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中国人民站
起来了》教学案 新人教版
班级姓名
教师寄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
2、分析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领悟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从而达成共识:要热爱祖国,为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而努力。
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学习难点: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筹备新中国成立的会议——
1、时间:年9月;地点:
内容:①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中华人民共
和国,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大会决定以为
国旗,以为代国歌;④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⑤采用纪
年(6)大会还决定在首都,以表示
(二)开国大典:年月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
界庄严宣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门礼炮齐鸣响。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从此,中国结束了一
百多年来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的国家;中国人民从
此,成为国家的。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争取解放的斗争。
3、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
展。
4、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什么?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胜利);
社会结束,中国现代史开始。中国结束了被侵略历史,中国人民站起来
了。
(三)西藏和平解放: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方式:意义:
87、抗美援朝
背景: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指挥所谓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
境;同时,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
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军队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性质: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
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英雄:上甘岭战役中,二、合作释疑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
2、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你能说出碑文的三个时间的含义吗?
三、达标测试
1.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下列内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③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B.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升起
C.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人民赢得了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4.新中国成立后,用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的原因,对此哪一项分析得不正确()
A.《义勇军进行曲》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精神,可以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奋斗
B.每当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可以起到居安思危的作用
C.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形势还不安定D.日本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仍然没有消除
5.一首老歌中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胜利B.开国大典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6.“经过三十年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应当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7.西藏地方政府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领导是在()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
8.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举行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渡江战役胜利
9.读下列材料: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
请回答(1)材料中“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一年开始,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能否举两例说明。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2.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具体过程,认识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归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2、展示国旗的图片和国歌,让学生对国旗和国歌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学习,真正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西藏是我们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是我们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开国大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学习难点: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穿插教师的讲述 【教具使用】多媒体 课件、学案 【教学活动】
【导入】 【师】:同学们,新学期好!我们上学期结束了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在你们的记忆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学生可能回答:屈辱史,血泪史,挨打史,抗争史,探索史,老师加以肯定)是的,坚强的中国人民正是在屈辱中抗争,在血泪中摸索,在奋斗中前行,我们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情况。
【整体感知】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今)
(多媒体展示课题)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讲授新课】
师:下面请同学打开学案,根据学案展示学习成果: 【师生互动一】——《我来说》
师:下面我们进入师生互动的第一个环节《我来说》(展示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的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生:根据教材作出回答。(多媒体展示)
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再请同学们回答《共同纲领》的历史作用。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拨,新中国成立时,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同时,其制定通过的“共同纲领”对我国的国家性质做了规定,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师生互动二】——《读图说史》
师:政协会议上提到的五星红旗,我们每天都能看到飘扬在祖国的上空,那么,五星红旗是如何确定的?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根据课后阅读卡作答。【师生互动三】——《合作探究》
师:在《义勇军进行曲》中有这么一句歌词,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就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那么,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
生:学生讨论回答。可能回答不完整,教师再适当点播。《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采用了进行曲的旋律,铿锵有力,唱出了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虽然新中国成立了,但我们还将面对国内国际方方面面的困难和威胁,这就要求我们用这种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建设我们的国家,克服各种困难,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也警示后人,不要忘记这段民族战争的历史,居安思危,以史为鉴。
【师生互动四】——《我问你说》
师:着重看一看“人民英雄纪念碑”(多媒体展示)生:朗诵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问题
1、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提到“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时期?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问题
2、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说明了什么? 生:学生阅读文字,分组讨论理解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
师:对人民英雄纪念碑下的浮雕进行介绍。
教师总结:新中国的成立是多少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应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特别是在今天,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挫折。我们还是应居安思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师生互动五】——《模拟直播》
师:请全体同学起立,让我们重温开国大典那一刻,每名同学都要认真看、认真听、根据自己所见所闻,谈一谈自己的体会。(观看《开国大典》精彩片段)
生:一名同学扮演记者,就开国大典向其他同学(群众)采访。师:由学生回答引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生:(回答)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师:如何更好的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呢? 生:分组讨论回答。
【师生互动六】——《掩卷思考》
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时候,全国完全解放了吗?
生:没有全解放,西藏还没有解放。(多媒体展示1949年10月中国领土示意图)师: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图片思考。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汉族与藏族“和同为一家”,关系友好密切;
2、元朝时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3、1727年,清朝社驻藏大臣,同**和**共同管理西藏。
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和平解放西藏面临很多困难,为此,新中国做出了哪些艰苦而卓绝的努力?
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人民解放军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师: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生:既要维护国家统一,又要维护民族团结。师:结果如何?
生:结果双方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师:意义? 生: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同时使西藏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分裂,给西藏人民带来了光明的前途,至此全国大陆全部解放。
引导学生注意西藏和平解放只是标志祖国大陆的统一,而不是整个祖国的统一,可以让学生想想现在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回归祖国。引出台湾问题。
【师生互动七】——《学古鉴今》
师:我们读史是为了明智,学古是为了鉴今,今天我们通过对西藏和平解放的学习和了解,来谈一谈对现实问题的认识。
1、如何看待今天的“藏独”分裂势力?
2、台湾回归祖国问题? 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中国政府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绝不允许把西藏分裂出去。中国百年巨变告诉我们,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会实现经济的腾飞、民族的复兴。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坚定信念,不管用什么方式,统一是我们的立场、统一是我们的原则,因为统一必将促进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
【师生互动八】——《开心辞典》
讲练结合,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基本知识点,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课堂小结
【升华】 1949年10月1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实现了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的确,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到开国大典的举行,再到西藏的和平解放,无不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筹建新中国,成立、巩固新中国时的高瞻远瞩和非凡睿智。这为社会主义建设构建了良好的开端,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中国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让我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用我们的身躯挺起民族的脊梁,用我们的青春续写民族的辉煌;让站起来的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教案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的过程、新中国成立的伟大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学习,真正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重点】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
【学法指导】注意联系历史事实,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习过程】
自主探究,剖析知识(8分钟)自学时,要注意在课本上勾划重点。明确答案后立即记忆,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内交流。
1、阅读第2页内容,找出下列内容并写在下面: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内容。时间: 地点:
会议的内容:⑴会议通过了《_________》
⑵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选举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⑶决定以____为国旗,以______为国歌,以____为首都并改名为___,采用___纪年。
⑷大会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_______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2、1949年__月___日下午三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___________
3、写出开国大典的时间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4、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____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5、写出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意义
预习成果展示(自主进行:小组展示、矫正 4分钟)质疑探究
提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2分钟)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5分钟)
1、思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
2、如何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师进行点拔讲评,归纳方法规律。(6分种)
巩固知识:小组内自查学习情况,教师抽查.(10分钟)课堂小结:形成知识网络,自列学习提纲准备展示。(5分钟)
【当堂检测】(5分钟 独立完成)
1、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年
2、新中国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朱德 B、陈毅 C、刘少奇 D、毛泽东
3、西藏和平解放是()
A、1949年1月 B、1949年10月 C、1950年1月 D、1951年5月
4、“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 B、抗日战争胜利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D、新中国成立
二、材料分析: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页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想一想:“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你能讲述有关的史实吗?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
(1)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2)除此之外,该次会议还作出了哪些重要决定?
3、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什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第四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教案
教学内容: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目标: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教学难点: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1分钟)
(一)导入板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讲述:大家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①熟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的时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②会表述开国大典、和平解放西藏的主要经过。
二、自主学习(9分钟)
讲述:学习目标如何实现呢?下面,请大家按照要求自学。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自学课本第2页至第5页的内容,大字部分要精读。然后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并划出答题的要点。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地点在哪?内容是什么?
2、说一说开国大典的时间和主要经过。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西藏和平解放是哪一年?有什么历史意义? 9分钟以后,比一比谁能正确、全面的回答。学生看书,教师巡视。
三、分组展示(10分钟)
讲述:看完书能够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进行组内合作交流,比一比谁的答案正确。准备展示。组织展示
讲述:今年是建国60周年。60年前的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板书: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要牢记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第1题:
讲述:为筹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板书:1949年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要点:通过《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定国旗、代国歌、国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第2题
讲述: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这是怎样的一次盛况呢?(板书:1949年10月1日 天安门广场)要点:毛泽东向世界宣告;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毛泽东宣读政府公告;阅兵、游行。第3题
讲述:新中国成立了,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呢?(板书:历史意义)要点:国内意义;世界意义。
第4题
讲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藏是如何解放的?(板书: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要点:向西藏进军;1951年北京谈判,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四、探究总结(5分钟)
1、质疑解惑
根据分组展示的情况,了解学情,主要针对学生做题思路、方法、结果和规范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之后,向学生提出,分组探究讨论。
2、根据板书,对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进行小结。
五、当堂训练(10分钟)
(一)讲述:对自学指导中思考题的答案已经明确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大家对照思考题进行记忆,看谁记得快、记得牢。时间8分钟。
(二)学生自背、互背。
六、达标检测(10分钟)合上课本,做《助学》检测题
第五篇: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黄海海战,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其影响。
2、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妥协退让造成的。
3、让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二、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阅读课本P16—18并看插图,完成填空:
1、根本原因:____ 年,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
2、过程:1)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______。(致远舰管带)
2)_______ __战役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在 _______ 对中国居民进行野蛮的大屠杀。3、1895年率台湾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义军首领是______ __
4、年,中方代表 和日本首相 签订了 条约。
5、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 ④。
6、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
(二)合作探究
材料一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二 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糖霜茗雪千亿树,岁课金银无万树。天胡弃我天何怒,取我脂膏共仇虏。
⑴材料二表达了诗人悲愤的心情,请判断这首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⑵材料一与以前诸多不平等条约相比,增加了一项新内容,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项内容是什么?
⑶比较《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列强在侵华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一中《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今天我们国家主动招商引资,请问这二者之间是否相同,为什么?
(三)尝试性练习小试身手,你能行!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执掌清政府实权的是()
A、慈禧太后 B、光绪帝 C、咸丰帝 D、李鸿章
2、某电视台要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时应该首先阅读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A、林则徐 B、康有为 C、邓世昌 D、孙中山
3、签订《马关条约》的中方大臣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慈禧太后 D、林则徐
4、在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俄国 ②法国 ③英国 ④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四条约中,规定赔款白银二亿两给一国的是()
A、《南京条约》 B、《 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
A、割取领土的面积大 B、索取赔款数额很大
C、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越来越少 D、获取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巩固性练习
1、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武器落后 B 许多将领贪生怕死C清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D日本突然袭击
2、《马关条约》中,对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碍最为严重的是()
A 赔款白银二亿两B 增辟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割辽东半岛
3、下列哪些说明《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使中国半殖民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年 《南京条约》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1860年 《马关条约》 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包括库页岛)
1895年 《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
用心
爱心
专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