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尹帮丽范文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致和小学 尹帮丽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日新月异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已相当普遍,现代化教育教学正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为农村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为农村教育教学插上了科学技术的翅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资源的共享,大大地缩短了城乡孩子在教育起跑线上的差距。信息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方式,为农村孩子搭建了成材的桥梁,带来了成材的希望,它既为教师的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也为学生成长带来崭新的春天。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广泛使用。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为数学教学编制的系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它的出现,为我们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1、改变了教师的学习状态
地处农村的小学教师出去学习、交流的机会少,如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查寻网络资源,老师除了拥有最基本的教材、参考资料、学习指导等文字材料外,还可以现场聆听著名学者和专家的精彩报告、授课、教育教学理论讲座、优秀课堂实录等。这些声情并茂的网络资源,为农村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谓教师成长的乐园。
2、促进了教师的学习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对于农村教师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新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如何去运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就促使教师去钻研,如软件的自学、最新软件的关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都需要教师去学习。其次,教师应不断关注学科发展的新态势、新成果,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在学科知识上创新,并善于吸收各学科的精华,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如此才能使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更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传授最新知识给学生。这样才能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只有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才能成为现代教育新模式的合格教师。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都得到不断提高。
3、提高了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把握
在这个经济信息时代,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形成,网络资源的共享,使网络环境五彩纷呈,内容丰富多彩,这给人们获得知识信息带来了最佳的契机,借助网络,我们可以走近名师名家、借助网络,我们可以汲取普通网友的智慧。利用网络可以了解最新教育动态,最新教育成果,学习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找到最好的教学资源。
总之,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它采用多媒体教学、开放式学习模式,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学习环境,使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迈向新的台阶,走上新的历史舞台。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农村孩子的成长带来崭新的春天
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其特有的声像同步、动画演示、模拟被我形成过程等特点,直观展示教学过程为学生自觉自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自主学习,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如果要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美丽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播放了一段录像,就是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比赛镜头,每当一个歌手演唱完,评委老师就亮分,报幕员说,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一号选手的最后平均分是92分 „„这个平均分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来教给你们一项新本领,然后引入课题。这样学生个个积极主动地学,并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还如:教学“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利用投影片让学生当场书写一些数,师生进行比赛,看谁最先判断出这些数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跃跃欲试,但随着数位增加,数目的增大,他们的判断会越来越慢。很自然,学生会想:老师用的什么诀窍,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教师抓住这一“火候”,启发导入,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愤悱境地,引起对新知强烈的探究愿望,把学生带入广阔的数学天地。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课堂情境,让数学更贴近生活,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华罗庚曾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是脱离实际”。在常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让数学走进生活,把生活融入数学。如在教学《不进位加法》时,我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呈现出例题:二年级两个班计划乘客车去郊游,其中二(1)班36人,二(2)班30人,而客车限乘70人,问二年级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吗?在呈现例题时,配上客车喇叭声、学生嘻笑声等,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促使学生自始自终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难度。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展现过程,感知知识的形成,突破重点和难点。为学生点亮自主学习的火花。
优秀的课件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直观形象,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地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易理解。教材上虽然采用实验的方法,把圆分割成16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个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难于操作,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再者用圆拼成的近似长方形时,让学生想象出分割的份数越多,拼得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对于学生来讲很难想象。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利用动态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使抽象化具体,化难为易,以达到最佳效果。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巧妙追问,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人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能突现创新,因此,“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而小学教学中算理、法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媒体巧妙追问,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学求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学生通过自学研讨,发现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必须包含18和30的全部公有质因数的乘积。18=2×3×3,30=2×3×5,所以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2×3=6。但许多同学却不理解其中的道理。因此教师追问:为什么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必须包含它们全部公有质因数?教师这一追问,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堵塞,不知所措。这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闪动18和30的公有质因数2、3,如果去掉一个公有质因数3,是不是能得到最大公约数?学生的思维畅通,剩下的2虽然是18和30的公约数,但不是最大公约数。这时学生顿悟到少一个公有质因数不行,这样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另辟蹊径,发现新见解。这样的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练习,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练习、总结过程中,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紧张学习,都比较疲劳。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出示有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的练习,既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配上轻松的音乐和画面,又可以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总结新知识。
练习应避免形式的单调重复,多媒体能根据不同的练习要求,设计出灵活的练习形式和趣味性题型,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例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当学生认识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后。我出示一道“猜一猜”的判断推理练习题:“日、中、田、木、大”等汉字和“
8、0、A、D、H、X、C、M”等数字或字母的左半边,让学生猜这些是什么字,并且说出有几条对称轴。练习的形式活跃,题型设计灵活,学生不能单纯凭记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来解决问题,而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通过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计算机又通过动画演示验证思维结果,强化正确信息。
在常规教学中有计划地精心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良好途径。通过不同的形式,有意识启发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地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拓宽思路,以求最优的解题方案,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比如,在练习求下列组合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时,依据传统做法学生会将各部分图形分别计算,然后再组合相加得到结论,这样计算不仅繁琐,而且浪费时间。运用课件通过动画将图形平移、旋转、折叠等组合和分解的变换来诱发学生的想象、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之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努力探索创造。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始,就是把信息技术的手段面向广大的农村学生,引入优质教学资源,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的传统模式,使课堂变得更有生机。信息技术的运用的重点是让教育资源共享,让现有的教育资源走进课堂,用于教学,服务于师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应用研究,不断提升应用水平,为教学服务。例如,利用互联网查找教学资料;进行远程求助;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演示动态教学等,使课堂呈现出动静交融、视听结合的教学环境。在此环境中富有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学中乐,乐中学。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让处于农村教育的师生能与城市的师生“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教学资源缺乏和师资短缺、素质不高等问题,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它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实现了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但是任何教学手段都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在拥有许多优势的同时也有一些弊端,不能完全让电脑代替老师。教师仍然要在课堂上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让农村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中遨游。
第二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广平县南阳堡中学张海蛟
随着各级政府对教育教学投入的增加,农村学校在硬件建设上有了较大提升,现代化辅助教学设备得到升级,这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服务于教育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和自学,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大大提高,这使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成为可能。在初中数学新课堂建设中,现代教育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第一,在数学教学中广泛地应用现代技术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势,教育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各种教育理念,教学设备,教学软件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若作为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学校与社会的发展脱节,那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和使用初步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利于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二,结合数学学科不同知识板块的特点,运用不同功能的软件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
初中数学知识主要由四个板块组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概率及课题学习,这些知识具有各自鲜明特点,并且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利用多媒体一体机,结合电子白板SCT Board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进行穿插使用,可以作批注,并且能灵活进行展示。在探讨有关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利用几何画板或Z+Z超级画板作图并探究函数的性质,让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有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在研究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时,通过flash的直观动画演示,能帮助学生探究得出计算公式,印象深,记得牢。在探讨有关动点类型的问题时,借助几何画板的动画效果,可以让学生从运动的图形中,观察各相关量的变化,进而确定各量间的数量关系或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究存在的可能性。课题学习中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借助计算机模拟实验,探寻规律,借助聊天工具、博客、微博、论坛等进行交流、分享,使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高效和灵活。
在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时,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有关软件可以便捷地对数据进行处理。Excel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在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时,我让学生到微机室,利用Exsel对数据进行排列,筛选,统计和计算,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利用Excel绘制各种统计图,可让学生对数据统计的结果有一个更直接的了解。此外,我还利用Swiff Chart软件来绘制各种统计图表,该软件制作的的图表色彩艳丽,种类齐全,并可以动态呈现,增强学生学习统计知识的兴趣。
在对这些软件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更重要的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意识和能力极
大提高,为其今后学习和生活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第三,现代教育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形式。现代信息技术为这种教与学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平台,可以让师生、生生、人机之间开展更加广泛便捷的沟通交流。
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方便地创设、改变和探索某种数学情境,如在探究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及图形变换的性质时,通过让学生观察课件的演示,利用计算机来绘制图案等方式对这些图形的性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体验。对于数学中的一些晦涩难懂,抽象枯燥的知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集声像字画动态显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的具体化,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直观体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优质的数学网络资源,可以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
第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现在的中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有初步的认识,渴望获得更广泛的了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计算机和网络在学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当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现代技术手段的过分依赖,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水平不同程度的下降,学习体验不丰富,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的关系造成的;又如,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一些老师认为用之还不如传统教学手段来的轻松,致使很少使用;再有,若长期使用多媒体,学生丧失新鲜感,教师组织不当的话,学生感觉单调,视觉疲劳,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等。
我们要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整改的方法,使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数学教学的开展,让现代技术手段真正服务于教和学,让我们的教学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共同发展。
第三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概要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钱开丽 | | |
摘要: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变革和创新中,现代教育技术将会发挥出她的特殊作用。全球信息数字化、学习网络化的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教育技术的革命,都带来一次教育的革命。有了文字才有了学校,有了纸张、活字印刷术,教育才有了较大的发展。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对21世纪的学校教育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它不但促进了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改革,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材等也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素质的重任。学生能力的提高、智力发展都必须依赖于课堂教学这一载体,因此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模式、途径和方法,就成为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而现代教育技术在这场改革中则充分显示了它独特的魅力。
关键字: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优化教学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以其形象的画面、清晰的文字、甜美的音乐、亲切的语言,创设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情景,它能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感官,让他们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欢快、愉悦、充满活力的情趣中获取数学知识。
一、变静为动,激活思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习的强大的内部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它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学习起着巨大的作用,也是日后学习生涯和事业生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心理保证。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节数学课上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其辅助手段一般是卡片、模型、图片和实物等,以静态的形象为主,不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代教学媒体计算机走进课堂以后,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变静为动,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供了条件。如在导入新课时,我们每一位老师都精心设计,以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探究的兴趣,这时如果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应。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显示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让学生观察车轮是什么形状,然后教师适时设疑;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而不做成其它形状的呢?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从而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思维困惑,激发学生浓厚探究新知的兴趣。
又如在讲授“圆的周长”一课时,最后出现这样一道思考题:有两条路,一条路是黄色的(大圆),一条路是红色的(三个小圆),黄蚂蚁按黄色路线爬行(屏幕上显示黄圆圈闪动几下),红蚂蚁按红色路线爬行(屏幕上显示三个红圆圈闪动几下),如果两只蚂蚁同时从两地出发,按同样速度爬行,谁先回到出发地?(此时屏幕出示下面的答案选择)
A:黄蚂蚁先回到出发地。
B:红蚂蚁先回到出发地。
C:两只蚂蚁同时回到出发地。
问题一出,全体学生迅速“到位”,积极而热烈地讨论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讨论结束,屏幕上显示动态画面:两只蚂蚁同时爬行沿各自路线同时回到出发地,此时的教学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形象的画面、清晰的文字、甜美的音乐、亲切的语言,创设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情景,它能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感官,让他们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欢快、愉悦、充满活力的情趣中获取数学知识。
创设一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醒学生参与意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没有兴趣,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将很勉强。兴趣的提高离不开生动形象的经验素材。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象、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把静态、枯燥、难于理解的材料融于图象画面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满怀着被激起的求知欲望,能够完成教师的语言和常规教具所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更易于解决问题。
例如,当发现有个别学生开小差时,教师就可以发出一个小警告,但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警告学生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呢?试设想下面的情景:教师让画面上出现一个气得暴跳如雷同时砸着桌子的卡通老头,大家一看都为之精神一爽,开怀大笑起来。开小差的同学也在这种幽默的气氛中意识到自已的错误。课堂气氛就这样在顷刻之间得到了改善。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播放这样一段情景:“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猴子们吃(画面出示猴王和三块饼)。他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甲一块(显示猴王给甲猴分饼)。乙猴见到了说:“太少了,太少了,我要两块。”(乙猴大嚷道)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了八块,分给乙猴两块(显示猴王给乙猴分饼)。丙猴更贪,他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猴丙嚷)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丙猴三块(显示猴王给丙猴分饼)。同学们,他们所分的饼一样吗?(显示三只猴子所分得的饼)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既满足了小猴子的要求又将饼分得公平合理的呢?”随着动画的播放,画面显示猴王分饼的方法,巧妙地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很适合小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还积极调动了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把学生带入新奇的境界之中,学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惑”,心生疑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运用动画技巧,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先让学生通过猜想,动手折来验证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相等,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将相对的两条边移动后完全重合来进一步直观形象地验证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相等,学生这样获得的知识便更加清晰、深刻。
又如在教学直线的认识时,可设置一条直线,在鼠标的点击下,直线向两头延长,再点一下继续延长,直到伸出屏幕的画面,很简单的动画,学生就能很清晰地知道直线的一个性质:向两端无限延长。再如,在教“角的认识”一课时,采用常规教学演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角两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时,既不方便,又讲不清,往往演示不好,还会使学生对这一知识产生模糊认识。如采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把边的长短不一的两个角进行重合,利用多媒体的动态光点的闪烁,突出角的大小,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演示过程中加深印象,直观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那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这一问题可采用以上同样方法进行解决,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的形象性。
四、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思维能力是智力构成的主要因素,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及时把新信息传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把12朵花看作单位“1”(屏幕显示12朵花,再用圆圈圈起来);把12朵花平均分成4份,提问:每份有几朵花?把其中的一份(3朵花)闪动一下,提问:每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思考:这12朵花还可能怎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可平均分成2份、3份、6份、12份,教师分别在屏幕上进行演示,每演示一种分法,都启发学生思考:每份有几朵花?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最后提问:“同样把12朵花看作单位“1”,为什么每份的数量却不同呢?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和研究,从而得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单位“1”的几分之一。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多角度地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求,在这里,教学媒体的使用充分地挖掘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充分展现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数学课堂教学的直观应有个限度,它是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服务的,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片面追求直观而忽视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要为了展示多媒体动画的功能而把课上或电视动画观赏课。例如学生在学习“弧度”时,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手段,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比、联想、归纳等手段,使学生逐渐了解到弧度与角的集合及实数集合的关系,这样不仅加深对弧度的理解,还深刻体会到引入弧度的必要性,使学生克服了对弧度认识的片面性和肤浅性。
五.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近几年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呼声越来越大。其实,数学作业无非是为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而设置的。过去,老师不仅拖堂,还用过多的家庭作业去弥补课堂教学效果的不足。这种教学的恶性循环,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数学知识直观形象了,课堂信息量加大,交互性更强。于是,抽象的概念容易理解了,教学的内容巩固及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了。这样,深化训练、巩固新知、及时反馈、发展思维等主要任务在课堂这个主战场上完成,真正步入“教师善导,学生乐学”的良性循环。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反馈的及时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传统教学的反馈速度慢,致使教学效率较低,而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可以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由于学生利用计算机可以自定学习速度、自选学习内容、自定学习时间,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进度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没有压迫感、自卑感,听不懂可以再学一遍,答错了也没有人笑话。同时计算机对学生所做的每一个题又可立即作出判断,及时纠正错误,并得到不同形式的强化训练和及时的鼓励。例如,当学生完成练习后,计算机会及时给予判断,并给学生打出分数,同时出现鼓励的话语。如果第一次算错,计算机会给予恰当的提示:请你把试题再认真的计算一遍。如三次连续出错,计算机会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并适当地勉励学生。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设计出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反馈的创意。如学生回答正确时,就在画面上出现一只卡通小狗,伴随着一阵轻快的音乐拍起了手。当回答错误时,就会出现垂头丧气的卡通小狗。教学的创意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平时多加留心,随时随地都可进行。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形成。在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敢于想象,敢于争论,敢于大胆质疑,敢于大胆创新,敢于表达自己意见和掌握方法,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的学风不断形成,学习的质量不断提高。
姓 名:钱开丽
性 别:女
第四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给地理教学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非常的巨大。具体表现:能激发学生兴趣;突出重点、淡化难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地理教学 兴趣 重难点 能力 情感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已普遍走进学校教学中,对于地理学科跨度大,涉及的内容范围又广,如上至宇宙,下至地球结构;从天气系统,到水循环;从地质构造,到大洋环流等,因此在地理课堂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文本、图形、视频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地理教学变得更生动,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浅谈。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激发了,就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层次、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情景。而现代教育技术正好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的教学情景。大家都知道运动变化的东西,新鲜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一课的课前3分钟,可以播放春天的故事,以悦耳的音乐,清晰的歌词出现,一方面可以让生欣赏音乐,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上来。有音乐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新奇,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当讲到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问题时,可以播放一些工业三废、城市建设不合理等导致污染及不合理的图片,启发学生讨论,这样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上课不会走神,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深入浅出,突出重、难点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难点知识。例如在介绍《地球运动》这课时,内容多,知识又抽象,重难点又多,光凭老师讲,学生理解是很费力的,而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制成动画,就可以将此内容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容易让学生掌握,也可以大大降低教学难度,缩短教学时间,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利用动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当今地理教学发展的方向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能力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利用地图册、挂图、课本插图、地球仪等简单的教具。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来观察整个变化过程,这样既可以思考,又可以观看。从而可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也可以促进学生分析、解决能力的发展。例如介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这节课,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通过视频让生观看HSZ拍摄的加拿大捕杀海豹,观后进行探索,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这样有利于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讨论中,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动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地域性都很强的学科,读图是它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是地理学科上最基本的一项技能。”所以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住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中的图种类很多,具体有地理原理图、政区图、地形图、剖面图、统计图、地理模式图、景观图等。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例如:在讲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时,用闪亮来突出京杭大运河的提水。这样就可以克服了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绍长江流域与支流交汇的城市有哪些时,用闪烁来突出岷江、嘉陵江、汉江它们的位置。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要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地理教育之中。”而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创设情景,活跃气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介绍高二地理旅游资源时,老师可以利用视频播放桂林山水甲天下,神奇的九寨沟,西安的兵马俑,丽江,黄山,杭州西湖,台湾,海南,温泉,傣族的泼水节等……让生置身情景中,感受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有利于增强他们爱国之情。紧接着出现一组反面镜头,游客在旅游区乱扔废弃物;旅游区里的猴子吸烟;旅游区里地上都是易拉罐等,学生看后,对此镜头无不表示指责的心情。通过正反材料的对比,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能有效的化枯燥为乐趣,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淡化难点,能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内更兴趣盎然,使学生自身的创造性素质也得到主动的发展。参考文献
宋成栋.《现代教育技术全书》.中国华侨出版社.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黄成林.地理教学论[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给学校教育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是学生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现代教育技术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新颖、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新的生长点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问题情境;创新思维;课堂效率;生活实际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因此,教师的教学要求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编制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CAI”,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要想不断地启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过程,使他们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处在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状态。
例如:在教学“复试折线统计图”这课,通过利用幻灯片复习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分析两幅单式统计图的数据,学生们从中发现找出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麻烦,制造出认知的冲突,让学生为了能解决问题想出了更好的办法就是合并成一个统计图。这一课通过幻灯片展示出生活中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试着去努力解决问题,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达到最高点,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全身心投入到新课学习活动中的准备。这时候学生的思维,完全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有关几何初步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直观的来进行动态模拟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几何形体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他们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可以利用课件把6个彩色的长方形(两两相同,通过平移,旋转等方法围成一个长方体的动画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 一本质属性,帮助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实现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同时,也为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作了很好的铺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此外还有如:教学乘法结合律时,可以借助课件展示小长方体不同的数法和不同的算法,从而引出乘法结合律。教学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时,沿着长方形的长边或宽边旋转形成圆柱体,直角三角形沿着其中一条直角边进行旋转形成圆锥体,这一动态过程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不能解决的,而用多媒体课件却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交错表现动静两种状态,在教学中可直观设计、灵活操作。上述案例,灵活的运用了这些特点,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甚至能参与其中的原生态情境,把静止不动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充分表现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架桥铺路,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教材四大块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新课标的目标之一。如果采用幻灯片动态图像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而且能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图形面积公式的本质属性。比如延长变化、重现过程、分解过程、组合过程、运动轨迹以及大小变化、远近的转换等等,都可以生动地再现事物(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比较难察觉的东西能清晰的呈现在学生感受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从而克服人类感官的局限,扩大学生的认知时空,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时间,从而达到反映事实、呈现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功效。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中三角形面积的公式的推导的这一过程中,“三角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促进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引导学生将已有的三角形转化成为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进而探究图形之间的联系,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有关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我利用课件,使学生认识三角形,渗透转化思想。利用动手操作引导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面积,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最后运用自学辅导法,提高自学水平,培养“说”的能力。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层层设疑,给学生造成思维冲突,从而“逼着”学生去思考,计算,最终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组交流,学习形成的交互运用,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标。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一个非常逼真、深刻的印象,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大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效率。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多年教学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实现大容量、高密度的信息传递,因此成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点在练习环节中表现最为突出。例如:过去高年段在上解决问题时,老师要把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黑板做题目,这样老师在上课前就得花比较多的时间去抄题目,而且单单的只是在做应用题,学生们没法真正理解题目的情境。现在我们利用了现代化教学,课前做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应用题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还能把题目中的情境用图片来展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题目中的意思。学习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增大了教学的容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综合数学能力,提高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数学的知识融入于生活实际中。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找出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边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很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浓厚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
例如:我们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我利用幻灯片出示了一个条红领巾,让学生求红领巾的需要多少布,让学生知道要求红领巾需要多少布就是要求红领巾的面积也就是三角形的面积。同学们展开讨论,如何求三角形的面积。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了数学的知识。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知识,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味。
六、总结
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基于信息技术的环境可以对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创设真是的情境,共享丰富的资源,快速灵活地获取信息、提供多种多样的交互方式。在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充分发挥其优势辅助教学,使更新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它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能最大程度的唤起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爱学、乐学,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插上自由的翅膀。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当中的应用
[3]魏东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4]曹莉.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