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变经营模式和观念扎实推进企业机制改革
转变经营模式和观念 扎实推进企业机制改革杨思松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及加入wto等外力的推动下,建筑行业已逐渐地步入了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这一大背景下,国有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市场不相适应的矛盾,已表现得日益突出。因此,突破传统束缚,实现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已成为当前业界共同关注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行业发展已进入了重大的战略转轨期
跨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我国入世后的这段时期,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能感受到本行业的发展环境已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从竞争主体、市场需求以及行业管理体制等不同的层面反映出来,其中突出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竞争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
近年来,在我国建筑行业市场上,竞争主体已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这种多元化格局,从竞争主体的企业体制、发展模式、市场定位等多方面表现出来。首先,纵观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的竞争主体,在体制上除了国有建筑企业外,诸名民营、合伙人、股份制、中外合资、境外独资等不同投资主体和产权制度的企业,已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不仅已占有了相当的比重,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完全打破了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传统局面,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新格局;其次,随着行业环境的变化,不少企业都在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定位,从而形成了企业发展模式上的多元化取向:综合专业建筑公司、工程咨询公司、工程公司等等。各种对企业发展取向的理性思考和探索,正在改变着以往业务竞争单一化的格局,形成了层面不同,业务宽度不等的多元市场竞争。第三,入世后,行业市场一体化进程全面提速,当按条、块分割的传统市场格局被打破后,在原本封闭的特定市场上,参与竞争的企业变得日益繁杂了。此外,为开拓新市场,一些企业还创造出了不少跨地域联合发展的新模式,从而形成了一批经嫁接变异而来的混合市场主体,这就使得市场竞争主体变得更为复杂多样。(二)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趋势正在成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作为一种商品,其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特征日益突显,引起了市场供求双方的广泛关注,这就对建筑技术的特色化和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我国的建筑市场如今建设投资已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投资以及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境外企业、跨国公司、国际组织投资等等。建设投资的多元化直接摧生了市场的需求多样化:有着不同消费习俗和文化背景的业主,对技术服务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追求和运作规程,从而形成了工程建筑业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新格局。(三)行业管理体制正在加速调整
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行业管理体制,现已成为政府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管理体制与方式,已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建筑保险制度的强制执行;中介机构的脱钩改制;行业诚信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构建;资质管理的重心转移;境外机构市场准入标准的变更;行业管理事务向行业协会转移;等等。让人深感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业管理体制正在进入一个新旧交替的拐点。综上所述,本行业改革和发展的环境已经并还在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透过这种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在加速实现与国际同行业发展并轨,同时这也充分表明,本行业已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战略转轨时期。二、变革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面对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熟视无睹,我行我素,无疑于“刻舟求剑”。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需要我们做哪些应变呢?除了需要在企业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之外,就生产经营模式而言,至少有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是需要调整内部结构;整合可控资源,形成核心能力;突破传统观念,增强创新意识。(一)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内部结构
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的现代管理学,十分注重一个组织内部系统的合理性,它认为一个组织能否有效地运作,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内部结构所决定。同时每个企业又都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只有与环境相适配的企业内部结构,才是合理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或者环境出现较大变化时,通常会出现一种社会消费的转型。许多征侯已表明,我国的建筑行业已进入了一个消费转型期。因此,作为为社会提供相关服务产品的企业,就应当顺应市场需求的转型,实现自身产品的转型。我国建筑行业的骨干群体,是长期在计划经济规制下运作的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其内部结构(无论是组织管理结构、生产经营结构或人才结构等等)与当今市场不相适应的矛盾,已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这已成了企业新时期发展的“瓶颈”。因此,突破传统结构的束缚,加速进行内部结构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已成为了国有企业实现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整合可控资源,形成核心能力
针对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现状,现代企业管理学在总结了大量企业发展的案例后,提出了“核心竞争能力”的理念,并奉之为企业竞争的制胜法宝。所谓“核心竞争能力”,就是企业最具备的独特技术和产品以及不断推陈出新的能力。我国大批骨干企业,曾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诸多令国际同行瞩目的辉煌业绩。在这些凝聚着历代技术精英们智慧和心血的建筑精品中,蕴涵了大量独特的技术精华,然而其中大部却已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反观境外一些著名的建筑企业,它们往往在完成了一项力作之后,就会随之提炼出一大堆的技术专利,并累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能力。
当今建筑市场的竞争,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看,就是技术先进性和独特性的竞争。因此,传统建筑企业那种无特色的综合型技术发展取向,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市场对建筑的特色化、专业化和高效率的追求了。时下我们在对自身发展历程的反思中,对市场竞争有了新的更深刻的领悟,并开始关注可控资源的整合、独特能力的提炼等。这是一种对发展认识的回归,它将有利于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三)突破传统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国有建筑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母体,随后近30年都在严密的计划经济规制下运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虽然改革开放后,国有建筑企业的市场实践和历次内部改革,都在不断地冲刷着传统观念的历史印记,然而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至今我们仍可以在各项工作中真切地感受到传统观念顽强的生命力。一个企业的主导观念,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深层因素,它渗透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并左右着企业的行事方式和追求目标,在企业面临环境的重大变化时,这种主导观念对企业发展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企业管理学提出了“企业文化”的理念,并揭示了它在企业发展中的灵魂主导作用,这正是对这一观点的有力诠释。我国建筑行业已进入了一个重大的发展转轨期,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观念的影响,才能使企业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增强,才能使调整内部结构、塑造核心竞争力等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历经了十多年的酝酿和探索,业内对其重要性已有了充分的认识。然而,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惟一寄托,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企业发展除了体制适配外,还需要具备其他多方面的条件,而在生产经营模式上的变革创新,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之一。三、变革创新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时下,为应对行业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建筑行业内已有不少企业在企业经营模式、生产组织结构以及新市场开拓等各方面,开始了积极的变革与探索。(一)经营模式的变革与探索
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已使传统建筑企业的那种仅能提供单一、无特色建筑的经营模式,受到了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
当前,有不少建筑企业借鉴境外的发展经验,立足于自身的资源条件,在对可控资源重新梳理、整合的基础上,开始加强了对传统经营模式的改造以及对新时期发展定位的探索:一、企业依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特长,在对历史业绩和专类技术人员整合的基础上,成立了专类建筑企业,有的还编制了建筑分类业绩的样本,配合开展业务特色的市场宣传,以求通过特色化的服务来提高企业在细分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企业根据其主体高超上主流消费群体的服务需求,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整合,把自身的经营业务扩展到一个更加宽泛的领域,以探索一种企业全新的发展模式。
市场需求的变化,已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并已有不少企业在改造传统经营模式,构筑适应自身发展特点和市场需求的经营模式上,开始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二)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与探索
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何提高企业的技术质量、服务品质、工作效率等等,已成了企业经营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大家也已开始意识到:生产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的变革创新,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在对传统生产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变革方面,有不少企业已迈出了实质性的步子。一、近年来,不少企业,都对生产组织结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专业化整合。虽然这些企业改革的主要目的不尽相同:有的为了推动项目管理,有的为了增强内部竞争意识,也有的为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等等,但不约而同的改革取得可以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专业化的组织结构,在当今的行业竞争态势中已表现出了它的一定优势。
二、从尊重行业发展特点和凝聚优秀人才的目的出发,在组建自发的建筑团队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这种管理模式或许是对“自由职业”这一行业本质的一种揭示,或许也是本行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一种认识的回归。
三、出于控制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决策效率等多种因素的考虑,目前业内的不少建筑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尝试和探索项目管理的生产管理模式。尽管由于内、外条件的不尽完善,这方面的探索使不少企业深感疲累不堪。然而我们相信,随着政府工程“代建制”的推行、境外投资的比重增加以及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项目经理队伍的形成等各方面条件的逐步成熟,这一国际通行的建设组织模式一定会在我国市场上破茧成蝶。
这些年来,许多业内的企业领导都已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因此在企业结构调整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开拓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虽然这些探索未必都能取得完满的结果,然而却为行业新时期的全新发展,进行了有益的铺垫。(三)新市场开拓的变革与探索
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提速,使原来条、块分割的传统市场格局逐渐消解,从而也使新市场开拓成为业内的又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为了拓展企业新时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许多企业都制定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并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市场开拓的新模式。一、优势互补开拓新市场。以大企业的品牌、技术和资金与当地人才、社会关系和市场嫁接,形成多元投资的新公司,是本行业的跨地域合作和新市场开发中的一种新的模式。为此,我们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先后在福建省、广东省等地成立新公司。这种新模式的突出优点,是多方面优势资源互补。
二、分公司属地化发展的模式。设立外地分公司,是以往大型企业开拓外市场的传统方式。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在人才稳定、成本控制、技术和服务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弊端。近些年,一种通过把传统分公司改造成为在大企业品牌下的属地化公司的市场发展模式,为越来越多的业内领导所推崇,即将传统的分公司改造成为一个由经营者群体控股,品牌大院参股的多元投资主体。这种模式基本解决了传统分公司的固有弊端。在这方面,我们也准备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三、整合当地社会资源的模式。当前,在全国各地几乎都存在一些从事建筑施工的游兵散勇(业内称之为:地方游击队伍)。它们有的是为圆“老板梦”辞职单干的,有的是出了校门就干上了“职业枪手”,也有的是从改制企业中离析出来的技术、管理人员等等。在这一群体中也不乏管理、经营、技术等方面的精兵强将。我们在开拓外地市场中,就准备采取对“地方游击队”整建制地收编改造,通过整合地方的人才资源,打开新市场。
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如提升城乡建设品质、缩小行业发展的地域差距、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等等。然而,在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地都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给市场一体化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当前最为关键的是要解决好行业法规的健全和各地市场的规范运作问题,在这方面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已有不少业内的企业经营者,对行业局势的发展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并且在应对局势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虽然,这些创新的思考与探索,有些在业内还存在异议,有些也还不尽完善、不尽成熟,无论是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对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应该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上饶京宝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第二篇:转变教育观念 推进课程改革
转变教育观念 推进课程改革
当今的教育正由传统的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轨,按新课改理念,重新审视过去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我们不难认识到:广大教师必须就教育观念推陈出新,才有可能把课程改革工作落到实处,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现将笔者在教育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转换角色,规范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作为教师首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身份。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辅导者、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1.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辅导者。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结合现行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长流水”, 依照现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原则,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2.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引导的内容不仅仅只有知识的掌握,还应包括学习方法、思辨能力、团结协作等多面的知识。引导时以启发学生为主,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不要立即告诉答案,而是要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引导还可以用一种激励的方式,当学生被困难吓倒时,教师不要拖着走,而是要激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们不断战胜困难,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3.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一个必须注重的环节,就是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即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如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较为广阔的空间。
4.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兴趣,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倾听学生心声,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的互动交流,才是认知的交流,有价值的交流,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真正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摒弃旧的学习观,树立新型学生观
旧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应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教师也只是把学生看成装知识的容器,将现成的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行了,这种教学观念严重妨碍了学生心智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要求把学生当成独立的,会思考的动态的人来教育,它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应当是培养具有个性、创造性,会不断学习新知识的人。我们也应顺应正确的时代潮流,不再把学生看成被动的受教育者,而应自始自终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然后因材施教。总之,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畏挫折和困难,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勇于实践,那么,新课程终将结出丰硕之果。
第三篇:机制改革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与体制
机制改革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与体制
【字体: 大中小】
时间:2010年05月10日作者:出处:金融时报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也正在顺应形势变化,谋划经营模式转型,试图改变过度依赖资本占用高的批发性信贷业务的状况.日前,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周昆平博士接受《理论前沿》周刊专访,就此发表看法.他认为: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转型还只是表象的;下一阶段,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真正实现转型必须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配套改革.商业银行依靠单一信贷业务发展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 记者:当前,商业银行都在力图改变依靠单一信贷业务发展的传统经营模式,日益将视线转向新的盈利模式.您认为是哪些因素在推动着这一变化 周昆平:从外部发展环境看,有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后,由于新能源和低碳经济等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因此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的动力不足,世界经济很可能进入一个低增长的时代,这必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还面临着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因此未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存在着较大的压力.而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信贷推动型模式,一旦经济放缓,信贷业务增长也将呈现同步放缓的势头.二是金融脱媒时代的到来,更多的优质大型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股票,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来筹集资金.此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有潜力的小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造成显著的双重冲击.三是随着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在一浪高过一浪的金融创新过程中,电子货币的出现对现行以纸币为核心的支付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网络技术使得交易双方的空间距离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通过网络直接交易的系统成本也越来越低,在理论上任何一个网络技术公司都可以承担这一任务.传统银行将逐步丧失在资金来源方面的资本优势及资金运作方面的优势,这必将限制了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快速增长.四是商业银行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主体,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基准利率,再贷款,信贷政策和汇率政策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或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和投放节奏,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所有这些举措都会从不同方向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和成本,尤其是实施紧缩政策时会明显限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影响商业银行“以量补价”策略的实施,制约商业银行靠利差增加收益.从内部资源来看,资本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关键瓶颈.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银监会逐步提高了银行业的最低资本要求,并对核心资本补充和发行长期次级资本债务提出更高要求,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提高到10%(大银行好像已经到了11%和11.5%)和7%.从“后危机”时代国际银行业资本监管的趋势分析,我国银行资本监管标准的提高今后不但不会停止,还将继续加强.近年来,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都出现了下降.一方面,信贷超常规激增迅速稀释了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另一方面,由于利差逐步收窄,使得商业银行通过盈利留存补充资本的速度,远难匹配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速,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内源资本遏制资本充足率的进一步下降.此外,拨备覆盖率的提高也挤占资本金,使得补充资本充足率的资金受到挤占,进一步恶化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新的发展环境和自身资源都说明了信贷业务将逐步萎缩,一般银行存款对个人客户的吸引力下降.因此,商业银行不得不将视线转向新的盈利模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记者:近几年来,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银行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营转型也在向纵深发展.您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哪些现实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关注 周昆平:我们应该看到,一是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信贷依存度依然偏高,非信贷依存度仍显不足.尽管2006~2008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年均增长55.2%,但占总收入的比重依然徘徊于10%左右,这中间还不排除一些商业银行
片面追求中间业务发展,将利息收入转化为非利息收入的可能.二是盈利模式仍然相对单一,利润综合调控能力有限.由于高度依赖信贷,因而在存贷款利差收窄和银行议价能力下降等不利因素下应对能力下降.特别是2009年.银行天量贷款并没有带来利润的大增,市场人士普遍预计,2009年银行业信贷以30%多的速度增长达到9.6万亿元,但在净息差大幅收窄以及2008年利润高基数的双重作用下,业绩普遍增速将放缓,“业绩无特别亮点”已成业界普遍预期.据业界预计,2009年上市银行平均净利润增幅在10%~18%之间.三是管理的个人资产中大部分仍然是储蓄,目前,商业银行管理的个人资产中,储蓄占比超过80%,也显示了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还处于萌芽阶段.四是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收入以及海外资产和收入占比依然较低,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国际化还处于初级甚至起步阶段.记者: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确实还任重道远.究其原因,除了金融市场仍需培育,制约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法律,制度还需加以完善之外,商业银行自身又有哪些做得不够的地方 周昆平: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实质是商业银行业务,利润和价值增长的各种经营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的转型,是商业银行对外部资源,包括金融市场,业务领域,客户价值取向的转型;也是商业银行对内部资源,包括组织,财务,渠道,运行,人才等资源的配套调整和转型,以此来实现业务规模的扩张,盈利能力的提升和价值的增长.也就是说,外部环境是经营模式转型的先决条件,但内部资源配置是经营模式转型的基础,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不仅仅是确定业务发展方向或者是客户的定位,而是必须进行体制机制等适应性改革,进行组织以及资源的调整,否则是无法实现根本性的转型.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体制机制还存在诸多亟待完善之处.比如,我国商业银行仍然沿用“块块”的传统管理模式,考核依然采用综合考评制,考核项目繁多,尽管有“转型分值”,但分值不重,有些可以忽略,在这种架构和考核体制下,分行行长首要任务是抓“大分值”的传统信贷业务,更注重短期业绩,转型成为“长期的目标”被高高挂起.近年来,虽然许多银行成立了直营中心,但是这些中心基本上是产品研发或是管理为主的成本中心,不具体负责市场营销,核心客户和客户经理仍在分行.这种体制造成推动转型业务的“权,责,利”仍然在分行,只要分行缺乏动力,转型业务就很难真正开展.即使某些中心是“利润中心”,如私人银行中心,资金运作中心等,但往往在利益的分配上与分行的没有理顺,造成总行与分行“争利”现象,挫伤了分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约了业务的迅速发展.此外,在“块块”管理模式下,总行也难以驾驭注重短期利益,经营目标与总行相左的分行经营行为.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必须进行体制机制的配套改革 记者:在您看来,商业银行为了实现根本性的转型,下一阶段需要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哪些配套改革呢 周昆平:首先,必须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客户为中心,专业化,协同性的垂直型组织架构在国际银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组织架构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有力地支撑了国际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转型.我国商业银行尽管也认识到条线经营管理的好处,也在进行局部的改良,但由于这种改良不是根本性的改变,必然产生“条”与“块”不可调和的矛盾,使改革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彻底体制机制改革,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从总行到分行自上而下的,以专业化,协同性的垂直型管理的组织架构.只有这样才能在组织上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顺利进行.第二,需要进行渠道的调整和运行模式的改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网点大多是操作型,注重操作的运行模式.网点是重要的营销服务渠道,但在现行运行模式下,一方面,公司业务,个人业务条线管理到网点层面就无法延伸到客户端,对网点也就无法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也无法对网点员工进行专业分工和专业化的营销服务指导.另一方面,网点重操作,轻营销服务,网点面积大量被银行挤占,银行员工忙于处理居民开户,存取款,代买基金,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等业务,无暇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难以对个人客户进行分层分类的服务,也就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的需求.因此,必须将网点运作方式进行改革,通过业务流程的再造和持续优化,将网点的操作性业务进行集中处理,使网点从操作型向服务型转变,将网点改
造成仅仅受理业务,并为客户提供金融解决方案的窗口.大量的操作性业务通过ATM机,多媒体,网上银行等让客户自己操作完成.第三,要建立与经营模式转型相适应的考核激励机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考核激励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公司业务和个人业务的考核激励大同小异,非银行业务套用银行业务的考核激励机制,适应个人业务,非银行业务的考核激励机制缺乏,挫伤了从事转型业务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建立和完善市场化,商业化,按照业务特性的差异化的考核激励机制是实现转型的重要手段.第四,建立和完善以利益驱动的部门间合作机制是经营模式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客户的金融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正在向多功能,综合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这些变化必然涉及到银行内部成员之间以及前台条线之间,分支机构之间的联动,特别是产品开发的协作机制.目前,内部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大多通过行政进行协调,成本高,效率低,成功率低,无法满足快速变化市场的需要以及成本集约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交叉销售和联合联动有效的,系统性的机制保障,改变目前仍然沿用的以行政为主导的利益协调机制状况,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第五,完善产品创新机制,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强化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制胜法宝,但目前商业银行的创新仍然由后台发起,产品体系仍然以传统业务为主,产品创新规模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时效性和针对性差.因此,必须建立以前台为主导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体制和机制,要充分发挥产品经理作为市场前端在创新中的源头作用,使产品经理成为新产品需求的收集者和提供者.要建立和完善以价值创造为主的产品和服务考核评价机制,始终保持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判断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模式是否需要转型的主要依据是,原有的业务经营模式是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否可以为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提升提供新的动力.除此之外,一方面,还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就是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要建立分层级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还要建立与经营模式转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的内控管理.总之,经营模式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商业银行内部进行系统改造,这样才能确保经营模式转型取得成功.
第四篇:扎实推进两级捆绑机制
扎实推进两级捆绑机制
努力创建平安无毒乡镇
——新店坪镇禁毒工作材料
新店坪镇人民政府
新店坪镇地处芷江侗族自治县西部,辖1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8万余人,是湘黔两省四县物质商贸中心,边贸活跃,流动人员频繁,社情复杂,禁毒任务艰巨。近年来,由于我镇禁毒工作基础夯实不力、基层网络建设薄弱、思路陈旧老套,禁毒工作十分被动。为了彻底改变我镇禁毒工作落后局面,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把禁毒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带着感情抓禁毒,真心实意创无毒的思路,积极开展 “无毒社区”创建活动,相继建立了“干部包保机制”、“领导责任追究制”、“两级捆绑机制”。特别是通过建立“两级捆绑机制”四结合为禁毒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我镇原在册吸毒人员仅有10名,多为无业人员,其中6名在强制戒毒,4名已远离毒品。
一、“两级捆绑机制”主要内容
“两级捆绑机制”是我镇在多年的禁毒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新的长效机制。
一是驻村(居)干部包村(居)捆绑,负责对各村(居)的禁毒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督促、确保整治到位。
二是由村(居)干部包组负责,做好创建工作。落实捆绑责任,包保到人,确保纵包到底,横包到边。通过实行”两级捆绑”,责任联带,既增强了捆绑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又便于捆绑人员及时发现基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予以解决。1
三是严格“两级捆绑机制”考核奖惩。按照全镇禁毒工作总体目标和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要求,制定了操作性强、奖罚分明的奖惩细则。对工作开展正常的进行表扬,并在年终进行物质奖励;对工作不到位、宣传教育不力、包保监控措施不落实而导致本村(居)、单位出现涉毒情况失控的,给予通报批评教育。
二、创新思路,坚持四个结合1、坚持“两级捆绑机制”与完善基层网络建设相结合首先,加强领导。对镇禁毒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和补充,由镇长亲任禁毒委员会主任,明确一名副镇长专抓此项工作,配备村禁毒专干19名、禁毒信息员205名,真正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镇上下配合抓”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加强了对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加了镇信用社、镇移动营业所、镇联通营业所、镇邮政支局等单位为镇禁毒委成员单位,进一步提高了禁毒工作整体合力。为了保证禁毒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了15000元的禁毒专项工作经费。
其次,精心部署。每年年初,我镇都召开综治工作会议,对上全镇禁毒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剖析,对当年禁毒工作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重要部署。同时,镇党委、镇政府与19个村(居)、18个禁毒成员单位签订了《禁毒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禁毒目标和任务细化其中,对照执行,进一步明确了各村(居)、镇属各单位禁毒工作主要任务。镇禁毒委还就当年的禁毒工作下发了工作要点,明确了全镇禁毒工作主要目标和工作思路,并将各项指标分配到各个村(居)、镇属各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
同时,加强督导。今年以来,在镇禁毒办经常性的进行督查的基础上,我们还成立了“禁毒工作督导组”,实行禁毒工作“每月一督导”,坚持每月主持召开一次督导情况汇报会,听取各村(居)、镇属相关单位的禁毒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从而有效促进了全镇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深化禁毒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2、坚持“两级捆绑”与禁毒宣传相结合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在禁毒工作中,禁毒预防是关键,我们一直把宣传教育作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和措施,紧紧抓住青少年、学生、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深化宣传层次,切实抓紧抓好,不断提高全民的识毒、防毒和拒毒能力和禁毒意识。近年来,各中小学校普遍开设了禁毒法制讲座和禁毒知识课,组织学生开展禁毒征文、演讲和制作手抄报比赛活动。全镇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加深了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形成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浓厚氛围。深化“禁毒宣传月“活动。在坚持经常性开展宣传基础上,在 “6.26”期间,围绕 “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的宣传主题,采取举办“禁毒文艺演出”、上街宣传咨询活动、刊出《禁毒专刊》、举办禁毒知识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切实掀起禁毒宣传的高潮,营造浓厚的禁毒氛围。同时,各村(居)、单位结合各自实际,组织人员走村串户,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禁毒宣传活动,如居委会在2007年3月8日,邀请群众喜闻乐见的镇傩堂戏剧团,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识毒、防毒、拒毒、禁毒的演出,到会群众达1000余人,并发放禁毒宣传资料800余份,让群众对毒品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大大提高了群众识毒、防毒、拒毒、禁毒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开展“禁种”宣传。针对我镇禁种工作这个重点,我镇禁毒办联合镇林业站、农技站,精心组织
人员,深入农村、山区,尤其是有种毒历史的部位,广泛开展“禁种铲毒”宣传,营造出“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3、坚持“两级捆绑”与四位一体帮教相结合按照“无毒村(居)保净土、染毒村(居)创达标”的要求,今年我镇加强了对各村(居)开展“无毒社区”创建工作的检查、考核,有效推进了“无毒社区”创建活动。为了确保禁毒工作落到实处,全镇实行了重点管理、跟踪帮教。一是对涉毒人员实行建档管理。镇、各村(居)委会对辖区内涉毒人员建立帮教档案,每人一袋,包括涉毒人员的帮教成员名单、帮教措施、帮教活动记录和帮教责任状。二是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的帮控。按照家庭、村(居)、镇、派出所“四位一体”抓帮控的原则,对每个未被关押的吸毒人员都采取了帮控措施,落实包保人员。对帮教对象做到“五知”即知基本情况、知主要社会交往范围、知家庭经济状况、知现实理想状况、知异常的活动时间和方向,通过采取一月一家访、半年一尿检等有效措施,帮助吸毒人员从心理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问题,净化周围环境,杜绝新生吸毒人员和减少复吸现象发生。三是实施跟踪监管,落实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理。吸毒人员流动性大,而且大部分吸毒人员是无工作、无住所、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增加了帮教管理的难度。镇里采取每月1—2次情报交流、每旬一次毒情排查等有效措施,实施对吸毒人员的跟踪监管,基本上杜绝了失控的吸毒人员。狠抓创建活动,巩固整治成果。通过落实杜绝吸毒、接茬帮教、禁贩禁种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了无毒社区的创建工作。
4、坚持“两级捆绑”与重点整治相结合一是层层落实禁毒工作责任。今年四月份,由镇派出所、镇
文化站、镇工商所联合与所有娱乐休闲场所签订了《2007年禁毒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场所参与禁毒工作的职责。
二是加强娱乐场所禁毒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近年来,镇禁毒办共举办全镇娱乐场所业主和从业人员禁毒知识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240多人次,极大提高了娱乐场所业主的自觉禁毒意识和从业人员禁毒业务水平。
三是加强娱乐场所的巡查工作。今年,在镇派出所对娱乐场所进行日常经常性检查的基础上,我们加大了对娱乐场所的检查监督力度。今年镇禁毒办、镇工商所、镇文化站一起对全镇娱乐场所进行了一次大检查;同时,镇禁毒办和镇派出所联合镇文化站、镇工商所经常开展娱乐场所明查暗访,及时查处和纠正娱乐场所的不规范经营行为,促使娱乐场所的禁毒工作走上了经常化、正常化、规范化轨道。
通过“两级捆绑机制”的实施和运用,目前我镇禁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全民禁毒意识逐步增强,禁毒工作深入人心;学校始终保持没有吸毒现象的良好局面; “无毒村(居)”达到80%;镇区“无毒社区(居委会)”达到100%;镇外毒品渗透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全镇没有新增吸毒人员,杜绝了复吸现象。
第五篇:最高法院依法扎实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
最高法院依法扎实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
为认真贯彻中央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改革涉诉信访工作机制,切实把涉诉信访问题解决纳入法治轨道。最高人民法院涉诉信访机构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就《若干意见》相关问题,回答了本报记者提问。
记者:请介绍一下《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负责人: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突出强调切实把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提出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健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
为落实中央改革涉诉信访工作机制的要求,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实际,最高人民法院起草了《若干意见》,提出了在继续贯彻落实“强化群众观念,坚持源头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工作重心下移”这“四个必须”,以及“预防评估、约期接谈、责任通报、多元化解、案件终结”这“五项制度”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完善“诉访分离”工作机制、建立巡回接访督导机制、创新网络信访办理机制等改革举措。
人民法院依法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既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配套中央改革决策的必然要求,又是坚持司法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不仅有利于从制度机制上倒逼人民法院提高审判质量和水平,确保当事人合法诉求及时得到解决,而且有利于从制度机制上推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施社会治理,更好地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最高人民法院将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严格执行中央改革的决策和部署,狠抓《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坚决破除涉诉信访改革过程遇到的困难和壁垒,从而尽快把涉诉信访问题解决纳入法治轨道。
记者:中央关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实施诉讼与信访分离,请问人民法院如何加以落实?
负责人:《若干意见》提出了“诉访分离”,明确界定了“诉”与“访”的概念。“诉”,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可以按照诉讼程序解决的诉求,一般包括起诉、上诉、申请再审、申诉等。“访”,是指信访人诉讼权利已经丧失或者充分行使完毕,仍通过来信来访等形式向人民法院表达意愿,反映与诉讼有关但不能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问题和事项,或者违反诉讼程序越级向人民法院反映诉求。为拓宽受理渠道,实现归口办理,目前,人民法院通过信访大厅接待来访、受理申诉来信、网络办理信访三种渠道,保证当事人信访申诉表达畅通无阻。
记者:《若干意见》提出创新网络信访,开展视频接访,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负责人:今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官方网站正式开通“网上申诉信访平台”,实施“网上受理、网下办理、网上反馈”,引导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反映诉求,确保当事人足不出户也能信访申诉,从而切实减轻群众诉累和北京及省会城市的流动人口压力。截至3月19日,“网上申诉信访平台”申诉登记数量576件。计划在1至2年内,实现四级法院联网。同时,为配套网络信访,最高人民法院将实行远程视频接访。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也将制定时间表,通过网络信访、视频接访,逐步把网上申诉信访作为解决群众涉诉信访的主渠道。
记者:申诉信访群众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反映的诉求能否得到及时公正处理。请问这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负责人: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对申诉信访实施分类处理,规范流程办理,加大审查力度,确保办理质效。对不属于人民法院职责范围的,告知向有关部门反映。对不符合受理要件的,及时告知补齐材料。对申诉反映的诉求,依法审查甄别,提出处理意见。对审查发现原审裁判确有错误的,依法启动再审程序。对已经多次审查,原审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并无不当的,明白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已经丧失或者充分行使完毕,并做好释法明理和教育息诉工作。对经多次说服教育,仍不肯息诉罢访的,人民法院将按照中央政法委有关案件终结的规定,不再登记、通报、办理,并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及基层组织做好教育帮扶和矛盾化解工作。
记者:人民法院在加强源头治理、减少申诉信访方面,有什么新措施?
负责人:近年来,申诉信访案件明显呈现“两头小中间大”态势,需要再审改判和当事人纯属无理缠访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信访案件都有这样那样的审判瑕疵。究其原因,主观上部分法官预防意识不强,导致群众不满;客观上目前“案多人少”现状困扰法院工作,有的法官每年结案上百件,难以保证所有裁判质量。为解决审判瑕疵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已经起草了《人民法院审判瑕疵处理办法(试行)》,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出台。今后,对于因审判瑕疵引发当事人上访的,人民法院将追究承办法官和相关人员责任,从而在源头上保证裁判质量。
记者:《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就地接访督导机制,着力推动重心下移,请问这一改革措施如何落实?
负责人:最高人民法院已经设立两个巡回督导合议庭,开展巡回接访,高级人民法院也要设立督导机构。巡回督导合议庭主要督导办理重点疑难案件,如长期反复申诉案件、自残或伤人极端信访案件、媒体广泛关注或者网络炒作案件,以及涉及到政策制定等多方因素,而需协调有关部门统一解决的案件。此外,还将通过暗访接待窗口、走访信访群众、约谈相关领导等方式,查找涉诉信访落后地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督促及时整改。
记者:《若干意见》对依法维护涉诉信访秩序,提出了什么具体要求?
负责人:按照“属地办理、分级负责”基本原则,申诉信访案件主要依靠属地、属人法院化解。对于当事人而言,不管信访事项是否有理,均应采取合法形式表达。对于以信访为名制造事端、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或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人民法院将配合公安机关依法惩处,以维护正常信访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