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什么一怎样“论”一为什么“论”——我这样教《曹刿论战》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杨世秋
——我这样教《曹刿论战》
【关键词】阅读教学《曹刿论战》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B).2011.04.019 王荣生教授曾提出:“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学,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生学的活动,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充分展开,努力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阵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将话语权真正交还给学生。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瞬间的感受和变化着的情绪,关注学生语言中的每个闪光点。
我在教学语文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曹刿论战》一课时,运用纲要信号教学法巧妙机智地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踊跃发言,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纲要信号教学法是前苏联教育学家沙塔洛夫创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纲要信号图表,运用这种教学法的好处在于能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的反映需要重点掌握的教学内容。在本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曹刿论述的内容和技巧,把握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纲要信号:1.曹刿论述了什么问题?2.曹刿是怎样论战的?3.曹刿为什么论战?这三个纲要信号贯穿全篇,也贯穿了整堂课,使教学思路清晰,使学生的讨论和学习既放得开也收得拢,在学生深入分析及积极讨论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进一步积累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在学习本课之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在朗读上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并能结合课文注解大致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由课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提出的问题是:题目《曹刿论战》中“论”是什么意思?“论战”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就找到答案:“论”应该是“论述”的意思,“论战”指的就是“论述战争,或论述分析如何作战”。而曹刿具体论述什么内容要仔细阅读课文才能知晓,由此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第二个环节是着重分析讨论文章中曹刿分析论述了什么?这是贯穿本课的一个纲要信号。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并一定要以文章的具体内容来佐证。有学生认为曹刿论述作战的条件,如文章第一自然段中曹刿一而再再而三地否定鲁庄公的见解,其实就是步步引诱鲁庄公发现战争取得胜利的首要条件是要取信于民;有学生认为主要是论述作战要得民心,并提出在文章开头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暗示,如开头第一句:“十年春,齐师伐我。”从这一句可以知道正义的一方是鲁国,齐国是侵略者,邪不压正,齐国的侵略是不得民心的,注定会失败的;有学生指出曹刿还用行动证明在战争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作战时机,即在“彼竭我盈”之时;有学生还发现曹刿在组织军队追击的时候也是非常谨慎的,当发现对方溃逃混乱的车辙,倒下的战旗,才发出追击的命令„„对于学生的细致发现以及对语言的敏感度我都给予了高度地肯定,学生得到鼓励后发言更加积极了,在热烈地讨论中对课文主要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入本课教学的第二个纲要信号,即文章的第三个教学环节。
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思考并讨论“曹刿是如何论述的?”目的是让学生明晰曹刿是怎样的一个人,鲁庄公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纲要信号的问题较大,学生不容易把握,我就将问题简化为:曹刿在论述作战条件时是怎样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意图的?在这个过程中鲁庄公又是如何表现的?有学生敏锐地发现第一自然段中曹刿与鲁庄公的一问一答,每一步都是曹刿有意设置的,目的是希望在曹刿的引导下鲁庄公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而在这个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曹刿“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形象。而从鲁庄公的思想变化中也可以看出鲁庄公并非文章前面曹刿说到的“鄙”,而是一个明君,是一个任人唯贤、虚怀若谷、善于听取和采纳别人意见的君主。而拥有这样的明君,也是长勺之战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自然段中关于曹刿与鲁庄公的问答,明确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而在真正的战场上,曹刿出色的军事才能以及鲁庄公的虚心与服从曹刿的调遣才是取胜的关键。那么课堂进行到讨论另一个子信号:作战中如何能取得胜利?学生根据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鲁庄公就急于出战,曹刿帮助鲁庄公选择反击时机在“彼竭我盈”之时,当鲁军刚获胜,鲁庄公又急于去追击,曹刿又阻止了鲁庄公的过急行动。他用实际行动让鲁庄公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
在完成这个环节后,教学难点也得到了解决,理解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就水到渠成。我进一步让学生总结文章塑造曹刿和鲁庄公形象的方法,如通过正面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结合侧面描写的方法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的第四个环节是讨论文章的详略安排。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详略安排非常分明,那么文章是如何安排详略的呢?为什么详写作战前的准备,而略写战争的经过?这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适时点拨和引导学生思考“论战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从而解决第三个纲要信号——“为什么论?”其实这是讨论文章的写作目的,因为学生对理解这个问题感到困难,所以我又将问题简化为:“作者着重写作战前的准备想要寄托怎样的思想?”有学生认为作者的目的是让鲁庄公明白取胜的首要条件,有学生认为寄托作者的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从而将课堂推进到对《左传》的了解。学生讨论后比较清晰地理解到:这是为了突出“民重于天”、“民重于神”的思想,由此老师作适当的总结,并简单介绍《左传》集中反映了春秋以来日益兴起的民本思想。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养成质疑和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
第五个环节是迁移拓展,课后作业:1.用现代汉语将《曹刿论战》改写成一篇故事,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塑造人物的性格特点。2.阅读《左传》的名篇——《子鱼论战》和《宫之奇谏假道》《子产论证宽猛》等,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左传》反映出来的儒家政治思想及言辞婉转,描写入微的写作特色。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是在达到一定量的前提下实现的,所以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有必要给学生推荐适当的作品进行拓展阅读,养成文言文阅读的习惯。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对于文言字词的积累与掌握,完全在理解课文中进行,学生在讨论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带出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如“间”“鄙”“安”“遍”“牺牲”“加”“狱”“虽”“以”“属”等。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讨论,进一步明确这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和记忆常用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对特殊句式的理解和把握。这样的学习避免了脱离文本枯燥的理解字词,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读中领悟文章的内容,在朗读中学会分析人物,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主题思想等。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关注学生间的互相学习,注意在与学生的对话中生成教学内容。戴维·伯姆认为,“课堂对话的意图是为了实现最自由、最彻底、最无拘无束地交流和沟通,在谈话过程中探索和发现真知与灼见”“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之间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常常留有较大的空间,具体的细节灵活处理,能由学生说出来的,教师尽量不说,如通过讨论明确课文中难理解的重要字词意义和用法,通过师生的对话讨论得出文章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对话讨论了解如何安排文章的详略,并由此探讨文章呈现出来的思想意义等内容。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共同发展,真正实现教会学生学习,从而达到不教的目的。
第二篇:曹刿论战我们论实词 备战2018国考
曹刿论战我们论实词 备战2018国考
小伙伴们在做逻辑填空题的时候有没有很头疼啊,小编从事一线教学三年有余,经常会收到小伙伴的抱怨“逻辑填空错了一大半”、“成语不认识,老师怎么办?”、“实词不认识啊,明明日常很熟悉的实词放在一起比较就蒙圈,老师肿么破?”每次遇到学生的问题,小编我真是比你们还急。多希望能替你们去考试,但现实是不可能的,所以小编我费尽心力的给你们送来了打倒小怪兽的奥特曼超人—实词辨析之去同析异法,助力2018年国考!
一、去同析异法
所谓的去同析异法就是实词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重点看实词之间有区别的字,他们含义的对比辨析,比如说“鉴赏”和“鉴别”这两个实词。它们有区别的地方在于“赏”和“别”,“赏”的含义是欣赏,所以鉴赏的侧重点在于欣赏。而“别”的含义是区别,所以鉴别的侧重点在于区别,分清真伪。我们再来看一道真题
例1与形象相比,声音更是一种让人甚感扑朔迷离的东西。记得几年前一次上课,我突然感觉好像被自己营造的诗意场景带入了云端。那一瞬间,我忘掉了自己,教室里的同学似乎也变得______。华光普照的水光潋滟之间,似乎只有声音的涟漪在教室上空______,其他一切不见。这是一种袅袅上升的声音,是一种与一切物质现象相剥离的明朗或华美。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A.虚置 飘扬 B.空幻 飘舞
C.虚无 飘荡 D.虚幻 缥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的突破点在于第二个空,搭配的是声音的涟漪,涟漪:形容被风吹起的水面波纹,水波纹是由中心点向外扩散的圈状结构。观察选项,首先把D项的缥缈排除,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语义不符。ABC三项,第二个空分别是飘扬、飘荡和飘舞,重点看第二个不同的字,只有飘荡的“荡”与涟漪的状态相搭配。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二、常考的高频实词记忆口诀
小伙们已经了解了如何破解实词辨析难题,但是我们要清楚,如果没有练习做铺垫,再好的方法都是纸上谈兵,所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高频实词的记忆顺口溜,希望各位考生们可以记住。
心里不爽用黯然,光线不足用暗然 粗暴凶残用暴戾,武力强制用暴力
反击对手用报复,志向远大用抱负
报告来到用报到,新闻宣传用报道
请人原谅用包涵,包容含有用包含 突然发病用暴病,有病在身用抱病
心中不满用抱怨,报复仇恨用报怨 意外突发用暴发,力量突变用爆发
法令条例用颁布,公开发布用公布 伤心痛哭用悲痛,极度悲哀用悲恸
根本意义用本义,心里想法用本意 辨明是非用辩正,辨析考证用辩证
区分开来用辨别,真假伪劣用鉴别 发生变化用变换,不可捉摸用变幻
特征记号用标志,漂亮美丽用标致 抛弃人物用摈弃,舍弃观念用摒弃
主观要求用必须,客观需要用必需 不愿提及用不齿,不以为耻用不耻
没有尽力用不力,无益不顺用不利 品行不好用不肖,不敬父母用不孝
管理财产用财务,钱财物资用财物 考虑决定用裁决,法律判决用裁定
调查案情用查访,公开访问用察访
四季叶绿用常青,生命旺盛用长青
现实世界用尘世,世俗之事用尘事
恭敬送上用呈献,显露出来用呈现
严辞指责用斥责,大声呵斥用叱责
风俗心情用纯美,酒味歌喉用醇美
参加会议用出席,无发言权用列席
生育下来用出生,经历身份用出身
先后顺序用次序,有条有理用秩序
不求名利用淡泊,感情不浓用淡薄
重大事项用大事,毫无忌惮用大肆
花去时间用度过,水面空间用渡过
法律制度用法制,依法治理用法治
来回翻动用翻覆,多次重复用反复
言行荒诞用放诞,行为放纵用放荡
违背触犯用违犯,不遵纪律用违反
流行习惯用风气,高尚风气用风尚
扶助平辈用扶养,扶助晚辈用抚养
爱护培养用抚育,精心喂养用哺育
占用时间用工夫,本领造诣用功夫
供奉仙祖用供品,上呈之物用贡品
注意照顾用顾及,有所顾虑用顾忌
浇灌液体用灌注,集中精力用贯注
核算计算用核计,盘算商量用合计
改换装束用化装,梳妆打扮用化妆
言行扼要用简洁,简便快捷用简捷调查询问用查询,调查寻找用查寻 一年到头用长年,经常终年用常年 过时规章用陈规,行之已久用成规 发怒瞪眼用瞋目,受窘惊呆用瞠目 传播美名用传诵,传播事迹用传颂 人事交往用处世,处理事务用处事 独到见解用创见,创立建造用创建 人畜皆可用伺候,对待尊长用侍候 稍作改动用窜改,恶意作伪用篡改 大的道义用大义,大概粗心用大意 已付定钱用定金,未付定钱用订金 阻遏控制用遏制,力促停止用遏止 精神振作用发奋,被激努力用发愤 告诉别人用反映,相应结果用反应 辨别区分用分辨,辩白解释用分辩 停止法令用废止,搁置不用用废置 财物充裕用富裕,足够有余用富余 拿出交给用付与,尊长交给用赋予 数量极少用个别,各不相同用各别 作用效能用功效,工作效率用工效 双方联通用沟通,暗中勾结用勾通 连通通过用贯穿,从头至尾用贯串 大政方针用国是,具体大事用国事 宏伟壮丽用宏大,声音大了用洪大 办事不拖用及时,立即行动用即时 用心察看用检查,审查事实用检察
更正误差用校正,纠正生理用矫正 突然终止用戛然,声音响亮用嘎然
接纳人物用接收,容纳不拒用接受 节约剩下用节余,结算余下用结余
具体分界用界线,不同性质用界限 精心制作用精制,精心细致用精致
第三篇:一论制度完善
一论制度完善
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制定、健全、完善现有制度,形成周全缜密的制度体系,对于各个公司,尤其是新成立的公司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要根据岗位设置细化各项配套制度。首先要根据我部的现有制度体系和目前搅拌站、项目部的优秀管理经验,为分公司的每一个岗位制定科学、具体、精细的职位说明书,明确每一岗位的岗位名称、工作项目、工作依据、工作权限、工作标准、工作责任、责任追究等内容,将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责任细化、量化。其次要细化各项工作配套制度,尤其是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制度,必须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内涵,明确各岗位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工作程序,以确保环环相扣,使之形成一整套监督措施和管理办法,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
2.要围绕核心业务明晰各项工作流程。制定制度时必须制定具体、严谨的制度执行措施,使极具原则性的制度措施、原则性的要求、抽象的制度条文明确化、具体化,以便有效地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同时,在复杂具体精细的工作流程中,提炼出核心内容,明晰每一个工作流程,如原材采购、安全生产、质量管控、经营结算及战略管理等,再根据这些核心内容的实际情况,把流程简单化、具体化,用流程来推动制度执行者的工作,让制度执行者通过该流程就知道自己
该做什么,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万科的企业文化中有这么一项:“宁可牺牲效率,也要遵守制度、服从制度流程。”对于各个分公司而言,成立之初就要形成服从制度流程的文化氛围。
3.要根据权变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及时修改、整合、完善各项制度。权变管理理论提出,没有通用、一成不变的管理方法适用于所有组织,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制度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要对以往建立的各种制度进行认真的梳理,对那些实践证明不起作用、无法执行的制度要予以废除,对交叉重叠相互矛盾的制度要重新整合,对新兴领域要立刻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填补制度建设的空白。其次是要及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将不全面、有缺陷、有漏洞的制度修改完善,健全制度体系。三是要将所有制度汇编成册,人手一份,使全体员工知晓制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做好执行制度的宣传、准备工作,从而促使员工在工作中能严格按制度执行。
制度完善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随时根据外部环境变化推陈出新,唯此才能为企业各项管理奠定完善的制度基础。
商品混凝土部 宋俊楷
第四篇:论群众路线读书笔记一
论群众路线读书笔记一: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尊重群众,贴近群众,增强群众观念;始终站稳群众立场,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力为群众造福,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贯彻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不断前进;重视做好群众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抓基层,打基础,夯实基层群众工作,增强干部工作能力;广泛关注民生,疏通民情渠道,真正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创新方法,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规范群众工作体系。
一是善学善思,增强观念,固牢群众观。
二是身体力行,调查研究,亲历群众观。
三是前后一贯,贯穿始终,坚持群众观。
四是求真务实,注重实效,践行群众观。
五是关注民生,贴近群众,夯实群众观。
六是密切联系群众,和谐党群关系,活用群众观
七是继承发展,与时俱进,创新群众观。
领导与群众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一是要明确责任,主动工作。二是要将心比心,换取真心。群众也好,领导也好,人的感情都是一样的,并不是群众的感情可以简单一点,群众的需求可以降低一点,要将心比心。要获得群众的信任,主要靠平时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做好群众工作,临时抱佛脚是不管用的。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党的主张、决策和部署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得以贯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论群众路线读书笔记二: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领导经验的深刻总结、集体智慧的高度结晶,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近期,省局根据XX改革发展实际,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与交流,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感悟,增强了“践行群众路线,建设服务型XX”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思想认识要到位。回顾党的历史,每当党的事业面临重大挑战,每当中国的前途命运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我们党总是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因此,群众路线永远是党的生命线,一切为了群众是党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这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保证。常言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防范和化解“最大危险”,保持和发展“最大政治优势”,是我们党面临的严峻考验和重大任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能力提升要到位。XX担负着服务领导科学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公众需求的重要职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复杂严峻,社会公众的XX需求多种多样,XX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XX数据的发布更加重要。提高XX业务能力水平,需要我们更多地着眼全局、创新方法、夯实基础。通过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查找在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方面的不足,总结XX方法制度在布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群众最迫切的XX需求和变革愿望,并最终把问题和意见切实转变为下一阶段工作改进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提升完善改进XX方法制度的能力,提升XX数据的采集加工能力,提升XX数据的诠释解读能力,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大局的能力,为推进“两个率先”提供高效优质XX保障。
(3)作风转变要到位。XX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践行群众路线,关键在于解决XX工作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XX改革与发展,提升XX服务领域与能力。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是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省局十二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以坚决反对和制止XX数据弄虚作假为聚焦点,以加快建设服务型XX为重要目标,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在加强XX行风建设、增强XX执行力上有新提高,在维护XX真实准确、提高XX数据质量上有新提高,在打造现代化服务型XX、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上有新提高。
论群众路线读书笔记三:
总书记指出,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笔者认为,坚持走群众路线,应该从做好“三坚持一尊重”中体现。
一是汲取源头智慧,坚持与群众合策。
群众处在实践第一线,对事物的观察、对情况的了解更细致、更透彻、更深刻。谋划工作、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时,都应该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深入到群众中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老百姓朴素的话语中提炼闪光的思想,从基层的生动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要尽可能地扩大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范围,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闭门造车”、“唱独角戏”,就难以作出科学决策,更难以在群众中得到落实。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无论是制定政策、出台规范,还是评选评比、考核表彰,都要注重群众评价,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评价、自我认可。由群众来评判,不能走过场,要有约束力,群众赞成什么就鼓励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群众反对的就坚决纠正。要经常看一看我们的工作是不是按照群众的要求在展开,看一看有哪些措施和办法还需要改进,要让群众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
二是多干平凡实事,坚持与群众合意。
“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经验总结,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建设和发展中取得新胜利。党员干部要自觉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毫不动摇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始终心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必须坚持深入基层。基层是锻炼干部的“大熔炉”,是服务群众的大舞台,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需要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建立联系点结对帮扶,切实履好职、行好权,通过卓有成效的本职工作让群众受益,通过到位优质的服务获得群众认同,让群众从直接打交道的服务部门、领导干部身上真切感受到党对群众的感情。
三是树立平民意识,坚持与群众合群。
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不是游离群众之外的另类。时刻牢记“自己也是百姓”是要求,更是为官应有的心态,任何时候都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别摆官架子,别怕被忽略被遗忘,做工作办事情,将心比心,把群众当家人、当亲人、当朋友,设身处地多为群众着想,尽心尽力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广大人民群众最通情达理,也最容易知足,“你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把你举过头顶”,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许多矛盾和问题就不会产生,很多激烈对立的情绪就可以平复。当然,明确自己也是群众,一方面,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和人民群众都是平等的,但另一方面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对自己的要求要高于群众,用自己最好的精神状态、最好的职业操守、最大的努力,造福群众、回报社会。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我们的工作就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就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党历来把集中民智、发挥群众作用,作为我们工作的重要方式;相信群众,尊重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民是创造世界、建设国家的真正英雄,只有人民才是改造世界的真正功臣,任何工作离开了人民就无从谈起。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就是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利用群众的智慧,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实践的主体,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论群众路线读书笔记四: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是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即总队机关厅局级领导、正副处级党员干部等;第二阶段的重点为各市县调查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切入点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突出作风建设,反对“四风”;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主要目标任务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按照国家CC局的统一部署,XXX调查总队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7月中旬至10月下旬,时间不少于三个月。重点抓好三个环节:即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三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第一环节是基础,第二环节是关键,第三环节是根本。
(一)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时间安排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主要任务是召开总队机关动员大会,安排部署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个别谈话、座谈讨论、网络征询、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征询机关党员干部、市县队人员的意见,征询调查户、调查企业等调查对象的意见,征询政府部门、新闻单位等CC用户的意见,征询社会公众的意见。通过这些不同层面的意见征询,最后梳理出“四风”方面存在主要问题、突出问题。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发现问题、整理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基本前提是学习文件,吃透精神;基本方法是深入讨论,深入剖析;基本手段是广泛听取意见,不重不漏;基本要求是看思想认识是否到位,调查研究是否深入,存在问题是否找准。
(二)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时间安排在9月上旬至9月下旬。主要任务是查摆发现的“四风”问题,开展批评 和自我批评。要在国家CC局督导组指导、参与下,组织召开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及成员要态度端正,认真剖析,实事求是,不回避矛盾,坦诚相见,推心置腹,出于公心,与人为善。专题民主生活会前,调查总队主要领导要与班子成员逐一谈心,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谈心,每个班子成员要对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总队主要领导要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班子成员之间要开展深刻的自我批评和诚恳的相互批评。总队机关各党支部要组织召开每个党员参加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处以上党员干部都要按要求撰写对照检查分析材料。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查摆问题要全面,剖析问题要透彻。重点是要以整风的精神召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真正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三)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时间安排在10月上旬至10月底。主要任务是根据查摆出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整治,逐一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措施。对于形式主义方面的各种问题,重点解决工作落实,加大工作监督检查,树立良好的文风、会风,查处一些违反改进工作作风若干规定的典型案例。对于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放在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和工作执行力上,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跟踪检查,对推诿扯皮、缺乏责任心、办事效率低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调查纪律,强化国家队意识、调查队意识,坚持独立调查、独立上报,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弄虚作假行为。对于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解决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求享受、不愿奉献的问题,严格执行国家CC局“九不准”规定,反对各种形式的“小金库”,规范“三公”经费使用和职工津补贴的发放等。对软、懒、散的党员领导干部及时提出调整意见;对存在一般性作风问题的干部,立足教育,促其改进;对群众意见大,并且本人又不能认真改进的干部,要进行组织调整;在活动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及时查处或上报国家CC局查处。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形成治理问题的长效机制,也是这一环节的重要任务。总队机关要结合查摆问题,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业务流程制度、数据质量保障制度、业务考评和作风考评制度、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制度、会议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因公出国(境)制度等,真正构建用CC法管数、用会计法管钱、用公务员法管人、用党章管党员、用制度管作风的良性机制。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要整改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是根本。只有对查摆出的“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加以解决,才能达到整风肃纪、提高效能、促进工作的根本目的。
论群众路线读书笔记五:
机关党委按照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和学习计划安排,截止到15日进行了4次集中学习,对《论群众路线文件选编》进行了集中学习。全体同志采取一人读、大家听,边学习、边讨论的方式通读了原文。在学习中,每位党员都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活动,我们要高度重视,整个活动要与XX调查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与内蒙古实际结合起来,为民务实,扎扎实实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我们要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驾驭能力,提高职工干部的素质水平,提高XX调查水平,提高XX调查产品质量,最终提高我们的服务效能,这是我们的期盼,也是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最终的目的!
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教育实践活动是当前首要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XXX对机关党委教育实践活动的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机关党委要按照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原原本本的学习,认认真真做好学习笔记,在学习基础上,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二是结合学习认真思考各自承担的工作,对照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三是边学习边改进,把解决问题作为关键,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要按要求撰写对照检查分析材料。四是机关党委作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和专职党务干部,要率先垂范,认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局机关党建工作实际,扎实做好相关工作,力求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通过深入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增强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纪律观念,自觉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为扎实有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开好头、打好基础。
第五篇:偶然防卫论(一)解析
偶然防卫论(一)
【摘要】偶然防卫理论是刑法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对其正确定性,不仅对于完善刑法相关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也能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本文将从行为无价值为视角,对偶然防卫的概念、性质以及如何出发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观点,以期能够该问题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偶然防卫;行为无价值;性质;处罚 【正文】
引言
各国刑事立法当中都有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并将其作为阻却违法或责任的事由。在正当防卫理论研究中,往往会遇到的一个相关联的概念就是偶然防卫。那么,什么是偶然防卫,它具有怎样的性质,是否该对这种行为进行处罚以及如何进行处罚就是必须要明确的。以下,本文将对偶然防卫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
一、偶然防卫的概念
关于偶然防卫的概念,面前我国刑法学界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偶然防卫是指“行为人故意对他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巧遇对方正在进行可以成为正当防卫起因的不法侵害,其行为客观上制止了他人的不法侵害的情况”。[1]
第二,偶然防卫是指“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他人法益的行为,符合了正当防卫客观条件的情况”。[2]
第三,偶然防卫是指“行为人出于一定的犯罪故意实施其行为,但该行为在客观上发生了防卫效果的情形”。[3]
第四,偶然防卫是指“故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巧合了正当防卫的客观条件”。[4]
第五,偶然防卫是指“行为人不知他人正在实行不法侵害,而故意对其实施侵害行为,结果正好制止了其不法侵害,并且没有超过防卫的必要限度的情形”。[5]
第六,偶然防卫是指“行为人故意对他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巧遇他人正在进行不法侵害,其行为客观上制止了他人的不法侵害的情况”。[6]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学界对于偶然防卫概念的界定有以下共同之处:
(一)存在着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如果没有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而行为人出于故意或者过失对他人实施侵害行为,对于偶然防卫问题就没有讨论的必要,而应该以故意犯罪或者假想防卫进行处理。
(二)行为人没有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也就是说,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防卫意识。所谓防卫意识,“包括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防卫认识,是指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意志,是指防卫人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可有可能构成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目的。但是,防卫意识的重点在于防卫认识” [7] 而这一点,“也是偶然防卫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所在,在正当防卫的情形下,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8]
(三)行为人客观上制止了不法侵害人的侵害行为,“偶然防卫之所以有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它有一定的积极的社会效果,行为人的行为虽是一种不法侵害行为,但其客观上却有应予以肯定评价的价值”。[9]
学界对偶然防卫概念界定的分歧之处在于:行为人对不法侵害人实施侵害行为时,主观上是基于故意还是基于过失。在该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偶然防卫的行为人只能基于故意,过失不构成偶然防卫。[10]有学者认为,偶然防卫的行为人既可以基于故意,也可以基于过失。[11]
在此,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其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12]:
(一)对偶然防卫进行研究,目的是明确其性质及对其如何处理的问题,即偶然防卫是否是阻却违法性事由,或者说偶然防卫是否阻却责任,这对故意的罪过形式支配下的不法侵害以及过失的罪过形式支配下的不法侵害而致的偶然防卫都有必要,如果将过失的偶然防卫排除在偶然防卫之外,这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大大缩小了偶然防卫的范围,同时也不利于实践中此类问题的解决。
(二)从偶然防卫之偶然性角度而言,“偶然”强调的是行为人所造成的客观的“有利的违法结果”,即行为人对其造成的结果是出于其主观预料之外的,是偶然的。在行为人主观罪过是故意的情形下,其所造成的“有利的违法结果”是偶然的;在行为人主观罪过是过失的情形下,其所造成的“有利的违法结果”同样也是偶然的。
(三)从偶然防卫之防卫性角度而言。偶然发生的客观的“有利的违法结果”从解释论的角度而言,“入罪,举轻以明重;出罪,举重以明轻”。既然在行为人主观罪过是故意的情况下,都承认其行为的防卫性,那在行为人主观罪过是过失的情况下就更没有理由来否认其行为的防卫性。
至此,笔者认为,偶然防卫是指,行为人在对他人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没有防卫意识的情况下,故意或者过失地对不法侵害人实施了侵害行为,其行为在客观上恰好制止了不法侵害人的加害行为。
二、偶然防卫的性质
对于偶然防卫性质的确定,中外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下,笔者对学界对于该问题的进行简要介绍,并进行分析。
(一)日本刑法理论。对于偶然防卫属于何种性质,日本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为,防卫意思不是正当防卫的必要条件,因此,偶然防卫仍不失为正当防卫;有学者认为,违法的本质在于结果无价值,而偶然防卫的结果保卫了合法权益,因而,不具有违法性;有学者认为,偶然防卫不是正当防卫,不阻却行为的违法性;有学者认为,所谓的 “二分说”,即对保护他人利益的偶然防卫应视为正当防卫,以无罪论处,对保护自己利益的偶然防卫则以犯罪论。[13]
(二)域外立法规定。各国立法例中对正当防卫的规定,一般都体现了防卫意思的必要性。例如,德国刑法第23条第4款规定:“紧急防卫是为了避免自己或者他人的现时的违法的攻击所必需的防御”。日本刑法第16条规定:“对于急迫不正之侵害为防卫自己或他人之权利而出于不得已之行为不罚”。法国刑法第112条规定:“在本人或他人面临不法侵害时,出于保护自己或他人正当防卫之必要,完成受此所迫之行为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三)我国相关理论研究与立法实践。我国学者对偶然防卫性质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偶然防卫是一种刑法中的错误形式,但认为其属于事实错误的范畴,而非法律错误。并且认为:“就偶然防卫而言,客观上虽然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但行为人对此缺乏认识,完全是在故意犯罪心理驱动下实施行为的,此种行为尽管在客观上起到了制止不法侵害的作用,但综合主客观方面的事实情况还不能排除其行为的犯罪性质”。[14]另一种观点认为,正当防卫是否必须具备防卫意识为出发点,他们坚持正当防卫的“防卫意识必要说”,认为由于偶然防卫中的行为人不具备防卫意识,因而不是正当防卫,而是犯罪行为。[15]反观我国现行《刑法》第20条关于正当防卫的界定,可以看出其立法精神中体现了正当防卫需要有防卫意思的倾向。
(四)本文观点。笔者认为,要认定偶然防卫行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有个前提问题需要明确,那就是:我们采取行为无价值立场还是结果无价值立场。一般来说,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多采结果无价值立场,它们“秉承违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理念,一般在违法性判断之前只考虑客观因素,主体的条件和主观的因素统统放在责任里予以判断,刑事违法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不一定承担刑事责任。”[16]也就是说,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看来,违法性和犯罪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分离的,而我国刑法理论,有学者认为,与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并不相同,“大陆法系是递进式的犯罪构成体系,即依次考虑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责任;而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是藕合式的犯罪构成,一并考虑犯罪客体要件、主体要件、客观要件、主观要件。”[17] ;“我国的犯罪论并没有独立的违法判断,对行为的评价是一体的,并不区分违法与责任,刑事违法性的判断就是是否构成犯罪的判断。”[18]有学者在考察了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的相关历史发展和基本主张之后认为[19],“结果无价值既不能给我国刑法规定的现有的犯罪做出合理的解释,如刑法规定的赌博罪、聚众淫乱罪、侮辱尸体罪等风俗犯罪;也不符合司法实践的要求,无法得到我国社会的认同”,我国刑法理论与立法“应当采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的行为评价立场,这与我国传统理论所强调犯罪认定的主客观相结合原则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违法性的判断就不应再拘泥于事实的、直观的结果的侵害(如果不将法益概念精神化理解,结果无价值所主张的结果就是因果论上的实际的侵害结果和现实的威胁),而应当从特定行为的社会容许程度来加以判断。这一判断只有结合特定社会价值观、道德观才能得出确当的结论。”
因而,笔者认为,就偶然防卫行为的性质而言,应当采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的标准与以判断,即:
(一)要考虑行为人所具有的主观恶性,也就是行为所具有的故意或者过失的罪过;
(二)对刑法法益所造成侵害的客观情况;
(三)行为人自身的因素,也就是刑法理论和立法上关于行为人年龄、智力、精神状态等方面的认定。当满足相关条件时,才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三、偶然防卫的处罚
在对于偶然防卫的处理问题上,理论界里,中外学者亦有不同的主张;实务界中,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以下,笔者将对相关学说予以阐述。
(一)日本刑法理论
在日本刑法理论界主要有如下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不可罚说。此说认为偶然防卫不具有违法性,因此不应受刑事处罚。第二种观点是既遂说。此说认为,偶然防卫不是阻却违法性的事由,而且,行为完全具备犯罪构成的要件,应按既遂犯处罚。第三种观点是未遂说。此说认为偶然防卫不属正当防卫,也不阻却行为的违法性,但因为不存在结果无价值,属“客体(对象)不能犯”的情形,应以未遂论处。第四种观点是准用未遂处罚规定说。此说认为,偶然防卫中,构成要件的结果已发生,本是既遂,但由于欠缺结果的违法性,可以对其准用未遂的处罚规定。第五种观点是两分说,对保护自己利益的偶然防卫和保护他人利益的偶然防卫区别而论,对保护他人利益的视为正当防卫,以无罪论处,对保护自己利益的以未遂犯罪论处。[20]
(二)我国刑法理论
对于偶然方位的处理问题,我国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1、偶然防卫行为完全符合犯罪既遂的特征;
2、德日刑法理论中二分说的观点并无实质不同;
3、由于偶然防卫不具有防卫性,因而也不存在偶然防卫过当的问题,对于偶然防卫,不适用刑法关于防卫过当减免处罚的规定。[21]第二种观点认为:
1、对偶然防卫行为的处罚原则需要考虑其造成的损害是否超过必要限度,没有超过必要限度时,在一定时期内对偶然防卫行为人予以非刑罚化处理,并最终实现对这一问题的非犯罪化;超过必要限度时,偶然防卫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
2、具体而言,对于故意偶然防卫的场合,由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相对于过失场合的行为人来说较大,因此对偶然防卫行为人可以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过失偶然防卫的场合,由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小,因此对偶然防卫行为人可以予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2]
(三)本文观点。由于本文采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的行为评价立场,所以,在对偶然防卫进行处罚时,应当考虑放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所造成的法益侵害。
基于此,本文认为:
1、当行为人的年龄、智力、精神状态等条件符合刑法规定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前提下,对于基于故意的偶然防卫行为而言,其主观恶性较大,客观上完全符合犯罪既遂的特征。并且,即使故意的偶然防卫行为在客观上阻止了另一侵害结果的发生,也不可以此为依据对偶然防卫行为人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理由是,“首先,它向社会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即犯罪行为在某些意外的情况下所受到的处罚可以大打折扣,从而使潜在的犯罪人存在着一种侥幸;其次,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还可以用黑格尔的自由意志说来解释。黑格尔认为,犯罪是犯罪分子在其知道其实施某种犯罪必然受到某种刑罚的情况下基于其自由意志所为的行为,因此对其处以刑罚是尊重犯罪分子自由意志的表现。”[23]
2、当行为人的年龄、智力、精神状态等条件符合刑法规定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前提下,对于基于过失的偶然防卫行为而言,其主观恶性较小,对此类偶然防卫可以作缓起诉处理,或者以犯罪论,但免于刑事处罚,或者处以非刑罚化的制裁。其理由是,“首先,过失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和主观恶性,一般较故意犯罪小,刑事立法也以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而且一般而言,过失犯罪较故意犯罪的处罚要轻;其次,按目的主义的刑罚思想,刑法以预防再犯为目的,刑罚是达到这个目的所用的手段,那么,检察官应否起诉,就应以防卫社会预防再犯上是否必要而定,纵使具备了追诉的条件,如果在防卫社会预防再犯上,没有追诉的必要,或不追诉反而有益,就不应该起诉。”[24]
四、结语
以上,本文对学界有关的偶然防卫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析,并提出了一些浅见。当然,偶然防卫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理论,对它的理解和研究需要结合其他刑法理论予以支持。因而,要使该理论能够很好的融进中国的法治土壤,成长为一项较为成熟的理论,则需要学界更为深入地研究。
【注释】
[1] 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7.[2] 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64.[3] 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38.[4] 侯国云.中国刑法学[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178.[5] 刘明祥.刑法中错误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158.[6] 刘德法.刑法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192.[7] 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63.[8] 卢建斌,刘利军.偶然防卫--披着“防卫”外衣的非法行为[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