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几点尝试
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几点尝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重视课堂生成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时,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留有缺口的圆,说:“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有时不需要太圆满的知识,圆满的教学反而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因为学生天生好奇,他们的快乐是在探求知识生成的过程中有一个个新发现,破解一个个新知识的奥秘。在他们能够“自力更生”的时候,教师就要引导他们“艰苦奋斗”。留个缺口给学生,不仅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更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二、优化教学过程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并非一无是处,但是操作不当容易滑入老师“包讲包会”的窠臼,学生不用预习,反正老师会讲,学生不用探究,反正老师会教。一切依赖老师的教,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逐渐萎缩,学生的奇思妙想逐渐泯灭。《玉溪市中小学深化教学改革指导意见》提出:各学科课堂教学要遵循“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评教”的原则,建立教师引导、合作探究、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走上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道路,逐渐体会到了学习的魅力和乐趣。
三、学生设计习题丰富学生学习任务
赞可夫说:“教学方法如果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会变得高度有效。”让学生设计习题,学生设计习题前要细心揣摩,要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想到的问题或题型并用自己的话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学生设计习题,觉得自己的地位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感到很新奇,变传统的压抑为开放,变厌烦为乐意,投入的激情也必然会高涨,做起来也特别认真。我在报纸上看到有关报道:某校有一位英语老师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改变了班上从不做作业的3名男生,随之还把他们的作业粘贴到班级的学习园地中进行表扬。
如:学了因式分解后,我的学生设计这样一组作业:
①请你从下列各式中,任意选择两式作差,并将得到的结果因式分解:
②请写出一个三项式,使它能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公式法来因式分解,你编的三项式是,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两个作业题概括了本节内容的重点,还能兼顾学生的成绩差异,第一题,成绩稍弱的学生选9a2与1的差或1与4b2的差分解因式,成绩稍好的选9a2与(x+y)2的差、(x+y)2与4b2的差或9a2与4b2的差分解因式。第二题成绩稍弱的学生提公因式是单独一个数字或一个字母,而成绩稍好的是一个数字与字母合成的单项式。
四、重视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例如,我教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1.2.2数轴》这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让学生完成下面这道题:
一儿童节那天,小天使乐乐要到学校、书店、儿童医院给孩子们送健康与快乐。她的家与学校、书店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家位于学校西边300米处,书店位于学校东边200米处,乐乐先到学校和书店,接着又向西走了700米来到儿童医院。你能帮乐乐找出家A、学校B、书店C、儿童医院D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吗?
学生的解题方法多种多样,有以“家”为原点画数轴,有以“书店”为原点画数轴,还有以“医院”为原点画数轴,不论哪种画数轴的方法,都可以找到家A,学校B,书店C,儿童医院D在数轴上对应的数,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五、撰写学习小结帮助学生自主建构
正是受课程改革中教师写教后反思的启示,我试着让学生在上完每一节课后,坚持撰写学习小结。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及时复习,有利于对当堂课教学内容的回忆与记忆;㈡、目前开放性试题比重明显增加,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这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写的能力;㈢、通过这种渠道与学生交流思想,可以增进师生友情,培养学生情商,指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
小结每节课时的内容,有的把知识点以提纲式整理,有的整理出本节的重点题型和一题多解的方法,有的学生写出了疑点和困惑,还有的学生联系生活,展开了小研究,写出一个个小论文。
例如,上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20)+(+3)-(-5)-(+7),转化成(-20)+(+3)+(+5)+(-7),学生都能做,省略加号和括号是-20+3+5-7,学生能理解来龙去脉,但一时不能很好的接受。我在批?学生小结时,有个学生是这样说的:老师,我认为写起来简单,但算起来费劲儿,为了保证不出错,我还是要带上括号和加号,但在一个周内,我一定能掌握简写这一种方法,并主动请您考查,可以吗?
学生能对比两种方法的优劣,并与老师进行思想交流,这样的教和学都很轻松。
再比如,我上完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学生这样写道:学数学真好!
我为我爸解决难题!我家承包了一个很大的鱼塘,鱼类的繁殖很快,爸爸决定出售整个鱼塘。里面有多少条鱼?一共有多少千克?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爸爸,今天,我爸数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给爸爸讲了:今天捞出100条鱼,称出重量和作上记号,任何放回鱼塘,过了几天,再用这样的方法重复试验,就能估计鱼塘鱼的数量和质量。爸爸就可以放心出售鱼塘啦!
事实上,老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当然不在同一水平上,每一个数学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上已有多年,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数学的各种方法已了然在胸,对于一些题目特别是重复了好几年的数学题只需看一下标题即可知道此题的解题思路。学生的学习小结必然引发教师更为深刻的教学反思,这样就能更加有效的促进教学相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发挥知识形成过程的价值,鼓励自主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生成、设计、展示和反思的过程,让学生“再发现”地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感受到数学发展的乐趣。
第二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几点体会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几点体会
阅读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会使人受益一生。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在于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以后,阅读一篇美文时,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文章的意境。而不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对文章作肢解性解读。无论是整体把握,还是大量课外阅读,都依赖于学生的独立阅读。我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谈谈体会。
1.改革教学方法
打破以往“灌输式”、“一味牵着学生鼻子走”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由自己确定。如我在教学《林海》一课,指导学习“岭”“林”“花”三部分时,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一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因为是自己喜欢的内容,用的是自己喜欢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了自身发展的主体权,体现出了自主精神,为创造力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培养了自学能力。在交流学习收获时,学生都发表了见解。有的学生喜欢岭,通过自学已经弄懂了“岭”的特点,然后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兴安岭的“岭”与秦岭的“岭”的不同;有的学生喜欢林,读了以后感受到浩瀚无边的“林”;有的学生喜欢那儿的“花”,每人都有新见解、新发现。运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真正尊重了学生,让学生乐意学,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2.抓“课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
“课题”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常常简要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阅读教学中,往往老师第一个步骤总要揭示课题。如何揭题?要考虑通过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自己探求内容的兴趣。兴趣越浓,越能激发学习热忱,学习积极性越高,越能持久,越能主动学习。比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我出示课题后,提问:“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他们是怎么样从“和”到“不和”又到“和”的?再让学生对照“课题”快速默读一遍课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一般要求学生汇报了解课文情况,回答对了表示肯定或表扬,如果回答得不很满意,那么老师不能批评,而是要求他们认真阅读,保持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主张讨论法
叶圣陶先生主张让学生讨论。他说:“上课的活动,教学上的用语称为‘讨论’,预习得对不对,充分不充分,由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讨论能够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这里所说的“讨论”如果用后现代课程观观照,便是对话。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形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示。”对话是多重的,并且通过对话相互交换观念、建议、结果和以往经验的得与失,这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4.1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
目标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他们会根据情况提出自己想要达到的学习目的,这一做法既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提问:“对于这篇课文,你想学会些什么呢?”学生经过思考分析说出学习目标:“课题为什么是可爱的草塘?它有哪些可爱之处?作者一开始觉得这里没有意思,后来为什么爱上了这里呢?”在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我给予肯定,同时告诉大家,这些问题正是本堂课想要实现的学习目标。制定目标不但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2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一名优秀的学生,首先不是看他是否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是看他能否提出自己想弄懂的问题。在教学中,我把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4.3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学生只有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也就是说,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关键的。主要采取了学生自学、小组讨论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自学主要是指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带着自己想出的问题看书、思考,这样全体学生都有了参与学习的机会。小组讨论主要指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往往正确的答案就是在激烈的争论中诞生的。教师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激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5.创设活动情境,展示心灵自由
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与否是学习最终成功与否的关键。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只有通过一些特定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我创设了特定的教学情境――举办中央电视台《当代工人》采访活动。活动伊始,我介绍:“各位工人师傅们,大家好!我是中央电视台《当代工人》栏目的主持人。今天把各位请来,是想和大家聊一聊当年你们和詹天佑一起修筑京张铁路的有关情况……”课堂自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现场采访。“主持人”的热情友好、真诚谦和深深地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学生自然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他们争先恐后地与“主持人”交流,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这种交流,不仅是师生在言语上的交流,更是双方在情感和心灵上的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学建议”的第一条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敢于打破常规,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尽可能地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途径
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途径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多年来都会不自觉地走回教学的老套路:以老师为中心,在老师的管控下,学生跟着老师走,然后完成一系列设计好的教学步骤,达到了老师提出的“预期目标”,教学也就落下了帷幕。这种以教为本的思想,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期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精疲力尽,无所适从,严重制约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新课标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主体性”即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家布鲁诺也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首先必须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兴趣是课堂教学的润滑油与原动力。学生对语文学科感兴趣,就会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求知兴趣,不断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不断给学生成就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与自信。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自主角色,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课堂疲乏,引导学生深入文章深层,主动探索。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就要关注他们的需要,爱护他们的好奇心,珍视他们的个性体验。因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启迪智慧,全面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发现和解决新问题。例如教学《散步》一文时,在导入之初,老师营造浓厚的氛围:孝敬父母、尊老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人世间最美的情感――亲情。其实,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如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之后激发学生求知兴趣:《散步》一课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一问值千金,同学们兴趣大增,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二、关注全体,引发学生自主参与
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是新时期教育追求的新方向。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不能统一标准,而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真正做到有教无类。我们要关心、理解、爱护、信任每一位学生,要牢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把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充分地开发出来,使每一个人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引导每一位学生自主参与,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因材施教,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差生”够得着,“优生”吃得饱。例如教学《丑小鸭》一课,导入: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问:有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吗?这一发问,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学习欲望,点燃学生求知火花,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之后设计有梯度的问题:问题一: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它刚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请联系书中的语句回答。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这些问题,“差生”只要稍微努力,即可达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始终关注全体学生,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能够凸显,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三、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想象空间
创设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大胆想象,一定会点燃学生的想象火花,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有无限的想象作为诱惑,学生一定会主动参与,全程跟进。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交流情境,运用投影、音像等手段,图文并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中得到激发,产生强烈的学习冲动,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还可以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展示其奇特的想象能力,为全面激发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在文章的结尾处,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皇帝回宫之后,大发雷霆,之后是如何对待他“诚实的老大臣”和那两个骗子的?这样的情境,留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任意驰骋,让全体学生不知不觉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实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打破定论,散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多年来,教师有了太多的顺理成章,有了太多的标准答案,有了太多的金科玉律,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有了太多定论,学生只能被动上课,被动思考,被动练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把每一位学生发动起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会丧失殆尽。孔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必须有一点怀疑精神,有了敢于怀疑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只有打破定势,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使他们的自主探究得到支持。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在人的心里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只有求同存异,才会有创新。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护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感受,积极评价每一位进步的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以学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了,我在教学中始终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数学老师十分的不易,特别是经历了上海的学习和考察之后,更是觉得教师的观念应与时俱进,不能只用经验教学,要常教常新,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践,谈谈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一.激发兴趣,增强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能否学好某一学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喜欢这一门学科,因此,作为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的产生又离不开教师的影响,一个教师的理念,学识,工作态度等对学生都有强烈的示范性。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1.注重课堂导入的巧妙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注意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老师如果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一种吸引人的导入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每名学生带入学习中来.比如:在学习有理数加法法则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有理数按符号是怎样分类的?。。如果两个有理数相加,会有几种情况?。。你能画示意图解释算式的实际意义吗?”问题一出,学生回答非常踊跃,课堂推进非常顺利,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
2.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曾提出一个著名的火把理论,既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所以讲课语言幽默和说话简练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因为好的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我在进行合并同类项这节课的教学时,根据学生经常出现合并不完全和漏项的问题,编了这样的顺口溜:“看同类,并同类,最后检查漏同类.”又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有的学生对系数化1和移项变号不能正确区分,我就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乘积倍数除化1,遇到加减变号移。” 学生听完后,非常高兴,并能自觉地去使用,学习兴趣激增,效果显著。除了教学语言外,还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语音,语调及眼神等肢体语言对学生产生的微妙的影响。
3.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新课改以来,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成为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动画的课件,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爱你这个老师,进而就爱你的教的这一门课,因而老师要教好一门课,首先是要关心爱护学生,与同学们和谐相处,同学们亲你、敬你的时候,学生对你的教学也就十分的感兴趣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师生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友好相待,用赏识、赞许、鼓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善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包括荒唐、可笑的问题,使学生愿意提出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
总之,教师精心地进行情境设计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加强数学知识的生活性
人们对数学的认识源于生活实践,因此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学生身边的事中挖掘数学内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现对学生的人为关怀,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上下工夫,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如在讲到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应用题时,有一个例题的未知数不明显,在对课堂预设时,觉得直接讲,不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于是根据学生熟悉的情境,自编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感觉如何设未知数合适,这个问题是:“我们班3名男生和2名女生一天中午吃饭共花34元钱;2名男生和3名女生一天中午吃饭共花31元钱;假设每名男孩和每名女孩的花钱分别相同。求5名男孩和3名女孩一天中午能花多少钱?”问题一出,学生很兴奋,有试数的,有计算的,经过交流,学生自己找到设未知数的方法,并能解决同类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放手实践,自主合作
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了在实践中落实这一理念,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如培养小讲师,代替老师给全班同学上课。通过实践,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老师备课的辛苦,同时,也发现了看似简单的知识技能里面的许多疑问,从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质疑。做小师傅,“好”带“差”,让成绩好的帮助成绩差的学生,结成学习小伙伴,实行阶段性评比,看哪个小组的帮助取得了实效性的进展,哪个接受帮助的学生成绩进步最快,可以作为小老师去帮助下一名学生,这样对学习差的学生也是一个最好的激励,这种做法使我们老师减轻了压力,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的友谊和责任心.另外,在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中,尽量让学生举出浅显的例子,或用身体语言现身说法,或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培养实践意识,加强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持久。
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育是一种满足学生需要的服务,这种需要的满足,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这种满足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如,在讲到一元一次方程时,先讲解法,后讲应用。还有些课时,一节课的内容学生消化不了,就应调为两课时。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的需要是课堂成功与否的标志,在教学中,也只有找准了“学生需要”这根弦,教育教学才会产生魔力,把学生深深地吸引。真可谓“胸中有书,目中有人”。
总之,新课改以来,师生角色的转换,淡化了教师的权威角色,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以不懈地自我提高以获得学生的尊重和拥护,要用研究的思维去理解教学,用研究的方法去改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五篇:运用尝试教学法发展学生主体性(精选)
运用尝试教学法发展学生主体性
主体性是热作为对象性活动的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才能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积极的.生动活泼的思维发展。尝试教学法是以尝试题为训练方式,通过精心设计提问,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获得“尝试——成功——再尝试——再成功”的心理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敢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精神,并使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运用尝试教学法,发展学生的独特性。
1.尝试教学法运用学习不可替代律,强调学生自学.尝试。让学生从小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不能依赖别人。长期训练能养成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性。例如“小数除法”中“循环小数”一节,我出示尝试题“1÷6”后,请学生自学例
7、例8,并自写思考题。讨论时,学生提出的思考题有:“10÷3的商有何特点?应该如何表示?”,“例
7、例8的商有何共同的特点?有什么不同之处?”,“什么叫做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怎样表示?”等等。我又补充了一些问题,像“遇到商是循环小数时,应在竖式中除到哪儿为止?”等问题。这节课学生上得极有兴趣,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2.尝试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试”。教学适时,总是让学生先“试一试”,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然后教师再给予针对性指导。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人,是探索的主体,他们在不受任何思维禁锢的状态下,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使学生产生我能学好的意识,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独立性。
例如,教学《比一比》时,我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能告诉我“=”、“>”和“<”的这几个符号的读法和用法吗(边板书)?”话音刚落,他们就七嘴八舌、自信地猜测着,我没有马上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阅读书本的图文,感受教材所提供的情境、文字,小组开展讨论找答案。虽然是一年级的学生,也可通过看书思考找到答案,并且清楚地知道“=”、“>”和“<”的用法,接着通过尝试练习,证明他们总结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同时,在他们的细心观察下,又想出了独特的方法来区分“>”和“<”,有个别小组甚至看着这些符号的读法和用法,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享受尝试成功的喜悦,而教师只要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加以小结强调就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运用尝试教学法,发展学生的主动性
主动性是对现实的选择,是对外界适应的能动性。尝试教学法强调和谐气氛的创设.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宽松的环境和可预见性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获得“人人能尝试.尝试能成功”的心理取向。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教师先提出尝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思维的束缚,学生可以这样试也可以那样试,为学生留下了自我探索和创新的空间;为学生获取知识、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实现学习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主动性。
1.利用学生心理特点,将目标具体化,鼓起学生尝试的勇气和学习兴趣。尝试教学法要求教师把每次学习的内容明确地.分层次地设计在一个个具体的尝试题中,使学生在每次尝试成功的同时,激起他们对新问题.新知识产生敢于尝试。善于阐释 的心理指向,从而调动的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主动地 探索新知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后,教师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有何异同?你能用最简捷的方法求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吗?”这样,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尝试.讨论.交流,进而获得问题的解决,避免的相关内容分课教学的思维中断,遗稿了教学效率,发展了学生的主动性。
2.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动作思维。尝试教学法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如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首先布置一些课外准备课:(1)用硬纸做一个圆柱体;(2)观察这个圆柱体由哪几部分组成?(3)圆柱体各部分有什么关系?这样,在学新课时。学生因具备了课前操作练习,很容易回答出圆柱体侧面面积和表面积公式。即便回答不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检查尝试操作题中的个别错误,进行反馈自省,从而在遭受挫折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运用尝试教学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对实现的超越,是主体发展的最高表现。尝试教学法设置的尝试题,允许学生“越轨”,给予学生思维的广阔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有学生质疑:比的后项不能为零,为什么足球比赛会出现1比0”呢?同学们通过讨论发现,足球比赛中使用的比是表示两个队进球数的相差关系,而我们学习的“比”是表示两个数想除的关系,它们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尝试教学法同时强调题组训练,通过多样.多变的练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须知,小学生学习数学,不是仅仅以接受知识为目的。对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养成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教学法正是采取学生尝试.操作为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主动地解决问题以获得新知识的。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推动了学生个性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