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习作教学分类指导方法与课堂模式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总结
小学习作教学分类指导方法与课堂模式研究与实践
阶段性总结
敦化市额穆中心校 杨辉 ***
小课题工作伴随着紧张而有序的教学,即将接近尾声。俗语说“春的耕耘、秋的收获”,回顾一学期的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概„„我们在“为了学生服务,为了自己的提高”的理念指导下,全体老师们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开展了教研工作。现将近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初步形成简单的训练模式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落脚点,作文水平的高低更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综合性的尺度。小学作文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低段——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阶段;中段——培养习惯,尝试实践阶段;高段——培养能力,巩固提高阶段。
(一)激发兴趣,初步感知
对低段学生来说,他们掌握的字词较少,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却十分活泼,较少有拘束感,他们的好奇心、表现欲都很强,是语言学习的最佳阶段。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应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培养语感,可结合教材引导孩子模仿朗读,模仿造句,比一比看谁造得最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课文给学生讲与课文相关的小故事。同时开展“看谁的故事讲得好”活动,让孩子们模仿老师的语气讲故事,鼓励学生读书看报(拼音读物),把看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通过这样口头表达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感知语言文字美。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孩子都想表现自己,没那么多时间怎么办?学生识字太少,就用拼音把自己的故事写在纸上,教师评后贴上小红花,然后贴入墙上的“故事园”,供大家欣赏。这种活动孩子既有兴趣又不感到疲劳,会在很宽松的时间里看故事,讲故事,写故事。这就很自然地把说与写结合起来,为以后的写做了铺垫。
(二)尝试学习:“感悟写作四步法”要点就是:观察是基础,是前提,感悟是灵魂,是核心,训练是方法、是主线,科学、系统是保证。步与步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支撑的关系。第一步:感悟生活,提高认识。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坚持写观察日记,并有计划地进行观察方法辅导;每天利用课前预备铃后的五分钟时间进行社会热点问题三分钟演讲,并进行最佳话题、最佳讲演、最佳讲演稿等一系列相应的评比活动,既促使学生观察生活、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又促使学生努力去体悟生活,进而提高认识水平;同时又能体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的写作真谛。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广采博览,细读精思,指导学生从阅读作品中感悟观察的方法、生活的真谛、语言的魅力。其
三、进行系统的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学习指导、提高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和水平。这一步是感悟写作法的基础,教学方法重在激趣,即激发学生兴趣与写作冲动;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学生写作素质与积累写作素材。
(三)针对以上的学习,在这学期我们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动家长合作,这学期的家长会我专门作了一个日记教学的专题讲座。使家长明白了作文的重要性,初步了解了怎样辅导孩子。在此基础上,我开始把日记作业延伸到家,其效果显著,多数家长和孩子一起做这个作业,有兴趣的多做,不感兴趣的少做。初步形成了我们班的日记小能手。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的评价方式是:只要写了的一颗星,写得不错的两颗星,写得最棒能在班上交流的得三颗星。孩子的兴趣浓每当读到孩子自己写的日记时他们都特别高兴,不仅如此这个日记也成为我和家长孩子沟通的好方式。
二、要求教师把课题研究工作和教研工作,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课题研究不是孤立的活动,要在教研活动中做好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和研讨,以此认识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从而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题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师的引导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开题容易深入难,随着课题实验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但我们会知难而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1、改变了教育观念。在研究之前,教师的思想是安于现状。把课本知识教好,传授给学生,只要学生能考出好成绩就行了。深钻教材、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方法的教师比较少,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后,使我们认识到在教改的浪潮中我们要当一名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弄潮儿。只有与时俱进、深钻教材、深挖教材、全面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规律。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积极动手制作课件、教具、创新教学方法、撰写教学论文、心得体会,备课中遇到的问题就互相交流,寻求更佳答案等。
2、突出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课文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细读中理解语言、品读中体会语境、诵读中培养语感、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拓展中积累运用。从而积累佳词丽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达能力的培养,从开学初就加强了小练笔的写话练习,从写词语到写一句话,从一句话到几句话,到一段话,从事物的描述到情感的抒发,学生进步非常大。
3.相互交流 , 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互交流是培养写话兴趣不可或缺的一环。作品交流的形式很多 ,读优秀的学生对这一形式很感兴趣。在交流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欣赏 ,互相启发 ,互相激励。在交流中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智慧 ,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己是一个成功者。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学生一旦对写话产生了兴趣 ,就会视写话为一种快乐 ,一种需要 ,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话。学生对写话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看到了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我们在研究方面下了很大的气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我相信,也有信心,只要我们大家辛勤努力了,我们的汗水一定会浇灌出五彩缤纷的课题研究之花,无边的春色和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招手。
2012、7
第二篇:学习《小学习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总结
学习《小学习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总结
发布者: 孙令继 发布时间: 2012-1-26 21:11:46 我常常为了习作教学而焦头烂额,愁眉不展,学习了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琴玉的《小学习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专题讲座,我对习作教学的认识有了新的感悟。
习作教学目标在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要求,横观这些目标涉及作文兴趣、个性表达、作文内容、观察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训练、修改能力训练、标点符号运用以及练习量等诸多方面,纵观目标,这些要求又是渐进上升的。例如关于“个性表达”的渐进要求是这样的:第一学段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第三学段要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第四学段要求“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因此,我们研读课标一定要拉通来有对比地读,教学才找得到渐进目标,不同的年段才找得到各自的教学重心。
而当前农村学校语文教师普遍在习作教学中存在下列问题:
1、观念陈旧。封闭的教学观念、灌注式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在一些课堂中还沿袭着“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奉命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传统模式,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缺乏“农”味,学生习作大多脱离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实际,按题目要求写的不是亲身经历的事,没有自己真实的感受,普遍说空话、说假话。
3、个性不强。由于从起步开始,教师就强调应选什么样的材料、要表达怎样的中心,开头、结尾有哪些形式,并为学生提供可模仿的例文,学生习作时千方百计套用模式,迎合老师的口味,结果导致习作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少见创造的火花,难觅有生活灵性、学生个性的佳作。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根据叶圣陶先生的教诲,结合《小学习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专题讲座,根据我们农村生活特色及以往的教训,我们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封闭的课堂教学做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去欣赏大自然,去体验生活、参加实践活动,开拓农村小学个性化习作教学的道路。农村是广阔的田地,也是孩子们习作素材的宝库。我们语文教师应重视启发、引导孩子去拥抱大自然,去亲吻青山绿水,欣赏家乡的菜园、绿野、果林。这样,大量习作素材将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和强烈的习作兴趣。
农村的孩子公园去得少,汽车乘得少,都市的繁华见得也不多,更不用说都市的生活了。反之,田园、菜园、果园,他们去得多,板车推得多,他们的父母乃至祖辈,都从事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活。因此,他们最熟悉的都是栽种、施肥、除草、松土、收获等农事。于是,我们老师应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利用放学后、星期天、节假日涉足田间,走进菜园,钻进大棚,用眼去看,用手去动,用嘴去问,用脑去想、去发现,在充实生活的同时,使学生趣味盎然,创造了大量的习作题材。在习作课或语文课外活动课上,组织同学们谈谈从田间生活中获得的感受。许多同学由于亲身经历,亲手实践,就会写出了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总之,要指导学生参与生活,参与活动,积极阅读,指导他们实践,指导他们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感知、认识,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用自己的笔去赞美生活的强烈兴趣和欲望,使他们能真正地在习作的天地中尽情畅游。
第三篇:专题讲座《小学习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专题讲座
小学习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王琴玉(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小学语文教研员)
习作教学,几人欢喜多人愁。在习作教学这一领域已经登堂入室的老师,语文教学也就成了一件开心而轻松的事情。这样的老师,几乎无一例外是学校里很受学生喜欢的人物,因为跟着这样的老师,语文学习已经成了孩子每天绽放的灿烂笑容。而事实上,校园里更多的是因为习作而焦头烂额,愁眉不展的老师和孩子。习作教学,也自然成了老师们关注的焦点。习作教学的成败与否,是决定师生语文学习幸福指数高低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本次培训设置本门课程的主要理由。
本主题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习作教学的典型问题分析,蕴含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策略,对应年段教学目标的典型课例分析,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基本策略。
一、习作教学的典型问题分析 1.习作教学年段特点模糊
因为对于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教学的相关要求知之不多,学校关于习作教学的教研活动不多,导致老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开展教学工作,低段写话训练起步要求高,难度大,使学生还没入门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学词写词——学写句子——写小片段”,是小学低段写话训练的基本序列。很多低段老师基本不教用词写词,学写句子,也不教写片段,就直接进入整篇文章的写作,导致学生无法写,老师不会教。
低段教学高段化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没有形成的基本的写作能力,等到了中高段以后,无法完成教材中相关的习作任务,所以老师们又从最基本的做起,这样就自然导致了高段习作低段化。2.习作教学模式单一
近两年来,本人深入各级各类学校看习作课达 50 余节,习作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为“读提示,确定习作内容——读范文,交流写作方法——学生习作,教师巡查——老师独立批改——学生看看分数”,这一流程是广大教师最常用的最习惯的教学模式,其他模式也有老师在尝试,但是不常用。
3.教师自身习作能力欠缺。
教师是习作指导者、评价者,同时,大部分教师也习惯成了学生习作的旁观者。很多语文老师从来不亲自写一篇文章,偶尔为学生提供的范文也是网上下载来的。久而久之,老师自身的写作能力逐渐退化,自然指导学生习作的能力也高不到哪里去。这也是习作教学模式单调单一的成因之一。
那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解决策略是什么?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回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去寻找答案,认真阅读理解中有关习作的要求,才能找到解决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已经 10 年有余,被誉为语文老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宪法”。按照常理,所有的语文老师应该依照此法开展工作。但是,事实上,经过本人多次省级培训的现场调查得知,80% 以上的老师基本不知道《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教学的要求,这绝对不是一件危言耸听的事情。这个数据也说明,我们的语文老师进行习作教学,基本属于违法操作,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想当然地开展教学。
一线教师,比较排斥教学理论,总认为教学理论是天上的东西,而我们教学更需要的是可以拿来就用的行走在地上的实践经验。而大家要记住的一句话是:“没有理论做支撑的教师,永远只能停留在教书匠的层面。”换一句话也可以这么说:“失去了理论的行动,是盲目的,也可能是痛苦的。”那么,为了让我们依法教学,现在一起对照《语文课程标准》来交流有关习作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二、策略蕴含于《语文课程标准》中
1、《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教学的总目标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体明确,文从字顺,是总目标中的关键词,我们不是要培养作家,而是要培养能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中国人,所以,守住习作教学的底线,就必须扎扎实实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
2、《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教学建议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4 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需要记住几个关键词语: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真情实感、兴趣、自信心、自主拟题、自我修改等。
以上关键词语,告诉我们,习作教学策略的关键要素是习作兴趣、习作信心,习作的来源是学生现实与生活。
3、《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教学评价
(1)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评价要有与年段目标挂钩,要与年段教学要求相对应。不止是评价习作水平如何,也要重视对于写作兴趣和习惯的评价,还有鼓励有创意的表达。(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重视评价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是个比较新鲜话题。我们一般只在乎习作的结果,基本不管习作材料的准备过程,这也是造成习作教学模式单一单调,学生习作艰难的原因之一。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习作评改是教师一个很沉重的负担。为了应对学校检查,教师基本要逐一批阅学生作文,不仅劳命伤财,而且学生不领情,建立形式多样的学生自改、互改模式,是语文老师减轻工作负担,提高评改效率的唯一途径。(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课内外作文外,还应记录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评改方式的多样,必然会带来评价方式的多样。欣赏为主,展示为主,以欣赏和展示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多开展习作交流会,习作展示会,编辑班级习作简报,鼓励学生编辑自己的习作文集,是欣赏和展示的好策略。
三、对应年段教学目标的典型课例分析 既然策略蕴含于课程标准中,那么对应各年段的习作教学目标,我们该采用怎样的具体教学策略呢?
下面我们分学段分别举一个例子来进行目标与策略的对应分析。第一学段课例:《看图编童话故事——学写疑问句和感叹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细致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词写句,编写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2.根据具体的情境,巩固说写疑问句和感叹句。教学重点:
根据情境恰当地说写疑问句和感叹句。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分析:
一、看图写词语。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提出要求,你看到了些什么? 2.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词语写下来。
3.汇报交流,把学生看到和想到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4.朗读词语。
【设计意图:提供图片就是提供素材,让学生根据图片说词语,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其一,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其二,考查学生词汇积累量;其三,为下一个环节学生观察图片说句子做好铺垫。】
二、对照词语,观察图片,写句子。
1.出示例句: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群小猪,它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2.学生看图,学写句子,提示学生可以借助黑板上的词语写一句话。3.汇报交流所写的句子,点评,好的句子学生进行复述。【设计意图:出示例句,一是给学生做示范,并通过语言提示,为写话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明白可以用到黑板上所出示的词语,尽可能使孩子的表达更丰富一些,二是体现由词语到句子,由画面到文字的思维训练过程。汇报交流环节,重在欣赏,对点分析点评,既激发兴趣,又在点评中指明写话的方式与方向。】
三、学习用标点符号“?”“!”写句子。
1.出示图片及问题:飞上天的猪小弟说了两句话,一句有“?”,一句有“!”你知道是哪两句话吗?
2.学生同桌互相说话,汇报交流,点评。
3.出示第二幅图及问题:草地上的猪哥哥们也说了两句话,一句有“?”、一句有“!”猜猜是哪两句话?巩固训练用“?”、“!”说话。4.汇报交流,点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虽然也是写句子,但是目标不一样,不仅要学会合理使用词汇通过文字表现画面,更要求学生能根据画面写出感叹句和问句,当然,更包括透过画面进行合理想象的问句和感叹句,同时,这一环节的设计,将成为这堂课的训练的重点,前面有垫底的句子训练,为这一环节的训练打下了基础,降低了难度,另外,训练学生写好感叹句和问句,也在为下一环节学生在编故事的过程中能巧妙穿插感叹句和问句做二次垫底的工作,因此,前面几个环节的设计,呈循序渐进、梯度上升的态势。】
四、讲述小故事。
1.同桌之间互相练习创编小故事。2.指名讲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遵循作文教学“先说后写,由说到写”的原则,表达分为两种形式: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口头表达是基础,当口头表达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时,就成了书面表达。同时,创编故事的过程,也是训练和培养孩子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既训练语言,又训练思维。】
五、编写小故事。
1.给图取个有趣的名字。
2.看图编写小故事,再故事中恰当地用上疑问句或感叹句,让你的故事更有趣。3.汇报交流,点评。
【设计意图:当学生对画面有了比较完整的印象后,给画面取名字,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尊重学生对图片的个性化理解,允许多元,避免单一。这一环节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合理使用疑问句和感叹句上,在教学上,所采用的手段可分为两种,一是教师的语言提示,二是在点评环节,教师对学生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写得好的疑问句、感叹句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这样,既是肯定,又是示范,一举两得。】
此课例对应第一学段教学要求采用的策略: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可爱的图片充分激趣,诱发想象力)
住习作教学的底线,就必须扎扎实实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交流中唤醒阅读与生活中的词语积累)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重点训练感叹句和疑问句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第二学段课例:儿童诗、童话故事创作——《两个名字》课堂教学实录 授课时间: 2011 年 11 月 8 日 授课班级:琼山四小四(3)班
授课教师: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王琴玉 师:同学们认识我么? 生:(看大屏幕)你是王老师。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师:大家知道老师还有另一个名字是什么吗?(学生低头阅读刚拿到手的作文纸)生:潇潇雨。
师:对,你们真会发现。知道老师什么时候叫这个名字吗? 生:可能是你小的时候吧。
师:我在教室里叫王老师,在网上就叫潇潇雨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网名啊。
师:这个世界上不仅王老师有两个名字,还有不少事物也有两个名字呢。不信,你们看看大屏幕。
(大屏幕上出现青蛙和蝴蝶的图片。)生全班自由朗读《两个名字》(齐读语速很慢,有点拖腔拖调)指名分节朗读《两个名字》(感情不到位)
师生合作读:师读两句、生接读后两句(在老师的引读下,发生了一点变化)两个名字 作者:潇潇雨 青蛙告诉蝴蝶,我有两个名字。小时候叫蝌蚪,上学了叫青蛙。
蝴蝶告诉青蛙,我也有两个名字!小时候叫毛毛虫,长大了叫蝴蝶。
青蛙呱呱叫,蝴蝶翩翩舞。去问问还有谁,也有两个名字。
师:后面的老师还没有给掌声,说明大家还没读好,我们再一起练习练习好不好?(学生再次自由朗读)师请一生读,生不敢登台。
师:大家给他掌声,你就坐着读,大家相信你一定能读好。(生有些颤抖地读完了一节,大家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师:读得真好,掌声送给他。
师:我们再次合作朗读,仍然还是和前面一样的方式,只是老师读的部分会有一点点变化。师:青蛙神秘地告诉蝴蝶,我有两个名字。
一女孩接读,没有读出神秘的问道。老师再次朗读前面两句,学生有所领悟,再次接读,降低了声音,有了点神秘的感觉。师:(朗读)蝴蝶得意地告诉青蛙,我也有两个名字。
生自然加入“得意”的味道接读:小时候叫毛毛虫,长大了叫蝴蝶。师:你们表现真棒!刚才王老师加上了两个词语,大家知道是什么? 生:神秘、得意(师板书两个词语在黑板上)
师:请大家看看我们的作文纸,需要我们在这张作文纸上模仿着也写一首小诗,作者处有个空白,你们敢填上自己的名字吗? 生:敢!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和下面的老师比比,看看谁最会写。(请下面的老师拿出自己的材料)师:如果要完成这首小诗,就要知道还有谁有两个名字。你们想想看谁还有谁有两个名字呢?(学生讨论,情况不佳。)
师:如果不知道还可以问问下面的老师?去吧,问问下面的老师。
(学生纷纷走到听课者中间去询问,一分钟后,学生回到座位,交流所了解到的。)生:蝉,又叫知了。(老师板书:蝉知了)师:(大屏幕出示知了图片,上面写着一句话: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请看大屏幕:我就知道老师会教你们这个。(众笑)师:还有吗?(生摇头)
师:没有了啊,那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每种事物老师只出示 10 秒钟,大家要屏息凝视,注意看,说不定会给你一些启发。
(大屏幕一次出现:竹子、熊猫、土豆、海口、秧苗和稻谷等图片,文字提示各部相同,能引发学生关于名字的思考。)
师:如果大家完成这首诗,需要做哪些准备?(打开前面诗歌课件)生:要确定写哪两种事物。师:你想写谁和谁? 生:我想写稻谷和竹子 生:我想写土豆和知了。
(学生五分钟习作,听课老师也参与其中,开始了写作。五分钟后开始交流。)一听课老师读自己的习作。师生点评该老师的习作。
师:谁来跟这个老师 pk,老师倒数 5 声。一生自告奋勇朗读自己的习作: 两个名字
稻谷告诉竹子,我有两个名字 小时候叫秧苗 长大了叫稻谷。(第二节略)稻谷笑弯了腰,竹子在咯吱地笑。去问问还有谁,也有两个名字。
师:老师教她一点绝招,让她赢这个老师,你们信不信。(师在该生耳边窃窃私语)(生带着感情朗读自己写的小诗。)
师:老师很喜欢这句话,稻谷笑弯了腰,写得很生动。我发现还有一个学生,跟她写的不一样。请这位学生读。
生:稻谷告诉竹子,我也两个名字,春天的时候我叫秧苗,秋天时候,我叫稻谷。师:你们觉得谁赢啦。听课的老师:学生
师:那好,咱们现在是 1 : 0 啦。„
再请一位听课的老师读自己的作品。指出该教师的优秀点:把长大的蝴蝶比喻为“歌星” 师:咱们大人不能欺负小孩,再给大家一点时间,这回咱们就重点写好一节。(生写作)
师:王老师希望大家赢啊。只要你们有一句比这位老师的好,就算你们赢。(生读自己的作品,其中最后一节为“稻谷笑弯了腰,竹子挺起了腰”)师:“腰”字重复了,我们改一改,竹子昂起了头,行不行? 师:这回我们赢了吗? 生:比不过。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读得没有感情。师:这一轮我们输了,没关系,接下来我们还有个内容可以比赛比赛。大家能否把这首小诗改写成一个童话故事吗?
师:(出示课件)老师在寻找合作者,看看谁能成为老师的合作者,如果成为老师的合作者了,那么老师们就赢了。大家注意到没有,青蛙告诉蝴蝶的话,老师用红色标出来了。它是什么呢?
生:双引号和冒号。师:大家记得用正确啊。(学生和老师一起再次习作)汇报交流
师:她把刚才符老师的用上了很棒,另外,要注意引号的后面一半。请台下另一个老师起来读自己的作品。
(该老师在创作时由于粗心出现了常识性错误)
师:那由于这个老师的粗心,这一轮的比赛中,大家又赢了。祝贺你们。师:回家以后如果你不写青蛙和蝴蝶的故事,你会写什么故事? 生:青蛙和知了。师:好,比我的简洁。生:山羊和小熊
师:他们有两个名字吗? 生:有
师:那老师期待着读你的作品。
师:回家以后大家能把这篇童话写出来,交给老师,就可以收到老师的一份神秘的小礼物。大家会写吗? 生:会。
师:那咱们的课就到这里结束。能下课了吗? 生:不行
师:那要做什么呢? 生:继续上。
师:因为时间关系,大家先回去上课,然后再把这篇故事完成。交给老师好吗?
(有的孩子在离开会场时,在会场里找自己的语文老师,想早点把作文完成交给老师。还有学生回到教室就赶紧写,等会拿来给上课的老师)此课例对应第二学段教学要求采用的策略: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动物、植物、人物、城市、国家等诸多的事物,好多都有几个名字,留心事物的名字,是对这个世界敏感的表现。一首简单的儿童诗,带给孩子的是新奇,也是唤醒。是学生模仿的好模版,同时也为学生的习作增强了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模仿写儿童诗,根据儿童诗编写童话故事,不拘形式地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表现出来,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写一段,就与同学交流一段;完成一首小诗,再与大家一起分享;合作编写故事,是创作也是分享。边写边交流,互相欣赏,互相启发,最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习作任务。)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交流,是唤醒,是促进,调动学生平时的积累,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建议在写作的过程中复制粘贴听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是快速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能力好策略。)5.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根据诗歌内容和老师提供的第一段的内容,练习写人物对话,继续巩固冒号和引号的使用。)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是自主修改的好方法。)第三学段课例——《介绍家乡特产:昌江芒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昌江芒果的有关信息,能选择性地利用信息,从不同的方面介绍昌江芒果。教学重点:阅读信息,挑选重要信息,能有条理地介绍昌江芒果。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能用昌组个词——昌盛昌茂 2.你知道昌江的广告语吗?
3.你认为什么最能代表昌江的特产?
二、昌江芒果享誉中国
1.现场采访师生:谈谈昌江芒果的名气到底有多大? 2.出示阅读材料,了解昌江芒果的名气到底有多大。
昌江芒果历史悠久,几百年树龄的芒果老树,现仍生机勃勃,挂果累累。在 1998 海南省举办的芒果评优会上,昌江芒果有八个品种被评为优质芒果的“五个之最”,即历史最久,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多,品质最好。2009 年海南省首届芒果擂台赛上,来自昌江石碌镇的陈汉深芒果基地送选的芒果获得了“红玉”品种比赛的擂主,如今,昌江跨入了全国三大芒果生产基地的行列,昌江芒果品牌已在全国打响,畅销全国 70 多个大中城市。
3.快速记忆相关信息,挑选 1 — 3 条信息说说昌江芒果的名气有多大。4.出示作文纸,学生现场习作第一段:昌江芒果享誉中国。5.学生交流习作。
三、昌江芒果品种繁多。
1.现场师生访谈:你知道昌江芒果有哪些品种,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分别从外形和颜色等来介绍)
2.学生将有关信息连成小片段来介绍,总起句为:昌江芒果品种繁多。
四、昌江芒果食用价值高
1.出示材料阅读,了解昌江芒果的食用价值。
食用芒果具有清肠胃的功效,对于晕车、晕船有一定的止吐作用。抗癌。据现代食疗观点而言,芒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A,因此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美化肌肤。由于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因此经常食用芒果,可以起到滋润肌肤的作用。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芒果含有营养素及维生素 C、矿物质等,除了具有防癌的功效外,同时也具有防止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的食疗作用。防治便秘。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可以促进排便,对于防治便秘具有一定的好处。杀菌。芒果叶的提取物能抑制化脓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同时还具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
2.选择其中一条,变换表达方式。如:如果您不想被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折磨,就请您多食用昌江芒果,因为它富含维生素 c 及各种矿物质。
3.请用“如果„„就„„因为„„”的句式说说其他的内容。
五、昌江芒果食用方法多样
1.现场访谈:芒果可以怎样吃?
2.大屏幕展示:芒果的各类附加产品,如芒果糕、芒果糖等。3.口头叙述:昌江芒果食用方法多样
六、小结,理清文章思路。昌江芒果享誉中国——昌江芒果品种多——昌江芒果营养丰富——昌江芒果食用方法多
七、学生习作交流
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目标: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7.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400 字的习作。
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目标的关键词是“留心观察、丰富见闻、积累素材、自我修改”。本课例设计与实施所秉承的习作教学理念:
1.为写而读 , 阅读为写作提供帮助 , 写作促进阅读深入。这也对应本册学习习惯二的训练:勤于收集资料。
2.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积累生活中的材料,对身边的生活有多敏感 ,习作的材料就有多少。这个阶段的习作教学逐步走向了写作基本功的综合训练,逐步达到能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能借助不同来源的资料为自己的习作所用。
对照《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习作年段教学目标及三个不同学段课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做如下小结:
1.习作教学年段目标是教学的底线,各年段应该先达标,学有余力再扩展提升训练的内容。2.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寻找习作教学策略。
3.教材习作内容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处理,处理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各年段习作教学要求。
4.理解年段教学目标,明确本年段训练重点,扎实训练,一以贯之,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习作的能力。
四、习作教学基本策略 美国学者克莱默认为,促使儿童书面语言充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语言的创作,即创设一种情境,使儿童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创作者。他提出的观点可以做如下简要概括与分析,希望能给老师们一些启发。1.运用学生的经验。☆依据学生的起点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2.激励儿童写感兴趣的东西。☆采用多种手段激励学生写作 ☆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3.应该使儿童的作文具有实用的目的。☆作文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作品不成为作文本上的摆设 ☆作品成为本人生活中重要事件
☆作品交流是学生习作具有实用功能的好策略 4.大量阅读经典,模仿、对照、比较。☆阅读为习作提供丰富的语言积累 ☆阅读材料为习作提供模仿的范例 ☆习作促进阅读的深入
5.教师必须亲自指导儿童的作文过程。☆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尽力帮助解决学生面临的困难 6.教师应该同儿童一起写作文。
☆教师下水作文,是最重要的备课内容。☆教师下水作文,才能体会学生习作的甘苦。
☆教师下水作文,是教师有效指导学生习作的前提。
第四篇: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 要】 项目教学是在计算机应用软件类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独立的项目来掌握学习内容,解决现实场景中的真实问题,实现学习目标。“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翻转课堂的组织形式开展项目教学,把课程内容重新整编为不同层次的项目,把教学过程划分为课前准备、课堂交流实践、课后总结评价三个阶段,强调教师的专业和技术素养,重视课前的资源设计,强调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和主动学习,增加课堂研讨的时间,丰富项目评价的方式,把学习的权利归还到学生手里,优化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图文设计水平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 图文设计;项目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5―0029―07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广告设计、平面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印刷设计等多个行业都需要图文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使得“计算机图文设计”成为广告学、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等专业的必选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职业选择的需要。在十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因其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等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成为很多研究者关注的课题。本文尝试从翻转课堂和项目教学相结合的角度探讨“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的 教学现状分析
1.不同专业学生知识背景差别较大
调查发现,学生对本课程都满怀兴趣和热情,然而不同专业学生其知识背景差别较大,影响了最终的学习效果。突出表现为:教育技术学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技术水平较高,能熟练运用photoshop、illustrator等软件,但最终的设计作业主题不明确,缺少形式美感,上演“技术秀”。广告学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设计软件的学习上要耗费较多学时,较难掌握软件复杂的功能设置,最终的作业往往上演“创意秀”,技术简单,创意精彩。此外,即便是同一个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上也存在差异,使得教学进度无法统一,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不同的专业特色增大了课程容量
由于设计类软件层出不穷,软件版本不断更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广告设计、课件设计、印刷设计等应用领域对于图文设计的要求存在差异,比如广告设计注重创意,课件设计注重认知,印刷设计注重版面输出等,即虽然设计本质相同,但各自的专业特点都会增加课程内容,扩展课程容量。
3.教学模式脱离真实的社会情境
“计算机图文设计”教学通常采用实例教学法,教师把课程内容分解为典型实例,在课堂上演示实例的设计、制作过程,强调重点、难点,总结设计规律,并给学生布置难易程度相当的任务;学生围绕任务搜集、共享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践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学实例着重某些软件的功能使用,是单学科的问题解决,任务彼此孤立,缺少联系,与特定领域的设计实践、职业需要、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无法掌握完整的设计流程。与单任务、单学科的案例教学相比,基于真实情境中的综合多学科的项目教学模式更合适。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概述
1.翻转课堂的来源与发展
最初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教学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州林立高中的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1],他们尝试颠覆传统课堂,将课堂上的“教师讲课”和课后的“学生完成作业”这两个阶段颠倒过来。从教学资源的角度看,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教学资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通常的做法是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不需要在课堂上花费时间听教师讲授概念和操作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在课前观看视频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交流互动、完成作业、协作探究。翻转课堂在2011年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3],到如今在世界各地备受关注,并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应用。伴随教学过程的翻转,各教学要素和环节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形成了一种“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4]的新型教学结构。知识传授在课前完成,延长了课堂活动的时间,教师成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和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而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中心,怎样通过课程设计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内化成为优化学习效果的关键。多数人都把翻转课堂视作一种教学模式,也有专家把翻转课堂看作一种教学组织形式[5]。本文把翻转课堂看作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项目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共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翻转课堂能够使学生自主掌控学习,增加师生互动,重构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引发了我国大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浪潮。在中国知网上以“翻转课堂”作为篇名关键词搜索,截至2015年7月,可以得到的文献数量有2,224篇,其中2014年1,013篇,2015年1,056篇。从文献数量上可以看出翻转课堂是最近教学研究的热点课题。翻转课堂的重要学习资源是微视频,各种录屏软件如camtasiastudio、snagit、flash cam等降低了视频编辑的技术难度。微视频制作要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无须一味地“炫技术”,教学和学习都不能为技术所捆绑。在教学实践中,翻转的形式也在不断地被重新定义,课前不再是单纯观看教学视频,还包括阅读教材、课件、查找资料、收集问题、针对话题采访、邀请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等各种资源和活动形式。课堂的“翻转”只是一种手段,调动学生高度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才是翻转的目的。
2.项目教学模式的含义
项目教学,是以学习、研究某种或多种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推销给客户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关问题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模式[6]。项目教学提供真实的内容和技能应用情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精心设计教学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自主建构专业知识和技能[7]。项目教学强调实践性和体验性,将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融为一体,让学生体会到生产中运用的设备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项目进行分解并示范,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从前期的规划设计,到实施,到最终得到工作成果,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图文设计”的项目教学,主要是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通过设计真实完整的项目,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够最终设计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平面作品。3.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在“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
在“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中运用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在课程内容、学生的知识储备、资源环境、技术支持等方面都具备可行性。本课程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大部分内容适合以项目的方式开展教学,便于组织自主学习探究、小组合作类型的教学活 动[8]。同时,本课程面临软件种类多、课程容量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把软件技术的学习主要放到课外,有助于学生利用网络观看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进行案例点评和制作实践,使学习更有成效。大学生都已经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环境下资源的获取、处理、传输、共享等信息技术素养,已经具备较高的信息化学习能力。从外部的支持环境来说,各类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越来越高,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都能够有效运用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当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各自的精品课程网站、视频公开课网站、微课网站等,把最优秀的资源放到了网络上,实现各类资源的共享。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为导向,把设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把对图像、文字的认知和解读蕴含在设计项目中,最终使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设计软件的用法,而且能够制作满足设计需要的图像类素材,设计制作出具备视觉传达功能和形式美感的平面作品。
三、“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教学
目标分类和教学项目的设计
具体、细化的教学目标是项目设计的依据和前提,因此首先要在分析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计算机图文设计”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技能、情感三个层次。详细目标如表1所示。
教学项目的设计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要本着实用、可行、趣味的原则进行。我们首先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并对广告学、新闻学、数字出版和教育技术的往届毕业生进行了访谈,组织学生到广告公司、包装印刷公司、婚纱影楼等实地调研,了解市场的需求,将项目设计、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的需要结合起来。同时,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力求使项目设计贴近生活,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通常在大
一、大二开设,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信息技术素养以及不同专业的需要,我们设计了基础训练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两种层次。其中,把ps的用法、ai的基本用法融入基础训练项目中,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由浅入深来安排基础项目的先后顺序。基础项目主要聚焦于促进学生理解概念,并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用法和技巧。综合训练项目包括设计的完整过程,涉及摄影、图文设计、色彩调整、印刷输出等多个环节,融入文字设计、色彩设计、版式设计、广告设计、课件设计等内容,由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表2列举了“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的8个基础训练项目和7个综合训练项目,这些项目基本能够涵盖“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模型的设计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为宗旨,是连接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桥梁。翻转课堂是将传统的课堂传授和课后的知识内化颠倒过来,笔者在张金磊构建的教学模式[9]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设计出课前准备、课堂交流实践、课后展示评价三段式的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与资源共享
在课前准备与资源共享阶段,教师对课程的精心设计、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课件和视频并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疑难问题的整理,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明确的目标,为此教师要在课件中提供本项目的知识结构图,并提供样例和素材。而课件的设计、微视频的录制以及教学网站的建立是一个教师团队长期合作、协商和积累的过程,否则在每节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课堂交流与实践提升
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会发现一些疑难问题。总之,学生是有准备地进入课堂的。在课堂学习阶段,首先师生共同讨论疑难问题,强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接下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实践。每个基础训练项目通常包含多个内容,学生在课前初步练习和课堂讨论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其他的训练内容,更加熟练、深入地掌握本项目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训练项目的课堂交流往往围绕案例的点评来进行。首先呈现课前阶段搜集的案例,教师引导学生从设计主题、创意技法、画面组成元素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案例,从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内化平面设计的方法流程。然后按照课前划分的小组共享资源,合作完成设计项目。教师在实践阶段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对出现的疑问随时记录整理。课堂交流实践阶段的教学结构如图2所示。在课堂交流与实践提升阶段,教师对项目案例的点评和对课堂环节的把握以及学生小组的协作实践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的内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历届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课件设计大赛的综合实践项目引入课堂,并评析往届学生的竞赛获奖案例,或引入某著名设计师或者著名论坛的设计主题,把平面设计理论和软件使用融合到综合项目的设计中,以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扎实的设计理论和实践技能。
3.课后评价与总结反思
基础训练项目往往是由个人独立完成,内容简单,评价标准明确,采用组内互评的方式不但提升了评价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增进小组成员的相互学习和了解。综合训练项目是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的,每个小组具有不同的主题和创意,所以不同组间进行评价更合理。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教师调整教学项目、教学方案的有效途径。
五、基于翻转课堂的“数码产品
宣传单设计”项目教学案例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基础项目重视软件的技术训练,综合项目重视图文设计的创意,把理论应用于设计实践中。根据前面提出的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流程,我们以综合训练项目“数码产品宣传单设计”为例(3课时),阐述项目的实施过程,如表3所示。
六、总结与反思
在“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掌握图文设计的流程,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深化与拓展的能力[10]。采用翻转课堂的组织形式顺应了高校信息化教学的需求,是“技术促进教学的典范”[11],体现了广大学生网上学习自由、灵活、合作共享的特点,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12]。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不仅适用于“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也适用于软件学习类的其他课程。
反思本次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有几点感触:
第一,项目的编制。这种教学模式运用的难点主要在于把课程内容整编成层次不同的项目。这需要教学团队成员集体的努力,不仅需要对课程内容的灵活把握,还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得到实际的编制依据。
第二,视频的录制。对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梳理,再录制视频,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比较其他的学习资源形式,视频录制具有一定的难度。本课程的录制是与视听媒体的相关教师合作录制大课,用抓屏软件录制微课,前后花费了两个学期的时间。今后,这些视频随着软件版本的提升需要不断更新和修改,这对于人力、物力将是较大的挑战。
第四,教师的角色。任何教学改革都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精力。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使教师的工作量猛增,不仅需要准备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源,而且要从“讲授者”变为“指导者”。指导的最主要任务是推动个别化的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像“计算机图文设计”这类设计课程学习个性化显著,如果缺少了教师的指导,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的设问、指点、评价非常重要,需要教师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理念、专业技能和态度。当前,网络上有很多关于翻转课堂的案例,教师可以从中获取经验,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果,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远比模式本身更重要。
[参考文献]
[1] sams,aaron.the flipped classroom,242nd nation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chemical-society(acs).aug 28-sep 01,2011.[2]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0-66.[3][9]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4] 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18.[5] 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79-85.[6] 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113.[7] 王秋实.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20.[8] 邬彤.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9,(6):95-98.[10] 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96-104.[11] 王长江,胡卫平,李卫东.“翻转的”课堂:技术促进的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3-78.[12] 徐旭,钟绍春,马相春.基于翻转课堂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及支撑系统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5):107.收稿日期:2015-09-14
定稿日期:2015-10-19
作者简介:朱荣,讲师,曲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76826)。
李晓飞,副教授;李顺,讲师。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76826)。
第五篇:《小学习作课题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
蕲春县张榜镇中心小学
《小学习作教学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大多数小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教作文。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并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纵观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出现了一些总是不得不令人忧虑的现象。我校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孩子,他们的生活面狭窄,体验不丰富,素材积累不充分。不留心观察生活,缺少从生活中摄取材料的能力。大部分小学生的作文形式化,比较空洞,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内容与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与创新意识。学生虚假作文,“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作文教学游离于生活,学生作文兴趣不高,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少灵性与创新。在实际教学中因为一些共性问题起步晚、坡度陡、不得法,使得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不注意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学生写作内容空泛,教师批改不得要领,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引领学生的语文兴趣。应当从什么地方切入,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学生摆脱困境,爱上作文呢?根据小学生喜欢生活,喜欢玩的天性,我们想到了生活,提出以“生活”为载体、以“体验”为突破口、以“快乐写作”为主渠道的方法,尝试改进小学作文教学。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习作教学研
究与实践》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我校1--6年级的学生及相关语文教师。
2、作文教学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实践,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爱写作,从而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习作教学的价值:吐露真言、抒发真情。
2、习作教学的本质:返朴归真,生活本源。
3、习作教学的要求:乐于表达,快乐分享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把《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习作的新要求与当前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的时弊密切结合,以学生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放飞学生为突破口,以回归生活、自然为载体,以启发想象为催化剂,以阅读教学中有机渗透习作能力为切入点,让学生会写、爱写、敢写、有的写,写出自己的情,写出自己的爱,写出自己的观,写出自己的想。学会用眼睛和心灵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书写世界。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是首要目标。——达到“给动力”
2、解除学生的畏作心理,培养其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人文意
识,以及认真观察周边事物、勤于攫取生活、勤于思考各种现象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敢于、勤于、善于、乐于说真言、写实话、吐真情。
——实现“善学写”
3、培养学生会观察、会提问、会联想、会描写的写作能力,把内容写具体。
——达成“写具体”
4、激发学生深度创新、多角度思维、巧妙构思、谋篇布局。——力呈“巧构思”
5、体现生活,想表达;用心观察,会表达。——展现“会表达”
6.引导学生掌握自主修改的习作步骤与方法,了解习作存在的一些毛病。
——实施“导修改”
六、研究内容
1、学生自主积累语言信息。学校储存有几万册书,每班设立“图书角”,要求学生每周读一本书,积累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
2、结合课标文本要求,扎实达成阶段目标。1--2年级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每天能写几个具体的语句;3—4年级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5--6年级学生自主组织生活素材,教育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并做日记、周记。
3、放手大胆写作,享受自主之乐。习作中不苛求纯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写自己所爱,自己所能的不同形式的习作,形成习作教学中差异性和灵活性,自主命题、自主选材、自主立意、自主修改、自主表达。
4、鼓励与众不同,体验创新之乐。充分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大胆鼓励学生想象、求异,开展寻疑习作、进行想象习作、鼓励求异习作、尝试探究习作。
5、开展对应活动,推进课题展开。结合学校“快乐阅读”活动的开展及每天20分钟的阅读课时间,大量阅读与动笔有机的结合,让他们自由的阅读,享受阅读的快乐,并时刻注重积累,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力求灵活多样感受形式之乐,听与写的结合、画与写的结合、读与写的结合、做与写的结合、玩与写的结合、看与写的结合。
6、学生是习作主人,修改评讲有特色。把作文的评讲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学生通过与别人的交流、反馈中,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能够自己得出自己表达之中的优劣之处。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开动大脑机器,起动各种感官,使想象活起来,思维活起来,语言也活起来,最终使习作评改也活起来,使习作能力在评讲中得到提高。
七、研究方法
1、调查法。采用问卷、测试、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并研究习作教学现状及小学生习作水平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2、行动研究法。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3、结合观察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八、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有《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新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有明确的要求,为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导向。
2、展开问题研究,解决各阶段习作难题。习作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多数学生不喜欢习作,甚至害怕习作。本课题研究与实施将有助于改变学生不喜欢习作的现状,课题研究具有很大载体。
3、把握总体目标,注重低中高段系统性。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的研究价位较高。
4、细化阶段性目标,课题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生活中就有作文,自然中就有作文,阅读中就能学会习作方法。只要落实到实处,就一定能做好。
5、横纵向比较反思,聘请专家行家指导。
九、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6.9--2017.1)
(1)开好课题申报准备会,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向县教育局上报课题研究方案。(2)落实课题组成员,调查分析学生平时的习作兴趣,原有的习作水平;问卷调查老师习作指导的困惑。
(3)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明确课题研究方案;分解和落实课题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研究探索阶段(2017.2--2018.5)
(1)学习、积累与课题有关的相关理论,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及研究特色,合理借鉴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组织教师学习相关习作材料,交流教师学习笔记。
(2)课题组成员分头在自己班级上开展实验研究,加强阅读,合理利用好“读书角”、《朝读经典》、《优秀作文集》读本等。让学生摘抄、背诵好词,好句,好段,好文。
(3)3--6年级积极开展日记、周记、单元作文以及作文竞赛活动;1--2年级开展看图写话、比赛活动。
(4)教师与学生以班会的形式,谈谈对开展习作活动的感受。教师作好班会记录,整理材料,并上交心得体会。
(5)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每个语文教师上一节习作教学观摩课。
(6)收集“小学习作课题研究与实践”的优秀案例及学生摘抄笔记,教师论文及该阶段学生作品。(相关教师对应相关6个内容上交6篇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8.6--2018.9)
(1)根据中期实施阶段的经验和调整的试验方案,继续做好课题工作,进一步完善课题的工作体系,全面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2)在总结课题案例的基础上,在习作研究中形成“小学生快乐习作研究教学体系”,完成教师的研究论文、快乐习作教学的课堂教学实录、学生快乐习作集,完成终端成果报告。
(3)组织课题结题报告会,接受教育局检查、评估、验收,展示
课题研究成果。
十、课题管理
1、健全组织。成立习作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组,由课题负责人担任组长。
2、规范操作。我们将严格按照课题研究的规范进行操作,着力做好“学习-调查研究-评估-总结-推广”五个环节的工作。
3、机制激励。对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奖励。
4、形成合力。协调好社会、家庭、学生等方面工作,形成研究合力。
十一、课题组成员
(一)领导小组 总负责:陈维义 组长:方正坤 副组长:詹桓桓张叶刚 组员:李波韩桂馨何琳刘晓巍
(二)课题组 组长:詹桓桓 副组长:何琳
年级组负责人:低段(一二年级):张媛媛 中段(三四年级):刘晓巍 高段(五六年级):刘奕
组员:朱琼林叶建豪张媛媛操琼裴晓华等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