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建毛:博物馆展览宣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李建毛:博物馆展览宣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博物馆既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也是文化遗产的传播主体。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章程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定义中,对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中的责任写得非常明确。
一、陈列展览是传播的主要媒介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传播文化遗产的主要手段,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认同这一观点。但是不同的理念举办的展览其效果也会大不相同。目前“闭门造车”自我欣赏但门庭冷落的展览不乏存在,这种展览达不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难以起到传播文化遗产的作用。湖南省博物馆除了利用本馆的核心收藏打造精品基本陈列外,同时每年组织高水准、高档次的特展,如2006年举办了“„走向盛唐‟归国汇报展”展,观众达18万余人次;2007年“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展”,观众超过23万人次;2008年推出的“古典与唯美”展,观众16.7万人次,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对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了良好的积极作用。其中国家宝藏展还进入当年的长沙市的中考历史试题,影响深远。2008年我馆获由湖南媒体及读者评选的 “2008年度风尚特别贡献奖”,获奖赠言说湖南省博物馆“是2008年长沙审美趣味的引领者和提升者,以开放的姿态让普通市民近距离感受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在一座城市的记忆里,她永远是关于风尚的指南针,指向过去,也指向未来。”今年刚对外开放的大型文物展“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来势也非常好。
这些特展之所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是我馆办展理念的变化。近年来我馆在开放管理工作中秉着“让观众愉悦”的理念,赢得了观众。但是,仅停留于此,则不会长期留住观众,于是我们在展览的策划、设计制作中,开始尝试融入“以观众为本”的理念。只有向观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展览,才是对观众提供真正本质的、到位的服务。每个展览的选题,内容设计、形式设计等方面为观众进行量身定做,其服务则更为人性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了解观众,研究观众。为此我馆对这几年举办的每一个大展,都请专业的城吊队做了观众调查,对来馆观众和城市居民分别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同时对历次展览的观众留言做了仔细研究,将他们的需求与意见融入到展览策划之中。此外,我们组织在一线工作的安全员、验票员、讲解员、教育推广等有关人员进行讨论,通过们反映观众的心声,根据观众的要求和愿望组织来策划展览。正因为如此,这几个大展的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以浅白易懂的语言,重点导引观众解读文物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并中提炼出富有教育启迪意义的东西上升到主题,展览便有了灵魂。从主题的破解,到展品的组合、文字说明展厅色调都做了精心的安排,故而受到观众的喜爱。这几个大展中,我们发现一种趋势,就是展厅的秩序越来越好,越来越安静,说明观众看“懂”了展览,他们在用心“品味”展品。据调查,观众中有近30%是通过口口相传前来观看的,说明观众对展览的满意度较高。
二、宣传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法
展览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首先应将展览的信息传递给社会,要广而告之,宣传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我馆上述展览之所以取得成功,湖南媒体的支持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每次展览的报道采访都不低于100次。没有他们的振臂高呼,展览不可能有很高的社会知晓率。每个展览从展品运抵长沙,直至展览结束,三个多月湖南各家媒体作了不间断的报道。在长期的合作中,我馆与媒体建立了良好的互信机制,展览内容、展品也成为媒体追逐的新闻资源。我们也学会了对这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分配,使媒体有序地配合展览宣传的需要与节奏,形成博物馆与媒体共舞的局面。
三、教育是传播的核心
2007年国际博协的定义中,将“教育”调整到博物馆业务目的首位,取代了多年来将“研究”置于首位的认识。如宋向光先生所说:定义在表述时,是将“教育”作为 “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出”等项博物馆基本业务的共同目的,也就是说,博物馆各项业务活动都应贯彻“教育”的目的,不应将本职业务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工作目的。配合展览进行相应的教育推广是文化遗产传播的核心所在,这方面西方博物馆都做得比较多,湖南省博物馆近几年在这方面也做了诸多努力。以“古典与唯美”展为例,展览中为观众提共免费讲解1220批次,使用导览器5276人次,开展教育活动101次,参与的人数达25155人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开展博物馆教育人员的培训。与大多数博物馆一样,我们从事博物馆教育的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为保证博物馆教育质量,我们针对展览教育工作的需求,组织教育部门的员工开展了多次培训,有相互研讨、专家授课、考察学习、与老师座谈等多种方式。与此同时,我们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建立起与老师的密切联系,并为老师提供培训。如举办教师观赏专场,开展“现实之真 艺术之魅——欧洲风俗画”美术讲座,并为老师提供了在博物馆上课的美术教育学习册。最近受美中博物馆教育委员会的资助,我馆又派了三名从事博馆教育管理和具体工作的领导、骨干到美国学习。
2、把青少年教育作为博物馆教育的核心。展览期间与各区教育局合作、向全市所有在校的小学生赠送了免费参观券,共计12万张;与长沙市教育局合作开展了“走进美、感受美、体验美”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合作课题研究;我们与湖南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专家谢丽芳老师合作设计了儿童美术教育学习册;并精心设计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参观兴趣,将展品蕴涵的知识有效地传递,在教育活动中让他们自由、自主、自觉地体验美、感知美、表达美。要把这项工作最好的最佳办法就是将博物馆教育项目与学校需求有机整合。如何为学校教育服务、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如何有效切合,是我们一直在寻找、在探索的。在这次展览中我们与以开展美术特色教育的学校合作,有效地整合博物馆教育项目和与学校的需求,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如与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合作开展了“接过大师的画笔”——东晖小学、刘正街小学儿童画特色教育项目主题活动;还与雨花区砂子塘小学、国防科大附中高中两所学校合作,开设了美术鉴赏课。如“彩点点”等美术课程,讲解员将印象派和古典派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印象派的作画技法和特点,学生再以选择展品为蓝本,创作自己的点彩画。活动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了大量以《古典与唯美》展品为灵感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用色大胆,笔触清新,充满想象。据统计,参与画展中小学专题教育合作活动的学生达 5000余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为推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深度合作,我们挑选60(件)学生作品,与长沙市教育局共同举办“与大师对„画‟”——《古典与唯美》画展中小学教育活动成果汇报展,得到了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社会的一致赞誉。博物馆教育与学校需求的有效整合,达到了资源共享、多方共赢效果。
3、面向普通大众开展社会教育活动 针对不同的观众,我们组织了专题导赏、专场、讲座、讨论会、家庭活动、创意画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古典与唯美”系列讲座,共有26场次,其中馆内14场、高校9场、社区和企业各1场,主讲老师分别来自北京、长沙的高校知名专家,推出了艺术流派、作品赏析、油画技巧、儿童绘画等不同主题的讲座,无论在馆内还是在馆外,讲座受到了观众的热捧,平均每场讲座人数都超过了300人,累计参与人数达8000余人。我们还首次将讲座送到了企业、送进了社区,不仅拉近了博物馆与社区的关系,也拓展了博物馆的馆外教育活动,让展览更加充满活力。
4、志愿者是博物馆教育团队的潜力。在展览中、在教育活动中志愿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展览我们共招募了120位志愿者和10位实习生,志愿者讲解服务达786批次共计548 天。展览中定时的讲解任务是由讲解员与志愿者共同承担的;其次在周末或节假日观众较多时,我们每隔5到10分钟会安排一批机动讲解,这是由较优秀的志愿者承担;此外,展厅内的活动角工作,大多是有志愿者承担的,他们主动为观众答疑解惑或悉心指导;各项教育活动中,也是由志愿者协助完成的。还要报告的是,今年刚对外开放的“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虽然是收取门票的临展,但我们的工作重心仍放在公益性的社会教育上,投入了20余万的资金。
四、双线传承是传播的最佳结局
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种手段,教育人们才是目的,使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重要性成为社会广泛共识,文化遗产的保护由少数人的努力成为大多数甚至是全民的共同行为。由政策、法律等外力强制变为人们自觉的、自主的行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会更有效,投入会更多。使这些遗产成为一种客观的存在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客观传承。同时,通过教育,使人们不断吸取文化遗产的有益成分,将其印入我们的心灵之中,并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并推陈出新。这是一种意识传承。
客观的外在传承,只有结合主观的意识传承才会长久,而这些传播是必无可少的手段。只有我们始终怀着公益性的理念来经营这份事业,故能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又为今后的工作作了辅垫。一个大展虽已结束,另一个又会开始,我们的事业却无止境。
第二篇:关于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实践与探索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过去工作的时候指出:我国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国家博物馆正是因循了十八大精神,以建馆百年为新起点,以继 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性文化教育为己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内涵与现状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十八大报告的论述,指明了博物馆作为传播和解读历史文化知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无疑要在面向大众开放,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的同时,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亦即社会教育功能。博物馆是进行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教育主体)。通过自己的活动实施一定的教育影响,促进观众即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因此,教育是博物馆服务社会最主要的职能和手段。一座好的博物馆,必定是面向公众开放、提供知识与思想的场所。这是近现代以来人类对博物馆的一个普遍共识。如何有效的教育並吸引公众,也正是国博人不懈的追求。
为此,国家博物馆设有专门的社会教育宣传部,下设开放服务工作室、宣教服务工作室、影视制作工作室、影剧院管理科,可以说是博物馆对广大观众实施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之一,也是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制定者和实践者之一。那么观众就是受教育者,是博物馆进行社会教育活动的对象。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手段和方法,包括教育工具、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经过改扩建以后的国家博物馆,无论从整体建筑,展品数量、质量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社会教育项目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中,积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充分发挥博物馆重要文化基础阵地的作用,做了可贵的实践。
1、百年国博纪念活动让公众更加认知博物馆
20xx年7月是国家博物馆为建馆一百周年。为了纪念国博,宣传国博,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并高调亮相媒体。国博社教部与央视联手合拍摄了六集大型人文纪录片《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于2013年1月1日20时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连续播出,该片以详实的史料和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镜头,展现了国博走过的沧桑之路;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简史》及《纪念国博百年考古文集》也在此期间正式出版,国博百年纪念邮票也上市发行,在这值得纪念的时刻,国家博物馆还适时推出了众多各类大展,意大利文艺复兴名画展“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此外,来自世界知名博物馆的馆长数十人齐聚北京祝贺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并举行论坛,研讨世界范围内博物馆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围绕国博百年的纪念活动前后开展了近一年的时间,确确实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得公众再一次通过关注博物馆,而深情的回望历史,回望祖国,凝聚思考,展望未来。
2、《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展激励公众--实干托起中国梦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展是国家博物馆改扩建以后推出的第一个大型基本陈列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陈列展通过1280多件珍贵文物好870多张珍贵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间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的种种探索,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复兴宏大主题的陈列展。《复兴之路》开展以来,北京和全国有超过100万人观看了展览。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重温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与辉煌,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与探索,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传递出中国共产党人将牢记使命、不忘责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想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吕章申馆长为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作讲解员。参观结束后,总书记对我馆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国家博物馆办得更好,《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办得更好。
3、《国博讲堂》历史与艺术并重,让大师与观众面对面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正是基于此,20xx年6月,《国博讲堂》恢复开讲。《国博讲堂》是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学术讲座平台。它以“历史与艺术并重”为举办宗旨,分为历史、艺术和文物考古三大系列。诚邀有兴趣的听众参加《国博讲堂》的学术讲座活动。国博讲堂让一大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与
观众面对面,主讲专家为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包括国内外专家、艺术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讲堂听众由团体和社会听众两部分构成。其中与“启蒙的艺术”大型展览同步进行的“启蒙之对话”'启蒙与近现代'系列讲座先后进行了五讲,中外专家共同探讨启蒙运动与知识文化之间的关联以及对知识文化的深入影响;启蒙运动对近现代社会的影响,包括启蒙的利弊以及启蒙的现世和未来等等,展示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到目前为止,《国博讲堂》已举办和拟定举办过博讲堂19场,听众超过万余人。
4、设立观众体验区注重青少年教育
青少年天性活泼,好奇、体验、求知构成了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点,但中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忽略了应该多教会青少年立足社会的基本技能,以及正确地欣赏“美”、体验“快乐”。个性和创造力明显缺失。国家博物馆所设立的观众体验区正是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给他们开辟另一个课堂,尊重青少年的感受心理、审美趣味和认知特点,与青少年对话、交流和互动。激发青少年的参与意识,引导青少年感受博物馆的氛围,逐步养成参观习惯,进而实现博物馆与青少年的相互认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帮助他们去认知历史、认知祖先,认知真善美的真谛。比如:音乐与美术、舞蹈、游戏、文学、戏剧等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的结合,使年轻观众能够从多个艺术领域,多个层面接受艺术的熏陶,提高整体艺术素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实践证明:把展览内容与亲身实践融为一体,动静结合的互动体验形式会吸引青年群体观众。通过与展览互动的形式感和现场感,不仅深化了展品乃至整个陈列的艺术性,而且使得整个展览形象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更具感染力,使青少年在深入了解展览内容的同时潜隐默化地受到了多重艺术的熏陶,给观众得到全新立体式的艺术体验。例如,印刷术和造纸术都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人类文化的传播与保存做出了重大贡献。观众体验区印制版画这个活动的设计,就是结合了国家博物馆中《古代中国》的展览内容,使体验者利用这两大著名的发明,学会版画的印制过程,并且能够印制出具有特色的版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激发体验者的动手与创造潜能。还比如在体验活动的制作环节,安排体验者亲自动手设计、制作邮票、制作徽章。据统计,目前国家博物馆在观众体验区设置美术、音乐、科技、考古等体验项目有6大类,青少年阳光活动课程设置14项,体验活动近50余个,二、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探索与深化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十八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辟阐述,为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深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提高我们的社教工作。
1、进一步扩大博物馆参观群体和社会教育的受众面。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为了使公益性博物馆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和普及,应该着力借助大众传媒;学校、、单位、社区、家庭的配合;旅行社团的合作等渠道,发掘和延伸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特别是重视和想办法使城市化的博物馆向农村和农民工开放和普及,这个教育普及的空间真是太大了,当然,难度也是大的。如同一个来自农村的家长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后留言那样:“真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我是外地农村的,如果我小时候,有人带我去这些地方,该多好啊!”。这位观众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说,颇具代表性。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国家博物馆在观众普及广度和范围上有所偏失,这同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对于博物馆来说,参观群体的数量和范围越多、越广,则博物馆的利用率和教育面则越高、越广。可以在馆内经常性的搞一些观众有奖现场主题观后感比赛;观众有奖博物馆调查问卷;还可利用特有的节日和纪念日,宣传、组织参观博物馆。例如每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就可以藉此大做文章,大势宣传,推出主题;还有诸如“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重阳”老年节、“七一”、“十一”等节日都可以利用之不同特点,提升公众对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和关注度。应当拍摄国博系列影视作品,以国博本身、国博藏品、国博展览、国博特展、国博专家等为题材,拍摄系列影视作品,全面系统介绍国博。从而,“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承担起博物馆应有的社会教育责任。
2、进一步增强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
国家博物馆的建馆职能是,为适应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国家博物馆要建设成为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历史和文化知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接受审美教育与文明熏陶的生动课堂。
青少年是有待开发的潜能市场,这个群体关乎国家的未来。为了不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留下“从未看过博物馆”的遗憾,国家博物馆和国博人有义务承当起这份社会教育的责任。为青少年开辟和利用好第二课堂。可以通过沟通学校、共青团、学生会渠道,等,来鼓励中小学生、大学生集体参观博物馆;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文博知识竞赛方式等,来调动青少年关注博物馆;还可以利用增强现有观众公共体验区资源的利用率,最好免去提前申请环节,如同电影院循环放映形式一样,直接和随时参加体验活动,这将大大方便参观者,尤其是外地参观者的参与;同时,通过开辟公众体验区,如同开辟了第二课堂,给青少年观众以趣味性、多样性的全新体验,调动青少年观众参观和参与的积极性,某些活动亦可尝试收费体验。一位从杭州来北京的老师看完国博后说:我觉得《瓷之韵》(大英博物馆瓷器)和《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非常不错,不出国门,就可看到外国著名博物馆的珍品。打算周六带学生来。
3、进一步塑造充满活力面向未来的国家博物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这为国家博物馆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
加强国家博物馆品牌建设十分重要。努力缔造一条联系文化艺术、尘封历史与现代文明的纽带,使博物馆从传统意义中、从封闭中解放出来,是国博人特别是新一代国博人的愿望。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以后,充实了一大批充满活力并富有专业知识的青年力量,新入职青年不能因为相对清静、稳定的工作环境而消磨了自身;博物馆内部也要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使青年自身与国博共成长。可以开展国博知识竞赛或考试,促使青年熟知国博,熟知藏品,熟知历史,熟知职能。还可以开展如:《我与国博》、《我与观众》、《大师在我身边》等一系列座谈会、演讲和征文比赛,促使青年靠近学术,活跃思维,提高素养,回馈观众。
国家博物馆在无论收藏、研究、展示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但是应当看到,传统的浏览性参观和导览性讲解已无法完全满足观众的文化艺术需求。促进并活化博物馆与观众多元的互动关系,研究观众需求,亦是未来博物馆发展趋势之需求。因此今后博物馆要进行文化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提供的服务可以考虑文化、知识与休闲、娱乐兼顾,可以考虑开发旅游、休闲等多种附加功能,使博物馆不再仅仅收纳展品,而成为文化休闲与消费的综合场所。荟萃馆藏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玉器、金银器、钱币等种类的国宝精华为设计元素,开发一系列蕴涵着独特文化意味的文创产品。一位观众在微博上写道:7月9日是国博百岁生日。我第二天第七次去了那。很想买一件纪念T-shirt,但去了一看:175元。坑爹、伤不起„”这位观众的话或许说的有点过,但也提醒我们,国博纪念品要高端与低端兼顾,使大多数观众能够接受,之成为“流动的博物馆”,“将国博带回家”多好。
致力打造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加强国内各地博物馆馆际间交流,形成以国博领军的文化产业群,打造“文博系统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增进与世界各博物馆间的交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把更多体现中华魅力的藏品介绍给世界,把现代博物馆的管理方法与科技吸纳引进。力争使国家博物馆在世界上不仅面积最大,而且实力最强。最终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宏伟目标,让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通过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平台传播得更远、更广、更久。
“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第三篇:博物馆社会公共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博物馆社会公共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博物馆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公众搭建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寓教于乐传播文化知识,以志愿者为桥梁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大众。本文浅谈博物馆如何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拓展博物馆社会公共服务思路,探索博物馆公共服务道路上的实践。
关键词 文化生活 教育 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G269 文献标识码:A
博物馆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而产生,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肩?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的社会责任,帮助人们探索未知的世界。今天,为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博物馆正不断重新界定自己的社会角色,既发挥着传统的教育、研究的功能,也再延伸和拓展新的文化传播途径。博物馆有义务推动其所在地区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反映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成为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博物馆服务延展到社会中。
1展览特色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我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博物馆以其自身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正逐渐成为大众推崇和追逐的一种新的生活休闲方式。博物馆为大众提供了比书本上更多的视觉体验,观众通过参观博物馆亲身感触到更加感性和直观的知识氛围。面对快速的社会变革,为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转变传统的博物馆社会功能观念势在必行。需要由传统的以收藏文物标本为重心,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博物馆。通过特色化、生态化、社区化合人性化的发展,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成果,全方位为社会服务,满足大众需求,焕发自身活力。
在新形势下,博物馆的“社会性”和“开放性”要求博物馆切实面向社会开放,利用博物馆特有的资源优势,为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搭建平台,广泛的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整合资源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市民带来一片文化绿洲。博物馆举办展览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别人的展览,而应该以人为本具有针对性,注重展览质量,能有效传播文化,让观众在参观中切实的受到教育。博物馆应主动、积极的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变化,接触社会,融于社会,服务社会,展示博物馆和馆藏品的精彩,为博物馆长足发展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2突出互动体验,市民在享受中寓教于乐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除了丰富精美的典藏、专业权威的学术研究以及各具特色的展览外,更重要的是它负有教育服务的使命,并提供社会大众多样参与的机会,唯有如此,才能彰显博物馆的生命与活力。在藏品的研究与使用方面,强调将研究纳入区域性历史文化综合研究的框架中,更加深入充分地提示展品的内涵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并结合展览的综合性诠释手段对观众经行有效传播。博物馆的教育不同于校园和培训式的教育,它是一种面向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教育,它既没有具体的授课老师、固定的课时和传统的授课方式,也没有任何学习成果的评测。博物馆的教育是在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感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探索和体验的学习氛围。博物馆发挥文物资源、教育资源和空间资源的优势,创办出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
为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不断进行进行探索、创新,以己之力,推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育活动,解答“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城市的个性特色在哪里?生我养我的地方有哪些能令人自豪的东西?”使广大观众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更加深入了解的同时挺升市民的文化认同感,更加生动地将文化传播于大众,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3优化志愿者服务,架起沟通社会的桥梁
博物馆日益成为构筑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动力之源,成为沟通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服务社会的永久性机构和最佳场所这一过程中,博物馆志愿者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志愿者是博物馆最虔诚的读者和最无私的挚友,是博物馆从馆内走向社会、从社会走向未来的文明使者,是博物馆交流、创新、前进最活跃的角色,是博物馆实践新文化生活方式和实现社会功能的最鲜活的文化力量。在博物馆中,志愿者的身影遍及诸多岗位,志愿者工作为博物馆架起沟通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志愿者用服务拓展了博物馆公共服务范围,对博物馆社会公共职能的发挥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予人玫瑰,留有余香。博物馆志愿工作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肯定与支持,博物馆为志愿者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志愿者们亲切的笑容和热情的服务撑起了博物馆的一片天。
博物馆服务社会与社会需求是一个不断适应、不断完善的过程,博物馆通过利用自身特有的资源积极而理性的适应社会需求,完善其公共服务职能,全方位的面向社会服务公众,成为公众摄取知识,接受熏陶的文化休闲场所。因此,加强社会服务意识,提高人性化服务质量,真正走进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培育观众的博物馆情结,充分实现博物馆的公共价值。
参考文献
[1] 单霁翔.关于新时期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0(04).[2] 马继贤.博物馆学通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3] 严建强.新的角色 新的使命――论信息定位型展览中的实物展品[J].中国博物馆,2011(Z1).[4] 龚良.文博事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J].东南文化,2006(01).
第四篇: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计算机教育》 作者:李 祥
1绪论
我国软件产业的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递增速度保持在35%左右,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出口额将增至50亿美元。按合理的金字塔型软件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2007年我国IT市场总值将达到519亿美元,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人以上,我国每年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
目前,我国软件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在中国,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20万人,而高校计算机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的极度短缺。尽快培养起适合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信息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中国的软件产业正遭遇着人才悖论的尴尬:软件工程人才过剩。深层次分析表明,软件工程仅仅多的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技术掌握层次低、缺乏诚信的人员。事实上,中国软件工程人才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新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出合格的、适应我国软件产业需要的软件工程人才,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2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层次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时,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需要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设计新的培养规格、制定新的培养方案、选择新的培养途径。
第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交付社会检验,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时,就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用原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它是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标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优化。
4我院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及特点
软件工程专业是我院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在依托计算机类专业优秀的军工特色力量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中外教学资源,于2002年建立起来的一个面向IT领域的全新的特色专业。作为一个新型专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在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从最初的两个专业方向,到目前拥有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财务管理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科学计算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资源信息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等六个专业方向多样化与个性化教学的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框架体系如图一所示:
整个课程培养体系包括公共基础、核心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培养四个方面构成: 公共基础:主要从学生整体知识需求出发,按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及高校教学整体框架需求设置,包括语言基础、体育类基础、数学基础、工程基础、经济类基础等课程;核心专业基础:按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需求,重点加强学生在操作系统类、软件方法类、数据结构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按按学生在应用中体会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按照当前技术发展及企业需求,侧重于培养学生工程管理、程序开发、数据库应用、网络应用四大方面的技能,在程序开发技能侧重于系统开发级、应用开发级和网络开发级三个方面;实践教学技能是与专业教学体系同步,更侧重于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培养的过程性。
作为新型IT类专业,在办学上有如下特点:
(1)双语教学:采用美国电脑行业软件人员最新教学方法和原版教材,大部分专业课程由美国莫斯理工学院派遣专业教师进行中、英双语执教,并配有东华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参与教学与辅导,同时大量增加英文课程及专业英语课程。
(2)职业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参照美国莫斯理工学院软件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莫斯软件学
院将实行学历教育与国外权威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合格毕业生须拿到两个以上权威软件专业证书,如国家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中级)、思科的CCNA、微软的MCP或甲骨文的OCP等认证证书;同时获得东华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3)工程化与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和工程方面的课程,结合最新软件发展潮流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重视案例教学和实用技术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工程能力培养,加强CMM、ISO9000等工程管理以及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建立多样化教学体系与模式,使学生熟悉现代软件生产的流程,建立起符合软件工程思想和软件生产工厂化要求的培养体系。
(4)双毕业证书:当莫斯软件学院的学生通过了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与学分后,可取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证书,与此同时还可获得美国莫斯理工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5)产学研结合。将与软件园、著名软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途径和条件优越的软件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参与实际的软件开发工作。允许用高水平的开发成果和管理成就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用研发来加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密切教学与软件产业的联系,并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
5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探索
自我院软件工程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以来,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一直在进行相应的改革尝试:
(1)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自2002年来,双语教学一直是本专业坚持卓有成效的一个特色。在聘请师资、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少尝试,曾聘请过欧美外教、印度外教、海归留学人员,现有外教5人,在各年级中共开设了近20门专业双语课程,并先后尝试过中外双师同步授课、中外双师异步授课、外教授课等多种模式,积累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资源。
(2)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在专业教学中,即坚持专业主线一致性原则,对于重要专业课程要求统一要求,又针对学生兴趣,广泛开展个性化教学模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成多模块、多方向教学。在06级教学计划中,分为英语和日语两个语种进行教学,同时,还设置了信息科学、电子商务、网络软件、嵌入系统四个专业方向,供学生自由选择;②在实践技能培养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特性进行个性化引导,并通过教师导师制工作模式,将不同兴趣的学生纳入不同的工作小组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小组为中心辐射扩大影响,从而达到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
(3)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首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单项技能水平。课程实验中普通要求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在课程设计的指导与检查中,特别强调学生过程管理及协作精神培养;其次,坚持与企业相结合,将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了企校联合实验室,让学生在校期间直接参与到企业实际的项目中去,现已与北京文思合作成为了联合实验室;再次,在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综合性实践环节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分散模式管理,即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校指导学生实习,也将一部分同学送到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去。软件工程专业02、03级的生产实习,都分为校内和校外实习两部分进行,为保证实习效果,学校除了将一部分同学直接送到软通等大型软件企业之外,还先后从文思、软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携带公司实际分解项目,来校指导学生的实习,模拟公司化的生产与管理流程,取得较好的效果。
6结束语
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与应用型人才需求相适应,它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在遵循高校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培养应用型
软件技术人才的软件工程专业来说,更是如此,这也奠定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第五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的数学高效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构、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学生参与不够深入、教学过程比较封闭。面对这种教学现状,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说过“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抓课程改革,就是抓素质教育,抓素质教育必须抓课程改革”。从课堂改革到课程建构,再回归课堂。他们先将国家教材校本化,把教材整合成“授课模板”,组建的教学单元,随即又按照“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了教师模块授课调配,教材知识资源的重构、教师教学资源的重组,扮靓了课堂的精彩,课改的精品——高效课堂。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的形式,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高效课堂模式正在进行探索,下面就是我的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的心得体会。
一、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改理念指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高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课堂上让学生大声说、相互讲,走到黑板前写。课堂45分钟,先预习,再交流,最后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使预习——展示——交流,贯彻课堂。
二、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念,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变,新课标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变“学会”为“会学”从而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的学习好习惯。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成为“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1.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教师应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2.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终身的学者,与学生一起“同学”。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和知识面的狭窄,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持续发展,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这也是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3.一节高效课堂,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教师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也就是说“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出高效课,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只能上出低效课来”,所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4.从职业特点上讲,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三、高效课堂重在操作
真正的高效课堂重在具体操作,他们把学习状态解读成“课堂生存状态”,狂欢其实是一种精神存在的状态,而不在于形式本身——动或者静,一旦课堂执迷于动,那么这样的动和静一样都显得可怕。课堂即生态、课堂即情感、学习即自然生长和自由选择,以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评价为例,他们推进“快乐不达标”一票否决制,用“直观判断”来厘清快乐的内涵——一察表情、二看动作、三听声音,与此相对应的是基于自主课堂构建的三个参照——自主指数、合作指数和探究指数的评判。高效课堂教育围绕自主性、主动性、生长性来建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超市的隐语是丰富性、自主性、选择性;狂欢的隐语是生命的状态——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让每个学生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
四、高效课堂强调“三段一体” 完整的课堂是指将“课中45分钟”向前后延伸,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构成一个整体概念。课前教师“三备”:编制导学案——备学习目标、备学情、备学法指导 课中教师“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抓前端预习、一头抓后端反馈,促进中间的“开放搞活”。课后学生“自查、修复”——整理纠错本、整理学案,发挥课代表、小组长、对子三种作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讲究“先学模后教,以学定教”,要课前延伸,进行预习;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要课后提升,拓展延伸。学生通过自己的说与做,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互动交流去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能力,获得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亲历学习的过程学生才能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才是真正着眼与学生终生发展的有效策略。优质高效课堂模式是对教师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的挑战。没有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深入挖掘、透彻理解,没有对学情的深入洞察,没有对自己知识结构的组合,仅仅凭借备课中的预设,生硬的“照读”备课,无视课堂鲜活的生成和课堂的多变性,就难以实现“以学定教”,不能达到“三讲三不讲”“精讲点拨”的要求。用高效课堂模式去规范教师的课堂流程和教学行为,改善传统课堂教学的现状,通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来“解救”我们水深火热中的孩子们,从而不断提升教育整体的办学质量和服务质量。
五、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出现问题和自己存在的困惑。
1、导学案的适度性与适量性。难度往往过难,量往往过大,加之学生之间的知识层次及理解能力的不同,就不好把握操作的尺度。
2、巩固检测与反馈。当堂检测落实时间不足,形式单一,知识面狭窄。
3、小组口头汇总,交流展示发现对于疑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明显把握不足。特别是像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及函数等章节,在理解和应用中有一定的困难。在应用高效教学模式时学生的反馈意见比较大,要求老师细讲、精讲以致形成了老模式满堂灌。
4、学生多分组讨论受制约。
5、教学设备落后,资金不足导学案、课堂检测不能人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