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可忽视的评估: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价值链中的作用
不可忽视的评估: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价值链中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长尾经济。这一经济理论是2004年10月,《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 在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的。他指出:只要渠道足够大,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销量也能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销量相匹敌。
这一经济理论使得生产小众产品的部分中小企业能获得了与大企业同台竞争的机会和平台。阿里伯乐网编辑认为不管是什么产品和企业都可以在电子商务领域大显身手。不仅在产品的销售上,而且会对中小企业价值链产生重大的作用。
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价值链分析法”,他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当然,并不是价值链上的每一环都能创造真正的价值,只有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环节才能创造真正价值。而企业如果想要保持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而电子商务正在某些特定环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阿里伯乐编辑在分析了众多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模式之后发现,电子商务除了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开拓业务的机会,降低了销售和支付成本之外,还帮助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机会,简化了采购流程,为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优化了企业价值链。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不同阶段,电子商务对企业价值链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是价值链一旦建立起来,就会非常有助于准确分析价值链各个环节所增加的价值。价值链的应用也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随着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组合价值链联盟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企业将更关注自己的核心能力建设和发展。电子商务将帮助企业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规划等系统的综合、一体化完善。
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来说,不只是网上的一个推广平台,它更是企业内外进行系统升级、价值链进行优化的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成熟度和层次性,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刚性”教育作用不可忽视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铺开后,中央明确了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对党员不评定格次,并不单独设立组织处置环节,笔者认为,这是中央结合基层党员队伍的现状,为避免激化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而做出的正确决策,但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负责人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避免步入“不单独设立组织处置环节”就是不要“刚性”教育的认识误区。
所谓“刚性”教育,就是通过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来教育其他党员的方法。与之对应的则是“柔性”教育,即以思想灌输和理论教育为主的教育方法。从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来看,由于在坚持“柔性”教育为主的同时,不放松“刚性”教育,做到了刚柔并济,相得益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这种“刚性”教育方法在党员中产生了较大的震慑力,有效地纯洁了党员队伍,在党内形成了先进更先进、后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一直以来,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始终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中组部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制度的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并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组织处置。目前,党建工作特别是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之所以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以不过组织生活、不交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任务的“三不”党员为主体的不合格党员数量有上升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管理失之于宽,“刚性”教育不够,是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制度在基层没有得到根本落实,若不及时对他们作出严肃的组织处理,其他人就会学样,这类党员就会越来越多,处理就会更难,因为“法不责众”,也难以责众,最终将会严重损害党的肌体,削弱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次教育活动,尽管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不对每个党员逐一确定格次,也不单独设立一个组织处置阶段,但并不是说不动真格,并不是说对不符合党员标准的行为和现象放任不管,并不是说对不合格党员不进行处置。如果我们错误地理解为只要“柔性”教育,而忽视“刚性”教育,不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相应的组织处置,这对那些不合格党员来说,无疑是隔靴搔痒,不能真正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最终难以在党内形成争先创优的激励机制。因此,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基层党组织应把坚持正面教育与贯彻从严治党方针有机结合起来,把“柔性”教育与“刚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少数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完全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通过思想灌输和理论教育,净化他们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性情,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热情帮助,促其整改,提高素质;对问题严重、事实清楚、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合格党员,要坚持实事求是、慎重稳妥的原则,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处置,做到既不失之于宽,也不失之于严,既要达到纯洁党员队伍,维护党的良好形象,让群众满意的目的,又要让受处置的党员心服口服,不留任何后遗症。只有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中央的意图,才真正使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制度得到坚持,才真正能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收到实效。
第三篇:“刚性”教育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关键字:
“刚性”教育作用不可忽视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铺开后,中央明确了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对党员不评定格次,并不单独设立组织处置环节,笔者认为,这是中央结合基层党员队伍的现状,为避免激化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而做出的正确决策,但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负责人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避免步入“不单独设立组织处置环节”就是不要“刚性”教育的认识误区。
所谓“刚性”教育,就是通过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来教育其他党员的方法。与之对应的则是“柔性”教育,即以思想灌输和理论教育为主的教育方法。从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来看,由于在坚持“柔性”教育为主的同时,不放松“刚性”教育,做到了刚柔并济,相得益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这种“刚性”教育方法在党员中产生了较大的震慑力,有效地纯洁了党员队伍,在党内形成了先进更先进、后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一直以来,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始终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中组部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制度的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并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组织处置。目前,党建工作特别是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之所以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以不过组织生活、不交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任务的“三不”党员为主体的不合格党员数量有上升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管理失之于宽,“刚性”教育不够,是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制度在基层没有得到根本落实,若不及时对他们作出严肃的组织处理,其他人就会学样,这类党员就会越来越多,处理就会更难,因为“法不责众”,也难以责众,最终将会严重损害党的肌体,削弱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次教育活动,尽管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不对每个党员逐一确定格次,也不单独设立一个组织处置阶段,但并不是说不动真格,并不是说对不符合党员标准的行为和现象放任不管,并不是说对不合格党员不进行处置。如果我们错误地理解为只要“柔性”教育,而忽视“刚性”教育,不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相应的组织处置,这对那些不合格党员来说,无疑是隔靴搔痒,不能真正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最终难以在党内形成争先创优的激励机制。因此,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基层党组织应把坚持正面教育与贯彻从严治党方针有机结合起来,把“柔性”教育与“刚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少数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完全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通过思想灌输和理论教育,净化他们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性情,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热情帮助,促其整改,提高素质;对问题严重、事实清楚、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合格党员,要坚持实事求是、慎重稳妥的原则,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处置,做到既不失之于宽,也不失之于严,既要达到纯洁党员队伍,维护党的良好形象,让群众满意的目的,又要让受处置的党员心服口服,不留任何后遗症。只有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中央的意图,才真正使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制度得到坚持,才真正能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收到实效。
第四篇:不可忽视修改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
不可忽视修改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作文写完就如释重负了,若再提修改不知会有多少反对的声音。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才叫合格?在作文修改上,很多的问题会摆在面前。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采取的是监督、批阅他人作文,发现自己不足之处,改自己乐意改、有话改之处,改自己与当堂作文写作指导尚不符合之处的方法,现在,成效倒是没有看到,但是,学生不再对修改那么头疼了。下面仅以自己七年级上学期作文指导为例来和老师们交流一下我用到的方法:
第一步:监督、批阅他人作文。前后两人共同批阅两篇作文,按照评分项目和标准(我自己是运用的魏书生老师的十个方面的评分方法,修改了一下分值,七年级上学期以前五条为主,下学期以后五条为主)先在草稿纸上写出自己给每一个项目的分值,最后取两人的平均分,分别有两人写在作文的最后。评语或者心得嘛,在浏览作文时便随手写到旁边了。第二步:找茬。找茬就是找到手中作文里出现的错别字,找出明显错误的标点,找出表述错误或前后不搭的病句,找到一处扣点分,分数扣完为止。
第三步:展示。(不点名制)上黑板展示你所找到的错别字,左为错字,右为正确字,形成明显对比,使人印象深刻。慢慢的老师们会发现黑板一开始不够用,到后来只有很少的学生去展示错别字了,这个书写的目标基本达到了。除了上黑板,还要站起来读出你所找到的病句,这些病句一般很有意思,学生争先恐后,不让谁说都不行,自己又想说别人的,又害怕自己的被找到,慢慢的,组织语言上的认真的目标也可以做到。毕竟,谁都不乐意每次作文讲评课都会被别人不点名的展示着。
第四步:大组内讨论,每组上交一篇最棒的作文,教师范读,课下学生传阅读。其它作文中的句子或段落的精华在展示环节中便顺势完成了。什么是最棒的作文,不仅仅是遣词造句,也不仅仅是材料选取角度好,还要将目光放在作文写作前的训练目标上。这样,好作文才会普及天下,而不是每次都是固定的一两个学生。
第五步:回收自己作文,看他人批改痕迹,想自己修改之处。(课下作为作业完成)之所以留到课下,是给学生更多的与他人交流的时间,谁规定作文不可以“吵架”?很多学生都会在课间就“找上门去”,而且争论的滋滋有味。
晚上的作业吗,就是前面提到的改自己乐意改、有话改之处,改自己与本次作文指导目标尚不符合之处。有的很有话可说的学生会把大作文又写一遍,有的则会在小作文本上据重点写篇小作文,大多数会把自己的别字、病句在旁边加以重复修改,很少有学生会空白着交上来。
第六步:教师批阅。批什么?批学生进步之处。或材料充实了;或书写认真了;或别字、病句消失了等等,就这些小小之处的批改会给学生带来无穷大的信心和喜悦。
作文修改不可一下子把所有的修改要注意的方面都给学生,毕竟,作文指导还要分一下专题呢。不妨在每一节课前都根据作文指导目标确定一下,确定要让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修改明确作文写作时要注意哪一方面问题,有目标的读,有目的的改。日积月累,学生一定可以在潜移默化而且带有兴趣中学到作文写作的不少技巧。
第五篇: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摘要] 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它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它能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为学生的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它能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给学生思维创新带来无限的遐想。[关键词] 电教媒体;语文教学;作用
21世纪是以网络为主体的时代,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已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而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产业也在这场新的变革中获得了新得动力。多媒体为各个学科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一个挑战,是教学改革的一次质的飞跃。现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及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多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1、多媒体能营造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才能乐于接受。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嘛。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生动画面,不仅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中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我在上《胡同文化》这篇文章引入课文时,利用了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那狭长而又整齐,古朴而又陈旧的弄堂,把城市划割成无数个整齐的小方块。当我们被那些岁月的图画感动着时,传来一声纯正的京片子:到胡同去!作为南方的孩子,特别是山区里的孩子。因为地域所限,这种北京城最独俱特色的风景镜头大家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并且都是惊鸿一瞥。这样,随着黄包车司机的吆喝声,情随境生,大家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又如教学《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首诗时,屏幕上那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所展示的壮观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耳畔回绕着潮起潮落的呼啸声,立即激起了这些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2、多媒体能为疑难问题预设条件。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3、多媒体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朗读情感。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多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程红兵博士在他的书中也提到过这样一点,语文教学更是离不开语音的训练。计算机对声音的处理使学习者在除视觉上的感受之外,还能随时反复地体验听觉上的感受,使体验过程更趋于完整。如教学《再别康桥》一课,我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着剑桥的优美景色,体会着徐志摩淡淡的忧愁,在富有磁性声音的引导下,学生被带进了诗人笔下的情感世界,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
此外,教师指导朗读时,还可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对一些关键词语、优美段落进行闪烁、变色,放大等技巧处理,让学生反复品读,深入揣摩,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4、多媒体可为思维创新带来无限的遐想.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适当的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灵感。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多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
古诗的语言非常精炼概括,具有跳跃性,给人留有一个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教师可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内容,充分领会诗的美感,并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可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看教师善不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来激发学生思维,训练思维的创造性,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点,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不当,不仅达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还会产生许多副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密切注意以下问题。
二、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学的模式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新生物,其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其进步性与优越性无可置疑,但其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几千年发展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奢华和大容量,一味地追求新颖和现代化,结果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在一些公开课上,曾经看到有些上课教师为了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为了开出的课有“新意”,能够体现自己跟得上现代化的脚步,勉强地将课本上的知识堆积到计算机上,把本属于小黑板、幻灯片的内容都制作成计算机课件,使得一节课几乎全是播放演示,学生只是观看或做练习,而没有时间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客观地考虑传统方面的因素,如传统的教师的板书、演示、讲解、指导、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消化的过程和环节等,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
2、要使多媒体教学与教学内容有机组合、突出重点与难点
《中小学教学软件审查标准》中规定,对于课件要从教学性要求、技术性要求和文档三个方面进行审查,其中教学性要求占据主要地位,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借助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从听觉、视觉、空间等多种视听途径将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的听课效果、思维效果。然而,现在有不少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只注重花俏的表现形式,注重大容量,注重课件中内容的全面性,课件中修饰的动画太多、图标太多、声音太多、显示窗口太多,最终导致课件的内容太多、太杂、太乱而主次不分,这样既谈化了主题,又分散了学生的精力。有一次听一位语文老师的公开课,他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他将整个教学过程都制成了课件,从复习、引入、新授到练习,全部通过课件一层一层、一环一环地显示,学生本应逐步讨论、逐步思考的知识点问题,都被一次性展示出来,答案映然而出。虽然课件的界面制作的很漂亮,交互性很强、技术含量很高、容量也很大,但由于在课件中没有突出重点、难点知识,加之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巩固,最后必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感知规律、注意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切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导学情绪,恰到好处地化解难点、消除疑点,对个别的重点、难点知识以特殊的方式、特殊效果来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加强学生的听课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正确灵活地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的关系
教育哲学家赫斯特认为,学习是行为的变化,所谓“行为变化”是指由于选择不同的策略处理相同的教材,就产生了不同的反映行为和不同的反应。因此,反映到有效教学中就是,教师应考虑怎样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的知识。现代化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其中教师主导,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权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要靠教师去组织,多媒体的应用要在教师的安排下逐步引入,要使多媒体发挥高效作用,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具体教学环节的调节的控制。教学内容、选择的媒体是固定的,而学生却是多种多样的,当某些学生遇到某个教学难点或疑点时,若只用多媒体机械地重复,不能因人而异,不能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这时若能穿插教师的讲解,随点随讲,随讲随映,这时会因教师语速、语气的不同,使学生有新的收获。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前,教师应作必要的讲解和启发,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听什么,怎么听,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从中获得知识,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决不能让多媒体简单地替代教师的授课。笔者也曾看到有些教师把多媒体生吞活剥地搬到自己的教学课堂上来,教师往讲台上一站,操作电脑一屏一屏地显示,学生在下面静悄悄地看,屏幕上光影闪烁、色彩斑斓,伴随着悦耳动听的声音,非常有趣,但却是华而不实,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指导,加强教学反馈
现在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开设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并不多,有的学生听说上多媒体课会比较兴奋,上课时只带一本书,听教师讲,看老师做,这样多媒体课对于他们来说成了纯粹的娱乐,缺乏主动学习主动记录的意识。研究表明,记笔记不仅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屏显的速度和时机,实时提醒学生主动记录摘要,培养他们思考和讨论问题的习惯,如果屏显时过快,学生没有思考、讨论和记录的时间,如果屏显时过早,当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和讨论时,答案和分析已经显示出来,学生已经没有思考和讨论的兴趣。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由于多媒体教学速度快、容量大,新学的知识难以在学生头脑中持久保留,这时应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增加课堂上即时反馈频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加以巩固和强化,取得成绩立即给予肯定,存在问题及时得到纠正。这样教师可以知道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5、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要具有科学性、技术性、教育性和必要性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变得越来越迫切,大多数教师通常喜欢用自己开发的课件,用得会更加得心应手,但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课件的科学性、技术性、教育性和必要性。目前多媒体课件还处于开发阶段,有的课件虽然画面优美,技术性很好,但对教学内容的本质缺乏研究,缺乏教育性,缺乏创新意识,有的甚至发现有科学性错误,如果我们在制作或选用课件之前,没有透彻地研究教材,在课件中出现科学性错误或者其教育性不强,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使学生兴趣迁移,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了教学效果,多媒体的优点就会变成了缺点。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将多媒体技术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透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开发和选择多媒体课件,就一定能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很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从而实现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但正如新生代教学大师韩军所言“语文课可以用多媒体,但只能是学习语言的辅助,绝对不能冲击语言文字,绝对不能喧宾夺主,反客为主”。[参考文献] 中小学电教 2001.9 素质教育博览 2000.1-2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 新语文教育”看文字与多媒体 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