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23:1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1年

各高等学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简称“05方案”)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8〕5号)等一系列文件颁发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状况取得明显改善。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教社科〔2011〕1号),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现状,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大学生思想观念,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5方案”实施以来,各高校认真贯彻中央16号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取得新成效,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学方法实现新突破,宏观指导建立新机制,涌现出一大批课程讲授精彩、乐于教书育人、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大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状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学科研组织机构亟待进一步规范健全;学科支撑比较薄弱,教学科研相互促进不够;教学手段不够先进,管理不够科学;教学方式方法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极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费投入保障力度不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总体目标

3.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正确方向,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要求,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个性需求,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中心,以组织机构建设为平台,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4.主要任务: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加强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指导。

5.总体目标: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完全独立;选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管理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三年内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5年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硕士学位比例达到60%,博士学位达到30%;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作用更加突出;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政策制度保障更加全面。

三、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建设

6.进一步建立健全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二级机构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还没有成立独立二级机构的高校应列出明确的整改时间表,在2011年底之前整改落实到位。7.选配好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遴选配备和培养培训工作,纳入全省高校干部队伍建设规划。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管理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8.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持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按照学生人数以及实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合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未达标的高校要制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建设计划,逐步补充达标。

9.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入口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新任教师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本科高校应逐步提高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课堂讲授中违反纪律的应立即停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10.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依托高校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通过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在省内重点建设3-5个培训基地,侧重从岗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在职培训、学历提升等不同方面,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实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系统培训。

11.建立健全全员培训体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制度。每年培训新任教师300人左右。举办本专科和研究生课程培训班,每年培训500人左右。举办上下半年形势政策培训班,培训300人左右。各高校要坚持集中备课制度,组织开展校级培训。

12.实施思政课教师骨干研修计划。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纳入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规划,每年培训200人左右。

13.实施在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攻读博士计划。依托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鼓励支持在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14.实施国内外学习参观考察计划。每年寒暑假组织200名左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赴我国重要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和西部地区等进行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纳入教师出境、出国考察培训计划,每年组织15名左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赴境外、国外考察。

15.实施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资助计划。以专项研究项目等方式,通过专项经费资助、课题支持,为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搭建平台。每年遴选20名左右的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进行重点培养。16.建立校际之间的教学协作机制和对口支持与交流合作计划。大力促进重点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和独立学院之间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口支援建设。鼓励对口高校之间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质量、合作承担科研项目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选派重点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对口支援高校支教或学术指导,受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支援高校进行交流或者进修深造。

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17.支持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做好硕士生、博士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及教师培训工作,发现、培养、储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后备人才力量。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对应支撑。

18.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定期评选奖励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课件”、“精彩教案”、“精彩一门课”和“精品课程”。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推广优秀教案、课件,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依托有关高校和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建设“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网站”,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19.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科研团队计划。进一步汇聚学科队伍,建设一批省级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20.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研究项目资助计划。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成果、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以及教学中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等作为重要选题,列入全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单列,单独评审,单独检查,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七、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2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学保障机制。我厅将继续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督导制度,聘请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督导员,进行集中督导和分散包校督导,加强教学指导和监督。同时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各高校要按照学分学时对应原则,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数。坚持以中班教学(每班100名学生左右)为主,合理控制课堂教学规模,鼓励和提倡小班教学。根据本校实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不低于本校相关专业院系教师的平均水平。

22.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师职务评聘体系。各高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考核体系。考核结果要与教师的职务聘任、晋级、奖惩等挂钩。考核不合格的,要待岗学习;不能胜任的,要转岗分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职责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注重考核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教学研究成果和社会调研报告凡被有关部门采纳、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应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23.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表彰机制。在教育系统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评比确定相应比例,进行统一表彰。定期评选表彰“湖北省高校十佳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授予“湖北五一劳动奖章”,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及时发现、树立推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示范作用。

24.建立专项经费投入保障制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专项预算,我厅将在已有基础上,逐年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支持力度。根据教社科〔2011〕1号文件要求,各高校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经费列入预算,本科生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院校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学术交流、社会考察等,并随学校经费逐年增加。

25、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发展报告制度。依托有关高校和评价中心等学术机构和平台,每年发布一次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状况发展报告。

26、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我厅将对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学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表彰、精神文明单位评比、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科研立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挂钩,实行一票否决,专项整改。

各高校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细化方案。

二O一一年八月八日

第二篇:中共西南政法大学委员会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

中共西南政法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

加入时间:2009-5-25 15:44:09 来源: 访问量:712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6号文件及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委渝教宣(2005)13号文件精神,立足于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要求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引导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对于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竞争力,努力实现把我校建设成为以法学为主,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内具有一流水平,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声誉的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校立足于自身实际,贯彻落实中央和重庆市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加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3.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加强,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被弱化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宏观指导和监控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队伍不够稳定,高素质、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数量偏少,显性和隐形流失的情况仍然存在;课堂教学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质量不高;教育教学改革总体滞后;理论研究水平有待提高,有较大社会影响和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我们必须以贯彻落实中央和重庆市有关文件为契机,抢抓机遇,求真务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力争在3-5年内使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状况有明显的改善。

二、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4.加强学科建设。要按照新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要求,加大对我校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学科点的建设力度,为创建重庆市重点学科,获取博士学位授权点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在专业建设、教材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精品课打造、优秀教学成果评定与奖励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在校级科研和教研课题中设立校级“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研究”专门项目,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5.完善课程设置。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方案,做到课程开齐,课时开足,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与专业课程应一视同仁,统筹兼顾,合理调配。

从2006级学生开始,在本科生中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学分,分两学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学专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为2学分;非法学专业为3学分)4门必修课。同时,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学分)列入全校限选课,在全校本科各专业的第一学年统一开设。

在专科生中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思想道德修养”(2学分)2门必修课。要促进形势政策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在本、专科学生中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专科期间的学习,计1个学分。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计每学期平均16学时。其中,由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负责选派教师担任8学时的教学任务;学校宣传部统一安排8学时,聘请实际工作部门和学校领导、校内外专家学者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专题形势报告,答疑解惑。

成人教育、自考本、专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参照执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央新的文件未下达前仍照98方案执行。

6.严格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编写和使用。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原则上均须使用国家或重庆教委统一组织编写的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定教材。要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鼓励教师自编或由学院统一采用国家级权威出版社及国内著名高校出版社出版的“示范教学”、“典型案例”、“教学热点难点解析”、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材系列,积极构建基本教材、配套教材和电子音像类教材相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7.推进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教学,积极探索“请进来、走出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和实际表现,探索和建立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成绩评定办法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8.强化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强化实践环节,要把社会实践纳入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量中,与军事训练、专业实习、勤工助学、“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文体活动、就业培训等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社会实践性环节教学,并按相关规定计入学生该门课程的总成绩和教师的工作量。

要加强对外联系,推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和建立一批相对固定的以“红岩精神”教育为特色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反映重庆改革与发展成就、重庆市情、重庆巴渝文化传统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场所和条件。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好一批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认识国情,关注民生,把握自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工作管理规范,做到有章可循,减少工作的随意性。讲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9.宣传部和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向网络延伸。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特色突出,影响较大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学校信息技术中心给予积极支持。

10.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生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使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课堂教育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相结合,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相结合。要充分利用重大政治纪念日,通过组织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11.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适当,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要严格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教准入和退出制度,凡不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的,不得聘用;未经专门上岗培训教育,并通过试讲考核的,不得讲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凡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

12.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根据学生人数和教学任务,合理设置教学岗位,核定专任教师编制。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身体健康,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要求,引进和配齐专职教师,做到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校内专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和辅导员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鼓励聘请党校、社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干部来校讲课或作专题讲座;鼓励聘任兄弟院校的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授课;鼓励返聘身体健康的离退休哲学社会科学著名专家、学者授课或作专题讲座;邀请党政领导干部来校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要在岗位设置、工作量认定、职务晋升等方面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性,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在教师保质保量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的前提下,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收入总体上略高于其它专业教师的平均水平。在教师专业职务评审中,要充分考虑其担任班主任、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教书育人的经历和业绩,尤其是对学校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的表现。

13.健全培养体系。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国家和重庆市组织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计划”,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努力造就一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学识丰富、师德高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帮助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计划”。新上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在本教研室及学院组织的试讲合格后方能正式单独任教。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攻读学位、学术交流、国内外访学或考察、脱产进修、专题培训、课程培训、会议短期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安排他们在职进修,帮助他们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把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列入学校后备干部培养管理系列,具备条件的,根据工作需要逐步提拔到校、院(系)、学校领导岗位上,并积极向市、区(县)组织部门推荐、输送。

四、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保障体系

14.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每年召开一至两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分管意识形态的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要共同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改革工作,建立健全日常工作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行“05方案”。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检查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宏观指导,督促和检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15.将“两课”教研部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与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管理学校各层次、各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部主任(院长)作为主要负责人,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直接领导下,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组织、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等职能。

16.继续执行专项经费划拨制度,达到重庆市规定的合格标准。严格执行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委渝教宣(2005)13号文件的规定,按照计划内每生10—15元的标准拨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用于进行学科建设、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订购图书资料、师资培训和开展科学研究。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黑发[2005]27号)文件精神,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黑龙江省委高校工委、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黑高工委联字[2009]24号)的有关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迫切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续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学科研组织建设为平台,以选聘配备为基础,以培养培训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改善教学状况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要深入实践,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要注重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做教书育人的典范。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保障机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坚实保证

1、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对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教务处牵头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列入党委、行 政重要议事日程,由学院领导牵头,不定期地召开由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学工部、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讨论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经费保障、社会实践等问题。

2、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学院建立健全独立设置的、直属学院党委副书记、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统一管理全院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负责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

3、配好配强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部门负责人的配备与培养培训工作,纳入学院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学院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的性质、特点和工作需要,认真核定并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职数,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管理并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背景的学术带头人、课程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

4、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为进一步加强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监督与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项规定的贯彻执行,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党委书记担任主任,党委副书记、教学副院长担任副主任,成员由组织部、宣传部、纪委、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成,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宣传部长担任,副主任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主任担任。

5、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费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等所需资金,纳入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中统筹解决。学院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列入年初预算,并随着学院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学院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在资金上给予倾斜,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后顾之忧。

6、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

学校将继续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职务评聘、科研立项、学习进修等方面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的特点,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在教学评价中,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建立单列的评价体系;在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适度倾斜,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感与荣誉感;要及时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传达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和政策,并在阅读有关文件资料方面提供便利。

三、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1、合理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按照以专任为主、专兼相结合的原则,合理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人数为基数,按照1:400的比例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保专 任教师编制;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吸引、鼓励相关专业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优秀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教学融合;聘请理论研究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开设专题讲座;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建立高等学校之间教授互聘、优势互补的教学协作机制。

2、实行任职资格准入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新任专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不能胜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要调离教学岗位。提倡新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职从事班主任工作,其专业技术职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3、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形成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课程轮训和骨干研修。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考察活动,鼓励中青年学术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到知名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参加项目研修,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形成梯队、教学和科研骨干形成团队、教学名师形成核心。

4、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紧密联系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的实际,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成长成才需求,探索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干部交流平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的优势互补。单独设置指标,选拔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和“名师”,积极开展“精彩一课”评选活动。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重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倡导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新手段,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

5、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基地,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门负责人、骨干教师参加学习考察、学术交流活动,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了解国情省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能力

1、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性质、特点和要求,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服务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做好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建立二级学科体系,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感。要按照“适度倾斜、重点扶植”的原则,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马克思主义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

2、重视学科带头人和课程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纳入学院教学名师评选范围,以学科为基础,以课程为单位,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与课程带头人的选拔培养,逐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课程带头人。

3、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数量,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和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研究。鼓励教师申报省教育厅、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以及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等项目中,单独评审,单独检查,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五、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重视和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保障机制,按照学分与学时对应原则,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数。保证以中班教学为主体,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学院 教学管理委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要不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建立院、部两级教学督导制度。严格考试考核制度,积极探索科学的考试考核方法,注重综合全面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实际表现情况,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2、健全实践教学制度。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制定《黑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按照实践教学2学分的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要求,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新模式。同时,学院要从经费支持、课时分配、组织安排、安全保证等方面加大力度,确保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要充分利用爱辉历史陈列馆、旅俄华侨纪念馆、知青纪念馆、黑河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要把实践教学与军事训练、专业实习、勤工助学、“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文体活动、就业培训等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

3、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师职务评聘体系。学院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考核体系。考核结果要与教师的职务聘任、晋级、奖惩等挂钩。考核不合格的,要待岗学习;不能胜任的,要转岗分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职责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注重考核教学能力 和教学实绩。教学研究成果和社会调研报告凡被有关部门采纳、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应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

第四篇:数学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数学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是指导我们在新时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好《意见》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直接关系我们党的事业的成败,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兴旺,关系我们民族的未来。全体教育工作者要,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意见》的精神上来,统一到贯彻落实《意见》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部署上来,始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摆在学校的重要位置,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优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2、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生活多样化趋势的发展变化,其负面影响在一些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政治信念淡漠、价值取向功利化、诚信意识缺失、艰苦奋斗精神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同时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宽进严出”和学分制等学籍管理制度的推行,带来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问题,新变化。

3、我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不强,人力、财力不够,激励制度还不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标准不完善,仍然主要看学习成绩、专业素质;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三育人”活动的深入开展不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强;师德学风的养成不足。因此,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系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二、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更新思想,创新内容

1、我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学生

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2、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做到六个方面的结合:一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二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三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六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五要自我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调坚持多方面协调配合、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强调坚持教育要细、管理要严的原则。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集中力量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十大工程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1、加强领导

成立以党总书记为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

2、加强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学生工作能力强的学生思想工作队伍,形成课教师兼任班主任与辅导员相配套的教育管理队伍,进一步健全教育管理机制,完善制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培训,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讨,制定相应考核与制度,完善激励机制。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学教学工作的意见

宁阳县教育局文件

宁教字〔2007〕73号

宁阳县教育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学教学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小学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全县小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追求小学教育的高目标与高质量;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础,整合全县小学教学资源,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办人民满意的小学教育”为宗旨,实施“五名一实”工程,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目标任务

(一)小学教学工作目标

1、小学生素质发展目标: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事与学习,成为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和社会公德、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奠定适应终身发展的宽厚知识基础、基本技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夯实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2、教学管理目标: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与新课改相适应的“县----乡----校”并行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全面落实新课程计划,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初步形成我县小学多元化课程体系;推进教学评价改革,认真研究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初步形成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评价体系。

3、教育科研目标:探索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研究机制,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和运行机制,浓化教研氛围;深化“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建模实验”研究,全面推广实验成果;抓好省级课题“21世纪小学数学区域

性课程资源新体系建设研究”和市级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实验与研究”以及“小学语文‘与书为伴,快乐永远’实验与研究”。

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完善以乡镇为单位的区域性校本培训制度,初步形成校本培训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探索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初步确立校本培训的系列化内容;努力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力争新课程培训合格率达到100%。

(二)今后两年小学教学工作任务

1、作风建设实现新转变。以“树宁阳小学教育新形象,创宁阳小学教育新业绩”为主题,开展“八荣八耻”和“树形象、找差距、学先进、促提升”系列教育活动,解决广大干部教师在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领域存在的问题。

2、规范管理进入新阶段。依据新修订的《宁阳县小学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规范教学管理,创新管理思路,探索小学教学“过程性管理”的方式方法,实现我县小学教学由规范管理向科学管理、创新管理的转变。

3、行为习惯养成迈出新步伐。严格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从新生入校的第一天抓起,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晨读、上课、课余、阅读、作业、活动等诸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严格的学风带动,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始终如一的学习品质;突出抓好学生自觉阅读和规范书写的习惯,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健康有益的课外书籍,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全员培训开创新局面。认真研究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新思路、新方法,使此项工作能够不间断地向前发展;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将师德教育与学科培训进行整合,实现“从数量到质量,从规模到效益”的转化。

5、示范校创建实现新跨跃。加强教学示范校的管理,抓好省、市、县教学示范校创建工作,力争在省、市教学示范校评选中取得好成绩。

6、新教材培训工作拓展新思路。充分发挥教科研中心在县级培训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全员培训、以年级为单位的教材培训和专题培训;乡镇教研室要抓好区域性校本培训的规划和管理,整合本单位物力及人力资源,促进先进成果转化;学校要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将上级培训精神的落实放在第一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和谐发展。

7、区域性校本研究再上新台阶。创新培训方式,改变过去单纯进行校级研训的模式,开展县级与乡镇区域性研究,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同步转化;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设计培训内容,将师德教育、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有机结合;构建区域性教学研究的长效机制和立体式研究网络,探究规范、科学的教研模式,搭建优秀教师发展与施展才华的平台,追求简捷、高效、实用的教学研究效果。

8、“五名一实”工程实现新突破。以学科教学研究为突破口,通过开展“五名一实”工程系列活动,促进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抓好制度落实,规范管理行为

(一)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调度制度。各乡镇每学期召开一次小学教学管理研讨会,交流工作,通报情况,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思路。

(二)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表彰制度。各乡镇每学年召开一次教育教学质量总结表彰大会。

(三)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视导和薄弱学校帮扶制度。结合教育教学评价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视导,加大对质量较差学校的帮扶力度。

(四)建立健全并落实好严格的教职员工考勤制度,实行严格的坐班制度。

(五)建立健全并落实好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宁阳县小学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结合课程改革和学科课程标准要求,规范学科教学行为;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质量分析等环节的管理,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方法。

(六)建立健全并落实好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教学一线制度。每学期校长参加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其他干部不少于6次;期末校长或主管教学的领导要面对全体教师作教学工作总结。

(七)建立健全并落实好教学常规和教研工作量化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与考核、评优树先挂钩。

(八)建立健全并落实好教学质量监测制度。

四、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四个关系

鼓励创新与抓好“双基”的关系。创新不是不要“双基”,“双基”是获取方法和能力的基础,是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第一层次和最基础性的目标。课堂教学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务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要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监控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目标通过手段实现,手段要为目标服务。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要单纯追求形式化的课堂教学,更不能因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气氛,忽略真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要把新的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行为,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生动活泼”与“严格要求”的关系。正确理解和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要讲求实效,选题要明确恰当,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要准确,师生互动要做到放得有度,收得及时,达到引发学生探究学习和自主思维的统一。要把知识与能力是否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优劣的第一要素,力避表象掩盖实质,强势群体代替弱势群体,学生浮躁、发展不平衡等现象。

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的关系。课堂教学要营造和谐氛围,既要保护思维活跃、踊跃发言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关心、照顾相对弱势的学生个体;要换位思考,了解弱势学生的心理和困难,引导其他同学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形成一个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学习群体;各种教学活动要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集体备课,讲求实效。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内容要落实;任课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选择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设计;强化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体备课的检查与管理,切实把好课堂教学的第一关。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大力倡导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合作交流、善于反思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乡镇教研室、学校要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测,落实领导干部听课、评课制度; 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举行一节公开课,倡导同学科、跨学科或校际间的听课与交流,引导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教研员要通过研究课、观摩课等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抓点带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五、开展区域性校本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一)构建课题引领下的研究网络

在县教科研中心立项的省、市“十一.五”规划总课题引领下,各单位要认真开展子课题研究,逐步建立“县教科研中心—乡镇教研室(县直小学教科室)—学校”三级研究网络。

(二)在乡镇教研室统一指导下开展研究活动

乡镇教研室采取“一个统一、一个结合”的研究模式。统一研究时间:语文、数学学科每四周开展一次乡镇区域性校本研究活动,其它学科每个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乡镇层次的研究活动采取集中方式,按照乡镇教研室统一规定的时间,在乡镇教研员的组织下进行。学校(或学区)层次的研究活动一般采取分散方式,由同一个学校或同一个教研组教师一起研究,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区域性校本研究的管理与调控

乡镇教研室及县直小学教科室要做好以下工作:制订本单位校本研究的计划与实施方案;帮助教师确定研究课教案;组织本单位开展教研活动,探究教研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负责本单位此项工作的考评;发现、培养、推荐本单位教师群体中的优秀人才,参与县级教学研究活动。

(四)探索有效的校本研究的模式

1、校本教研模式一: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即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反思。

2、校本教研模式二:“实践引发问题----问题引发专题----专题解决问题”循环研讨模式。

3、校本教研模式三:有一个课题----围绕这个课题设计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互动研讨,进行反思----形成案例----再实践----活动总结。

(五)校本研究档案材料管理

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整理研究档案材料:由乡镇教研员主持的课题立项审批书原件(或复印件);实验教师子课题材料【申报审批书、子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课题计划方案】;围绕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包括备课类材料(主要包括围绕子课题研究收集的优秀课时备课、计划、案例等),校本研究活动类材料(围绕子课题研究开展的系列教学研究活动,如观摩研究课之后,所有听课教师撰写的评课稿与教学反思等);校本研究成果类材料【围绕子课题研究而进行的教师个案研究(案例与反思)、行动研究与叙事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其它。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