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如何寻找语文教学的切入点
浅析如何寻找语文教学的切入点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语文阅读课文的字数,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而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如何才能使阅读教学富有成效,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是至关重要的。切入点不同于导课,导课好比是做个引子,切入点事实上就是你整堂课的脉络走向。
切入点就是文章的突破口,它并不是固定在某一点,而在于每个老师在充分挖掘课文之后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所选取的充满个性化的设计。语文教学中若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最大程度上的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去,同时这个最佳切入点也能为教学设计的提问环节做好铺垫。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牵课文这头“牛”,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呢?
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文章标题入手
题者“额头”也,目者“眼睛”也。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都是作者经过反复斟酌推敲之后定的,是文章内容、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承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章标题入手学习课文,能够正确的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树立一种标题意识。
有的标题,是对全文内容的提挈,有的标题揭示文章的中心,有的标题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问题:“谁在套谁?”随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讨论的深入,学生的结论会越来越深刻:沙皇专制套别里科夫;别里科夫套身边的人;别里科夫套自己。
例如鲁迅的《药》是一篇老课文了,怎么切入?有的老师从文章的标题切入,问:这药是指什么?病人是谁?药效如何?何人开的药方?让学生对文章的情节、人物形象、主旨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又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可以通过标题中的“百草园”“三味书屋”来进行对比教学,既简洁明了又深刻地揭示出文章的中心。《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一文,根据标题的暗示,分析先生的“说”与“做”来达到教学目的。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从插图入手
课文的插图有着不可低估的教学价值,无论是形象的写实画还是抽象的写意画,都不会是教材中的装饰物而已。插图一般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绝不能小视插图的作用,在吃透文本的同时,可以大胆地利用插图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相对现代文较抽象的诗歌教学中,学生单凭想象很难达到真正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一幅插图,就可以将诗歌与绘画结合,二者交相辉映。诗歌的教学往往是由景入情、由情至理。如诗歌《天净沙?秋思》的教学,大可以通过叫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找出诗中的十个意象来进行本诗的教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直接形象的观察中,以画解诗,更好地理解“思”意。又如在《童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鹤唳云端”景象的插图进行教学。
三、车到山前必有路――从关键语句入手
以课文杨绛的《老王》的教学为例:
(一)在快速阅读课文之后,请大家来找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对老王情感的句子。
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一眼找到文章的着眼点。也就是文末的“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
(二)进一步提问:这个幸运的人是谁?不幸者又是谁呢?
这样一问,学生很容易找到本篇文章的主角:“我”,老王。
(三)回味一下文章的基本情节,之后,用一个字来评价老王。
大部分学生都回答出老王的“苦”和“善”,到这步,文章的很多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都自然而然的会被学生所注意到,那么重点的赏析也就能水到渠成了。
(四)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衰弱不幸的老王,在送完鸡蛋和香油的第二天,就去世了,而,幸运的我,所谓幸运的人,真的是那么幸运吗?从而引出对于作者的介绍,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本文作者杨绛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又如张晓风的《行道树》文章的首尾都出现了“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快乐而忧愁的树”。这句话的反复出现为我们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围绕这句话可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能看出行道树为什么既快乐又忧愁吗?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反复品读,行道树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形象就会逐步展现在我们面前。
四、插上想象的翅膀――从文章留白入手
留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让欣赏着拥有独立而富有个性的想象的空间。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等景象来渲染表达含蓄内敛的意境。文学,亦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的留白。
如《项链》一文中结尾的叙述在马迪尔德得知真相之后戛然而止,给师生留下了许多遐想的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借“留白”发挥,给《项链》构思一个后续。又如一老师在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教学中,让学生想象共工与颛顼争帝失败之后,赢者的颛顼会对共工说什么?通过填补这个空白,学生就能进一步理解颛顼的自大和共工的愤怒,对后文共工怒触不周山的行为就有了个全面的解读。
留白是作者的一种智慧,教师能恰到好处的利用课文中的留白,是一种境界。通过学生有依据的想象,不仅可以在初步探究的基础上可以清楚的看出学生的感知有没有偏离文章的中心,而且经过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和渗透教学目的也变得更加容易,最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课堂,是真正属于学生的。
语文教学是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灵感教学,语文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特点和教师个人的喜好,多的角度去设计课堂的切入点。教无定法,让我们在自由的语文课堂中,尽情徜徉。
参考文献:
[1]燕桂荣,《选点突破,牵一发而动全身》,《文史资料》2010年2月号中旬刊。
[2]邵红立,《在阅读中找到解读文本的支点》,《现代阅读》2010年2月第2期。
[3]侯艾华,《抓住切入点,挖掘知识链》教育》P34页。,《语文
第二篇:阅读教学寻找最佳切入点
阅读教学寻找突破口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感悟理解语言的重要途径,因此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课堂上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很关键。阅读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把握教材及学生特点,寻找最佳切入点,以有效的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课文为例,切入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玩入手寻找最佳切入点。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些课如能配合课文内容,从玩入手,可以很快唤起学生热烈、高昂的情绪,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如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让孩子们戴上头饰按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让学生表演每个动物当大王时的情景,在轻松的玩乐中把语言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情形,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体会强迫别人做事给人带来的不便,懂得要尊重他人。学生通过动作和语言的表演,理解了内容,懂得了道理。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可以多设计这样让学生做动作,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形式,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从课题入手寻找最佳切入点。奇妙的解题,通常可以引人入胜,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整堂课带来积极情绪。如讲《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可计划这样题目:①这课主要围绕标题的哪一个字写的?②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③它向谁借尾巴,借到了没有?这样围绕一个“借”字,层层深入追问,用意奇妙,恰到好处。
再如《我为你骄傲》一课,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什么是骄傲?谁感到骄傲?为什么骄傲?一系列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
3.从奇入手寻找到最佳切入点。稀罕的事物容易激起学生的求和欲望,孕育浓厚的探求兴趣。从教学内容出发,提出让人感到奇特的问题,可以使课堂教
学增加情趣。如讲《蓝树叶》一课,出示课题后问学生:①树叶本来是绿色的,怎么会有蓝树叶呢?②这些树叶是怎么成为蓝色的呢?这时学生好奇心理促使他们迫切地想知道造成蓝树叶的原由,从而引发了阅读的欲望。
4.从趣入手寻找最佳切入点。“趣”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致,这无疑会唤起学习的积极情绪。如讲《小猫种鱼》一课,教师板书课题后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看了这个标题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说:“菜是可以种出来,鱼怎么可以种呢?”有的说:“庄稼是种得长起来,鱼怎么种得起来?我觉得很滑稽。”教师顺势引导:“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好好读读《小猫种鱼》这篇课文吧?”教师短短的几句话,就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从疑入手寻找最佳切入点。念书须有疑,有疑才会有探求真知的意愿。如讲《三个儿子》一文中,老爷爷说了这样一句话:“三个儿子?我只看到一个儿子。”课文明明讲到三个妈妈和三个儿子,可是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因为只有一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用实际行动关心妈妈,是真正孝顺妈妈的好儿子。这样从使人感到疑惑的地方入手,不仅能激发兴趣,而且有助于理解。
6.从中心入手寻找最佳切入点。提出能够揭示文章中心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理解感悟。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向学生提问: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没有了?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阅读,感悟到美丽的小村庄带给人们幸福的生活,人们的乱砍乱伐造成了小村庄的毁灭,同时也摧毁了自己的家园,从而理解人们破坏环境造成了小村庄的毁灭。
寻找最佳切入点,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人文精神和情感熏陶,注重能力培养,寻找突破口,把握最佳契机,突破重点难点,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进行顺利,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寻找课堂教学的理想切入点
寻找课堂教学的理想切入点
寻找课堂教学的理想切入点 程予东
最近,听了不少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面对同一文本,由于施教者解读角度不同,所以教学设计、风格呈现出相异的模式。不过,笔者觉得有的课听来让人如舟行碧波,轻松自如;有的听来则如负重登山,艰难苦涩。如何会产生如此洞天之别呢?经过比较发现,切入点的选择正是重要原因之一。
《邓稼先》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杨振宁用小标题的形式介绍了这位与他有着半个世纪友情的卓越科学家其崇高的精神。一教师在教学《邓稼先》一课时,采用的教学模式是着重每个小标题各个层次的独立解析。例如在《“两弹”元勋》部分了解邓稼先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巨大贡献,在《邓稼先与奥本海默》部分了解两人的不同性格特征,在《民族感情?友情?》部分分析邓稼先对民族和朋友的情感……思路零碎支离,学生跟着教师一个标题一个标题跟进,邓稼先的崇高精神难以凸显,学生心灵不易触动。而另一位教师则不然,他紧紧抓住了文本第一个小标题中的最后一段话:“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个看似矛盾的句子,成为了立起课堂教学的骨架。该教师密切围着此句追问,邓稼先的非凡成就在哪里?对我们民族有巨大贡献的人为什么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呢?由此引发学生对下文诸多标题内容的探询,从而顺畅地感知邓稼先的高尚人格。
教学时,合宜的切入模式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那么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入点该怎样寻找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解读文章题目
写作时我们要求学生要善于出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其实不但写作要具有题目意识,课堂教学的切入也不妨多关注一下题目。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构思,情感的抒发等都会在题目中隐现出来。如果善于审读题目,那么为课堂教学的切入无疑是非常有效的做法。
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目把文章写作的对象分作两部分,其一是百草园,其二是三味书屋。回忆的重心在这里,叙写视角有空间和时间的转移。他的另一篇散文《阿长与<山海经>》,题目蕴含信息更是集中。阿长是鲁迅对儿时保姆的一种称呼,语含贬义。而《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的地理著作,又是我国第一部神话传说大汇编。一个“与”字将一个普通人和一部古典名著放在了并列的位置上了。这分明是一种赞扬之情啊。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她到底做了什么?作者竟然将她和一部古典名著等量齐观?题目非常匠心,我们一字不能忽焉。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可以说是简省高效。
其二、发现矛盾之处。
文本的矛盾处指的是文中那些在语言表达上出现的对立处。看起来对立,其实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是和整个文章的气息相贯通的,是辩证的统一。你需要思考的是作者为什么要用看似矛盾的语言来表述。这样的话,文章的构思,内容的丰富,情感的腾挪都会进入你的思考领地。抓住文章的矛盾处可以说是抓住了入文的关键。
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最后这样写: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那夜的戏好看吗?通过阅读小说,我们知道那夜的戏充满了遗憾:首先是近台没有空,只得远远的看;接着就是双喜说的那个有名的铁头老生,白日里可以翻八十四个筋斗,夜里也没有看到;再是最愿意看的蛇精和套了黄衣跳老虎也是等了多时不见影子;后来实在有些困倦,托桂生去买豆浆也没有买到;最后是最怕的老旦坐下来哼唱不休。总而言之,那夜的戏确实不好看。可是如此让人失望的戏,为什么鲁迅在结尾处还要说再也看不到这样好的戏了呢?戏不精彩,精彩的是和看戏相关的人。阿发所说的偷自家的豆无不表现出了平桥村人纯朴无私的人情,还有六一公公对被人偷豆表现出的感激更是凸显了这种人情的纯朴。
教学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的时候,文章最后一句话是这样写的: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这样的句子可以说是解读行道树形象的关键之处。为什么这样说呢?忧愁和快乐在表意上是相对的。但是它可以引发我们对课文内容的探问,行道树为什么会立在城市的飞尘里?它原来的位置在哪里?它忧愁的感情因何而起?它的快乐又是因何而生?
文本中的矛盾处,看似有悖常理常情,但是细究下来就会发现它往往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它有时昭示着人物个性特征的丰富性,立体感,有时又隐着作者行文的主旨。在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上如果我们善于抓住矛盾处,质疑、探究,对话的宽度和广度就会增强。
其三、抓住关节之点。
何谓关节点呢?我们说是那些起关键性作用的环节。作者构思文章的时候往往立片言以居要。我们在教学文章时就要力求找到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居要之言。这些居要之言能够集中揭示中心,关涉作者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文章的神经中杈或信息节点,具有发散和贯通文章的作用。
例如教学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时,笔者曾经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巨人之所以被誉为巨在于他首先他具有巨大影响,影响巨大是知道的人多,多至万千大众,是谁把他的消息传给众人?使众人了解到什么?朗读课文从中找到问题的核心答案。学生找到了这样的文字:我们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您真实的好灵魂。这些文字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一些信息:客人来到贝多芬的住地是带着神圣的使命来的,客人表达了对贝多芬崇敬的情感,引出下文贝多芬的内心独白,充分展示好灵魂的丰富内涵。
学习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时,文章最后一句话“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应是学习本文的极好抓手。你自然会思考,不幸者的不幸在哪里?不幸者是怎样一个人?杨绛是一个幸运的人吗?联系时代背景,答案是否定的。她不是多次帮助老王这个人吗?她的愧怍因何而生呢?一个句子牵引出了对整篇文章思路的关注主题的探究拷问。
笔者发现,关节点的句子大多体现在文章的起始句,主旨句,过渡句,总结句上。找出这样的句子,可以说是找到了课堂教学的理想切入点,它可以使你的教学思路清晰明了,教学紧密集中。
当然找到具有引领解读全文的句子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并非易事,它必须建立在施教者仔细阅读文本、深入思考的基础之上。我们的语文教师实在应该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感知的心灵来走进文本。细心找寻课文的矛盾处、关节处,并以此为突破口,让它卸去你细碎的满堂问造成的学生学习的疲惫,换你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在,还给学生真正的语文享受。
【
相关链接:
走在风外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ouzaifengwai 】
第四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寻找切入点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寻找切入点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找准课文的切入点是课堂教学最关键的步骤。所谓切入点,就是分析一篇课文的着眼点和突破口。从这个突破口入手,就能提纲挈领地对课文进行全面剖析,把课文分析透彻,分析到位。切入点把握得好,一篇课文就能很流畅地讲好;切入点选取得好往往会取得引人入胜、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切入点
古人攻坚,讲求突破,攻其要害,任你金城汤池,只要一点突破,便可土崩瓦解。讲析课文,寻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可以化难为易,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迅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切入点找得好,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使教师和学生两者都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培养审题能力
题目好比文章的眼睛。高明的作家总是精心设计题目,用来揭示中心,交代写作对象,提出论点问题,提示行文线索及结构思路等。文本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本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比如在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杜十娘是谁?杜十娘为什么沉百宝箱?“怒”字反映出杜十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一连串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主动从文本中找寻答案,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会被分析,也不会使教学过于枯燥。
二、从文眼入手,抓住关键词
有的文章里面,有作者非常明显的写作意图与情感表达,只要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文章的要领。例如在教巴金的《小狗包弟》时,我让学生速读课文,找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到文章最后就找到了: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然后抓住这一点展开,为什么要对一只小狗表示歉意,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又是什么样的背景呢?这样步步展开,完成对整篇文章的学习。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抓住文章的文眼“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郁达夫笔下的秋,无论是秋声、秋色,还是秋雨、秋蝉都带着浓浓的凄清之感。李清照的《声声慢》,她所要表现的就是一个字“愁”,抓住这一字眼,不管是间接用“黄花、淡酒、细雨、梧桐”抒情,还是直接用“凄凄惨惨戚戚”抒情,所有问题都离不开“愁”这一文眼,所以以文眼为切入点,事半功倍。
三、从朗读切入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适合于诗歌,诗歌的含蓄隽永,音韵的和谐优美,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更多的是朗诵中体会出来的”。长期以来,高中教学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的、确定的知识,过于侧重技能训练,忽视、漠视阅读带给人的审美体验与审美享受。这应该是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或者是不能真正提高语文修养的原因之一。从朗读入手,精读、细读、大声读、有感情地读,读到诗歌里面去,感动自己,打动他人。读好了,就能说明对诗歌所要传递的情感与情味已经掌握理解,就无需教师再分析、分解诗歌。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生分组读,每组采用不同的形式读,男女混合朗读,全班齐读,从各种各样的诵读中,推荐朗诵得最好的学生,进行配乐朗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朗诵水平提高,也在朗诵中得到锻炼,感受到康桥的优美、作者的不舍,获得美的享受。我在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没有讲解文章的内容,只是让学生分组分节地朗读,读完后请学生相互讨论、分析该如何读,从语速的快慢、语音的高低、语调的轻重缓急、情感的把握等各方面,当学生读出作者要对自己的乳母大堰河所表达的情感,读出凄凉深沉怀念的情味,说明他们已经理解了文章,只有理解了才能从朗读中传递出来,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不必再做过多的讲解。
又如,我在教授文言文的时候,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诵读。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读熟,快读;先泛读,再精读。通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古文的魅力,感悟古人的精神品格,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读进去之后,语文素养自然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四、设置情境切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切入其实可以交给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作为课堂导入,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给有表演能力的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全班同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进课堂。例如在讲《古代诗歌典型意象的象征意义》一课时,“意象”这一概念特别抽象,学生感到陌生,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男女朋友。男朋友手持一枝花(除玫瑰外的其他花草都可以),向女朋友求婚,结果被拒绝。
师:为何被拒绝?应该送什么?
生:拿的花不对,应该送玫瑰。
师:为什么?
生:玫瑰的花语才是爱情。
师:其实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就是有关花与花语的知识,不过在古诗词里面我们称之为“意象”,花是“象”,“花语”是“意”。这样结合生活实际把“意象”这一概念解释清楚。让学生表演情景剧导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兴致盎然地投入新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再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作者李贺被称为“诗鬼”,他的诗歌形象鲜明,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对诗歌鉴赏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如果逐字逐句翻译、分析,就不免枯燥,晦涩。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制作一张演奏会海报,需要把演奏者、演出地、演出的时间、乐器、乐器材料构造、演奏过程中所见所到之处、演奏的效果,都找出来,填写在自己的海报上。用学生喜欢的这种形式,完成对这首诗的基本信息的概括,调动学生学习这首诗的积极性。再掌握深层次的研究写作技巧与方法,就会更容易。浅入深出,兴致盎然,做到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马笑霞.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五篇:语文教学要找准切入点
语文教学要找准切入点
面对一篇完整的文章,应如何讲解,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构思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备课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目前,有不少老师在处理教材时简单化、模式化,按照“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整体感知,逐段分析,结构特点,主题思想,课后习题”这样一个固定公式,按部就班讲解。这就像一个屠夫,肢解了动物后,告诉大家哪个是头,哪个是尾,将一篇完美的文章弄得支离破碎,成为一堆机械的文字组合,令学生大为头疼,倍感乏味。语文课之所以上成这种样子,就在于老师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性,没有找准切入点。
切入点选择得准确与否,是能否上好语文课的关键。选择好了,可以提纲挈领,突出重点,使整节课显得完美而有条理,就像专题讲座一样,浑然一体而又深刻全面。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切入点呢?这就犹如一位雕刻家面对一块璞玉,首先要审视,即从单元训练重点和文章自身特点出发,认真分析,构思;其次要求“新”,不要落于俗套,要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特长,突出个性化;第三,要全面,所找的切入点应该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第四,要注意“一课一点”,一篇文章突出一个重点,不要杂糅,防止其它内容喧宾夺主,湮没重点。
依据上述四个原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选择切入点:
一、从课题切入,培养审题、拟题能力 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眼睛。既要学生从这“眼睛”里洞察到文章的内容,又要使好文章有一个好题目,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课题切入,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审题、拟题能力。
如教授《谈<水浒>人物和结构》一课时,就可从课题切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样题目样式说明了什么?”
学生经过讨论,就可得出:
1、本课作者从人物形象和文章结构两个方面评论《水浒》这部作品。
2、作者采用漫谈的形式进行评论。
3、文章主要内容可以分做两部分。
通过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学生对本文的写作思路和语言特色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引领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及文章结构。
二、找准关键词语为切入点
课文中有些词语看似平淡,但是用得恰当却十分传神,是文章的眼睛,这就是所谓的“文眼”,教学时引导学生重锤敲打关键词,领会词语蕴含的情感这同样可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从整体内容切入,提高概括、归纳、分析、理解能力
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和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进一步提高概括、归纳、分析、理解的能力,可以从文章的主题内容方面切入。例如在教授《窗》时,就抓住了文章的社会现实意义为切入点,围绕“窗”,让学生由现实之“窗”到心灵之“窗”,理解窗的作用和意义,就把课文的主旨等揭示得清清楚楚,让学生读懂了这篇文章。
四、从小处着眼,传授知识
鹤壁的贾燕老师在教授《说“木叶”》时,就是以“意象”为切入点,围绕“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拓展延伸,展开教学。这样的学习,紧贴生活,学用结合,令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从语言切入,引导揣摩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作品所有的思想含义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因此,我们切不可放过品读作品中好的语言。
在教授《我的空中楼阁》时,就可以以语言特色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感受作品清新优美的语言,进而把握作者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理解作者热爱自然,追求自然美的美好感情。
六、以画面为切入点
文章中的插图是主要内容的再现,引导学生领悟插图,可以体验文中的意境。如《有的人》,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赞美了鲁迅及鲁迅一样的革命人士。文中配有插图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字幅和鲁迅肖像,这就是文章的切入点,使文章意境得到了再现,难懂的内容变得容易了。
七、抓住心理矛盾为教学的切入点
有的课文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这是文章的跌宏起伏之处。抓住这些“矛盾”往往可以把文章理解透彻,《穷人》一文就是很好的例子。人物的内心矛盾,形象的再现了人物的高尚品德。抓住桑那的内心矛盾,学生更能体会桑那同情孤儿的苦心。桑那为了救人之难、甘愿承担一切后果的崇高品质跃然纸上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坚持学生自主的原则,统揽教材,综合教与学两个主体,从不同方面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完美性和艺术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