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主体性教学心得
实施主体性教学心得
教学一年多来,我的教学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有了很大地提高。教育是发展的,每一次发展都使教育更趋近科学化、人性化,从而使教育的效果更理想。我很高兴能进行主体性教学实践,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间交往互动,以学为主,实现自主探究,力求发展,使学习的主体收获之大,学习的能力具有可持续性,尽量做到高中教育为人生奠基。
主体性是指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及相关的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活泼地学习,主动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体性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和引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开发自己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对作为实施主体性教学的教师的要求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教师的教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要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意志品质、情感和行为能力得以发展。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实施主体性教学的空间比较大,利用好了,教学就是快乐的、和谐的、互动双赢的、高效的;利用不好就成了快乐、互动低效的,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在实施主体性教学过程中的心得。
一、教学感受
1、教师的角色变了
我认为在主体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只下命令、指挥、挑剔、主控一切的导演,而是直接参与演出并允许演员有适当的、合理的个性发挥的导演。教师即要有高于学生的思想境界、知识水平、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还要有感受教学进程中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进程的意识和引发主体与主体间的思维共振和思维碰撞的能力。教师教的情感和思维不能总高于学生,让学生被动地听教师的指令去动,而是在教学中,大部分思维和行动应和学生保持同步,体现出学生和教师共为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应是和学生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的伙伴(尽管教师从思想上、方法上和知识上都提前作好准备),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平等、和谐、愉快。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
2.教师的任务重了
主体性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促动学生的交往互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养成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满足人的自身生活、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活动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减少教学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在备课时对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都要有充分的、多策略的准备。要尽量的多预测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障碍,并想出多种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也要做好接受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思想准备。也就是说,教师要丰厚自己的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了解和把握学生对教学任务可能具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任务完成程度以及学生情感、思维、态度等。在主体性教学中,学生不再是个体的听众、观众和读者,而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等多种互动的探求者与教师直接沟通者,是当面对话的过程。每一堂课教师都面临着挑战,主体性教学实施得越好,教师面临的挑战越大,所以做不好充分准备的人会面临的问题会很多。
3、教学是快乐的
因为改变了下达任务,传授知识,单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的教学方式,所以学生不再是学习机器而是学习的主人,是主动和教师一起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情感、有思想、有学习欲望、想有成就感的人。在实施主体性教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学生对教师的欣赏、渴望和信任,同时也发现了学生的进步。学生喜欢老师,教学有成效是教师最大的快乐。在讲《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文时,我给学生留了课外自主探究题-----利用文中每段文字独自或小组设计1-2道阅读理解题。因为这个话题是学生熟悉的,对文字的理解不会有问题,关键是深入思考和对细节信息准确的获取。在高考阅读理解题中,学生难以把握的就是这样的文章。因为平常不深究,不联想,不敏锐,导致考试失分。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我给学生留了这个探究题,看谁捕捉信息准确,谁联想丰富,谁思维缜密。本文共有五段,我准备了九道题。让我惊喜的是学生设计的题中有一道题是我没有想到的阅读计算题,而设计题的学生是平常不爱质疑的学生,这当然使我非常惊喜,对此我及时给予鼓励。现在这个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非常浓,用他的话说“现在我知道答案了也想知道为什么。”学生的进步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也使我坚信主体性教学的实效性。每一堂课师生都能快乐、和谐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前些日子,因为我去做评委有两节课没上,回来后学生说想我了,我对他们说我更想他们,这是我的心里话。我想那种课堂气氛,因为那里有师生的快乐。我喜欢学生,喜欢教学,乐此不疲。
二、主体性教学的反思
1、关注差异,突出主体
学生是有差异的,在教学中不能忽略他们的主体表现。如果他们总得不到表现的机会,首先他们会失去争取机会的信心,其次他们的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逐渐地他们会对教师及所教学科会失去兴趣,最终导致教学失败。所以教师授课时,要在激烈的讨论中,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快速发现情绪不高,满脸困惑,或急于想表达而有没有足够信心的学生,找恰当的机会和理由关注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心,树立信心。我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是教师主体作用在教学中的体现。
2、不能深化学生的主体性
因为在小学、初中没有全面实施主体性教学,所以在高中实施主体性教学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即使教师有了主体性教学的能力,学生也未必完全有主体学习意识和能力。学生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逐渐地培养和开发,千万不可认为学生有足够的自学能力而放手不管。自主探究时,忽略指导;学生学习陷入困境时,缺乏点拨;学生曲解教材时,不及时纠正„„学生表面上是获得了绝对“自由”,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主体发展。
3、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
我这里说的因材施教是指因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大教学方法,不能什么教学内容都实施主体性教学,搞一刀切。我相信每一科都有学生自主探究不了的知识和规律,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的教学,保留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是有益处。如英语的语法教学,英语语法是研究英语的英国人、美国人总结出语言规律,是我们学习、记忆的而不是我们去探究的,更不是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内容。对英语语法的教学,我认为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效果会更好。
我对主体性教学认识还不够深刻,理论学习也还不足,以上只是我在尝试主体性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反思,但是我确实认为主体性教学是我使用过的教学形式中效果最佳。我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体会、总结、反思,找出解决教学疑难的方法,使这种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发挥它的优势,使我的教学真的实现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第二篇:对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几点认识论文
一、要想信学生,挖掘学习的潜力
教师因为觉得学生基础差,因而在课堂上对学生左不放心,右不放心,觉得要讲的东西太多,甚至怕学生不懂,讲了一遍又一遍,结果学生仍茫然不知所措,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印象不深,学得死气沉沉,效果甚差,所以作为教师真正要做的事,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一个引导航向的人,引导学生自己全身心地去读书,去思考,去探究,而不只是一个演说家。
二、要平等相待,引导学生辩论
传统教学中,教师总严谨的教学秩序为治学之标准,学生被遏制住兴奋,压抑着学习的冲动和发现,他们只被老师需要时,才一吐为快,老师不点名,不准开口,学生只能是机械地学习,对他以后的终身学习造成制约,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当然,学生说话有时是杂乱无章的,特别是新接一个班级,学生常常说话不完整,或者说了一点就说不下去了,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强,不可能把话想周到了娓娓道来,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
三、要改变策略,将机会留给学生
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节内容,其认识与感受也不会是相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追求统一的所谓标准的答案,在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教师可用“通过学生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等之类的话,让学生互相补充,弥补不足,练习评判时,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评述,互相讨论,不但使他们能知其然,而且要主出其所以然,让学生在这此锻炼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总之,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涉及众多方面。但教师的教育观如何却是前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营造出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需要的教学氛围,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好主体性教学。
第三篇:实施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总结
实施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总结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奠基工程,小学教育更是支撑中国教育大厦的坚强基石。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正阳小学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为孩子一生奠基” 作为办学理念,把追求“前治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模式,现代化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作为具体的办学目标。在新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研究实践中,确立了小学自主学习研究为重点的科研课题,积极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新模式,使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树立了以学会学习为根本的教学目的观,以自主学习为标志的教学过程观,以参与创造为宗旨的师生互动观,以方法与手段结合的现代技术观。
主要体现主动性、独立性、问题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特点。
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旨在调动并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意识和自主性。对于教师来说,必须让每个学生的大脑真正“动”起来,让他们进入一种状态,沉浸在一个探索和求知的氛围之中。这一过程就像“找宝”游戏一样,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让学生自己去找“宝”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思考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寻找的过程让给学生,调动学生多种感观,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生存。
基于这样认识,我校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即:“情境问题——自主探究——总结提升——运用创新”的模式。
一是情境问题: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由感而发,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是生长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在这一环节强调教师趣引,用趣味导引教学,创设最佳教学情景和状态,注重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结合,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例如:在数学教学周长这课时,教师创设了小蚂蚁沿着树叶爬一周及小蚂蚁和学生之间的一段轻松对话,这一学生感兴趣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认识周长的强烈求知欲望,使趣味性与知识性结合。
二是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即不是那种由教师“包办代替”式的教育,也不是那种“无师自通”式的教育,处理好教师有效指导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环节教师尽可能做到知识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方法让学生归纳,信息让学生搜集,使学生学会学习,调动学生多种感想,在体验求知实践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为了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通过让学生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在小组内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树叶的周长,体现了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探究,适当时候给予引导,点拨,体现了新课程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总结提升: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使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中,发现提示规律,使学生知识得到拓展延伸。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不仅会用教材,而且要活化创造性使用教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语文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悟、讨论、体验角色心理,从而总结出:猫头鹰和袋鼠把自己的习惯强加给大象,引起大象强烈不满;而小猴子让大象按照自己习惯方式过日子,受到大象的拥护和欢迎,从这个故事中引导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四运用创新:使学生由掌握书本知识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潜心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课上,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实践,说说在生活中是否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学会尊重、替别人着想,把语文学习和学会做人、提高人格素养紧密结合,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数学课上最后围绕着小蚂蚁这一故事情境,使《周长》这节内容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创设了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愉悦、和谐的情境中学习。如果你走进正阳小学的课堂,你就会发现自主学习模式代替了传统的灌输。生动活泼的氛围让你感觉到学生才是这里的主人,课堂上教师既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知识,更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所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兴趣盎然。师生关系其乐融融,同学之间更是相融相助,民主平等。学生在校园里,学会了创造性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锻炼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通过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使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被评为长春市课程改革示范校,绿园区教科研先进单位,有五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综合、信息被评为长春市优秀学科教研组,有6名教师被重新认定为长春市骨干教师,有两名教师被评为长春市课程改革骨干教师,今年我校又有三名教师被评为绿园区教科研名师。
新课改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我们一定要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度、实效性上下功夫,为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基。
第四篇:主体性教学小组心得体会(样本)
“探讨式主体性教学”效果好
2010级地理科学1班 龙翠晓 小组
指导老师:欧日成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觉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对我们理科学生来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学校之所以安排这门课也不过是想让我们混个学分走走形式罢了。然而,老师以探讨的方式带领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我们对该课产生了兴趣。后来,老师引领我们进一步探讨“共产主义社会究竟能否建成”专题时,更是使我们对这门课产生了好感,让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学好这门课。
以前,看到社会中的一些阴暗面时,我们总是觉得共产党这不好,那不好。如腐败现象严重,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人不如溜须拍马走后门的混得好,共产主义社会只是一个空想而已,根本不可能建成,甚至觉得学习再好也没用,自己也没有本事改变这个现状,所以刚来到大学的时候就打算把大学四年混过去算了。可是学习完这门课后,改变了我们看问题的偏激态度,帮助了我们辩证地科学地看问题。
第一,探讨式主体性教学,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觉得探讨式主体性教学很好,它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我们的“学习过程”,能增添我们的学习乐趣。上课前,老师先让我们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疑问,上课时,老师通过互问互答的方式,让我们自己思考与本节课相关内容的问题,然后进行提问,最后,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去探讨解决疑问,老师根据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或者与我们一同讨论。老师能让我们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又大大地激发了我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使我们在参与中增强了学习的责任感。
第二,探讨式主体性教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 1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学会了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提高了我们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思辨能力。
组长:龙翠晓
《原理》课主体性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2010级法学4班 姚梦诗 小组
指导老师:谢廷文
我们小组共四个人,小组成员有姚梦诗、郑奕珊、吕庆楠、蔡丽兴。在这次主体性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四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此次学习任务。
一、活动的开展
在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后,我们很快组成了小组。任务具体安排如下:
1、工作分配:为完成此次学习任务,我们小组四人决定分工合作,第一步,先分配工作。第二步,小组成员根据自己负责的部分,按步骤进行。首先收集资料;其次,整理资料;第三,利用电脑编写教案和制作幻灯片;第四,对教案和幻灯片进行后期的整理和修改,务求做到最好,不出错;第五,在课堂上对课题进行详细的解说和描述,让同学们学习第五章第一二节的内容。
吕庆楠同学和郑奕珊同学负责找资料和做幻灯片,而蔡丽欣同学和姚梦诗同学则负责根据讲解的需要对教案和课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修改并讲解课件。这是我们初步的工作分配。
2、收集资料:我们小组要主讲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第一节和第二节。首先,我们认真阅读了教材。其次,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一是利用工具书查阅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当代经济全球化等方面知识。二是利用社会科学书库查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这一方面的内容。再次,从互联网上查找所需要的资料。我们利用了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从互联网上下载文档、图片、数据及视频资料,这些资料为我们编写教案和制作幻灯片增色不少。最后,整理资料,在收集好各方面的资料后,我们对资料进行有序的整理,为编写教案和制作课件做好准备。
3、制作课件:在资料都准备好的情况下,我们开始制作课件,初步制作好 3 课件后,根据需要反复对课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修改。
4、课件的讲解
二、活动收获
本次活动,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起讨论问题,期间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很好地发挥了团结协作精神,使我们小组成员的沟通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进行资料收集和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用到各种方法收集和整理资料,这使得我们学习到了教材没有的知识,锻炼了我们的思考能力,同时也让我们在操作计算机软件、排版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讲台上进行讲解,锻炼了我们的讲课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教学活动让我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老师为我们学生备课的辛苦劳动过程。
三、对主体教学活动的期许
主体性教学活动,让我们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做课件,做主讲人。在这过程中,我们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我们认为,主体教学活动对我们学生是有好处的。但由于我们基础知识的有限性,活动往往缺乏自信,讲解不透彻,缺乏深度,这些都需要老师加以帮助以解决。
组长:姚梦诗
小组成员:姚梦诗、郑奕珊、吕庆楠、蔡丽兴
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收获
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 黄泰旭 小组
指导老师:杨名刚
为了提高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组织我们开展了主体性教学。通过主体性教学,我们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但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老师组织的主体性教学又是特别的、不同的。
一、学习过程
1、明确责任分工
以讨论辩论课为例。我们老师会提早2周布置题目,接到题目后,我们组便着手进行分工,以便明确责任。以“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讨论课为例,我们是这样进行的:
如何使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呢?我们吸收了《国际经济学》中提出的“要素组合最优”观点,我决定把本组组员分为资料收集小组、资料整理小组、成果汇报小组,各小组人员分配情况依次是3人、5人、2人。在此次讨论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小组分工讨论,明确了每个组员的分工,组长关于协调本组成员应有的必要权力和应尽的必要义务,最为重要的是确定了课题讨论方向——“08年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虽然我们只是大二的学生,学术水平不高,但是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达到较好效果。在经过反复斟酌以及得到老师的指导之后,我们组决定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角度来分析08年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具体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个角度分别剖析。
2、展开讨论辩论
由于我们组成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住在北区,所以这些组员都无法上网,因此我们最终选择了会议制实地讨论的形式。作为小组组长,我不仅肩负起了普通组员必须完成的工作,还要肩负起合理安排、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的职责。对于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我打了电话给教我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杨老师,通过交谈,杨老师给了我很大启发,坚定了我的信心。于是我们最后的成果出炉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剖析08年金融危机 发生的原因”。在星期五下午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时候,我们组的发言没有让组员失望,拿到了第一,这是我们组每个同学努力的结果,是我们应得的荣耀。
二、主要见解与体会
通过主体性教学我们体会到,有些事看似很难,但是我们如果不去尝试,那我们永远不会有成功的一天,这就像孙中山先生说的“知难行易”一般。另外,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谨慎仔细、谦虚学习之心,不要随便拒绝他人的意见,不懂的就要及时请教他人。
总的来说,我们这学期的主体性教学还是很不错的,组员完成任务的情况也比较好。当然,就像上面提到的一样,我们组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小组人员的组成不尽合理。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组员是没有电脑的,这让我们没办法选择便捷的网络讨论形式,毕竟每个组员都分散在学校的各个区,集中实地讨论存在比较大的不便。个人建议就是以后在人员组成方面要合理,最好是每个组都能平均地分配到没有电脑的同学。
其次,小组组员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本小组组员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应该再增加相关知识,没有足够的知识存量就不可能有好的讨论结果。我建议我们组所有成员往后要多阅读经济类和政治类的书籍,多关注时事热点,多发表自己的看法。
再次,要进一步做好相关成果的复核工作。我建议每个组员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要及时对自己的完成结果进行复核,时刻牢记我们处于一个团队之下,每个人的失误都会给团队的工作造成重大的损失,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的客观体现。
总而言之,本学期的主体性教学,无论是知识方面,还是为人处事方面,我们都学到了很多,现在的还是未来的,它都是特别的、不同的。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中参加主体性教学活动,我们都感到很幸运,这次学习将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组长:黄泰旭 10级国贸一班 联系电话: *** 组员:黄泰旭 欧阳旋 伍翠玲 杨子峰 郑元逢
张淑珍 邓辉静 车婉妮 魏青青 吴素琴 浅谈《原理》课主体性教学改革
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 钟丽韵 小组
指导老师:杨名刚
为了提高我们学习的积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老师积极组织实施了主体性教学。教学中,老师从学生学习主体角度出发,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激发学生的主体观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想方设法引导、扶持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开拓、主动发展。形式主要有讨论、辩论、学生主讲、即兴问题答疑和调查研究。即兴问题答疑由老师在上课开头的几分钟布置,老师讲到该理论问题时,分别请几位同学起来回答,然后老师再深入讲解,引导我们学习,带有较强的研究性特点。这里,我主要谈我们参与幅度较大的讨论、辩论、学生主讲等形式的主体性学习。具体汇报如下:
一、实施过程
1、实施前期:小组分工查询资料
我们老师会提早2周布置题目,接到题目后,我们小组会先确定主题和方向,然后进行分工,以便查询资料。以“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讨论课为例,我们是这样进行的:首先,由于老师布置的题目比较大、比较宽、比较广,所以,我们小组会通过初步讨论,确定好主题和方向。其次,小组分工查询资料。我们将人员分成三个小组,第一小组:钟丽韵、张晓敏、王燕婷、黄燕娜,针对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影响进行资料和数据的搜寻并做出相关报告;第二小组:纪晓雪、钟满宜、黄桃英,针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关报告;第三小组,郑洁祥、林金凤、曹江珍、王淑君,针对教育方面进行资料搜寻与研究,并做出相应的详细报告。完成任务的时间为两天。
2、实施中期:展开讨论辩论
资料收齐后,我们三个小组聚集在一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首先,通过上网搜搜、文献查询和跟老师沟通后,我们对08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知识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极其广泛,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接着我们小组进行了热烈的分析与讨论。其次,经过讨论,确定了主讲的路径。通过讨论,我们认为应该主次分明,对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我们认为危机对经济方面的影响是其他小组的一个主要分析方向,为了避免与其他小组的雷同,从一个更新颖的角度看待危机问题,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决定,我们的方向主要放在政治和文化的影响上。在政治方面,我们主要针对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和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影响。在文化方面,我们则针对教育方面的影响。
3、实施后期:组长作报告
激烈讨论之后,由组长负责归纳整理汇总,并制作成报告,提交给课题指导老师并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与概述。
二、主要见解与体会
经过一系列的主体性学习之后,我们获益匪浅。首先,在知识获得上,我们经过一系列的资料搜寻与分析,对相关知识有了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其次,从思维方式上,我们得到了锻炼。通过确定方向,分析、讨论和辩论,我们掌握一套研究学习的方法,锻炼了思维能力。再次,提升了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一个团队人数多,但是分工不合理,内部不协调就会成为工作的障碍。在学习中,我们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地配合,对于课题的疑点大胆提出,对于方向的确定更是集思广益,大家提出了许多想法,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讨论高潮。在积极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之余,还积极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沟通与帮助,这样也进一步增强了组员间的默契,使整个工作事半功倍。
三、意见和建议
1、同学们在资料整理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资料搜集中,我们注意到,每位小组成员都交了资料,但他们的资料大都缺乏条理性,有的资料内容几乎相同的,但是他们却作为两个方面来整理;有的资料有从属关系,但是他们却把这些资料当作两个大方面来整理,所以,希望大家要多锻炼。
2、多关注时事。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同学对于一些时事热点不了解,甚至缺乏基本常识,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所以,希望大家要多关心时事。
组长:钟丽韵
组员:钟丽韵 王燕婷 张晓敏 黄燕娜 王淑君 纪晓雪 黄挑英
钟满宜 曹江珍 林金凤 郭晓标 陈俊城 郑洁祥
《原理》课主体性教学改革大家谈
2010级汉语言文学2班 陈玉婷 小组
指导老师:张娣英
一、组长总结
这个学期,我们班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体性教学活动。这次活动,我们组的主题是“用历史观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统文化”。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
首先,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们国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为我们国家有如此辉煌灿烂的文化而感到骄傲、自豪。但是,对于目前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项目面临后继无人、即将失传的状况,我们感到束手无策。所以,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广泛的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课,向班上的同学宣传这方面的知识,让大家了解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齐心协力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让我们的文化发扬光大。
其次,这次的活动,锻炼了作为一个组长的组织能力。例如如何合理分配任务,如何组织组员有序的进行课件制作,如何组织好材料,使课件显得有序、生动、明了等等。
二、组员总结
主讲:陈翟余
通过这次的自主学习,我学习到了一些新的东西。首先,在上课前要对这节课所要讲的东西进行了解,有个思路,知道自己要讲什么,顺序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通过组织好语言很好的表达出来。如果没有整理好语言,思路,就算自己明白了知识点,可是无法表达出来,那这节课还是失败的,最重要的是让同学们了解到这个知识点。其次,也让我学会了勇敢。在上课前我曾经想要放弃作为主讲人进行上课的。我始终有点怯场,但是最终还是勇敢的站在了讲台上。这次讲课机会,对我而言,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凡事总要勇敢的面对,勇敢的跨出了第一步,到后来就会发现其实也没什么 10 难的了。感谢这节课给予我的机会,真心的学习到了勇敢的重要性。
组员:高菊
在这一次的讲课活动中,我们小组的人都积极地参与了活动。大家合理分工,搭配默契。虽然在活动中,我们会有分歧,但是经过我们的一起商量,最终解决了问题。经过这一次的活动,大家都在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更加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组员:马睿
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如何弘扬人的主体性便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时代的挑战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目前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依旧存在着制约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弊端,其根本原因是学生主体性严重缺失,没有给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准确定位,这既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全面充分发展,也导致高校教学工作缺乏活力和内驱力,所以高等学校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一步确立和发挥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性是今后若干年我国高教改革的出发点、基本内容和追求目标。此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体性教学学习活动使我们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和沟通,取得了良好效果。
组员:刘婷婷
现代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应试教育把书本知识当作僵化的教条,把学生培养成会参加考试的机器,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不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主体性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型人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这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体性教学学习活动,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主体性教学的好处,希望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组员:杨虹
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学习、提高能力,在自主性学习中不断收获、得到锻炼、提升自我。这是我对本次自主性学习的真实体会。
下面,我谈一谈具体的心得体会。
第一,准备充分,目标明确。在自主性学习的初期阶段,我们组员都感到有点不耐烦,慢慢的找到方法后,于是收拾好心情,调整好心态,安下心来做准备。终于,我们组的任务完成了,期间遇到的困难不少,使人望而生畏!但我们依然挺了过来!
第二,合作至上。自主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自主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最后,组长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通过我们的合理分工,通力合作,我们的课件最终做出来了。
组员:杨晓
这次的主体性教学活动,我们的组题是关于非物质文化保护。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了解到: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演进,许多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正遭遇着被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命运。那一片片宁静的村落,正在被高楼大厦所替代,难道这就是发展吗?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遗存,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据着何等的地位,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在我看来,社会的发展不应该拿这些来做代价,新事物替代旧事物,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珍惜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份“文化”。
组员:谢晓雯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究,让我深刻领会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做课件的过程中,我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道了这些遗产的特色所在,也知道了这些遗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美的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
组员:陈俞羽
我觉得这门课程非常有意思,虽然并不是课程本身让我很感兴趣,主要是因 12 为老师在课堂上的讲义让人觉得意味深长,而且这门课程对我们也有很多的帮助。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让我们知道了马克思的伟大,他牺牲了自己一家人的幸福让全世界的人得到了益处,我觉得光是这点就让我对他佩服万分,更何况他总结出来的结论是如此的正确。我们都应该学习前人的经验,像马克思一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样我们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我们的老师,他用生动、幽默、深刻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华,让我们受益匪浅,而且他还教会我们人的很多缺陷。虽然马克思伟大,但是我也觉得我们的老师强大,因为他自己特有的教学方式,让我能够轻松、快乐的学习这门课程,而且让我们掌握了知识所以我觉得我很喜欢这门课程。希望老师可以一如既往的用他特有的教学方式吸引我们,教导我们。从这门课程中我知道了要吸取前人的经验,掌握前人的知识技能强大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成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我的感受不是很多,但是我是将我心中的感受全部用语言描述了出来。这些就是我的听课感受。
组员:王思齐
上了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马克思是怎样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的呢?他在自己理论活动的初期就申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十分厌恶对他的理论的“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他终生站在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最前线,但从不对自己不熟悉的斗争指手划脚。他终生注视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根据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先进性,不仅表现在其时代性上,而且表现在其人民 13 性上。马克思指出:“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组长:陈玉婷
组员:陈玉婷 10105012050、陈翟余 10105012080、高菊 10105012010、马睿 10105012022、刘婷婷 10105012047、杨 虹 10105012009、杨晓 10105012003、谢晓文 10105012075、陈俞羽 10105012029、王思齐 10105012011 谈谈对主体性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2010级化学1班 罗南祥 小组
指导老师:谢廷文
一、对主体性教学的理解
主体性教学是指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和引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对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的要求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学习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教师的教要落在学生的学上,要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意志、品质、情感和行为能力得以发展。而我们小组成员也有自己的见解,苏文洪认为:“主体性教学是尊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估等环节中,都包含着如何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的“学”。”罗南祥则认为:“主体性教学是尊重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体竞争的精神,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这对于培养学生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其他成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谢少文、黄翊柠、李裕旺、林永龙都认为:“主体性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实践和思考,只有当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受益者时,他们在合作活动中的主体性才能收到较好的发挥。”
二、主体性教学的目标
1、了解主体性教学的内涵、方式以及优缺点。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学习,探求学法。
3、根据学生的主体特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认识特点,引导学生在研究、讨论情景下合作学习。
4、理性认识主体性教学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价值。
三、主体性教学的准备与开展
1、准备
(1)思想动员
①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
首先,要求小组各个成员必须服从组长的安排,认真完成任务,不允许推卸责任;其次,对于整个小组来讲,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讲的是小组的整体成绩,小组整体的荣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要个人逞强蛮干。个人的任务完成了,还要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对个人来讲.古语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小组成员应该学会相互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②培养小组成员的竞争精神
小组成员在相互帮助的前提下自主学习时,检测我们学习效果的方式是竞争,所以,小组成员必须努力学习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只有这样,小组才更有竞争力。
(2)预习
各个成员必须认真对课本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才能对我们讲课的主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历史地位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探讨。
(3)分工
确定小组研究主题后,我们要做好分工,让小组成员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我们做了如下分工:罗南祥讲第二节内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苏文洪讲第三节内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以及发展趋势》,李裕旺负责ppt的制作,谢少文、黄翊柠负责收集资料,林永龙负责检查错误、更正以及回答问题。
2.开展
在我们小组讲课过程中,由两个主讲人上台讲ppt,讲课过程适当提问以使同学们集中精神,并借此调动其积极性,讲课结束之前还作了一个总结,加深同学们对本章知识的印象,明确本章知识的重点、难点。同时,小组其他成员负责回答问题和补充。通过合作交流学习,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使听课的同学对新知识理解的更透彻。
四、反思与总结 1.收获
(1)共同完成任务,增强凝聚力
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以学生探索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能让我们自主地、合作地、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促进我们的素质得到提高,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增强凝聚力。
(2)个性得到尊重
在主体性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我们的个性得到尊重,因为我们小组各个成员对我们讲课的主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历史地位以及发展趋势》都有不同的看法,通过自主学习就不会受到太多限制,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讨论时间、地点,学习氛围比较轻松,使每一个组员都获得成功感。
(3)培养实践和探索能力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很多问题都要我们小组自己去探索,去解决,去实践。在这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提高实践和探索能力。比如:讲课,做ppt,查阅文献等等,这些都是以后工作、学习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2.不足之处与改进方法:
(1)上次小组活动,我们还是和传统的授课模式一样,通过上台讲课展示我们小组的讨论成果,若能以辩论赛、模拟访谈等创新形式展开,效果会更好。(2)在讲课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同学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还需加强授课能力的培养,并选择时机,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比如: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同学自由发言,活跃氛围,最后,小组交流心得,提高和完善自己。
五、注意事项
1.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分组合不合理直接影响合作学习效果。
2.加强培训,提高合作技能 小组成员合作技能的高低,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是否高效的重要原因。比如:(1)收集资料的能力(2)倾听的能力(3)表达的能力(4)质疑和反思的能力。3.合理选题
条件允许时,最好选择小组成员感兴趣的主题,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其积极性。
六、主体性教学的意义
主体性教学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从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实践的主体出发,把学生看着活生生的现实的发展主体,从而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正是这种让学生主动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步入信息化社会以后,教育的方式更多的是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主体性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和开发其创造思维能力,最终达到使其能力全面和谐发展和个人素质整体提高。
组长:罗南祥
组员:谢少文、黄翊柠、林永龙、苏文洪、李裕旺、罗南祥《原理》课主体性教学改革心得
2010级会计1班 陈宝玲 小组
指导老师:傅钢
一、主题: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形成过程
我们的选题是通过大家讨论决定的。先由组长确定了几个题目,再由组员投票决定。确定选题后,我们就讨论问题应该包括那几个方面。经过一轮讨论后,我们确定了四个小主题,包括有:第一科学技术是什么,第二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第三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消极作用(这是重点),第四科学技术的运用。还包括与哲学相关的部分。同时我们确定了各位组员的分工,在大组下又分了四个小组,每个人小组长带领着两到三个组员负责完成一个小主题。小组长负责做PPT,其他负责收集资料。时间期限为两个星期。最后统一发给组长与主讲负责整合与修改。就这样我们就完成我们的分工。
三、讲课心得
我们小组讲的是科学技术的作用,由于科学技术有正面及负面作用,而对于正面作用我们同学已经知晓得很多,所以我们主要讲的是其负面作用。
在开始讲课前播放了一段和主题有关的视频,用于引出我们的题目。在讲课过程中,就科学技术的利弊问题也有提问过同学,他们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有利于促进主讲人和同学的互动,吸引住同学的注意力。先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了科学技术积极作用,然后就对其负面作用进行了具体的讲解,并让同学举例说明。对于主讲人的讲课的表现有满意的也有不满意的,一些原来打算讲述的内容,讲课时候忘记讲了。在整个讲课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微笑地面对大家真的很重要。讲课时不能只看着课件,还要用自己话把内容解释给大家听,和同学们有眼神的交流,必要时用不一样的声调,可以吸引到同学们的注意,也可以加上动作,更好表达自己的意思,使讲课更加生动形象。作为主讲人,对于要讲的内容应该有更深的理解,也有自己的看法,讲的时候就会有自信,让人有 种信服的感觉。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在确定主题后,发现资料比较难找,尤其是难找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方面的资料。要找一些有鲜明特色的视频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很难;这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些组员比较拖拉,不到最后都不愿做,希望每一位组员都要注意时间问题,要有时间观念;主讲人讲课的时候要多注意与同学的交流,不能只看着ppt,要设法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组长:陈宝玲 主讲:胡海燕
组员:李忆凡 郑博举 蓝苑珊 蒙莲清 陈诗浇 苏玉洁 谢莹 黎燕珊 谭振民
何宝仪 熊瑞莲 龚嘉欣 鲍玟璁 何楚均 孙国清《原理》课主体性教学感想感悟
2010级旅游管理02班 谢伯凤 小组
指导老师:张娣英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感觉收获很多。
一、实施过程
1、确定组员和组长。
2、到图书馆翻阅资料,开讨论会,每个人都把自己认为好的主题写出来。
3、在约定的时间我们公开讨论,轮流展示自己的演讲课题,投票决定初步的课题。
4、经过老师的审核和建议,我们确定课题为“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
5、由组长分配工作,进行资料搜索,通过网络搜索,图书馆找资料,咨询老师建议,我们确定了演讲的主题和内容。
6、根据演讲内容以及找寻的资料,整合成论文提交给老师。
二、感受与体会
我们认为,通过探讨学习,在“资料搜集”、“有效合作学习”和“反思总结”等方面,我们小组积累了不少经验。
大家认识到,合作学习时,应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使主持、记录、把握主题、汇报、记时等工作责权到位,人人有“事”可干,以便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长处和作用;要及时反思,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通过探究性学习,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了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了组员间的友谊,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集思广益,气氛十分热烈,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学习科学理论知识的积极性。
当然,我们小组中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
1、我们小组忽略了一些资料里的小细节,资料需要继续完善。
2、分工不够明确,导致大伙一窝蜂的扎堆找资料。
3、小组成员合作欠默契,欠沟通,有些组员的积极性不高。
4、基本理论知识欠缺,在找资料的过程中导致效率不高。
三、意见和建议
1、希望借此机会加强我们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了解。
2、加强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4、多向老师咨询学习。组长: 谢伯凤
组员: 朱少霞 杨卓红 萧瑞华 唐洁莹 李史丹 张振
叶丽儿 温倩华22
《原理》课主体性教学之我见
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01班 蔡泳珊 小组
指导老师:郭潜深
主体性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能动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通过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体。主体性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表现形态和实践方式。下面是我们组参加主体性教学实践的体会。
在郭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和引导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同学们分组并以自己感兴趣的选题为中心制成PPT开展小组讲课,充分发挥了我们的自主能动性去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并与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中,哲学方面的内容比较难懂,而主体性教学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搜集资料时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开阔,让我们的逻辑变得更严谨,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透,使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对哲学有了自己更深刻的理解。在团队合作中,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同学可以加深团队合作意识,加强责任感的养成,更好地完成课题的研究。还有在讨论情景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我们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学会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成为终身学习者,也使其意志、品质、情感和行为能力得以发展。
同时主体性教学给了我们学生们一个展现自我、发现自我的舞台,弘扬个性,尊重学生。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可以展现自己的知识,还可以亲身体验做老师的角色,促进语言领会技能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各小组在所选的课题上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学习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在生动的课件上还穿插视频的播放,图片的展示等,使课堂更生动,学生更易接受理解。每个小组的课题通过讲课将自己理解的加以复述,并通过恰当的提问,大家各自抒发对哲学的理解,让课堂成为一个思想交流会,创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做到了教与学统一。在授课前老师会事先让同学把PPT给他看,并给出意见后进行修改,这样就能使同学们做的PPT更接近专业,听的同学更容易听懂。但毕竟是学生,能力始终有点欠缺,所以很多时候会做得不太好而导致听课的学生也听不太懂。每小组讲完课后老师和同学们给予自己小组或者其他小组的主体性教学的点评,让我们更加了解到学习上欠缺的环节或者部分并能加以改进,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体竞争的精神。但是,我们觉得老师在点评不足的时候,应该给予一点举例性的改正方法,而不是仅仅是大概的。另外,我们认为老师不应该在同学们打分之前对每一小组做评价,这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同学们的评分,有缺公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主体性教学改变了原来的单向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模式,使学生在备课和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以新的角度、新的视野看待问题,并在时间允许下,学生可以把他们对于课程的理解或是知识点的理解说出来,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们主动思考,也能对授课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契机。总的来说,主体性教学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组长:蔡泳珊
组员:谭静俞 海北 曾文辉 方美娟 石琼淋 伍丽浈 侯志群 武凤娇
“1+1>2”
——记一次难忘的教学经历
2010级食品工程01班 麦仕航 小组
指导老师:张娣英
进入大学以来,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学习模式,但这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体性教学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让我真正学会了自主性学习,改变了以往那种传统的合作性自主学习“吃大锅饭”的习惯,也让我们小组成员切身感受到了“1+1>2”的好处。下面我从合作自主学习的三个阶段来谈谈我们小组的体会。
一、准备过程
我们组抽到的题目是“如何破解教育体制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我们经过讨论,觉得当前的教育体制是一种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以考试为手段,以升学为目的,以分数高低优胜淘汰的片面知识教育。应试教育最大弊端就是把手段当作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为考试服务。它面向升学有望的少数学生,着眼于学生智育发展,削弱德育、体育、美育等,限制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无法为教育现代化培养更多更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己任,以促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目的。我们以此作为切入点来准备我们这次的自主学习专题。
通过探讨,我们认识到了主讲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如PPT课件目录要清晰;要注意枯燥的理论知识和有趣的图片例子的结合;PPT显示出来的内容要有概括性且字数尽量要少;演讲者要充分带动大部分的同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二、合作、探究过程
虽然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但自主学习的过程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毕竟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 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在学习完课本的具体内容后,初步确定了我们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探究学习:
1、认识当前教育体制与素质教育
2、认识教育体制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
3、如何破解教育体制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
然后麦仕航根据每个人的意愿来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我们先是按宿舍分布去找不同方面的资料,有视频,有图片,有案例等等,然后再集中起来,由我和曾碧霞来负责整理资料,最后由李杏华和黄来弟、游定辉来做PPT。在找资料的过程中,如果有的组员提前完成任务,也会热心主动地帮助别的组员。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我们每个成员间,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三、反馈过程
在我们经历了一番艰苦奋斗的自主学习后,当然是要把我们的成果反馈给师生们,让大家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劳动成果。
虽说我们制作的PPT不精美,但言简意赅,表达了我们组每个成员的思想。虽说我们的主讲人游定辉没有什么上课的经验,但他也尽自己所能去把这节课上好,同学们听得也很认真,互动性较强,相信大家对当今教育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反思。我们的讲课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特别是老师的表扬,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成功了。
主体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就我们小组而言,说它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促进同学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在学习研究中有切身 的体会,像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我们组的每一个人不仅发挥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把自己的想法共享,得到了很多不同的想法,我们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我想这就是自主学习的好处吧,我们以后也会好好抓住每次这样学习的机会去锻炼自己的。
组长:麦仕航
组员:邓茜文 曾碧霞黄秋景 张俊彦
黄来弟
游定辉
伍嘉欣卢俊芳李杏华27
带给我们紧张的那份喜悦
2010级体育教育03班 刘贵德 小组
指导教师:黄一映
我们组主讲的主题是“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我们组将题目确定后,展开了分工合作,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然后把大家查阅到的资料汇总在一起,由陈威熊、李广志两位同学分别整理制作了两份PPT,然后再汇总到我这里,我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了修改。
到了讲课前一晚,我又打开PPT检查看了一遍,想了一遍怎么把这二十几张PPT串起来讲好。哪些地方设置一些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一下;哪些地方应该讲详细一些才能扣住主题;哪些地方稍微引入一些课外知识,引起同学们的参与与兴趣等。把这些问题在心里过了一遍之后,我才安安稳稳的爬上床睡觉。
到了讲课那天,站在讲台上面对那么多人还真有点紧张,但我反复提醒自己,准备好了PPT,付出了那么多精力,应该没问题的!整个讲解过程,我估计大概用了17分钟。噢,这17分钟面对那么多人讲课,感觉还挺漫长的。虽然前一晚在心里过了一遍要怎样把PPT讲下去,但由于某些自己没有考虑到的原因,结果还是没有完全按自己之前设计好的思路讲下去。讲完后回到座位,从组员的眼神和微笑中,从之后老师的点评和我自己的自我感觉,这次上去讲课还算过的去的。
从收集资料到整理,再到上讲台这个过程,我感触良多。首先,8个人一个小组,要把每个人调动起来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涉及到怎样把大家的心聚在一起,分工合作好,把事情做好,因为有不少同学有偷懒的心理,想搭便车。其次,讲课前一晚,我备课忙到一点多钟才睡,让我体验到老师为了给我们把课讲好,备课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在此,请让我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在讲台讲课的那十几分钟,让我感受到在众人面前讲话原来会那么紧张的,就算之前充分准备好了,中途出现一些小插曲,也未必就能按之前规划好的走。在这种情况下,你得学会怎样灵活把这些问题处理好,怎样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不那么紧张,怎 28 样才能让人认真听你讲不捣乱等。这种感觉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才能表达出来,我想只有亲身经历过,这种感觉才能真正的体会得到吧。
这次讲课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合作配合,进一步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自己做PPT的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自己在众人面前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得到了一次锻炼与提高。这一切的一切,只有去做过才能真正感受得到的。感谢组员推选我做主讲人,同时也感谢老师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来锻炼我们的能力。
收获源于付出!这句话讲得真的很有理。
组长:刘贵德
组员:廖宇亮 李广志 梁伟杰 薛石昌 方福志 陈威熊 吴勇鹏
对思政课主体性教学的几点感受
2010级新闻学01班 黄嘉仪 小组
指导老师:郭潜深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主体性教学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教改活动,通过积极参与,我们感觉受益匪浅。
首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同学们必须展开广泛交流与合作,这样极大地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就我所在的组而言,我们小组的主题是科技的利与弊,我们在接到任务后,就进行了广泛讨论。在讨论中虽然发生了争执,但争执过后,组员们合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更强了。我们认识到,要完成一项任务,必须要有合作,凡事不能以自我为核心,不能固执己见,需要懂得去欣赏队员的观点。
其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通过查找资料,组织教案,我们对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如果只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可能只会一听而过。根据遗忘规则,印象深刻的,是不会轻易忘记的。
再次,有助于锻炼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众所周知,在中国,上大学之前实施的主要是填鸭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主体性教学给了我们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我们觉得,主体性教学提升了同学们的演讲能力。大家知道,即使有好的ppt课件,若你不会演讲,不擅长表达你们小组的观点,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锻炼,锻炼了我们的胆量,训练了我们的口才,提升了我们的演讲能力。
当然,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利也有弊。
我们注意到,分组完成任务,也容易造成班级里形成小集体,情况严重者还可能会造成分班分派的现象。另外,同学们对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容易造成知识的片面化。总而言之,凡事有利也有弊,不能做到十全十美。总体上来说,主体性教学模式还是利大于弊的,是值得推崇的,不过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尽量减小其消极的影响。
组长:黄嘉仪
组员:蔡丽诗
陈梓健
何斐
陈梅兰
罗小曼
汤家利
杨启莹
刘茂品
第五篇: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初探
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初探
互联网
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1],它的写作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从对客观世界的选择,到材料的谋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无一不突现写作主体的机智与创造。综观近年的中考、高考作文试题或试题范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试题的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灵活,它要求写作主体摒弃陈规陋习,条条框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露自己的人格世界。可见,重视写作主体的主体意识不仅是重要的,符合潮流,而且是及时的。要想切实提高作文水平,必须在写作主体的自我意识上进行培养。
一.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写作兴趣
在一中学曾作过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的作文心理调查,让人吃惊的是,对写作感兴趣的只有15%,如何将学生从写作的惧怕心理中解放出来,笔者认为首先应先解除强加给学生的“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使他们的笔端流泻着活泼的个性。缘于“情”而作,为自己的真情,为自己的个性,基于这一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即“向生活靠拢”。日本语文界“生活作文”,美国的“作文题目不受拘束”正是作出的这种努力。学生崇尚真实,敞开心扉的袒露正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历程。
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指出:人的青春期是第二次诞生,而这第二次诞生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自我发现。即把探索的视线对
着自己的内部,发现作为脱离其它一切事物的一个世界--主观意识[2]。“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自由式作文正是将这种探索投之于笔端的展露形式。笔者曾多年致力于写作实践“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探索,在实验班级中,改变以前一学期写几篇作文的任务,代之以一本自己命名的“随笔本”。随笔本上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自己命题,字数在500字左右,以每天自己最想写的东西为内容,持之以恒的练习最终都让他们达成共识。学生唐雯波认为:用真心去写,很畅快,是倾诉后的一种快感,生活中还不能少了它。自由式作文实际上在学生不经意间保持了一定的作文量,即满足了文章的数量,又在对文章的提炼、揣摩中提高了质量。他们觉得自由式作文是他们倾吐心声的绝妙形式,四季变化皆可入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他们的习作中,不仅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生活,而且向社会生活延伸。“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战争风云”俯拾之间几乎都成了写作的素材来源。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
将他们汪洋恣意写就的“放胆文”(宋*谢枋语)与实验前的习作相比,他们习作中表现出的是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个性,他们不仅在思考自己的得失悲欢,也在忧虑国家的命运前途。他们学会突出自己的位置和情绪,把握写作的机遇,表现浓厚的写作兴趣。喜欢写作的人数从实验前的15%上升到58%,对写作兴趣一般的人数从45%降至29%,对写作持冷淡态度的人数从40%降至13%。
二.规范“主体”行为提高写作技巧
宋朝谢枋在《文章规范》里提到的“小心文”正是作文改革中第二步要求。它对字词篇章有更精当的要求,须再三斟酌,以求更好的效果。主体意识的觉醒,更新了写作主体的观念,开拓了写作新视野。但“放开写,让学生自由抒写。”并非只纵不收,教师在学生的“放笔”中,仍要悉心指导,担当好主导角色,引导学生在自由抒写之后,有进一步提高。如何指导学生作“小心文”呢?笔者认为可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专题讨论方面十四、五岁的学生正值青少年心理的迅速发展时期,正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上的断乳”[3],教师可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将作文的文法指导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作文指导专题。这些专题材料来源于教师的指导规范,学生的示范作文,媒体中传播的最新出现的资料,它们来自生活,来自学生,也来自书本,有其取材的新颖独特性,思维的严密性,“圣诞节前火鸡的遐想--评想象力”,“曹冲称象--说思维的独特性”,“成语故事新编--论据与论点”,“辩论会--论言之有理”。教师根据对象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引导,对症下药,为其步入写作道路奠定了基础。写作指导贴近他们,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对写作再深入的激情,成功地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
(二)个别交流方面
教师和学生对习作常产生评判差异,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的评判差异在于第一:二者的评判标准不一;第二:二者之间缺乏平等交流,作为教师要消除这种差异,不必拘泥于自己品评文章的条例,索性放下架子,写下水文,体验学生的情感、兴趣。“与学生侃写作”也是加强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交流分面谈和笔谈。面谈的形式常常是三、五人为一小组,选择一话题作谈话中心,指定一人为中心发言人,教师作总体指导。话题选自同学们感兴趣或共同存在的问题。同学各执己见,不同观点汇聚到谈话中,每人都多少领悟到一些,效果很好。笔谈形式多样,可以是师生对一阶段作文的审视定位,可以是教师写的“写作心语”。更重要的是,此种不拘一格的交流拓宽他们的思路,提高对自己文章和其他文章的判断能力。“我能写好作文”,他们写作的自信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挖掘“主体”潜能开拓作文视野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儿童在教学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个水平叫做“最近发展区”[4]。当他不依赖老师独自完成任务时,第二个发展水平就转变为第一个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成了教学的重点目标。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当学生从“我想写”的发展水平进入“我会写”的第二个发展水平时,下一个“最近发展区”就进入“我还能写什么?”
(一)总体发展目标区
每一年级,实验班除了应完成的作文训练计划以外,还制订“总体发展目标区”。
初一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让学生学会“一事一议”,剪报的素材来自四面八方,学生饶有兴趣。通过“诗词我来读写”5分钟训练,让学生领悟诗歌美的意境。
初二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要求学生品评作品,在结构、语言等诸多环节欣赏其长处,设置“名人名言我来读写”5分钟,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也训练其思维的敏捷、缜密。
初三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要求学生觅得优秀作品进行鉴赏,诗歌、杂文,甚至是摄影,漫画都可入选。初三年级“我说热点”,让学生与时代同步,以敏锐的观察力参与世界的新浪潮。
(二)个人发展目标区
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与他们制定了“个人发展目标区”。这个目标区通过“课题小组”的途径实现。学生在学期初自由组合小组成员,由所有成员共同策划感兴趣的课题,成立小组,如“现代诗歌小组”、“科幻小说小组”、“鲁迅杂文小组”、“外国文学欣赏小组”、“演讲艺术小组”等等。整个课题完成是在教师的点拨下,由学生搜索资料,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到一学期结束,每一小组列出研究过程中阅读的书目,并交出课题组的论文或经验总结或调查报告。这种实践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对培养学生开拓、创造的自主精神也是有益的尝试。学生主动向课外拓展,自己的个性得以自由、和谐地发展。
经过几年的作文教改尝试,试验班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在市多项征文、作文比赛中,实验班级十几位同学获一、二、三等奖。在“跨世纪杯”全国作文比赛中,有二人获优秀作文奖。在省、市级各类报刊中,有二十多人发表习作。在中考中,学生以超出市平均水平十三分的语文成绩顺利进入高中,语文成绩在普通中学中位居第一。笔者多次获得作文比赛指导奖。注释:
[1] 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金华)1997.6《在激扬文字中重塑人格》
[2] 《青年心理学》(日)依田新主编知识出版社
[3] 《青年心理学》(日)依田新主编知识出版社
[4] 《赞可夫新教学体系及其讨论》(俞翔辉等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