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减负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08:1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减负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减负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第一篇:浅论减负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浅论减负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本文通过了解提出减负与素质教育的背景及它们的内涵,从而大概地去找出两者的关系,对于学生过重的负担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对减负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减负就是素质教育的排头兵这个思想。关键词:

1、减负的负担是多样化的。

2、素质教育的三个定义可以说是减负的三种方法。

一、提出减负与素质教育的背景

浙江金华第四中学高二年级一名男生,不堪忍受学习成绩排名和家长望子成龙期望的压力重负,用榔头将自己的亲生母亲砸死„„

浙江温州永嘉县桥头镇中学两名学生,向同学勒索钱财并将一同学砍伤致死„„

云南昆明某中学初二年级一名14岁少女,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责怪,心理负担过重,服毒自杀„„

河南安阳一学生家长,因自己的孩子未被评为三好生和大队长,带人把班主任打伤„„

一段时间以来,多有诸如此类的纪实报道反映在国内各种新闻媒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这时新华社发表了江泽民主席《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一文。江泽民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要“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这可能就是人们都意识到素质教育的起点,也可能是当今中国教育界风风火火改革的起点。

而在此之前,针对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教育部召开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电视会议。同时,教育部还印发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其实要实行好减负,推动素质教育,就是要了解两者的关系。只有知道了这种联系,我们规定的任务,指定的方针才有可能为这两者服务,反之则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二、减负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要研究两者的关系,就先要了解两者的内涵,要认清两者本质是什么,提出两者的意义是什么,也只有在了解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将两者的关系说清。

1、减负的内涵

减负顾名思义就是减去负担。但是这个负担是多样化的。过去我们常常走入一个误区,以为只要让学生少做作业,就算减负了。当今学生所面临的负担除了作业负担外,还有心理负担和生理负担等。

心理负担大多是学生自己给自己添上的,但也与学校,家庭,社会有着密切关系。在学校,有的老师往往按学生的分数好坏来当作评价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选干部时,大多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能获得多数的选票,而同学们也更愿意与成绩优秀的学生交往。在家中,家长总是对学生有着“更上一层楼”的目标,也总是将周围一些优秀学生的事迹对儿女宣扬,最关键的是大多家长都对儿女提出考上大学的希望,这时学生会经常对这个问题思考。在社会上,一些好的职业都对学历有着要求,而“学历越高,活得越好”的这一社会现象也不可否认。

以上这些其实都是学生心理负担产生的根源所在,学生其实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已经有了“一定要学好”的思想,而周围不断重复这个思想,就使学生心里一直在想,这样想多了后就成为了一种负担。

生理负担一是体锻标准制定所造成,二是学校条件所造成的。现在的体锻标准,只是按年龄来划分,这就意味着一个体重200斤的学生和一个体重100斤的学生在跑一千米时,他们的及格线是一样的,这显然对那个体重200斤的学生是不公平的。而老师为了完成任务,就必须尽力要让体重200斤的学生过关,就增加了他的运动量。这样的后果就是使他身体极度疲劳。

另外现在有些学生家离学校过远,而学校又做不到校车接送,这就使学生每天要受挤车之苦,而现在学生学的科目多,学校又无让他们有个放书的地方,这就使得学生每天要背着沉重的书包来往家与学校之间,能不累吗?

2、素质教育的内涵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三大要义从根本上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素质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是针对‘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尖子生的片面、被动发展而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和主动地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 它着眼于发展,认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宗旨。

应试教育把升学考试作为惟一目的,教育内容片面,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学生成了一架“考试机器”,扼杀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才能和特长。“素质教育是在教育方针指导下,从学生身心发展不同特点出发,因地因校制宜,着眼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各个环节,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成长”。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指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就将“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

毫无疑问,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21世纪,着眼于21世纪的人才规格的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从而适应未来的需求。

主动发展既是一种个性教育,又是一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认为,由于人的个体先天素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不同,学生的素质结构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重要培养目标,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主动发展,允许学生在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这既是对“人”的尊重,也是知识经济和未来对人才素质的又一特殊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不仅要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而且应该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江泽民总书记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减负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减负和素质教育提出的时间十分相近,这可能就决定了他们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确如果把减负比作一把锁,那么素质教育就是打开这把锁的钥匙;如果把素质教育比作一枚火箭,那减负就是火箭的推进器。

1、学生过重的负担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前面我已经对学生的如今所面临的负担有所阐述,这些负担其实不但对学生百弊而无一利,也成为了素质教育的绊脚石。A、学业负担的影响

这其实是所有影响中最显而易见的。学生的作业负担重了,那么自然就业余时间少了,对自己兴趣开发也减少了,或者说他们无暇顾及这些。即使有时学校举办运动会,艺术节这样给学生展现特长的舞台,学生们也往往因为作业的负担没有时间训练,排练,从而有时会造成效果不会很好,会使校方对办这种活动产生质疑;或同学们积极训练,排练,但因为同学们作业负担重,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影响了学习,这样也会使校方对办这种活动产生质疑,这样的两个恶性循环都影响到了素质教育的实施。B、心理负担的影响

现在有的学校已经将作业负担减轻了,给了学生们很多的空余时间,但学生有没有利用这些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呢?效果其实并不十分的好。有的学生利用这些时间补课,做习题书;有的学生则将这些时间花在了一些电脑游戏上面。

这其实是心理负担所造成的两个极端。一种因为平时心理负担严重,所以即使有时间,他们的第一思想不是去发展自己的兴趣,而是继续自己在学校中的状态。他们的心理已经是:课余时间我除了做作业还能做什么呢?而另一种则因为平时心理负担严重,要利用空余时间让自己发泄一下,来减轻自己的负担。而在电脑的虚幻世界里,做一回大侠,当一回英雄,与某个人物来一场生死决斗,无疑成了减轻负担的最好方法。

减负的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开展素质教育,但心理负担过重使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些时间,所以心理负担的影响不容小视。C、生理负担的影响

学生有了时间开发自己的兴趣,但一天下来身体的劳累使他们在体力上无法承受,从而只能放弃个人兴趣。当我们解决好作业及心理负担时,绝对不能忽视生理上的负担。在生理负担较重的时候去开发兴趣,很容易损伤身体,得不偿失;有了好的兴趣但应体力不行,而放弃,也让人惋惜。

2、素质教育对减负的作用

要将作业、心理、生理这些负担减去,或者说是完全的根除,那就必须实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三个定义可以说是减负的三个方法。A、面向全体学生对减负的作用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这就可以避免上述的一些老师以成绩好坏来看待学生情况的出现。可以减少一些学生的心理负担。B、全面发展对减负的作用

全面发展就要求学生具备各个发面的能力,这样就决定学生在学校的目的已经并不是单纯的学习科学知识。这样学校的目标也会发生转变,使得作业量下降但不影响学校的工作方针,这样就可使学生作业负担下降。

另外对学生的评定标准也因此改变,作为一个好学生已不仅仅只是学习好,而是各方面好,这样选拔干部和学生交友的标准都会改变,使得学生的心理负担可以减轻。学生懂得了要全面发展,也可以很好的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了。

C、主动发展对学生减负作用

前面已经说过主动发展也是个性发展,我认为这可用在体育课上,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身体条件自选体锻内容,然后再根据选的情况来指定体锻标准,这样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学生的生理负担。

学生主动发展也可以运用到课表中,可以让高中生自选一些科目,这样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兴趣来选择科目,适当的减少一些学生的所学广度,而增加深度,既可减少作业负担,又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有上可知,素质教育和减负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减负其实就象素质教育的排头兵,它实行的好坏就预示着素质教育将来能否在中国较好的实行。因为在减负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将来在素质教育实施中也一定会碰到。而减负过程中的问题也往往要用素质教育的理论来解决。减负问题在当前是个热点,也是个难点,它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未来,所以我们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确保中国将来的一代是全面发展的一代。

第二篇:科技活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科技活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贵州省黎平县第二中学吴良英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就是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各种能力,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而课外科技活动是生物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约束,不受传统教学程序的约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动手,自己设计,教师只处于指导和辅助的地位。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对巩固加深理解课堂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团结协作精神,锻炼了学生勤奋刻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在科技活动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个性特长,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素质教育科技活动科学文化

生物课按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有关知识,这是生物学最基本的教学活动。而课外科技活动是生物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约束,不受传统教学程序的约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动手,自己设计,教师只处于指导和辅助的地位。因此,在培养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素质教育就是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各种能力,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课外 1

科技活动以其较强的实践性和极大的灵活性,对素质教育的贯彻和落实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开展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外科技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中小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选择生物科技活动的课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力求做到课题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如水口乡镇的高鸟村山海拔较高,山上生长着一种罕见植物,听当地人喊叫“肥根”,它的肉质根可重达20kg,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为了弄清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我们学校的生物教师带领科技活动小组,跋山涉水,对“肥根”进行了几次考察,详细记录了它的生态环境及茎、叶、花的形态特点,并将其移栽到生物园地观察实验,同学们还撰写了《高山探寻“肥根”》的小论文。

针对当地鼠害比较严重,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如何灭鼠”的活动,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制“铁猫”捕鼠,有的同学用酒泡大米灭鼠,夜里进行连续观察,随后总结成了《酒泡大米灭鼠》的论文。这项活动对消灭当地鼠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我校与德凤镇中学联合起来,针对生物课的教学,在全县开展“普实”阶段联合开展课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活动,同学们兴趣高涨,积极参与。两年来他们因陋就简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200多件。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科技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加乐于探索自然界的无穷奥秘。

2、开展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生物科技活动是需要动脑、动眼、动手的活动。通过科技活动可使

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提高多种能力,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锤炼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南泉山山高林密,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我们每年6月份都要组织学生到南泉山采集植物标本。同学们兴趣盎然,路边、山脚的小草,山坡上的参天林木,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细心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认真研究植物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并与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对照,加深理解。将采集的标本经过整形、压干、上台纸等一系列过程,切实掌握了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技术,提高了动手能力。生物科技小组同学制作的标本,作为直观教具在课堂上运用,也促进了课堂教学。

学校附近的前南泉村是我县实施生态农业的典型,于是教师便组织学生到此参观考察,了解荒山绿化治理带来的变化,并撰写考察报告。科技活动小组的学生还对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后认真整理材料,撰写调查报告和科学小论文。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针对“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多、难度大的特点,教师组织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同学们自行设计,分成A、B组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对比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制取滤液时用纱布代替脱脂棉,加快了过滤的速度,在层析时用刻上小口的透明胶片代替培养皿盖,既可固定滤纸条,又便于观察。由于个别学生对实验的科学性不够重视,粗心大意,导致实验失败,教师可借此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学会了观察、对比、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

独立搞科学实验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怕挫折、勇于战胜困难的科学精神。

3、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

课外科技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野外实习和参加生产劳动,学习一些实用技术,使学生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农村青少年,大多数将直接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因此,学校应重视对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使他们毕业后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县地处湘、黔、桂三省交界处,属于深山区,昼夜温差大。该乡出产的柿饼柿霜洁白,柿肉透红爽口,但近几年由于柿树的老龄化和柿疯病的肆虐,很多树一个果也不挂。针对这一现状,白岸乡中学教师组织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学生学习柿树嫁接技术,他们选择黑枣树作为嫁接树,教师向学生传授嫁接苗的削法,怎样在嫁接树上切口,怎样插嫁接苗,怎样包裹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然后学生在教师选择好的黑枣树上进行实际操作,以后每个星期都要去观察,打掉黑枣树的芽。经过统计嫁接的成活率为81。学生学到技术后,利用星期天帮助家长或乡亲们嫁接柿树,3年来共嫁接成活1000多棵柿树。这些柿树抗病性强,长势喜人,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黎平职中是一所农林技术学校,有农场、林场、食用菌厂。课余时间我校与他们学校的教师一起带领科技兴趣小组学生学习苹果树、板栗树的修剪技术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等,有些学生还帮助家长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技能,有了一技之长,而且也使他们看到了生物科技在农业、林业生产上大有用武之地,更加激发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同时,他们从自己的劳动成果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到劳动的光荣,受到了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教育;进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情感,以及改变家乡面貌的强烈责任感。

4、开展科技活动,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教育的契机,教师若能及时点拨,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我县西部地处太行山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很多学校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如教师组织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开展了对学校周围植物资源的调查活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走遍了学校附近的山山水水,观察、记录,采集标本,整理成了《我县经济林木调查》《主要果树种类及生长状况》等调查报告,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德凤镇中学组织学生对当地的经济树种——漆树进行了多次考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到割过漆的村民那儿了解漆树及有关割漆的知识,由学生撰写的小论文《怪漆树》发表在一省级刊物上。他们还对当地的药用植物进行了调查,教给学生如何从叶和根上辨认药用植物,组织学生挖药材勤工俭学,改善办学条件。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的植物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从而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了解自然资源的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渗透国情教育: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以唤起学生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意识,形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情操。

实践表明: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对巩固加深理解课堂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团结协作精神,锻炼了学生勤奋刻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在科技活动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个性特长,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美珍等:《中学生物学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长看:《生物学教学》。

作者简介:吴良英,女,侗族,1974年2月出生,1996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现任贵州省黎平县第二中学生物一级教师,曾先后获得2006年黔东南州中学生物优质课二等奖,2006年9月获县中学生物优质课一等奖,2006年11月获县三项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08年10月获县实验操作技能比赛一等奖,2011年10月参加黔东州实验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等。

第三篇: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某某学校又考试了,这有什么意义呢?哎,应试教育害死人!”这是我在教学之余听到的同行、同事所发的牢骚。我不以为然,但又不知如何辩驳。学了秦伯益老师的《文理交融 多元并举》以后,我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更清晰了。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两件事:第一 如何做人。第二如何发挥个性特长。应试教育应该测试的是学生的素质,而不是应付考试题目。二者的关系是:a 应试教育是必须的,素质教育是根本的。完全没有应试的话,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都没掌握,这样会更糟糕。如果学生平常学习的不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积极有用的素质,步入社会后将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这样既不利于社会又不利于学生自己,那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就失去了意义。b 应试教育是起码的;素质教育是无限的。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是统一的,不处理好是矛盾的。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对二者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平常的教育中应始终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即便是在考试命题中也要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辩证关系。

第四篇:减负增效,提高素质教育

减负增效,提高素质教育

摘要: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的制作,软件的开发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性。所以,教师得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关键词:减负 增效 提高教学效能

知识在更新,人类在进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于是教委提出了中小学教学应从应试教学中走出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教育新思想。为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减负增效。这种新的要求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原动力。通过前一阶段的研究与实施,我想就语文教育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是切实做好“减负增效”的根本。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的有用之才。有的教师一听说要“减负增效”,认为这是矛盾之想: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行吗?我说:这想法不正确。我们是要让马儿吃好草,而不是不吃草。“好草”从哪里来?当然从教师那里来。要教改,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也就是说,教师是要塑造灵魂而不是禁锢灵魂。只有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做到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即不只是给出结论,而是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切实做到“减负增效”。所以,面对课改新形势,我们应该及时地转变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地探索追求,让学生真正吃到“好草”,消化吸收,健康成长!

二、教师给自己加压是减负增效的前提。

“减负增效”的教改精神实际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首先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的制作,软件的开发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性。所以,教师得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是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为此,教师应化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我认为,备好课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认真的实施。

1、备教材。教师要反复地看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要做到这些要求,我们一定要静心地坐下来,去研究,去比较,去熟悉。

2、备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每个班的整体差异和特点,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例如针对不同班级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准备不同问题等。

3、备教法。教法应是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是在结合考虑教材、学生、设备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基础上,再以教学法的体系中优选出上好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教育界有个说法:教无定法,但教有法。教师确实要全面考虑,恰当选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实际上,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法,提高素质的教学境界。教师在考虑利用教学手段上也应该是积极的,多种形式并进的,传统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的思路,目的是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掌握好语文基础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懂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如多读、多写、多练等,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要准备好这些内容需化一定量的精力去实施安排。

4、备练习。在以前,教师搞“题海战术”的很多。布置的练习没有选择性,不管是有用无用,是否重复等摆出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穷于应付,事倍功半。现在要减负,就必须精选习题,精心琢磨,自编自拟也必不可少,这样的习题目的性更强,减负增效更明显。准备好了的习题可早作准备,或写在黑板上,或写在投影片上。一部分可作课堂练习之用,另一部分作课后作业。另外,在作业的选择上,可布置一些“弹性作业”。

三、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健。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课如演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备课本是剧本。有了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演员,这出戏才演得好。若光有好剧本,导演平庸,演员散慢不用心,这戏肯定演砸。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几点是关键。

第一是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注意双边活动来引起学生注意力。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试想,教师上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

第二是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和综合利用。任何事作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所以,我们要综合利用好各种教学手段必须注意到:

1、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论使用什么教学手段,都必须目的明确,计划周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运用辅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少而精,绝不能搞花架子。运用好教学手段,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智力,而不能把它们变成课堂上的娱乐,或分散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注意力。

2、要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凡是能通过挂图,插图,教材能讲清的内容,就不一定要用电化教育工具。电教工具应集中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便如一些重点句段的理解训练上。

第三是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让学生学会语文,更要让学生会学语文。“给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教学生学习语文方法也就是说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来触类旁通地学习语文知识。

第四是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不能不知,在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很必要的。获取反馈信息的方式很多,可提问一些中差生,可面向整体学生发问,可让学生上黑板练习,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知识点、某一练习后让学生举手示意获取反馈。根据反馈信息教师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直到学生理解和掌握为止。

第五是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有些教师上课时没有时间概念,上到哪里是哪里。若没有完成原本应一堂课完成的内容,就延长一节课时间或教学时数,把完整内容分割开完成,这是不可取的,不符合最优化原则,也加重了学生负担,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教学的艺术性。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负增效,教师应把握好一堂课的时间结构,优化课堂结构。

做到了上面课堂教学的几点,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学生的心理和课务负担减轻,对学习感兴趣,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能力明显增强了。因此,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减负增效”是项系统工程,它的本质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以上介绍的五大方面上坚持不懈以外,减负增效这项系统工程还需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需各学科的协调平衡,统一思想,才能更见成效,更深入人心,更有生命力,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更蓬勃发展,我们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和灿烂!

参考文献: 《减负文件》

第五篇:浅谈小学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浅谈小学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姓名:张长荣

单位:山东省利津县陈庄镇集贤小学 邮编:257400 联系电话:0546-5758212 浅谈小学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张长荣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已为社会所深刻认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等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就明确了体育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有效手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体育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小学体育、素质教育

研究对象:小学1——5年级全体小学生。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数据统计法。

3、调查访问法。研究成果与分析:

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真正做到以体促质、以体辅德、以体益智、以体育美、以体娱乐的目的,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这样的认识,我在自己多年的体育课教学的思考和实践中,对学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 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我们党一贯强调的教育方针是一致的。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承认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确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定义,对我们加深认识体育改革大有帮助。那么,什么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导下,按照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以体育运动的形式,有计划、有组识地对受教育者的身体方面施加一定的影响,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的一种教育过程,简言之,是通过影响学生身体,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过程。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为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教育才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办事,教会学生健体‛。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搞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注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第一,体育教学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根本途径。学生大量身体活动和教师适时知识点拨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弄清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有利于加深认识学校体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互相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促进,都有着‚育人‛的共性。从外延来看,素质教育比学校体育广,包含统领着学校教育,而内涵则学校体育要深。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素质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提高和升华,反过来加深各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它们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反映着学校教。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学科教学。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体育教学:抓体育常规教学管理,检查督促学校体育工作;抓师资队伍建设,选送年轻教师学习深造;抓科研能力培养,倡导向‚科研型"教师转轨;抓课堂教学改革,增加教学资源投入。总之,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充分发挥体育教研组的职能。

学校体育工作不仅是强身健体的途径,更是学生终身体育形成的重要环节,是开启学生健康之门的金钥匙,对提高学生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学是开放式的教学,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大,受外界干扰的机会也较多,这就需 要学生增强抗干扰的能力,注意力要集中。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规范的行为习惯;特别是体育常规教学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在教师整队、讲解示范时,学生知道应该认真听讲、不做无关的事、不随意说笑、不乱走动等;养成尊敬师长,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在学习期间各小组的每一个人都要互相协作;爱护使用好器材等;在组织游戏和竞赛时,要遵守规则、尊重裁判,胜不骄败不馁,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全面深入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持续发展而努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导下形成的。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体育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育除了具有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播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功能之外,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 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在实现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可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体育运动具有不同形式的对抗性,不论是个人或集体。

第一,体育教学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根本途径。学生大量身体活动和教师适时知识点拨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第二,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你必须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相得益彰与和谐发展。

第三,体育教学能够增强意志品质、培养竞争意识。体育运动总是与克服各种困难相联系的,不能克服困难,便不能掌握任何一项运动技术。同时体育运动中又充满了竞争,每一个参与体育运动的人都想在竞争中获胜,于是竞争意识在体育锻炼中得到了培养。为以后走向激烈竞争的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体育教学蕴含着强大的德育功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毛泽 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几十年前的这句话,形象地指明德育和体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和体育的重要性。

结论与建议:

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提升学生的个人魅力。通过体育教学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就等于多了一种与他人交往的手段,这将极大地提升你的人格魅力。

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8..(2)顾渊彦.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J].体育教学,2006(3):12-1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 作者简介:

张长荣,女,1997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任教小学语文、体育学科的教学,曾撰写有关的学科论文数篇,多次参加省市县组织的优质课,公开课等,并多次获得奖项。

下载浅论减负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减负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在教材《教育学基础》中,在对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认识上大致有同一说、超越说、同异说、具体化说四种观点。 同一说认为两者有相同......

    大学生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军训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军训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

    大学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提纲:进入大学的每一位学子上的第一课都是军训。为什么要将军训作为入学的第一课来上?这就要联系大学素质教育来看,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大学生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从军训和军事理论课对培养学生国防意识或国防观念的作用谈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当代大学生,不仅有丰富......

    减负增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减负增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知识在更新,人类在进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于是教委提出了中小学教学应从应试教学中走出来,全面实施素质......

    素质教育中“减负”的对策

    素质教育中“减负”的对策 初中减负不容易,尤其是重点初中,特别是初三毕业班。“书包一上肩,两头不见天”是初三学生苦读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惟其风险高,难度大,就更应该减负,减负......

    推进素质教育从减负入手

    推进素质教育从减负入手 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影响素质教育的顽症,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 多年来,教育部下发了多个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文件,各地也探索了许多减负的......

    减负增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知识在更新,人类在进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于是教委提出了中小学教学应从应试教学中走出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