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企业先进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时间:2019-05-12 11:5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借鉴企业先进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借鉴企业先进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第一篇:借鉴企业先进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借鉴企业先进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体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具有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对于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为什么要引进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

当前,政府管理的事务更加综合化、复杂化和多样化,“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全能政府对社会生活事务的全面包揽,以“政府本位”为核心,以强制性为特点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公众对政府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要求,难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必须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新型公共管理模式,以公共服务消费者—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在公共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坚持顾客至上,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新理念,在公共服务过程中尽快实现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由官本位向民本位的根本转变。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有哪几种?如何借鉴吸收?

把企业管理理念引入行政管理,并不是全盘吸收,将政府改变得像企业一样,而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引入其精粹来促进政府管理。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角度来看,很有必要引入企业的服务、质量、成本、效率、诚信五种先进管理理念。

服务理念是商业企业的最重要的管理理念,这也是企业在实战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顾客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企业工作人员态度的好坏和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客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自身的经营效益,影响着企业的社会声誉。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把为顾客服务摆在第一位,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满足顾客之所需。

长期以来,行政管理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为公众服务的责任意识比较淡漠。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步伐,建立新型公共管理关系,迫切需要引入企业的服务理念,以公共服务消费者—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在公共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坚持顾客至上,以顾客高兴不高兴,顾客答应不答应,顾客满意不满意作为政府行政的价值追求,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更好地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质量理念是企业通过控制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品牌知名度和客户满意度,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的根本观念和执着追求。是支撑企业在市场竞争制胜的基石。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即IS09000,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制定的一族国际标准。通过实施体系认证,使企业树立“以满足顾客要求为经营宗旨,以产品/服务质量为本,以竞争为手段,向市场要效益”的经营理念,稳定并提高了产品/服务的质量;使企业

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得到增强,企业管理从“人治”转向“法制”,明确了各项管理职责和工作程序,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使领导从日常事务中脱身,可以集中精力抓重点工作,通过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使企业建立了自我完善与自我改进的机制;员工的管理素质得到提高,企业规范管理的意识得到增强,并建立起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机制,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例如财务、行政、营销管理等)奠定基础,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就是行政机关的质量问题。将IS09000管理体系引入行政机关,就是要将行政人员视为生产者,将行政行为产生的结果视为产品,将服务对象视为顾客或产品使用者,将行政管理与国际公认的管理标准接轨,建立起职责明确、程序规范、流程顺畅、高效运转、全面受控的管理体系,改变基础管理薄弱、推诿扯皮、管理粗放等状况,促进政府机关管理工作由经验型、人治化、随意性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转变,从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成本理念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它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企业投入的每一分钱,都与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有竞争力,必须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成本。要对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真正出效益、出成果。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按照严、细、实、全的要求,紧紧抓住降低成本这个“牛鼻子”,树立大成本观,从改进工艺、加强管理干起,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从每个工作岗位抓起,人人精打细算,环环认真调控,降低成本,争创效益。

众所周知,政府行为的垄断性、行政绩效评估操作困难、行政收入的非价格性是造成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引入企业的成本理念,就是要从经济角度规定政府管理目标,重视行政成本和行政效率之间的关系,努力将政府管理导入低投入、高产出的模式。

效率理念对于企业来说,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是提高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即以最少的生产资源的投入,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为了有效提升效率,首先对企业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做到标准化。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是现代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产物,流程的标准化包括了岗位责任、权限设置、信息传递通道、业务流程、决策机制等,实际上规范化的内部运作机制。其次是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执行技能,一方面在招聘过程中挑选具备较强执行技能的员工,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进行持续的职业化训练,主要是通过执行技能培训和对职业技能运用的考核来实现。最后通过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

极性。企业效率理念的核心就是建立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规范化企业管理体系。

当前,提升行政效率已是各级政府下大力气着力破解的难题。引入企业的效率理念,一要通过“流程再造”,将为“顾客”提供的服务用最基本的流程表现出来,进一步简化过多过细的规章制度,修订完善一批方便快捷的规章制度和行政流程,并通过简化过程环节的整理和监督推进行政流程的制式化、格式化、标准化、一体化、透明化,从而确保工作效率。二是借鉴企业的奖惩激励机制,尽快建立起科学的行政效能测量体系,将重点放在工作成效上、把效率、效果和公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绩的标准,推行以绩效行为为核心的监控、考核和奖惩制度,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借以给行政人员施加适度有效的能力危机感,激励其将提高工作效率内化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外化为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产品。

诚信理念是现代企业持续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从博弈论的角度研究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企业与客户的一次交易行为可以视做一次博弈,单次博弈中,博弈的参与者很可能是不诚信的,因为在追逐自我利益最大化条件下不诚信可能是其“占优策略”,但如果进行多次博弈,博弈的参与者就必须选择诚信,否则就会丧失交易机会。重新选择交易方往往会增加更大的交易费用。参与市场竞争的各个企业在经过无数的失败教训后,无不把焦点聚集到“诚信”上。以信誉赢得市场是所有的企业得出的结论。

当前,政府公信力不足的原因和表现是多方面的,全方位重塑政府公信力刻不容缓。引入企业的诚信理念,首先要了解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现代文明的政治和行政伦理。现代政府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应当如何,政府权力来源自哪里,应当如 何行使权力,都应以人民需求和现代政治要求在理念和定位上加以明确。其次要将理念和定位制度化。防止空谈理念、制度虚置,说到要做到,承诺要兑现,不能以高调的理念和不实用的制度程序误导百姓、贻害公众。最后要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判断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全力塑造人民作主的政府、人民满意的政府、经得起人民问责的政府。

第二篇: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摘要]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要求。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中,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政府内部管理,密切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加速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 行政管理方式;行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较多,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尚未真正确立,缺乏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因此,必须按照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讲话精神,加快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十七大以来,按照中央部署,我们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探索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

见》,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2008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目前,国务院机构改革已全面完成,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接近尾声,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同时,启动了省直管县体制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通过这些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新的进展,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得到进一步落实;政府组织结构得到优化,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迈出重要步伐;政府部门职责关系进一步理顺,部门责任得到明确和强化;政府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不断创新,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

回顾这几年,我们在行政体制改革上取得很大成就,但影响和制约行政体制改革进程的原因也有很多,既有观念上也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既有政府自身也有政府之外的原因。分析这些原因并研究相应的对策,对于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程,确保如期实现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改善经济调节,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严格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规范市场执法,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稳定。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各级政府要按照加快职能转变的要求,结合实际,突出管理和服务重点。中央政府要加强经济社会事务的宏观管理,进一步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政府要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做好面向基层和群众的服务与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按照财

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科学配置各级政府的财力,增强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确立了到2020年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今后5年的重点任务,确立了组织实施这项重大改革的具体要求。《意见》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通盘考虑、总体谋划,在广泛征求意见中集思广益、科学论证,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及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取得很大进步,改进工作方法,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权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影响,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目前在行政管理方式上还存在观念滞后、职能不到位、手段原始、效率偏低等很多问题。客观地说,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管理主体存在局限,观念滞后

传统集权管理模式下甚至普通工作人员,拥有占绝对数量的公共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性与权力相结合,容易形成官本位思维。“官本位”观念这一思维还存在于行政机关文化中,导致一些行政人员服务意识淡漠、工作效率不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推委扯皮;相互制肘;手续繁锁;拖拉延误;人浮于事;文山会海;瞎指挥;怕负责任,不负责任;服务态度差;铺张浪费。同时,不出风头为为政的要诀使得一些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思想僵化、保守,不敢开拓、创新,行政活动缺乏应有的弹性和活力。行政管理中爱做官样文章,办事拖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迟缓,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目标的实现。

2.管理手段原始、效率偏低

高成本,低效率,以牺牲效能为代价,颇具粗放管理方式特点的传统行政管理方式还存在。许多政府部门和地方仍习惯以“内部文件”“行政命令”等随意

性大、透明度低的管理方式开展工作,“暗箱操作”、随意裁决等问题时有发生。在行政过程中,屡屡出现内部文件的权威大于部门法规政策,部门和地方规定大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现象,甚至有时依据内部决定或领导口头指示就可以改变或变通既定规则的执行。遇到问题,大多采用开会研究、逐级下达、层层上报的工作方式,耗费大量的行政经费,“文山会海”和“公文旅行”等现象,浪费人力、财力。此外,在具体的行政管理实践中,政府仍然对社会经济事务进行具体的干预,行政审批事项过多过细,办事程序过于繁琐。行政手段运用过多,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运用不够等。

3.政府管理和被管理的对象仍以单向的层阶式的关系为主

传统的领导方式注重以“任务”为中心,政府官员是标准的“行政人”,实行的是一种缺乏人性的标准化管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是被动的,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那种单向的层阶式作用关系。行政程序是通过各级代表会议,将意见集中向上反映,形成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然后层层下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信息不对称,单向的层阶式的方式为“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能。其局限是组织的高层不能与基层进行直接的协调和沟通,不仅减缓了信息的传递速度,还容易造成信息的过滤、堵塞、失真或扭曲。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高效”之政府。显然,我国行政管理方式依然存在着与依法行政基本原则和规则不相符合的方面。努力促进各级政府管理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势在必行。

1.全面清理现行的行政法律规范和各种类型的行政许可制度

切实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改革行政许可方式,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全面清理现行的行政法律规范和各种类型的行政许可制度。对于国家宏观调控必须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予以保留和进行完善,对于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则予以清除和撤消。真正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按公民自治、市场调节、行业自律、行政监管的顺序来设定和实施许可,实现“廉洁而高效”。对取消的审批事项,要认真研究新的管理方法,积极运用监管、检查、备案等管理手段,建立后续监管制度;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制

度;对需要调整的审批事项,要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形成制度规范。

2.加强间接管理、协调服务和事后监督等手段的运用

真正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按公民自治、市场调节、行业自律、行政监管的顺序来设定和实施许可,实现“廉洁而高效”。对取消的审批事项,要认真研究新的管理方法,积极运用监管、检查、备案等管理手段,建立后续监管制度;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制度;对需要调整的审批事项,要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形成制度规范。

[结束语]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这一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深入研究和把握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规律性认识,科学借鉴而不是照搬国外行政管理的经验和办法,保证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环境中积极稳妥地顺利进行,不断取得新进展和令人民满意的更大成效。

第三篇:创新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

创新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

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转型过程中,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阻碍了政府职能的优化。我国于上世纪末开始大幅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力求规范审批程序,设定审批时限,公开审批内容,借此实施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前沿,近十余年来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先行先试”,以“提升效能、改善服务”为目标,力求在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上有所创新,并在政府职能转变、政务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取得了多方面进展,但也暴露出不少弊端。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的困境

我省所推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针对“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的制度顽疾,基于“服务型政府”的构想,以“从管制转向服务”为指南。十余年来的实践表明,改革过程面临着如下困境。

一是“越减越肥”与“审批拖沓”。我省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从精简审批事项开始的,但同样经历了精简又膨胀的反复过程,审批事项的数量陷入了“精简又膨胀”或称为“越减越肥”的怪圈。从最近一次清理的结果来看,审批事项的数量仍然过多过杂;同时,“审批拖沓”的状况也很严重。

二是“简政放权”中的“统筹不足”。简政放权促使审批权力结构产生重大调整。以地级市为例,市级部门将一些原本管不好、管不到的事情下放到各区,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调动了下级部门的积极性,但同时一些需要从全市总体上进行统筹把关的事项如规划、国土和环保等事权,也大量下放到各区;个别区向镇(街)大量下放审批事权,却没有考虑到后者的承受能力。

三是“重审批”中的“轻监管”。首先,审批与管理、监督职能高度融合,责任不清晰。各部门中一般按管理条块设置内设机构,某一类事务的审批、管理和监督集中在一个内设机构中,这使得一些政策性的管理变成了审批的条件,一些管理和监督措施也由审批替代了;其次,监督执法主体存在结构性缺陷。由于大范围内的政府职能没有得到整合,监督执法主体分散在各有关部门,一些关联性较强的监督执法任务不能形成合力,从而导致了监督执法缺位;再次,监督执法主体职责不清、工作难以衔接、信息无法共享又引发了职能错位。

社会转型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策

针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拟提出如下对策。

一是提升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办理效能。各职能部门将审批事项向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集中,方便申请人办理。这样,以“审批部门”为中心,执著于“机构编制”、“人数多寡”的改革逻辑就转变为以“审批事项”为中心,以“提升效能”为导向的运营状态。中心窗口集中接件、受理、办结审批业务,真正落实一个窗口受理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责任制、窗口限时办结制等改革目标,杜绝任何形式的推诿与拖沓。

二是搭建行政审批网络一体化平台。首先,在地方政府统筹下,以“审批事项”为起点,实现各相关职能部门行政审批业务系统与办公系统、数据平台、审批业务操作系统的对接,扩大电子监察范围;其次,通过联网简化审批环节,对跨层级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时限监督和绩效评估;再次,推进网上一站式服务,实现审批服务的电子化,实行网上预审;最后,通过建立政府内部局域网实现不同部门非机密信息的共享。这样,既适应和满足“简政放权”的需要,又能避免缺乏统筹、安排混乱的局面。

三是建立审批制度改革的公众参与制度。实践表明,仅靠政府自身来推动审批制度改革,效果不甚理想。许多部门往往只清楚自身所负责的审批事项,对整个涉批项目所涵盖的全部流程则无法把握。相应地,与行政审批事项发生关系的社会组织及个人则往往更清楚某特定项目的审批流程,因此,在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逐步建立审批制度改革的公众参与制度,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政府厘清审批制度改革思路,而且也可以提高审批制度改革的整体协同效应,在注重“审批”这一行政职能的同时,也强调“监管”不可或缺的地位。

四是建立审批制度改革绩效考评制度。设计合理的绩效考评方案,将潜移默化地以“评价”的方式,实现“监管”的功能,优化“审批”的质量。

第四篇:管理方式与经营理念

企业创新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在现有的资源的基础上,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一种新的或更经济的方式来整合企业的资源,并能有效地加以实施,以达到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动态过程。具体实施实施一般为:

一、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如果经营思路可行就是一种管理创新;

二、设计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作;

三、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它能提高生产效率,协调人际关系或能更好地激励员工;

四、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五、进行一项制度创新。

一、管理创新的内容

管理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在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更体现在对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激励和约束制度、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及至在企业文化整合上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观念的创新

管理观念的创新首先要求管理者从自身的角度认识管理职能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管理者应改变重维持、轻创新的观念,在管理活动中追求创新,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制度规范与现存社会生活的最佳配合。

(2)战略管理创新

树立战略思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和核心,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功夫。

(3)组织机构创新

建立学习型组织机构。学习型组织是以共同愿景为目标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对顾客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是一种精简、扁平、网络化、有弹性、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创新的组织。

(4)人力资源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知识的快速发展。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一种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即建立一种“各尽其能”的运作机制。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

(5)文化创新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上,企业文化可以描述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最深层,是企业的共有观念和核心价值观;第二层次是中间层,是企业的具体行为和习惯,既“我们做事的方式”;第三层次是最简单最易见的标识、文字。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

二、管理创新的主体

具体地说,管理创新主体是由企业家、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三部分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1)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也是企业管理创新活动的主导力量。可以说,企业家是创新

活动的统领,没有这一统领,再好的创意也会因无序而难以产生应有的创新效果。

(2)管理者。管理者是管理创新的主体。然而,由于管理者处于企业最高决策层与基层的中间结合部,他们的行为要受到上级领导的约束,受到自身权限的约束,所以,并非所有的管理者都是管理创新的主体。只有当他们的创意得到上级的认可,并且在企业中顺利实施时,才能成为管理创新的新的主体。

(3)企业员工。企业员工也可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他们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泉和基础。企业员工作为一个群体成为管理创新主体却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作为群体的员工可以包含大量的创意,当他们的创意得到企业家的认可并决定试行时,这些员工们就成了真正的管理创新主体。

三、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土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跨入新世纪,要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

1、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观念

(1)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管理已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不停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科学管理信息等;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以开放的头脑及时地把握各种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2)树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

知识作为全社会能够共享的无限资源,它不仅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消耗,而且可以通过创新不断增值;不仅可以扩大传统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提供调整生产要素创造革新产品和改进生产程序的能力。因此,在知识经济中,中小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取决于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有形生产要素,且更取决于进入或创造与知识相关的市场的能力,以及将这些知识以快捷的方式融入产品或服务中提供给用户的能力。

(3)树立“能本管理”的观念

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具备“以快应变”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集中体现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从物本管理过度到人本管理,进而深化为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更确切地说就是能本管理。注重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侧重于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

2、提升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

(1)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一是创造性思维,善于洞察和想象,使管理工作有合理的前瞻性、科学性;二是风险意识,有远见、不怕失败、敢做超前性的工作,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三是创新的技巧,在创造思维和不怕风险的同时,还必须有科学依据,有可行的操作措施;四是新时代的风格,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要善于学习,敢于实践,善于团结合作,尤其要善待创新失败者,永不满足,经常自我挑战。

(2)推行全员创新

在人性化、民主化管理普遍推行的今天,企业员工已不是被动的受雇者,而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已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主体。因此,企业管理创新没有员工的理解、合作与参与,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3、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1)创新战略的制定

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及可取得的资源的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企业要搞好战略创新,就要总结成功企业战略管理的经验.成功企业战略有以下特点;其一,重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及时把握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有效避开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各种威胁。其二,重视分析企业内部条件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改善内部条件,适应变化的环境。其三,企业选择战略,要对企业内部的优劣势和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据此对备选的战略方案做出系统的评价,最终选出适宜的战略。

(2)打造和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企业的内部战略性资源的整合、培养与创新。第二,围绕企业核心能力培育,妥善地实施企业内外交易性战略,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注意核心产品的战略性市场开发。第四,以顾客价值系统为导向,进行动态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开发。第五,加强对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保护。

4、建立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管理理念,是企业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国际化的竞争需要而进行的管理创新。

(1)建立终生学习机制

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强调组织内个体和团体学习能力,强调与工作不可分离的学习,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在建立学习机制是应注意几方面: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学习;在反思中学习和学习中反思;以信息共享为基础的学习。就其内容来说,可开展二个方面内容的学习:一人生观、道德观的学习。二职业技术学习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学习型组织需要建立并完善学习和创新的激励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和团体的潜能,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具体实践上应注意两方面的结合。一将公平竞争与系统思考有效结合起来。二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起来,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

(3)建立通畅的反馈机制

良好的反馈机制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能敏锐、及时地洞察力企业的危机因素,将危机和发展的障碍消灭在萌芽中。这也要求组织内具备快速的信息传递速度,尤其是不良因素的反馈速度,动员企业成员关心企业的决策和企业的发展。

(4)建立持续的创新机制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和管理创新。首先,创新机制必须面向市场;其次,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再者,领导的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强大动力;最后,制度配套是创新的外在保障。

5、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能本管理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变成能力才有用,能力作用于知识才有力。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支配和操纵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主导力量,人们只有依靠能力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故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能够把知识、技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利润的“能人”。

(1)正确认识“能本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能本管理”就是在融合与发展“人本管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人力资本与企业其他资源的配置,增进组织内部各成员的有效沟通,建立一系列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培育有利于知识型、创造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等,让人力资本的效用最大化。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是现代管理学的核心,对人力资源管理更具特殊意义。企业管理层应探索将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进行有效的组合,促进员工积极提高并发挥其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企业可以更具自身特点,对以下激励措施进行相机抉择或有效整合:

①目标激励。通过建立企业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体系,激发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完成个人目标,从而体现个人价值及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目标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进取意识、奉献精神,并在目标体系运行中不断提出新的目标,推动员工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②参与激励。通过合理化建议、员工与各级管理层对话等民主管理方式,给员工某种参与制定计划和进行决策的机会,使其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信任,使员工产生主人翁责任感。员工对于组织的信任往往心存感激,因而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绩效,不负组织的厚望。③关怀激励。企业各级管理者通过对员工的体贴与关怀,使其工作和生活困难得到重视和有效解决,员工深感组织关怀的温暖,就会把企业当作大家庭,把企业当作自己为之奋斗的归属。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正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转变,企业仅靠职位的升迁、薪资的增加来激发员工的潜能,其效能是微弱的。因此,为每位员工提供成才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是不可忽视的人性化激励机制。

④认同激励。大多数人在取得一定成绩和进步后,需要得到同事、家庭和社会的承认,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场合,以祝贺、表彰、认可、示意等形式承认员工所获得的成就,从而满足员工的成就感,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积极性。

⑤物质奖励。物质奖励是现代企业最常用的激励方式,它对有能力并取得业绩的员工给予可折算为一定价值量货币的物质回报。物质奖励可以是奖金(品),也可以是期权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激励方式通常效果显着,但如果唯此独尊,则不能使激励机制达到应有的效果。

6、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1)确立企业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确立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及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确定经营战略定位,并注意避免因一时利益而偏离主业、冲击主业。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能否久历风险而不衰,衡量它的惟一标尺却是用户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只有最好地满足用户物质和心理需求的企业,才能吸引用户关注的目光,才能有效益增长的平台,才能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提炼企业精神

1.培育团队精神。思想上相互磨合,行为上相互示范,利益上相互依存而步调统一。2.树立精雕细刻精神。在实际工作应精益求精,无可挑剔。3.打造超越自我的精神。树立开拓意识。

(3)塑造企业员工形象。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员工展示和表现出来的,因此员工的形象是企业整体形象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学习型的组织中,员工通过学习,使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和完善,员工以高素质的形象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4)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1.准备调研。结合企业实际,摸清和分析企业现状,总结经验,找出薄弱环节。

2.提炼设计。在深入调查和全面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炼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并进行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

3.推广实施。在企业内部,把广泛的宣传和细致的工作相结合,使全体员工真正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使企业文化在实际行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更新完善。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的内容,不断地完善,使之适应时代的要求,顺应历史的发展。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永无止境的。

第五篇: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思路

电子集团改革创新工作思路

改革与创新是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一盘下不完的棋,伴随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创新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本方案一方面是搭建一套改革创新体系,实现集团改革创新工作的常态化,另一方面是针对当前集团企业运营中的问题,通过制度改革,逐步提升集团的整体执行力,进而推动集团实现“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决策、监督、激励”三大机制建设,以精细化管理为要点,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通过量化管理,提升企业执行力,以管理促效率、争效益。

二、目标任务

建立长效的创新体系,激发员工才智和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完善权责分级管理和事项跟踪机制,以量化的目标、量化的进度、量化的结果,杜绝依赖性请示,提升执行意识和能力。

三、主要举措

(一)创新体系的建设

目标:构筑集团企业管理创新文化,营造一个言论自由、公平竞争的工作氛围,搭建一个鼓励员工参与创新的平台。

具体方法:成立改革创新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采取“听证会”模式与走动式管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持续改善和提升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1、“听证会”模式:由工作小组定期(半年或者一年)从集团本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抽出人员开会讨论,专找管理工作中的弊病,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向领导小组报告,提案经领导小组审议批准后开始实施,并给予方案提供者相应奖励。

2、走动式管理模式:由工作小组不定期到各企业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抽出人员参与查找企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弊病,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向企业经营管理者反馈,意见建议经采用后给予建言者相应奖励。

参考借鉴:华为公司的管理模式:“小改进、大奖励”的制度,以人为先,通过奖励手段激发员工参与管理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员工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通用电气“通力合作计划”和惠普“走动式管理”。

(经营部负责)

(二)近期管理改革重点

1、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革

目的:通过制度创新,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建立现代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措施:按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以集团战略发展规划为核心,完善选人、育人和用人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a、强化人才战略,拟订集团本部管理人员的选聘管理办法,保证人才合理、有效使用。

b、加强职工培训,拟订集团本部人员的学习和培训管理办法,将培训作为留住人才的重要途径。

c、设立多重升迁体制,建立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晋升管理体系,有利于员工的自身发展。

d、建立企业人才交流机制,优化管理人员年龄结构,形成不同年龄人才的梯队。

e、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针对目前集团本部人员考核激励效果不佳的问题,重新修订完善集团本部人员的考核奖惩办法。

(办公室负责)

2、财务管理工作改革

目的:通过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开支和优化资金的调配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合理有效利用。

措施:重新修订财务管理办法。

(计财审计部负责)

3、物资管理工作改革

目的:通过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各种物资的管理,严格控制车辆使用、维修、保养和办公物品的领取使用以及礼品的赠送等,确保集团物资合理有效配置使用。

措施:重新修订完善各种物资管理办法。

(办公室负责)

4、管理流程工作改革

目的:优化集团管理业务流程,明确本部管理人员权责,赋予员工职权范围的自主权,有效地授权,使员工更有担当。

措施:根据集团岗位职责,制订管理审批流程权责表,结合本部人员考核奖惩办法,明确权责与奖惩,提高员工自主性和积极性。

(办公室、经营部负责)

5、对外投资管理工作改革

(1)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创新

按企业经济构成分类,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理顺企业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分类管控,规范企业运营。

a、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针对目前企业管理“权、责、利”不够清晰的问题,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和要求,全面梳理各企业《公司章程》和《合资协议》等,明确合作各方股东的“权、责、利”,规范企业的运营管理。下一步,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形势,或择时适度优化和调整部分企业的股权结构,使管理体制更加科学合理、管理方式更加灵活有效。

(经营部负责)

b、重新修订董事、监事等产权代表的管理制度,针对目前集团产权代表委派管理的问题,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确保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的有效运行。一是董事、监事人选的选拔、委派、任职考核及奖惩等规定;二是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的设置。另外,聘请专业人员对产权代表的有关知识进行讲解,组织集团产权代表共同学习和培训。

c、完善企业经营班子成员的管理制度,重点是对班子成员的选拔、委派等作出明确规定,班子成员每年必须进行述职,企业董事会进行监督,并报集团办公室备案。

(办公室、经营部负责)

(2)企业发展战略、商业模式创新

按产品市场需求,以创新服务为核心,重塑企业商业运营模式,强化成本控制,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明确发展思路,确立发展战略规划

把握市场方向,明晰市场竞争策略

加强质量管理,保障品牌与效益

(各企业、经营部负责)

(3)企业运营管理机制创新

按市场经济效益优先的原则,以目标管理为核心,完善“决策、监督、激励”三大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a、完善决策机制,针对目前集团决策流程不清晰的问题,根据国资委和广晟公司投资管理规定,重新修订集团重大项目及

企业投资管理办法,并明确企业须报送由集团或上级单位审批的重大事项,根据审批事项明晰审批流程。由经营部组织企业总经理共同学习和培训,请集团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对决策事项及流程进行讲解。

(经营部负责)

b、完善监督机制,针对目前集团企业运营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根据国资委和广晟公司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有关规定,拟订集团重大项目及企业监督管理办法,由集团审计部对企业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内部审计,同时,集团派驻企业人员定期报告重大事项进展情况。

(审计部、计财部、经营部负责)

c、完善激励机制,针对目前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激励效果不佳的问题,根据国资委和广晟公司薪酬管理有关规定,参考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结合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完善企业领导班子任期及考核奖惩办法。奖惩办法以目标管理为核心,对主要事项分配权重进行量化,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相应奖惩。对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探索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措施。

(经营部负责)

下载借鉴企业先进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借鉴企业先进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城市管理方式

    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消除脏乱差劣现象 ——赴广丰、南城、丰城学习考察体会通过三天来对广丰、南城、丰城三县市的学习考察,受益非浅,感触也很深。 一、“三点”感受 (一)感受到了......

    浅谈企业市场营销理念创新

    浅谈企业市场营销理念创新摘 要:进入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21 世纪后,我国企业应抛弃简单的模仿学习模式,结合中国企业自身特色,创新市场营销理念和方法,积极应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关......

    企业创新经营理念

    企业创新经营理念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竞争条件下经营的企业,如欲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必须具有某种相对于其它企业而言的竞争优势。所谓竞争优势,是指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而......

    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

    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 湖北省利川市以建立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为重点,在党员教育管理中注重方式创新、分类指导,提高了党员队伍素质,教育管理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分类指导......

    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几点想法

    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几点想法 今天会议很重要,谢谢邀请出席和发言 谢谢主席: 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3个看法: 1、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中有三种重要关系:一是上下关系:如中央与地方关系,......

    企业核心价值观创新理念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一、 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企业作为社会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在试图树立长期的竞争优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核心......

    浅析企业营销理念的创新

    企业营销理念的创新_____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娄慧霞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营销已成为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面对营销环境的诸多......

    顶尖企业的创新理念

    頂尖企業的創新理念當今時代,知識經濟與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建立高科技企業已經成爲新世紀競爭與發展的重要戰略。企業高科技發展、技術創新是不竭之力。研究世界高科技企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