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厘清概念 加强研究
厘清概念
加强研究
——2011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总结讲话
文:陈先云
一、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任重道远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本次高端论坛的专题报告中感慨:语文教学既丰富又复杂。的确,没有哪一门学科像语文这样不断地被社会所关注,甚至被诟病。我们应该认真地反思一下个中缘由。
说语文教学复杂,主要是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内容缺少国家层面的界定,没有一个可以执行的共同标准(事实上语文课程内容也难有一个共同标准),使得语文教学教什么模糊不清。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编纂《蒙学课本》,开创了中国人编母语教科书之始。100多年来,语文教学还是基于教科书的层面思考教学内容的选择。我国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如朱自清、夏丏尊、黎锦熙、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辛安亭等,对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与见解,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着他们的语文教育思想。当前这个年代,不同的研究领域,学者们往往从自己专业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要求。研究儿童文学的学者认为语文教科应按照儿童文学来编排,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认为儿童文学没有什么诵记价值,语言学家又往往偏向于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程内容往往停留于个人的认识与体验的层面,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对语文课程内容的研究怎么能够做到守中持正,辩证地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形成共识,大概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语文作为母语,是学校教育的一门最重要的学科,也是意识形态较强的一门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强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育他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语文能力,是社会转型时期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二、厘清语文课程概念,明确语文课程形态
开始于21世纪初的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表现在,思想解放了,大家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各种学术观点互相交流,学术成果异彩纷呈,小学语文名师辈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些概念,如语文课程、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素养、工具性、人文性、三维目标、合作探究等等,经常见于各处报纸、杂志,闻于老师们的言谈中。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推进,对一些基本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厘清概念的内涵及概念间的联系,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基本概念厘清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教学改革方向明确,就不会走或少走弯路。现在很多学校重视教育科研,需要清楚哪些是学者研究的范畴,哪些是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例如,大家经常谈到语文课程,对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我的理解是,语文课程是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统整,其本质在教学内容。从语文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来看,主要有四种课程形态:标准课程、文本课程、实施课程和实验课程。
所谓“标准课程”,属于国家层面的宏观课程,由政府部门制订、颁布,比如,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等。当前社会上一些人认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不如以前了。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我想,其中一个因素应该是“标准课程”的问题。我做过研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时数,比现在小学、初中加起来还要多。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如果没有一定的课时保证,母语教学质量怎么能提高呢?现在地方与学校课程占了学校课时数的近20%,而实施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实效性却不大。很多学校让学生背《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来实施,这些内容本身有一定的糟粕,如果不加选择地让儿童接受,势必会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带来负面影响。
什么是文本课程?课程专家陈侠认为,“按照一般的理解,课程一词指的是学校教学内容。”“学校教学内容”实际上指的是教科书内容,即文本课程。文本课程是依据标准课程,借鉴课程改革的理论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将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作系统的安排,其载体就是供中小学校开展教学活动使用的教科书。文本课程是对标准课程的贯彻落实,是标准课程显性的、直接的表现形式。文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主要是集团行为,是团队智慧的凝合,有时候变成国家行为,用国家的资源来进行文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一般来说,个人很难承担文本课程的开展任务。
“实施课程”是教师以教科书为依托,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对教科书内容进行选择、组织与重构,并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策略,在课堂上将重组后的课程内容传递给学生。主要包括“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方面,是师生在课堂上实践的课程。
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实施课程与文本课程是两个不同的课程形态,不能把两个课程等同看待。我们探讨语文教学教什么这个问题,实际上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从标准课程的层面谈,另一个是基于文本课程的层面谈。此次论坛大家主要还是从第二个层面来谈语文教学教什么,探讨的是“实施课程”。将要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应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实际上是鼓励教师们加强实施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实验课程”是优秀教师或团队根据一定的条件、可以运用的课程资源,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理论为支撑,探讨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操作策略和一般规律,以期获得新的理论观点。实验课程带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在一定的范围内实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小学语文“实验课程”类型多样,呈现出了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态势。有广东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教学实验,江苏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实验,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的童话体作文和“素描”作文教学实验,内蒙古丁培忠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黑龙江的“注意识字?提前读写”教学实验,山东烟台的小学语文“双轨”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等等。可以说,这些教学改革实验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但是,课程改革十年来,一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颇具影响、成效显著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突然沉寂下来。这些教学实验没有能够审时夺势,借着课程改革的东风,进一步调整、完善与发展,把实验开展下去,推广开来,没有能够让实验成果更好地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服务,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形成这样的一种局面,很令我们遗憾,更多的是让我们感到惋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正式颁布实施,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基础教育,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新的课程观、教材观。
这次论坛,大家对“语文教学教什么”这个专题高度注,参与讨论的人数较多。语文教学教什么,实际上是学生语文学习学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是一个统一体。研究、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各司其职。从标准课程内容的层面来思考语文教学教什么,难度很大,不容易做,可以把这些问题留给学者们、专家们去研究。对文本课程,我们是可以去思考的,也应该认真研究,更好地变为实施课程。教科书是学校教育、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和载体,很多老师对教科书的期望很高,忠实于教科书。教科书要能够方便老师的教,有利于学生的学,不要让老师们面对教科书产生困惑,有疲惫感。大多数老师是将教学作为一个日常化的工作,不要给老师们在理解、把握教科书上增加过多的负担。
当前,我们国家需要有一套高质量的、能体现国家意志、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语文教科书。我认为,可以通过教科书的使用,达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三、选择语文教学内容考虑的基本因素
基于教科书的教学一直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类型。这种教学类型是将教科书作为实施课程的主要凭借,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教育过程》的作者、美国课程专家布鲁纳在该书的引论中指出,美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我们将要教些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这些只有专家才关心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反映出这个时代社会对教育质量的智育目标的关切。因此,现阶段研究、探讨语文教学教什么、为学生提供什么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内容怎样有效地被学生所接受,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基于教科书书选择、组织与重构教学内容,需要考虑教科书、教学对象、教学环境、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和教学风格或习惯等因素的关联。核心因素是语文教科书,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是主要因素,语文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师的教学风格或习惯是次要因素。为实现课程目标、要求,以教科书为载体,符合儿童的学习状况与认知水平,根据教学环境与课程资源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是教学活动开展前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就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教学一篇课文,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什么,已有的知识储备有哪些,生活经验有多少,家庭、社会背景怎么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容易发生错误的是什么,等等,做到因材施教。
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还要学会舍得。我们应该有过这样的体会:在研读一篇课文时,往往有许多目标需要达成。如何取舍?在目标定位不好把握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教科书的单元导语、课后练习题和语文园地中相关栏目的提示等来确定目标。比如《穷人》一课,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可以把目标定位在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如果学生能够自己读懂的内容,或者是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学会的内容,可以不教或者少教。有的内容可以放一放,待以后再理解、掌握。
我们经常谈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多年来这一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上,“走教案”、教师牵着学生学的现象仍然存在。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把握不到位,造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内容发生偏差,或者缺少某个方面的考量。当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体验超出了预设的范围时,教师难以顺着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设计,重新组织教学活动,依然按照事先的预设来进行教学。有时候,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的学习体验,也是语文课上得精彩的契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对课堂教学的调控、驾驭能力,做到心中有数,触类旁通。
语文教学要做到“心中有数”,首先要重视对文本的解读。读懂、读透文本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前提。读懂,就是能正确理解文本内涵,准确了解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如《人物描写一组》中“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描写是严监生临死前大侄子、二侄子、奶妈、赵氏对他伸出“两个指头”意思的猜测及严监生的反应。大侄子、二侄子是严监生的“诸亲六眷”,首先想到与严监生密切相关的不外乎亲人、财产,用“问道”说明还不够肯定,侄子毕竟不是严监生的子女,不十分了解也在情理之中;奶妈是“诸亲六眷”之外的人,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舅爷为大的习俗,她认为,在婚庆、丧葬等重大场合,舅爷应该到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舅爷做主,用“插口道”说明奶妈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赵氏作为严监生的继室,与他朝夕相处,当然对他十分了解,“走近上前道”,连续两个动作说明肯定知道是什么意思。“问道”“插口道”“走近上前道”用词不同,表明说话的语气也各不相同,这与他们四个人的身份非常吻合。而作者对每次猜测后严监生不同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把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读透,就是能准确把握重点、难点,能深入浅出,化难为易。研读文本要注意克服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的思想,防止走极端,近年来在解读文本时走极端的例子还为数不少。
课改以来,十分强调“学”,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我们能否考虑一下“教”的问题?“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性格、经验、学识、教学技能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两个方面,只强调学生的学,不考虑教师的教学风格或习惯,有悖于唯物辩证法,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这里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观摩公开课、示范课后,应该清楚这节课的特色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不足,有哪些值得学习并切合自身条件能够学得了的优点,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四、如何从语文教学的复杂性中走出来
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认为,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我很赞同这样的观点。语文教学从复杂性中走出来,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抓住四个关键性的概念:理解、运用、积累、习惯,力争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清清楚楚一条线。
理解,首先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本的主旨,再从思想内容中走出来,体会语言文字是怎么组织运用的。用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的话来理解,就是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
运用,不仅是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课堂上动动笔、写一写只是运用的一方面;把阅读获得的一些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的自主阅读中去,是运用;运用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其他学科,也是运用,等等。
积累,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传承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还包括世界的优秀文化。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认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是汉文化,还包括少数民族的文化。
习惯,是一种养成教育,不是一下就能培养起来的,教师要做有心人,一点一滴要求,循序渐近提高。良好习惯终身受益。
五、如何防止语文教学再次走偏
自独立设科100多年来,由于缺少“语文学”层面的理论指导,语文学科在工具性、思想性、文化性、人文性、综合性等之间左右摇摆,反反复复,教学改革走的是一条不断走偏、纠偏的路子。大家对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的得与失谈得很多,思考得也很深。还有一个问题也许没有谈到,即文体问题。课改十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文体意识谈薄。不管是记叙文、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小说„„学生学完课文之后不清楚文本中的人物哪些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不少老师缺少对文化的一个初步认识,不管什么文体,不管什么内容,往往把文本的主旨归结为一个字——爱,这种导向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们对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规律已经有了一些共识,如,语文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要重视加强“双基”。但是,不能忽视了语文学科蕴含着的思想性、文化性、人文性体现在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要增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思想性、文化性、人文性有机统一的意识,防止语文教学改革再次走偏。
第二篇:研究方法概念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概念:
学术是指系统的、专门的学问。学术研究则是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对科学问题的假设、分析、探讨和推出结论,其结果应该是力求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学术(Academia)一词来(akademeia)是古蠁雅典外的一间健身房,由 柏拉图 改为学习中心。后来,Academia在 希腊 被延伸来形容“知识的累积”.后来,在1 世纪,英国及法国的宗教学者常用学术一词来表示高等教育机构。英语称呼 academy而法语称呼为academe及academie。在英国,根据不同的 学术级别 分为 跟随者、讲师、读者及 教授。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学人都是被称呼为学者。学术行政人员却不包括在内。我国古代也有对“学术”的阐述的。《说文》谓“学”与“教”通。“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广雅释诂》则谓:“学,效也。”“效”即是仿效,即是传承。“术”,《说文》谓“邑中道也”,指道路,引申之,则门径、方法等义皆在焉。我国人将“学”与“术”合为一词,由此可理解为,学术是从累代所积之经验、知识中,求出通向未来的途径。
研究方法概念:
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这是运用智慧进行科学思维的技巧,一般包括文献调查法、观察法、思辨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由于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等因素,而且研究方法本身处于一个在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所以对于研究方法的分类目前很难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
研究方法分类:
根据研究活动的特征或认识层次,可以分为经验方法和理论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规模和性质,可以分为战略研究方法和战术研究方法;以研究方法的规则性为依据,可以分为常规方法和非常规方法;按方法的普遍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根据研究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具体研究方法种类:
调查法数量研究法
观察法模拟法(模型方法)实验法探索性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信息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定量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
定性分析法数学方法
跨学科研究法思维方法
个案研究法系统科学方法
功能分析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
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第三篇:行动研究概念特征
教 科 知 识 讲 座
——“行动研究”的概念、特点与实施
摘自《湖州市校长培训班学习资料》
一、行动研究的概念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起源于美国。库尔特·勒温于1944年提出一条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思路: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1946年,勒温还提出了“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的论断。
所谓“行动研究”,就是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与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种研究活动。它是有别于教育理论研究者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进行理论构建型的教育科研活动。朱永新教授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感受、思路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用教育理论串起来,那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
二、行动研究的特点
和一般教育科学研究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其一,研究主体是教师(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其主要表现在教师自己要:
1、确定研究课题;
2、制定行动研究计划;
3、实施行动;
4、收集、研究反馈信息并调整行动;
5、评价结果;
6、应用研究成果。
另外,教师要置身于现实的开放的动态的教育情景中,能随时随地体察教学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及时地解决新问题,能够依据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直觉地对假设、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
其二,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它具有如下特点:
1、直接性。问题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自己的直接经历和感受,研究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开展行动研究的教师必须广泛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2、特殊性。研究的问题或对象通常仅限于本校或本校的某个教学班。
3、微观性。研究的对象多为教育教学实践中比较具体的问题。问题的范围小,结构简单,相关因素不多。但微观问题虽小,却小中见大。
4、实在性。行动研究注重做,追求一点一滴的实在进步。
其三,研究的目标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质量和效益,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当然,行动研究既然是一种研究,必然对行动的过程和行动的效果进行理性思考,在实践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
其四,研究的策略是在日常的学校生活和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边行动边研究。由于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行动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者应依据行动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计划,完善行动,在良性的变革之中达到问题的解决,使教育教学的工作过程成为一个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成为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达到研究和行动的完美结合。
其五,研究过程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系统性表现为行动研究的开展有一般的操作程序。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构成的循环往复的运作系统。行动研究的计划应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因为,行动研究过程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往往不能简单地、集中地表现出计划与结果之间的必然的线性关系,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起初往往是局部的、表面的,如同盲人摸象。所以要不断地观察和反思,要十分重视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依据发展中的实际情况,研究者可以部分修改实施训划,也可以修改总体计划,甚至还可以更改研究课题。
其六,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兼容性。行动研究没有独立于各种教育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观察法、比较研究法、测验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理论研究法等)之外的某种特殊的研究方法,而是在研究中,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研究过程的不同目的(如现状调查、收集实施行动后的有关资料,对实验结果的评价等)及研究者的能力,从已有的各种研究方法中灵活选择有关方法(如可以运用调查研究法、测验法收集资料,参照实验研究法进行教育实验,运用理论研究法对实验结果加以科学分析和理论概括等)。
三、行动研究的优点
1、信息反馈及时,利于适时调整行动计划。
2、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研究范围较小,周期短,容易收到实效,快出成果。
3、易于应用:教师参与研究,更能了解该研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成果容易直接应用于教育工作中,推动教育改革。
四、行动研究的不足
1、行动研究的环境是开放的、动态的,许多无关变量较难控制,且资料处理方法比较简单,这些都会对研究产生不利影响。
2、教师教学负担重,学习教育、教学及心理学等理论深感不足。
3、在评价结果时,参与研究的教师的主观意见时常占有较重的份量,以致形成主观认定研究结果符合假说,而实际上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五、行动研究的实施
一般来说,行动研究实施步骤可以归纳为以下九项:
(一)发现问题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发现实际中存在的问
题。
怎样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
首先,要以积极探究的态度观察自己身边的教育现象,包括教育教学中正在发生的现象与实施某项行动后的状态变化。这种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感性认识活动。观念、知识和理论背景对一个人的观察来说,起着某种定向和筛选的作用。
其次,还须对现象进行思考,作初步的分析,想一想,它是什么问题。
(二)界定问题
要从所发现的问题中,选定研究的主题,了解解决问题的本质和范围,诊断问题存在的原因,为采取适当的行动、有效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三)文献探讨
在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之后,还应从他人的研究中获得方法和理论方面的启示,用来指导行动研究。
(四)拟订计划
包括研究的题目、研究的背景、研究的问题、已有研究的陈述、研究假设、研究对象或范围、研究方法及步骤、经费预算、课题组人员分工、时间安排等。
(五)设立假说
假说是对某种行动可能产生某种结果的预测,是未经证实的定理或结论,是行动的根据。假说能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能使课题更加明确,研究方法更加得当和资料收集更有针对性,从而避免行动研究的盲目性。
行动研究的假说应包含两部分,一是将要采取的行动,一是行动结果的预测。提出假说应注意三点,一是简单明了,二是可以验证,三是具操作性。
(六)收集资料
确定研究主题后,便开始深入及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及研究资料。
(七)实施行动
边行动边研究,在行动中不断反思和改进行动。要根据反馈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评估“执行是否正确”和“结果是否有效”,并根据所获得的事实资料修正原计划的缺点或失误,不断改进计划。
(八)评价效果
实施行动结束后,须用教育统计方法,将实验数据转为有意义的统计量数,以供解释结果和预测之用。
(九)撰写研究报告
六、行动研究的运用
1、要选好可研究的问题。行动研究法不回答普遍性的问题和一般的理论问题。它只研究此时此地甲方案是否比乙方案效果更好。
2、要将各种观念或名词解释清楚。
3、要在参考前人的研究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此时此地的需要,拟订周密可行的计划。
4、要系统地做好预定资料的收集和保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有价值的随机信息。
5、要详细而客观地分析及解释资料,不主观作出适用于其他情境的推论。
第四篇:作文题(厘清思路)
【中考仿真试题】
1、材料作文
“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老师问学生。同学们哄堂大笑:“珠穆朗玛峰啊!”“那第二高峰呢?”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老师在黑板上写:“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这是一种偏见。生活中各种偏见,都是因为只从自己出发,而忘记世界的辽阔和多样。偏见就是侧重与忽略。
请根据这则材料的意思,或叙述与之相类似的经历,或谈谈自己从中获得的体会,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体规范文章。
2、请以下面一段文字作文开头,续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老师问学生。同学们哄堂大笑:“珠穆朗玛峰啊!”“那第二高峰呢?”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规范③不得抄袭或套作
第五篇:课例研究的相关概念
课例研究的相关概念
作者:余文森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1.课堂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研究
三者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或环境,是教学现象发生与教学规律呈现的领域,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它是教育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对象!课堂研究是一种学科(领域)研究,主体主要是专业研究工作者。专业研究工作者研究课堂,目的在于从理论上阐释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从多学科的角度去说明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而揭示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形成和发展教学理论。为了提高和增强教学理论的生命力、亲和力、解释力、指导力,专业研究工作者必须确立“实践第一”的理念,以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田野”,到实际的课堂中从事研究,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归纳、建构理论。发展理论是专业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中小学教师也研究课堂,但其目的却不是指向新理论的生成和新规律的发现,而是立足于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课堂教学的不良状况,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课堂是学校中最为平常、最为常见、最为细小的细胞,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课程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的话,就只能算是形式上的点缀。与专业研究工作者不同,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节节具体的课,他们研究的也正是这一节节具体的课,这种以一节节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我们称之为课例研究。课例显然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如果说,课堂研究是理论研究,重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那么课例研究则是实践研究,重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
教学案例则又是教学课例的特殊化,课例展示的是完整的一堂课或围绕一节课的系列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学全景实录,真实、具体、完整,课例是案例的来源,案例的搜集和开发必须来源于课例,来源于课堂教学的真实生活,但是案例又是对课例的加工和提炼,它源于课堂教学生活但同时又高于课堂教学生活,相对而言,课例研究重在于课本身的改进和提高,而案例研究则重在于案例的搜集和开发。从课堂到课例到案例,这是校本研究实践的基本环节。
2.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例
从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来说,三者的关系可简单概括为“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是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教学设计内含着创新和研究因素,按照老传统或照搬他人经验,也就无所谓设计了。
教学实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文字或录相再现。教学实录不同教学设计,在于教学活动不是教学设计的翻版,教学设计是静态的,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学设计是预设性的,教学活动则具有生成性。1
教学课例除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方案”,教学实录是“做法”,教学反思则是“评价”,它包括任课教师自己的反思,专家的点评,同伴的建议。
常见的教学课例研究报告的体例一般包括:一是对教学设计的背景、思路与意图进行说明(回答“我是怎样设计这堂课的”);二是如实描述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回答“这堂课实际上是怎样展开的”),包括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师生是如何互动的,描述应点面结合,给人以整体感,同时又要突出重点;三是对授课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讨论(回答“这堂课上得如何”),重点说明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有何差异,哪些地方超出了预期的范围,超出的部分是否具有教育意义;描述自己的授课感受与体验,找出令人感到兴奋和激动、沮丧和困惑的地方,对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对失败的地方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建议。对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总结,既可以采纳、吸收专家或同行的意见,也可以对同行或专家的意见提出反驳,为自己的某些做法进行合理的辩护。1[1]
3.说课、听课、评课
说课、听课、评课是课例研究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口头阐述自己课堂教学方案,并与听者共同研讨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的教学研究过程。如果说,备课是教师个体独立进行的一种静态的教学研究行为,那么说课则是教师集体共同开展的一种动态的教学研究活动,从这个角度上说,说课是集体备课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备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教学改进和优化活动;对于上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更为缜密的科学准备活动。2[2]说课一般包括:①说课标、说教材(说自1[1] 参见夏正江:“从‘案例教学’到‘案例研究’:转换机制探析”,《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2期。2[2] 参见杨九俊主编
1、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一是教学常规制度。二是校本教研制度。三是听课评课制度。四是改进评价制度。五是信息处理制度。
(2)注重情感引领,超越管理规范。一是以身作则,榜样引领。二是坦诚相待,真诚帮助。三是激发需要,鼓励进步。四是关心生活,温暖心灵。五是主动参与,民主管理。
2、教学创新管理
一是教学理念的创新。二是管理制度的创新。三是课堂教学的创新。四是教学方法的创新。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五是教学研究的创新。六是评价制度的创新。
●提出《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导向:教学质量评价常态化,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对学生成绩负责;同时,教学质量观要科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高中差生文化科成绩。
●提出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教师业绩考核制度》
己对课标、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定位和界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等);②说教法、说学法(说自己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途径,特别是如何结合教材特点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等);③说程序、说结构(说自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听课,是教师同行或专家领导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观摩、观察、调研。听课,对上课教师而言,是展现自己教学观念、教学个性、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教学智慧的平台;对听课教师而言,是学习、借鉴同行教师经验和教训的机会。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听课,不仅要注重“听”,而且还要注重“看”,所以不少专家建议把听课改为“观课”,其重点包括:看看学生的情绪状态(学习热情高不高)、交往状态(学生彼此的交往、互动如何)、思维状态(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怎样)、生成状态(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成效大不大);看看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否?情境创设恰当否?气氛调节如何?问题处理合适否?教师的观念先进否?文化素养高否?实际上,听课是一种很专业化的脑力劳动,不仅需要听、看,还需要记、思。听课者应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
评课,是继说课、听课之后教师之间业务的进一步交流和研讨。评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反馈与矫正的系统,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作为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评课要致力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提出问题解决的措施,课例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科问题、教学法问题、认知水平问题、情感态度问题与背景问题,高水平、针对性强的问题是评课的关键,是搭建教师讨论与反思的平台。从发展性评价理念来看,评课要致力于建立评价双方互相信任的双向的、互动的、相长的关系,评课一方要以平等、友好的姿态与被评价者沟通、交流,积极肯定被评教师的优点和长处,认真地指出缺点和不足,并帮助他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被评教师要主动参与到评课活动中来,以开放的心态与评价者交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认真听取大家意见,使评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的专业活动。
导向:重视教学质量在教师业绩考核中的区分度,使质量成为业绩量化的主导因素。:《说课、听课与评课》,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