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中小型企业研究的调查报告
在这个寒假,我们小组成员分别在各自所居住的地区进行了企业财务情况的调查,在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经过发展期的资本积累,投资者开始考虑企业的经营方向,并深层次思考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产品结构等方面如何进行转型,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事实证明,各种关键时刻的转型对中小企业来讲,既是风险,更是机会。
在对企业的部门设置、人员个数、明细分工等做了基本调查后,主要针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做了详细了解。在财务任职人员方面,我们将企业的财务人员设置、帐册设置、核算状况等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包括
1、岗位设置状况,是否设有总账、出纳、保管.2、人员素质情况,包括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等。
3、账册设置情况,包括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成本核算是否准确、真实。
5、抽查主要原材料、产成品、现金是否与账面相一致。
由调查结果可知,企业一般都设有如下部门: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全公司协调,包括制度、接待、会议等,属于公司中心决策部门;人力资源部:公司人事、培训、劳资、考勤、保险、职称等; 财务部:费用收支、预决算、工商税务等; 生产技术部:公司生产技术管理、技术革新、设备维护检修费用、质量监察监督;计划营销部:市场营销、经营、客户服务等 ;安全监察部: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在财务部门中,分别设有: 税务会计:负责公司财务核算、税务申报以及财务分析工作。成本分析会计:负责公司的成本分析、计划、控制,定期向总帐会计、财务经理和公司领导提供当月的成本计算报表、分析报告,对照成本标准找出成本升降原因,提出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应付会计:负责货款和费用的审核,发票的入账工作。销售会计:对公司的收入及时入帐,并进行销售核算及时跟催应收款,加强货款回收,防范坏账风险。主办会计:全盘账务处理、财务分析与财务、费用审核工作。出纳:负责现金收支与银行结算管理。事业单位无岗位设置不全,规范占有率达100%,企业岗位设置规范占有率达80%。单位账册设置齐全达100%,记载及时达90%,账册相符达100%。企业账册设置齐全占调研户的64%,记载及时达40%,账实相符达10%。单位报销票据核实准确、真实率达95%,企业报销票据核实准确、真实率达30%。
当然,在对企业的调查报告这中,我们也能看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凭证附件不齐、原始单据不规范、报审制度不严格。
2、不严格按现行权责发生制核算,说明财会基础工作有待加强,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银行存款帐户未按开户行、帐号分明细,未定期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存在管理漏洞。
4、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每个产品品种没有实行目标成本制度,成本责任制。没有建立成本考核奖惩制度成品库帐,原材料库帐与财务科帐不一致,成本计算缺乏准确性。成本计算单元主要材料耗用量,无法对成本升降原因进行定量分析。
5、借款利息未预提分摊,影响当期成本费用均衡计算。
6、材料领料单填制不规范,有的无申领人、无用途。甚至出现库管员代填发料单。
7、记帐凭证的原始单据不正规,有的收入用缴款单或其他单据为据。
8、未建立半成品加工核算帐务。
9、借款单、收据、报销单的报批制度未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传阅,保管不健全。
企业的生存要靠完好的制度,只有规范了企业财务的管理,才能在中国多样化格局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1、盘活存量:及时清理收回应收款项;清理固定资产,对用的固定资产变现。
2、加强银行存款管理;按要求分设明细帐;按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由会计勾兑,出纳清理未达帐。
3、编制资金计划(季或年)表,便于灵活掌握和调度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4、调整借款结构,降低筹资成本。
5、建立“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即:以市场为导向,成本为基础,盈利为目的。
6、测算每个产品的目标成本,对每个品种的制造成本准确计算,对亏损严重的品种暂停生产。
7、在掌握每个产品的制造成本上,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对适销对路,盈利较好的品种要注意扩大生产。
8、建立建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从材料购、消、存,到产成品入库、销售等整个生产销售环节制订相应的控制,稽核制度,严格执行。
9、建立成本目标考核制度。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部门、个人后,要及时对实际成本进行考核,并给予一定奖励,鼓励人人参与成本管理。
10、以财务科为主,不定期对成本核算过程进行核对,分析差异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11、建立“一枝笔”审批制度,严把开支关。
12、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收支有合理依据,帐帐相符、帐证相符、帐实相符。
13、严格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核算要连续、系统、真实。
14、设立总会计师,加强对财务的稽核,及时堵漏洞。总领财务管理工作,做到职权结合,加强和提高管理水平。
15、聘请常年企业顾问,不定期对财务核算管理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签,提高报表使用的可信度。
调查所现实的一系列数据充分显示了财务管理及财务管理者的重要性。财务管理者从资本市场为企业筹措资金,即从投资者手中取得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银行信贷及各种短期有价证券,把它们投向企业决定经营的项目中去,变成企业的实物资产。通过企业的经营和生产得到净现金流量,其中一部分再投资于企业,另一部分作为给投资者的回报分别给予股东和债权人。此外,企业还要依法向国家纳税。上述资金在金融市场和企业之间的转换和流动正是财务管理所起的作用。
财务管理人员把企业的筹资、投资和资金分配的决策做好,企业在生产和营销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可获得资产的较大增值。企业有较强的财务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反之,企业会发生财务桔据,资金难以为继,甚至有破产的危险。我国企业由于投资决策的失误,加上较重的债务负担和高资本成本,无法继续生存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在市场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企业是国家经济的细胞,企业财务实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及财政结构,也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构成我国经济基础的大中型企业尤其如此。企业资本的构成、债务比例的大小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大部分企业债务比率较高,则经济发展的些微停滞会引起大批企业破产,导致经济的更大波动。所以在国家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等外部环境下操作的企业财务管理反过来也会对市场和宏观环境产生影响,我们必须对此予以重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壮大最缺乏的资源是资金。财务管理对资金的计划、控制和管理可大幅度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达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目的。同时企业筹资的需要也促使金融机构设计和创造更多的金融工具和筹资手段供企业选择,推动了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都是对尚未发生的未来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资本预算,筹资计划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这就增大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而且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是相互关联的,整个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官既要有财务理论分析和数据的支持,还要有人的正确判断和决策,而判断和决策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实践和知识的积累。
企业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如流动资产管理、信用管理等可由财务管理人员分工负责,但有关长期投资、资本结构和筹资方案等重大决策必须由企业的最高决策层——董事会或由董事会委托的总经理来作出。因为这些决策的正确与否将大大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从而影响企业价值。
虽然这次只是一次小小的社会实践,却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此次调查将激励我们学好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篇:关于我国中小型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小型企业和企业文化进行界定,引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涵义,说明企业文化建设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具有多重意义。文章重点对我国当代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中小型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正确的理解与认识;企业缺乏与自身融合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能体现"以人为本";不能使员工有归属感。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既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又能为广大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 ;企业文化 ;建设
目 录 中小型企业的界定与企业文化的涵义.......................................1 1.1中小型企业的界定......................................................1 1.2企业文化的涵义........................................................1 2 建设企业文化对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意义.....................................2 2.1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 2.2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具有激励作用......................................2 2.3增强员工有归属感,进一步吸引人才......................................2 2.4提高中小型企业效益使其适应市场竞争....................................3 3 我国当代中小型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3 3.1中小型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正确的理解与认识....................3 3.2模仿与生搬硬套造成无法与企业真正的融合................................4 3.3不以人为本,不能体现人文关怀..........................................4 3.4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文化难以实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5 4 改进我国中小型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5 4.1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5 4.2提高员工素质培育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6 4.3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归属感...............................6 4.4建立适合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文化..........................................7 结 语...................................................................8 致 谢...................................................................9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小型企业的界定与企业文化的涵义
在现代经济中,中小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企业文化已经上升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企业文化不仅反应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组织特色和管理特色,更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群体规范,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当代文明的生长点。在我国企业中,中小型企业无论是在数量、地位还是规模等各方面都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正确的企业文化构建能够为我国中小型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赋予企业浓郁的文化气息,使得自身的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为自身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研究企业文化理论,推进我国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在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2007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中小企业单位数为1802多个,占总数的93.22%;他们创造的工业产值是48578.61亿元,占总产值的49.82%。[1]同时,中小企业还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经济活动逐步社会化、虚拟化、网络化、电子化,这必将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21世纪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中,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1.1中小型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国际上,有的学者从统计的需要出发,依据企业雇拥员工的多寡,提出了划分大、中、小企业的相应参考标准:雇员在1-9名之间者为微型企业;雇员在10-99名之间者为小型企业;雇员在100-499名之间者为中型企业;雇员在500名以上者为大型企业。然而,在实际操作上,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标准,在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着不同的标准。另外,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其规模在划型上差距也会很大,各国中小企业在规模上往往不完全具有可比性,1999年我国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进行了修改,以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为主要指标,将企业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大类。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5000万以下的为小型企业。[2]
1.2企业文化的涵义
从广义来说,企业文化既包括一个企业的物质文化,也包括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正是因为对企业文化涉及范围理解的差异,在企业文化学界出现了不同的流派,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应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有人把企业文化细分为生产文化、技术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福利文化、文娱活动文化、环境文化等若干分支;也有人把企业文化定位在精神和行为方式层面。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作为管理范畴的一个概念,不可能面面俱到,如定义过宽,不利于问题研究的深入,只能以企业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从企业文化的理论奠基者和倡导者的有关论述看,他们尽管对企业文化的表述不尽一致,但基本上是从狭义的角度定义企业文化的内涵的。可见,企业文化作为特定的管理概念应专指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价值体系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这些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渗透并体现在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中,构成企业的精神支柱,形成企业的惯例、传统。综上所述,可以对企业文化作如下定义: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与创新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3]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管理思想的发展与创新,确立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符合人性发展规律和企业运作规律的价值形态,并把这种理念转化为具体工作行为的管理措施。[4] 建设企业文化对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有利于企业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从整体上看企业文化建设水平还相当低,抓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如果一个组织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那么它内部的小环境就比较和谐,员工的人际关系就比较好。[5]员工身处其中受到感染,具有执著的事业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把对企业的发展与自己的成就密切连在一起,从而能够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工作。那种彼此之间互不服气,为权力、奖金、工资争斗的现象就比较少,工作绩效自然提高。同时,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内,员工的贡献能够得到及时的肯定、赞赏和奖励,从而使员工产生极大的满足感、荣誉感和责任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激励效果显著。
2.2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具有激励作用
只有从人的内部进行激励才能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恰当的精神激励比许多物质激励更有效、更持久。对员工来说,优良的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内在激励,它能够发挥其他激励手段所起不到的激励作用。[6]例如,企业文化能够综合发挥目标激励、领导行为激励、竞争激励、奖惩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的作用,从而激发出企业内部各部门和所有员工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同时也成为企业发展的无穷力量。
2.3增强员工有归属感,进一步吸引人才
企业的人才争夺战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企业文化。企业对人才的争夺真正体现在不同企业文化的竞争上。各种人才通过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的了解,认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很多人才都是因为青睐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而选择进入该公司的。[6]
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物质不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们不全是经济人。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可知,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物质需求是最底层的需求,当物质满足了之后,就会有高层次的需求。此时物质利益对他的吸引力就非常小了。因此,作为企业,单纯靠高薪,高待遇是不容易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因为只凭借高薪是无法满足他们高层次需求的。只有企业文化才会对他们起到很强的吸引作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有归属感的员工往往工作更加努力,他们的稳定性更高,更容易让客户感到满意,能够对企业的表现和长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4提高中小型企业效益使其适应市场竞争
企业文化能够满足员工精神的需要,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加员工的归属感,这样,直接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效益;企业文化热的兴起,是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企业文化的营造,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企业的知名度、商业信誉、品牌等企业形象因素在市场竞争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知名度高、信誉卓著、品牌影响大的企业,总是能够在竞争中占据独特的优势,获得其他企业望尘莫及的销售业绩。中小企业靠什么形成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良好形象呢?这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理念决定企业形成良好的理念形象,先进的企业文化制度层必然培育出良好的行为形象,而优秀的企业文化物质层则对塑造良好的企业视觉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设充满个性、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我国当代中小型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企业文化的知名企业,如海尔、联想、华为、福田等。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尽管如此,由于我国各个企业历史发展状况不一致,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大多数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3.1中小型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很多企业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外在形象设计。[7]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在这方面存在对企业文化理解上的误区。他们认为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在表现形象,所以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业标语口号的斟酌、企业标识的设计上。例如,有些企业从办公楼到生产园区,从厂部到班组,到处都张贴或悬挂着诸如“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之类的标语口号;还有很多企业设计了精致的厂徽、统一的厂服、僚亮的厂歌、鲜艳的厂旗,企业的外在形象可谓被设计得淋漓尽致,但他们只简单地将企业文化等同于形象设计,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把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也没有把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
多数中小型企业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寄希望于通过举办几场球类比赛,搞几次文艺演出,放几场电影,组织几个职工俱乐部来达到塑造企业精神的目的。事实上,文体活动的开展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表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些表层活动,而不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不用企业精神塑造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是不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的,也就更不可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我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混淆起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是宣传部门、工会的事情,这种观点在国有中小企业中尤其普遍。[8]另外,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机构设置较少,经常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归属于同一部门管理,但是由于许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刻,经常 将二者混为一谈,这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不利。
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规章制度,只要制定出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员工学习、了解并严格实施,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可大功告成,企业精神也就可以培育起来了,企业的文化氛围也会逐步地形成。尽管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但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不是文化建设的全部,绝不能将二者等同。[8]
3.2模仿与生搬硬套造成无法与企业真正的融合
我国中小型企业一般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或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创立的,她所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成功加入WTO,原有的企业文化在内容上、形式上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企业的发展、进步显示出了滞后和阻碍作用。
在内容上表现出千篇一律、众口一词,“团结”、“求实”、“奉献”、“创新”、“开拓”、“进步”等等,既无时代特色,又无企业特色。尤其突出的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即企业精神的塑造和培育上,出现的“八字方针”或称为“八字经”的现象。如许多企业的企业精神大都是“团结、求实、开拓、创新”。有的企业有些变化也仅将其中个别词变换一下,比如将“开拓”换成“拼搏”、“创新”改为“进取”之类。“求大同,存小异”。据调查资料表明,仅“团结”,“求实”一词的使用频率就超过51%。企业精神是企业个性特征具体生动的反映,如此“八字方针”、“八字经”的企业精神,一笔抹煞了企业的个性和特色。不是说“团结、求实、开拓、创新”不好,或其它的8个字不好,而是说形成了“八字方针”、“八字经”的僵化模式,导致“雷同化”不好。这样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建设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3.3不以人为本,不能体现人文关怀
当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时,“人”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便日益突出,人自身的价值和潜力也就越来越被重视。管理的中心由对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的开发和管理上,“以人为本”成为管理理念,人们开始真正认识到:人是最宝贵的资源。
现代企业文化强调人性管理的方法,强调企业以人为本,强调科学的管理方法要符
[9]合人性,有助于人性的发展。然而,在中小企业生产管理中都没有体现出这种人性管理。第一,中小企业大都为个人所有,经理人把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视为员工与自己简单的劳资关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第二,中小企业推行的是“家长制”,员工仅被视为企业经营中的一个环节,在企业内部,一切都是企业所有者说了算。第三,中小企业以“个人主义”价值作为中心,在用人及对人的判断上,往往是企业所有者随心所欲,凭个人喜好,凭远近亲疏,因而难免失去客观与公正。而且对于白手起家的中小企业来说,企业家表现出强烈的“英雄主义”,视自己为企业的“英雄”,以牺牲员工的正常发展来满足“英雄主义的心理”。
“以人为本”是在管理中相对于“以物为本”而提出来的,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人在各种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人为本”则要回答如何挖掘个人和集体的潜能,调动个人和集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以人为本”提出了目标和任务,“以文化人”则要解决过河的船或桥,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以人为本”是管理观念的根本变革,也是检验企业是否形成了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我国大多中小型企业只顾效益的提升,不顾员工的利益,忽视员工的内心感受,并不能做到以人为本,不能够在“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指导下建设企业文化。3.4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文化难以实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归属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那种被企业需要、尊重的感觉会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当企业有经营困难时,有归属感的员工更能不离不弃、共渡难关。一旦员工对企业产生了“依恋心”、“归属感”,就会撂不下手中的工作,离不开合作的团队,舍不得未完的事业。如果员工对企业不信任、欠缺对团队的归属感,他们就不可能会以在团队中工作为傲,工作的热情和实力都不会被完全激发,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只会“做完”工作而不是 “完成”工作;为了确保竞争和发展,就会有另一种情况随之产生,那就是企业的流动性会相对增大,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就得不到保障。
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强调以共同的价值观念与优良的企业环境实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归属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来源,是企业战斗力的保障。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经营管理大多以家属成员为核心,而对于外来成员,很难获得相应机会,因
[10]而也就难以对企业有归属感。在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企业之间的外部交易无规则可循,企业与企业的交易通常转化成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交易时,一旦员工掌管业务,与供应商或者客户之间建立起牢固的私人关系,他就具有控制和要挟企业的能力。由于企业的外部交易变成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往来必然存在交易过程中所有者与经办人员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经办人员徇私舞弊,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不可避免。而对于丝毫没有归属感的员工,一旦拥有关系资源,往往另立山头,抢走客户,使企业蒙受损失。改进我国中小型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构建不像制定一项制度、提出一个宣传口号那样简单,它需要企业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长期的总结、提炼、倡导和强化。[11]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又实事求是地借鉴了西方企业文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对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认真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已成共识。我国中小型企业必须针对自身现状,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4.1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企业高层人员对弘扬企业文化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任何先进的意识和行为总是先在少数人身上表现出来,然后通过他们带动基层的职工,逐渐成为大家自觉的意识和行为规则,这就是企业文化。有很多优秀企业文化的诞生都缘于一位杰出的企业创始人或高层管理者。[12]著名学者埃德加·沙因在《企业文化与领导》一书中认为:“组织创建者的假设是组织文化产生的来源之一,领导者在企业文化的形成方面起领导作用;企业的高级成员会通过日常的谈话,企业的特殊庆典、仪式反复讲述企业自身的重要价值观念;企业高级成员的更迭会削弱企业文化力量,甚至改变企业的文化。” [13]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都是“白手起家”,从小作坊发展起来的,并且是靠经验的积累来管理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普遍不高,而企业的领导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和建设者,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企业文化又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领导风格。因此,企业领导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能力以及深化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企业文化各部分内容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步人良性发展的道路。4.2提高员工素质培育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提高员工素质,培育团队精神应该注重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性,在上面的论述中强调了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巨大作用,但不是说企业的文化建设靠领导者自己是能够完成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幸体是员工。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员工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员工了解自己企业的文化,逐步使企业文化深人人心。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员工的素质会比其他大型企业的员工素质低,这是中小型企业的先天来决定的,但是企业一定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员工的素质,而不是任
[14]其发展,不管不问,否则企业文化建设是无法持续推进的。在员工广泛参与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的深人,通过文化建设地不断推进,逐渐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全民参与”与“全民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
4.3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归属感
人创造文化,文化也改造人。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文化创造的主体,而且也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而在实施学习型组织战略的过程中,学习的核心也是人。[15]因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在制定决策时优先考虑人的因素;充分重视人的价值,把人放在积极、主动的位置上,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关心人、依靠人、培养人和造就人,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热情和进取心,使之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企业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并真正把个人的前途和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同时,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因为需求是人的行动的 动力源泉。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被广大员工真正的了解和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准绳;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必须围绕提高员工素质来进行,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导向、教育和约束等功能,从而使得员工具有归属感。
在海尔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位姑娘在海尔的洗衣机一分厂工作,她19岁的时候走进海尔集团,这个姑娘的名字叫王俊晟。她接受3年海尔文化的洗礼,3年之后得了疾病,被诊断为白血病。就在她将要离开人间的时候,她跟她的亲人提出她最后的一个愿望:她要最后再看一眼她所工作的海尔。就在她去世之后,她的家人让她的灵车在海尔的大门口整整停了15分钟。[16]这说明了什么呢?只有一点,就是海尔文化的魅力使得海尔人这样热爱这个集体。
在海尔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位进入海尔工作的大学生,在一段短暂的时间之后离开海尔,到深圳的一家非常著名的大企业集团当了部门经理。可是不久,他就给张瑞敏总裁写了一封信,他的信上说,我现在在深圳的这家公司工作,收入很高,但是我总觉得我缺了点什么,我仔细地想缺什么?缺的是文化,缺的是团队精神,缺的是透明的人际关系。[16]
通过第一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以致于那名女工在临死前都要再看一眼自己工作的海尔。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魅力是非常大的,它的力量确实超出想象。案例二中的那个大学生只在海尔工作了一段短暂的时间,他通过对比最终发现了海尔文化的真正的魅力。他虽然在大企业做了部门经理,收入很高,但他却还对海尔的文化念念不忘。在海尔那个文化氛围中,员工的离职率是非常低的,这全得益于海尔优秀的企业文化。
我国中小型企业应该向成功建设企业文化的大企业学习,借鉴他们的优点,学习他们“以人为本”的精神,经过与企业自身的融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使得员工真正感受到满足,真正具有归属感,从而才能够为企业真正的奉献自己。4.4建立适合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多种类型,如服务型企业文化、学习型企业文化,家庭型企业文化、科技型企业文化、参与型企业文化等,每种企业文化都有各自的特点。[17]中小型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主动借鉴大型企业企业文化的优点,选择适合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文化类型。
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讲,中小型企业没有强大的资金做后盾,效益也没有大型企业好,由于我国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所具有的员工少,家庭氛围的营造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家庭型”企业文化很适合中小型企业;“学习型”企业文化也以其独特的优厚的学习氛围,员工可以得到培训,同样适合我国中小型企业。
“快乐工作,创意人生”是SAS作为对其“家庭式”企业文化的诠释,这不仅表现在SAS企业内部建设中,还贯穿于SAS市场拓展的整个过程。在SAS公司,公司上下始终致力于塑造家庭式的办公氛围,通过制度与文化的不断完善,为员工打造舒适、人性、有广阔施展空间的工作环境,保障每个人都能寻找到工作与生活的最佳平衡点。为了确保员工的满意度,SAS首席执行官Jim Goodnight博士成立了一个覆盖全公司各个主要部门的员工委员会,目的是帮助管理层更加了解员工。在人才管理上,SAS公司从不以短期业绩作为员工的惟一考核标准,而是专注于长期的目标,并且在团队组织的调整中,也是将市场变化、公司发展以及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三者相统一。SAS公司认为: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和选择,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培训支持,让员工快乐地工作,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使公司和员工达到双赢。
“家庭型”企业文化的突出表现在于营造家庭氛围。因此,无论是企业的经营思想,还是组织的规章制度,特别是激励与约束机制,都应以员工为核心,实行人本管理。只要把员工当作家庭主人,员工也会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有人以为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并非如此。“家庭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企业决策者的经营动机和长远战略目标。如果企业的经营宗旨是唯利是图,把市场当“赌场”,把员工当“赌具”,那么企业就不可能长期发展,也就谈不上建立“家庭型”企业文化了。反之,如果把员工当作企业主人,把企业的前途与员工的个人命运看成是一个有机统一体,那么企业不仅能长远发展下去,而且还会激发员工的智慧和热情,产生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实践证明,“家庭型”企业文化具有非同一般的魅力。目前,在人才管理方面,SAS公司目前已经拥有一支一流的管理团队和专业的本土人才,并拥有众多高端咨询、技术、行业性人才。随着SAS业绩的不断增长,SAS公司相继在全世界的51个国家开设了400多家办事处,几乎每一行业中均可见到SAS的身影,SAS独特的企业文化也随着其商业智能的普及被引入到各个角落。[18]
学习型企业是一种全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是一个对客户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管理网络系统;它强调学习加激励,不但使人勤奋工作,而且尤为注意使人更聪明地工作;它强调更大程度的人文化管理,通过学习提高群体智商,使每个员工活出生命的意义;它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自我超越,从而实现团体能力及利益的迅速提升。[19]
“家庭型”企业文化和“学习型”企业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前者以其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对员工的无限关爱是的员工团结有爱,共同奋进;后者则强调学习和激励,提高员工的文化和技术水平,能够很好的留住人才和提高企业效益,是适合中小型企业比较理想的企业文化类型。
结 语
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这是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特别是在当它的力量十分雄厚的时候,能够产生较强有力的经营结果,无论是在市场上的竞争,还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或是激励职工共同奋斗,企业文化均可以成为企业的指导思想。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前景,需要企业上下的关注和参与。我国中下型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借鉴大型企业的优点,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我们相信,我国中小型企业一定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致 谢
感谢我的导师,在她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指导下,我的论文才得以完成,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冷静开阔的思维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迪;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众多同学和亲友的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最真诚的谢意。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36.[2] 李忠诚,中小企业划分标准[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1(2):43.[3]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3-6.[4] 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3:18-19.[5] 牛春兰,浅论企业文化对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J],企业家天地,2007,3(9):23-25.[6] 吴鸣,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企业家信息,2005(5):97-98.[7] 秦梦华,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构建方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3(11):64-65.[8] 吴政,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4:17-18.[9] Freeman R,Gilbert DR.Corporate Strategy and the Search for Ethics[M].New York:PrentieeHall, 1988:77-79.
第三篇:中小型住宅调查报告
中小型住宅调查报告
通过几周来对住宅户型的调查和学习,我认识到了一些问题,现在与大家一起分享。购房者长久以来对我国单套住宅面积存在着很多误区:
例如有的购房者认为面积越大档次越高,舒适度越高。事实上,房屋合理的平面布局、房屋的档次、舒适度还表现在其房屋的内部装修、装饰、灯光、空调、气味、低噪声和器物的使用上。并且,当住宅的面积无限扩大,而居住人口很少是,许多面积都经常不使用时,居住者反而会感到空洞寂寥,减少了居住的舒适度。
有人认为大中户型的市场接受程度高,人们对大面积的住房一定比小面积的住房购买欲望强,但当购房者的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发生矛盾时,大部分人往往以购买能力来考虑所购买的面积,只有少部分的人会采用借贷或低首期高月供的方式来满足其购房欲望。
在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房价高涨的今天,小户型成为许多人第一次置业的选择对象是转型期现象。
据伟业顾问调查显示,对于小户型的概念,目前没有一个严格规范的说法,但北京业内人士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是,一居室销售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二居室销售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下,三居室销售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由于面积小,空间安排得相对紧凑,厅的面积在20平方米以内,卧室的面积在15平方米以内,无论一居室、两居室还是三居室,一般都只有一个卫生间。其特点是每个空间面积都比较小,但能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小户型的分布规律小户型的住户年龄两极分化的特点—年轻人和老年人,由于这两类人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的依赖性比较大,所以小户型对地带的分布,又会明显地表现出聚居性小户型多聚居在以下三类地区:一是闹市中心,包括CBD区域和市中心。第二类小户型集中的地方则是城市轻轨交通的车站附近。第三类小户型聚居地则是以工作为导向的。
2006年7月中旬,建设部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调整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发布165号文件。文件指出:
十一五”时期,要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自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小户型的出现是住宅市场的丰富、完善和补充,并且受人们需要独立生活空间倾向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小户型得到了热销。
但是小户型的开发中仍存在问题。
1、成本高。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造成土地价格偏高,使小户型的成本高。据不完全统计,小户型的成本比大户型要高出四分之一。
2、受二手房的冲击。
3、后期的物业管理及服务问题,包括停车位、治安、环境维护等。
4、由于设计方面的难度较大,造成产品本身存在许多局限性。5转手率高。
时下,由于小户型颇为热销,于是市场一哄而上,小户型项目盲目追风。只求户型小,却没有保障产品的质量,这时不对的。户型设计应该科学合理,避免小户型住宅内出现既影响“交通”又影响美观的“灰色空间”。“筒子楼”、“标房式”格局更是不合时宜的设计理念的体现。尽管缩小面积与增加功能通常相矛盾,但在功能的设计上须讲求科学与合理,务必满足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空间尺度(例如卧室不能少于10平米,客厅不能少于12平米,卫生间不能少于4平米),应走出以往设计中“暗厨暗卫”带给业主通风采光困难等诸多不便。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可或缺的功能区的设计和配备不应予以忽视,例如:洗衣机、冰柜的放置等,要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设计思想为指导。在产品品质上务必走出功能不完善、采光不充分,布局不合理,使用率过低等误区。而且,不少小户型项目应该在居住品质上应
走出忽视周边环境和小区内部配套设施致使很多小户性价比不合理的误区。
开发商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减少套内建筑面积浪费,减少公共分摊面积并且增加套内可用空间(例如:多设计飘窗,底层和顶层送露台,建高为2.2米以下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设置入户花园,将空调机安放处变生活阳台,设置空中连廊,顶屋设置坡屋顶阁楼,加大层高以扩大使用空间设置空中花园等)来增加自己项目的卖点。
在小户型建设的过程中,考虑到小户型的发展,开发商可以采用一种建筑技术,即小户型的面积设计可以无限地变为大户型,把三套并在一起就可以变成大户型。
总而言之,开发商不应因小户乃过渡性产品、长期回报率低以及利润空间较大户小而忽视其作为耐用消费品所必须具备的产品品质这一基本属性,也只有这样,开发商才能避免走入误区而被淘汰。
在购买小户型住宅时,要注意一些问题:
以发达国家和广东地区人均住房面积较高的城市的经验来看,小户型住宅的典型特征是:买的不住,住的不买。换句话说,小户型是典型的投资型产品。所以对于单个购买者必定是过渡性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牢记小户型是投资型产品,可以更多考虑性价比和实用率加权值,同时考虑几年后换房时旧房的市值。如果是投资性能差的小户型,即使现在离上班的地方很近,租比买明智。
专家分析,小户型要小而得当,不能太小,以保证足够的舒适度。首先是价格:中低收入家庭能接受的房价大都在30~40万元。有的小户型虽然单价不低,但由于通过降低面积从而很好控制了总价,赢得了中低收入家庭的青睐。其次是地段:根据调查,目前最适合开发小户型的地段,主要是让小户型的业主感觉上下班方便的地区。第三是交通配套:年轻的上班一族正处于创业阶段,对公共交通的依赖性比较大,所以距离公共汽车站、地铁站和城市轻轨站近(步行时间在10分钟之内)的小户型项目比较受欢迎。第四是投资回报率:小户型客户可以分为投资型与自住型两类。对于投资型客户来说,最关心的就是投资回报率;对于自住型客户来说,小户型是一个过渡性产品,若干年后小户型也会或租或售。
购买把握以下几项原则:购买小户型最终的用途在于投资升值,毕竟小户型是一种过渡性居住产品,购买者在将来都会进行二次置业,那么这个时候,手中的小户型是否易租好卖就是很关键的。因此,有关房地产市场部研究人士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小户型时不妨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考虑购买的户型是否具有升值潜力。购买中小户型的大多数是工薪阶层,属于首次置业,以后可能再次置业。所以在购买时应该考虑该地段的交通、物业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将来是否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2.周边交通、配套要齐全。北京城市版图广阔,在巨大的出租市场上,交通、配套这两大因素在其租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选择时关注这两点,是保证投资收益较高的重要因素。
3.户型格局合理,有效使用面积较高。户型格局合理与否,对于出租市场的租金高低有一定影响,但对于自住需求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小户型由于其面积小,如果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有局促的感觉,其居住舒适性大打折扣。
一、最好有一个朝南的阳台。七八十平方米的户型,室内空间不够宽敞,有一个阳台自然可以延伸一下室内空间,同时在南面就能保证可以在阳台上晒晒太阳,而且晒衣也方便。
二、卫生间是否采光。因为是小户型,开发商做户型设计受制的因素较多,在小户型中,经常出现黑卫的设计,购房者最好买那种明卫设计的卫生间。
三、户型设计是否紧凑实用。七八十平方米的面积如果再出现浪费的面积,使用起来空间就更有限,所以选房时,一定要看设计是否实用,最好选进深短、开间大一些的房间。
四、餐厅客厅是否实用,切勿贪大。最好餐厅客厅二合为一。中小户型面积狭小,关键要看是否实用。
4.最好选大社区的小户型,慎买纯小户型社区的房子。因为在大社区中,同样能够享受高品质的配套和环境,这样的小户型性价比很合算。
5.临街慎选。中小户型一般都处于较差的地理位置,在挑选时一定要注意远离街道,以免遭受噪音干扰。
6.找良好的物业公司。看物业公司的配套是否完善,能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房价比较划算。
通过这次调查,我很好地认识到了中小户型在我国的现况,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第四篇:关于中小型民办学校调查报告
中小型民办学校:在夹缝中求生存
民办教育对于中国而言,是一项既“古老”又“新颖”的事业。十几年前,当民办学校逐步进入公众视野时,不少公办学校多了几分竞争的担忧。谁能想到,十多年后的今天,不少民办学校尤其是中小型民办学校,其生存还在被一大堆的问题困扰:经费不足、生源短缺、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那么作为xx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体——中小型民办学校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为此,记者日前走访了多家中小型民办学校。
资金缺口——最大的“拦路虎”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有各类民办学校410所,教职工总数7300余人,在校学生11.4万余人,全市民办教育固定资产总额超过10亿元。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减轻了政府的办学压力,缓解了社会经济增长与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不过,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民办学校管理层都发出同样的声音:民办教育是一项“投资周期太长,回报率太低”的事业,而资金缺口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某钢琴艺术中心是目前我市唯一的一家有办学资质的钢琴培训学校,从创办至今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先后投入达几十万。创办人首旭峰坦言,在创业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难,尤其是资金困难。由于前期投资比较大,回报低,所以培训中心从创办至今还未创造盈利。他说:“做钢琴培训是个利薄的行业,刚赚到一点钱又要改进教学设备,这就注定培训中心不能产业化、规模化。”首旭峰笑言,自己除了会弹钢琴什么也不会,创办钢琴培训中心完全出于个人爱好与艺术追求。他的梦想就是希望拥有一所环境优美、设备齐全的钢琴培训学校,比如一个大的演奏厅,但仅凭他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他说:“在发展的过程中,改善教学环境需要大量的资金,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急需贷款,希望政府在这方面能给予大力支持。”
xx县某学校自2002年创办至今已有7个年头了,目前拥有小学至高中的全部学制,在校学生700多人。校长欧阳占荣坦言,创办这所学校已先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根本无法收回成本。他说,“根据相关法规,学校不能通过银行抵押贷款,如何融资是最让我头痛的问题之一。”
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不稳定
如今,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可不管是刚刚起步的还是有一定历史的民办幼儿园,师资问题总是摆在其面前的头等大事。民办幼儿园自己培养的优秀教师难以久留,整天被教师队伍的稳定问题所困扰,让民办幼儿园的园长们感到疲惫不堪。
落在苏仙北路的某幼儿园自2005年创办至今已有4个年头了,其目前拥有7个班、200多名幼儿。园长宁曼是这家幼儿园的股东之一。目前,让宁曼最无奈的就是师资问题。“在幼儿园教学的老师一般都是年轻活泼的女孩,以‘80后’居多。作为幼教老师承担的责任很大,但她们年轻的心理很难承受,有时候面对家长的一些批评意见,她们接受不了就会选择离开。”宁曼说,“如果刚刚培训出来的老师又走了,会对幼儿园造成影响。”她认为自己的园区不具备条件帮助她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希望政府在关爱妇女的时候,多关爱民办学校的幼教老师,让她们像公办老师一样多学些知识。”
因为没有相应的生活保障可依赖,没有优越的前景可展望,民办教师也成了“流水的兵”。欧阳占荣无奈地告诉记者:“随着公办学校的扩张,我们从大学里招聘来的一些老师、一些花了不少力气才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都选择流向公办学校。”
学校收费——收入难抵开支
随着公办学校“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实施,民办学校的生源日趋减少,招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民办学校原有的一些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各种税费使得民办学校不堪重负,一些中小型民办学校管理层都在“叫穷”,收入难抵开支困扰着民办教学。
“我校小学、初中、高中每学期的学杂费大约是1000余元,高中收费和公办学校差不多,但小学、初中的学杂费要比公办学校高出一大截。”在欧阳占荣看来,公办学校的课本和学费都是由财政补贴,而民办学校就要自己掏腰包,因此学校目前的收费标准和公办学校已经失去了可比性。在谈及自己学校的收费时,欧阳占荣表示并不算高。“我们的收入相比庞大的支出显然是不够的,每年的收入与开支能够持平就不错了。”欧阳占荣无奈地说:“目前国家已经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但民办学校却不能与公办学校一样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致使民办学校生源流向公办学校的情况严重,所以民办学校已经陷入了非常艰难的地步。
第五篇:浅析对连云港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集群的研究
浅析对连云港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集群的研究
[摘 要]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经济发展规划》,连云港作为江苏沿海港口群建设的核心,发展势头强劲,进出口货物量猛增,货代需求旺盛。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货代市场中,在连云港货代业中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想通过传统的扩张方式迅速建立起规模化的网络是很不现实的。企业集群能通过集群效应增强群内企业竞争力,促进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又能保持群内企业一定的独立性,是解决连云港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集群效应;竞争力;业务流程管理 对连云港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的SWOT分析
1.1 优势(Strengths)
“兵非益多,唯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己。”这段出自《孙子兵法》里的话充分显示了《孙子兵法》的精兵思想。虽然货代企业是典型的规模化经营行业,但是中小型货代企业也有很多自身方面的优势。如机动灵活,善于应变;组织机构简单,工作效率较高;勇于创新,富于进取;熟悉国内货物出口运作程序;通关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客户积累;地方人脉关系深厚等。然而,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的这种优势是潜在的、可能的,而其存在的劣势却是现实的、必然的。
1.2 劣势(Weaknesses)
在近日举行的2010首届中国货运业年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说,中国大多数货代企业是“小、散、弱、乱”,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从事货代服务的企业规模和实力都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由于门槛降低,使得连云港国际货代业鱼龙混杂,注册资金仅50万元的公司或挂靠公司比比皆是;几乎所有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业务范围都局限在揽货、订舱、报关、报检等代理服务,收入来源主要靠订舱佣金和吃差价,提供独立的增值服务很少;发展方向不明,缺乏核心竞争力;加上船公司也开始涉入货代业,纷纷成立自己的子公司,直接和大客户联系,也给连云港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带来了冲击。
1.3 机遇(Opportunities)
连云港市是全国十大外贸口岸,共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连云港港在2007年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列第九位,并连续三次在国内港口评选中荣膺“五星级港口”称号。2008年,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集装箱运量达300万标准箱。连云港港未来将形成由海湾内的连云主体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格局。预测连云港港2020年吞吐量将达1.9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800万标准箱。连云港港口发展势头强劲,进出口货运量猛增,货代需求旺盛。
1.4 挑战(Threats)
和中国其他所有的港口一样,连云港港所有的出口货物都是由货代公司代理操作,利润空间巨大,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业务的增长和区域性港口经济的繁荣,大力推动了连云港港货代业的发展。货代企业的数量呈现暴涨式的增长。2004年国际货代审批制改为登记制后,行业的准入门槛大为降低,大量中小型公司纷纷加入,也开展揽货业务,新的加入者不断涌入。2007年4月16日,随着连云港市悦港实业有限公司和连云港西中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拿到江苏省外经贸厅颁发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表,连云港市备案的国际货代企业突破百家,达101家,增幅全省第一。而且根据中国的“入世”承诺,货运代理业务在2005年12月对内对外实行全面开放,大量外资和港资企业纷纷进驻,国际货代企业数量的大量扩张,促使连云港国际货代业竞争迅速加剧。企业集群是连云港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针对连云港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小、少、弱、散的现状,相应的策略应该是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物流化。但对于连云港中小型货代企业而言,由于资金和能力的限制,无法向顾客提供诸如货物实时的监控和门到门等附加值较高的服务。另外,货代业是典型的规模化经营的企业,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因为自身的业务量少,议价能力差,因此单位成本较高。所以,如何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扩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是连云港中小型货代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小企业集群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及其支持机构在该区域空间内的集合,能释放出一种集群效应。这种集群效应不仅能培育和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对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发展区域经济也有很大的帮助,是目前连云港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1 中小企业集群的含义及效应
中小企业集群指的是集中在特定区域内,业务上具有相互联系性的一群中小企业和相关机构协同作用构成的区域网络系统。群内企业既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他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中小企业集群所产生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部经济性,即因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而导致社会分工深化、企业联系加强和区域资源利用提高所产生的成本节约。二是联合行动,是指中小企业集群中厂商间为了某些共同的目标而进行有意识的合作。三是制度效应,中小企业集群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新型的空间组织形态。作为一种组织形态,企业集群是处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之中,企业集群受制度的制约同时也会对制度产生影响。
2.2 中小企业集群的实际意义
(1)企业集群能降低相关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企业集群的优势就在于结合了企业的灵活性和集群大网络的稳定性,有助于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地理上的相对集中,使得集群内部的企业有效的接近专业性资源,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流的移动费用,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成本优势,也使得交易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成本得以降低。
(2)企业集群能帮助群内企业建立强大的实体服务网络
单纯的点式经营已经不能适应连云港货代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新经济的实质就是网络时代的到来,谁拥有网络,谁就拥有市场和利益,而实体服务网络是货代企业的最大资本,这也是国际货代企业最强大的资源优势。只有形成完备的服务体系,才可能更广泛地开拓市场,才可能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大网络,大市场;小网络,小市场;没网络就没市场。”拥有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是中小型货代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集群能帮助群内企业在较低成本运作下建立起强大的实体服务网络。如集群内部企业车辆间的相互调配;相互使用各自区域内部仓库、堆场等。(3)企业企业集群将各类货代企业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网络,使得消费者首先面对的是企业集群,其次才是具体企业。集群的模式可以有效弥补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规模小、市场空间窄、市场话语权小、融资能力差的状况。
(4)企业集群能帮助群内企业实现业务整合,形成互动经营
企业集群后所形成的网络布局能带动市场开拓形成业务整合,经过业务整合,使货代企业能够有效的整合市场分散的资源,产生规模效益,形成互动经营。比如,货代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船公司、车队、仓库等上游企业,上游企业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对货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上游企业的业务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下游企业提供的,货代企业组织货源的能力对上游公司、车队、仓库的销售、收入的实现等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货代企业需要与他们建立合作共赢的战略关系,实现互经营。
连云港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集群的实施
3.1 充分发挥政府在集群中的促进作用
政府从扶持产业发展的角度,促进区域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在建设企业集群时,应以外部环境建设为重点,需要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以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充足的能源供应为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部环境建设属于政府管辖范围,只有政府在改善了相应的外部环境之后,集群的规模才能扩大,集群的内部结构才能趋于合理。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战略定位和政策措施。江苏将按照国家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快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江苏沿海港口群的建设,加快推进连云港港作为上海航运中心北翼的建设步伐,配套完善铁路、公路、航空、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体系,努力把连云港建设成为江苏开发、开放的新增长极和全国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经济枢纽。
3.2 逐步推进业务流程管理
集群后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网络组织,群内企业间的联系、合作变得更为密切和频繁。如果企业和企业之间仍然按照原有的流程去操作,必定会造成大量时间、人力的浪费。业务流程管理能保证网络中企业流程的“端到端”的整合性。在进行业务流程设计时,必须将网络内所有企业的流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通盘的考虑,而不能局限于组织的边界。业务流程的切入点应该是单个企业流程的端点,也就是企业和企业间流程的接合点。
3.3 加快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的发展,给货代行业的发展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强力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但连云港市中小国际货代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存在很大的弊端。最突出的问题是将信息化等同于办公自动化,自动化的范围主要限于公司内的文件操作和财务人员。市场上缺少CRM和业务治理方面的工具。对于企业集群而言,集群内企业资源有限,不可能自主开发,再加上集群内企业业务单一,企业间的业务交集很多,为每个企业建立独立的系统费时、费力又费钱,最终的结果还可能束之高阁,得不到实际的应用。比较有效的做法就是寻找合适的ASP(应用程序服务提供商),通过ASP为整个集群提供由标准件构成的统一的信息系统。由于这个信息系统是模块化的,各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定制模块并组装成为适合本企业情况的信息系统。这样不仅有利于信息化实际功效的发挥,也可以有效为流程管理提供支持。
3.4 塑造港城独特的货代业企业文化和货代品牌
连云港货代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相关的物流理论和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处在学习和探讨的阶段。连云港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集群要成长壮大,在各方面都要注重积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好的企业文化,能充分调动员工的聪明才智,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帮助企业健康成长。一个好的品牌,是成熟企业文化的象征。虽然在2007年中国国际货代物流百强企业评比中连云港凯达国际货运有限公司获2006—2007“中国国际货代物流百强”称号,其中,连云港物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首次进入“民营货代物流50强”。但反观众多的国际物流巨头UPS、FedEx、DHL、TNT,也许真正了解这些企业的人并不多,但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的,它们以极快的速度形象鲜明地进入人们的意识当中,短短几年就家喻户晓,并占领了大部分市场,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连云港货代无品牌,这是现实。即使放大到整个国内物流行业,也几乎没有属于中国人的国际品牌。当然,一个品牌的背后,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无数人的心血的积累,是专业和实力在背后的支撑,但是它们之所以拥有家喻户晓的品牌,是与它们的缔造者们注重对专业品牌的培养分不开的。集群能帮助群内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