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开发区工业经济的财政思考
发展**开发区工业经济的财政思考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工业化发展的主动力。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促进经济增长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实现工业税收338万元,占年财政收入任务15%。今年,为了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先发展工业”决策,我们
对本处工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查,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基本现状
**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枝江市城区北部,紧靠中心城区,成立于1989年1月。2007年,全处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3亿元,占72.2%,规模企业产值3.2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24.77%;实现财政收入2242万元,占年预算1850万元的121%,超预算392万元,主要来源是工业企业税收(含市**工业园区税收分成),其中国税385万元,地税1702万元。主要税种是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办事处所辖民营企业20家,其中工业规模企业8家,规模以下企业12家。其全年税收主要来源于**纺织、**陶瓷两大企业,分别上交税金105万元、90万元。就**自己的财力而言,远不及同属城区办事处的五阳办事处、大泉办事处,在全市乡镇经济发展排名靠后,发展工业经济,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优先发展工业”理念十分重要。
二、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规模小,效益不高。2007年,全处20家民营企业,按统计口径要求,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企业的为规模企业,全处有8家规模企业,12家规模以下企业的统计指标数据如下:
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个、人、万元
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万元、人
通过计算,8家规模企业占全市99个规模企业的8.0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1604万元的4.2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现价)245791万元的3.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33537万元的2.9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员工人数15711人的4.14%。我们可以看出办事处的规模以上企业在全市的规模以上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所占单个份额不超过5%。可见办事处规模以上企业并不“规模”,8家企业平均资产利润率为8.66%,效益很不乐观,全年上交国家税金223万元。规模以下的企业,从表中看与2006年相比,六项统计指标中除关键“利润总额”有所下降外其余指标有不程度的上升,但在全市占的比例仍然很小,这里不累述。全处工业企业的主导产品为陶瓷、木材加工、粮油加工、橡胶制品、化工原料等几大类。基本上属于耗能型、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行业,初级产品加工比重大,技术和资金含量偏低。
(二)融资难,步履艰难。当前,金融部门为保自身经营安全,一直采用担保抵押贷款方式。由于手续繁杂,企业实力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可以抵押的资产有限,很难获得贷款。多数企业都是靠自筹或通过民间借贷维持生产,无力进行企业技术更新换代,生产长期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简单重复状态,企业即使有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计划,也无法实施,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弱化,如枝江市登华包装有限公司,其主导产品是为市蒙牛公司生产奶制品包装,由于市场需要,及需更新包装技术,公司缺乏流动资金100万元左右,近几年,企业想法设法贷款弄钱,但由于企业土地、厂房是租赁办事处的原**不锈钢厂,签定合同期限是199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属于办事处,按贷款程序必先有抵押,经信用社、担保公司等融资机构审核不符合融资条件。该公司黄经理说,“设备是可以抵押的,但资产价值不好确定,因为用的时候是金子,不用的时候是废铁,融资机构也不愿冒险,为筹措资金,我们找信用联社、担保公司,路都跑成槽了,法子都想尽了,还是贷不到款,看来合同到期后,我们只好搬到别处去发展”。
(三)环境差,招商困难。虽然**位于枝江市东郊,交通环境较好,境内有枝江火车站,区位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三个方面招商引资的“瓶颈”。一是本地区面积狭小,全处国土面积只有168平方公里,占全市2159平方公里的1.06%。辖20个村,以办事处行政中心群力村、**村为坐标,向东北方向是人口密集、村庄集中、农田连片平原的农村地区。向北则是半山半田的黄林岗革命老区。向西则高山峻岭,人口稀少,耕地稀少的山区。向南则是一河之隔的五阳办事处。而中心坐标区两村群五村、**村的两村土地也已被市属企业如**玻璃、**化工、英特啤酒等公司征地殆尽。加上市属工业园区落户我处,办事处再要可征用的土地很少,即使引进企业,办事处财力有限,无力提供良好“三通”(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二是**可供开采的资源稀少,无论是自然资源如煤、高岭土、磷矿,自然环境
资源,办事处都很缺乏,吸引不到外地企业的亲昧;三是投资软环境差。前些年,一些外地企业到**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心存介蒂,难以消除,一听说是枝江**来招商,就不愿意去。
(四)素质低,观念陈旧。到我处落户的外来和本土企业,大多数是家族式企业、小作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创新能力薄弱,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明显落伍。
多数民营企业体制滞后、规模扩张力不足,且有一部分民营企业主观念较为陈旧,缺乏继续创业的后劲和热情,有小富即安的思想,小农经济意识强。即使是一些已经实现公司制形式的企业,也同样缺乏加快科学发展的远大理想和重大举措。
三、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要更新观点。速度不快、规模不大是**经济最突出的问题,发展上的差距从根本上讲仍然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政府各部门牢固树立“项目富市”、“工业富市”、“无工不富”的观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企业发展环境,强化效能建设,深化“优先发展工业”的理念,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结合本处人力资源丰富、林果业发达的优势,积极引进科学加工、附加值高的低耗、环保、生态的绿色企业来我处投资设厂,做到以优引资,以资促商,以商兴处。
(二)大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1、加快软环境建设。
(1)建立融资平台,服务工业企业。以政府为主体,加强融资管理。财政部门在政府指导下积极参与融资,把政府投资与工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减少投资的盲目性,从而实现投资与融资的最佳组合,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一是以枝江市鑫源投资公司和枝江市国信投资担保公司为依托,优先注入资本,做大做强融资业务,吸收更多的资金用于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有效解决的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紧缺问题;二是利用枝江市中小企业信用协会,对企业及小额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经济技术评估,提供咨询评估服务;审查监督贷款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减少融资风险;三是支持金融机构投资工业经济建设,做大做强企业。工业经济要快速发展,投资的主体是各级金融机构。市镇两级财政部门应利用财政间歇资金的调节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工业经济建设投入。一方面将财政间歇资金注入金融(投资)机构,使其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财政间歇资金的调节作用,剌激金融机构开展对外投资。把财政间歇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投入到工业企业发展中去,既规避了财政投资风险,又增强了工业企业的借贷信用能力。
(2)打破部门界限,完善服务体系。开创“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服务窗口,将国土、税务、公安、工商部门等有关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办公,减少企业办事程序和成本。认真落实好各项政策,做好每个项目的报、审、批、办等工作,同时,财政部门要配合办事处行政部门加强对执法、职能部门的监督,对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拖办、虚办等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坚决杜绝一切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吃拿卡要、敲诈勒索等现象发生。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在法定许可范围内,尽可能降低准入“门槛”,建立更加宽松的审批制度,提高审批质量,推行“零干预”,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通过制度的改革更加明确责任,更加完善服务体系,全面营造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以主动的、便捷的、周到的服务为全处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3)建立国家(财政)干部驻企联系制度。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支持,办事处建立联系企业服务制度,即明确一名国家干部,一名财政干部为一家处直企业的联络员,实行驻企联系制度,随时与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建立企业联系服务信息卡,并深入企业一线及项目建设现场,了解生产,经营、融资和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企业进行“保姆式”的服务。帮助企业主转变观念,更新企业发展理念,打破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想法,树立积极向上,创新也是生产力的新观点、新理念等。对存在的问题及有关情况,负责协调、解释、答复、反馈,尽量做到问题不出办事处,不能解决的上报市局、市政府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切实落实好各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
2、加快硬环境建设:加强项目建设协调力度,在土地征用、税收入库、环境卫生等方面予以支持,激励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工业建设。对在本乡落户的工业企业,应在土地征用、出让、税费征收等方面采取更灵活的制度。如采取集体和被征地农民以土地作为资本入股共同兴办企业、对重点企业税收采取先征后返的扶持政策等多种模式。一句话,对工业企业发展的用地、税费收取等各方面要灵活多样,促进工业企业在较短时期内迅速长壮大。
(三)措施要到位。
1、建立处级支柱企业。由于我处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主要税种是市属工业在我处占地设厂所缴纳建筑安装营业税,2007年有737万元,占全年财政收入2242万元的33%,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在当前“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建立自己的当家企业,支柱企业十分重要。结合**实际,对纺织、陶瓷产品等前景看好的、市场潜在需求大的产品作为办事处龙头产品,从政策上加以扶持,使其成为支柱企业。
2、实施“人才兴工”战略。加快工业发展,必须依靠一大批高素质的“工业型”人才队伍。尽快建立三支队伍,一支国家干部队伍。要采取多种形式,在党政干部中培养一批懂工业、善思考、有干劲的国家干部。一支企业家队伍。鼓励处内企业与省(市)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交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强化对董事长、经理、厂长等管理人才的培训,必要时办事处买单出学费,提高其综合素质,一支营销队伍。加快企业营销人才职业化、市场化步伐,大力发展人才中介组织,建立一支适应市场经济的营销队伍。
3、改制和盘活企业。对原属办事处的企业按政策要求,进行民营化改制,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按政策办事,坚持因企制宜、分类实施、市场运作的原则。如星光砖厂是原何畈村砖厂改制而来。对改制后,有的企业留下土地、空厂房、房屋设施、固定设备等闲置资产进行了登记造册,编列成资料,配合招商政策、招商服务宣传,极力向外界推介。使一些企业到我处落户扎根,如大朝科技有限公司、信和纺织公司等,为**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zsh1231
第二篇:工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方案
为搞好开发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开放、勤政、廉洁、高效的开发区形象,特制订本方案。
一、成立开发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
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为成员,具体负责廉政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负责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负责违纪案件的查处和日常警示教育工作。
二、加强政治学习和宣传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工
委、管委会研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问题的专题会议全年不少于4次,中心学习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反腐倡廉理论全年不少于次。组织管委会干部职工学习党的章程,学习党员纪律处分条例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政策文件,树立以廉政促开发、以廉政促发展意识。经常性组织干部剖析典型案例,教育干部学法懂法守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通过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主题教育形式提高干部拒腐防变意识。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
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民主科学决策。一把手末位表态,不直接分管财务和人事。充实完善干部学习、财务管理、车辆管理、公务接待、工作作风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做到对内按章办事,对外热情服务。
四、预防违法违纪的主要措施:、开发区土地出让做到同期同价,绝不因人而异,引进大项目由政府定价,并按土地出让程序搞好招标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青苗补偿、村民安置等做到同村同价,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公平公开公正。、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必须按招投标法定程序进行,招标方案报县政府常务会议审批,由招标办组织专家评标,并邀请纪检监察全程监督。施工合同必须经县政府法律顾问小组审查同意后方可签订,工程量变更必须按县里规定办理。、对客商必须无条件提供无偿、优质、高效的服务,坚持配证上岗,自觉接受监督。、四条禁令:禁止对客商索拿卡要,禁止收受红包礼金,禁止亲戚朋友在开发区承揽工程,禁止干部及亲属在开发区企业或施工队伍兼职领酬。
第三篇:开发区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1-04-13)(本站推荐)
开发区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对接舟山海洋综合开发区实验区建设,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的关键之年。年初以来,开发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发挥优势,攻坚克难,进一步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季度,开发区整体经济运行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一、全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㈠工业增长继续领先。据统计,一季度,全区工业实现产值
9.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9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8.82亿元,增长26.4%。分不同产业看:船舶工业实现产值6.47亿元,同比增长43.0%。交付船只4艘计8.7万载重吨,在建船只53艘计45.7万载重吨,修理船只31艘计92万载重吨,在修船只12艘计40万载重吨;水产加工实现产值6625.6万元,增长8.5%,增速比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汽配制造实现产值1508.2万元,增长29.6%;轻工电子实现产值4504.6万元,增长7.1%,其中华泰线缆产值1413.0万元,增长41.9%;建筑类实现产值4061.7万元,增长148.4%,其中恒大港务产值1972.3万元,增长494.4%;其他类实现产值
1.25亿元,下降1.4%。
㈡项目建设投入平稳。1-3月,我区在建项目(不包括开发区自建项目)除隆兴气体外,均为去年续建项目。初步测算,共完成工业性投入5.46亿元,同比增长299.5%。分别是:海舟二期2011年计划投资14000万元(下同),已完成投入2000万元,项目建设进度为:2号码头接长总体完成85%,污水处理站完成80%,30万吨船坞完成30%,其他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设备完成90%,职工宿舍完成95%;华晟重工计划投资28000万元,完成4000万元,项目建设进度为:住宿楼已做4楼平台浇铸,办公楼基础完工。整个工程完成35%;华光船配计划投资15000万元,完成3500万元,项目建设进度为:钢结构厂房已完成55%,办公楼正在建造,整个工程土建已完成60%;盈洲船舶计划投资9000万元,完成3100万元,项目建设进度为:正在建造船排上段横移区,完成精加工车间,建造宿舍楼;购买履带、吊车等各类设备,完成引桥、挖泥、驳岸工程,完善企业各种软件建设;晨洲成路计划投资15000万元,完成1950万元,项目建设进度为:分段车间、部件车间已完成80%;加工车间开始搭建;办公大楼完成80%,仓库食堂完成70%;门岗及相应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恒京船配计划投资3000万元,完成300万元,项目建设进度为:钢结构厂房已完成30%,船台建造已完成50%;宏鹰拆船计划投资23380万元,完成2760万元,项目建设进度为:开山回填滩涂已完成合同总量的48%,拆船平台及停船港池完成合同总量的60%;海天二期计划投资2000万元,完成500万元,项目建设进度为:加工车间已完成,涂装车间设备安装90%,分段车间完成85%,码头正在打桩中。
此外,恒顺密封计划投资500万元,完成180万元,项目建设进度为:厂房已开始生产,办公楼建造完成,附属楼即将动工,陆续购买设备;宝发水产计划投入500万元,完成100万元,车间装修完成95%,办公楼外墙开始粉刷,设备安装完成;隆兴气体计划投入3000万元,完成564万元,厂房、办公楼建造完成,正在装修中,设备进场。
㈢招商引资开局良好。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今年开发区将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一是继续大力宣传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关注、投资岱山经济开发区;二是紧抓有苗头的项目,坚持每季度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带队走出去1-2次,集中精力,对有投资苗头的项目打攻坚战;三是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推进“以商招商”工作;四是加快园区建设,继续完善区内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启动了综合配套区、产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使开发区的硬件环境日趋成熟。
1-3月,在谈项目有5个:其中船用物资项目,由舟河海光实业有限公司投资,拟投资额113000万,估计用地约600亩;海运公司项目,由舟山科润集团投资,拟投资额23000万元;罐装盐项目,由浙江绿海制盐有限公司投资,拟投资额6000万,估计用地约50亩;此外,风机制造,帮得服饰等也正在洽谈之中。
㈣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基础配套设施是开发区招商引资形象和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截至3月底,开发区共投入基础建设资金1485.0万元,具体看,各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情况为:一是计划总投资6896万元(土地1246万元,基建4760万元,配套890万元)的开发区综合配套用房(宿舍楼),前3月已投入资金500万元,主体工程完成验收,正在墙体粉刷、电力开关站等建设;二是计划总投资3737万元的开发区综合业务用房(办公楼)(土地款430万元,基建3000万元,配套307万元),现
投入400万元,基坑垫层浇筑完成;三是竹山路投入30万元,已经完工,等待验收;四是盈浦路、聚贤路、飞云路等规划道路投入10万元,其中盈浦路、聚贤路已完工,待验收;五是后勤服务区道路和桥梁,投入10万元,基本完成;六是Ⅰ-4地块计划今年开始围填,估计投资230万元。此外,自来水管网、电力开闭所(2座)、浪仇线(西段)路灯、前岸至海舟船厂人行道、开发区9-10道路建设等,也都有序开展中。
㈤重点企业效益上扬。在我县26家县重点工业企业中,经济开发区共有12家,占企业总数的46.2%。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6653.7万元,同比增长49.1%,其中12家县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886.5万元,占全部利税总额的88.5%,增长121.9%。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舟山群岛新区已正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我县下一轮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开发区作为岱山最重要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的平台之一,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看到机遇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㈠产业集聚尚不完善。自1992年经济开发区成立,特别是“十五”、“十一五”以来,随着水产加工的集中、船舶工业的崛起,我区基本形成了船舶修造、水产加工、汽配制造等5大产业格局。但是,相关配套产业,尤其是下游企业的配套并不完善,如本土装船率不高等。如何延伸产业链,推动块状经济向产业经济发展是我区经济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㈡后续项目储备缺乏。区内深水岸线资源日趋紧张,目前仅
剩810余米可利用(不包括被管线占用避让部分),国家船舶工业振兴调整规划提出三年内不得新建扩建船坞船台,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除,市场前景不明朗等多种因素,造成今后区内大项目引进难度较大。
㈢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区内商贸、金融、医疗、物流、公共服务等,相对于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则显得较为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综合配套用房的竣工,综合业务用房的开建,经济开发区综合服务区正逐步形成,同时相关配套三产也在加快推进,力争形成开发区综合配套区、南浦、前岸等三个组团服务区。
㈣发展环境仍待提高。尽管近年持续的基础设施投入,使开发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增强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但企业生产要素制约压力依然存在,影响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目前,水、电等设施存在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建议对经济开发区的水、电、通讯等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并逐步实施,以满足经济开发区日后发展的需要。
第四篇:2007年第一季度开发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07年第一季度开发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开发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业经济发展,努力克服工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切实加强协调服务,合理组织工业生产,全区首季工业经济开局良好,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继续保持较好水平。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要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确保完成全年工业各项目标仍须努力。
一、工业经济高位高速,首季实现开门红。
截止06年底,开发区现有全部工业企业52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16家,市重点骨干工业企业34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三资企业70家,民营企业45家,中心城区82家,海门港、棉种场19家,精细化工园15家。开发区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轻工纺织、新材料、化工、生物医药、电子通信等五大产业群体。
一季度,全区实现工业现价总产值19.29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18.31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95%;全区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8.79亿元,同比增长4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7.77亿元,同比增长43%,高于海门平均增幅7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95%;全区实现工业入库税收1.01亿元(国税6168万元+地税3960万元),同比增长3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入库税收0.96亿元,同比增长39.8%,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95%;全部工业实现利润0.53 亿元,同比增长5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73.7%,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1个百分点;全区工业产销率达99.7% ;工业用电量10860.1万度,同比下降11.3%。
二、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产销衔接状况良好,销售增长快于生产增长,企业效益继续提高。
1-3月工业产值、销售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增速较快。特别是化工、机电、电子通信行业增较大,如龙鼎化工,在去年9月份扩产了永固紫生产线,粗品的月产能由原来的50吨发展到了今年的90吨,其它产品也相应提高了生产量,因此在第一季度实现工业现价产值3603万元,与去年同期2207万元相比增加了139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921万元,与去年同期2297万元相比增加624万元,实现利润581万元,与去年同期16万元相比增加了565万元,实现入库税金172万元,与去年同期67万元相比增加105万元;泰格动力的产值、销售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4179万元、3538万元。全区工业呈现出利税增幅高于销售增幅,利润增幅高于利税增幅的良好态势,为我区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三资”工业增长继续领先,仍是带动全区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今年1-3月份,全区规模以上“三资”工业完成工业现价产值8.61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居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之首,比全区工业平均水平快4个百分点,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5.5%上升到47.1%。
3、重点骨干企业贡献份额突出。
全区重点骨干企业34家,一季度实现工业现价产值13.92亿元,同比增长28%,占规模以上工业现价比重达72.16%,强力支撑全区工业保持稳定增长;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为13.21亿元、0.55亿元、0.36亿元,分别占全区的比重为70.2%、62.5%、67.92%,对全区贡献份额突出。
4、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明显。
科技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开发区工业结构在调整和发展中不断得以优化和升级,企业执行质量标准化管理,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开发新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增速明显、比重日益提升。今年1-3月,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完成现价产值4.11亿元,占全部工业现价产值的21.3%,同比增长46.3 %,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21.5%,同比增长53.3%,实现利润0.15亿元,占全部工业利润的28.6%,实现税金0.07亿元,占全部工业税金的18.7%,同比增长84.5%。其中产值、销售增幅较
大的有:英力科技、泰格动力、享通金天、裕春铜材等企业,享通金天的产值、销售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4450万元、3032万元。
5、一批新项目的投产拉动了工业经济持续上扬。
据统计,全区有29多个新经济增长点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初相继投产。沁瑞服饰、恒盛制衣、铭升印染、万盈纺织、富皇家具、金琪化工、新玮镍钴、通光光电子、益德安钢结构、合盛(江苏)实业、天龙化工等企业纷纷投入生产。总投资500万美元的新玮镍钴,于2006年9月投入试生产,今年1-3月生产粗制碳酸钴329.45吨、氯化估20.6吨,实现工业现价产值1311万元,销售收入2704万元;去年技改投入2500万元的天龙化工于06年年底正式投产,1-3月生产双乙甲酯735.94吨、双乙烯酮742.73吨,实现工业现价产值1406.6万元,销售收入2372.7万元;金琪化工一季度生产氧化锌1230吨,实现工业现价产值3080万元,销售收入3144万元。这些项目的正式投产,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有力地拉动了全区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
6、全区工业用电量出现负增长。
开发区历年来用电量增幅较高,占全市工业用电量的1/4。今年一季度末全区累计工业用电量10860.1万度,比去年同期11331.1万度减少471万度,下降11.3%,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去年一季度比前年一季度增长了64%。
三、主要原因:
1、全市号称电老虎的海螺水泥厂,因货运码头撞坏后,06年下半年以来基本处于停产状态,生产量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较大,导致全市一季度工业用电量增幅下降。
2、今年该企业在节能降耗上动起了大手笔,又在技改投入上采取大措施,公司将部分普通电机改为变频电机,系统单位工序用电量下幅空间较大,同时加强工艺管理,各标号水泥的台时产量上升,生产1吨水泥用电量下降约5%,单吨水泥的电耗下降。
3、1-3月主要以生产低标号水泥为主,相对高标号水泥用电量降低;本季度生产高标号纯硅水泥4.4万吨,占总生产量的9.32%,去年同期生产纯硅水泥8.1万吨,占总生产量的13.6%,而生产一吨低标号水泥仅需32度电,生产一吨高标号水泥需52.06度电。
4、去年用电量占全市的1/5,今年第一季度用电量只有1831.74万度,比去年同期2640万度下降808.26万度,首次拉下了开发区全部工业用电量的增幅。
5、交通钢绳、金雪集团等几个大企业采取节能降耗后,第一季度用电量也比去年略有下降。
四、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企业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大幅上升。
伴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企业用工大量增加,尤其是对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熟练工种需求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机械、纺织、电子电器制造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劳动力供求矛盾日益显现,招不进,留不住已成为普遍现象,不少企业的工人出现集体跳槽,熟练工人流失严重,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为留住人员,只能在工资福利、住宿餐饮等方面开出优厚待遇,同时培训新工人,使用工成本大幅上升。如南通亿林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去年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10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改善了生产环境,因熟练缝纫工比较难招,迫于无奈,只好投入资金开设培训班,增加了公司的经营成本。铭家纺织由于劳动力的不稳定,为了满足生产需要,不得不向劳动市场招聘新手,进行技术培训,造成第一季度生产产量低,生产次品多,费用高,使生产成本直线上升。
2、区内工业出口额占全市半壁江山,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企业压力增大。
今年以来,全区出口工业企业遇到了诸多问题,包括各种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国家调整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对一些产品征收出口关税等等。但相比之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是最为突出的。对于大多数利润微薄的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3、土地、资金供求矛盾仍较突出。
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开始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可支配工业用地日益减少,一定程度上制约工业项目建设和技改扩张,给招商引资带来一定难度,使项目用地迟迟不能到位,一些工程由于拆迁进度缓慢而难以推进。由于银行信贷权限的上收、企业担保条件的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导致信贷规模持续收紧,难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供不应求”局面导致企业融资及资金使用成本提高,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较为普遍。
第五篇:开发区建设思考之一(模版)
2008年梅陇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心得体会系列材料之一(2)
闵行开发区的发展实践与思考
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一期开发2.13平方公里,二期开发1.37平方公里,现在的闵行园区面积合计3.5平方公里。由上海闵行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以企业化、市场化的方式,负责规划建设、经营管理。
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历届上海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闵行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闵行开发区经过20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具有良好投资环境、较强综合竞争力和相当影响力的工业园区。
一、闵行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全国开发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闵行开发区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初创阶段,各项工作均无经验,一切都在探索之中,招商引资情况也不乐观,开发区面临初创期的困难与艰辛。小平同志于1986年8月所作的“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题词是对全国开发区事业的一个莫大鼓舞。特别是小平同志1992年2月12日南巡视察上海并亲临闵行开发区并作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也两次视察我们开发区,更为我们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闵行开发区、闵联公司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开拓奋进,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闵行开发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九五”期间,受到浦东大规模开发开放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闵行开发区一度经济低迷,招商困难,甚至出现了1997至1999年三年没有任何招商项目的窘况。我们直面挑战,克服困难,开始走出困境。
进入新世纪后,闵行开发区和闵联公司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积极开拓招商选资新思路,实施多元经营和错位发展等新举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效。胡锦涛同志又在2004年7月视察开发区的阿尔斯通公司,对我们更是极大的鼓舞,闵行开发区实现了新的腾飞。
闵行开发区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即100%的土地完成了开发,100%是外资企业,100%是制造业。至2007年底,闵行开发区累计引进项目171个,吸引投资近30亿美元,平均单项投资超过1750万美元。21年来,累计完成工业销售额3056亿元,区内企业实现利润331亿元,实缴税金261亿元。与当初国家在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的10亿元相比,投资一个闵行开发区相当于回报了26个。
刚刚过去的“十五”时期,是闵行开发区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2001-2005年中,销售收入、企业利润和直接税收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一番,由161.75亿元增至311亿元,利润由15.66亿元增至32亿元,税收由13.63亿元增至28.46亿元。2006年,开发区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第六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全国suoyou工业开发区中,单位面积企业利润、上缴税收和工业增加值名列第一位。2007年全年,开发区完成销售收入420亿元,利润44亿元,税收3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同时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的集约化管理》获得国家级管理成果创新一等奖,闵联公司获得2005-2006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闵行开发区非公企业独立党组织覆盖率和工会组建率均达到90%以上。
二、最近几年所作的主要工作
按照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精耕细作”利用土地、“精心策划”招商选资、“精益求精”提升服务,在投资理财上“精打细算”,在建设项目上抓“精品工程”,不断推进节约集约使用资源,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探索成熟开发区在土地资源极其匮乏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土地:精耕细作,永续利用
土地资源是开发区立身之本。因为园区面积小,土地资源极其匮乏,成为制约闵行开发区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实践中确立了对有限土地资源实行精耕细作的开发方针,努力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单位土地利用率,最大可能地放大集约使用土地带来的综合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始终以经济适用、具备功能为主。开发区没有大马路,没有广场,没有雕塑,没有标志性的建筑,最大程度上节约土地占用,充分体现“够用、适用”原则。
为了给企业结构升级和企业集群化发展提供相对充分的土地资源条件,开发区坚持优胜劣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通过调整功能的回购、动迁回购、拍卖回购、协议回购、违约回购、到期回购等多种方式进行土地回购,用于支持优势企业的发展。如2003年,我们倒贴资金动迁了5家企业,“原地挖金”,支持富士施乐就地扩产建设新厂,其复印机生产能力从02年的6万台跃升至07年的30万台,极大的放大了土地原来的产出效益。至2007年底,开发区累计回购厂房约26.7万平方米,累计回购土地82.4万平方米,占可利用土地的34%。
开发区还向区内企业大力宣传上海市规划部门发布的《上海市对郊区工业用地的规划》,并在市、区规划、土地、环保和建设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帮助企业寻求发展空间,在不增加土地利用面积的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在为西门子、ABB、可口可乐、圣戈班和强生等企业的服务中都帮助他们用足容积率和覆盖率指标,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创造更高的效益。有数据显示,这一举措可以再提高土地利用面积10个百分点。
2、招商:精心策划,发展集群
多年来,闵行开发区始终把招商选资和调整结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集约用地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有机结合,从创建初期的自然集中,到快速发展时期的产业集聚,再发展到现阶段的企业集群,闵行开发区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产业结构优化之路。
在此过程中,首先是对闵行开发区的产业进行明确定位。闵行开发区原来是对三个产业齐头并进发展,最近几年有意识的进行了主动调整,开发区已形成了以轨道交通、电站设备为代表的机电产业(三菱、圣戈班、西门子、ABB、GE、阿尔斯通、英格索兰)为主;以血制品、常用药品为代表的医药医疗产业(施贵宝、强生、莱士);和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轻工产业(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辅的产业格局。其次,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进驻开发区。现在开发区正常生产的近百家企业中,曾经和现在是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就占企业总数的40%以上。
第三是以开发区内的优势企业为龙头,推进其企业集群化发展。以世界500强企业为龙头,现在已经形成了三菱、强生、西门子、ABB、圣戈班、富士施乐、YKK、GE、轨道交通等14个企业集群。所谓企业集群,就是同一企业在开发区投资2个、3个、4个、5个乃至6个企业,这种趋势在开发区近几年的发展中特别明显。比如,美国强生公司在开发区投资建立了强生(中国)、上海强生、强生制药、强生医疗、强生研发等5家企业;法国圣戈班公司在开发区投资建立了圣戈班塑料、圣戈班玻璃、圣戈班韩格拉斯、圣戈班磨料、圣戈班研发等6家企业;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开发区投资建立了西门子(中国)、西门子高压开关、西门子中压开关等3家企业。
目前,14个企业集群和核心企业的企业数仅占开发区总量的1/3,销售收入、税收、利润却占开发区总量的80%以上,其中税收近开发区总量的90%。
企业集群不仅有利于开发区的效益提升,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切实的好处,降低了他们的运营成本。随着区内企业集群和核心企业不断发展,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纷纷设立。富士施乐的培训中心,圣戈班和强生公司研发中心,西门子的展示中心已经建成,亨斯曼的研发中心也将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研究实力和发展后劲。
3、服务:精益求精,不断提升
根据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结合开发区的实际,在完善基础性、行政性服务的同时,开发区更加重视生产性、生活性的服务,通过合理布局、市场机制,推动公共服务、生活配套服务系统进一步优化,开发区的软硬环境持续改善。投资3亿元建立了轻轨的三个区间,两个车站;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40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园,其中8万平方米的水生园,向市民免费开放。开发区还顺利通过了ISO14000和ISO9000认证,获得“上海市质量与环境双优园区”的称号。我们从建区一开始就注重环保的同时,从06年起更加注重企业的节能、降耗和减排工作,积极引导开发区企业节能降耗,加强环境保护,各项指标都远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
同时,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开发区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开发区管理办党工委、开发区工会等管理服务运作模式,对开发区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协调推进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我们把加强和改善服务理念贯穿到开发区建设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去,把软环境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推出了“需求”服务,培育形成“亲商、近商、便商、利商”的文化,做到“无事不插手、好事不伸手、有事不撒手、难事伸援手”,实现了“政策有限服务补、硬件不足软件补”,发挥了开发区管理办公室的作用,推进建立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了投资项目的系列服务和项目建设中的全方位服务。
我们还与开发区所有企业签订了《加强综合治理、构建和谐园区公约》,做到联防群防。通过落实综治措施,会同公安机关,对开发区实施全天候巡查。高度重视化解矛盾工作,针对劳资矛盾、环境污染以及其他不稳定因素等问题,配合市区两级政府和江川街道、马桥镇以及开发区公安机关积极工作,有效化解了矛盾,减少了纠纷,确保了生产秩序和一方平安,促进了和谐园区的建设。
三、对开发区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于外资企业来说,2008年将是形势变化颇为剧烈,政策出台最为密集,挑战较为严峻的一年。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两税合一。从1月1日起外资企业优惠逐渐取消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等将对企业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国家级开发区政策优势不复存在。
二是物权法出台。有关拆迁补偿、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规定对开发区的开发进度及土地性质都带来一定影响。
三是更加严格的土地政策,工业用地招拍挂,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征收土地使用税等影响不可忽视。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另外,闵行开发区土地资源匮乏与企业扩大的用地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可能造成项目资源流失。
四是汇率变化。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对开发区部分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利润空间小的企业产生巨大压力。
五是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国家最近两年对出口退税的调整幅度逐渐增大,取消和降低了2000多项商品出口退税率,对开发区出口企业影响巨大。
六是《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今年《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更加强调对企业员工的保护,一方面加大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开发区的稳定问题。
七是有关环保和节能降耗的要求越来越高,直接影响开发区招商选资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企业的取舍。
八是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保护不力则会对外资企业的战略布局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带来负面影响。九是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上海二、三产业并重的局面在一段时间不会发生重大改变,但中央更要求上海大力发展服务业,为全国服务,而对上海的第二产业发展更要求提高、升级和调整结构。十是建设和谐开发区的要求。国家级开发区负有率先建设成和谐开发区的责任。
面对形势变化和开发区的情况,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我们设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持续优化闵行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在国家宏观政策持续调整和闵行园区政策优势日趋淡化的形势下,更要加强同政府的沟通交流,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和对企业的影响,帮助开发区内的企业争取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深入了解各个层面优惠政策的情况,积极帮助园区企业争取优惠政策,增强开发区凝聚力。要继续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努力发挥刚挂牌成立的知识产权投诉分中心的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服务,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
2、继续扶优汰劣,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集约利用土地的水平。要继续抓好项目、资源的双储备,抓好项目的启动和建设,尤其要服务好在近期开工或有可能在近期开工的十几个项目,使其尽快开工,尽好建设,尽早出效益。要加强分析,交叉对比产出、能耗、景气度等各方面的数据,大力扶持优势企业,积极主动地淘汰劣势企业,诊断对企业应该采取扶持或淘汰的具体措施,结合闵行园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实施“腾笼换鸟”。抓住贯彻最近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的机遇,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做好闵行园区土地控制性详规的修订工作,实现关键性指标的突破。
3、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和环保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和支持力度,在对开发区30户重点用能企业跟踪基础上进行所有企业的月度数据统计,每季度做好分析研究,督促其节能。严把项目审批关,提高建设项目准入门坎,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加强环境监察,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引导企业治污投入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探索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开展建设节能、节水工业园区专项行动,交流节能降耗的经验,确保完成开发区节能、降耗、减排任务。
4、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意识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坚持和提升“四手”的服务理念,走访企业要经常化并形成制度,做到公司领导每年至少一次走访到户。公司业务部门要增强有针对性的随时走访,建立与企业联系的长效机制,及时掌握企业发展的动向,并做到快速反应。尤其是要进一步开展对重点和优势企业的月度数据分析,加强与这些企业高层的沟通,做好对他们的服务工作。
点评: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充分利用园区的专业力量、品牌优势、人才资源,形成有竞争力和集聚效应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同时,探索建立为工业园区提供有效服务和实现联动合作的机制,推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这是闵行今后几年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上海闵行联合发展有限公司20多年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