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四层次、四保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实践

时间:2019-05-12 22:1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会计专业四层次、四保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会计专业四层次、四保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实践》。

第一篇:高职会计专业四层次、四保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实践

高职会计专业四层次、四保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实践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在分析了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人类认知规律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四层次、四保证”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将职业岗位技能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为学生零距离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在会计实践教学方面做了许多的改革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专业认知教育薄弱。

大一新生入学,各院校基本都会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一般是通过一两次主题班会或专业认知讲座来进行,没有使学生感性认识岗位,也没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体系中。学生对专业认识、企业认识、职业认识、岗位认识等概念模糊,对在校的专业学习、动手实践和日后的职业岗位联系性感知不强烈,无法尽快进入专业学习状态。

2)实践教学角色错位,教学方法陈旧。

在会计实训教学中,大多教师会采用先由教师介绍实训内容,布置实训任务,讲解实训步骤及要求,再由学生实践操作的方法。实训期间教师巡回指导、帮忙,甚至替学生改错,因为教师往往会考虑到项目的连续性,前面做错了,后面则发生连贯性错误,害怕学生走弯路。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剥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实践教学体系不系统,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高职教育倡导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设计,在工科类专业实施普遍较好,高职会计仍然多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围绕会计工作过程来设置课程,学生学习了会计知识,但对会计工作流程模糊。实践教学也是结合课程设置,没有结合会计工作过程,虽然从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上满足了理论与实践课时1:1的结构要求,但其中相当部分实践课为最后一学期的顶岗实习课时。校内实践课时不足、不系统,学生对岗位认识不充分,工作流程不熟悉,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4)专业顶岗实习难以实现,实习报告流于形式。

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企业对待顶岗实习学生较谨慎,一般不愿意接纳顶岗实习学生,少数能够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岗位也较单一,批量顶岗实习基本不现实。部分学生借朋友亲戚等关系得到会计顶岗实习岗位。校园招聘会中,会计岗位也少之又少。如何落实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任务成为各高职院校的难题之一。顶岗实习难以有效进行,实习报告就流于形式,多数报告写成纯理论性论文,且抄袭现象严重。“四层次、四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规格要求,将职业岗位技能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四层次、四保证”实践教学体系。

1)“四层次”实践教学设计。

第一层次是专业认知教育。专业认知包括专业知识结构及学科体系的认知、企业文化及岗位设置的认知、职业岗位要求及职业成长的认知。专业认知教育主要形式有:到对口企业参观与调研、专业教师做专业认知报告、优秀往届毕业生的现身说法、沙盘模拟职业岗位及工作流程、主题班会等,也可以贯穿在课程教学中。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特别是新生入学初期,通过专业认知教育使学生一入校就能认识专业,正确定位、确立学习目标。

第二层次是单项技能实训。单项技能实训是随着项目化课程教学进行的,是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单项技能训练结合交叉进行,是“教、学、做”的一个过程,训练中结合学生各阶段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一般在一、二学年进行,通过单项技能实训,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专项知识与技能,树立起学习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意识,为综合实训打好基础。

第三层次是综合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是对各种专项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实训中通常会根据实际工作过程,模拟企业流程,分岗位轮换进行实训。一般是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在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进行,近年来开展较具特色的如“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财务综合实训”。综合技能实训中更强调学生团队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四层次是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学生在真实职业岗位上,以出纳、库管、成本核算会计、固定资产核算会计、税务会计、稽核、会计主管等真实身份进行专业技能实训,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所在岗位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职业岗位素养及能力。

2)“四保证”实践教学条件。

一是师资条件保证。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师资是首要条件。目前高职院校中师资的知识水平及修养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实践操作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应加强对教师的实训技能培养与引进,一方面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及参加企业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从企业、行业聘请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来学校参与教学。形成一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做好保证。

二是实训条件保证。一方面完善校内实训条件,从手工实训室、信息化实训室、沙盘实训室到虚拟社会环境财务综合实训室,加大建设投资力度,满足专业技能实训需求。另一方面拓展校外实训基地,除积极扩大与财务咨询公司、代理记账公司、事务所、周围企事业单位等的联系外,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特别是集团公司,建立稳定关系,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因为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学生实训应以校内为主。有条件的也可以在校内成立财务咨询公司、代理记账公司、事务所等,或者借助校内相关生产性实训基地,来满足会计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

三是实训制度保证。建立健全实训管理制度,明确实训岗位分工与职责、实训室管理制度、实训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有关制度,并落实到位,规范管理,严格要求。

四是评价机制保证。以四个层次的实践环节为要素,分别建立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形成系统的考核机制。根据学生在实践体系中每项任务或活动完成的情况,对每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在学生的学籍档案中设立实践能力评价档案。“四层次、四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

四层次的实践教学设计要求学生第一层先进入专业角色,再通过单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与顶岗实习三层次,实现职业能力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提升。整个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职业综合素质等。四保证是从师资条件、实训条件、制度保障、评价机制四个方面保证次层次的实践教学顺利进行。如下图示:

“四层次、四保证”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结语

高职会计专业“四层次、四保证”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结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人类认知规律设计的,该体系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层次性及可操作性,有利于将高职会计专业将职业岗位技能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为学生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史新浩.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育与职业》,2013(2).[2]张冬燕.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想.《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3]周瑜.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职业教育研究》,2013(3).课题项目:本课题系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教改项目“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10123)

第二篇:高职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和四动法的论文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一判断的重大意义,在于充分揭示了“就业”工作在高职教育系统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中作 为“关键因子”的本质属性、导航地位和评价功能。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合理构建和方法创新是极为重要的条件。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四动”方法分别是:内力启动、教师导动典型带动和环境推动。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研究;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构“四动”工作法

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的满足方式,很大程度上是依托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接受高等职业技术“双证书”教育来实现的。所谓高职院校的规模已占踞“半壁江山”就是证明(注:2003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为200万,在校学生480万,两项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52.3%和在校学生人数的42.3%。然而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当高职教育“入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也就必然引发“出口”通量膨胀而产生的就业压力。因此,关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建设,加深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内涵的理解,以及不断研究如何做好高职生就业工作的基本规律,也就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就业”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发展观的本质概念和系统运动的关键因子

就业为国计民生之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公开申明“以就业为导向”,就足以说明高职教育在其根本属性上就是一种以国计民生为本的教育。为此也就产生了一种更本质的判断——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注:2004年6月周济部长在江苏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一判断的重大意义,不仅反映了我国最高教育行政决策思路的实用性和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特征,也充分揭示了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在高职教育系统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中作为关键因子的本质属性、导航地位和评价功能。这就是说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当它将学生就业问题作为拉动全局的关键因子和考验成败的试金石来抓时,学校才会真正主动去适应市场,了解市场对人才类型和规格的需求,千方百计实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结合。适应这种结合,才会真正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制度的革命,而随着这个逻辑动力的推动,学校才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及获取毕业生理想就业率而真正实施对自身专业设置、办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建的优劣,不仅直接关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就业素质水平的高低,也表明了一所高职院校是否高举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这一可持续健康发展战略旗帜的态度与使命感。“出口畅,入口旺”。“出口”要畅,就业指导工作一定要跟上。

二、构建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根本任务在于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其工作依据就是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其工作内容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和帮助高职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为此。高职院校要构建合理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应确立如下基本观念: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构建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体系的思想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校就业工作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包分配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过渡,原有的就业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在构建新时期就业工作体系时,必须要切实从学生根本利益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加强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和引导,努力为学生成才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必须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这是我们做好就业工作的思想基础。

2.完善的保障机制是构建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体系的前提和条件就业保障机制包括机构设置、队伍建设、资金配置等诸多内容。目前全国高校就业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就业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少,经费保障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作模式中转变过来,还处于办理就业手续阶段,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就业工作体系不仅需要理念的支持,更需要完善的保障机制。

3.就业指导必须贯穿于高职培养的全过程,这是构建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体系的灵魂。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与市场要求不能完全适应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培养质量。就业指导已经不再是毕业班的事情,而是一个贯穿于大学培养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

4.建立就业与人才培养的双重责任制是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充分注意市场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体现在供求数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上,这要求我们必须随时关注和研究市场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就业工作不是独立存在的体系,它必须和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建立就业与人才培养的双重责任制,把就业工作和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招生规模、评优奖励挂钩,把就业工作作为大学教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工作的负责人同时也是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责任人。

三、做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四动”工作法

“全员抓就业,全过程抓就业,全面抓就业”的“三全”指导原则,是教育部在200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18号文件)中提出的,它对高等职业学院的就业及就业指导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并衍化出诸如领导重视、狠抓落实,“一把手”工程,齐抓共管、上下互动等经验和措施。

除此之外,笔者以为创立“四动”工作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即:内力启动、教师导动、典型带动和环境推动。其含义和做法是:

1.内力启动。内力即内驱力,它是驱动人们去完成某件事情,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力。而内力启动的做法就是通过早安排、早组织就业形势报告和就业思想教育,让“就业”这一概念以及“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早早注入到学生的脑海里,并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素质养成的内驱力。此外还要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活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制度等方案,激活学生的内力思考,即自主规划怎样度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学时光。例如我们曾先后邀请了行业精英、企业领导和人才服务交流中心的负责人给学生作就业报告,他们所讲述的就业与创业经历,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目前我校学生在积极培养就业素质方面普遍形成了较好的心理驱动力,从而获得了较好的人才市场准人能力和竞争能力。

2.教师导动。所谓教师导动,就是就业指导课程进入课堂。其做法就是让具有丰富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的教师系统地指导学生认识社会需求,引导毕业生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逐步建立起正确的择业观。我们还开辟了就业心理咨询工作,采取普遍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了就业指导教师的导动机制,培养了学生择业就业的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了他们学习与研究就业问题的积极性。

3.典型带动。典型带动是通过跟踪调查毕业生工作情况,录制《全力打造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专题片和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返校讲演、座谈或以文本的形式来树立典型、鼓舞士气,使学生在近距离接触中体味学长们的求学、求职、工作等方面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感染和带动后学者进一步思考怎样度过大学时光和如何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4.环境推动。环境推动就是通过创建良好的就业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其方式主要是利用条幅、广播、广告栏和网络,日积月累地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理念和相关就业信息,以此创建一个以促进积极就业为主题的价值体系和校园氛围。此外,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到人才市场感受氛围等,这些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建起理性的就业观念和职业规划。

总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关系重大,意义重大,而难度也很大。坚持高职办学方向不动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从社会需求发,准确定位,全面实施“双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提高就业率的基石和保证。高职学生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取胜,自身的专长能力及应对市场的较高的综合素质则是首要的强势资源;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则是重要的导动力、推动力和连接学校与市场的中介与桥梁。因此,实现高职毕业生充分就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一个大系统工程。作为教育机构,我们首先要坚定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方向,从专业到技术技能及人才培养模式都要适应社会就业市场的需求,创造高职专业竞争优势,创造高职毕业生社会稀缺技术技能资源竞争优势;其次学校要进一步强化、组建和培育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这样才能不断开创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局面。

第三篇:高职会计专业系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会计专业系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摘 要: 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使得实践教学工作流于形式, 学生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高。本为对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构建思路, 并指出了与之相配套的软硬件条件。

关键词:会计 系统性 实践教学 电算化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1 缺乏系统性, 重理论轻实践

高职的培养目标是要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以职业素质培养为重点。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某项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高职会计专业需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会计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高职目前的教学状况是实践教学比重不足,实践面窄,大多停留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上。往往是单门课程实习,模拟实习资料是一门课一换,相关专业课程的实习缺乏联系, 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其所发生的一系列经济事项会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会计报表分析等等,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实践教学资料, 让学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有一个全盘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实践教学指导没能与时俱进

目前比较多的实践教学资料没能与最新的会计准则挂钩,07年新会计准则出台,更加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对金融衍生品的驾驭能力,对非货币性交易的掌控能力, 对公允价值的灵活运用能力。但许多实训书籍没有及时更新, 即便是最新版本的资料也只是换个门面, 内容还是陈旧的内容, 比如一些会计科目, 对一些经济事项的处理方法,都没有及时地进行修正, 使得指导老师不停地走在勘误这条线上, 严重损害了专业教学的严谨性。实践资料中安排的都是顺序操作, 缺乏灵活性, 学生只会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走, 缺乏主动性精神, 被动的操作与做作业无异,达不到实习的目的。会计所面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影响会计的因素是不确定的, 创新思维的培训严重不足, 这样的学生走向岗位是不合格的。.3 会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实践教学绝不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而应该是专业学习的重点。进行实践指导的老师必须是具备“双师”资格或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现在很多高职学校的会计教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实践能力本身很欠缺,何谈指导系统会计实习。而且会计制度近几年变化的比较频繁,会计制度、准则等不断地修改和添加, 对教师的继续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都需要不断地更新。当前的师资力量亟待加强。

1.4 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受高等教育连续扩招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实践条件普遍不足。学校的基本建设花费了大量的财力,教学资源不足欠缺,校内模拟实验室建设举步维艰,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流于形式,变成了纸上谈兵,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新思路构建

2.1 基础能力训练基础能力的训练集中在《基础会计》的课程实习中。重视学生基本功的培养,掌握基本的操作规范。在实验资料选择上,应首选企业真实业务和数据。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准备大量的原始凭证的仿真样品, 最好能收集大量真实的原始凭证, 以便学生辨别真伪。

这一系列基础能力的培养包括:

(1)珠算能力的培养,由于计算机的大力普及,现代学生的珠算水平急剧下滑,殊不知这是会计人员的一项基本功, 不可忽略;(2)现金收支业务的处理,点钞等技能的训练,及真伪钞的鉴别;(3)独立鉴别、分析原始凭证的能力。认知并能处理各种原始凭证式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尤其在工作中会碰到虚假的发票、单据等,会计人员一定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把好原始凭证关;(4)正确编制凭证、登记账簿的能力,更正错帐的方法的掌握等;(5)财产的清查盘点,不能光停留在纸面的数字计算上,一定要亲自去现场才行。

2.2 会计流程的训练

会计流程的熟练掌握通常集中在《财务会计》的实习中,以制造业企业为实践主体,采取手工状态和电算化状态两种形式。

(1)手工状态。

熟练掌握一般企业会计处理的流程。

可以先采取个人独立完成一套实训资料的方式,虽然不太符合实际,但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从建账开始经过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等业务处理, 对账, 财产清查, 期末处理,会计报表编制等一系列的固定程序,使每一位同学对账务处理的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在此基础之上, 可以若干个同学编成一个小组,进行会计的分岗位实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提升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加深对会计处理程序的掌握和理解。

基本的会计岗位设置一般包括:会计主管、出纳,往来结算、成本核算、工资核算、总帐报表、审核、档案管理等岗位。在进行岗位分配时要注意内部牵制、工作量的均衡等因素, 可以一人一岗、也可以多人一岗。小组人员确定后,岗位可以定期轮换。采用岗位轮换的实践教学方法, 可以解决学生多重身份的尴尬, 也能够使其理解凭证帐簿之间的传递过程, 不同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相互牵制。通过岗位轮换共同合作,能有效地完成实践任务。

(2)电算化状态。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方向。

熟练掌握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的操作。可以将手工状态下的一整套账务处理用软件操作的方式从头至尾做一遍。通过手工和电算化两种模拟实验操作的对比, 充分理解两种不同状态的差异及各自特点,既掌握了传统的操作技能,又具备了运用现代技术管理的能力。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设置一般包括电算化主管、凭证录入、审核记账、系统维护、数据分析等岗位。学生可以一人一机兼顾不同身份进行操作, 使学生扎实掌握电算化的操作技能。这样经过手工状态的训练过渡到采用先进设备的操作,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3 会计系统知识处理的训练

会计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决不仅限于手工和利用软件进行账务处理。会计是一门系统学科, 它涉及到一个会计主体的方方面面,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相关课目,比如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管理会计、统计等。不同的课程之间会有一定联系,尤其在实践工作中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如财务管理、审计、管理会计等都与财务会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开展课程的整合,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培养学生自己搜集、分析、利用信息资料的能力尤为重要。决不能养成教师将所有信息资料提供齐全,学生照葫芦画瓢、按部就班分析的被动局面。

具体做法是: 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实践完成的基础上,拓展思路,进行《管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实习, 这些课程的实习所需的很多信息来源于《财务会计》的各个流程, 教师负责确定实习的专题, 学生要学会自己从《财务会计》实践流程和企业的其它部门查找搜寻有用的信息资料, 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财务管理、审计等各方面的问题。

为实践教学配备合适的软硬件

3.1 校内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力发展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同时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手段,推广多媒体等现代授课方式。模拟实验室是校内教学实践的主要场所, 它在培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模拟实验室必须满足手工和电算化状态的各种操作需求而且要具有高度的仿真性。最基本的全套模拟手工操作的软硬件应该配置:工作台、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点钞机、装订机、每人一套完整的办公用具,图章各种帐册、凭证、表格、报表耗材等。很多学生在完成经济业务时习惯于文字性的描述,这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具有真实性的原始票据的选择就很重要, 原始凭证的认知教学也很重要。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应该一人配备一台电脑, 安装最新的会计软件。通过模拟实习可以更好地配合课堂的理论教学, 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必须根据课程的要求建立起点高、设备先进、仿真性强的会计模拟试验室, 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一个纽带, 要将校外的实习与就业紧密联系起来, 使学生的校外实习不再是走过场而是让学生提前认识现实岗位,认识社会。但是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质,很多单位是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的, 所以学校需要大力支持, 否则校外实训很可能流于形式。学校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联系相关单位, 建立适合学生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包括采取投入资金,订单教育, 互惠互利, 人员培训等形式与企业、事业、会计师事务所等进行合作, 重点选择一批用工需求大、企业规模大、生产管理规范, 技术先进的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努力建立起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服务,提供财务, 税务等方面的咨询建议,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出谋划策,也可以为企业代为培训人才,提高企业的人员素质。另一方面借助企业的良好平台可以解决学生无处实习的问题,使关系单位变成学生实习的良好场所。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严格、务实的企业化要求弥补校内试验实习的环境虚拟性的缺陷,使学生充分领略到现实生活中的“职业化”要求的氛围。

学生如果能够在实习单位顶岗实习,那将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 模拟的实习仿真度再高, 也没有让学生亲自办理业务来的真实, 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会计主体的相关单位打交道, 怎样与银行打交道, 办理存、取、贷款及各种结算业务;如何与税务部门打交道,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缴纳税款等业务,如何与内部的核算单位和各部门打交道等。

3.3 提高教师素质, 走出去、请进来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指导工作的质量。是不可忽视的软件因素。高校会计教师普遍理论水平扎实, 实践能力却严重缺乏,尤其是部分年轻教师,出了校门就上了讲台, 缺乏操作真实经济活动的经历, 在实践课的教学指导中也就缺乏举一反

三、灵活运用、列举实例的能力。因此,加强对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从总体上提高整个教学团队的实践水平是整个体系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整个实践教学工作单纯依靠校内教师是不现实的, 学校本身的师资力量需要提高, 同时也可以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可以聘请那些在基层工作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主管、中高级会计师、经济师、注册会计师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既可以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 又可以对实践能力偏弱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实践教学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蓉辉.关于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探讨[ J ].会计之友,2009.[2] 邓金娥.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9.[3] 吴涛.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构建[ J ].会计之友,2009.

第四篇: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潘菊素,傅琼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构成。其中,目标体系包括学习与发展能力、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实践情感与观念的培养;内容体系包括“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与三课堂联动的实践内容;条件体系包括实践师资,校内外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包括组织、运行、制度的管理;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目标;内容;条件;管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6)07-0033-03

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可以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其中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总体就是实践教学体系。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浙江省教育厅在2002年高校教学评估中指出:“从抽测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情况看,学生在基本技能掌握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有的学校抽测的成绩很不理想。”许多高职院校“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被高职教育教学评估列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上同样有所反映,从总体情况看,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规格、水平、质量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构建一套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更是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和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

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据此,可把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5个子体系。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B.S.Bloom等人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等三大领域。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是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而制定的具体要求,应当以产业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包括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业能力、资格证书等几个方面。

具体而言,高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使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科学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其次,培养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4个方面:一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可通过单项能力、模块能力、综合能力和扩展能力的顺序分阶段逐步提高。二是职业素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学习社会化对高职教育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单纯培养实践技能,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三是创业能力。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谋生本领的需要,也就是满足学生创业的需求。通过创业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择业能力和生存能力,这是高职院校推动就业的必然选择。四是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第三,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良好的公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培养的学生更需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一部分可以由知识转化而来,但是更主要的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加以培养。

教育部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在附件中更明确提出:“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两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0%。”这些规定明确地体现了以实践为重点和核心的高职课程取向。

(二)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三课堂”之中,形成“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第一课堂:除实验、实训外,还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论文、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含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各类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等。

第三课堂: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产学合作教育等,见图1。

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三课堂”之中,并共同纳入学分制管理的轨道。凡是从第一课堂直接延伸到第二、三课堂的实践教学如社会实践、外语与计算机的自主实践训练、体育俱乐部等均作为必修学分;对各类学科竞赛获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以及承担科研项目等设置创新学分;对获得各种专业或其他相关技能等级证书设置技能学分;对学生自主参与提高素质的各种活动(包括各类讲座、报告会、上机等)可以按时间计算设置素质学分。这3种学分均作为第二课堂的选修学分,而且可以替代第一课堂的部分选修学分,以实现学分在“三课堂”中的互动,从而有机地形成了“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三、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实践教学条件体系是实践教学的保障层面,服从于教学内容体系,涉及教师队伍、实验实训设施、场地和环境等诸多方面。

首先,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教学能力强、熟悉生产领域、掌握过硬技术、乐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一是学校要注重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可以让教师到企业为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或到企业实际操作,使他们更加了解社会需求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在实验实训管理机构管理下,建设一支过硬的实验员队伍,要求实训指导教师参加全国通用的岗位技能培训,使其在技能上至少有中级以上岗位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建立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定期换岗制度和专业理论教师限期通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制度,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考核来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三是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以及实践基地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其次,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学校投入和校企共建等,不断改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大力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管理,扎扎实实地建设好各专业的实验室、实验工场、实训室、实训工厂等。此外,积极拓展实验(实训)室创建渠道,鼓励社会资源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参与建设,共创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同时,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将实验(实训)室资源向社会、企业开放,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重视校外实

习、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3个方面。(一)组织管理

由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二级学院作为办学实体,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二)运行管理

各专业要制定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并针对实践教学计划编制实践教学大纲,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根据行业的实际任务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做到6个落实: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和考核落实;抓好4个环节: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开展检查环节和结束阶段的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三)制度管理

制定一系列关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五、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

首先,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都要加强指导和管理,每次实训都有实训报告或成果,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作好记载,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集中实训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次单独记人成绩档案。对学生参加实验、实习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提出严格要求,加强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评,制定综合实验能力考评方案,确定考评内容与方法,提出考评成绩的学分比重,通过笔试、口试、操作考试及实验论文等多种形式考评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对于实习考核可通过实习报告、现场操作、理论考试、设计和答辩等形式进行,可以由学校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而且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

其次,建立一个教师评价体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明确的质量标准,并通过文件的形式使之制度化,严格规范执行。再结合同行评价结果、学生评教结果,在学末给每位教师写出评语,同本人见面,并纳人人事考核之中。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吕鑫祥.新形势下对技术型人才的重新审视[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2,(3). [3]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学习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马陆亭.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与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5]叶宏.以评促建以评促改——2002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教学评估综述[N].教育信息报,2003-02-08.

[6]石伟平,徐国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2,(1).

《职业技术教育》2006/07

第五篇:综合实践四

课题

一、了解自己的妈妈

教学 目标

1、根据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写一写有关妈妈的事情。

2、和妈妈谈谈心,进一步了解妈妈的生活与工作,并把情况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妈妈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从小就享受着妈妈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妈妈吗?

二、教学过程。

1、根据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写一写有关妈妈的事情:

妈妈的年龄,妈妈最喜欢吃的东西,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妈妈最大的心愿„„

2、齐来写一写“我的妈妈”。(可以写一写自己妈妈的外貌、性格特点等)

3、根据自己的记忆,写一写妈妈让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情。

4、四人小组讨论:我对妈妈的感受。然后派代表面对全班讲一讲。最后师小结。

5、就课前预习,汇报对妈妈生活与工作的了解,以及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工作和家务情况的调查:

A、四人小组内汇报。

B、由小组长汇总小组成员意见后向全班汇报。

C、师小结。

三、师总结:本节课,同学们都能按要求了解了自己的母亲,很好!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把最想跟妈妈说的话告诉妈妈。

教学后记

二、关于妈妈的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母亲节的由来。

2、能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吗?

二、教学过程。

1、讲授母亲节的由来。

2、小实践:

A、你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菜吗?母亲节这一天,就让你来为妈妈做一道“爱心菜”吧!

B、母亲节这一天,你打算为妈妈做一道什么菜呢?(学生各抒己见)

C、师小结。

3、用画笔画出你心中的漂亮妈妈,并叫妈妈评一评。

4、母亲节心意贺卡评比:

先在小组内评出优胜者,再在班上评出优胜者。

5、写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深情厚意。(妈妈,感谢您!)

写好后集体评一评谁写得最好。

三、师总结:今天,同学们都能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真好!

四、布置作业:

把自己做的心意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后记

三、交流、展示、体验大行动

教学目标

1、搜集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写在纸上向同学展示。

2、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并写出体验日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在班上开一个“交流展示会”,你们都做好准备了吗?

二、教学过程

1、师宣布:四甲班“交流展示会”现在开始。

A、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在四人小组内向同学展示、交流。

B、四人小组组长汇总各组员意见后,面向全班汇报。

C、师小结。

2、讨论区:

你是怎样看待妈妈对自己的批评的?

3、体验大行动:

A、把课前一个星期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所写出的体验日记在四人小组内汇报。

B、四人小组中推选写得最好的同学向全班汇报。

C、师小结。

三、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都交流得很好,看来你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有感情地读给妈妈听。

教学后记

四、小学生该不该喝学生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学生奶的益处,讨论小学生该不该喝学生奶。

2、采访一下家长、社会人士、同学等人对学生奶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喝过学生奶吗?对学生奶又有多少认识呢?

二、教学过程。

1、请学生阅读书本第10页的一段话,初步了解学生奶的益处。

2、小调查:

A、师设疑:我们要对学生奶进行大搜查,你想了解什么问题呢?

你打算怎样进行调查呢?

B、集体解疑。

3、讨论区:

小学生应不应该喝学生奶?

A、四人小组讨论。

B、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4、四人小组小组内汇报访谈表的采访情况。

5、小组长汇总后向全班汇报。

6、师小结。

三、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学生奶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

四、布置作业:把学生奶的益处讲给家长听。

教学后记

五、学生奶从哪里来的?

教学目标:

1、通过参观牛奶厂,让学生了解学生奶的来源。

2、交流理解“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这句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学生奶是从哪里来的吗?

二、教学过程。

1、同学们,参观要想既愉快又有收获,就要做好计划与准备。

A、四人小组制定参观牛奶厂前的计划。

B、讨论:参观牛奶厂要注意什么?

C、小组制定参观计划并讨论汇总后向全班汇报。

教学过程

生奶套餐。

D、师小结。

2、让学生看录象,参观牛奶厂后,师:同学们,把你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好吗?

3、让学生自由写参观后的感受。

4、讨论区: A、鲁迅说:“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跟同学交流一下。B、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C、师小结。

三、师总结:看来这节课,同学们都知道了学生奶是从哪里来的,对吗?

四、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习作:参观牛奶厂后的感受。教学后记

六、为学生奶出谋划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学生奶一周的饮用怎样搭配最科学、最有营养。

2、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款学生奶的包装剪贴或者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学生奶是从哪儿来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为学生奶出谋划策吧!

二、教学过程。

1、小调查:A、最受欢迎的学生奶的品牌是什么?B、最喜欢的牛奶口味是什么?C、对其它学生奶有什么要求?

2、小组讨论:学生奶一周的饮用怎样搭配更科学,更有营养呢?请你为班里的同学设计一周的学

3、各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并说明设计理由。

4、师小结。

5、现在市场上有哪些学生奶的宣传口号,我们一起收集一下: A、让学生将收集到的宣传口号向全班汇报。B、学生自己为学生奶设计一个宣传口号,并说明理由。C、评选出设计宣传口号的优胜者。

6、把你最喜欢的一款学生奶的包装剪贴或者画下来,说说它有什么地方吸引自己,看谁说得最好。

三、师总结:今天绝大多数的同学表现很好,回答问题十分积极。

四、布置作业: 把自己设计的宣传口号读给家长听。教学后记

七、双休日面面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双休日为他们带来消极影响的原因。

2、参照小学生双休日情况调查表,制定一个对成年人的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到星期一,总有些同学手忙脚乱,不是没书本,就是作业没完成。许多同学还表现出一种疲态,精神不振,老师把这种现象称为:“星期一综合征”。

为什么在双休日同学们的闲暇时间多了,反而带来这些消极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提高双休日的生活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1、小记录:你期盼双休日的到来吗?为什么?

2、讨论区:你在双休日的时间和活动内容主要由谁支配?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小组内汇报自己上一个双休日的主要安排。

4、小组长汇总后向全班汇报。

5、师小结。

6、小调查:你想了解别的同学是怎样度过双休日的吗?参考下面的调查表,自己制定一个小学生双休日情况调查表,采访其他年级的10位同学。

7、小组合作:参照小学生双休日情况调查表,制定一个对成年人的调查表。采访几位成年人的双休日情况。

三、师总结:本节课,同学们了解了双休日对你们带来消极影响的原因。

四、布置作业:继续完成调查表。

教学后记

八、我理想的双休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将调查中自己最满意的家庭双休日与大家分享。

2、要求学生为自己家设计双休日,并制定详细的活动项目、时间安排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双休日你过得满意吗?说一说你最愉快、最难忘的双休日与大家分享。

二、教学过程。

1、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最愉快、最难忘的双休日。

2、各小组推选说得最好的同学向

教学后记

十、了解“白色污染”

教学目标:

1、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与危害。

2、了解日常生活,家中和学校里看到的“白色污染”并作记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以空气污染,水污染,泥土污染,引出“白色污染。”

二、教学过程。

1、默读课文前两段,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提问,检查默读效果。

问题:

(1)什么叫做“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有什么影响和危害呢?

2、小组讨论:家里有什么“白色污染”。

3、各小组派代表说说:家里有什么白色污染。

4、小组合作,找找身边的“白色垃圾。”

5、小组汇报。

6、完成不记录:我平时经常年到的“白色污染”。

7、齐读:小知识。让学生找出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解答。

三、师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我们以后应该减小这种污染的出现。

四、布置作业:分小组调查“白色污染”的情况。

教学后记

十一、考察“白色污染”

教学目标:

1、能调查出部分地方的“白色污染”情况。

2、以后减小用一次性的塑料,减小“白色污染。”爱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白色污染”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危害,你还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吗?让我们分小组来调查一下,好吗?

二、教学过程。

1、分小组调查,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课前要完成)

第一组:通过看书、上网查询。第二组:到餐厅、酒家调查

第三组:到菜市场,超市调查。第四组:到河流、湖边、路边观察情况。

2、各小组汇报调查结果。

3、教师总结。

4、各学生在家野调查家庭一天产生多少白色污染物,完成调查报告表后,在小组内汇报,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在班里面汇报。

5、小组汇报:妈妈、爸爸、和其他家里人对“白色污染”的看法与想法。选出具代表性的在班里面汇报。

6、对学校白色污染的调查。先在班里面调查,还可以调查老师,再算一算:每天一共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又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占地多少平方米。

三、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做了很多调查,相信你们对“白色污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你们以后你注意,减小“白色污染。”

四、布置作业:准备下节课的小小辩论会。

教学后记

十二、分析“白色污染”

教学目标:

1、能写一份建议书,提出治理“白色污染”的措施和建议。

2、能通过辩论会,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与必需整治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观察、调查,我们发现“白色污染”确实严重,它们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都有极大的危害,你知道吗?

二、教学过程。

1、小组讨论:白色污染的极大危害的原因。

2、小组汇报,教师点评。

3、发动全班同学写一份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提出治理“白色污染”的措施和建议。

(要求在课上构思,课后完成。)

4、与同学讨论一下,为什么“白色污染”会这么严重?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5、开展小小辩论会:政府应不应该禁止使用塑料袋。

6、教师总结辩论会。

三、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辩论会,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准备了,辩论非常激烈。希望通过学习后,你们以后能自觉减小“白色污染。”

四、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治理“白色污染”的建议书。

教学后记

十三、消灭“白色污染”

教学目标:

1、能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共同努力,消灭“白色污染”。

2、能作出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客观评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白色污染存在于我们身边,而且还非常重,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让学生发表意见。让我们一齐来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消灭“白色污染。”

二、教学过程。

1、小组讨论,写一编《消灭“白色污染”,从我做起》的倡议书。

2、给时间给学生写倡议书。

3、让学生代表上来,给全班朗读倡议书。

4、教师做点评。

5、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的“白色污染”进行清理,在课堂上做计划,然后课后完成。

6、先让学生说说他搜集的几句治理“白色污染”的公益广告,再让学生设计几句治理“白色污染”的公益广告。

7、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评价,要求评价要客观。

三、师总结:通过多节课的学习与实践,我们不紧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严重性,以及成因。也写了建议书,希望大家能落实好,如何去减小“白色污染”,爱护环境。

四、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消灭“白色污染”,从我做起》和对校园的“白色污染”进行清理实践活动。教学后记

下载高职会计专业四层次、四保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会计专业四层次、四保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高职院校加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加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李秀霞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肇庆 52602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摘要: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

    郑州电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来源:http://www.bylunwen.net 会计专业实践资料我校会计专业从实训室成立以来采用 真账操作和模拟实账操作两种形式。现在实践资料有开封开关厂的真账一套;模拟账务操作包括......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精选5篇)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广东省中山市工贸技工学校 吴翔 [摘要]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基本技能在培养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会计基本技能主要是指以会计核......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对策 摘 要:实践教学必须服务于高素质、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 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人才的实用性......

    关于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能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开展工作的技术应用......

    关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www.xiexiebang.com 关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 会计 实践教学体系 模式 【论文摘要】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重要主体教学之一,是提高......

    高职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论文

    物流产业对提高区域产品竞争力、提升区域城市的竞争软实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物流管理专业已成为高职院校重点发展的骨干专业。以武汉市为例,32所高职院......

    暑期实践报告四

    暑假期间,我到昆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习,实习的项目是作为科普试验班的老师给三十几个小学生讲课,讲课期间我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这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