状和水准,了解到教学策略和管理方法是否正确,教师素质及其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是否优良。对教师而言,通过评估,能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帮助教师全面深刻地反思教学工作,总结成绩经验,掌握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和劣势,查找问题不足,分析原因后果,商讨对策措施,促使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不断完善自我,确立发展的目标,并有目的地提高各相关方面的素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高等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中期评估和后期整改。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做好资料和人员的准备,主要工作包括收集整理评估对象自我评估小结,组配评估小组成员以及制定评估计划(包括评估目标、任务及时间安排等)。中期评估阶段是评估最重要的环节,评估小组成员参照评价指标,深入教学现场,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建议或方案。后期整改阶段,主要是参照评估结论,对评估对象进行培训指导,督促方案的实施及评估整改后的效果。2 高等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设定的原则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有意识、有思想并具有自我改造能力的人,再者,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纷繁复杂,经常发生变化且非常复杂,因此教学质量标准也不可能像生产物质产品的质量标准那样具体和易于操作,它具有模糊性、动态性的特点。在这里,我们把衡量高等院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确定为高等院校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最终体现在学生的思想文化、业务能力与心理品质这些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并且把培养目标分解到具体的教学任务中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进行实时评估,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具体体现如下几点:(1)内部教学质量评估要能够体现全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树立全新的高等教育观念就是要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质量问题,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不能因循守旧,更不能亦步亦趋照搬照用;全新的高等教育观念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和层次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多样化及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多样化,不能“一刀切”,一个评估标准打天下必然会违背高等教育规律;全新的高等教育观念要把教育质量的高低体现在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或培养的人才质量能否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及个人需求的程度。

(2)内部教学质量评估要能够体现办学目标定位与特色。高等院校办学目标定位和特色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连续的教学实践不断地凝练。因此,要内部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要以既能保证教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又能够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定位,不同时期赋予其新的内容,增添生机和活力。(3)内部教学质量评估要能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设施设备、教材,还与学校目标定位、办学管理等诸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要素。而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则是由学校、院系、各职能部门、各专业教研室和自然班级等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纵横交叉的网络。可见,内部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实际上是对教学工作进行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质量管理的一套评估系统,是确保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4)内部教学质量评估要做到切实可行全员参与。

在设计内部教学评估体系时,必须特别注意其可行性:时间上,不需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财力上,尽量避免花费较多的经费;操作上,有较明确、便于实施的评估标准,才能保证在评估的效果上易于为广大师生员工所接受。我们都知道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基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是内部教学评估体系中的一部分。3 高等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指标设定与方法

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就是要对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或院系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院系的教学质量是通过课程质量来反映的,而课程质量又是通过各个承担课程的教师的教学质量来反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对每个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建立课程评估标准,对每门课程进行评估;建立院系评估指标体系,对各个院系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层层评估,从而对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做出评估。

(1)学校与院系层面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评价指标与方法。为了内部教学质量评估效果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就必须把概况表述的教育目标加以具体化。遵循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所设计的教学质量评估的评价指标要能够体现本科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综合考虑影响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方案》,构建一级、二级评价指标,具体评价质量标准可依据高校实际进行设定。

表1 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评价指标

为使高校内部教学评估工作简便易行,尽量使各评价指标量化,以相对数或绝对数的方式进行衡量。院系内部教学评估的评价指标可依据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进行具体量化,这样便于院系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

依据《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评价指标》对院系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评估,一般周期为每学进行例行评估,2~3年进行综合评估。首先,由院系按照指标体系逐项进行自评,写出自评报告;然

后由学校成立评估小组,评估小组在认真阅读各院系提交自评报告和了解各院系教学工作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到各院系实地考察实验室、教研室、认真查阅相关附件资料、检查毕业设计(论文)、试卷等教学资料,并与有关负责人进行交流与探讨;最后,评估小组实事求是地逐项打分,给出评估的意见,并将评估意见和进一步整改的建议反馈给教务部门和各院系,由高校教务部门跟踪各院系整改的进度和实施情况。

(2)课程质量与教师教学层面内部教学评估的指标及评估方法。一般而言,课程质量的高低大都从课程的教学队伍、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予以体现出来。在广泛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量化评估方法,建立两级课程质量评价指标及相应赋值。表2 课程质量评估的指标及相应赋值

对课程的评估应该制度化,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评估原则,建议每年都应有计划地在适当的时间,随机抽取部分课程开展评估。评估小组则根据课程安排情况对参评课程进行分散考查、集中评议打分的方式进行。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它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组织与控制、课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乃至课堂教学的各要素的优化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等实施科学的评估,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课堂教学质量

评估采用360度全方位测评方法,评估主体有学生、评估小组成员(授课经验丰富的同行组成)、领导以及授课教师本身。针对课程性质和授课特点,把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程两种类型,分别设定评价表。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从学生评教的角度进行论述。学生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基础,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直接对象,自始自终参与教学全过程,对教师教学情况了解最多,感受最深。因而,学生能根据自身的体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给予客观的评价。此外,还应该发挥评估的反馈和调控功能,以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为参照,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表3 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理论课)表4 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实验课)

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应分别对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试卷等进行不定期专项评估,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以全面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4 结语

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质量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高等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应遵循高等学校自身的教学原则,按照教学规律,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确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进行质量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

制,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参考文献

[1]朱泓,张国梁,武春友.构建基于校园网的课堂教学质量在线评价体系[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4):53-56.[2]黄秋明,王正,龚蓓.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4(1):20.[3]邝金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框架下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31-132.[4]赵铁.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总体设计[j].高教论坛.2006,04(02):97-100.[5]杜祥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4,(1):47-48.

第四篇:关于稳步推进评估工作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稳步推进评估工作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文字整理 卢丽君 杨晨光 实习生 郭燕

编者按:

通过评估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是被高等教育实践证明了的一条规律性的措施,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质量建设的共同经验。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工作试点。到2004年底,共对全国350所本科高校、200多所高职高专进行了教学水平评估。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开展了高校学科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估试点。

实践证明,评估工作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受到了全国高校的普遍欢迎和支持。在本报举办的“高校教学评估与建设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对此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一致认为评估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发展,对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由于在我国,教学评估还是一个新事物,评估工作难免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此专家指出要在明确意义、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正视问题,并提出了中肯而客观的建议。专家们表示,希望通过不断改进使评估工作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撑作用。

座谈主持:

李功毅 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

座谈嘉宾:

钟秉林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石亚军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王旭明 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

李志宏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

逄锦聚 南开大学副校长

张安富 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

吴岩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杨应崧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

评估是重要的推动力

观点速递:座谈会上,专家们踊跃发言,对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评估工作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巨大推动作用给予了高度认可。

[钟秉林:评估能够推动学校建立自主办学、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现代大学制度]我认为评估的意义在于:第一,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重要举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四十四条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第二,是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分类指导的重要手段。今后,政府对于高校的管理主要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更多地通过政策法规、经济杠杆以及评估等手段来推动学校发展。第三,通过外部评估来推动学校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推动学校建立自主办学、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现代大学制度。第四,是引导社会公众舆论的重要方式,这对于学校的社会声誉非常重要,也是让公众了解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重要途径。第五,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石亚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评估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发展]如果要说评估的意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评估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发展。具体从10个方面来说。第一,促进了办学能力的提高,这是非常要害的问题。评估前,一些校长书记说,办了这么多年大学,其实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学,不懂基本的运行机制,不知道应该具备怎样水平的办学能力。第二,促进了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评估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思想解放的一次大串联,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来到某个学校,把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带到所评估的学校,促进了思想的交流,思想观念的体系逐步形成。第三,促进了大学文化的进步。一个大学的文化是精神底蕴和文化内涵,评估指标体系的导向很清楚,使大学自觉地去挖掘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积淀。第四,促进了教学管理的规范,过去很多学校是有管理但不规范,通过评估学校逐渐懂得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应该怎样构成。第五,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化。第六,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开放,过去是关起门来办大学,现在国内形成了校校合作、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银合作,国外和国际上的知名大学合作。第七,促进了教学条件的优化,很多大学的校园面貌、基本设施和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八,促进了本科教学地位的真正确立。第九,促进了办学特色的凸显,评估前很多高校不注重自己的特色,不知道一个大学的优势就在于自己的特色。第十,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果不搞评估,以上所说,会不会出现,我认为也会。但是评估所带来的效果和发挥的作用在于三个方面。第一,速度,如果没有评估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第二,普及,如果没有评估,只会有少数大学出现上述情况,但是现在具有普遍效应;第三,集中,集中时间,集中资源,解决了很多多年来积累的问题。

[逄锦聚:教学评估不是我国的创造,世界许多国家大致都开展对高校的评估,只是评估的方法、指标体系有差别而已]

社会关注教学评估,表明了大家对教育的关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有些个人对教学评估可能没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写出的东西不够全面,有的甚至不符合实际情况,有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建议要多调查研究。

我从1994年开始参与教学评估的试点和探索,基于这些年的实践,认为教学评估是在教育改革和发展新的条件下,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管理方式由指令性计划管理向规划、指导、服务方式的转变,是促进学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沿着正确轨道前进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从最近几年开展评估的结果看,如下作用是明显的:一是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思路的明确;二是有力地促进了本科教学在高校中的中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确立;三是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教学建设、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四是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经费的投入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五是培养了一支热爱教学和比较懂得教学的教师和管理队伍。其实,教学评估不是我国的创造,世界许多国家大致都开展对高校的评估,只是评估的方法、指标体系有差别而已。

[吴岩:从学校的发展建设来看,水平评估找到了学校发展的命门、软肋]

从学校的发展建设来看,水平评估找到了学校发展的命门、软肋,通过学校在迎评过程中对照指标体系自己来改进、建设和专家组进校的检查、诊断,对学校发展的软肋和缺陷是一个有效的判断、诊断和建设。

从政府的管理角度来看,假如没有评估,教育部、各地教育厅对学校管理的规范、服务的到位、决策的科学都难以做到。通过这样一个有序的建设过程、评估过程,政府主管部门

实现由教练员到裁判员的身份转移,将专家的反馈意见作为对学校进行督促、规范、支持,给予更好的服务和决策的依据。由直接控制到间接干预,由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符合公共管理的世界发展趋势,也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从评估本身来看,锻炼、建设、培养了一批国家级的庞大的高水平的监测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发展的专家队伍。通过对学校进行评估,专家不仅对被评学校增加了解,他们自身对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如何开展的认识也是一个提高过程。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对学校的选择、评价需要有依据、有抓手,学校有顾客、有雇主,顾客是到学校去的学生、家长,雇主是用人单位,通过评估的结果,顾客和雇主对学校的选择更加有序、理性。

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观点速递:专家指出,从近10年的评估实践来看,我国的评估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对于评估工作出现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也要认真对待,给予重视。

[王旭明:评估过的学校在校园环境、教学条件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教学评估促进大学教授上讲台,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这些都确保教学正常开展,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和育人环境,增强了教学效果。评估过的学校在校园环境、教学条件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李志宏:能够凝聚人心,深化教师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以生为本的观念]

从国家的角度上看,对所有普通高校实行五年一个轮回的评估制度,是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措施,必将会从整体上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学校的角度上看,开展教学水平评估,能增强社会对高等学校的了解和监督;可以全面总结学校办学经验,提炼办学特色,找出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能够凝聚人心,深化教师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以生为本的观念,共同推动学校的建设。

[张安富:高校领导把本科教学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放在行政工作首位。这是本科教学评估所促进的]

我归纳评估有六大作用。一是促进作用。促进学校领导层更重视本科教学工作;促进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和运行经费得到保障;促进学校政策向教学工作倾斜;校领导层把本科教学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放在行政工作首位,这是本科教学评估所促进的。

二是鉴定作用。评估工作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的定位、学校教学条件保障、教学过程控制以及学生培养质量进行比较客观、全面、公正的诊断和鉴定。学校自己很难做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诊断,通过十几位专家将近一周的听、看、访、谈、查,能够做出较为全面的判断,帮助学校认识到自己难以认识的问题。

三是参谋作用。专家是业务骨干、权威,或者在教学管理上很有经验,他们能够为学校定位、办学思想、特色的营建等方面提出很好的建议。

四是交流作用。专家与专家、专家与被评学校之间能够进行经验的交流共享,并且为以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长期的桥梁。

五是自省作用。评估前学校自评自查自纠,找出缺点,自我改进,通过评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是激励作用。学校对内通过对本科教学工作做得好的单位、个人进行表彰,树立起本

科教学正气;对外能够面向社会进行宣传,激发学校争创优秀、争创一流、争创品牌,办出特色。

[杨应崧:学生讲“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评估以后,学校有了大变化,教师的讲课也不一样了”]

我主要是做高职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两年多来,这项工作取得很多成绩。促进高职教育理念的广泛确立,促使高职院校办学指导思想更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思想路更清晰;增强了质量意识,强化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快了高职高专院校规范化建设的步伐,树立了高职教育的可信形象;引导高职高专院校服务社会、争优创新,促进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调动了主办部门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增加了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提高了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水平,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学生讲“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评估以后,学校有了大变化,教师的讲课也不一样了”。

当然,高职教育水平评估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内涵建设评价偏高,有相互攀比的现象,等等。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比如对水平评估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到位,评估目标不清晰,评估指标体系自身存在不足,评估标准过于强调统一,考虑地区、行业的特点还不够,重硬轻软,存在一定的浮躁心态,评估技术、方法还有待改进。

确保评估工作健康发展

观点速递:与会专家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和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求我们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以更好地符合教育规律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王旭明:要做好四个充分认识和大力宣传,并深化宣传内容,加强宣传深度]

在高等教学评估中,要做好四个充分认识和大力宣传:要充分认识和大力宣传高校评估的意义;要充分认识和大力宣传高校评估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高校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要充分认识和大力宣传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参与评估的专家、工作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所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要充分认识和大力宣传评估的阶段性成果。评估结果可以公布,包括评估数据和评估标准在适当的时候都会公布,这样可以揭开评估工作的神秘面纱,让人们了解,让社会知道。

要注意深化宣传内容,加强宣传深度。这项工作由于是新生的,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不足和值得探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应该是积极地提建议,而不是消极地去否定。不能因为一点问题就否定这项工作,很多宣传报道都存在这样的误区,不能以一己之看而否定全面。

[石亚军:评估过的学校有很多好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怎样有效地把这些经验和方法总结出来在全国推广,值得探讨]

目前评估的分类指导还不太够,需要努力的空间还很大。其次专家组的评定标准不一。如何形成评估的长效机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评估过的学校的好经验有很多值得学习和推广的,现在评完就完了,怎样有效地把各个高校代表时代发展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出来在全国推广,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值得探讨。

[钟秉林:要树立符合市场不同需求和不同类型学校特点的多样化的质量观]

要完善评估工作,我认为,第一,要强调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学校、政府和社会要树立富有时代特色和符合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发展规律的科学的人才观,树立符合市场不同需求和不同类型学校特点的多样化的质量观。

第二,完善评估制度和指标体系。一是分类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关键是分类,可以按学校的学科分布特点分为综合性、多科性和单科性院校,或者按学校功能特点分为研究型、教学型或者教学科研型院校,也可以按学校的实力和办学历史,分为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和新升格的本科院校。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评估,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二是调整评估的思路和结论方式,现在搞的是水平评估,如果指标体系分类了,则可以转向认定性评估,这可以减轻压力,有利于平衡心态。三是定期公布学校教学基本统计数据,并在评估中充分加以利用。四是优化进校考察的程序,抓住重点,减少形式主义,避免不正之风。特别是支持专家组能够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调整进校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只要尊重教育规律就可以。五是要加强对专家的培训,包括业务上和纪律上的。六是要进一步研究进校评估的周期要不要调整,评估的权限要不要进一步下放等重要问题。

第三,平和心态。无论是学校、专家组还是地方政府和社会,都要把心态放平和;要加强宣传,正确导向,避免炒作。

[逄锦聚:关系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指标,例如教师队伍的水平,专业、课程的建设指标、学生状况、教学效果指标等,占的权重可以加大]

在肯定评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评估工作尚须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进,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要研究评估坚持统一标准和对高校分类、分层次指导的关系。究竟是对所有高校使用同一套指标体系进行评估还是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采用不同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大家是存在不同认识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确实存在差异,如果更多的考虑这些差异,从特殊性出发构建指标体系,也是可能的和可行的。

要研究实行统一的办学思想和鼓励各高校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关系。现在的评估指标体系中有办学思想和特色的指标,而且都是重要指标。评估的结果,各个学校不仅办学思想相似,办学特色也大同小异。我主张,在今后的评估中,继续设置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的指标还是必要的,这有利于推动学校重视研究办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逐步形成办学特色。但这些指标目前占的权重不一定过大,而关系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指标,例如教师队伍的水平,专业、课程的建设指标、学生状况、教学效果指标等,占的权重可以加大。

要研究对教学总体水平的评估与对专业评估的关系。现在的评估是对学校本科教学总体水平的评估,这种评估无疑是必要的,但考虑到就一个学校而言,不可能每个专业都是最好的。所以,现在的评估如果作为标准评估或合格评估可能更好一些,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专业评估,这样评估的结果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学校的真正优势和特色,也与国际上许多国家的做法相接近。

要研究专家进校集中评估和日常经常性对教学质量监控的关系。建议将专家进校集中评估和日常经常性对教学质量监控结合起来,以后者为主。这样有利于避免某些学校重突击迎接评估而对日常工作下工夫不够的问题,真正把“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落到实处。

[张安富:由强制性评估行为向自愿行为转变,变“要我评”为“我要评”、“我争取评”]本科教学评估从长远上看,应由国家统一组织转变为国家与地方(地区)分级组织;由强制性评估行为向自愿行为转变,变“要我评”为“我要评”、“我争取评”;由刚性的评估体系转变为弹性的评估体系;由单一化、一种模式的评估转变为多样化、多种模式的评估,比如说,水平评估与认证评估,综合评估和专业评估,让各校有所选择。

【链接】

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从1994年开始,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当年对1976年以来新建的本科院校进行合格评估,1996年开始对办学历史较长、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进行教学工作优秀评估,1999年开始对介于两者之间的高校进行随机性水平评估。2002年,教育部对上述三种评估方式进行重新调整,合三为一,即“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原来的三种评估方案合为一个方案,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对特殊类院校,如医药类、艺术类等院校增加了补充说明,与评估方案共用。在新方案中,合格标准和优秀标准都比原有方案的标准更高。

从2003年开始,将在五年内完成对600多所本科院校和1047所高职高专院校的评估,并将逐步展开对民办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广播电视大学和独立学院的评估。本科教育评估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对高等学校进行评估,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实施。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评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组织实施。教育部组织专家每年抽查50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评估。对独立学院,教育部将组织专家进校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招生情况、财务管理、办学条件、教学工作四方面内容。到2007年基本完成第一轮评估。截至2004年底,共对全国350所本科高校、200多所高职高专进行了教学水平评估。同时开展高校学科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试点,在法学、管理学等专业进行试点评估。重点抓好 四项工作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04年8月27日正式成立。教育部有关领导指出,全面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建立评估中心,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到新阶段新要求的必然产物,是教育部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狠抓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重要步骤。

教育部有关领导强调指出,高校教学评估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建立五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制度。通过大面积、连续轮回的评估方式,建立起经常化、制度化的评估制度,保证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工作常抓不懈。

二、建立经常性的、每年一次的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发布制度。高等学校每年都要向评估中心报送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向社会进行发布。

三、与社会行业协会合作,逐步开展并扩大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评估工作。大力推进专业教学评估工作,逐步探索将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质量保障机制。

四、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制度的建立。带动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相应的评估监控制度和组织机构,促进高等学校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评估中介机构,形成国家、地方、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28日第5版

第五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简报

HEFEI UNIVERSITY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简报 2017年第4期(总第73期)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2017年12月28日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报告(删减版)

2016年9月26日至29日,以张安富为组长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一行12人,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审核性评估。专家组在肯定我校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具体落实上,各系、各专业之间不够平衡,有些与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地位不相符合;学校部分管理人员和教师对办学定位理解不深,还没有自觉地在管理和教学改革中贯彻落实;教师队伍明显不足,个别专业生师比失衡;部门领导和部分系部、教研室、教师对模块化教学改革不了解、不理解、或者对其内涵把握不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教学质量监控的力度还不够,教学质量监控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外部评价的作用发挥不足等。审核评估结束后,学校高度重视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其进行认真梳理,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合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立即进行了整改。经过一年多的整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成立整改领导组织,明确整改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领导和落实整改工作,学校成立了审核评估整改领导小组和审核评估整改办公室。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蔡敬民担任,成员由学校领导、党委委员担任。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整改办公室,负责整改工作的日常事务,副校长陈秀担任,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处长余国江担任副主任,成员由教务处、人事处、发展规划处、学生处、计划财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科技处、公共事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校园建设与管理处、团委、图书馆、后勤集团等职能部门以及各二级院系的负责人组成。整改办公室在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整改方案制定和具体工作的落实和推进。

二、明晰整改工作思路,制定整改实施计划

在整改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整改工作的思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阶段目标和任务,并进行了任务分解。一是加强领导,实行整改工作责任制。学校把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列为学校建设发展和整个2017年工作的重点,也将此作为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的新起点。二是认真分析,全面梳理整改工作。学校高度重视专家组的反馈意见与建议,认真分析,全面梳理,找准问题,明确差距;进一步深入学习和高度认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深刻内涵,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制度意识、学习意识,高标准、严要求,确定整改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三是着眼长远,注重整改工作长效性。学校结合创建“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切实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同时,将评建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良好机制与体系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形成了促进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推进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制定了分阶段工作任务:一是制定整改方案阶段。根据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明确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进一步形成共识,确定整改工作职责,研究制定《合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二是整改实施阶段。各单位认真组织实施,落实完成各项整改工作任务。学校整改工作办公室定期对整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验收,以确保整改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三是整改总结阶段。根据整改工作实施计划进行逐项检查验收,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合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报告》。

三、狠抓整改落实工作,整改取得显著成效

(一)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方面 1.开展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研讨

结合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学习,进一步开展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内涵研讨。组织高等教育理论学习,组织教育思想大讨论,特别是加强了学校办学定位的整体性、协调性、差异性研究。抓住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的重大机遇,着力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国际合作的资源优势,继续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和观念大讨论。

2.强化落实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

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30年,力争实现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的重大突破,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成为安徽省、合肥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高教研究机构建设。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深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认识,加大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强度和深度,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使教育教学改革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处。

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明确科学发展思路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高效有力的举措,推进“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拓展中德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新领域,创新“互联网+”中德教育合作新机制,搭建多层次、多领域的中德人才交流平台,强化在全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打造中德合作的“升级版”,服务“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和基金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12月26日,教育部正式以教外函〔2016〕95号报送到国务院。目前,中德示范基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3.推进内部体制和培养方案改革

积极推动合作共建,不断完善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灵活的专业动态调控机制和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从而优化专业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功能。

加强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调研,吸纳工程教育界、行业、社会管理部门等校外专家建议,制定和精准描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社会需求调研,制定应用型人才质量标准。从教育理念上、质量规格上、培养体系上、教学资源配置上、培养方式上等多维度深入研究和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优化一体化设计。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柔性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先后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引智)及奖励工作实施办法》《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实施办法》及《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通过完善人才引进的政策体系,规范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人才招聘形式,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等举措,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努力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积极推进“1251”人才建设工程。按照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实施“1251”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主要是引进和培养留学德国的工程学、管理学背景博士100名,引进德国高校实验室工程师20名,引进德国培养的硕士50名,引进达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授聘任资格的德籍教授10名。组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学校充分利用省编办推行的“编制周转池”试点,组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目前,已初步确定了14个重点建设的科研团队。

2.提高教师师德和教学能力 一是充分发挥教师能力发展中心的作用,使其在提升教师师德师风水平,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端正教学态度、提升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能力以及学历提高、职业晋升等方面发挥组织、引领作用。二是引导教师扬长补短,鼓励个性化发展。引导并促进教师关注产业发展,紧跟专业前沿,增强服务地方的意识与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教师参加应用型科研的能力,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三是加强考核,将教师教学能力作为考核、学年教学质量考核、教师评职称以及评奖评优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3.完善教师培养及培训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选派教师到国外和企业挂职锻炼。建立产学研创新平台。学校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了一批校内“人才培养支撑与服务平台”,培育了一批协同创新团队。

4.加强辅导员教师队伍建设

进一步增加数量提升质量。2017年,学校通过统一招聘考试面向社会招聘专职辅导员8人,实际到校报到7人。进一步优化辅导员队伍考核。开展辅导员工作考核,以辅导员考勤、工作手册、学生满意度调查等为抓手,加大辅导员科研成果的要求、考核结果与津贴和奖励挂钩;在省级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2017年我校辅导员获全省二等奖第一名的成绩,实现了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突破。

鼓励辅导员结合本职工作,开展科学研究。鼓励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提高工作水平。8名辅导员获批学校2017科研发展基金重大项目,实现质的突破。在职称评审上,学校贯彻落实职称评审辅导员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的精神,2017年有6位辅导员顺利获评中级职称。逐步实现了辅导员的录用、培养与转岗、提拔的无缝对接。

鼓励辅导员深入学生。2016年底,实现专职辅导员全面入驻3个学生社区,辅导员工作做到了俯下身子、沉下心来,学生引导、服务、管理工作在学生社区内完成。

(三)模块化教学改革方面 1.分批推进模块化教学改革

学校于2017年8月对自动化、软件工程、工业设计、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生物工程8个试点专业进行专业深度剖析,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认证,对模块化专业建设的绩效进行分析,由专业负责人和模块负责人汇报,并与专家充分交流研讨,同时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大学数学的模块建设进行检查、验收。在学校层面开展模块化课程研讨、验收的同时。环境工程等14个专业也在系部层面进行了专业剖析,为了更加规范地开展模块化课程改革,学校在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中,明确了模块化专业分批推进进程,各系部根据进程表,稳步推进,截至2017年,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的专业已达到35个。

另外,学校还重视模块化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充分利用《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杂志、“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研讨会”、中德workshop教学活动等平台,加强模块化教学体系及其理论研究。

2.提升教师模块化教学能力

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一方面学校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培训,另一方面分批次选派骨干教师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接收时间长短期不等的进修。2017年暑期,教务处以理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思想理念,了解改革实施路径,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主题,从校、内外聘请了11位专家,安排了两期培训。整个培训为期,超出2000人次的教师参加了培训。与此同时,2016、2017年学校还分3批次,安排了44位教师赴德国奥斯纳布吕克等应用科学大学进修学习,实地了解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双元制”高等教育体系、项目化教学法等。

再者,学校与超星尔雅、智慧树等课程平台合作,提供大量的优质网络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构建学习的平台,加快智慧教室建设,将先进、新颖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中来,通过无线网络和大数据后台,帮助教师与学生高效完成传统的点名、投票、问答等教学环节。另外,学校还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比赛。在举办校内合肥学院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同时,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第二届青教赛,1人获得一等奖;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安徽省教学基本功竞赛,2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

通过各类培训和参赛,进一步统一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质和精髓,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确保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

3.改进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

在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从顶层的培养方案修订,到基础的课程改革,学校出台了系列配套文件。同时,学校对教师工作量的核算,教学检查标准等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积极开展自我评估,模块化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已组织专家组从模块与专业的关联度、模块中能力要素的准确度、模块构建程序的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等多方面对模块化课程开展不同范围的评估和验收,验收合格率为87.50%。学校对通过评估的专业给予奖励,在专业建设、评优评奖、教师职称评定等多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同时要求未通过评估的专业限期进行整改。

(四)学风建设方面 1.坚持以教风促学风

学校制定了《合肥学院师德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强调教师在学风建设上的主导地位,以教风带学风。开展“三育人”及师德标兵评选活动,举行教师基本功竞赛、辅导员技能大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开展师生恳谈会、教育教学座谈会、“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等活动。通过印发《师德建设先进个人事迹汇编》、校园网开设“三尺讲台”“创新团队故事”专题栏目,广泛深入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

2.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思想育人,把牢办学方向。按照“坚持一个中心,抓好三支队伍,打造五个阵地”的工作思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举措,通过深入实施“九大工程”,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明确、全面育人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

2017年继续开展第十二届“榜样学子”评选工作,通过举办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系列活动、“喜迎十九大,坚定跟党走”“学习十九大,青春勇担当”主题教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工程、主题团日教育实践活动、活力团支部评选等来引领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2017年,学校获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五名学生参加了在泰国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大学生领袖研讨会,展示了我校学子良好的政治素养与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科技育人,提高专业能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各类科技竞赛。学校现有95个学生社团组织,2017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338项,其中国家奖160项,国家级科技创新类奖82项。开放科研资源,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专业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科研创新项目满足各专业学生需要。

实践育人,培养社会责任。学校积极与社区、与政府合作,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017年,学校组建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23支、特色团队和一般团队19支、社会实践小组298支,在岳西、潜山、泗县陡张村等地区、乡镇开展了丰富多彩、利民助民的科技、教育等活动,国家、省市媒体的相关报道达220余篇(次),获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5项。

2017年,22个志愿者组织全年累计志愿服务720余项。承办安徽省2017年西部计划出征仪式,2名同学入围西部计划志愿者。5名师生获安徽省第十一届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获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

文化育人,提高人文素养。继续实施“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创建工程”,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017年,学校举办了多期大学生素质教育讲坛,“百家讲坛”的郦波教授两次来到学校,给师生作报告,也让师生品味到了精彩的文化盛宴。高雅艺术进校园、第十五届“一二·九”辩论赛、第十三届文化艺术节、第十三届社团文化节、第六届高校社联交流会、第十二届合肥高校学生理论社团交流会、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相继举行,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另外,学校支持政府、社区的文化工作,参加了滨湖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经开区高校艺术节、合肥大学生艺术季等活动,并获了最佳组织奖等多个奖项。

双创育人,孵化创业团队。2017年学校共有145项国家级和37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开展创业讲座、论坛、培训等活动10多场,学生700 余人次参与;举办创业模拟实训,60名学生获得安徽省人社厅颁发的“创业模拟实训合格证”。建有类型完善的校内外创业共享服务平台,全年服务学生达1300 人次,涉及全校14 个系部学生,学生对学校的创业指导服务满意度高。2017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另外,12000m2的中德青年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拥有公共服务区域和展示区域、创新创业孵化区域和实训中心,配套设施完善,将于2018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

(五)质量保障方面 1.重视教学质量文化建设

切实发挥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对教学质量的协调服务和综合保障功能,加强全校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宣传教学质量观,加大质量文化宣传力度和教师培训工作,更新质量监控观念,使重视质量、关心质量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逐渐将质量意识内化为自觉行动。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互动,追求有质量的课堂教学,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由外控为主到内控为主的转变。

2.完善质量评估检查体系

建立全校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强化多元化评估。进一步加强试卷检查、毕业设计(论文)检查、课堂教学检查等各类教学评价评估工作,充分发挥系教研室基层教育者的作用,努力构建“领导重视,制度健全,全员参与”的质量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在试卷、毕业论文(设计)、课堂教学规范等问题的严格管理。加强教学评估检查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并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重视吸纳用人单位及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多维度考评教师课堂教学、教学规范的执行、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教学工作实绩。

3.提高质量保障信息化水平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继续建设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采集、更新、分析反映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完善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控机制。积极推进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平台建设,促进职能部门业务管理系统的协调,改进对教学资源保障的监控工作。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网络调查平台,利用手机等工具开展学生、教师、行政和教辅人员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监测的信息化,为整改工作、信息监控提供相关统计分析资料。

4.健全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建立健全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自我评估制度,坚持建构第三方评估与校内评估相结合的自我评估体系,对影响教学质量的“招生、培养、就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的监测,努力构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有机结合的监测体系。推进由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变;完善常态化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反馈利用机制,形成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反馈、改进的闭环循环。

5.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继续深化工程认证及“卓越计划”项目实施工作,四个国家级“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2017年5月完成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进校考察工作,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提交工程认证申请书,软件工程专业进行工程认证准备工作。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高校来说,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永恒主题。本次审核评估是在我校快速发展中,对我校进行的一次全面大检阅和深刻大体检,也是我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整体办学水平的难得机遇。审核评估工作虽然结束,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建设任务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学校将以此次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危机意识,强化主体责任,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我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为早日把我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下载香港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估与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香港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估与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

    关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 【摘要】阐述了学生评教对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分析了目前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教学质量评估检查制度 一、由院长直接领导教学质量评估,科教信息科负责组织,安排有关活动。教学质量评估检查,每学年安排1~2次,每季度根据情况抽查教学情况。 二、理论课教学的质......

    教学质量评估办法

    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为加强教学质量建设,依据军队院校工作有关教学评价的若干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一、组织领导为加强对评估工作的领导,成立评估领导小组。小......

    教学质量评估汇报材料

    教学质量评估汇报材料我校现有16个教学班,教职工79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县级骨干教师各6人,学生1100人。 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全体教工共......

    教学质量评估方案

    辛集乡联合校 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修定稿) 为发展我乡教育事业,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质......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写写帮推荐)

    摘要: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具有导向和规范的重要功能,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是保障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特点、作用、......

    2017年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计划

    2017年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计划 为了积极贯彻中省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我校的教风和学风建设,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控,维护和稳定教学工作秩序,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制度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制度 目录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方针,进一步健全本科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