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六大品牌课程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小学 综合
实施六大品牌课程 彰显小学文化特色
—— 株洲外国语一小六大品牌课程的建设及实施
【摘要】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与重心,因此学校品牌课程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校未来方向与发展水平。为此,在外国语教育集团的引领下,株洲外国语一小推进六大品牌课程 “生命课程、生活课程、修养课程、语言课程、思维课程、艺体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以战略的高度彰显学校品牌特色,让优秀的课程文化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形成自己独特的积极向上的课程文化品牌,促进学校长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关键词】品牌 课程 建设 实施 特色
品牌课程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符号的一种无形资产,是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等综合实力的表现。在教育、教学质量相当的情况下,课程品牌是学校制胜的法宝。
品牌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特色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1
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但怎样把学校已有的特色课程提升到品牌课程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和潜力研究。
基于此,我们在外国语教育集团的引领下,从已有基础上,推进六大品牌课程 “生命课程、生活课程、修养课程、语言课程、思维课程、艺体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以战略的高度彰显学校品牌特色,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实力。
一、生命课程——显生存教育特色
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彰显生命教育课程,学校提出生存技能课程——游泳,课程化的生存技能为生命教育打造亮色。自2008年建校以来,学校十分重视生命教育,坚持游泳技能生存训练,坚持引导学生在运动中锻炼筋骨,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在竞争中磨练意志,实现自我价值。
2010年,学校以生命教育为蓝本,正式推进游泳课程,引进专职游泳教师,成立了全国首个小学花样游泳队,将游泳生存技能课纳入正常教学,充分发挥独创《游泳》校本教材的作用,实施游泳课程。游泳理论和实践成绩合格者,颁发游泳等级结业证。此举开启全国生命教育之先河。
具体措施:
1、日常陆上教学(双周一次)中,充分考虑各学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低—中—高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的获得游泳理论知识、掌握技术技能。
2、利用暑假放假后和开学前各三天,开展特色暑假游泳夏令营——全校师生走进游泳馆,进行分层次、分学段的游泳实践训练。
3、每学期,针对游泳理论和实践成绩综合考评,成绩合格者,颁发游泳等级结业证。
4、学校的花样游泳队有计划地参与训练,代表株洲市,征战湖南省及全国游泳竞赛。
5、由生命教育课程拓展其他安全教育,含日常生活安全、校园生活安全、交通出行安全、自然灾害安全、青春期安全教育等。由教育中心牵头,策划编写《安全读本》,体现中英文、图文并茂,并以微视频方式学习和宣传。
二、生活课程——学技能教育特色
学校根据寄宿生较多的现象,以“快乐成长”为主题,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拓展性、探究性的生活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各种技能活动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具体措施:
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凸现“生活技能”校本课程特色和年级特色,掌握具有外国语一小特色的《生活技能》读本,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活技能趣味竞赛。
2.与“家校联系本”和班级管理APP相结合,布置周末生活实践作业,家长将完成做具体评价写入“家校联系本” 和“班级管理+互联网”互动模式中。
3.开展每月“生活技能小明星”的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的“生活技能小明星”;期末总测评,颁发《外国语一小生活技能明星》、《优秀小寝员》证书。
三、修养课程——展礼仪教育特色
学校把着装整洁大方,行为不亢不卑、气质有礼有节作为外国语一小学生的基本形象要求。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努力营造一种人本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文化的陶冶中形成良好习惯和高尚人格。
具体措施:
1、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都设有一个校长点评专栏,专门用来表扬前一周各班推荐上来的表现突出、优秀的学生,项目不限。凡是被表扬的学生都被邀请到前台合影或者学校网站上,让赏识教育激励引导,以点带面。
2、每周五的班队或礼仪课中,必修传统礼仪教育、经典诗文诵读、团队融入训练等活动,让我们对学生的公德、礼仪教育不是刻意的说教,而是注入学校文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深刻领悟中国修养礼仪的博大精深。
3、每月一次的“礼仪之星”和“星级班级”的评比,使同学们养成各种良好习惯和礼仪修养,让人人争当“礼仪标兵”、“班级4
之星”、“外国语之星”,班班争当“流动红旗班级”、“月度星级班级”在学校蔚然成风。
四、语言课程——扬双语文化特色
以“株洲市小学校长专业学术委员会”为引领,结合“株洲市青语工作室”、“芦淞教研体”“中国航发南方”等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倾心打造两大核心课程。其中,一、二年级语文开展自主识字教学,三至六年级实施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一至六年级的外教口语等,让学生的国学素养和国际视野得以提升。
具体措施:
1、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开心阅读》和《外教口语》,并利用好提质改版的校本教材《国学晨读》、《日积月累》和《英语口语》的实施,每日晨读、每周一次的阅读和外教课,每周1+1技能选修课都有小主持人班和英语学段课程,让学生们在开心愉悦中掌握双语,为打造语言课程特色增光添彩。
2、举行英语故事和小主持人、故事大王比赛,选拔出优秀的双语小明星参加校级故事比赛及区、市、省级甚至全国的比赛。
3、各班“每周英语谚语和语文诗词”诵读积累,每年定期举行语文文化节和中英文合唱节活动。让学生在展示中获得自信,获得进步。
4、在校园内营造国学和英语氛围,设置双语展示板,张贴学生的各类作品,如绘本、征文、手抄报、卡片、书信等,激发学生学习双语的热情。
5、学期期末评比,颁发《株洲外国语一小英语口语等级证书》和《株洲外国语一小普通话等级证书》、《阅读小明星》、《写作明星》等荣誉证书。
五、思维课程——现智慧教育特色
学校将在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中,用好数学校本教材《数学思维》,以思维训练为突破口,通过精心设计的数学课堂及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的数学品质得以提升,掌握多种数学思维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具体措施:
1、加大对数学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每一位教师切实认识到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掌握多种思维训练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2、以数学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找准学生思考点,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元素,一年级数学实施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二至六年级重视数学思维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
3、通过开展多种数学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绽放思维的火花。
4、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数学竞赛,如“华杯赛”“希望之星”、“数奥”比赛等,让学生在竞争状态下高效思维,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5、进行“思维小达人”、“最强大脑”等荣誉的评比、表彰。
6、收集整理《数学游踪》相关研究成果,汇集成册,编写《数6
学游踪》校本教材。
六、艺体课程——绘美育文化特色
一直以来,学校的个性化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自我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给每个孩子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和空间,有合唱队、舞蹈队、鼓乐队、羽毛球、篮球队、足球队、美术组、二胡班、古筝、小主持人、演艺班、航模班等18个艺体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培养的艺体活动。
具体措施:
1.精心夯实艺体常规教学,指导课程训练,不定期制作《艺体》特色展板,展示成果。
2.组织、参与每年的“六一”汇演、艺术节、“三独比赛”、体育文化节、合唱节、社团节、书画节等校内外的竞赛活动,让全体学生激活兴趣、释放激情。并通过家校通、微信圈等投放软文,加大宣传。
3.举办、承办各种宣传活动及公益事业,展示学生的艺体成效。
总之,六大品牌课程建设及实施以来,教师的课程素养在提升,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张扬;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凸显,教育品牌更加突出,并把这种品牌意识和教育特色传递给学生,转化成给学生最需要的教育;辐射到社会,使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 2003年第六期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 200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张璐
单位:株洲市外国语一小
地址:株洲市芦淞区董家段仁和天城2106号 邮编:412002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QQ2498238934
第二篇:彰显品牌特色优化法治文化
彰显品牌特色 优化法治文化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多次就依法治国发表重要阐述,而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更是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新判断、新思想,成为了报告中的闪亮“音符”。学校作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重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高地,更要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
上海市桃浦中学创办于1965年,上世纪90年代初,学校立足桃浦特殊的社区环境,明确将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20多年的孜孜以求,从聚焦“法制”,到立足“法治”,进而探索“以法育人”特色发展模式,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全社会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进一步彰显“法治素养培育”特色,实现文化认同的同时,积极呼应育人目标,对接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背景缘由
学校发展需要法治文化的充实和滋养。首先,实现依法治校,是构建校园法治文化的外在要求。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符合法律规定的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尊重教师、学生的权利。其次,贯彻依法执教,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扬教育民主,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活泼互动的教学氛围。在学校法治教育中,努力向他们传播现代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比向他们灌输大量的法律条文更有意义,用法治文化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二、基本做法
(一)管理文化是学校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
首先,建立健全学校的管理体制,学校章程是学校内部的宪法,串起校内各项制度,形成体系,为教育活动铺设起稳定运行的轨道;其次,建立民主管理和监督制度,规范权力的运行过程,完善教代会制度;再次,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和桃浦地区社会各界的教育听证制度,接受来自校内校外的监督,及时调整工作,明确责权,实现学校的规范化、法制化、民主化管理模式。
(二)校本课程是学校法治文化建设的载体。2007年至今,学校以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使法制文化建设真正融入学校发展的主流。《法在我心中》校本教材1.0版、2.0版,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内容涵盖面广,其固定课程进入课堂,纳入课程计划,从时间上抢占了先机、在对象上实现了全覆盖,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它更是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素材参考,使法治文化的课堂渗透更有条理、更有规范。
(三)特色项目是学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抓手。
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法治辩论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项目,多年来始终是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抓手,使学生能在生动直观的法治课程教育中获得相关法律知识,从而提高法制观念,使道德素质、法律素养的发展成为自然、愉快的过程。
(四)教师文化是学校法治文化建设的动力。
教师是学校文化形成的创造者,也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动力。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学校课程的开发满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参与本身就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开展教育研究的过程,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特色课程的建设助推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了教师文化建设。
(五)基地建设是学校法治文化建设的外延拓展。
“法律咨询站”、“暑期热线”、“模拟法庭”、“法律演讲”等都是由检察院、法院、税务局等专业资源精心指导下,逐步推送出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法治教育活动项目。立足这些专业资源所建立起来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为学校提供了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同时它的作用更是有效地向家庭、社区两端延伸,逐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三、主要成效
(一)特色学校建设。
让行政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学校从管理控制走向协调治理体系,治理结构日趋完善,强调了学校的多元性、参与性、协同性,持续推动学校现代转型。学校法治教育特色品牌建设捷报频传,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依法治校标兵校、上海市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展现了20多年桃中人对以法育人的坚守与责 任、智慧与汗水。同时,学校的法治文化建设还积极向家庭、社区、教育联合体不断延伸,桃浦的孩子们沐浴着法治文化的氛围,不经意间已经学到了法律知识。
(二)特色教师发展。
法治文化的建设关键还在于特色教师的成长和特色教师团队的形成。每位教师都是一座风景不同的高山,发现和点燃他们的特色亮点,不仅能使每个人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而且能有效促动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发现“特色”不是目的,提升“特色”,让“特色”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让教研组内老师的特色相互兼容,相映成辉,形成教研组的特色,服务学生,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就这样,先让一部分教师“特色”起来,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成就老师,进而成就学生、成就学校。
(三)特质学生成长。
浓厚的法育氛围,丰实的课程资源,敬业的教师团队,使桃浦中学逐渐成为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的孵化器。
一个:钟佳妮同学在学校法治氛围的浸润下,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演讲上海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了高中组的三等奖。
一支:在第二届上海市高中生法治辩论赛上,首次参赛的队员们,过五关斩六将,惊艳全场,一举夺得季军。
一群:十九届小小法律通,十九届队员们的集体照,不仅是孩子们成长的印记,更是学校以法育人的真实写照。
一个学生到一支队伍再到一群队员,乃至全体学生,这足以说明我们的法治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教导全体学生一套值得身体力行的价值观,使其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成为学生每天呼吸的空气、举手投足的修养、个人成长的空间,助推学生形成健康完善的个性,更自信、更从容地走进现代社会,走向未来生活。
四、推广价值
让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使法治成为全体师生的内在自觉。课程体验中心、文化墙……这些仅仅只是法治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而将法治素养和法治思维真正渗透到课堂中、浸润到师生们 的心中脑中,那才能做到内外融合,使校园环境达到实用、审美、教育功能的有机统一。
法律一直以来就代表着公平和正义,学校的法制教育应从法律的本义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有益活动,营造一个浓厚的体现法制精神、法治文化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上海市桃浦中学 2017年11月28日
第三篇:培训学校经验交流发言稿:打造品牌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培训学校经验交流发言稿:打造品牌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校长、各位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于湖北xx市小巨人培训学校的教务长xx老师。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在座的各位就几年的办学体会进行交流与分享。在这里,首先感谢天作教育为我们提供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xx市小巨人培训学校成立于2009年,至今,已有三年的历程,这三年,是艰辛的三年,是成长的三年,是发展的三年,也是收获的三年。
三年来学校从一个只有几间教室、几十名学生、没有专职老师的学校,发展成为今天一所集文化与艺术为一体,学校人数达一千多人的综合性培训学校。旗下现有两大校区,拥有作文、数学、英语、播音主持、书画和舞蹈六大教育品牌,成为xx市最大的综合培训学校。现在我们的文化课程全部由专职教师执教,尤其是作文在我市培训领域,名列前茅,真正成为了小巨人的特色教育品牌!下面,我将“作文办学”的一些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不走寻常路
创校伊始,当时xx已有三所较为规范的培训学校,他们几乎都把眼光集中在英语培训这一块,虽然英语是家长都需要的,也很好去培训,但要真正打开市场是很难的。如果小巨人要想发展,必须找到另外的突破口,经过多方研究和考察,发现作文几乎还是xx培训领域的空白,其他培训学校也不知道如何做好作文培训,就连公立学校的很多老师对作文辅导也是茫然无措的,于是我们看准这一契机,坚定选择了作文。时至今日,我更加相信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是明智的。
二、心有多大,学校就会有多大
既然选择了作文,就要全力以赴的去做,把这一项目做好、做强,为小巨人的发展找到一条光明的大路。如今,我们的作文学员从最初的9名到现在的近400名,每一学期都以递增态势不断增加学员人数。这一切成就,让我对“付出就会有回报”这句话深信不疑,也让我更深刻的明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作为学校的领导,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我们相信“心有多大,学校就会有多大。”
(一)打造一支高素质、强执行力的教师队伍
民办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依靠高质量的教学和高质量的服务,而这,主要是通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实现的。
因此,自办校以来,我们就在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年轻化、专业化、专职化”的教师队伍上下工夫。建立健全自己的教师聘用制度和培训制度,然后在工作中严格执行。
首先,在教师聘用上严格把关,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
1、在专业上,要求应聘老师最低是专科学历,对于带高阶段作文的老师要求更高,必须专业知识扎实,有较高文学素养。所以,在老师应聘时,先让老师进行试讲,考察老师的教风怎样,再让其写一篇作文,看看基本文字功底如何。
2、在思想觉悟上,给应聘老师提出三心要求:细心、耐心、责任心。要求每一位老师心中必须有一个大写的“爱”字。要相信:只有爱,才有专业的教育。
3、在性格上,要求热情活泼开朗,有亲和力,以保证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欢迎。
当然,以上这些不是以一次应聘就能决定的,所以,老师上岗授课之前,我们安排有三个月的实习期。我们相信,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态度决定一个老师最终的去留。
1、熟悉小学各阶段作文体裁及要求。
利用两个周的时间把小学的12本语文书中的“习作园地”看一看,并做好笔记。
2、跟着学校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
熟悉作文教学的整个流程,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并及时消化,根据听课情况安排试讲,理论联系实际,让实习老师迅速成长。
3、派往各培训机构学习深造。
实习期满,经过考核,如若录用,与之签订劳动合同。为了让每一位老师都能真正成为小巨人的骨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老师的业务素质,这一点,我们更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1、狠抓教研工作
要求每一位老师做到:精心备好每一次课,用心上好每一次课。周三:总结前一次课得与失,批阅学生作业,与家长沟通;周四:研究本周课内容,集体讨论,备课;周五:有的放矢的让老师说课、试讲。周六和周日,以饱满的激情打造高效课堂,我们的课堂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严谨而又不失活泼,踏实而又不乏轻松,倡导赏识教育方法,以师生互动为主线,激励每一位学生,让孩子乐学、想学、会学!
2、星级教师考评
制定出考核细则,根据这些细则给每一位老师打分,在公平公正原则下,根据分数给老师定工资级别,不仅很好的规范了老师的的日常教学,也激发了老师工作的积极性。
3、走出去,多听优质课
不管是教育局举办,还是其他学校组织,只要有优质课展示,我们就让老师去听课学习,把别人最优秀的教学方法学到手,很好的弥补了我校教师在教学水平的不足。
4、让公立学校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听课
公立学校有很多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而且教学方法先进,让他们听我校老师的课,指导我们的教学,很好的提升了我们老师的教学水平。
(二)制定一套具有小巨人特色的作文课程培训体系。
1、同步作文
这是一套基础作文培训,用的是我们小巨人学校紧扣学生在校教材内容而自行研发的一套教材——《小巨人作文》一至六册。这套教材适合作文新生及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一般每个学生都是一到两期的培训。
这套教材的学习,解决学生不能动笔的困惑,让学生从不能动笔到能够独立完成一篇习作。孩子们的作文基本方法,基本结构都不成问题,不再害怕作文,基本能够应付学校布置的作文,渐渐的也开始爱上读书,有的孩子甚至对作文产生一定的兴趣。
2、阅读仿写
用的是天作教育的教材——《激情阅读》,每个学生一般都要学两级,也就是两期培训。
用做房子来比喻,如果说同步作文是在建框架,那么阅读仿写就在进行装潢。阅读仿写是阅读加小作文的专项训练,这套教材的学习,让孩子们的作文中细节描写方面更细致、更完善,语言更丰富、更生动,文章也能更深刻,同时阅读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3、培优作文
这套教材是我们加盟的一套教材——《百思迪威》,它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海威权威中心研发的一套教材,这套教材分低、中、高三个级别,还有小升初版本。是为了让学生的作文会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富有个性,有创新意识。
4、精英作文
这套教材是我们加盟武汉天作教育的一套教材——《自然作文》。
本套教材相对来说内容要深奥的多,那么对孩子们自身的文笔功底要求也就自然要高一点,学生学习本套教材之后,不仅仅提高写作能力,更是提高了文学素养。
5、阅读专项
为了弥补孩子们阅读能力上的缺失,我们引用了一套应试阅读教材,这是一套阅读提分的教材,一般在寒暑假开班,分年级定班,结合新课标要求,孩子们掌握所在学段应有的阅读能力。
(三)为稳定生源下苦功
生源是民办学校的源动力,要想学校越办越强,必须抓好生源,稳定生源,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校的生命力。
1、采取各种措施提升续班率
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巨人优优卡”的独特魅力,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谓“优优卡”,是小巨人学校特制的一种小卡片,孩子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得,然后就可以兑换学校准备的礼品;
②提前报名续班者奖励优优卡,并发放礼品;
③在秋季学期结束时,提前预约春季班学习者赠送寒假班。
2、大力宣传,狠抓招生
①利用招生黄金时间到全市各小学发放宣传资料;
②到周边的乡镇小学发放学校的练习本,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③举办“家长课堂”“亲子讲座”,解决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实际困惑;
④开办“O元课堂”真情活动,给家长和学生真正的实惠,也很好的笼络了生源;
(四)开展各种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学校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小巨人杯语文听说读写大赛”,不仅针对在校学生,并让本校学生在外宣传,这样,给全市的孩子都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孩子和家长都很踊跃,对学校又多了些支持与信任;
回顾过往,我们深刻理解了天道酬勤的道理。成绩不能标志明天,它只能作为历史鞭策我们。面对明天的挑战,我们一刻也不敢疏忽,我们必须跳出“井口”去看“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谢谢大家!
第四篇:实施快乐教育,彰显学校特色
实施快乐教育,彰显学校特色
——第五小学快乐教育办学思路简介
快乐是生命的追求,快乐教育是生命本质的教育,是真正把教育对象作为有生命、有情感的人去实施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它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是素质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去年11月份,我校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实践总结、理性思考和反复论证的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快乐发展为本”的“快乐教育”核心理念。一段时间来,我们在学习、研究、实践“快乐教育”,在师生的快乐成长中彰显办学特色。
办学思路:整体乐学创新发展
办学目标:
1、学生培养目标:愉快(主动)发展。具体体现:“乐于读书,勤奋为乐;乐于服务,助人为乐;乐于锻炼,健体为乐;乐于交往,合作为乐;乐于参与,实践为乐;乐于开拓,创新为乐” 的“六乐”培养目标。
2、教师发展目标:自主发展。“以乐教、善教,促进乐学、会学”,“在培养学生中发展自己”。要充满自信,拥有开放的心态、学习的需求、悦纳自我和追求卓越的品质。把自身的快乐与学生的快乐统一起来。
3、学校发展目标:整体(和谐)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乐学、会学,教师乐教、善教的乐园,办出家长满意的优质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第五篇: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为增强新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习办学的独特性,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本学期开始,教务处确定数学史话为校本课程。数学史话是对数学发展史、中外数学名家、趣味数学、数学奇闻轶事、古典数学名著、经典名题的研究。这门课程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开设在七、八年级展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大量课余时间,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课外书籍等方式搜集有关数学史方面的典型资料,并要求学生随时做好详实的笔录;第二阶段,搞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数学小园地、演讲、专题会、传阅读书笔记等方式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扩大知识面;第三阶段,教师组织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修改、编撰成一本《数学史话》小册子,作为校本课程的研究成果。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使课程更符合地方和学生的需求,教师能够比较容易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的素质能得到深层次的延伸和拓展。我校数学文化底蕴深厚,为课程的开发提供坚实的研究基础和有力的保障,更能体现学校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