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财政“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工作目标与举措

时间:2019-05-12 06:3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赤壁市财政“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工作目标与举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赤壁市财政“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工作目标与举措》。

第一篇:赤壁市财政“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工作目标与举措

赤壁市财政“十一五”总结 暨“十二五”工作目标与举措

一、“十一五”财政工作成绩、亮点

“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36300万元增长到2009年82107万元,2010年预计达到98760万元,平均增长21.7%。同时,在完善财税体制、机制和加强财政自身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全市财政改革与发展获得了双丰收,先后荣获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等多项殊荣。

(一)加强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全市财税部门密切配合,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征管,较好地完成了收入任务。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82107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398万元,比“十五”末的20911万元增长增加23487万元,年均增长20.7%。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每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二)大力发展税源经济,积极培植壮大地方财源。

1、积极申报项目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和自主创新。5年来累计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285万元,用于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节能减排等项目,大大提升了企业竞争能力,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2、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认真做好县域经济专项资金借款工 作。从2008年末至2010年,我市向省财政厅争取县域经济专项资金借款11500万元,按政策落实到75家有潜力、有市场、有效益、有偿还能力的诚实守信企业中,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3、充分履行财政职能,继续支持国有企业改革。2006-2010年争取省级财政拨付蒲纺剥离企业社会职能及解困资金共计 4936万元,市级财政对蒲纺改水、改电、修路、环境卫生等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有效地保障了大型国企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各项改革和社会事业的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财政支出153951万元,比“十五”末的2005年的44465万元增加109486万元,年均增长36.4%。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破产倒闭企业离退休人员医保基金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集中资金解决社会事业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支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继续帮助解决拖欠离退休费和医疗费等突出问题。在认真做好测算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公务员、参公人员津贴补贴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到了个人手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标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支农支出仍处于优先地位,民生财政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四)采取“减免+补贴”等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期间,市本级预算内支农支出累计3.65亿元,年均增幅39.0%,比“十五”期间总量增长54%。2004年,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由7%下调至4%,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及附加,仅此一项,全市农民直接受益2652万元。在此基础上,财政部门还认真落实了中央、省一系列惠农政策。“十一五”期间,我市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定购量补贴四项补贴共计16691万元,全部通过“一折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我市向退耕还林失地农民共发放粮食补助折款6512万元,现金补助620万元。

(五)积极推进财政改革,财政管理不断规范。

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从综合财政预算到实行部门预算;从会计集中核算到国库集中收付;从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到实行政府采购;从控制“三乱”到实行收支两条线;从工资统发到实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2004年在市直8个部门进行了部门预算改革试点,2005年在市直146家单位全面铺开,2010年,全市有93个部门194家单位编制了比较规范的部门预算,编制水平是近5年质量较高的。2002年在市直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在此基础上,2005年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市直国库集中收付管理面达100%,2009年实现国库集中支付资金107278万元。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逐步扩大。自2000年实施以来,不断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政府采购范围扩大到办公自动化设备、工程建设、会议接待等方面,2009年完成政府采购支出18005万元,节约资金2191万元。

二、“十二五” 赤壁财政任务目标 ——财政运行稳健。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地方财政总收入到2015年将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25%;财政支出保重点、关注民生规模不断扩大,到2015年预计达到38亿元,年均增长20%。财政收支平衡,财政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保障能力增强。正常运转经费保障有力;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环保等社会公共需要稳步增长,上述重点支出年均增长率高于或持平于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率;社会保障财政负担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提高;建立和完善应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财政机制。

——理财行为规范。财政收入依法征管,应收尽收;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重点突出。预算编制科学、合理,财政收支透明、完整,财政政务公开得以深化。

——财政体制完善。财权事权明确,分配关系规范;预算体系统一、完整;收支管理机制健全。

三、“十二五”期间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措施 “十二五”全市财政工作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安排各项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明晰“开拓财源,做大蛋糕;优化结构,盘活存量;公平分配,保障供给;强化监督,提高绩效”的生财、聚财、用财思路;进一步建立政府财政收入和可支配财力稳定增长机制,支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国家积极财政政策要求,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一)以涵养财源为本,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积极拓宽财政参与、支持服务经济的领域,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用足用好国家、省和咸宁市的各项政策,完善并落实财税扶持措施,支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为主转向以科技创新驱动为主,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消费拉动为主,由依靠外延扩张为主向注重内涵集约发展为主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完善收入管理机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到2015年,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将超过80%,比2010年67%提高1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6%:国税部门组织收入达到16.5亿元,年均增长30.0%。其中,消费税、增值税等主体税收年均增长稳定在28%以上;地税部门组织收入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26.0%。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收年均增长稳定在28%以上;财政部门组织的非税收入保持合理的增长幅度,预算内外财力统筹使用。各年度财政收入计划预测更加科学、规范,操作性更强。

(三)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完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财政运行机制。

通过启动“收支统管、超收分成、激励奖补”的新一轮乡镇财税体制,“缺口上移、财力下移”,对乡镇新增税收加大返还力度,鼓励和支持乡镇招商引资和大办工业;市级财政每年适当增 5 加部分财力,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补助力度,支持基层政权建设和村组公益事业发展。

加强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执行,规范预算编制程序,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逐步将乡镇“双代管”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认真执行非税收入收缴分离制度,在税务系统全面推行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方式。

(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打造民生财政,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努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宽领域、广覆盖的“民生财政”导向机制。扎实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力争在十二个五年计划里,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用5年时间通过实物配租、领取租赁补贴或购买保障性住房等方式使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五)巩固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村农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

全面落实财政支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整合支农资金,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主要用于“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村村通”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力争全部完成。80%的农户能够用上沼气。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做到涝 6 能排、旱能灌,渠能连、路相通。

四、2011年财政工作思路

我局提前谋划2011年财政工作思路,确保明年乃至“十二五”期间财政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推动财政事业科学发展。

1、重抓收入。强化收入征管,狠突薄弱环节,税收、非税齐力抓,力争完成全年地方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一是严格依法治税,积极涵养税源,挖掘增收潜力;二是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

2、培植财源。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支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培植财源,夯实财政收入基础。

3、优化支出。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基本运转和民生、“三农”及重点建设支出。一是确保基本运转。二是保障改善民生。三是积极扶助“三农”。四是确保重点建设,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支出。

4、深化改革。围绕健全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一是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公开性和透明度。二是强化“两基”建设,加强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工作。

0-12-9 201

第二篇: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思路

包河财政“十一五”工作总结 暨“十二五”工作思路汇报

“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依法监督下,全区各级财政部门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主题,全力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实现了财政收入逐年增长,谱写出包河财政发展的新篇章。

一、“十一五”期间财政工作简要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合理使用财政政策,全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级财源建设,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支出结构日趋优化,财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财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1、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2006-2009年累计完成财政收入达435417万元,平均增幅23.41%,其中地方级收入256930万元,平均增幅30.88%。2010年1-10月财政收入突破18亿元,占年初预算103.37%,超序时进度2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45.6%,已提前两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预计年底将实现财政收入20亿元;

财政支出方面,积极克服金融危机的带来的负面影响,按照“民生优先”的工作理念,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年提高社会公共事业投入,四年来累计支出31.54亿元,其中民生资金8373.27万元,平均增幅40.55%。2010年1-10月累计财政支出

2345678-

第三篇:国税局“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规划

xxx国家税务局

“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规划

一、“十一五”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十一五”形成的新的科学发展工作思路

“十一五”期间,xxx国家税务局在x国税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八个新”的工作目标,立足实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着力提高组织收入的能力、依法治税的能力,进一步夯实税收征管基础、队伍素质基础,大力推进行政管理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了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xxx、国税收入实现稳步发展。xxx国税局始终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确保了“十一五”期间税收收入稳步增长。xxxxxxxxxxxx年实现税收收入xxxxxxxxxxxx万元,xxxxxxxxxx年组织税收收入xxxxxxxx万元,xxxxxxxxxx年组织税收收入xxx,xxxxxxxxxx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xxxxxxxxxx年实现组织收入xxxxxxxxxx万元,xxxxxxxxxxxx年预计税收收入xxx,xxxxxxxxxxxx万元。

xxx、依法治税取得明显成效。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为重点,不断更新执法理念、重新划定岗责、创新流程结合,强化对

---1---

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制约,xxxxxxxxxxxx年至xxxxxxxxxx年,执法考核过错行为x条,追究过错责任人xxx人次,经济惩戒金额xxxxxxxxxx元。不断加大规范和整治税收秩序力度,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税收专项检查力度,引导了纳税人税法遵从。xxxxxxxxxxxx年至xxxxxxxxxx年,共实现查补收入 xxxxxx万元。以一年一度的“税收宣传月”和“五五”普法教育为契机,大力开展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同时积极开展纳税信誉等级评估,落实相应的激励和监控措施,推进税收诚信机制建设,积极营造了依法治税和诚信纳税的良好社会氛围。

xxx、税收征管质量不断提高。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切实加强税源税基管理,探索建立和初步实施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综合税源管理的税收管理互动机制,促进了税收征管质量的稳步提高。制定税源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实施了分级分类管理。同时,重点做好xxx户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管理,使基础税源管理由分户式管理逐步向链条式监管转变。进一步明确了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规范税收管理员的工作标准。实现税收管理员信息系统通过与综合征管系统的链接,初步达到了为管理员减负增效和加强管理的作用。坚持行业评估为主、专项评估为辅的纳税评估模式。五年内部共完成纳税评估xxx

户,其中有问题xxx户,补缴税款xxxxxxxxxxxxxxxx.xxxxxx元,滞纳金 xxxxxxxxxxxx.xxxxxx元,评估后的行业税负率有不

---2---

同程度的提高。“十一五”期间,通过开展日常评估、重点行业评估和专项评估,有效堵塞了征管漏洞,提高了征管质效。

xxx、纳税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健全了首问责任、服务承诺、文明办税公开、预约服务、导税服务等工作规范;积极推行便民措施、公布投诉电话、设臵意见箱、意见簿,主动接受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监督。及时张贴公告事项,对纳税申报、资料报送、优惠政策等项目事先提醒告知,开展提醒服务。大厅在发票领购环节通过电话约谈等形式,实行“一窗式”服务,电话预约购票,实行预约服务。实行限时服务,缩短办事时间,减少纳税人等候时间。通过电话约谈等形式减少办税周折,实现了沟通服务。强化监督,对办税服务厅纳税服务工作状况实时掌握和监控。

xxx、干部队伍建设再上台阶。严格落实好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突出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会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党章的学习教育,教育和引导班子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不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认真组织学习、积极征求意见、大力落实整改,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纳税人的一致好评。xxxxxxxxxxxx年全县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国税行风群众满意率达到了xxxxxxxxx%,在执法单位中名列第一,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获得三年免评。持之以恒地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干部学习教育机制,干部业务素质普遍增强。截止目前,全体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xxxx%,获得省级业务能手称号的人数达到了xxx人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省级“文

---3---

明单位”和“青年文明号”巩固率达xxxxxxxxx%。xxxxxxxxxxxx年共青团中央和国家税务总局命名为“青年文明号”,xxxxxxxxxx年xxxxxx月,被x县妇联命名为“巾帼建功示范岗”。

xxx、加强信息化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局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应用平台。先后成功上线运行了纳税评估系统、税收管理员系统、税库银联系统、纪检监察管理系统、门户网站等应用系统。网络监控设备成功运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纳税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系统运行维护机制,为各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对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和信息中的各种安全问题和隐患。

x、基层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在省局、x局的大力支持下,解决了干部办公、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十一五”期间,xxx局不断改善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xxxxxxxxxx年对办公楼进行装修,极大的改善了干部职工工作环境,在办公楼安装了饮用水净化装臵,提高了饮用水质量。加强庭院的环境整治,实施亮化、美化、绿化“三化”工程,营造了环境优美、干净整齐的工作环境。并加强“五小”建设,解决了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

x、内部管理日趋规范。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规范了办文、办会流程;通过门户网站、办税服务厅等途径,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坚持围绕税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切实加大了调查研究力度,有效解决了税收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

---4---

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始终,注重加强廉政宣传教育、行业作风建设等,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建立节约资源的考核机制,提高全员节约意识,积极探索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措施,确保节约型机关建设取得了实效。

(三)存在的不足及对问题的分析

“十一五”期间,xxx国税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保持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压力明显增强。xxx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税源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电力行业为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形势,“十二五”超规模的新增税源并不突显,为此,在新起点上保持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压力明显增强。二是干部素质与新形势下的税收工作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部分干部职工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激励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目前的竞争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四是需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优化征管业务流程,提高税法遵从度和征收率。

(四)几点体会

总结“十五”期间的国税工作,我们的体会和经验是:一是新时期税收工作指导思想是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新时期税收工作指导思想,对税收工

---5---

作发挥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是税收事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行的重要保证。二是改革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以改革的思路推动发展,在发展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通过不断深化机构改革、征管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有效地激发了干部创业热情,实现了国税工作的持续发展。三是科学管理是实现发展的基本途径。强化科学管理是税收工作的核心内容,大力推进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四是以人为本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根本要求。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不断激发人的创造力,努力使广大国税干部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业主体,是实现国税更快更好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二、”十二五”工作规划

xxx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x国税事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x国税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工作宗旨,以依法治税为灵魂、发展为第一要务、改革为主线、创新为动力、文化建设为载体,在新的起点上实现x国税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主要目标任务

xxx、在收入总量上取得新突破。要紧紧抓住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强征管,强化措施,力争国税收入持续增长。

---6---

xxx、在税收征管上取得新突破。逐步推广具有网上办理各税种申报、增值税发票远程认证、网上抄报税、网上缴税等涉税事项的为一体的网上办税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符合x国税实际的税源管理新模式。

xxx、在依法治税上取得新突破。依法治税向纵深发展,征管基础更加牢固,管理体系更加规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税收环境更加优化,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国税行风的满意度。

xxx、在纳税服务上取得新突破。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上报税、网上服务等现代服务平台;建立符合现代税收特征和具有xxx国税特色的纳税服务体系。

 xxx、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x国税干部队伍。“十二五”时期末,力争全体干部都能胜任本职岗位。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十二五”时期x国税工作要紧扣一个主题,树立五种理念,实施五项工程。一是始终把握“管理”的主题。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重点,更新管理观念,完善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手段,不断规范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二是坚定不移地树立大局理念、发展理念、法治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等五种理念。紧紧围绕x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国税工作,依法治税,从严带队,服务经济,服务纳税人,服务社会,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三是坚持不懈地实

---7---

施依法治税、人才兴税、科技管税、管理强税、服务增税五项工程。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为抓手,强化税收执法监督。以教育培训为手段,不断提高国税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信息化为支撑,积极稳妥地推进网上办税,方便纳税人办税办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激发税收管理员的活力。以经济税收观为指针,促进经济和税收的和谐发展。

(三)具体措施

xxx、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坚持组织收入原则,科学分析和预测税收收入,准确把握税源变化情况,有效防止组织收入的大起大落;着力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的动态管理,随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正确处理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依托信息化手段,大力实施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效堵塞了税收流失,及时将税源转化成税收,使税收增长由可能变为现实。

xxx、以强化执法监督为手段,规范执法行为。要认真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强税收政策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要加强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深化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应诉和重大案件审理工作;积极探索税收执法责任制制度体系与考核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尤其是建立税收政策、综合征管软件与考核系统之间的同步调整机制;继续加强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进一步净化税收环境,规范税收秩序。

---8---

xxx、以健全有效机制为突破口,夯实征管基础。要通过税收分析宏观预警,纳税评估具体落实,实现税源监控在内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良性互动、有机统一的纳税遵从风险防范和控管机制,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逐步建立以申报纳税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风险管理,规范执法,优化服务,促进遵从的税收征管模式;要在总结落实“两个范本”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规范征管流程和办税流程;逐步推广具有网上办理各税种申报、增值税发票远程认证、网上抄报税、网上缴税等涉税事项的为一体的网上办税服务平台;要以税源专业化管理为目标,探索建立符合x国税实际的税源管理新模式。

xxx、以优化纳税服务为切入点,服务经济发展。要始终确立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尊重纳税人,方便纳税人,为纳税人提供高效、快捷、优质的纳税服务,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针对不同纳税人的特点和需求,推行个性化服务,提高纳税人遵从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上报税、网上服务等现代服务平台;要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机制,建立符合现代税收特征和具有x国税特色的纳税服务体系;要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助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xxx、以抓好班子建设为根本,强化干部培训。着力提高领导干部领导国税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强化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健全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机制,强

---9---

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培训作为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以能力建设为主线,提升专业化人才队伍素质;加强干部思想教育,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和国税文化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地税工作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的国税干部队伍。

xxx、以规范管理为着力点,加强基层建设。要立足基层打牢管理基础,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狠抓领导班子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基础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建设水平,推动基层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继续加大对基层的倾斜力度,创造舒适的基层工作生活环境。要进一步增强质量、效率和成本意识,优化资源配臵,行成职责明确、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精干高效的行政效能建设体系。

---10---

第四篇: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规划建议

药业管理委员会

关于中医药产业十一五总结暨

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

第一章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中医药产业确定为全市三大特色产业之一,制定了优惠政策,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全方位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全体药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医药加工企业日益壮大,产业链条不断拉长,中药材专业市场品位显著提升,中药材种植规模迅速扩大,中医药文化日趋完善,基本上形成了科、工、贸一体化,种、销、加一条龙的产业格局,达到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预期目标,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第一节

医药工业日益壮大,充分发挥了中医药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十一五期间,新上中药加工企业七家,企业总量达到12家,形成了中药产品、中药保健品、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等中药材深加工全面发展的大药业格局,年均中药材加工量由十五期间的5000吨,达到1.5万吨,有力地带动了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经营、中药材物流企业的快速发 1 展。

第二节

中药材专业市场日益壮大,建筑面积由十五期间的300亩,扩大到400亩,入驻商户由05年的400户,增加到650户,年均交易额由10亿元增加到15亿元,中药材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已由06年初的5家增至30余家,物流配送已成为中药材流通的主要形式。传统的经营方式已逐渐被现代化的物流所取代。

第三节

以药王孙思邈为主线的中医药文化经过系统全面整理,已形成集人物、古迹、景观于一体贯穿古今的系统文化,黄帝文化、褚澄文化、药王文化、明定王文化、行帮文化等构成了禹州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编篡出版了《禹州地产药材》、《苍生大医孙思邈》、《禹州中药文化》等数十部中医药文化专著。传统的“禹州药会”于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禹州中医药产业的走向世界的一张城市名片。

第四节

以“药王、文化、经济”和“文化、和谐、发展、共赢”为主题的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暨中国禹州中医药交易会,五年间举办了四期,内容不断丰富,品位逐步提高,吸引了国内外大批知名药界人士,合作范围、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累计成交额达到50亿元以上,并借助盛会平台,其它合作领域签约逾百亿元,有力地助推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第五节

在专业市场带动、加工企业的拉动和药交会的推动下,中药材种植取得重大突破,规范化、基地化种植已成为中药材发展的主要形式,2009年全市种植品种达到200余种,总面积突破40万亩。比2005年的20万亩翻了一番,年产值达6亿元。2007年我市被河南省农业厅、河南日报社评选为“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2009年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道地药材禹白芷、禹白附、禹南星、豫西丹参取得了国家道地药材原产地地域保护。建成了占地3200亩集教学、科研、示范、选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河南省药用植物园”,2008年市政府被国家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吸收为副理事长单位。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目标 第一节

形式分析

一、机遇

1、通过十五、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和扶持,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中医药在“非典”、“甲流”等全球性流行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为世人所认同,中医、中药开始走向世界。

2、十一五末,国务院又制定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河南省被确定为中药现代化优先发展的11个省份之一,河南省政府又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制定了实施方案(豫政〔2010〕22号),在政策、资金、体制等方面对中医药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中医药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3、我市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中药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2009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禹州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全方位地推动中医药产业上档升级,把中医药产业作为我市经济由资源依赖型向全面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首选产业和特色产业。并规划了19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把中医药产业和机械装备业作为主导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吸收国内药业名企入驻置业,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中医药加工业,引领我市中医药产业驶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禹州中医药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挑战

1、在国内外中医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我市中医药产业由于固守传统的经营模式,固定门店、各自为战以及集贸式交换的经营方式沿用至今,市场环境不断升级,而经营思 维停滞不前,致使全行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与政府投入不成比例,特色优势不够明显。从80年代,我市恢复药市至今,虽然涌现出不少杰出的经营人才,但尚未出现具有实力的领军企业和领军大商。我市专业市场已与外省的亳州市场、安国市场、樟树市场拉大了距离,对全国市场的影响力逐渐衰减。

2、中医药加工企业还处于体弱个小、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的阶段,成熟企业不能满负荷运转,在建企业尚未形成生产力,如我市药王制药集团拥有国家批号产品30多个,而批量生产的仅有十多个,并且没有一个行销全国的名牌,市场占有率低而不稳。

3、中药材专业市场由于功能不全,尤其是没有集中交易场所,失去了运用现代化经营手段的基础,信息、物流、期货等的发展遭遇瓶颈,松散式经营,零星式加工,地摊式晾晒,货架式储存等落后的经营手段仍然是市场主流,远远落后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如不及时改造和上档升级,将逐渐被淘汰,同时落后的经营手段,给市场的管理,质量监管造成很大难度。

4、中药材生产与市场经营,企业加工环节产业链条出现断层,地药支撑能力不够强势。我市有40万亩的种植面积,但三分之二属于木本植物,且大多属于低价位的大路品种,种植效益不够明显,如我市女贞、槐米遍布城乡,俯首 可拾,但采摘成本与销售价位相差无几,只能收回劳务费用,尤其是山区植物山茱萸、杜仲、山楂、皂角以及草本的菊花、二花、益母草采摘率很低。家种品种如白芷、白附、、南星、丹参等道地药材种植,规模不大,道地优势不够明显,成百上千吨的存量几乎没有。08年白芷价扬走俏,我市地产品顷刻断货,药商则纷纷到外地采购,药农、药商望价兴叹,收益平平,其它地产药材也很少大量储备,可见产量和储量均不能应付市场的风声草动。至今为止,我市产药乡镇均没有某一品种的大量优势。全市没有一座中药材标准仓储设施。简陋的仓储条件致使药材质量下降,霉烂变质现象时有发生。

5、一些保护和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不够,中医药的投入长期不足,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管理体制不顺,中医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金融支持不力,以及监管标准缺失,药材收购免税农产品抵扣进项税,宽严不一等,都严重制约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使整个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第二节

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我国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打造现代化药都为目标,政策驱动、科研启动、项目带动、改革推动,加快发展中医药加工业,繁荣中药材流通业,拉动中药材流通业,拉动中药材种植业,形成企业——市场——种植——企业的循环经济和产业链,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禹州中医药产业率先发展,跨越发展。

(二)奋斗目标

十二五期间,在稳定中药材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产业,着力提高深加工水平,打造禹州药都品牌,到十二五末,中药材加工能力翻四番,达到20万吨,年加工能力万吨以上企业达到5家,中药材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三)重大战略布局

1、以产业集聚区中医药产业园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国内外医药加工企业入驻产业园,以中医药企业发展带动中药材市场经营,以中药材市场繁荣拉动中药材种植,以标准、规范的规模种植反哺企业发展,拉长产业链条,打响药都品牌。到十二五末,中药加工企业发展到20家,中药加工能力翻四番,达到20万吨,药王制药、中加药业、金地药业、久源堂药业、千方药业、青山药业,年加工能力达到万吨以上,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万家中药材物流中心实现中药材年交易总额突破100亿 元。

2、增强现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使药王制药集团、中加生物科技、森源本草科技、青山药业集团、金地药业、凯旋药业等本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使国家批号产品进入盛产期,达到满负荷,并充分运用现代化推销手段,抢滩市场,把禹字号产品推向全国、叫响全国。

3、以在建的河南省华中医药物流和河南省万家中药材物流项目为依托,引领禹州中医药产业上档升级,逐步取代禹州中药材传统的经营方式。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基础建设,分别建成面积为44000平方的中成药交易中心和20000平方的中药材现货交易中心,以及10万平方米的中药材温控气调库和50亩以上的中药材标准晒场,并通过努力使河南省博士后协会中药材高科研发基地入驻禹州。

4、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管理,强化监管力度,取缔无证经营,进行企业化改造,使商户入驻数翻一番,达1500家,市场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在建的万家中药材物流中心增加中药材现货交易中心项目,运用现代化经营手段,为药农、药商和外地客商提供科学便捷的服务。项目于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年交易达到50亿以上。

5、中药材种植。继续保持40万亩种植面积,产能达到50万吨,大力发展道地药材种植,研究制定道地药材种植奖励机制,对药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药农种植药材特 别是道地药材的积极性。对乡镇办种植中药材研究制定奖励办法,纳入市政府目标考评,促进中药材种植发展。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推进规范化,基地化种植和公司+农户,订单药业等多种形式,规避和减少药农种植风险,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其种植积极性,为中药材专业市场提供有力的地药支撑。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场坝镇“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计划

场 坝 镇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计划

县政府办秘书科:

“十一五”期间,是我镇各项工作快速发展、找准方向、打牢基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五年。五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励精图治,积极而为,百业兴旺,集镇、街道、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教育、卫生、扶贫、惠农等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目前,全镇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的可喜局面。

一、“十一五”工作

(一)经济态势发展良好,各项指标圆满完成。五年来,全镇国民生产总值4077万元,提高到8817万元,增长了216%;工业总产值由906万元提高到2263万元,增长了429%;农业生产总值由1565万元提高到2511万元,增长了160%;粮食总产量由3525吨提高到4477吨增长了127%;劳务收入由978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增长了306%;农民人均收入由870元提高到1654元,增加了784元。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快

—1— 农村公路、人饮工程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和人畜饮水建设步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题。2006年以来,我镇重点投入资金,投入劳动力,加强村级公路建设。动员各方积极力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政策引导作用,坚持“国家投一点、群众自原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及“一事一议”筹资模式,全镇农村通达通畅公路覆盖9个村,75%的村民组通公路。其中2008年93.3万元:场坝村:仓房村民组2000米通社道路工程3万元,四组2000米通社道路工程3万元,三组1000米通社道路工程2万元,岳家沟村民组1000米人畜饮水工程1万元,仓房村民组2500米人畜饮水工程2万元。罗汉村:岩上村民组3500米通社道路工程4万元,四火头村民组1000米通社道路工程2万元。小车村民组6000米人畜饮水工程3.5万元,罗汉村发开湾村民组7000米人畜饮水工程4万元,罗汉村尹家沟村民组4000米人畜饮水工程3万元,罗汉村白家湾村民组5000米人畜饮水工程3万元,罗汉村高坎子村民组5500米人畜饮水工程4万元,罗汉村上湾村民组6000米人畜饮水工程3.5万元,罗汉村场坝村民组6000米人畜饮水工程4万元,罗汉村下寨村民组4000米人畜饮水工程2.5万元。摩多村:大山村民组500米通社道路工程1万元,卯家湾村民组1500

—2— 米人畜饮水工程1.5万元,摩多块村民组3500米人畜饮水工程3万元,草子丫口村民组3400米人饮工程3万元,大坪子村民组1000米人畜饮水工程2万元。彭家寨村:彭家寨村民组1000米通社道路工程2万元,付家沟村民组1500米通社道路工程1.9万元,沙朱寨村民组1000米通社道路工程1.5万元,以武村民组5000米人畜饮水工程4万元,簸拉村民组8000米人畜饮水工程4.5万元。安家坝村:窝凼村民组1200米人畜饮水工程1万元,花园村民组2500米人畜饮水工程2万元。锅厂村:锅厂村民组2000米人畜饮水工程9000元。麻塘村:桥边村民组4000米人畜饮水工程2.5万元。麻园村:麻园村民组6000米人畜饮水工程4万元,高岩村民组6000米人畜饮水工程4万元,簸拉洼村民组6100米人畜饮水工程2万元,岳家沟村民组8500米人畜饮水工程4万元,石倮村民组6000米人畜饮水工程4万元。2009年38.5万元:巴溜村:中寨村民组1400米通社道路工程2万元,洋和廊村民组1500米通社道路工程2万元,街上村民组1000米通社道路工程2万元,营脚村民组1000米通社道路工程2万元,塘边村民组1200米通社道路工程2万元,杨家寨村民组1500米通社道路工程2万元,以扒拉村民组3000米通社道路工程3万元,大枧槽村民组2200米通社道路工程2万元,大地村民组1800米通社道路工程2万元。罗汉村:田坝村民组2000米通社道路工程4万元。麻园村:

—3— 发地坪子500米沟堤修建2万元,高家田坝村民组500米沟堤修建2万元,街上村民组500米沟堤修建2万元,以萨沟村民组500米沟堤修建2万元,议团老包村民组500米沟堤修建2万元,苏家田坝村民组500米沟堤修建2万元。摩多村:坪子村民组600米人畜饮水工程1万元,摩多村小山村民组3000米人畜饮水工程2.5万元。2010年74万元:场坝村:杨家寨村民组长1000米、宽4米通社道路工程3万元,半沟村民组长1000米、宽4米通社道路工程3万元,五组长3000米、宽1.2米硬化道路工程4.5万元。彭家寨村:毛家坡村民组长2000米、宽4米通社道路工程3.5万元。麻塘村:花秋村民组长3000米、宽4米通社道路工程5万元,石板地村民组长1000米、宽4米通社道路工程和长20米、宽2米便桥共6万元。锅厂村:姚家湾村民组长1500米、宽4米通社道路工程3万元,石梯子村民组长1000米、宽4米通社道路工程2.2万元。罗汉村:莫家湾村民组长2000米、宽4米通社道路工程3万元,石院墙村民组长2000米、宽4米通社道路工程3.5万元,尹家沟村民组长1000米、宽4米通社道路工程3万元,上湾村民组长3000米、宽1.2米硬化道路工程4.5万元。巴溜村:中寨村民组修建6000米、源头池10立方米、压力池30立方米人畜饮水2.8万元,营脚村民组修建4000米、源头池10立方米、压力池40立方米人畜饮水工程4万元。麻园村:坪子村民组修建6000

—4— 米、源头池10立方米、压力池41立方米人畜饮水工程4万元,新营村民组修建5000米、源头池10立方米、压力池60立方米人畜饮水工程4万元,苏家老包村民组修建4500米、源头池10立方米、压力池70立方米人畜饮水工程4万元,高家田坝村民组修建长20米人行便桥工程8万元,苏家田坝村民组修建文体用房40平方米、硬化体育场100平方米、桌凳20套、乐器1套、文体服装5套、科技书250套等1.5万元。安家坝村:花园村民组修建文体用房40平方米、硬化体育场100平方米、桌凳20套、乐器1套、文体服装5套、科技书250套等1.5万元。

(三)、切实控制人口增长,全力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镇人民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班子成员挂村、干部职工包村民组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认真核准人口基数,建准建实人口台帐,摸清家底,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存在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严把生育节育关,落实奖优免补政策,认真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宣传教育、政策引导、利益诱导和优生优育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其中2010年全镇共完成共完成“五术”1517例,占下达任务1494例的101.51%,其中完成结扎627例,占下达任务622例的100.8%,完成二扎508例,占下达任务479例的106.05%,完成一孩

—5— 放环714例,占下达任务707例的100.99%,完成补救措施172例,占下达任务165例的104.24%;征收社会抚养费146.869万元,占县下达任务132.11万元的111.17%;发放养老补助金、特别补助、教育奖学金等72960元。

(四)加强集镇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改变集镇面貌 我镇按照省、市、县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坚持以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集镇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脏、乱、差”问题开展集中整治。规范摊点摆设,取缔骑门摊和占道经营;规范车辆停放,整治乱停乱放、阻碍交通等行为;清理街巷、居民区、集中点、河道、公路、沟渠等公共区域的垃圾,配备专人进行日常清扫和运输,提高保洁水平;规范户外广告,组织人员集中整治“牛皮癣”。共清除“牛皮癣”200余处,清除卫生死角上百处,疏通阴阳沟10余条,新建垃圾池17个,投资10余万元新修垃圾填埋场。全镇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领导班子、有专人抓、有专项经费、有规章制度、有阵地建设,工作井然有序,成绩大有所为,群众反映良好。

(五)认真开展支农惠农便民工作保民生

五年来,我镇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确保粮食直补资金,粮种补贴资金、家电下乡补助资金、城镇及农村低保资金金额发放到位,民政救济工作开展有序。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奖优免补政策,及时兑现各种计生扶助资

—6— 金,计划生育率保持在84%以上;第六次人员普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经济普查顺利完成;便民服务中心已经建成,受理群众各类事项500余起;司法、综合治理、大调解中心联合开展普法宣传10余次,调解民事纠纷200余起,社会治安满意率 100%,“五五”普法顺利验收。

民政工作:全镇孤残儿童108人,残疾2041人,老年人4567人。享受五保630人(孤儿 92 人,残疾人210人,老年人328人),年发放75.6万元;享受农村低保4845人,年发放348.84万元;享受城市低保168人,年发放25.2万元;办理80周岁以上老年人补助494人,年补助59280元;办理优抚对象122人,年发放33.63万元。

救灾工作:2008年五十年不遇的特大冰雪灾害和“6〃30”洪水灾害,致使我镇9个村208个村民组10595户46906人受灾,房屋倒损283户524间,农作物受灾13738亩,牲畜死亡1093头,林木受损2620公顷,水泥电杆倒断192根,高压线路受损51.7公里,公路损坏8.1公里,供水管网受损16处117.5公里,洋芋冻坏7000多吨,教育、卫生、砂石厂、煤矿等不同程度受灾受损,直接经济损失3200多万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在第一时间即作出响应和安排,迅速启动抗灾应急预案,积极组织人力和物力进行抗灾救灾,确保因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整个抗击冰雪和洪水灾害过程中,全镇共投入

—7— 救灾抢险人员42500多人次,发放救灾款14万元,救灾洋芋种50万斤,救灾棉被115床,救灾服装9870件,投入各种抗灾救灾款物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2010年60年不遇的秋冬春连旱,致使全镇9个行政村175个村民组39000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0050亩,其中小麦16050亩,油菜4000亩,洋芋8900亩,其它1100亩,农作物受灾中八成绝收,烤烟育苗720池及2622平方米受影响,因旱造成39000人、7166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35000人、4948头大牲畜饮水特别困难,林果业受灾20000亩,成灾4000亩,苗木枯死30万株,全镇因旱直接经济损失1227万元,给人民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影响。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县的重大决策部署上,强化领导,深入群众,一线指挥,加强监测,广泛动员,生产自救,加强督导,狠抓落实,进一步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投入抗旱救灾工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督促检查到位、行政问责到位,认真把解决群众饮水问题摆在首位,特别关注边远村组和弱势群体的饮水问题,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合理安排生产用水,认真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做好良种及农用物资的准备,高度关注群众生活问题,力保社会稳定,通过全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确保了全镇旱灾之年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农民生产生活用煤补助:2008年10月兑现60.9315万

—8— 元,发放40621人,人均30元;2009年3月兑现60.9315万元,发放40621人,人均15元;2010年4月兑现141.32万元,共56528人,人均25元;2010年12月补助141.32万元,共56528人,人均25元。

农资综合补贴:2007年119.261万元,补贴33000亩,发放11707户;2008年358.8073万元,补贴99438亩,发放11527户;2009年259.9402 万元,补贴99977亩,发放11589户;2010年农资综合直补223.631906万元,补贴65774.09亩,发放11688户。

退耕还林:2007年25.48万元,补贴1180亩(其中场坝村980亩,麻园村200亩);2008年30.68万元,补贴1180亩(其中场坝村980亩,麻园村200亩);2009年30.68万元,补贴1180亩(其中场坝村980亩,麻园村200亩);2010年退耕还林30.68万元,补贴1180亩(其中场坝村980亩,麻园村200亩)。

家电下乡工作:成立家电下乡工作领导组,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家电下乡补助政策,鼓励农民消费,切实做好家电下乡的各项服务工作,确保惠农政策到农家,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2009年家电下乡补贴386户,补贴资金59841.47元,汽车、摩托下乡225户,补贴资金285600元;2010年家电下乡147户,补贴资金22842.04元,汽车、摩托下乡56户,补贴资金29120元,全镇家电下乡工作开展以来至6

—9— 月,共补贴817户397403.51元,家电下乡工作运行正常。

(六)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五年来,我镇教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硬件建设为重点,以安全管理为关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强化德育工作,培育良好的育人环境。始终坚持“执教为民”的理念,牢记“三个面向”的原则,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敬业、博学、善教、爱生”,五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二是加大财力投入,重视硬件建设。实施“危改工程”及项目争取情况:通过积极争取,全镇2009年场坝中学扩建工程,中心小学,巴溜小学危改工程,大寨小学,彭家寨小学、花园小学等5所小学的校安工程项目工程相继动工修建,其中场坝中学扩建工程、巴溜小学危改工程修建已竣工,其他学校工程在建。在这些项目工程“三通一平”上,我镇已投资106.65万元。教师廉租房建设情况:全镇2009年争取得教师廉租房建设项目一个,共40套,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于2010年1月启动修建,镇中心学校在此项目修建的“三通一平”上已投入10万元。现此工程主体建设已修建至第四层,预计2010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校园绿化、硬化、美化、亮化更是各具一色,校园环境得到很大改观。

—10—

(七)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镇卫生事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指导方针,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疾病预防控制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疫情监测网络和信息报告系统,“五苗”接种率达90%,全面开展了流感、麻疹等15种重点传染病监测,有效遏制疫情的传播,结核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二是爱国卫生工作广泛开展:每年以灭鼠、灭蟑螂为重点,春夏秋打三次“除四害”战役,新建卫生厕所6座,新修农村卫生站6个,营造了全乡“创卫”的浓厚氛围。同时,卫生执法监督能力日益增强。三是卫生硬件建设逐步提高,面貌改变,为患者看病住院创造了舒适的条件。四是逐步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到2010年,全镇共有53183人参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比例95.8%。

(八)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全镇共完成民房改建2052户,民房改建配套扶贫项目种植1200亩(核桃500亩,李子340亩,桃子360亩),养殖商品猪825头,连户路8.2公里。2010年茅草房改建改造90户,配套种植核桃600亩,连户路1.5公里。革命老区投资100万元,在巴溜三火头新建恢复了贺龙指挥部。2010年曹德旺曹晖扶贫善款资金100万元:摩多村22万元,发放3

—11— 个村民组110户(其中摩多块78户、兰家湾15户、板板桥17户),每户2000元;锅厂村42.4万元,发放8个村民组212户(其中姚家湾30户、簸箕湾34户、施家湾48户、香椿林30户、青山16户、丫口28户、岔河14户、石梯子12户),每户2000元;罗汉村35.6万元,发放4个村民组178户(其中岩上48户、四合头66户、上寨43户、坡上21户),每户2000元。

(九)抓安全、保稳定、促进和谐场坝建设

1.扎实做好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签订各级安全责任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大排查和宣传、执法治理“三项”活动,抓重点、攻难点、强整改、保平安,实现了全乡安全事故为零的目标,确保社会和谐,促进了全镇经济健康发展。

2.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坚持矛盾纠纷常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调处,出现苗头早化解,特别人员重稳控,实行党政领导挂帅,建立“四包”责任制,有效遏止了非正常上访,确保全镇社会稳定,五年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56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89件,及时办结市长热线,调处、办结率达100%。

3.加强综治工作领导,有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增强政务、村务透明度,群众民主监督和参

—12— 政议政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律进村、进社区活动,强化群防群治工作,做好防邪排查,帮教处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有力维护社会稳定,开展综治街头宣传,印发资料2689份。

(十)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

1.深化“五五”普法教育,开展法律“五进”活动,即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树立人人学法,守法、懂法、护法的公民意识,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2.深化政务村务公开工作。镇上成立了财务清理工作小组,负责全镇村、财务管理工作实行全方位监督管理,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的搞好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特别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代表会议,公示等形式向干部群众进行公开公示,增强公开透明度。

(十一)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1.组织建设。围绕创建“五好”党委、党支部的工作目标,深化“三级联创”、“三村建设”,积极开展“万村党建富民”行动,加快农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和教育管理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五年共发展新党员79名。

2.思想建设。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完善

—13— 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并转化为推动黄庭乡发展的坚定信念、科学方法和行为准则。

3.作风建设。建立联系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实行机关干部包村驻村工作,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严格工作作风纪律,坚持干部职工上班签到和轮流值班制度,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增强干部竟争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

4.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惩防体系(工作规则)和镇雄县惩防体系《实施办法》,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对重点干部加强了思想信念和廉洁从政的教育,以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纠正损实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实际行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这是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工作目标的完成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持续继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农村基础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安全维稳、教育卫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一是现代农业建设发展速度和规模

—14— 不够理想,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应急机制、措施还很不健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运用率很低。二是全镇干部群众思想解放不快,工作创先争优的意识不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工作全盘考虑能力不强。三是工业经济不强,工业项目不多,依然是传统的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缓慢。

二、“十二五”计划

未来五年我镇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的“123456”战略发展思路,牢牢扭住“打基础、建产业、惠民生”三个工作重点,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切实增强“创新意识,争先意识,开放意识”,着力打造“健康场坝、和谐场坝、生态场坝”,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落实“三农”工作各项措施,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新增长

进一步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立足农民增效和农民增收,发展农业生产,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折不扣地执行种粮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在8万亩以上,争取粮食产量增长8%以上;继续抓好烤烟生产,完成烤烟种植面积1万亩,烤房建设150座,收购烤烟170万斤;推进畜牧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猪、养牛产业,扶持养殖大户,建立完善动物疫情防控体系,促进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继续推进林果业发展,积极规划、合

—15— 理布局,从2011年至2015年计划发展:

1、核桃:41712亩。10年进入丰产期,丰产后总收入为20856万元,人均收入3658元;

2、木漆:7152亩。10年进入丰产期,丰产后总收入为686.5万元,人均收入120元;

3、竹子:2317亩。5年进入丰产期,丰产后总收入为:鲜笋208万,人均收入36元;竹材162.19万元,人均收入28元。合计370.19万元,人均收入64元。

新发展产业丰产时(含已种板栗1500亩),总收入22109.69万元,人均增加收入3878元,届时人均年总收入达5142元。

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坚持注重实效,综合运用各类扶贫措施,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认真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好巴溜革命老区建设项目,全面抓好帮扶工程,集中力量,整合资金,努力形成扶贫开发整体合力。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真落实技能培训、信息采集、维权服务三大措施,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劳务输出质量,确保年转移和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以上,力争每年有2000人左右能在本镇厂矿就地务工,力争实现年务工净收入超过3000万元。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和财政管理体制为主的农村综合配套改

—16— 革,完成林权制度改革的扫尾工作。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要积极争取,多方筹措,千方百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证。进一步争取上级支持,继续做好农网改造工作,做到城乡同网同价,切实减轻农民用电负担,继续做好学校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争取资金,修复新街被洪水冲毁的地段,确保新街早日通畅,实施好新老街及场坝村人畜饮水工程,做好质量监督管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通过一事一议,解决未通公路、水、电的村民组的各项建设。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省、市、县的相关政策,以提高计划生育率,降低计划外生育率和多孩率为核心,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强化医学监护,继续坚持“一放二扎”不动摇,严格社会抚养费征收。全力做好环境保护,抓好生态、土地管理工作,围绕林业生态,落实天然林保护和抓好退耕还林工程,严格土地市场管理,禁止乱占耕地行为发生,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四)继续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 重视科技发展,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和推广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17— 产力的观念,使农民能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科技创新能力。

继续重视教育工作,巩固“普九”成果,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控辍保学”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入学。加大对教职工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育人环境,拓展教育空间,推动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努力提高农村边远地区电视覆盖率,全面落实《全民健康纲要》,努力使我镇文化体育事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五)抓好惠民工程的落实

认进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真正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群众上,把农村合作医疗、低保五保、粮食直补、家电下乡、农机补贴等资金、信息服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六)继续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打造城乡环境风貌。积极倡导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农村、进家庭、城乡环境一体化。

(七)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地位,实行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好道路交通、保

—18— 留煤矿、非煤矿山、食品药品、烟花爆竹、加油站等的安全管理,杜绝非法小煤窑私挖滥采现象发生,实行严防死守,一经发现,立即组织炸封,坚决做到零状态管理,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八)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巩固平安创建成果,推进依法治镇进程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全镇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镇水平,认真实施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强化公务员法律意识,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发扬基层民主,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的权利;巩固平安创建成果,继续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派出所要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认真按照法律规定依法办案,要依法查处治安案件,提高动态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打击取缔各种赌博活动,司法所、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要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积极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

—19— 业。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发扬民主,团结共事,廉洁从政,做到重实际、讲实话、求实效、办实事,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整治机关不正之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工作效率,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自觉把行政行为规范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类,杜绝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加大管理创新力度,继续推进行政问责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四项制度”建设,认真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都要实行办事公开,提高透明度。

中共场坝镇委员会 场坝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五日

—20—

下载赤壁市财政“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工作目标与举措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赤壁市财政“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工作目标与举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