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矿产的开发及其发展对策

时间:2019-05-12 23:3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湘西州矿产的开发及其发展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湘西州矿产的开发及其发展对策》。

第一篇:湘西州矿产的开发及其发展对策

湘西州矿产的开发及其发展对策

姓名:徐玉霞

班级:商学院08级经济学班 学号:20084083045

湘西地处湖南西部,自古以来对外界都保持着一种神秘感,湘西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凤凰是中外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湘西赶尸更是将湘西的神秘追至到最极点。湘西风景秀丽,正所谓山清水秀,湘西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本文主要探讨我国重点金属成矿区带之一的“湘西—鄂西成矿带”内之湘西州域。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湘西州矿产资源丰寓,锰、铅、锌、铝、钒、磷等主要矿种储量大,其中锰的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位。近年来,湘西州围绕“壮大龙头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大力发展矿业产业集群,使全州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湘西州境矿产资源丰寓,且主要矿种储量大。至08年截止,全州已发现矿产地85处,其中,黑色金属矿产41处,有色金属矿产160处,贵金属矿产10处,能源矿产68处,非金属矿产199处,地热矿泉水6处;已发现矿产地中,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26处、小型矿床73处、矿点374处。全州已发现矿种63个,其中35个矿种探明一定储量。探明储量在湖南省有一定分量的有锰、汞、铅锌、铝、锌、钒、磷、紫砂、陶土矿、含钾页岩10种。其中锰、汞、铝、紫砂陶土矿居全省之首。锰的探明储量:3106.57万吨,远景储量575.5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多分布于花垣县境内。花垣民乐锰矿区为中国南方最大的锰矿床,有“东方锰都”之称。铝土矿工业储量为全省之冠,占全省储量的72.8%。锌矿储量1100万吨。非金属矿有磷、陶土矿等,其中磷矿储量达1亿吨。已探明的汞金属远景储量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四位。除此之外,湘西州还发现了放射性矿产资源。

为了尽快的挖掘湘西矿藏的潜力,湘西州各级政府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2008年,湘西州就与北京科技大学签订协议,试图借助北京科技大学的人才和智力优势,着力解决湘西矿产开发和循环利用以及深加工等重大课题,力争在锰、锌、铝、钒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成果。

整个湘西地区都充斥着矿,在湘西可以说“矿产无处不在”。永顺,凤凰等地区都是产矿县,而湘西州的花垣县却可以称得上是人所皆知的富矿县,那里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品位较高、矿体成片集中分布,是湘西州的“矿都’,其次,花垣也是整个湘西州最富有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丰富的矿藏,矿能够带动工业的飞速发展,它们为花垣的国民经济水平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极大的推动了全县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面我们将通过对花垣的矿产的统计来研究湘西矿产的发展方向及其对策。

下表为花垣县最近几年来矿业的发展情况: 产量:万吨 生产总值:万元 锰矿石成品

年份

产量 增长率

电解锰 产量

增长率

产量

硅锰 增长率 45.90%

电解锌 产量 4.792

增长率 91.50%

全县国民生产总值 总值 66412

增长率 10.10% 2001 39460 22.40% 1.209 2002 23.2 12% 5.08 24.40% 1.477 29.30% 3.421-28.60% 62544-3.50% 2003 28.76 15.70% 5.37 5.70%

4.64 35.90% 71574 12.60% 2004 34.3 19.40% 7.234 27.50%

6.511 40% 104823 23.50% 2005 40.45 12.20% 7.31 0.50% 0.19 84.40% 7.06 8.50% 169650 14% 2006 46.08 13.90% 9.47 28.80% 0.06 71.10% 7.48 5.94% 250712 15.10% 2007 56.25 9.80% 9.74 2.90% 0.58 932.10% 7.96 6.40% 348990 18.90% 2008 196.5 69.20% 15.61 60.20% 0.73 25.90% 10.66 33.90% 454570 5.90% 2009 259 30.20% 18.9 20.80% 0.29-60.80% 6.04-43.30% 475663 1.70%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花垣县的矿产开发产量基本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全县的生产总值也是一年比一年多,这说明矿产极大的带动了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增加了该地区的国民收入。虽然有时也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但是毕竟只是少数。从表中还可以看到,花垣电解锰和电解锌这两大产业的年产量并不是很大,而作为一个矿产丰裕地来言,电解技术应当要与矿产量相协调,其电解产量之少以及其增长不稳定性极其充分地表明了花垣县的技术条件不行,需要加大技术含量的投入。而花垣县所存在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正代表了湘西矿业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制约湘西矿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所在。

湘西州的矿产资源丰富不假,但是湘西为什么并没有将这些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最极致?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因素。湘西州锰、钒、铅、锌、汞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贫矿多,富矿少,资源保证程度不高。(2)人为因素。存在无证勘察开采、乱采乱挖、浪费破坏资源、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目前已有被列为整顿重点的9大矿区和7个矿种分别为:花垣民乐锰矿区、花垣铅锌矿区、古丈默戎矾矿区为省定重点矿区,龙山洛塔煤矿区、猛必煤矿区,永顺镍钼矿区、龙家寨煤矿区,保靖卡棚煤矿区,凤凰三箭塘锰矿区为州定重点矿区;煤、锰、铅、锌、钒、钼、镍7个重点矿种。(3)技术问题。虽然湘西的矿种极其丰富,但是至今为止真正开采的却只占据了五成。由于技术贫乏,开采出来的矿石也没有得到做有效的利用。(4)其他因素。如勘查的技术方案、开采的方法手段等都会影响到资源的有效性。

为了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做大做强矿业经济,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湘西州政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发展矿业:(1)针对贫矿多,富矿少的问题,今后除在已知矿带(床)内进一步进行深部矿、隐伏矿、难识别矿和“贫中找富”,开拓“第二找矿空间”外,还应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拓宽找矿新领域,新类型,实现找矿新突破。(2)纠正并遏制无证勘察开采、乱采乱挖、浪费破坏资源、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推动我州矿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的安全有保障的新路子。(3)对战略性矿产勘查主攻矿种、主攻矿床类型、重点突破地区、重大找矿疑难问题、找矿思路、勘查技术方法等问题进行思考以及改革。要围绕湘西北成矿的地质条件,结合原来勘查开发的成果,有针对性对勘查技术方案、方法手段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推进和完善地质勘查新机制,探索建立基础性、公益性、商业性相结合。要加强地质工作,要抓改革,破难题,集中资金和力量重点突破,加速出成果进度。加强质量管理,进一步维护好环境,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做好基础投入、基础援建。(4)对于各种特定的矿产来说,虽然较高品位的锰矿石已基本采尽,但是我们要充分利用低品位锰矿石,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对各种矿产都需要进行综合回收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浪费。除了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之外,提高产品纯度也是当务之急,要实现系列产品的开发,新产品开发,需要专家提供技术支持。,要利用各种渠道使产品形成规模效益。对于那些还未能开发利用的资源,要通过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尽快实现对这些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必要的条件下要组织技术攻关,引进高新技术。(5)采取开发优惠政策。吸引具有探矿资格的投资者在我州境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并开采矿产资源。

虽然说产业政策只是一种政府行为且其实施是有成本代价的,但是众所周知,矿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其他的产业关联系数较大,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上是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它的收入弹性高,生产效率也比较高,因此对其实施产业政策是发展湘西州经济的必要手段并且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矿业应该也能算是湘西州的一个主导产业,湘西州政府应该要采取相应的产业结构政策措施来加强采矿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才能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现在的湘西州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要实现超常规发展,发挥后发优势并缩短赶超时间,产业政策是重要的工具。我始终觉得湘西州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政府在这方面也应发挥他的作用,要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要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要有意识的扶持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矿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矿业几乎就是湘西州的经济命脉。要想发展湘西州的经济,政府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产业政策发展湘西州的矿业。我相信在湘西州政府有力的引导之下,我们的矿业将会成为湘西州最具实力和特色的产业。

第二篇:湘西州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湘西州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7-14信息来源:湖南省统计局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要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本文仅就湘西州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一次肤浅探讨,供参考。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湘西州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农业科技含量、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一定增强,形成了具有湘西特色的四大支柱产业格局,即以椪柑、猕猴桃为主的水果业;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牧业;以优质烤烟、蔬菜、茶叶为主的特色经作业;以青蒿、百合为主的中药材。目前,涌现“老爹”牌果王素、“老拨铺”牌猕猴桃果汁、“湘泉”牌妇炎康片等湖南省名牌产品;泸溪椪柑已成为湘西水果的“名片”;古丈的毛尖茶在全省“湘茶杯”评比中被评为“湖南十大名茶”,“茶多酚”、“青蒿素”已远销国际市场。农业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等得到进一步提高。据统计:四大支柱产业2006年实现总产值为16.7亿元,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34.8%,比2000年所占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农业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以国土详查数据计算,下同)分别达到4901元/人、1828元/亩,与2000年相比平均每年递增速度分别为5.4%、7.4%;粮食平均每亩产量达到283公斤,比“十五”时期常年每亩产量增加30公斤;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到47.8%,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25.5%,比重比2000年分别提高5.6%、11.8%。

虽然湘西州农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06年湘西州一产业人均增加值、粮食平均亩产、农业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分别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7%、90%、37%、90%,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54%、78%、47%、49%。

二、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湘西州农业经济要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制约湘西州“现代农业”的因素可概括为“五低”:

1、州域经济总量在低位运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低。工业经济体系不发达,城镇化建设相对滞后,发达国家实践表明,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便开始由工业“反哺”农业,2006年湘西州人均生产总值6009元(约780美元),占全国、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37.7%、50.8%,城市化水平达到30.5%,比全国、全省城市化水平分别低13.4%、8.2%,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能力低。

2、农业后劲不足,水资源利用率低。湘西州目前已建成水库620座(中型17座、小型603座),其中病险水库203座,近占三分之一,病险水库比重大、年久失修问题突出。全州目前中型以上灌溉干渠57条,长542.8千米, 防渗219.2千米,完好率仅达40.4%,灌溉支渠141条,长648.2千米,防渗158.3千米,完好率仅达24.4%。全州灌溉水利用率目前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70%~80%。自2001年湘西州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生态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当前退耕还林中造林成活率不高、管理抚育比较粗放、苗木长势较差、人畜破坏现象时有发生, 农业发展后劲不足,抗灾能力弱。

3、耕地质量逐年下降,耕地资源利用率降低。当前因国家建设、耕地改园地(大部分是熟地良田)以及过度施用无机化肥,湘西州土壤有机质每年以1%的速度下降,据农业、国土部门2003年对耕地勘测表明:全州中低产田比重高达85%,且比重每年呈增长态势。据历史资料显示:2006年湘西州耕地资源利用率(农作物复种指数)仅为19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比2000年的205%降低了7个百分点。

4、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低。由于当前地方财力有限、农民收入低,导致农业投入常年严重不足。全州有四分之一多的乡村人口处在低收入线以下,2006年全州财政收入1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62元,分别占全省的1.7%、57.9%,财政支农支出比重占财政总支出的8%,比2005年提高2.4%,所占比重虽已接近全国、全省水平,但总量只有3.1亿元,仅占全省支农支出的3.5%。湘西州地处云贵高原北东侧与鄂西山地南西端之结合部,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平均海拨800-1200米,属高寒山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型农业机械在湘西州推广、使用受限,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使用的生产工具简单,主要以人、畜力为动力,靠单纯的经验组织生产,单位耕地面积占有的农业机械动力为0.41千瓦/亩,不到全省平均数的70%。

5、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村市场监控难度大。全州四大支柱产业除烟草产业化经营比较成熟外,其余的产业化经营程度比较低,产业竞争力较弱。全州29家州级以上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土地有序集中和流转刚刚起步。上“品牌”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小,农业结构调整起点不高;市场信息渠道不畅,生产与市场的矛盾较突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控能力不强,农资市场坑农行为时有发生。

三、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必须从基本州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加快发展湘西州“现代农业”重点把握如下四点: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着力以产业开发为主的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着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农村市场建设及监控、农民培训转移以及农林水畜机五个部门技术推广机构等工作,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以县域经济发展为动力。县域经济发展是重大的战略问题,湘西州与沿海先进地区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上。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州域经济才能壮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才能具有经济实力。当前湘西州发展县域经济重点要做大做强旅游资源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走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特色农产品与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以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关于继续支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机遇,加快发展“四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抓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国际、国内市场,培养农村经纪人和农产品营销队伍,培育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加大对29家州级以上骨干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品牌培育,以农业产业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4、以确保基本粮食自给率为“底线”。农民种粮没有积极性,我们哪里有饭吃!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稳定的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发展“现代农业”要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四补贴”等直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应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保护和维护农民利益。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保护好基本农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积极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效益,“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控制在280万亩以上,平均每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幅度控制在1%以内(“十五”期间由于退耕还林、结构调整等原因,粮食播种面积每年递减4%,2006年全州粮食播种面积为289万亩),粮食每亩产量按每年1%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每亩单产达到300公斤以上,接近目前全国平均水平,粮食生产总量在正常年景下达到80万吨以上,确保基本粮食自给率在90%以上(2006年湘西州粮食自给率达到93%)。

[湘西自治州统计局 毛光文]

第三篇:2010湘西州农业机械化发展

湘西州农业机械化情况总结

2010

一、2010年工作情况

2010年,全州农机化工作主要有九大特点,具体表现为“三增”、“三好”、“三到位”:

(一)“三增”:

一是农机总量快速增长。今年,全州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继续高涨,全州农机具推广首次突破2万台套,达到了

25900台(套),新增大中型机具110多台,其中永顺、龙山等县新机具推广在5000台套以上,小型、适用的耕整机、脱粒机、微耕机、多用农田作业机和加工、排灌机械等仍是农民的选购重点,全州农机拥有总量已达到16.1万台套,总动力达137.96万千瓦,农机装备结构继续呈多元化趋势发展。

二是农机补贴大幅增加。我们继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争取力度,在各级的大力支持下,全州共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10万元,比去年增长320万元;州本级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购机补贴300万元。同时,各县市农机部门也积极争取县市财政配套补贴资金和工作经费80多万元,其中花垣、龙山、吉首、永顺等县市配套资金均在15万元以上。永顺、龙山、保靖等县还积极加强与烟草部门的合作,对烟叶生产机械实行了双重补贴;花垣县对农民购买大中型农机具实行了每台1万元的累补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实,极大提高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品种继续扩大,并将深受农民欢迎的水稻脱粒机等小型机械纳入了补贴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农户购机热情。全州先后召开农机补贴会议20多次,举办各类宣传活动75场次,并加大了监管力度,确保操作规范。全州共发放补贴资金2310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25000多台件,其中耕整机3283台、微耕机1621台、脱粒机3700多台、加工机械4500多台、排灌机械6700多台、多用农田作业机1062台,受益农户2.5万多户。

三是农机大户不断增多。通过农机惠农政策等多种方式,继续加大了农机大户的扶持力度,全年新培植农机大户150户,扶持大户新购进了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油菜直播机等一批新型机械。农机大户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示范带动作用明显。龙山县召市镇农机大户杨雷在县农机局的支持下,今年又新购进了油菜收割机,并将稻田承包面积由原来的280亩扩大到了500多亩,形成了“稻-油(薯)”机械化全程机械化生产能力。

(二)“三好”:

一是农机助农生产效果好。我们积极响应 “万名干部下基层,百万农机促春耕”活动的号召,组织1000多农机技术力量和6万多台农业机械投入春耕生产,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群众维修机具,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服务。同时,围绕柑桔、烤烟、茶叶等产业发展,组织搞好土地翻耕起垄、机械加工等服务,不断提高产业效益,稳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7月8日,我局为吉首市河溪镇马鞍村赠送了21台、价值79800元的新型微耕机,帮助该村大力推进4000亩柑桔、蔬菜等产业的机械化生产。凤凰县开通了“农机便民直通车”,为边远山区农户送机上门56次,送机械300多台套。泸溪县20名技术骨干深入到浦市、兴隆等乡镇组织开展“烟-稻”连作的旋耕、起垄服务,完成烟叶生产面积1万多亩。花垣县农机局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后续扶持项目,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龙潭镇金溶村、吉卫镇凉冒村等涉及6个乡镇7条长17.2公里的机耕道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在水稻抢收的大忙季节,全州又组织了150多台大中型水稻收割机和4000多台套小型动力脱粒机帮助农户抢收水稻60万多亩。今年,全州农机部门共下基层开展服务3000多人次,组织投入农机6万多台套,帮助农户检修维修机械3.7万台套,完成农机综合作业221万多亩,其中机耕面积103万亩,机械浇灌面积58万亩。同时,加大农机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开展了“打假护农”活动,检查经营维修网点124户,抽查农机产品1235台件,查处不合格农机产品34台件,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是科技示范培训效果好。我们结合山区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产业化的需要,积极办点示范,并首次引进了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油菜收割机、油菜直播机、铺膜机等新型机械。全州举办了机械化耕田、土地翻耕起垄、油菜收割、水稻插秧收割等农机推广现场示范50多场次;同时,还积极利用农机校为培训阵地,加大农机从业人员培训。全州先后培训各类农机手5200多人。5月11日,在古丈县举办了全州茶叶机械化生产示范现场会,现场展示了电炒锅、揉捻机、风选机、滚筒杀青机、整形提香机、烘干机等多种茶叶加工机械。5月25日,在凤凰县千工坪乡亥冲村举办了全州水稻机械插秧现场会,新型乘坐式插秧机、拖拉机、旋耕机等多种粮食生产机械进行了水稻机械插秧、土地翻耕等演示。9月6日,在吉首市寨阳乡矮板村蔬菜基地举办了全州新型铺膜机现场演示会。10月18日,在永顺县举办了全州油菜机械化生产现场会,展示了油菜机械化开沟、播种、施肥和覆土等四项作业。

三是安全生产形势好。突出农机安全源头管理,投入宣传教育经费7.9万元,开展宣教活动140场次、7230人次,发

放宣传资料8100份,张贴宣传标语780条(幅),设立固定警示牌12块。组织开展了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的全国第九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并于6月12日,参加了州安委会在吉首市人民路北路组织的“安全生产月”方队游行宣传活动。全州农机部门共组织上街宣传方队游行活动9次,参加游行人数达350人。积极开展了“打非治违”整治活动,并加强了日常安全监管力度,全州共组织执法车辆802台次,出动执法人员3250人次,检查

车辆6850台次,纠正违章454台次。继续加大了“平安农机”示范创建力度,投入经费3万多元,新创建了吉首河溪、古丈罗依溪、永顺大坝等3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启动了“平安农机”示范县凤凰县的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全州共办理注册登记拖拉机1505台,新训拖拉机驾驶员考试合格审批发证849人,换发05式驾驶证228人,检测机车3700台次,注册登记和已年检的拖拉机保险购买率为100%,全州农机事故“四项指数”为零,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三)“三到位”:

一是农机政策、信息宣传工作到位。一方面,加大了政策法规宣传力度。采取专题会议、培训会、电视公告、发放资料、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对中央一号文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等农机有关政策法规进行了大力宣传,让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农机政策有新的认识。凤凰县以《2010年湖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为依据,组织编写了2010年凤凰县农机购置补贴“一册通”,分发到全县344个行政村,做到“一村一册”,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实施程序做到了家喻户晓,公开透明。一方面,加大了信息宣传力度。

围绕农机购置补贴、新机具推广示范和“两叶一果”等产业发展,加强与湘西电视台、团结报等新闻媒体单位的联系,加大了农机工作的宣传力度,对农机助农增收、农机推广、农机抗灾救灾等各类活动进行了及时的宣传报道,先后在各级媒体、网站播发农机新闻、信息、文章等90多篇,进一步提升了农机工作的影响力。

二是农机抗灾救灾措施落实到位。针对5月份出现的严重汛情,全州农机部门组织州县乡村四级农机服务队伍238支、技术人员1000多人深入生产一线帮助群众开展防汛救灾保生产行动。共投入排灌、拖拉机等各类机械0.83万台套,检修机械0.71万台套,完成排涝面积13万多亩。针对8月份又出现的严重旱情,全州农机部门落实了领导包县、干部包片、技术人员包机械的“三包”措施,组织农机抗旱服务队,带资金、带技术和带抗旱机械深入旱区帮助群众抽水抗旱和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同时,积极争取225吨抗旱专用柴油,并加班加点印制了4万多张柴油票,分发到各县市投入到抗旱救灾中去。8月14日,我局组织了60台、价值8万多元的柴油机送到了吉首市寨阳乡帮助抗旱。在抗旱救灾期间,全州农机部门共筹集抗旱资金13.95万元,组织农机抗旱服务队伍300多支,出动农机技术服务人员1500多人次,组织柴油机、电动机、水泵等1.5万多台套,帮助维修检修抗旱机械6000多台套,抽水灌溉面积50多万亩。

三是党建工作落实到位。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对廉政建设责任制进行了认真分解,签订了廉政建设责任状,加强了党风廉政教育学习,认真学习了《廉政准则》,观看了《马德落马警示录》、《生命的代价》等警示教育片,开展了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围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等主题活动,结合州委“万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

促发展”活动,狠抓干部作风转变。加强了农机惠农政策的落实,在全州农机系统内开展了强农惠农政策资金专项清查工作,确保了购机补贴政策落实到位。狠抓好了机关厉行节约工作,对公务用车、办公开支等,严格执行 “双控”标准,节约了行政开支。“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在全州农机系统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和“讲党性、重品性、作表率”活动。切实推行“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模式,实行公开承诺,并上墙公示;围绕农机任务实际和“兴机富民”目标,制定了6个方面的目标,坚持做到“七个结合”,把创先争优活动有形化,有效地推进了农机工作的开展。积极参与了全州首届“感动湘西”人物评选活动,我局推广站党支部书记周家才同志光荣入选,极大提升了农机形象。同时,积极参加全省农机“十佳”评选活动,推荐了先进县市农机局、局长,乡镇先进农机站、站长等候选人。扶贫建整成效显著。加大了对龙山县内溪乡伴住村的扶贫力度,积极帮助该村加快了1100亩柑桔、油菜产业开发;投入19万元完成了288户人饮改造工程;投入资金43万元,完成了3000米的水渠修建项目,彻底解决了伴住村300多亩稻田的旱涝保收问题;投入资金15万多元,新建成通村公路桥梁2座;投入资金3万元,为村里新购进变压器一台;加快了农电网改造;投入资金40多万元,加快了3公里通村公路硬化改造工程。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不足。当前正是我州新一轮农机购置热潮,农民购机热情非常高。但许多县由于补贴指标已用完,无法开展补贴工作,影响了农民的购机热情。同时,由于购机补贴任务繁重,配套工作经费少,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二)农机用油得不到补贴。农用柴油价格价格偏高,造成农机生产成本较高,农机手无燃油补贴,增加了农机手和农民的负担。同时,“柴油荒”现象也极大了影响了农机作业服务。

(三)农机抗灾救灾资金短缺。在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灾中,农机部门积极行动,组织力量,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救灾资金的缺乏成为了农机救灾的最大困难,也成为了农机抗灾保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难度大。我州地形条件差,田块小,形状不规则,适合水稻机插秧机作业的田块不多。加上旱灾频繁,农民有保水的习惯,田间水深给机插秧工作带来了影响。同时,水稻的育秧相对工序繁琐,造成群众难以接受这种技术。

(五)机耕道依然成为阻碍农机事业的发展的“瓶颈”。受生产条件、资金缺乏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州机耕道少,建设速度缓慢,中大型机械无法进入田间开展作业。特别是在春耕期间,我州水稻的机械化生产,以及支柱产业烟草农业需要农机部门提供的机械化土地翻耕、起垄服务,都由于没有机耕道,大中型机械无法完成进入田间作业。

(六)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受法律法规、乡村道路、机手素质及农民群众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影响,农机安全监理执法人员难以对拖拉机等农用机械实施有效监管,导致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同时,由于“交强险”难,严重加重了农民负担,导致农民机手(车主)不愿办理保险手续,从而导致出现大量的拒保逃避登记和年检现象,使得拖拉机牌证率持续走低,年检率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机安全生产监管。

来源:湘西州农机局2010年工作报告

第四篇:湘西州凤凰县调查报告

湘西州凤凰县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协调发展

民族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发展旅游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佳途径。近年来,凤凰县委、县政府充分依托古朴的历史风貌、厚重的文化底蕴、辈出的名人英才、浓郁的民族风情、秀美的山水风光等资源优势,大胆转变观念思路,积极创新发展机制,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通过规划、建设、经营、推介、服务等综合措施,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用民族文化唱响旅游、谱写凤凰.用旅游展示民族文化的富民强县之路。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大滑坡,如何加快凤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必须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寻找差距,及时破解难题,进一步加大品牌打造、投入经营、管理整治、产业发展、园林绿化、文化创新力度,实现“六个转变”,即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培育市场向规范管理转变、支柱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文化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文化大县向旅游强县转变。凤凰县地处湖南西部边缘,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344个行政村、5个社区。全县总人口约42万人,由苗、汉、土家等18个民族组成,其中苗族人口22.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新世纪以来,该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时机,充分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民族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带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凤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中国最美的小城”凤凰古城,因其西南有座形似凤凰展翅的凤凰山而得名。2001年12月17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10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虽弹丸之地,偏居一隅,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扬中外。胡耀邦、朱瑢基、曾庆红、吴邦国、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以及大批中外专家学者来到凤凰视察。凤凰古城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十大最好去处”、“中国五十个必去景点”之一和“湖南十大优秀文化遗产”,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齐名为“中国三大古城”,被世界著名媒体NHK电视台推介为“世界名镇”,跃居“9个最值得去的中国古镇”榜首,成功入选“新潇湘八景”和“中国旅游品牌百强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凤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无限的活力,短短的几年,凤凰迅速成为湘西自治州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成为湖南省继张家界之后又一旅游亮点,成为全国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一)具有古朴的历史风貌。夏、商、殷、周之前,凤凰属“武山苗蛮”,秦属黔中郡。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91年)改凤凰营为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厅为县,称凤凰县,相沿至今。凤凰文物古迹众多,保存完好,成为西南地区现存文物古迹建筑最多的县份。凤凰古城风貌完整,历史街区、城防设置和街道布局,不仅具有鲜明的军事特征,更具有层次丰富的民间特色。古建筑架构灵巧,精雕细刻,穿斗式木房设计简朴,古风犹存,吊脚楼群因河造型,凌空飞掠,形成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二)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凤凰地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区域与东部楚汉文化区域交汇之地,其文化特性主要是由文脉久远的楚文化民间的一支经沅水上溯与当地土著文化、苗文化融汇,后又加入流官与行商引入的汉文化演变融合而形成的,虽经历史沧桑,但两大文化脉络清楚。

(三)具有秀美的山水风光。风景名胜主要分布在凤凰古城、苗疆边墙、山江苗寨、腊尔山台地、长潭岗水库等六大景区,凤凰古城、黄丝桥古城、南方长城、“华夏奇洞”奇梁洞、天下第一大石桥乌巢河大桥、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星山国家地质公园及古战场遗址等景点镶嵌在县内城乡,清新亮丽的沱江、精巧灵动的跳岩,凝紫泻绿的南华山、旖旎隽秀的龙塘河、泻玉流珠的象鼻山、物我相通的天星山、飞雪飘雾的尖多朵瀑布、奇秀幽险的奇梁洞、天地合一的腊尔山台地是自然风光中难得的精品,更是物华天宝,见之忘俗。

二、凤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综观凤凰民族文化旅游,几年来虽然发展速度较快,品牌日益响亮,产业带动力明显增强,在民族地区如何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发展特色经济上进行了成功地探索,并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但是,比照国家4A级景区和先进旅游地区,按照世界知名旅游胜地标准衡量,尚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凤凰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和中外游客的纷至沓来,凤凰县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不到位”:

(一)开发不到位。核心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档次低,与其资源、品牌间差距大。作为凤凰两大优势产品系列的古城和民族风情旅游还仅仅停留在大众观光的较低层次,历史文化内涵、民族风土人情急需得到深入挖掘和整合。凤凰的旅游主要集中在凤凰古城和南方长城两个景点,黄丝桥古城由于距县城较远,加上管理不力和居民搬迁工程久拖不决,没有在凤凰历史文化旅游线上得到延伸,甚至被关停。

(二)设施不到位。交通条件亟待改善,旅游可进入性差。凤凰具有较好的旅游区位,本应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交通可达性较差的痼疾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贵州铜仁大兴机场由于是地方支线机场,开通的国内航线比较少,而且机场至凤凰县城的公路等级较低,还没有形成远距离游客来凤凰的主要交通通道。八大景点分散,没有配备专线旅游车辆,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景区(点)的标志标识牌、游线引导牌、国际通用符号也十分缺少。

(三)管理不到位。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凤凰县城里的家庭式旅舍、饭馆、商铺、杂货摊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难看出,群众的旅游经济意识已经开始萌芽。但是由于整体上缺乏有效的统一措施,造成环境脏、乱、差和经营服务不规范等现象。古城内广告随意张贴,城市“牛皮癣”难以根治,游散摊点随处可见,“野导”、“野店”四处拉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随意进出,哄蒙拐骗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风景名胜区、凤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乱挖、乱占、乱建的行为时有出现。古城内环境卫生有待进一步改善,沱江河污染尚需彻底整治。

(四)保护不到位。首先,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不配套,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发展初期的凤凰古城和景区的旅游开发基本处于无序的粗放型阶段,开发商的开发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统一调控,这无疑是古城保护和发展的一大隐患。

四、凤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凤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在经历探索起步、成长壮大阶段后,已经步入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进一步加大品牌打造、投入经营、管理整治、产业发展、园林绿化、文化创新力度,实现“六个转变”,做大做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品牌打造力度,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凤凰县历史文化厚重,民俗民风独特,山水风光旖旎,但由于整体开发不深,内涵挖掘不够,形成的产

业集群效应相对弱小。因此,要加快实现旅游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必须突出解决好产业开发水平低的问题。一是突出资源整合,打造精品景点景区。二是突出市场主体,积极创新运作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经营、企业运作、群众参与”运作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创造优越环境,使政府职能真正转移到服务上来,让企业真正成为开发主体。三是突出宣传促销,强力打造凤凰品牌。要强化全县旅游一盘棋的观念,把“凤凰”作为最大的品牌来打造。

(二)加大投入经营力度,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初期主要是侧重于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张,但同时也带来了游客消费少、财政贡献小、环境负荷重等问题。要加快实现旅游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必须突出解决好产业经营水平低的问题。一是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让游客“来得快”。二是丰富文化旅游项目,让来到凤凰的游客“留得下”。三是积极开发旅游产品,让留下的游客“能消费”。还要重视永久的文化目标,弘扬历史文化精髓;更要重视环境目标,通过发展旅游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通过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发展。

(三)加大管理整治力度,由培育市场向规范管理转变。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因管理水平难以跟上发展速度,必然产生了一些问题,成为遏止产业优化升级的瓶颈。加快实现旅游由培育市场向规范市场转变,必须突出解决好产业管理水平低的问题。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旅游管理法规。二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景区景点设置要把好考察评估关、开放准入关、从业培训关,宾馆住宿行业要把好证照办理关、价格规范关、安全文明关。三是强力整治古城环境。充分发挥古城风景名胜管理处作用,依法加强古城保护和管理。

(四)加大产业发展力度,由支柱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在整个县域经济体系中,其决定性、关联性、辐射性功能仍不够明显。加快实现旅游由支柱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必须突出解决好产业带动水平低的问题。一是围绕旅游发展农村支柱产业。要以旅游为“推进器”,推进农村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发展以旅游公路沿线为主的常绿水果种植带、观光农业带,满足旅游市场和城市生活需求,促进农民增收。以乡村游项目为“催化剂”,激活农村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和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发展旅游扩大农村开放、加快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新农村建设。二是围绕旅游发展新型工业。抓住不断扩大的旅游市场,整合民族民间工艺资源,扶持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发展,大力开发服饰、食品、工艺品、文化艺术品等。三是围绕旅游做大做强服务业。要发挥旅游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星级宾馆酒店、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产业,积极开发旅游商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促使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五)加大园林绿化力度,由文化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绿化已成为许多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其功能作用已从游览休憩提升到了维护生态平衡,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高度。构建园林凤凰,不仅可以提升凤凰古城形象,增强凤凰旅游竞争力,同时还可以解决凤凰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发展低密度、高消费的生态自然游和生态文化游是未来凤凰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1世纪是民族文化带动民族经济发展的世纪。我们必须在立足民族地区独特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紧紧把握世界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更新理念,创新思路,加大投入,着力提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使凤凰真正成为世界级的旅游胜地。

第五篇:湘西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汇报

##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汇报 尊敬的省局、州委和州政府的各位领导:在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即,省局孔局长带领省局工作组来我们##自治州检查指导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并将给我们作重要指示,这是对我们的鼓舞和厚爱。首先,我代表##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和全州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对省局孔局长和省局的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多年来省局非常重视、关心和支持##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发展,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基本概况、依法行政、履行职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所做的工作作个简要汇报:

一、基本概况##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位于吉首市环城路,占地总面积XXXXX平方米,其中:公建用地XXXX平方米,居住用地XXXX平方米,绿化用地XXXX平方米,山坡地XXXX平方米。州局下属8个县市局和4个直属所。全州系统共有在职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XXX人,其中:机关XXX人,事业单位XXX人,离岗退休人员XX人。近年来,由于省局的大力支持,我州系统的基本建设力度较大,目前8个县市局中,已有6个县市局新修了办公楼,办公条件和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质监部门的形象也大为改观。

二、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省局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质监工作会议和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一中心,全面履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安全监察等职能,质监事业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1、依法收入大幅增长。2002年全州系统完成预算收入XXX万元,2003年完成XXX万元,2004 年完成XXX万元,完成预算任务的118.5%,比去年同期净增XXX万元,增幅17%,今年上半年完成XXX万元,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今年1-9月完成预算XXX万元,完成省局预算收入82%,超过需完成75%的同2003年相比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州局班子认真分析研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一是加大工作调度力度。二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三是加大领导挂点联系负责力度。

四、加大增收节支力度。

2、打假治劣见成效。提出“狠抓源头、深入打假”的工作方针,组织开展了禽流感产品、农资建材、食品、小轧钢、汽车及汽车配件、散装白酒、奶粉、纤维制品等九个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XXXX人次,执法车辆XXXX台次,查处案件XXX起,其中大要案4起,查获各类假冒伪劣产(商)品总货值XXXX万元,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我局农资打假工作得到省局表彰和州委、州政府的好评。

3、保障地方经济发展有力度。注重从源头抓质量,从基层抓落实,做到“监管”和“服务”并举,“规范”和“创优”同抓,提高了工作的有效性。主要体现为8个方面:(1)抓对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服务。先后两次组织生产企业的厂长、经理培训之外,还组织培训了企业质监人员XXXX人。加强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定期监检,去年共检XXX批次。州局领导还亲自带队到肥料生产企业、水泥生产企业进行现场办公,为企业排忧解难。(2)抓质量兴县试点。我们把泸溪作为试点县。该县党委、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县质量兴县大会,明确了责任和目标,全面进入了实施阶段。(3)抓名牌产品和生产许可证的申报。我们共培育和申报X家企业产品作为名牌产品,其中X家获得名牌。另外,申报的XX家有XX家企业获得了生产许可证。(4)抓标准促采标。一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荐上报“泸溪桠柑标”为国家示范区,“吉首无公害蔬菜”、“花垣优质烤烟”、“永顺辣椒”为省级示范区,为示范区争取配套资金XXX万元。二是突出重点,搞好国标宣贯,积极开展采标工作。举办了标准宣贯学习班,对XX个水泥生产企业加强了服务和指导,有XX个企业已采标验收合格。三是在标准清理备案过程中,着重搞好了企业食品标准的清理工作,共清理标准XXX项。(5)抓计量强基础。以日常计量管理为基础,以计量技术机构和质检机构管理为重心,加强对计量技术机构的管理,规范技术机构行为。培训了计量检定人员XX人。开展了对X家电力部门、自来水系统计量检定机构的专项授权考核工作。开展计量专项监督,开展了对眼镜制配、餐饮场所和集易市场的计量器具的专项监督抽查,受理计量投诉X起,均依法作了妥善处理。(6)抓重点保安全。集中开展了常压热水锅炉的整治、化学危险品安全检查、“五一”“十一”元旦节前安全大检查和气体两站的整治工作。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XXX家,设备XXX台,共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XXX条,提出整改意见XXX条,现场消除重大事故隐患XX起,取缔土锅炉X台,共检验超期钢瓶已达XXXXX只,气瓶产权转移已经完成,全州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被州政府评为优秀单位。(7)抓法制重宣传。全系统行政执法现场处罚XXX起,立案查处XXX起,没有出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没有行政赔偿,结案率达90%。先后组织开展了“质量诚信,关注民生”的3.15法制宣传和“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质量系列宣传活动,还在3.15期间点播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局的《“十一五”时期质量技术监督发展规划》,求真务实、创新理念的要求,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宗旨,以严格把关、提高质量为目标,确保全州人民的身体健康安全,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全面履行部门职能,加快事业发展,为促进自治州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全州质监系统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将紧紧围绕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发挥树立质监部门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一是把工作目标提升到着眼于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面提高我州产业、企业和产品在国内和省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来。二是把工作层次提升到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宏观上引导企业自律,加强质量监管。三是把工作方法提升到狠抓源头,着力于过程保证和执法把关相结合,在落实市场准入制度上下功夫、见成效上来。四是把工作机制提升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实现对质量问题的综合治理上来。五是把工作质量提升到全面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科技兴检,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保证监督、管理、服务的有效性上来。六是深入开展打假治劣工作。继续按照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部署,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主题,突出重点商品、重点区域、重点市场,深入打假,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 12365 投诉举报电话信息作用,及时受理投诉举报;充分发挥打假办的组织协调作用,进一步建立打假长效机制。七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进一步巩固普查整治成果,对特种设备实行动态管理,督促存在问题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抓好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实现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目标。八是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深入推进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这一“民心工程”。在成功实施老五类食品市场准入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新 10 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并做好第三批食品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专项调查工作。九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执政为民”为根本,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的教育,自觉维护质监部门“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形象。全面落实总局行风建设“八严禁”和省局“十条禁令”的规定,继续把治理乱收费、乱罚款、重复检验检测和以证谋私作为行风治理的重点,加强对有行政审批权力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管理,实行并联审批制、告知承诺制、超时默认制、备案监管制,推行网上互联审批,下大力气解决企业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不正之风。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严谨扎实、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树立我州质监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我们坚信,在省局、州委和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坚持依法行政,以建设法治、责任和服务型政府部门为目标,加快建设步伐,严格履行职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自治州经济发展做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有的贡献。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各位领导!

下载湘西州矿产的开发及其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湘西州矿产的开发及其发展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湘西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汇报

    尊敬的省局、州委和州政府的各位领导:在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即,省局孔局长带领省局工作组来我们##自治州检查指导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并将给我们作重要指示,这是对我们的......

    汇报:夯实发展基础应对湘西开发

    汇报:夯实发展基础应对湘西开发湘西大开发对溆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抓住这一历史发展契机,促进我县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我个人愚见......

    湘西州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五大制约因素

    湘西州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五大制约因素 近年来,通过多方努力,湘西自治州的农机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水平尚不高。2009年全国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8.8%、......

    湘西州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一、州招商引资的基本现状(一)境内引资占主导地位,但投资产业结构亟待优化2001年至2005年五年间,湘西州共引进项目567个,实际到位资金55.68亿元。其中,内资项目520个,实际到位资金5......

    湘西州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范文]

    一、州招商引资的基本现状(一)境内引资占主导地位,但投资产业结构亟待优化20xx年至20xx年五年间,湘西州共引进项目567个,实际到位资金55.68亿元。其中,内资项目520个,实际到位资金5......

    2018年湘西州中考历史试题

    2018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 姓名: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5年4月5日,万余名海内外华......

    湘西州质监局春节慰问信

    ·湘西州质监局2008年春节慰问信全州质监系统的干部、职工、离岗退休人员:你们好!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带着艰辛和喜悦送走了硕果累累的2006年,又满怀豪情的迎来了充满生机与希......

    湘西州民族民间文化(5篇)

    一、湘西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工作基本情况 过来几年,特别是2006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扶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