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制冷教学中的“双基”教学
浅谈制冷教学中的“双基”教学
四会中专
李丽
摘要:本文讨论了制冷教学中应重视“双基”教学,及其具体做法。关键词:“双基”教学
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冷设备的应用几乎遍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管理、操作、维修人员。他们不仅需要具有制冷原理、制冷设备等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制冷设备管理、操作、维修的实操技能。我们学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一九九九年开始增设制冷专业课的教学。制冷技术是我校机电类专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熟悉并掌握基本的制冷技术原理和制冷维修技术,具有一定的小家电维修能力的、具有初、中级资格的制冷设备维修工。它是一门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专业课,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基本技能教学与基本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零碎的实践技巧综合为系统掌握本学科的方法与技能。但近年由于国家教育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整体素质呈现下滑趋势,加大了教学难度,那么如何改进教学,培养出优秀的制冷专业技能人才?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教育学理论及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就制冷教学的方法做出探讨,认为在制冷教学中应重视“双基”教学,它包括:
一、基本理论的教学
基本理论的教学总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完成,可以说,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形式。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是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的配合。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虽然职业技术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备性,但是由于制冷技术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专业理论性强,学生不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则无法提高技能。众所周知,职校生的文化素质偏低,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及厌烦心理。很显然,制冷空调基本理论教学成为本专业教学的难点,若教学方法运用不当,易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厌学心理,因此,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理论联系实际
1、理论教学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
目前,职业学校在招生时不能从高分数段录取新生,因此,一般来说,和普高生相比职校生文化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习惯也存在一些问题,过深、过难的理论教学容易加重职校生的学习负担,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不能一味强调理论的完整性,而应根据专业需要以“够用”为准则。公式的推导不必追求数学推导的严密性,应针对不同需要进行简化或直接给出结果,回避深奥理论的论述和复杂公式的推导。注重讲清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学懂,学会应用,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理论教学必须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制冷技术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代的制冷专业技术工的就业范围已不在局限于小家电生产维修,更多的是定位于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空调部分安装维护及汽车空调养护方面,这些都已远远超出了原有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就必须要精通专业基本知识,对教材做到懂、透、化的基础上,精选教材,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适当调整章节顺序,更新教学知识点,在职业教育中及时充实教材内容,才能使教学内容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总是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上升到理性认识。老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应尽可能遵循认识的这个规律,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才能易于理解,牢固掌握。向学生展示实物、模型、挂图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深化对教材中理论原理的认识,或者用获得的感性认识去验证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以黑板、粉笔以及简单的原始工具为主,已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21世纪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会为教学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除运用传统手段外,还必须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运用投影、幻灯、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使乐学落到实处。例如: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过程工作原理这一节里,教师只需要利用一个多媒体课件,就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制冷“四大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的作用及制冷剂在循环中的状态变化情况。
二、基本技能的教学
制冷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要掌握它就必需加强基本技能的教学。因此,基本技能的教学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基本技能的教学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且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将教材设备器材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习者施加影响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技能教学环节有别于理论课的教学环节。同样技能教学法也有别于基本理论的教学法。在基本技能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上技能课不只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而已,教师应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来对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学生这一主体积极参与的前提下,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基本技能教学的整个过程始终在教师的指导控制下进行,达到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技能演示
技能演示是提高实验质量、使学生形成正确技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技能和学习兴趣的基础和前提。首先,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到位。在讲解动作的名称和作用时,要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教师并加以示范。在学生有了初步的动作技术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因势利导,抓住动作要领,较慢的给学生演示一至两遍,以强化学生对动作要领的认识和掌握。例如:在正确使用割管器这一实习操作中,首先示范调节旋钮可使切轮上下移动,其次切轮的刀口要垂直压向铜管,不能歪斜或侧向,再者一次进刀不能太深,要多旋转,少进刀,不然会出现内凹的收口状而割坏管口。其次,教师的演示方法要到位。在实验教学中,不论是基本操作课题,还是独立操作课题,都有一套科学严谨的操作程序和步骤。教师必须按操作步骤,有条不紊地慢慢地演示给学生,使其不仅掌握动作要领,还要掌握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以期达到形成熟练技能之目的。演示方法不到位,轻者使操作动作不协调,重者使操作动作有错误,特殊工种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性。如焊接操作中,动作错误会造成焊枪回火,易引爆炸,危及生命。
(二)指导实验
当学生在各自的工位上操作训练时,教师要做到及时走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是工位不能满足全部学生需要时,教师要采取模块小组的教学法,将学生分为两组或三组,分别实验不同的课题,这就更需要教师不停地巡回指导。每到一个工位,教师要细致观察学生操作动作有无不规则之处,操作步骤与方法有无不当之处,操作规程有无不宜之处,发现一处纠正一处。否则,就会使学生错上加错。技不正,术则错,何谈技术精湛。作为一名指导教师必须作到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发现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就要苦口婆心地讲清道理,并附之以动作示范。尤其对差生更要不厌其烦地讲解演示,再讲解再演示,手把手地教,直到学会为止。当学生操作出现错误时,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课题总结
其主要任务是检查实验目的的落实情况,分析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总结成绩,发扬光大;找出不足,提出要求;鼓励鞭策,以厉再战。实验目的是否达到,要依据本课题的质量要求和技能标准来衡量。具体地说,必须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并实际观察和记录每个学生的操作成绩及不足,真正做到了如指掌,胸有成竹。及时发现学生在哪些方面达到了技能目标的要求,哪些方面还未达到,一一记录在案。这也是为下一步的评析积累第一手宝贵资料。评讲时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达到实验目的时给予大力表扬,基本达到目的时给予鞭策,未达到实验目的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看到成功的曙光,产生成功的愿望。因为成功能给人激励,令人欢欣,催人奋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愿望产生巨大的内驱力。
当然,制冷专业课的教学方法还有许多,并且基本理论教学与基本技能教学不是独立存在的,恰恰相反,笔者的体会是要把握好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切合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体化教学来激活教学主体——学生,使教学既具有针对性,又符合职校生的认知结构,达到学有兴致,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叶上雄 中学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第二篇:制冷教学总结
2013年上期机电专业
《电冰箱、空调器的原理与维修》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负责机电专业20班的《电冰箱、空调器的原理与维修》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本人认真学习有关课程教学改革的课程标准。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备一堂课都要花大量的时间上网查资料、找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教学资源,制作成各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二、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由于本人是初次上专业课,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教学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三、重视实训、增强学生技能、注意分层教学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中职类的学生,来校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技能,所以抓好实训课的教学,是整个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利用我校的制冷实训室里的THRHZK-1型现代制冷与空调系统技能实训装置,按照实训指导使用说明书,结合教材的教学进度,合理地安排实训课程,让每个同学都能掌握制冷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实训过程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他们布置不同的任务。其中梁明辉同学还参加了2013年上期的永州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获得制冷设备安装比赛三等奖。通过实训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在网上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第三篇:美术课堂中“双基”教学的反思0
美术课堂中 “双基”教学的反思
南京市共青团路中学 陆文著
中心词:课标、双基
《朋友》这首歌您一定听过,其中有一句歌词这样写到: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了新的,忘了老的的事常有。大家也知道这样的做法不妥,但还是这样去做了。而如今,这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我们的教学中了。我们在将目光投射于新课改、新课标的时候也已悄然忘却了老“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体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上课重形式,忘“双基”
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原来教材中“繁、难、偏、旧”的知识体系,改变课程内容和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有的教师因此认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重要了,甚至一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认为和“课改”精神不符。有这样想法的老师在设计课的时候自然就将双基淡化到一边,备课时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气氛上;如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性学习模式的探讨上。最后,课堂气氛是活跃了,学生基本也动手了,但你要真正调查了解一下你会发现:很多学生基本知识很是缺乏,动手能力也有所下降。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性学习的时候,甚至出现了滥竽充数的现象,有的同学一个学期下来,几乎没动过手,作业均是组内其他同学完成的。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设计的大方向直接影响到“双基”的贯彻与落实。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一定要兼顾到“双基”的落实。
现在为了推行新课改的精神,市、区的美术教研活动还是比较多的,这正说明大家积极投身课改,这是件好事。市、区的公开课、展示课,上课老师多半是经过精心的准备,有的甚至预上过多次,这本身也未可厚非,可事实上这 1 种开课已进入了一个误区: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不但不能成为自主的知识接受者,反而成了老师教学的协作者。一切都按老师的意愿去完成,就象演一场戏一样。开课时进展非常顺利,一切似乎水到渠成。但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学到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老师开课前的准备及开课过程中所注重的已经不是教学实效,而成了一种花架子。这样的课对广大听课教师来说,缺少了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失去了开课的初衷。
记得前不久听了一节题为《自备物写生》的素描造型公开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老师的讲解,也不是学生的练习,而是这位老师的课前准备。这位老师课前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小东西,整整堆满了一个讲台。同时老师还准备了许多支削好的铅笔。在练习的时候,老师这边发个东西,那边送支铅笔。好不热闹。或许你要说,这有什么?不是很正常吗?其实不然。从这件事上很能反映出老师对同学们平时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老师课前早就料到学生们会少这少那,才做这样的准备的。美术课上要准备些什么样的工具、材料?这个最起码的问题学生都无法解决,更主要的是学生对准备的材料(自备物)没有经过自己主观性的选择,对物体本身没有细致的观察和认知,写生时也就无法把握其特点,缺乏写生的前提。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领会也因老师的“主动准备”而失去兴趣。上课的实际效果体现不出来。相反,如果平时能对学生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学生的双基,那么会得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评价重“标新”,忘“双基”
在此,必须说一说我们对学生的评价。现在,我们的课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肯定,夸奖:“你真棒!”“说的真好!”“画面很有创意!”“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更难听到否定的话语。或许你会说这不正是一种赏识教育吗?这确是一种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但试问:当夸奖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语言,当掌声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表演,这种赏识还有多少真情可言? 2 还能有多少激励作用?
我想在教学的时候您或许也碰到过这样的调皮学生,一幅画三笔两笔就完成了,然后他将作业送到你面前还笑嘻嘻的问到:“老师,我画的好吧?”这样的学生在绘画时本身有一定的兴趣和天赋,所以他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想象画的,没有真正掌握绘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对这样的学生,你假如还是一味地对他的行为加以表扬,而不从“双基”的要求去规范他,长期以来,不但不能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反而让他在“真丑”与“假美”面前迷失双眼,不能明白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更重要的是扼杀了他的绘画天赋:没有使他在原有兴趣的基础之上以正常的认知和提高的方式与途径来学习,这样反而不能发挥出他的潜能。
因此,我觉得我们在评价学生作业,或者是对学生的日常规范上,我们不能有意识的回避学生客观存在的问题,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在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从双基出发来进行评价,比如说这幅画表现技法如何?是否有新意?从画面看,你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还需要掌握等等!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真正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实际技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三、方法重媒体,忘“双基”
有个历史老师曾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假如音乐老师上课不发声,美术老师上课不动笔,那么我也能去上音乐或美术课了。这是他在听了很多节所谓的示范课、公开课后发出的感慨。
现在很多学校不用说公开课、示范课,就是一般平时上课都要求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学校领导甚至将是否用了多媒体、用了几次纳入考核的范畴。我们不难想象,当媒体与考核挂上了勾,媒体在教学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看来真的只能是“辅助”了。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无疑给原本死板的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一个好的课 3 件,能提供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能充分表现宏观、微观、瞬间事物演变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声画并茂及鲜艳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或许正是因为多媒体如此多的优越性,在很多人的眼里,上课必须用多媒体。但有些老师为了应用课件,直接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而没有从双基的具体落实上准备,甚至下载的课件中一些花哨的背景动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上课的效果。
我们必须实行课改方向是正确的,是时代的要求。但在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课堂教学无论怎样改,老师都应该以“双基”训练为基石,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把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作为前提,必须将“双基”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我们要知道:只有掌握了基本知识,形成了基本技能,才能完成新课标提出的新的任务。更何况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一定要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真正培养出一批适应新世纪文化、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面对目前的形势,我们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中国数学双基教学》读后感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读后感
本学期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张奠宙先生编写的《中国数学双基教学》。本书由国内外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及一线数学教师执笔写成,力图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数学双基教学”进行全面总结,认真阅读此书,受到了很多启发。
一、用发展的眼光理解数学双基
数学双基及其内涵不只限于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身,还应包括在数学双基基础之上的发展,如启发式、精讲多练、变式练习、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等,都属于“发展”的层面,却又和数学双基密切相关。中国数学双基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初步形成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并重的数学教学目的观。强调数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并重,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认知与情感相结合,数学知识的习得与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相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创新相结合等。由于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在发生变化,教育研究成果在更新、教育手段在扩展,双基教育的含义自然有新的理解乃至扩展,更应该有新的实践内容和模式,如果双基教学不能与时俱进,那么可能产生异化。
二、数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数学思维是对人类思维实践的理性总结,也是对思维过程的形式概括,包括概念与判断、辨别与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它们既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又是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数学教学中进行切实有效的逻辑思维训练,既是数学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
我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经常题意不理解、方法难掌握、或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等。咎其根本原因,其实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与发展。那么在双基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这本书告诉我们:
1、注重思维的严密性。数学思维的严密性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要使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必须使学生养成严密的思维习惯,重视定理、公式成立的条件、推理和运算过程的依据。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思维的重要品质,在加强数学双基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能从各种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进行思维。既能正向思维又能逆向思维,既会纵向思维又会横向思维。
三、如何处理好“双基”教学与“创新”教学
新课程标准尤其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应在注重“双基”教学的前提下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仅仅停留于基础知识和方法的传授以及迁移应用技能的训练,对于创新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扎实“双基”等同于创新教育,那么创新教育也就失去意义,只有在扎实“双基”的同时,善于挖掘“双基”训练的创新因素,抓住“双基”与“创新”的结合点,通过知识的重组与再造,着力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地给予学生创新的勇气、创新的灵气和创新的才气,使学生有意识、有胆魄、有能力驰骋于创新的广阔时空。
首先,教师应在“双基”教学中,注重知识重组再造方法的指导。比如,指导“提问”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广度;指导“发现”方法,训练思维灵活性;指导“提要”方法,训练思维逻辑性;指导“质疑”方法,训练思维批判性; 指导“想象”方法,训练思维独创性。
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自主学习中,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看法,形成独特的见解,是知识重组和再造的结果,是富有创造性的表现。
第三,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书本,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能产生疑问,提出质疑,同样是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教师不应以权威去压抑和扼杀这种创造性。
第四,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幻想。想象和幻想是创新之母,如果善于抓住课文的空白处和耐人寻味处,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就能为学生留有创新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由吸收储存知识走向重组再造知识,由模仿走向创新,并飞跃于创新的广阔时空。
张先生说:数学双基的要求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丰富,我们不能盲目地打基础,形成”花岗岩的基础上盖茅草房”的局面。没有基础的创新是空想,没有创新的基础是傻练。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
第五篇:浅谈中学数学双基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中学数学双基教学的重要性
“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国传统教育一向重视“双基”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数学技能培养,因此,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中国基础教育中数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在我参加工作至今已十年有余,在这期间,我很重视数学双基教学,并针对数学双基教学的重要性与其他前辈同仁进行了深入探讨。然而,通过这几年实际教学工作,我发现:许多学生的基础知识发生了“断层”,一些学生的解题能力,特别是计算能力很差。例如:我现在教的八年级就有大部分学生在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需要笔算,口算的准确略还达不到60%,有的学生甚至连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都不会;我认为这与有的人的观点有关。他们认为:我们的传统教学过分注重双基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认为有些数学技能,如计算技能训练占据了过多教学时间。于是他们减少双基练习时间。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有些矫枉过正。这部分人是否想到:学生连最基本的定义、公式和计算都不熟练,没有扎实的基础又怎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我们中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必备数学基础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能力.但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好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一定的数学意识.我个人认为,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练习非常重要。
第一,夯实基础,准确记忆知识脉络。在教学中老师定要精讲细讲,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概念,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领会,从而做到举一反三,哪怕在基础教学上多用时间,先讲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再讲明它的用途,通过反复练习,大量训练,熟练技能,使知识运用不再孤立,融会贯通,最后再讲清重点题型。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理解记忆,明确解题思路,理清知识脉络,注重准确应用,在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手,并且我们平时教学中切记不要给学生引错了路(忽略了双基练习),不可因希望学生接触更多题型而急功近利,只有稳固的基础才能最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就如只有稳固的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
第二,抓好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形成数学思想。这不是单纯重复练习,熟记题型,忽略应用,应是注重个性发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际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是数学的基本知识及应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例如概念、定义、公理的记忆,运用其进行计算、推理、证明、解决实际问题等,如实数四则混合运算,整式运算、分式运算以及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四边形推理证明等;其二是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数轴、直角坐标系、勾股定理、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和锐角三角函数)等都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解多元方程组,用的是“消元法”;解高次方程,用的是“降次法”;这里的“消元”、“降次”、都是具体的数学方法,属于“化归与转化”这一数学思想等等。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不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金钥匙,它还对我们学习其他学科,以及在现实生活中都有指导意义。
第三,重复练习,注重变式,从而获得提升。课堂反馈练习,课后作业这两块作为对当堂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更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延伸,是学生最基本的数学学习重要活动之一。作业能及时有效的反馈、检测、强化学生课堂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有利于教师强调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而作为变式的应用,也就成为了数学双基教学的“法宝”,突出了典型性,摒弃题海战术。在选题,编题上下功夫。确保题型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实用性。从而达到就一反三。凸现层次性,让每一名学生成为学习成功者。为不同能力的学生设计适合自身“最近发展区”的目标,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随时活跃的状态。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符合新课标理念。例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学习加减消元时有这样一道题:二元一次方程组2X+3Y=6(1),3X+2Y=4(2),求X+Y=?,X-Y=?一些学生求解方程组的解在求X+Y与X-Y的值,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很聪明联想本课内容运用(1)+(2)得5X+5Y=10,5(X+Y)=10,继而得到X+Y=2,同理由(2)--(1)得到X-Y=-2这样的题即是一个变式,又同类问题提供了一个解题思路。
随着新时期时代的发展,数学基础知识内容是在不断更新的,需要掌握的数学技能要求也应该做相应的改变,双基教学的内容也随之发展,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怎样处理数学双基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好新课标中对这些内容的定位,积极探索和研究如何设计和组织教学尤为重要。
现代的计算技能不仅涵盖了传统的算法,更加入了科学技术含量,新课标已有明确要求:结合具体实例,感受、学习和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习和体验算法的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言;将算法的思想方法渗透到高中数学的有关内容中,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新时期的算法不再偏重于单一的“纸与笔”的技能训练,而是融入新的元素:计算器(计算机),例如实数计算,数的开方。同时应尽可能通过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算法思想及其作用。
双基教学的训练手段还在丰富和发展着,要学好数学,必须多方位思考,如在学习概念时会进行正反两面的举例;在学习推理时,不仅要重视推理证明形式上的训练,更要关注对落笔有据、言之有理的理性思维的训练;如:在函数学习中不仅要有对基本作图、识图的训练,而且要有从整体观察入手,通过数形结合来归纳函数性质,可以采用多媒体几何画板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直观明确;在学习统计时,要尽可能让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如可以布置学生在校内就某一方面做一个问卷调查,从实际中感受、体验如何处理数据以及从数据中提取信息。
新的教学理念是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主导。因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数学,认识和理解“双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现在倡导采用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教师在备课时要备知识,还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因此在进行导学案的设计时,教师就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能给学生最大的思考空间;怎样提问以及在什么时候、提哪些问题更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础知识等。上课时教师应设法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调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处于被激活的状态,这样就会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教学永无止境,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在新课程理念下确定“双基”的依据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研究“双基” 教学的重要性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从内心去体验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我们与时俱进搞好“双基数学教学”。我们在教学中勤思考,多实践,常反思,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做一名新时期优秀的师者!
浅谈中学数学双基教学的重要性
嫩江县联兴学校 姓名: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