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实施方案[定稿]

时间:2019-05-12 23:3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实施方案[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实施方案[定稿]》。

第一篇: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实施方案[定稿]

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实施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的总体目标是:创新精英工程教育模式,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和项目资助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索精英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该项目具体分三个阶段来进行。

1.筹划启动阶段(至2011年):在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面同时启动精英工程人才的培养计划;在校企联盟的基础上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探索校企联合精英工程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制订培养方案,启动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组织实施阶段(至2013年):参与计划的首批本科生毕业;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和项目资助制;完成工程博士培养方案,启动工程博士的培养。

3.深化总结阶段(至2014年):参加计划的首批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完成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创建以项目资助制为核心的校企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新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标,上海交通大学拟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1.创建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精英人才的新模式:与企业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创新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通过与企业联合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共同负责学生的培养;确保学生有本科生阶段半年以上和研究生阶段一年以上的在企业学习培养时间,学生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课题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2.建立面向“三位一体”目标体系的课程体系,实施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通过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创新项目,培养跨学科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国际化合作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通过开设综合性课程、讲座等培养学生关心和领悟人类发展重大问题(如环境、能源、气候等)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建设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级工程训练与创新中心,搭建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工程型的课程设计改革,加强系统化工程训练;改革毕业设计模式,强调面向工程实际,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结合企业工程项目的研发,培养研究生能够关注社会发展,捕捉社会需求,善于发现、凝练、解决企业重大工程问题的能力。

4.面向工程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探讨将教师的科研与工程实践融会于工程教育教学之中的有效途径;发挥工程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采用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工程案例引用、工程实践与科学研究相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

5.建设国际化工程教育教学优质资源:逐步建设一批全英语示范课程、若干全英语工程专业课程(或系列英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全英语教材;进一步推进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办学。

6.建立面向工程专业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方法,包括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培养过程控制标准、毕业生质量评价等。

为完善改革措施,上海交通大学拟出台以下四项配套政策:

1.教师考核制度。改革教师考评制度,注重工科类教师工程能力的提升。由人事处负责,2011年出台。

2.教师聘任制度。就教师聘任、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等事宜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参与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教师的待遇,鼓励在职教师到企业亲历工程实践或进修,了解企业需求,参与课程改革和工程项目研发。由人事处负责,2011年出台。

3.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制订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聘请资深工程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加强学生在工业界实战能力的培养。由人事处负责,2011年出台。

4.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开放实验室以及相关学科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的政策。由教务处、研究生院、实验室与设备处、科研院协同负责,2011年出台。

该项目还通过以下保障条件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学校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总体协调该计划实施中的重大事宜;对于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业,学校将在经费投入上予以支持;加大实验条件建设力度,建设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建立鼓励教授吸纳学生参与其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机制。

该项目的进度安排是:2010年,完成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在六个优势工科专业启动试点,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开始培养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本科生和专业硕士研究生;2012年,启动“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推出工程博士培养方案;2013年,首批参与计划的本科生毕业,在试点专业完成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014年,首批参与计划的研究生毕业,全面完成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和项目资助制为核心的校企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新模式的创建。(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供稿)

第二篇: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实施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实施方案.txt同志们:别炒股,风险太大了,还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亏呀!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实施方案

2011-03-04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的总体目标是:创新精英工程教育模式,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和项目资助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索精英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该项目具体分三个阶段来进行。

1.筹划启动阶段(至2011年):在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面同时启动精英工程人才的培养计划;在校企联盟的基础上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探索校企联合精英工程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制订培养方案,启动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组织实施阶段(至2013年):参与计划的首批本科生毕业;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和项目资助制;完成工程博士培养方案,启动工程博士的培养。

3.深化总结阶段(至2014年):参加计划的首批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完成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创建以项目资助制为核心的校企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新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标,上海交通大学拟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1.创建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精英人才的新模式:与企业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创新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通过与企业联合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共同负责学生的培养;确保学生有本科生阶段半年以上和研究生阶段一年以上的在企业学习培养时间,学生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课题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2.建立面向“三位一体”目标体系的课程体系,实施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通过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创新项目,培养跨学科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国际化合作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通过开设综合性课程、讲座等培养学生关心和领悟人类发展重大问题(如环境、能源、气候等)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建设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级工程训练与创新中心,搭建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工程型的课程设计改革,加强系统化工程训练;改革毕业设计模式,强调面向工程实际,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结合企业工程项目的研发,培养研究生能够关注社会发展,捕捉社会需求,善于发现、凝练、解决企业重大工程问题的能力。

4.面向工程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探讨将教师的科研与工程实践融会于工程教育教学之中的有效途径;发挥工程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采用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工程案例引用、工程实践与科学研究相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

5.建设国际化工程教育教学优质资源:逐步建设一批全英语示范课程、若干全英语工程专业课程(或系列英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全英语教材;进一步推进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办学。

6.建立面向工程专业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方法,包括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培养过程控制标准、毕业生质量评价等。

为完善改革措施,上海交通大学拟出台以下四项配套政策:

1.教师考核制度。改革教师考评制度,注重工科类教师工程能力的提升。由人事处负责,2011年出台。

2.教师聘任制度。就教师聘任、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等事宜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参与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教师的待遇,鼓励在职教师到企业亲历工程实践或进修,了解企业需求,参与课程改革和工程项目研发。由人事处负责,2011年出台。

3.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制订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聘请资深工程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加强学生在工业界实战能力的培养。由人事处负责,2011年出台。

4.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开放实验室以及相关学科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的政策。由教务处、研究生院、实验室与设备处、科研院协同负责,2011年出台。

该项目还通过以下保障条件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学校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总体协调该计划实施中的重大事宜;对于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业,学校将在经费投入上予以支持;加大实验条件建设力度,建设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建立鼓励教授吸纳学生参与其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机制。

该项目的进度安排是:2010年,完成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在六个优势工科专业启动试点,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开始培养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本科生和专业硕士研究生;2012年,启动“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推出工程博士培养方案;2013年,首批参与计划的本科生毕业,在试点专业完成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014年,首批参与计划的研究生毕业,全面完成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和项目资助制为核心的校企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新模式的创建。

第三篇:校企合作 探索大学生实习新模式

校企合作 探索大学生实习新模式

(2008-03-14 12:13:12)转载▼

标签: 杂谈

摘要:由于受到就业形势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实习工作也开始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成为教学管理人员所应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在分析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实习的两种模式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校企合作的新的大学生实习的模式,以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关键词:大学生实习校企合作

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随着大学的扩招,未来几年每年都将有不断增多的毕业生加入就业大军,而毕业生最大的就业劣势就是缺乏工作经验。这样大学生实习不仅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学生步入职场的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和生活实际,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还能提高他们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且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才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并据此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虽然近几年,大学生实习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也取得许多可喜的成果。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实习工作中也引发了一些新问题,这一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困难越来越大,已成为目前教学工作中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加强这一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已成为社会和教育界关心的焦点之一,也成为我们教学管理人员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实习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学校不具体安排实习时间,一般给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由学生自己联系,自由选择实习单位,自主确定实习时间,最后直接上交一份盖有实习单位公章以及签有实习单位鉴定意见的表格。另一种形式则是由学校在教学计划中集中留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供学生在这一段时间突击实习。这两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譬如第一种模式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专业特点和发展前途的岗位,呈现出实习岗位与就业目标一致性的特点,求的是一个磨练和积累的机会,为学生今后的正式就业添加自信的砝码。第二种模式则便于学校集中安排实习时间,把实习作为各专业学习的一部分内容,实现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完成的,这样较好地保证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内容不至于发生脱节,有利于实现学校教学计划与实习计划相吻合。但是这两种模式目前也受到普遍的诟病,主要在于这两种模式存在不同程度的流于形式,而缺乏实际的效果。经过认真的分析,并结合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我们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从教育系统内部看,影响实习质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教学观念上许多高校还是把课堂传授知识作为首要任务,而把实习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因此,一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发生冲突时,往往以牺牲实践教学为代价。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许多学校教学实习的经费十几年不变甚至逐年减少,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建设相对滞后于其他教学基本建设。因此许多学校对学生的实习采取“放羊”,就是像第一种模式那样,由学生自主确定实习单位,而学校并不介入,这使得一些有门路的同学可以利用父母的人际关系,帮其搞定一切。而大多数没有门路的同学则发现顺利找到一个实习单位,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主要是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工作经验,对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处理比较陌生,而现在的实习单位又比较看重这些,所以对于像那些第一次找实习单位的实习生大多数公司都不欢迎。最后他们为了应付学校的实习任务而随便找一个与他们本身专业并不适合的单位实习,或者利用其他手段仅是取得了工作单位的实习鉴定,而没有参加具体的实习工作。

第二,管理不严格,使教学实习效果不理想。特别是第一种情况,仅仅凭借一张并不能说明问题的表格,而缺少相应的严格的管理和质量监控,这也使得一些校外实习流于形式,甚至变成参观游览。

第三,管理模式陈旧,没有顺应社会的变化。对于第二种模式,许多高等学校的实习方式都是延续过去多年的做法,即成批量进行,每次实习的时间比较短,并且各个学校几乎都在同一时间安排实习。这与企业的工作安排产生了矛盾,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大批量的学生参加实际工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企业需要人时,学校却按兵不动,这自然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影响了实习的效果。

从教育系统外部看,影响大学生实习质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转制、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工艺技术保密等因素,使许多企业对大学生的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已不如以前热情,有的甚至拒绝接受学生实习。所以会出现在第一种“放羊”模式下的,学生并没有参与真正的实习活动。即便有些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一般也不让学生接触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这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形成反差,影响实习效果。

其次,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对学生的教学实习是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的企业对教学实习是作为一项业务工作来经营。学生去企业实习,学校需要向企业付一定的实习费用,再加上学生的交通、住宿补贴等,费用较高,这对高等学校来讲,负担是比较重的。所以高校在对待学生实习这方面的问题上给予的支持力度不够,不是根据情况的需要,而让学生去自找门路实习。

第三,国家缺少鼓励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学生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政策及法规。所以有些学校会集体选择一个集中的实习时间,而不考虑各个专业,系所对应不同行业不同的发展时效性,只是为了应付大纲规定中的任务,而不考虑实习要达到的效果。

总的来说以上两种模式还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痕迹,而不能适应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所以为了弥补以上两种模式的缺陷,我们认为应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拓宽工作思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建立大学生实习新模式,走学校和企业合作,产学合作的实习模式。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实习工作是学校一方受益;而市场经济的特点是要双方均受益,这样才能长久。因此,寻找与企业共赢的契合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怎样让企业获益?怎样与企业进行主动接触、积极合作,这些都将成为今后高校实习管理工作应该考虑的重点。因此学校应采取适当的形式,建立起与企业间紧密的、稳定的联系,并想方设法发挥出“准人力资源”的作用,拓展产学合作的内容,让企业介入教学实践环节。首先,要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通过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及社会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使全社会都关心并支持大学生教学实习及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国家应从财政、税收、交通等方面着手研究制定一些有利于社会支持产学合作教育的政策和法规,逐步形成社会各界自觉支持教育的运行机制。

第三,建立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高等学校要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大力推动各种形式的产、学合作教育,鼓励高校发挥自身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一、建立产学合作教育服务中心,这是侧重于提供信息服务的合作形式。她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教务处与相关院系共管、计划性强而灵活性不足的实习组织方式。产学合作教育中心的工作,主要负责整个学校的学生实习的全面服务型工作。一方面是通过与产方的紧密联系,分析研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学生,按专业需要和就业意向引导和指导学生参与实习和社会实践;另一方面是积极地向企事业单位推荐学校的学生,为他们寻找到合适的人力资源;同时,跟踪合作教育的全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理论指导实践。在服务中心下根据不同的院系可在具体设立若干个产学合作教育工作站,不同的学院对应不同的行业领域,这些工作站负责收集企业提供的技改课题,学校负责安排合适的学生进站工作,以解决企业的课题。同时,工作站又是具体实施产学合作教育的工作场所,在工作站中,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学校的教师共同组成了学生课题指导小组,对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提供帮助,同时对学生的生活、待遇等做出安排。

二、成立股份制办学实体。这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校企合作教育形式,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具体办法主要是在高校内部建立这种办学实体,成立类似于股份制办学的学院,该学院以集资入股形式创建,高校作为办学主体,以无形资产占30%的恒定股份,再在社会上寻找相应企业以资金或实物入股,共同组成董事会,共同管理该学院,利益共享、任务互担,使得企业与学校建立了以利益分配机制为基础的合作关系。学生校外实习主要在股东企业中进行。股东企业各异的生产品种和管理模式、不同的工艺流程和控制措施,不同年代、不同国别的设备以及不同的生产技术等,都将会极大地丰富实习的内容。或许由于一些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限制,有些高校还具备建立这种股份制办学实体的条件,但是可以尝试着与国内比较知名的一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共建。共建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现场教学的办法,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设备的可操作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使动脑和动手在第一时间同时完成。

三、与企业所属学校合作办学。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都办有自己的技术学校或职工大学,与这些企业所属的学校合作办学,对方可以方便安排实习学生的后勤管理和协助指导,同时也为这些学校教师进修、优秀学生深造开辟了一条通道。

四、发挥大学科技园中企业的教育功能。大学科技园正在我国蓬勃兴起,由于大学科技园与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资产关系、技术渊源、合作关系、原来的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校友关系,更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先进的技术样本,正是极好的实习基地。大学可以利用大学科技园的有利条件在培养科技产业管理人才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学校可以与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签订了高新科技产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在本科生中举办高科技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强化班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企业见习和创业设计两个重要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大学科技园的特殊园区环境和氛围中迅速提高能力和素质。以商学院的学生实习为例,由学校在商学院的实习生中组建这种强化班,再采取了咨询项目式的管理方式,班内分为若干个实习小组,实习的每个小组相当于一个项目组,由学校联系科技园中的相关企业,让实习的同学先进行为期一周的企业内部调研,然后是为期一周的企业外部调研,接着是为期两周的报告写作与修改时间,最后是赴企业汇报。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强调这种项目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在实习活动要求每个小组在实习之前就制定好详细的实习计划和调研提纲,在实习结束后还要提交不少于10000字的调研报告和不少于10000字的诊断报告,每位同学还要提交不少于6000字的支撑性报告,此外每个小组还要制作不少于60张的PPT到企业汇报并接受企业方面的质询。这样在实习期间,学生与企业的沟通工作比如联系访谈、分发问卷等工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去做,这无疑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而且这也是对集体协作能力的一种考验。通过对企业的不同方面的调研,学生必须发现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考给出合理的决策化建议。实习过程中,每个小组需对自己的工作进展作中期报告,以保持调研工作的正确方向。实习结束后,企业会对报告做出相关评价,相当于项目验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咨询项目的一般流程,而且对咨询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方面也有了切身的体会把学生以往被动参观式实习变为学生主动调研式实习,学生必须学会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交相应的调研报告与分析诊断报告。实习不再只是一个花架子,而是真正锻炼学生能力,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这样,通过企业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强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认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而且可以真正给企业一些决策建议,增强高校的社会影响力。(04年文档,被发现于老旧优盘)

第四篇: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

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探析

作者:阳素娥,肖湘君,曾建红,黄月圆,陈旭,叶巧群

【摘要】 随着我国地方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高等医药院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科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医药院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新形势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模式。

【关键词】 药学人才;校企培养;社会服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ness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according to the hgher mdical and parmaceut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wn peculiarity,how to follow the development trend,make scientific orientation and innovate th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will b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w situation pharmacy training model,and put forward a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of community pharmacy “pharmaceutical care”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training.【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talent;schoolenterprise training mode;social services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教育部“十一五”发展纲要的体现,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地方经济建设和高校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而医药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必须结合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办学特色,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推动高校科学发展[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针对我国药学教育教学现状,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模式,是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药学教育科学发展,从而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的必要性

1.1 是药师职能转换的需求

随着国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对生命和健康质量高度关注,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大病上医院、小病到药店、没病多保健已蔚然成风。同时医疗制度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新农合”及城镇医保制度的建立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我国社会药房的职能正从传统的单纯药品销售向高层次的提供药学服务转换[2]。社会药房作为公众药品供应主渠道之一,在日显重要的社区保健事业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公众呼唤社会药房药师作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肩负起指导顾客选择安全、经济、有效的药品的重任[3]。社会药房执业药师在指导公众合理用药、促进全民身体健康、降低卫生资源消耗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药师职能的转换要求药师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因此,深化药学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社会药房药学服务教育、改善社会药房药师知识结构、完善药学服务体系和社会药房功能,培养适应社会药房需求的药学服务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4];也是实现药学教育与国际接轨、顺应国际药学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是拓宽药学办学空间、拓展药学生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是加快药学建设步伐、推进药学院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途径。

1.2 是现行药师队伍建设现状的需求

我国新医改《实施方案》中指出“零售药店必须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和指导”。自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至2008年底,已有162 632人取得执业药师资格。目前我国社会药房(零售)药店总量已达34万家,按每个药店至少配备1名执业药师计算,我国零售药店执业药师的缺口为32.4万人,而从业药师同样匮乏[5]。按照发达国家药学保健水平的正常配置,目前我国的执业药师无论是数量还是素质与国外社会药房药学服务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6]。从药师质量上看,大多数传统药学高等教育培养的社会药房从业人员(含执业药师),对临床医学、药物治疗等知识欠缺,知识结构不尽如人意。药学工作新模式的转变,使社会药房能够开展药学服务的人才极度缺乏[7]。

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模式的探索

我国传统的药学教育是以药物为中心的知识、技能教育,注重药物研制、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培养,所培养的人才往往存在明显的知识结构缺陷[8]。因此,为了满足社会药房对药学服务的需求,适应药学事业向保证合理用药的方向发展,与国际教育接轨,我们以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模式创新试验区为依托,以“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为基础,积极探索订单式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模式。主要举措如下:一是开展社会药房药学教育。率先在国内地方医药院校中开展社会药房药学教育,改革传统的以药物为中心的培养模式(药物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目标定位于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9]。二是创新课程体系。参照国际上对药师的要求,以生物药学、药学、行为学与社会科学三个课程模块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知识能力和结构的要求。三是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以突出对药品合理使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人文关怀、沟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改革创新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增加社会药房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社会药房综合技能的训练,与企业共同建立后期实践综合技能训练项目[10],以适应社会药房的需要。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模式的探索,近年来,我们先后与深圳海王星辰连锁药店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关系,并就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师、提高社会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等进行有益的探索。目前已在药学高职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药房从业人员。2008年4月,与深圳海王星辰连锁药店有限公司开办首期社会药房药学服务实验班,2009年有74人到该公司实习。其中90%以上的同学被公司确定录用。公司认为经校企联合培养的社会药房药学服务实验班学生,在药学服务技能、医学知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药品使用知识等方面与传统药学毕业生相比有明显优势,从而有力促进了创新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开展。2009年以来,继续开办了深圳海王星辰、广东大参林连锁药店两个“社会药房药学服务实验班”,企业定期派人到学校给实验班学生上课,深受学生欢迎。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的效果 3.1 拓宽了毕业生就业途径

近年来,随着医药工业化、规模化、自动化、集约化以及全国医药企业大规模的GMP和GSP验证结束,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学人才需求量急剧减少。同时由于医改推进、医院制剂室的撤销,药品研发部门、检验机构对药学毕业生的需求也大大萎缩,导致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内的就业渠道越来越狭窄[11]。此外,由于我们地处西部地区,就业形势显得更为严峻。然而由于社会药房(连锁药店)的快速发展,使药店对药学人才需求日趋旺盛。致使现有药学教育模式培养的药学生呈饱和趋势,毕业生的就业主渠道由原来的企业药品生产技术、医院药房、制剂室、药品研发、检验以及药品监督管理机构为主转为以医药公司、药品生产企业营销部、连锁药店(社会药房)药师为主的岗位转换,随之,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主要基地也由药厂转换为社会药房。到社会药房实习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因此,我们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模式,将 “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以实习推动就业[12],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模式的开展,拓宽了药学毕业生就业渠道,有力地促进了药学毕业生的就业。2008年毕业的药学生从事社会药房“药学服务”工作约占30%,2009年达到了51%.3.2 校企互动、互惠互利,拓展了服务领域

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短暂需求上,要立足地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方面,加强与广西医药企业的合作,建立有形的合作平台,拓宽合作领域,开辟广西区内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的社会药房药学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改革创新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强化社会药房药学人才综合技能的训练,以培养真正适应社会药房需要的合格药学服务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要求具备多学科综合知识,能够开展良好药学专业化服务的药师,以提升社会药房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与竞争优势。校企联合对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结合社会需求,定位明确,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毕业生的适应性普遍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好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普遍认可,从而有效拓展药学生的就业空间,拓宽了地方医药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

我们认为,地方医药院校应针对我国现阶段社会药房执业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低下的状况,参考国外药学教育发展经验,适时调整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社会药房药学教育,培养适应社会药房需求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地方医药院校形成办学优势,提高自己竞争实力的有效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地方医药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参考文献】

[1] 王华锋.未来医药从业者都应成为执业药师——提高学历起点要求,建立终身教育制度[J].中国医药报,2009,2:26.[2] 巢勤华.社会药房亟待提高药学服务水平[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7,15(3):236238.[3] 陈旭,晁志,彭慧.开展社会药房药学教育的必要性及培养模式探讨[J].药学教育,2008,24(3):57.[4] 廖沈涵.高等药学教育现状与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面临的形势[J].中国执业药师,2007,37(1):1718.[5] 冉启文,钟春艳.社会药房的现状分析和未来发展前景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2):105106.[6] Wermeille J,Bennie M,Brown I,et al.Pharmaceutical care model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integration of the community pharmacist into the diabetes teama pilot study[J].Pharm World Sci,2004,26(1):1825.[7] 吴晓明.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药学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2004年年会资料汇编,中国高等药学教育的现状和展望[R].2004.[8] 罗焕敏.我国药学教育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药学教育,2005,21(3):810.[9] 干荣富.美国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运作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39(1):6567.[10] 倪永兵,黄文龙,陈永法.国外社会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影响因素[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6):425428.[11] 梁建林.高等职业教育全方位的工学结合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1(7):3437.[12] 罗晓清.对制定药学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6,2(22):123125.

第五篇:探索通过校企合作在实践中培养实用型人才

探索通过校企合作在实践中培养实用型人才

【摘 要】当前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单纯的理论教学,旧有经验的复制,忽略实践动手能力,以考试分数评高低,忽视人文教育等都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目前,各地涌现的各类大中专院校,特别是高职类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新时代教育人才上的创新,但大多数院校更多注重的是形式而不深入研究方法,培养方案较为单一,在传统校企合作中只是将学生以订单班的形式定时派送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合作模式与效果都不甚理想。本文讨论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以及在实践中摸索出的高效率的校企合作方案。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一、现实背景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和要求,通过教学和生产的有机结合,培养有较高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的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之一。近年来逐步尝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模式,2013年底初步形成涵盖教学与实习、生产与管理、教师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等的科学、有序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劳力密集型、粗放型和低附加值型产业将逐步被高新技术型、集约型和高附加值型产业取代,这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人才。国务院、教育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按照“素质培养为先、职业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要求,构建“校企一体、岗位能力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建设,以企业为依托,以“教、学、做、知识、能力、素质”六位一体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突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专兼结合、动态组合、团队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增强各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适应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完善“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建设产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重点,构建体现“产学结合、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模拟实训功能于一体的学习型实训基地,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岗位综合能力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需求。

(四)高职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高职生身心发展规律迫切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弱化理论学习,强化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适应企业和岗位的需要。而目前制约高职校技能训练的一个瓶颈就是学校缺乏真实的企业化实训、生产环境,学校教育与企业需要之间不能完全对接。

校企合作实施方法与流程

鉴于以上所述,我系决定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直接进行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不断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文将以我系国际金融专业与天津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企业)的合作案例为例,详述我系在校企合作中探索出的新方法:

在以往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大多数院校更多注重的是形式而不深入研究方法,培养方案较为简单,在传统校企合作中只是将学生以订单班的形式定时派送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合作模式单一,合作效果也较为有限。而我们学院与相关专业的就业单位在学生培养和顶岗实习双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合作,具体合作模式如下:

学院与企业建立联系,双方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编制订单班。将企业文化及岗位培训引入校园,系部与企业通过交流分别制定教学及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接受企业培养。系部提供教学设备及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将行业内具有资深经验的培训讲师派往学院参与教学。双方在教学内容上紧扣学生实践能力及从业资格考试等。顶岗实习阶段该专业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各项业务中,并具备相关从业资格证。

以国际金融专业为例,该专业有明确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培养能胜任该职业岗位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途径,将满足市场、企业的需求作为课程开设出发点,以职业场所工作环境为背景,全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探索和建立根据市场、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的机制,即以岗位定培养。

从目前教学状况和毕业生反馈信息来看,国际金融专业开设课程能够基本满足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但是由于近年来国际市场的不稳定,国际金融相关专业出现了下滑态势,相应报考国际金融专业学生的人数也出现了一定的不稳定现象,为解决上述情况,突出我学院国际金融专业的特色,我系教研室老师决定继续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企业一线人员和本专业教师的联系,扩大校企合作的规模,争取更大幅度的提高我专业学生的各项能力,从自身出发克服困难。

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我们摒弃了以往其他院校单纯签订订单班而缺乏具体培养措施的方式,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按照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相应的定向培养计划,以一学期为例,具体安排如下:

1.由企业制定整套针对于金融专业的在校学生对于金融知识、职业展望、商务礼仪、兴趣活动及证券从业资格的相关培训内容。

2.按照以每周一次的在校教学模式,组织在校学生参与培训或以社团兴趣活动的形式进行,做到培训、活动相结合。

3.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在校的金融系所有学生。

4.以一年在校学习时间为周期,在大二下半期末最后两个月有意愿从事证券行业的学生集体到企业集中参与证券从业资格考前培训,确保大三开学之际正式进入企业上岗实习。

5.在学生符合企业录取标准后,与企业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正式在企业进行实习工作。

6.学生在实习期间每半年为一考核周期,未达到公司制定业绩指标下限者,退回学校。完成全年业绩指标学员,公司出具实习报告书并继续留用。

二、成果与启示

(一)实现了四个优化:

1.优化了实训基地

由于引入企业后深化了校企合作,企业方面也成为我系的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我系两个专业都有独立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学生在校期间和顶岗实习期间均拥有大量的实训机会。

2.优化了师资队伍

一方面,校企合作单位选派富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或者业务骨干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充实了教师队伍,优化了教师结构比例;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定期与企业交流,参与真实的企业运营环节,提高了职业技能,积累了教学经验,锻炼了动手示范能力。

3.优化了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结合专业需要和企业业务项目需要进行创新,企业针对我系国际金融专业学生的从业需要,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培训,由企业一线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4.优化了校园文化

我系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有益补充,实训场所的布置、规章制度、标语以及现场管理等等完全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运行,例如学生进入实训场所必须着企业提供的服装,“进校如进厂,上课如上岗”的氛围初步形成。

(二)启示:

1.有效实现几个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规格

该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技能与岗位的对接,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中职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中职生就业竞争力。

2.遵循了学生发展规律,培养了教师能力,有利于课程体系建设

该模式尊重了学生好动、喜欢动手的身心规律。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训练,熟悉企业管理、熟悉岗位操作要求,能缩短就业时企业培训时间,甚至可以直接上岗。为教师的职业技能培养创设了基地,有效解决了教师下企调研或者挂职锻炼操作上的困难,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在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更新方面有了基础,校本教材的开发有了根基和实验论证条件。

3.节约了教学成本,更好的发挥了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该模式有效节约了教学实训成本,有利于学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实力,更好的发挥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吸引了企业参与办学、参与教学管理,实现学校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法、策略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林润惠著

[2]《促进校企合作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年11月,郭新宝著

[3]《校企合作研究――基于应用型高校的模式及保障机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5月,尹庆民著

[4]《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实务》,海洋出版社,2010年7月,王文槿,林仙福 著

下载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实施方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实施方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积极服务地方经济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积极服务地方经济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地方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当地企业培养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动手能力高......

    校企联合培养合作协议(含5篇)

    校企合作协议书南海东软信息学院(以下简称甲方)与(以下简称乙方),就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设“产、学、研”互动环境事宜,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合作意向: 一、 合作总则 本着大力发......

    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协议书

    编号: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年月日甲方:(学院/系) 乙方:(单位/公司)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需求, 本着自愿、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的原则, 就建立......

    福建省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方案(精选)

    福建省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技工学校改革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

    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协议书5篇

    编号: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 年 月 日 甲方: (学院/系) 乙方: (单位/公司) 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需求, 本着自愿、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的原则,......

    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德州走四方技工学校汽车工程系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校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学改革发展,根据《德州走四方技工学校关于进一......

    坚持校企合作培养合格人才 新闻稿

    坚持校企合作培养合格人才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加强示范校建设,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我校学生在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11月15日下午,我校在1号会议......

    坚持校企合作 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坚持校企合作 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襄樊市7家教学医院丰富的临床护理资源,搭建护理教育与卫生行业沟通和合作的平台,实施“早期接触临床”和“临床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