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之我见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1:1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之我见》。

第一篇: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之我见

近代中国两大任务之我见

近代中国,指1840年以来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中国,而两大任务指——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中国的近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画好蓝图的历史。那么,由此可见,中国近代两大任务的产生是有历史背景的。

首先,什么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总所周知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如何来理解呢?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主要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主要解决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1840年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在那一声炮响后,中国的大门被强行打开,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军事侵略,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支离破碎的大地上来谈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虚幻的,所以必须先实现独立。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使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下,它们竭力保护和维持旧有的、落后的、反动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中国新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步步加深,中国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上层统治阶级已经不能照旧维持它的统治秩序,下层的广大人民也不愿照旧地生活下去。正是帝国主义侵略的日益加深和清王朝封建统治集团的卖国嘴脸日益暴露,正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这两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空前激化,为革命创造了条件,酿就了革命的形势;而中国新兴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诞生和发展,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准备了阶级条件。因此,从根本上讲,近代中国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统治者逼出来的,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结果.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两大任务之间关系如何?

这两大任务虽然相互区别但不是相互独立的,相反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这是由我国当时历史现状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首先以生产力作为切入点,而从摧毁旧的国家政权,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入手,是因为如果不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压在中国人民头上,这种“权中之权”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欲振不兴,举步维艰,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而封建土地私有制,又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重重。这样就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实现工业化,国家的繁荣富强这个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在当时,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因为不经过反帝发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他们控制中国经济政治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如何完成两大任务的?

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先进的中国人不断为民族的独立而前仆后继,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八年抗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1953年开始施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揭开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帷幕。从1956年到1966年,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虽有探索上的曲折,但仍奠定了以后继续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积累了经验,培养了骨干力量。.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四年伟大实践作了基本总结,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根本在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道路。

成就及其表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已经基本实现。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上了三大台阶:经济建设 人民生活 综合国力。军事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7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很多华裔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领先世界,但基础科技水平还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政治地位上: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高。

经济上:经济城市圈,新农村建设等渐渐地使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文化上:奥运 亚运 世博的成功举行。

社会生活:和谐社会 低碳生活 蓬勃发展

这些也都表明中国的第二大任务在顺利完成中。

总之,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黑暗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却在光明的历史中完成。

第二篇: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毛泽东文集》第5卷,5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近代中国,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统一。

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从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任务看,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任务来看,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和文化落后的状况,就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后者是前者的归宿。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 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马列主义理论向我们提示,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只有推翻旧的反动政权,才能使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中挣脱出来,获得民族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只有推翻旧的反动政权,才能使中国人民从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翻身做主人,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即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彻底消灭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及其赖以存在的封建主义,进而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清除封建主义落后的腐朽文化,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因此,中国要想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就必须首先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中国革命的第一历史任务,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回顾近代历史,也曾有许多名流志士想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之路。可是,历史的教训使他们大多数领悟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必须首先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政权,才可以付诸实施他们的各种兴国利民的夙愿。

著名的民族工商业者荣毅仁在回顾其经历时说过,在那样的年代,就算是有一颗爱国心,也势必一筹莫展,一事无成,政通方能人和,人和才能事兴,现实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最后他终于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投入新中国的怀抱,走上了社会主义强国富民之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著名科学家严济慈也说过:我曾怀有科学救国的志愿,但是旧社会的现实使我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他最后领悟出,中国的繁荣富强固然离不开科学,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离不开党的领导。

近代中国严酷的现实,激起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愤起反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间断过。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不断求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想主张,进行了艰苦的实践,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但都没有从根本上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创立了三民主义学说,发动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成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峰,它宣 告了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终结,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但辛亥革命很快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最终不能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所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不是由某一个阶级、政党或个人主观圈定的,而主要是依据本国的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具体发展来决定。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实现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

所以,要解决两大历史任务,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中国现代化,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即解决生产力问题。这是中国近代和现代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最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民及其政党来说,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并能探寻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这样的民族才是觉醒的民族,这样的政党才能承担起历史重任。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和产业化是两大潮流。而且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以民族文化的自导状态存在和发展着;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以一种多民族文化相互联系而又相互激荡的状态存在和发展着。文化的经济活动作为极少数人的某种谋生手段,早就存在,而在市场经济和高新科技的支持下,文化不仅以产业形态出现。而且新的文化产业群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迅速崛起,在发达国家成为支柱产业。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美国的文化产业,正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建立和扩大霸权;其他国家也出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多样化,维护本民族文化,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加速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全面展开以文化为重要组成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文化从上古到中古的过渡是在历史上正常连续进程中实现的,中古文物、典籍的繁富为世界所仅有。其所开通的“丝绸之路’,把已连成三片的古代文明(地中海东部到印度河一片,印度河到恒河一片,中国一片)连结起来。四大发明西传,对欧洲历史起了重要影响。而从中古至近代的过渡,失去了历史进程的正常连续性,坎坷于半殖民、半封建的歧路。中国现代文化的奋起是在世界殖民体系的衰落中实现的,但又处于文化霸权主义的巨大压力下。

当前,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向社会主义大国的跨越,其 文化发展,将因其历时性进程展开在共时性的俱进中而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文化历史方位。

鉴于上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清晰地展现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高扬民族精神之中 参考文献:

刘大年:《中国近代历史运动的主题》,《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6期。

胡滨:《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笔谈》,《文史哲》1983年第3期。

林华国:《近代历史纵横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黄元起主编:《中国现代史》上中下三册,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面临的两大历史人物: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前提,由于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不断为民族的独立而前仆后继,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专制君主政体,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20世纪中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社会结束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历史,从新民主主义而社会主义。

中国人民在中共的带领下,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不懈努力。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于1953年开始施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揭开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帷幕。从1956年到1966年,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虽有探索上的曲折,但仍奠定了以后继续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积累了经验,培养了骨干力量。十三届四中全会是一个转折,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达于关键阶段。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四年伟大实践作了基本总结,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根本在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表现:

1、1850—60年代年爆发的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运动——最终失败; 2、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破产; 3、19世纪80—90年代的维新变法运动——辛酉政变,失败;、19世纪90年代初爆发的义和团运动——联合绞杀而失败; 5、19世纪末,清朝新政——虚伪的民主,失败; 6、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运动及其“实业救国”运动——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但是没有能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7、20世纪前期的反袁及反北洋政府的斗争——护法、护国战争失败,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8、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反对蒋家王朝的斗争(抗日战争)——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在与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的战争中最终获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9、50年代初的“三大改造”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等——中国经济在曲折中前进; 10、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基本小康。

第三篇: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中国人民反侵略失败的原因:第一,社会制度腐败; 第二,经济技术落后; 第三,缺乏广泛的政治动员,民族国家的意识尚未形成; 第四,清朝缺乏强大的制海权。3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意义第一,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第二,拜上帝会的负面影响;第三,太平天国反对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也是它失败的重要原因;第四,对外关系上的策略也是失当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1)太平天国起义系统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最高峰;2)太平天国起义基本破坏了清王朝的统治体系 3)太平天国起义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4)太平天国起义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5)太平天国起义支援配合了亚太地区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平等自由权利的斗 4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第一,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 第二,洋务运动中建立了新式学堂和新式海军,从此开始了中国现代化教育和现代化国防的历史; 第三,洋务运动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开中国工业发展之先河; 第四,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训练和培养了一批掌握近代生产技术的工人和技术人员; 第五,洋务运动派出第一批留学生,翻译西方书籍,促进了西方先进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洋务运动的衰败及其原因 : 1)封建专制主义根深蒂固,皇帝极端专权;2)社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3)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他们盲目排外,反对引进西方一切新事物和进行任何社会改革;4)外国资本主义的牵制和洋务运动自身的封建性、买办性、垄断性等缺点,使其不能实现预定目标。5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第一,民族救亡运动与政治民主化进程交织在一起,使政治改革承受巨大重负;第二,欲速则不达; 第三,晚清中央奇特的权力结构也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第一,戊戌变法运动充分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追求;第二,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中国的政治发展;第三,戊戌变法运动标志着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第四,戊戌变法加速了清朝的灭亡。6田朝天亩制度基 本 内 容 1,取消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绝对平均的公有制社会体制;2,按照太平军军制编制农民;3,设立圣库制度;4,建立乡官制度; 第五,进行移风易俗社会改革。资政行篇基本内容1)政治上主张设立新闻官2)经济上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工业、设立银行,实行“专利”;3)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方面,主张兴办学校,开设医院,禁止迷信,禁止鸦片,主张设立福利院,收养残废人;4)外交上主张与外国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和平等往来。7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1,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以满洲贵族为首的清政府,建立独立统一的汉人当权的民族国 家。(民族革命)第二,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以清政府为代表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革命)8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及意义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其力量远远超过了革命力量。主观原因 第一,从思想上看,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没有经历思想启蒙运动,没有通过批判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使国民真正觉醒起来; 第二,从革命动力看,资产阶级革命派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三,从阶级力量看,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甚至失去了本阶级的支持; 第四,从组织上看,辛亥革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核心。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1)建立了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2)提出了系统反映中国资产阶级政治要求和政治理想的三民主义纲领; 3)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4)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终结,在中国历史是第一次树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派把爱国、革命、共和的思想相结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激发了人们的参政意识和热情。第四,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第五,辛亥革命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9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第一,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 为:1)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已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中国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3)运动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第二,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工人运动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第三,五四运动实现的“三罢”斗争,表现了各阶级阶层在民族危亡之际联合的趋势。10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第一,只把运动局限在少数知识分子圈子里; 第二,在宣传西方思想文化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采取极端形式主义方法和民族虚无主义态度,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第三,新文化运动队伍的分裂,也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1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特点和意义 成立及特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在列宁主义的直接指导成立、发展的,继承了未被修正的马克思主义,接受了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第二,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三重压迫,具有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这种阶级性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特性;第三,中国共产党是统一的工人阶级的政党,提高了工人阶级的凝聚力和战斗 意义: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近代的中国人民有了一个领导斗争的坚强核心;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第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预示着中国走出传统的治乱更替与旧式农民战争的怪圈,融入了世界民主与文明大潮。13大革命的意义和失败原因及教训 辛亥革命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无疑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政治、思想方面,这是一次思想解放。民主的高扬,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辛亥革命在终极意义上失败了,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民众的生活状况都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失败原因:1没有反帝 2没有反封纲领 3没有掌握革命武装 4没有坚强的革命政党 教训:1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纲领.2辛亥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使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同盟会组织涣散内部派系复杂,起不到革命政党的领导作用.4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的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了 14遵义会议的内容(1)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决议》,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2)对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进行改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3)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随后,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意义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6整风运动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反对教条主义,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统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作风。整风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认真严肃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犯错误的同志不着重追究个人责任,而着重分析其犯错误的环境和原因,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两个目的。整风的方法是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意义 延安整风在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并进一步成熟起来。17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及历史经验(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A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史中国人民第一次去的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B抗日战争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的和平和民族主做出了贡献 D抗日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战争中得以壮大。对中国后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3)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A中国在不能御敌于国内之外的情况下,要大力发展打后为经济,把大后方建议成为反攻的战略基地B 全民族团结一致,党派利益和阶级利益服从国家民族利益,团结御侮C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D 建立稳定长期友好的中国关系 18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A 中国站正式开降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 B 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C 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D 中国战场阻止了日军的“北进”迟滞了日军的南进,在战场上支援和色营口欧洲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第三条道路的失败第三条道路试图选择走一条不同于国共两党的所谓中间道路:政治上主张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共和国,实现政治民主;经济上主张在中国自由发展资本主义,实现经济民主。第三条道路的实质是旧民主主义道路,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第三条道路走不通的原因:第一,帝国主义不愿意中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成为其竞争对手;第二,国民党不允许第三条道路存在,第三,第三条道路的参与者没有强大的阶级力量做支撑;第四,中间力量没有任何武装;第五,中国共产党也不允许第三条道路存在。21人民政协和《共同纲领》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于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民族政策、经济建设的方针以及外交工作的原则。《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22 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及经验

1、意义:第一,中国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解放了中国人民,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二,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了持续一百多年的内乱,使四分五裂的中国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使中国社会结构得到了整合;第三,中国革命的胜利也证明在革命过程中形成的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四,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2、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第一,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党;第三,实现全国人民的团结,建立最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国际国内统一战线;第四,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第四篇:十八届三中全会结合两大历史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分析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18届三中全会正是按照时代的需求而召开的。其内容包含多个方面:医药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改革、军事改造、官邸改革、民生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贯彻十八大精神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两个全面”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贯彻十八大精神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鲜明立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协同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改革,改革涉及的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可以说,这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就改革作出的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部署。正因为这样,全面改革就成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大历史特点。

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带来新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实质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而这两方面问题,都直接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正是围绕这两方面问题,《决定》系统提出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和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的举措,同时系统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及健全促进就业创业机制等重大任务。由此可见,《决定》关于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布局,是与整个国家制度体系和各方面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密切联系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决定》精辟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紧紧抓住今后几年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机遇,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新篇章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联系这种形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的重大意义更加突出。

一是时间节点特殊。从改革开放开始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大体是70年时间。这70年的前35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干成了一番大事业,顺利实现了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那就要看后35年我们怎么干。而这后35年当中,又首先要看今后这几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我们怎么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好担负起启动今后几年决战决胜伟大斗争的光荣使命。

二是思想条件具备。正因为在这样一个关键点上,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呼声和期待非常强烈,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总体一致,这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整个社会来看,人心思安、人心思进、人心思富是主流。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继续向前蓬勃发展的大势。三是改革基础扎实。改革开放35年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改革开放的方向、路径、目的之把握以及实际驾驭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能力达到了新水平,创新活力、创业活力和抵御风险挑战能力显著提高。

四是国际环境总体有利。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而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全球合作和利益汇合点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力增强等因素,又为我国改革发展带来新机遇。当然,形势复杂,正面和负面因素相交织,这样的“两重性”将长期存在,对此我们也一定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

五是归根到底,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全面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这为我们伟大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第五篇:近代中国的耻辱历史_简述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世界人权宣言》确认,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在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人民的生命毫无保障,因战乱饥寒而死者不计其数。争取生存权利历史地成为中国人民必须首先要解决的人权问题。

国家不能独立,人民的生命就没有保障。危害中国人民生存的,首先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因此,争取生存权首先要争取国家独立权。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由一个封建大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从1840年到1949年的110年间,英、法、日、美、俄等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过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帝国主义者在因次侵略战争中,大规模地屠杀中国人民。1900年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将5万多人的塘沽镇变成空无一人的废墟,使拥有100万人的天津在烧杀之后仅存10万人,进入北京后,杀人不计其数,仅庄王府一处就杀死1700多人。在1937年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2100余万人被打死打伤,1000余万人被残害致死。其中,在1937年12月13日后的6个星期内,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就杀害了30万人。

——帝国主义者大肆贩卖和虐杀华工,使旧中国无数生灵惨遭涂炭。据不完全统计,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贩卖到世界各地的华工多达1200万人。这些被绑架、被欺骗去的华工囚禁在“猪仔馆”,被烙上贩卖目的地的字号。1852—1858年间,仅汕头一地“猪仔馆”中的4万华工,就有8000多人被折磨致死。列强在中国各地开办的工程和矿山中,肆意虐杀华工的记录骇人听闻。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仅东北地区就有不下200万劳工被折磨致死。华工被迫害致死后,被扔进山沟或乱石坑。现已发现的这种“万人坑”就有80多处,埋有劳工尸骨70多万具。

——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殖民统治,使中国人民备受凌辱,毫无人格尊严可言。那时,外国侵略者享有不受中国法律官辖的“治外法权”。1946年12月24日,北平发生美国士兵皮尔逊强奸北京大学女生沈崇的暴行,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但是,罪犯却由美国单方面处理,被宣布无罪释放。列强在中国设立的“租界”,拥有行政、立法、司法、警察和财政大权,成为完全独立于中国的行政和法律制度之外的“国中之国”。1885年,外国侵略者甚至在上海法租界公园门口公然竖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肆无忌惮地侮辱中国人的人格。

——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财富进行了大规模的疯狂掠夺。据统计,近百年来,外国侵略者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掠去战争赔款和其他款项达白银1000亿两。其中《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8个不平等条约就勒索赔款19.53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收入的16倍。而日本仅通过《马关条约》勒索的赔款2.3亿两白银,就相当于当时日本国家财政四年半的收入。侵略者在战争中的破坏和抢劫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1937—1945年),中国有930余座城市被占领,直接经济损失达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过5000亿美元。国家主权丧失,社会财富遭洗劫,使中国人民失去了最起码的生存条件。

面对国家主权的沦丧和人民生命的浩劫,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国家独立,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一个多世纪不屈挠的斗争。在这期间,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推翻了封建清王朝的辛亥革命。这些革命运动虽然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但终究没有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的地位。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这种状况才发生根本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后,就在政治纲领中明确地提出,“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打倒军阀,统计表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并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在中国大陆上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屈辱历史和长期战乱、一盘散少的动荡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独立和统一。占人类总数近四分之一的中华民族再也不是侵略者可以任意屠杀侮辱的民族,中国人民以国家主人的姿态站立起来,第一次真正享有了应有的人格尊严,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从此获得了根本保障。

国家的独立虽然使中国人民的生命不再遭受外国侵略者的蹂躏,但是,还必须在此基础上使人民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才能真正解决生存权问题。

吃饱穿暖,这是长期陷于饥寒交迫困境的中国人民的最低要求。旧中国的历代政府不仅没有能解决这一问题,反而加重了人民的灾难。在旧中国,只占农村人口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70%的贫雇农却只占有10%的土地;占人口极少数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垄断着80%的工业资本,操纵着全国的经济命脉。中国人民遭受着地租、赋税、高利贷和工商资本的层层盘剥,其所受的剥削和贫困的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据统计,1932年,仅苛捐杂税的名目就多达1656种,捐额约占农民收获量的60%至90%。加上反动政府在政治上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充当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大小军阀割据,长期战乱不已,使人民灾骏深重,生存维艰。据估算,旧中国有80%的人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几乎每年都有几万到几十万人因饥饿而死。一遇自然灾害,更是饿殍遍野。1931年,华东地区水灾,造成370多万人死亡。1943年,仅河南省饿死者就达300万人,另有1500万人靠啃草根、吃树皮度日,濒临死亡边缘。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发动内战,榨取民脂民膏,造成经济全面崩溃。1946年,各地饿死1000万人。1947年,全国饥民竟达1亿多人,占当时全国人口的22%。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和最紧迫的任务。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用了三年时间,集中精力医治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到历史的最高水平。在此基础上,中国又不失时机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制度,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享有者。这就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和新生活的积极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社会经济以中国历史上空前的速度心。1979年以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心,从而基本解决了11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中国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人均占有量只有1.3亩,比美国的人均12.16亩和世界平数4.52亩低得多,却养活了占世界人口22%的人。西方某些政治家曾经断言:中国没有一个政府能够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但是,社会主义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这一历史难题。40多年来,虽然中国平每年净增1400多万人口,但是主要生活消费品人均攫消费量却有很大提高。根据抽样调查,中国居民每人每天从食品中摄取的热量,1952年为2270千卡,1978年为2311千卡左右,1990年达到2630千卡左右,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人民的寿命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从解放前的35岁提议到1988年的70岁,超过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口死亡率从解放前高达33‰下降到1990年的6.67‰,成为世界上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1987年,中国的婴儿死亡率为31‰,已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中国人口的体质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状况,也比旧中国有很大提高。1979年同1937—1941年相比,15岁的男孩身高增加1.8厘米,平均体重增加2.1公斤;15岁的女孩身高增加1.3厘米,体重增加1公斤。从1979年至今,中国人民的体质又有了明显的提高,彻底甩掉了旧中国“东亚病夫”的帽子。

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人民的生存权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在争取和维护人权方面取得的历史性的成就。

在中国,维护人民的生存权利,改善人民的生存条件,至今仍然是一个首要问题。虽然中国已取得了独立,但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国力有限,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保证中国不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仍然是中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虽然中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人口的压力和人均资源的相对贫乏还将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一旦发生**或其他灾难,人民的生存权还会受到威胁。所以,保持国家稳定,沿着已取得成功的路线,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增强国力,使全国人民的生活在温饱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小康水平,从而使人民的生存权不致受到威胁,这是中国人民最根本的愿望和要求,也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英国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影响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5.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 英国 主要内容

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1844年 美国和法国 主要内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天津条约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内容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

3.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主要内容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天津条与北京条约的共同影响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至19世纪80年代,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一步遭受受严重损失

2.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5.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主要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3.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

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5.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6.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

这样的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列强可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下载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之我见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之我见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优秀范文5篇)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 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 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 帝国主义和 中华民族的矛盾; 2. 封建主 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 史......

    奥运会:2008奥运中国体育两大任务[模版]

    奥运会:2008奥运中国体育两大任务 2001年12月12日07:55中国体育报郝清亮 在2001年国家级教练员研讨班上,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杨树安谈到,在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后,对体......

    历史学习之我见

    学习历史之我见历史作为中考必考科目,各方不重视、没时间学,但又都希望少丢分,考高分。如何在有限的副科时间内轻松学习历史?五字概括:看、记、背、练、时,核心是思考。 一、有目......

    两大小升初英语听力提高法 兴趣+任务

    重庆青学园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两大小升初英语听力提高法 兴趣+任务 [ 小升初英语听力提高法一:兴趣训练法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有......

    近代中国公民权利意识演变的历史考察

    近代中国公民权利意识演变的历史考察 2007年 第08期 作者: 刘保刚, 郑永福, 是否有权利意识,是现代公民与传统臣民的重要区别之一。关于中国近代公民权利意识问题,学界有所论......

    中考历史复习方法之我见

    “心中有纲,手中有法” ——有效提高中考历史复习方法的几点建议 城关镇中学: 2011年的中考在即,而文科综合中的历史学科又是一门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学科,时间紧、任务重,如何......

    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

    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

    历史高效课堂之我见

    历史高效课堂之我见 实现高效课堂是当前比较热捧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在历史课上实现高效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