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关系课程论文
暨 南 大 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威胁论”的多视角探讨
学院:华文学院学系:应用语言学系专业:汉语国际教育课程名称:国际关系与中外礼仪学生姓名:赵岩学号:0932184013电子邮箱:shangzizunle@163.com指导教师:陈建荣
2010年07月01 日
“中国威胁论”的多视角探讨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国际大环境下“中国威胁论”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国际关系的舞台之上,不仅广为西方受众所采纳,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东南亚乃至东亚的各个国家,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寻求国际合作与机遇的重大障碍。通过对史料的发掘和分析,不难发现: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产生和发展,始作俑者美国及其广大受众国家,舆论核心国家中国都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如何看待以及应对“中国威胁论”,为中国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国际基础,都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试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威胁论”,从而使这一理论更加明晰,能够为应对此风潮提供若干可行性思路。
一、“中国威胁论”历史溯源
“中国威胁论”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就曾炒作过“中国威胁论”,即所谓中国革命的胜利有可能在东南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对美国形成“红色威胁”。此后,每隔一段时期“,中国威胁论”都会出现,美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断地散布“中国威胁论”。
当苏联解体以后,中国经济、军事逐渐强大之时,“中国威胁论”开始在美国等国泛滥起来:
第一次泛滥是在1992-1993年间,鼓吹者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乃至文明角度展开了对“中国威胁”的具体指责,媒体也推波助澜,以至“中国威胁论”的恶浪汹涌。美国传统基金会所办刊物《政策研究》1992年秋季号上发表了《正在觉醒的巨龙:亚洲真正的威胁来自中国》,美国费城外交政策研究所亚洲项目主任芒罗在文章中首先发难,渲染中美军事冲突不可避免,一时间,“中国威胁论”风靡太平洋东岸。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断言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结合将是西方文明的天敌。美国学者哈克特更是危言耸听:“在苏联解体后,一个新的邪恶帝国正在出现,它的名字叫中国。”
第二次发端于1995-1996年,台海危机发生后,由此而起,美国国内展开了对华政策大辩论。《时代》周刊记者伯恩斯坦和芒罗所著《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一书是此轮中国威胁论的代表。
第三次在1998-1999年,“李文和案件”发生后,接着就是被媒体炒作多时、系统诬蔑中
国“窃取”美国核技术的考克斯报告出笼。该报告通篇捕风捉影,强加给中国种种“莫须有”罪名,充满对中国的敌视和诬陷之词。《鼠年》和《红龙跃起》两本书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致“**美国核机密”、“利用华人科学家和学生在美国广泛搜取情报”、“企 图收买美国政府”等言论甚嚣尘上。
第四次是在2000年之后到现在。这一时期“中国威胁论”的内容呈现出“极大丰富”的状态,各种形态的“威胁论”不断翻新,包括“军事威胁”,“经济威胁”,“能源威胁”,“科技威胁”等等。
二、“中国威胁论”的驳斥观点
中国对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中国威胁论”总的来说,有以下两种驳斥的观点:
(一)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力量与美国相比有很大差距,不可能对美国构成威胁。
这样的提法很容易让人从中找到漏洞。中方观点总是纠缠在经济实力、军事力量美方的强大和中国弱小的对比上,一方面是想要说明美方的实力对世界和平和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也试图澄清中国并未威胁世界。
然而这一提法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首先,中方的论点针对美方,很明显的陷入了中美互相攻击的怪圈,不仅提出的论点难以让国际社会信服,而且更凸显了中方辩驳的无力和“中国威胁论”的可信度。“中国威胁论”之所以市场广大,靠的并不仅仅是美国的一面之词,世界各国所持观点也来自于他们对中国未来发展和走向的担忧。也就是说,这一观点站不住脚。
其次,“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力量与美国相比有很大差距,不可能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另一种理解是:如果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力量达到了与美国抗衡的程度,那么是不是可以对美国乃至世界构成威胁了?中国如今的隐而不发只是实力未到的一种权宜之策,总有一天,中国会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
(二)中国虽然在历史上十分强大,却没有对外扩张的历史和称霸世界的战略文化。
以历史作为依据也缺乏说服力,历史上没发生并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发生。另外,历史本身也是对事实的再创作,包含个人立场和意识形态的因素。
三、“中国威胁论”的中方立场
(一)中方的主要立场
中国是无辜的。
从各类或辩驳或争论或否定的声音中,中国总是在向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明一个观点:中国是无辜的。
这样结论的得来也并不是空穴来风:美国的GDP是中国的6倍,工业实力是中国的5倍。国土面积比中国略小,人口不到中国的1/4。2005年的美国军费达4559亿美元,接近全球军费支出的一半,是中国的17.8倍,人均国防开支是中国的77倍,军人人均费用是中国的30倍。美国在海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74个军事基地,驻军30万,单在亚洲就部署了10万军人。美国的军事基地紧靠着中国,侦察机常年沿中国进行侦察。而中国则没有在任何国家建立过军事基地,也没有向其他国家派出过一兵一卒。
日本的GDP是中国的2倍多,国土面积为中国的1/25,人口为中国的1/10,但2005年的军费开支却接近500亿美元,是中国的1.62倍。其人均军费1300美元,是中国的57倍(中国人均军费只23美元)。军人人均开支达到20万美元,为中国的15倍(中国军人人均开支只1.3万美元)。日本还保持着世界第一的扫雷力量,世界第二的反潜力量,世界第三的舰艇吨位,第三代战机数量在亚洲也遥遥领先。再看看日本右翼势力否定日本二战侵略史和编辑出版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行径,小泉纯一郎和诸多日本政客坚持参拜供奉着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联系到日本近年来坚持要走军事和政治大国化道路,处心积虑地坚持向海外派兵,完成所谓的“国际义务”,以及前些日子日本右翼政要公然叫嚣要对朝鲜实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并且一直企图染指中国的台湾事务,再联系到60年前在亚洲残暴侵略的行为,等等。
极力渲染“中国威胁论”的美国鹰派人物和日本右翼势力在这样铁证的面前恐怕也有些无力。但是,单单的一味打压,放弃探讨,是否降低了中国本身的大国风度?“中国威胁论”的风靡难道仅仅靠的是几个国家的鼓吹吗?反省是否势在必行?“中国威胁论”中国的责任究竟在哪里?
(二)中国责任论
在世界越来越多边化,地区组织越来越活跃的背景下,中国面临承担相应国际责任的巨大压力。从去年的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到气候变化,再到联合国会费增加,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国际上的“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威胁论”再到“中国责任论”的转变。那么,2010年,中国
面对全球问题,准备好了吗?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说,在2009年应对全国金融危机中,中国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如果说2009年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应对金融危机,那么2010年,气候变化、经济复苏、金融改革、维护国际安全将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难题。而且这些难题,中国都必须参与其中。
他认为,在处理这些国际问题时,中国要增进国际交流能力,比较明显地增强中国承担国际社会主要责任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国首先要关心国内人民,有时候西方要求过高压力过大,我们坚决不能同意。
没有任何人能说提前做好了准备。中国政府同世界上其他的主要经济体相比,我们准备不差,比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要准备充分,但也准备有限。转换发展模式的问题我们就确实准备不足。我们还没有大的决心转变发展模式,贸易顺差的问题会让我们比较很被动。如果在科学发展观、转换发展模式上多做一些,我们的国际地位就更高。
1.中国的气候责任
在去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被视为决定因素。2010年,下一届气候大会将在墨西哥召开,中国准备好了吗?在气候问题上,中国面临这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中国面对国际压力继续增大,减压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发展中国家身份越来越模糊,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认为提出的减排目标雄心勃勃,但是国际社会的反应低于我们的预期,当前必须要思考的是,国内国外对中国的身份认定,差异导致对责任界定不一样。简单来讲,中国是排放大国,是经济强国,国外对中国期待增大,责任相应要增大,这需要我们思考,这是我们面对墨西哥的客观局势。国内对这个问题充满争议,不确定性很大。
第二.发达国家合流,发展中国家分化,维护发展中国家团结的任务更加艰巨。
第三.我们走到国际社会的前台,矛盾漩涡的中心,回旋余地减小,外交政策战略智慧面对更高的挑战
第四.联合国的作用受到质疑,核不扩散,金融和气候变化,这对中国多边外交是很大挑战。
2.中国的经济责任
在中美贸易中,随着中国顺差的不断加大,贸易争端也一直不断。仅在去年美国对中国就展开了至少十余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去年12月3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对中国制造的油井钢管征收10.36%至15.78%的反补贴税。这起贸易案涉及金额约28亿美
元,是迄今为止美国对中国发起的最大案值的贸易制裁案。有专家由此预测2010年中美贸易摩擦将升级。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副司长丁孝文日前也在公共场合表示,贸易摩擦将成为中美关系众多摩擦中的一个。
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要控制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也要转换发展模式,开发国内市场,使中国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情况有所转变。
3.中国的军事责任
中国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去年年底表示,中国有必要在非洲索马里海域设立补给基地,为在该海域护航的军舰提供方便。尹卓的说法引起外界热议。
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殷罡表示,倘若中国仅为亚丁湾护航而建立基地,首要问题就是数量不够。因为从亚丁湾至波斯湾、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一线均为中国海上运输路线,如果建立补给基地,则需在马六甲海峡东段、斯里兰卡、波斯湾沿岸以及吉普提等地建立4个基地,才能构成对中国海上航运护航的保障。
殷罡称,目前中国海军的主要任务仍是国土防卫,三大舰队各负其责。尽管中国军力日益强大,但海军实力仍不及美英等国。“建立补给基地是目前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鉴于此,殷罡认为,目前在亚丁湾建立补给基地的可能性较小。如果中国开始在那里建基地,则意味着开始承担为商船自行护航的安全责任。同时下一步面临的问题更多:是否所有在外利益均要保护?马六甲需不需要巡航?东南亚地区关系如何处理?等等这些问题会接踵而来。
“仅仅是为打击海盗而护航无可厚非,不存在外交争议,但如果建立基地,则要慎重考虑,”昨日殷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所采取的补给方式对本国而言最为经济合理,如果需降低补给成本,不必建立基地,还可通过政府建议形式与已有基地的国家合作。
四、“中国威胁论”的西方立场
(一)冷战思维模式的幽灵作怪。
所谓冷战思维,即认为国际关系是二元对立,国家间关系非友即敌,而且敌对的方面正在对本国的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构成巨大威胁。这种思维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根深蒂固。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崛起的同时,很难不引起其他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高度关注与质疑,加之“世界领袖”的美国惯常的冷战模式,中国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众矢之的。
(二)意识形态偏见、文明之间差异、社会制度区别是“中国威胁论”泛滥的恒定因素。
邓小平指出:“我希望冷战结束,但现在我感到失望。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中国作为仅存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继苏联之后,一直被当作与西方价值观对立的意识形态象征物。
(三)国家利益驱使,遏制中国的需要。
众所周知,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永远的只有国家利益。美国是冷战后国际关系最大受益者,成了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不但要极力维持这一收益,还要建立一种以美国领导的世界。白宫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第一个大标题是:“为了更加安全、更加繁荣的明天,今天必须领导世界”。这就是美国的国家利益,任何对这一现状破坏的行动就是对美国的“威胁”。
(四)转移国内矛盾和公众视线。
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经常以中国为靶子,肆意加以歪曲、丑化和攻击,这已经成为美国政治生活的家常便饭,“敲打中国”甚至成为一种政治时髦。特别是在美国大选期间,部分政客、媒体对中国的傲慢、偏见与无知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布什政府支持美国制造业人士向中国施压,克林顿政府的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布什政府的决定完全是大选前的政治决策”。批评人士认为,布什抓住中国的货币政策问题不放,为的是在密歇根、俄亥俄和宾夕法尼亚等美国传统制造业地区获得政治得分,同时也向美国制造业者协会等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团体示好。
第二篇:国际关系论文
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
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国针对南海问题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且一以贯之的政策,其在频发迭起的南海争端中实际上更多采取的是一种“机会主义” 的态度,在有关岛礁主权归属问题上也更多倾向于表达“不支持任何一方” 这样一种表面上中立实则模糊的立场;而对于中国的主权诉求,则主要是以“中国因素”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其总体的战略需求作为衡量标准,事实上采取的是一种时而“消极默认” 时而又“积极抵制” 的所谓“灵活态度”。不过,这种“机会主义” 态度也并非毫无约束,而是始终被规制在来自战略层面的高层设计之内,与美国总体的对外战略需求保持着高度一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演变,美国南海政策指向中的主要战略对手曾先后被确定为二战时期的日本和冷战时期的苏联,冷战结束之后又将其主要矛头指向了正积极致力于和平崛起的中国,其最根本的着眼点在于尽可能阻止任何一个大国单独控制这一战略区域,而围绕该海域的任何争端在各个时期的情势发展以及美国据此所采取的政策,都仅仅属于一种具体的战术问题,都不可能与这一总体目标相违背。
2009年以来,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在南海问题上频挑事端,致使该地区安全局势急剧升温。在这一过程中,奥巴马政府对南海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美国的南海政策开始出现重大调整迹象。2009年3月9日,美国防部就“无瑕号” 在南海海域执行搜索监听中国海军潜艇任务时与中国船只发生对峙一事发表声明,指责中国船只骚扰美国海军在“公海” 执行任务。201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越南河内召开的东盟论坛外长会议上明确宣布,美国在南海地区拥有“国家利益” 与“国际利益”,而且大谈在南海问题上反对“胁迫”,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2011年6月2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对中国在南海地区所谓的“示强行为” 进行“谴责”,主张美国应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直接介入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的纷争与摩擦。2012年8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对南海局势发展中的“对抗性言论、资源开发分歧、胁迫性经济行动,包括使用障碍物阻止进入黄岩岛周边事件不断升级”表示关切,指责中国“提升三沙市行政级别以及在南海有争议地区建立一个新的警备区之举有违通过外交合作解决分歧的原则,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风险”。2013年7月29日,美国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案,声称中国为“改变领土现状”,在钓鱼岛周边及南海“威吓和动用武力”,继续就南海和东海问题向中国施压。
需要指出的是,奥巴马政府的南海政策并非一项孤立的个体政策,其在结构上从属于美国的东南亚政策体系,本质上服务于美国的亚太战略总体布局。鉴于小布什政府时期“对于中东地区投入战略性关注而相对忽视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延伸和巩固”,奥巴马政府上台伊始便致力于修正“布什主义” 的外交理念,并通过积极推行所谓“巧实力”外交实现了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诸多突破。
相对于东南亚政策的调整,近年来美国南海政策的策略性导向背后更为宏观的背景在于奥巴马政府极力推行的亚太“再平衡” 战略。尽管该战略更多体现的是美国出于对自身经济竞争力乃至整体国家实力不自信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的自然反应,但被普遍认为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全球战略“最为重要的一次重新定向”。按照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汤姆·多尼隆(Tom Donilon)的说法,该战略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塑造亚太地区的行为和游戏规则,保证国际法和惯例得以尊重,商业和航行的自由不被违背,新兴大国同邻国建立信任感,保障通过和平而非威胁或胁迫的手段解决分歧,以此来促进美国的利益”。
从奥巴马政府公开的对外政策宣示来看,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所谓“国家利益” 集中于以下几个层面:一是确保南海国际航道的自由与安全通行;二是确保美国油气公司在南海的经济活动不受干扰;三是确保其对该地区盟友的安全承诺不受损害。相对于这些显性的具体利益诉求,奥巴马政府高调介入南海争端背后有着更为隐性的战略利益考量,实际上它既与美国积极“重返东南亚”有关,也与其推进亚太“再平衡” 战略有关,更与其应对中国崛起的全局谋划有关。
毋庸讳言,南海问题已经成为继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和经贸问题之后中美之间争执和博弈的一个新热点,这不仅加重了中国周边环境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也给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增添了许多新的变数。在围绕南海问题的多方博弈中,对于越南和菲律宾等争端国而言,它们显然希望在争夺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能够更多地如愿以偿,这就必然与中国的利益诉求产生冲突,为此,它们欢迎美国继续保持甚至强化在本地区的存在,以达到借美国的力量压制中国进而从中获利的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真的要依靠美国来抗衡中国,因为它们在对中国这一强大近邻感到担忧的同时,又都渴望享受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红利,而且,没有哪个国家甘愿成为美国实施其战略的“棋子”。同样,对于美国来说,它之所以介入南海争端,更多的是想利用那些同中国有矛盾的国家来平衡中国,以使自己在同中国的博弈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其最根本的着眼点在于维持战略平衡和区域稳定,而不希望看到该地区再次陷入冷战式对抗的泥沼,更不会接受被菲律宾、越南等国绑架而同中国走向军事冲突这样的后果。尽管目前美国利用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矛盾获得了暂时的“战略优势”,但这种“优势” 更多的是以刻意掩盖美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矛盾为前提的,一旦深度介入这一地区,各种矛盾也难免不会随之凸显乃至激化。
对于美国来说,尽管南海争端的任何结果都不会显著增加其国家安全,但它肯定还会一如既往地继续维护自己在该地区的“声望”和“权威”,并努力确保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能够为亚洲提供“可以信赖的美国力量”。而对于中国来说,在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也必然会继续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并努力确保未来南海问题的处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
第三篇:国际关系论文
朝鲜半岛核危机与中国的现实选择
摘要:朝鲜半岛形势错综复杂,朝美历史积怨和制度歧见积重难返,双方围绕核问题展开的政治外交手段一度将朝鲜半岛推向战争边缘。中国与朝鲜是邻国,又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与朝鲜核问题利益攸关,对待朝鲜计划应有自己的态度,立场与主张,采取自己的政策和做法,对朝鲜核问题的解决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朝鲜半岛问题 中国政府的立场及战略依据 六方会谈
朝核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中最复杂的热点问题之一,从20 世纪90 年代迄今为止的十几年间,朝核问题波折迭起,危机不断,在经历了种种反复之后,“仿佛又回到了原点”。〔1〕朝美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东北亚的韩日中俄各国纷纷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并为朝鲜核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多层次的外交努力,时至今日朝鲜核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东北亚地区出现动荡乃至战争的危险还存在,解决朝鲜核问题需要耐心和智慧。
一、中国政府关于朝鲜核问题的立场及战略依据
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观认为:“国家外交政策应当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也就是为保持、扩大和显示国家权力服务。”〔2〕中国政府对朝鲜核计划的立场是明确的,那就是:第一,中国主张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第二,中国不赞成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4 年朝美签署的核框架协议各方应切实执行。第三,维护核不扩散体制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第四,朝鲜方面的合理关切也应该得到解决。第五,我们希望各方保持冷静,避免采取使局势进一步升级的行动。第六,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朝鲜核问题早日解决。
第一,国家安全战略利益的考虑。首先,从东北亚地区安全考虑,要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就必须维护朝鲜半岛的安全。一旦爆发朝美战争,中、美、俄、日、朝、韩都得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卷入其中,东北亚地区就会陷入混乱。稳定对于中国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朝鲜半岛是中国东部安全的战略屏障之一,朝鲜半岛有核武器无疑会威胁中国的安全稳定。
第二,从经济利益考虑,朝核问题导致东北亚地区局势动荡,甚至战争,这必然损害中国的经济利益,中国同韩国、日本、朝鲜、俄罗斯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以军事和战争手段解决朝鲜的核危机,则必然导致东北亚地区局势动荡。会严重危害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方的经济利益。
第三,地缘政治利益的考虑。朝鲜半岛是中国制衡美国的战略缓冲地带,是制衡美国遏制围堵中国战略的筹码。倡导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政治解决朝鲜的核问题,反对在经济上制裁朝鲜,确保朝鲜现政权不被美国颠覆,就可以使朝鲜半岛继续保持制衡美国的战略缓冲地位,这符合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
二、中国处理朝鲜核问题的外交努力
中国和朝鲜有着传统的亲密的友谊关系,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对于中国意义重大。此起彼伏的几次朝鲜核危机,危及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局势的稳定,中国面临较大的安全压力,这是一种我们必须面对而且必须有所作为的挑战。从朝核危机出现以来,为了推动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积极地展开了外交斡旋,中国作了大量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进行协调,沟通协商,敦促各方保持冷
静,促成“三方会谈”,“四方会谈”,“六方会谈”,收到了一定的成效,避免事态的严重恶化,使朝核危机朝着和平的方向发展。受到各方以及世界的好评。
第一次核危机爆发之后,整个朝鲜半岛笼罩着紧张氛围,一些悲观论者甚至担心美朝必有一战。在此关键时刻,中国就发挥了积极作用。江泽民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举行峰会后发表中俄联合声明,一方面促朝放弃诱发新一轮国际危机的核开发计划,同时也要求美日恢复与朝协商,以化解半岛紧张局势。在中俄韩的共同努力下,朝美双方举行了多轮艰苦谈判,最终于1994 年10 月在日内瓦达成了两国的核框架协议,即《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为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2003 年8 月27 日至29 日,由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参加的关于朝核问题的举行了“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北京“六方会谈”最终成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主要运行机制。中国在六方会谈机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协调各方的作用。
2006 年10 月9 日,朝鲜半岛第三次核危机爆发。在中国的多方沟通协调努力下,从2007 年2 月再次恢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于2007 年10 月达成的共同文件〔4〕。朝鲜于2008 年6 月提交本国核计划申报清单,美国随即启动将朝鲜从其“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名和终止对朝鲜适用《敌国贸易法》的程序。
参考文献:
〔1〕郑继永,〔韩〕都允珠.试析新形势下的朝鲜核问 题及其发展〔J〕.国际政治研究,2005,(3):39.〔2〕〔美〕汉斯·摩根索著.肯尼思·W·汤普森修订.徐 昕,等译.王缉思校.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 争〔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3.〔3〕郑继永,(韩)都允珠.试析新形势下的朝鲜核问 题及其发展〔J〕.国际政治研究,2005,(3):41,42.〔4〕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共同文件(全文)〔EB/ OL〕.新华网,2007-10-03.
第四篇:《国际关系》选修论文
2010~2011 第二学期《国际关系》论文由北非及中东的政治动荡所看到的——市场新格局
系部:班级:学号:姓名:日期:
七系
2011-12-5
市场新格局
一. 对其局势的分析和其根本原因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
目前北非中东动荡已经持续数月,美国拒绝牵头利比亚军事干预,而且明确拒绝派出地面部队,一方面是不愿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之外再加一个烂摊子,另一方面奥巴马还面临着巨大的预算压力。北约内部至今存在着强烈的主和争吵,很多国家明显不想卷入利比亚内乱,大多时候是法国在唱独角戏。而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法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经济困境不会因政治动荡而消失,反而会因此而加剧。相反,经济结构转型或经济质量提升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东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而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静水深流,使得潜在的冲突易燃突发,且难以控制地播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一些国际**并非由国家间冲突引发,却可能从国家内部冲突催化外溢为地区冲突。这是当前北非中东**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二.中东问题
中东不安定因素:尽管2005年1月以来,巴以局势出现转机,但仍需谨慎观察,尤其是2005年7月以来,在以色列紧锣密鼓推进实施“单边行动计划”前夕,巴以局势重新紧张。伊拉克政治重建继续推进,但伊拉克的安全局势恶劣。在美国的高压政策下,伊朗和叙利亚一度走上与美剑拔弩张的前台,目前关系发展依然有变数。中东诸热点仍将长期存在并继续影响本地区和世界局势。
(一)、伊朗核问题时缓时急,目前趋于紧张。
(二)、伊拉克大局还算稳定,然而安全局势异常严峻。
(三)、阿以矛盾旷日持久,巴以争端久拖不决。
(四)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活动继续发展。
(五)、领土争端、水资源纠纷错综复杂。世界对中东注视原因:
(一)、该地区的宗教纠纷错综复杂。
(二)、中东地理位置重要,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
(三)、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极为丰富,有“世界油库”和“石油海洋”之称。
(四)、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超级大国等介入导致中东乱象丛生。
(五)、各国政体复杂多样,现代政治制度发育并不完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
(六)、该地区较普遍存在水资源纠纷,一些学者称呼“水战争”。
3.北非不稳局势诱发市场新格局
近来,利比亚为代表的中东北非地区的动荡局势不仅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同样也给全球石油市场及各国经济造成巨大动荡。鉴于石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这场“政治危机”可能转变成“石油危机”.近来阿拉伯地区的动荡,折射出地缘政治和能源战略博弈的魅影。
一、欧盟利益首当其冲
首先,欧盟是利比亚石油经济的主要投资者。2010年利比亚产量为160万桶/天,其中72%产量主要集中于以意大利埃尼集团、德国温特沙尔石油公司以及法国道达尔公司为首的海外石油公司的手中。局势动荡,使得这些海外石油公司不得不撤离人员以及全部或部分停产,正蒙受着遭受巨大损失。而中国主要在利比亚承建项目,直接投资较少,遭受损失有限。
其次,中东北非持续**,必将推高油价,容易引发全球通货膨胀,而欧盟经济可能在全球通胀浪潮中最先倒下。由于美国拥有很高的战略原油储备、英国坐拥布伦特油田,而中国则手握巨额的外汇储备,因此假若国际油价继续攀升,饱受债务危机困扰以及通胀苗头已经初现的欧盟经济将会遭受重大打击。最后,中东北非的**将迫使难民涌入欧洲邻国,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美国手握主动权
北非的突尼斯和埃及率先爆发**,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根源,而直接的导火线确是本国的高通胀。综观全球,唯有世界第一大农业生产储备国--美国,才具备操控国际粮价的实力。
一方面,早在小布什任内,美国就启动了玉米乙醇汽油替代石油的计划,在美国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同时,也推高国际粮食价格;另一方面,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进一步放开本国近海石油的开采。于是,到2010年12月,美国居然从一个在石油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也就说,油价不断攀高,对美国的影响并不算大。而美国有可能在“石油危机”中置身事外,掌握着战略主动权,争取在地区动荡中摄取最大的利益:
一、利用输入性通胀,钳制中国及欧盟经济的发展;
二、通过动荡令阿拉伯国家自身难保,从而解除袭击伊朗的后顾之忧;
三、利用动荡,继续增加在中东北非中的话语权,为美国获取更多的石油利益。
三、各方博弈下,局势尚不明朗
油价的持续上涨,必定不符合身陷囹圄的欧盟经济的根本利益。因此,欧盟极力敦促利比亚总统卡扎菲切勿武力镇压民众,为是的避免武力镇压导致利比亚陷入内战,进一步恶化局势,推高油价。同时,中国2010年对外石油依存度已经提高到了53%,而中东石油又占其进口石油的一半左右。倘若持续**,则中国石油将出现短缺,价格暴涨,导致通胀继续高企,制约经济高速发展,所以中国在密切关注局势的最新发展。虽然油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全球战略
利益,但是利比亚因**而成为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也不是美国所愿意看到的。此外,过分削弱其他阿拉伯国家,反而使伊朗从而受益。目前,动荡局势继续蔓延,已经令世界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沙特的国内并不平静。倘若沙特出现较大的**,那么国际油价突破147美元/桶的历史最高位将指日可待。这对世界经济将是致命的打击。
四、超预期分析--北非与中东局势、国际油价、人民币国际化、美国国债
近期中东、北非局势不稳并导致国际石油上升,已经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中东、北非局势如何演变对于石油的影响较大,但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大,观望等待是主流的观点态度。广州万隆网认为,北非、中东局势不稳存在经济、宗教等多方面的国内因素,短期内难以解决。从国外因素来看,在北非、中东局势拥有较强话语权的美国,在这一过程中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总体是当前局势下的受益者。因此,从短期来看,北非、中东不稳局势将保持着市场对油价上升,通胀压力大的担忧,而这种预期将令市场短期内承压。但从中长期来看,国内高层将可能采取有效措施与美国形成制衡态势,以改变在石油方面的被动地位。例如,利用巨大的外汇储备与美国国债获得更大的话语权;适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的储备货币地位,改变美元主导的格局。假如后者获得超预期的推进,如香港人民币IPO等,对于A股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至少改变AH股价倒挂的估值修正问题。
中东和北非局势动荡对石油供给的影响
2010年12月至今,中东和北非部分阿拉伯国家政局出现明显动荡,国际原油价格创下两年来新高。根据对历次中东或北非地区石油供给冲击的比较分析,再结合对当前经济基本面的判断,作者认为这一轮中东和北非局部地区的动荡对全球原油产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油价短期内会显著波动,但持续快速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持续复苏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中长期内国际油价继续缓慢攀升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一、目前中东和北非局势动荡对全球原油供给的直接冲击有限
首先,局势动荡十分明显的国家石油产量和储量占世界总量的份额都相对较小,其他产油国家或地区利用闲置产能能够迅速填补产出的下降。其次,当前全球原油库存水平仍然偏高。
第三,埃及政权交接相对平稳,重要的能源通道保持畅通。
二、中东政治危机和军事冲突对世界原油供给和价格的冲击在逐步削弱
从历史经验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和北非地区发生了五次比较大的政治危机或军事冲突,对世界石油供给产生了比较显著的影响。这五次危机分别是:1973年欧佩克组织石油禁运、1978-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1980-1981年两伊战争以及1990年和2003年的两次海湾战争。危机期间,受直接冲击的地区或国家石油产量占世界份额均有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大致在3.5%-8.8%之间。分析上述五次危机能够提供一个参考情景,有助于定量评估最近一次危机对石油供给和油价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性。比较上述五次危机,可以看到其影响程度和持续性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趋势:
l.中东和北非地区石油供给变化对世界原油产量的冲击程度有所减弱,冲击持续的时间逐步缩短。
2.短期内石油供给冲击能够导致世界油价出现比较明显的波动,但影响的持续性逐步减弱。
3.石油供给冲击对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在逐步减弱。
截止到2011年2月底,中东和北非局势明显不稳的国家或地区的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份额为6.8%,其中受冲击影响较大的利比亚已经减产80万-90万桶/天,减产份额不足全球总产量的1%。总体看,这一轮危机截止到目前对全球石油总产量的冲击较过去五次危机轻。再考虑到沙特、伊朗的局势目前相对稳定,根据过去中东或北非地区数次危机的经验,综合判断全球石油产量预计可以在3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填补这一空白,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快速攀升的可能性不大。
三、中长期内国际石油价格继续缓慢攀升的可能性有所增大
一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二是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的经济逐渐复苏,继续保持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助长通胀预期,并推高原油价格。目前美国经济增长水平已经接近危机之前的水平。三是石油具有资源和金融的双重属性,其价格的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投机资金的影响
第五篇:近现代国际关系论文
近现代国际关系论文
本学期,我选修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的课程,当时只是好奇,但后来发现这门课程很有吸引力,所以我每次早早到达,从未旷课。我感觉,这是一门让人睁眼看世界的课程,是一门给人以智慧的课程,它让我明白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博弈,让我看到了政治家的纵横捭阖,让我明白了不同政体的利弊优略。
在本课程中,我学习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关系,看到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学习了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看到了拿破仑的戎马一生;学习了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看到欧洲维持的大国平衡战略;学习了德意志的统一和脾斯麦体系,看到了脾斯麦的智慧谋略;学习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瓜分以及一战的烟云,看到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学习了一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学习了二战的爆发,看到了法西斯的残酷以及斯大林的权谋;学习了新中国的对外关系,看到了朝鲜战争以及中苏关系的始末。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朝鲜战争的始末,这是一场由领袖的意志主导的战争,这场战争牺牲了几十万的中华儿女,也对我国对外关系产生深远影响。过去我一直以为朝鲜战争是由美帝国主义发动的,以图消灭朝鲜,并以之为跳板进犯中国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伟大的中国民志愿军响应领袖的号召,出兵朝鲜,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换得我们今天的和平。
一切看起来如此的合情合理,如此完美的脚本,正是我们教科书以及媒体、官方所宣传的那样。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课上,老师为我们揭开历史的迷雾,直面事实。自从三八线划定以后,南北朝鲜就一直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金日成始终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战争的手段才能解放全朝鲜并实现统一,而李承晚也主张加强军备,积极北进可是一开始并没有获得支持。但斯大林在1950年1月30日的回信中第一次同意了金日成的主张,甚至准备在战争问题上帮助金日成,这是为什么?原来1945年中苏条约所保证的苏联在满洲的权益眼看就要被毛泽东提出的新条约断送掉,为了保证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把整个朝鲜半岛纳入莫斯科的势力范围就势在必然了。恰在此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的关于南朝鲜不在美国防御范围的演说,又为斯大林实现对朝鲜政策的改变创造了条件。于是斯大林一手策划了这场战争。
于是,历史的真相是斯大林决定支持并帮助金日成发动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的。显然,与美国在朝鲜半岛采取防御和退守政策的同时,苏联直接参与了战争的策划和准备。但可悲的是中国一直被蒙在鼓里,就在毛泽东酝酿战争时,还不知道平壤和莫斯科已经就发动战争这样的大事达成了默契。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以现在的视角去看待,朝鲜战争是斯大林与金日成发动的,毛泽东“资助”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用几十万条青春鲜活的生命换得了金家王朝和全世界几十年的侧目,并四面树敌。
我想,这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启示。在我看来,其一,万恶的是战争,而非资本主义。一切的战争都是人民买单,除了上帝,谁都没理由剥夺人的生命。其二,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要深思熟虑,万不可听凭个人专断,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才是合理的。
纵观现在的国际形势,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近期因钓鱼岛问题,参拜晋国神社问题降至冰点;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但我国周边的形式任然很严峻,朝鲜半岛问题,东海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中印领土边界问题等等。是该如愤青所说即刻出兵钓鱼岛,陈兵南海,还是保持近一二十年中国的一贯克制?
我想,我们必须坚持的是紧紧抓住并要充分利用好的战略机遇期,为和平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毕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的潮流。但在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是不可妥协寸步的,这不代表即刻发动战争,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直接涉及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重大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不能没有声音,没有影响。比如,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我们应该尽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