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1:5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

第一篇: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

林毓梁 房金菁 王晖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4)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常见组织形式,剖析了制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主要矛盾因素,提出了几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途径 关键字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工学结合1.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0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确定了方向,那就是要在职业教育领域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温总理在视察大连轻工业学校的时候指出:“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进一步为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就是推行“教学做”的一体,推行“工与学”的结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上开展探索与实践,涌现除了一些成功的做法,但是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就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种有效的实施途径供大家参考。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常见形式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和研究得知,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上,最常见的做法有两种。一种就是所谓2+1模式,即前两个学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到企业顶岗,通过一年的顶岗实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种模式可以叫做2.5+0.5模式,其本质与2+1模式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在学校学习两年半,最后的第六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将顶岗实习期与企业员工的试用期结合起来,完成在学习与工作的结合,学习与工作的衔接。

固然这两种模式实施过程中,在校内学习阶段也会通过校内的生产性的实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不管是2+1还是2.5+0.5,仍然体现出的是一种“先学后工”的思想,推行的是一种“学完再工”的做法,无法达到工学紧密结合,无法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3.制约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的几个因素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实现形式,应该是工与学的深度融合,首先做到的应该是工学交替,进而实现“工学一体”,实现“在做中学”。但是这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碍,制约了工学结合有效实施。

实际上工与学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二者可以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对立关系,存在着矛盾斗争。

这种矛盾首先体现在工与学的两个实施主体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学校和工厂企业之间的矛盾。双方的利益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学校的目的是想通过工学结合培养学生、锻炼学生,目的是想通过工厂帮助学校完成校内教学无法完成的人才培养的环节。而企业追求的是企业的盈利,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不会平白无故地承担为社会培养人,为别的企业培养人的任务。所以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学校考虑的是学生能从企业学到什么东西,企业考虑的是学生顶岗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包括短期的和长期的价值。

工与学的这种矛盾还体现在工与学的实施过程的矛盾,也就是工业生产与教学活动组织过程的矛盾。教学活动遵循的是学生的知识认知与技能成长的规律,还要遵循基本的教学活动组织流程,而企业有自身的生产组织规律和组织流程,这两种规律和流程很难做到统一和步调一致。这就出现了学校想去顶岗的时候,企业可能处于淡季,企业进入旺季,生产任务重的时候,学生可能在校内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

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实施途径

剖析上述工与学之间的矛盾,解决工学矛盾的途径就是首先要找到学习与工厂的利益共同点,然后根据企业生产流程特点,在一定限度内重新组织教学流程,寻找到学校与企业为了不同的目的去完成同一个任务的途径与方法。以下讨论几种有效的工学结合的实施途径。

4.1四学期制

四学期制的主要思想是将每个学年的教学安排调整为四个学期,其主要目的是缩短每个学期的时间,加强教学组织的灵活性,从而更好的适应企业生产组织活动的规律,更有利于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

四学期制的主要做法是将每学年分为四个学期,每学期安排十周。三年制高职的前两个学年,每学年的四学期中,安排三个学期的校内教学,一个学期的企业顶岗。第三学年可以安排一个学期的校内教学,三个学期的企业顶岗。这样就做到了在前两个学年各有一个顶岗实习学期,做到了“学—工—学—工”的交替进行,真正实现了工学交替。

前两个学年的企业顶岗可以根据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岗位数量,将学生按班级划分好批次,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学期进行,这样可以做到每年的四个学期在企业的学生数量相对稳定,照顾到企业对生产劳动力的相对稳定的要求。另外这种做法还充分考虑到了企业的利益,一般来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有一个适应工作的过程,每名学生从适应工作,到位企业创造价值至少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四学期制中,每年的顶岗实习学期大约为两个半月时间,这种做法兼顾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两方面的利益。

4.2浮动三学期制

对于生产任务存在明显淡季、旺季的企业,或者对于那些根据订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四学期制的校内教学与实习的安排显得有些死板,可能不太适应这些企业的需求。对于这种类型的企业,我们可以施行浮动三学期制的模式。

所谓浮动三学期制,是将每个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包括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和顶岗实习学期。春季学期与秋季学期各安排16周左右的校内教学任务,其教学组织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同。顶岗实习学期安排8周(约2个月),顶岗实习学期在全学年的安排是浮动的,是灵活的。也就是说春秋季学期按正常的教学计划进行,根据企业生产安排,什么时候来订单,什么时候进入旺季,就暂定原定进行的校内教学,转入顶岗实习学期,顶岗实习学期完毕,再会学校完成校内教学。如果企业订单还没有结束、或者还处于生产旺季,可以安排另一批次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这样同样做到了工与学的交替进行,实现了工学交替。

在实际实施中,顶岗实习学期还可以和寒暑假结合在一起,寒暑假也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安排,这样使学生每年有三个月在企业中的顶岗。

浮动三学期制进一步考虑了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适应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特点。在生产旺季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使学生在企业中真正有岗可顶,能顶上岗。

4.3 弹性学分制

弹性学分制并不是说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分是弹性的。就人才培养方案而言,学生三年内应得的总学分应该是固定的,但是这些学分在哪一学期修得可以是弹性的。

在实际操作上,要求学生在三年内获得若干顶岗实习学分,这些学分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不同的学期获得。也就是说顶岗实习的安排是在学校的组织下,根据每名同学的个性发展和个人喜好灵活安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的水平选择某一学期是在校内学习还是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这样实现了“感觉理论不够了就回学校上课,上一段课,再回企业实践”的学做结合、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

4.4学习型工厂方式

上述三种模式其主导思想是从教学组织和管理上进行改革,以适应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需要,化解工与学的矛盾。但是不管哪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工与学的矛盾问题仍然会制约工学交替的有效实施。学习型工厂是破解这一矛盾的一种有效模式。

学习型工厂又称为教学工厂,是新加坡教育界为解决学生培养中实践能力不足,无法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而开创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习型工厂的主要做法是在学校内开设融“教学、培训、生产”三要素为一体的教学工厂,教学工厂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学习环境和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工厂无疑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最佳的解决方式。首先教学工厂设在校内,解决了学生交通、食宿等显示问题;再者教学工厂实现了“教学、培训、工作”三者空间的统一,实现了教、学、做的深度融合,从工学交替突破到工学相伴、工学一体。

在教学工厂的设立上,一定要特别注意工厂的投资主体应是学校、政府或者其他公益团体,而不应是企业。正因为其投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学校、政府,所以可以做到将原有“工”“学”矛盾的主体统一到一起,从根本上避免了工与学的矛盾。由于教学工厂的是由学校或者政府投资兴建的,所以工厂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而不是赚取利润,教学工厂的一切生产经营、教学培训活动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展开的。这一点有别于“引厂入校”的校庆合作模式,引厂入校模式由于办厂的投资主体还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和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矛盾无法克服,最终往往演变成学校出租校舍由企业办厂,工学结合无从谈起。

4.5 企业学习岛方式

由于教学工厂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还需要场地、人员、管理方面的配套,很多学校可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种情况下,企业学习岛模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企业学习岛又称企业学习型车间,其主要做法是在企业中靠近生产车间附近开辟一块教学场地,称为“学习岛”。学生在车间内顶岗,在学习岛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实现了边工作,边学习;在做中学,在雪中做。其组织形式有些类似于多年前盛行的企业职工夜校,只不过学习的人员由原来的企业职工变为学校的学生。

企业学习岛同样实现了教学、培训、生产三者空间上的统一,学生吃、住、工作、学习均在企业中进行。组织形式上可以采用上午顶岗工作,下午在学习岛上课;白天顶岗工作,晚上上课;一天顶岗、一天上课等多种形式。

如,某一班制企业,需要50名顶岗员工,学校可以组织100名学生到企业顶岗,这100名学生分为两个班组。一班上午工作,下午学习;二班上午学习,下午工作;每周或者每月交替轮换。晚上可以共同安排主题学习、研讨、拓展学习等内容。而对于两班制企业,如果有25个岗位可以接受学生顶岗,同样可以安排100名学生入厂顶岗,这100名同学分四个批次,每天顶岗工作4小时,在学习岛内学习6小时。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一定要贴近企业生产实际、贴近本行业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教学内容一定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构建的。学生顶岗工作时,要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时间内加以解决。这样就做到了学为所用、学以致用、学做一体。

5. 结语

从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颁布已有近四年时间,这四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突飞猛进的四年。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所列的几种实施途径是对这些成功经验不完整的总结与分析,不同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并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行业特点、学生特点、合作企业生产组织特点选取合适的途径与方法,做到工与学的完美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网站

[2]李松对引进新加坡教学工厂理念的思考

[3]陈学飞 高职院校教学组织方式的新转型 高校教育管理 2009.3

第二篇: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

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

摘要: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专业建设并引领课程改革,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国外相比,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条件相对短缺,因此在学习与借鉴国外经验的时候,有必要结合国情对模式的主题、功能、结构等进行重新设定,选择多方位、全过程的实施路径。关键词:工学结合;专业建设;职业素养;专业技能

一、国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模式不是一般的具体形式,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有代表性的存在物,是在长期实践中从多样的现实存在物中概括出来,经受各种检验并最终“定格”的结果,因此,它必然有某种个性特质,而体现这种个性特质的要素通常是模式的主题、结构与功能设定、支持系统和适用环境。

(一)模式的主题

某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选择这种功能和结构,是由于受某种理念、思想和主张的支配,这就是模式的主题。它是模式理性特征的体现,是模式的核心,贯穿和主导着模式的整个体系,支配着模式其他构成要素,并衍生出与主题有关的其他范畴。

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通常产生于模式构建者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教育观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最早出现在英国,但目前世界上较为一致认可的现代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始人是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工学院院长赫尔曼·施奈德(Herman Schneider)。他早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生活经历和他日后作为一名教师的特殊敏感促使他产生了工学结合的想法。直接起因是他发现很多东西学生无法在课堂和实验室里学到,只有在车间和工厂里才能学到。于是他设想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即组织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然后再回课堂学习。美国职业协会1946年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Cooperative Education:A Manifesto)第一次给这种教育模式下了定义,认为它是“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real-world experience)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2001年4月,由美国工学结合规模最大的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主持召开的“美国合作教育大会”的文件中指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是一种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工作的经历三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方法”。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显然,它的目标指向集中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上。

(二)模式的功能与结构设定

模式的功能和结构设定是模式的主体内容。如果说主题是模式的核心,那么它必定要落实在模式的结构之中。没有特定的模式结构,模式的主题就无法贯彻。而模式结构的基础则是模式的功能,它直接秉承模式主题的要求,规定模式结构的方向,是模式主题贯穿在结构之中的中介与桥梁。

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我们不难看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它从两个方面决定了模式的结构设定:第一是结构组成要素,即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三大要素。第二是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式,一是角色关系式:学校是“主办方”,用人单位是“协办方”,学生是结构主体,也是主要的受益方。二是责任关系式:学校是组织者,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并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为学生安排工作单位和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责任;学生既是用人单位的雇员又是学校的学生,有接受学校和用人单位双重管理以及为用人单位进行生产性劳动的责任;用人单位是学生的雇主,有责任为学生安排工作岗位,支付相应的报酬,并与学校合作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责任。

(三)模式的支持系统与适用环境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教育、产业、社会等多个系统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它具有来自教育、产业、政府的多元支持系统。

在教育方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作为支撑。在管

理体制方面,英、美、澳、加等发达国家的很多高等学校有专门的工学结合管理部门,如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合作教育与职业咨询部”(Department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Career Service)是该校最大的管理机构之一,负责全校近2万名学生校外工作的安排和管理;在人员结构方面,该部门的人员构成是“双师结构”,一半以上是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他们与企业有着天然而又紧密的联系,在学生工作安排与管理上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制度方面,这些国家的高等学校多为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在课程方面,这些国家高等学校的课程多为模块式结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选择模块的组合,学校为了满足用人单位某一工作岗位始终有学生工作的要求,通常采用同年级同专业学生分成两组轮换上课的课程安排,很多学校将职业证书的课程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或将职业证书内容纳入专业课程之中。

在产业方面,用人单位接受学生实践主要有三种动因:一是政策驱动,由于很多国家有鼓励产业接受学生实践的相关政策,用人单位受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激励,把接收学生实践与

自己的利益挂钩,而且逐步形成一种习惯;二是廉价劳动力,用人单位的一些非关键岗位的技术要求或风险系数不是很高,由现有工作人员承担或专门为此招收新人成本过高,但由学生承担比较合适,非但成本低廉,而且计算机操作较为熟练;三是长远考虑,由于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用人单位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把接收学生实践作为招募理想新成员的途径之一。

在政府方面,很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鼓励用人单位接收学生实践;二是鼓励学校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前者最常见的是减税退税政策,较为典型的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退税制度,即cooperative Education Tax Credit,简称CETC。该政策规定,用人单位每接受一位学生实践,就可以享受相应的退税待遇。

在鼓励学校的政策方面较为典型的是美国。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65高等教育法》,开始对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校进行财政资助。该法在题为“加大对发展中学校支持力度”的第三条款中规定,发展中学校可以使用条款中规定的款项发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65高等教育法修正案》,将有关资助内容单独列项,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扩大规模;二是培训管理人员;三是进行相关研究。从1970年到1994年,美国政府的专项拨款共17次,累计金额达2亿多美元,实施这一模式的高等学校从55所增加到1100多所。

至于适应环境,由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从事的是真实的职业人的工作,因此它的适应环境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这一模式的实施。如上世纪 90年代上半叶加拿大的失业率高居不下,1992年年底高达 11.8%,在西方七国中名列前茅。虽然1994年11月曾一度降到 1位数,但全年失业率仍在10.4%,有136万的失业大军,成为影响高等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开展的最大障碍。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合作教育与职业咨询部”为此忙翻了天。

二、中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选择合理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将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进行对比。

(一)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系统的要素短缺

与国外相比,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系统很不完善。在教育这一层面,我们缺少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支撑。首先,大部分学校尚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管理力量比较薄弱,一般都由教学管理部门附带。由于教学管理部门的功能设定和主要服务对象是校内,因此很难胜任大量的对外联系和过程管理;在人员结构方面,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因此很难有“双师结构”管理队伍,系和专业层面上双师队伍也不够健全;在教学制度方面,我们尚没有成熟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的自主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课程方面,我们还是从教学而不是从育人的角度看待课程,因此没有完全将校外工作作为必修课。虽然职业证书已经被纳入课程体系,但还没有在内容上与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大多数课程还是重在知识,缺乏与工作过程相关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

在产业和政府方面,由于现有的国家政策不足以调动产业接收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国有企业改造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也正在逐步完善之中,不能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成熟的市场环境,因

此,用人单位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成为模式实施的一大障碍,而政府又没有鼓励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项经费,因此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往往处于完成任务和勉为其难的被动地位。

在适应环境方面,由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直接有关,因此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区学校实施这一模式的难易程度相差较大。

(二)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题的补偿性扩展

支持系统的要素短缺使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得不承担提高职业素养之外的补偿性任务。教育部教高 [2006]16号文件(以下简称“16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显然,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更为宽泛,工与学的结合不仅仅是在某一段时间学生参加工作的“阶段式”结合,而应该是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结合。前者工与学的结合是模块式的组合,后者工与学的结合则是渗透式的融合;前者的主要目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养的提高,而后者除此以外还要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因此,“全程式”工学结合是基于我国具体国情的本土化探索,为了弥补支持系统要素的不足,其主题与国外相比应有一定的扩展与延伸。(三)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功能的多元组合由于模式的功能直接秉承模式主题的要求,因此,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二是带动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等。前者的实现路径主要是校外,因为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且要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顶岗实习”才能真正实现。根据16号文件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后者的实现路径是校内与校外,而且主要是校内,因为专业建设虽然必须与用人单位相结合,但其行为主体是教师,用人单位充其量参与设计和策划,不可能成为主体。

由于模式的功能是模式结构的依据且规定模式结构的方向,而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建设的功能,因此,在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三大结构要素中,学校的教师至关重要,就责任关系式而言,既要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又要主持专业建设,因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关键。

三、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的理性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要遵循教育部“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要求,又要结合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的要求,采取“多方位、全过程”的实施路径。

(一)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工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工学结合主要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顶岗实习。学生通过“职业人”一样的工作,经受了职业训练,提高了对职业社会的认识,也了解到一些与自己今后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在如何对待同事,如何对待老板,女n何进行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锻炼。这一做法的要求归纳起来是四句话,那就是“真实的工作环境,顶岗的工作实习,一定的劳动报酬,严格的过程管理”。为了不影响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将工作安排在假期,也可以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虽然最后一学期由于学生忙于找工作,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只要加强管理却能取得一举多得的成功:既是工学结合、顶岗工作,又能结合具体实际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解决第六学期“放羊”的老大难问题。目前,严格的过程管理是重中之重。

(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工学结合心理学认为,所谓技能,是指由于练习而近乎自动化了的动作,是有意识的活动中近乎自动化了的部分。由此推理,所谓专业技能,就是指从事某一专业相关业务活动中的熟练动作;而所谓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就是提高学生在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动作的熟练程度。因此专业技能的训练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亲手操练;二是与专业课程有关的现场教学。由于校外顶岗实习往往较为分散,而且与所学专业很难完全对口,更不可能结合专业课程进行现场教学,因此,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和个别与学校联系十分紧密的校外用人单位才能实现。如果是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学校可以通过协议等形式要

求基地经营者提供相关条件,满足学生专业技能训练需要的各种教学要求。

(三)课程改革中的工学结合从课程设置角度看,目前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从教学的角度理解课程,认为课程的核心是反映学科内容或教学内容的文本;另一种是从育人的角度理解课程,把课程看作经验,认为课程是活动、是育人的结果,或认为课程是育人的计划、活动的计划,是获得经验的计划,活动是课程的中心。后者是目前越来越受世界各国重视的“大课程观”,是美国在20世纪初提出的“经验课程范式”的具体表现,近年来已经开始影响我国。从这一课程观来看,学生外出顶岗实习本身就是一门课程。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成立发起方之

一、我国最早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香港理工大学实施的“优选毕业生计划”(Preferred Graduates Program),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参加3个月的实际工作,并将其称为学生的“必修课”。

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目前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专业课程的逻辑主线是知识,教材按照知识的相关性进行组织和编写,实践是知识的附属。另一种观点认为专业课程的逻辑主线是实践活动,教材应按照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性进行组织和编写,知识由工作实际操作过程的需要引出,是实践的附属。笔者认为,后者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该遵循的思想。首先,在课程的内容上要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其次,在课程的设计和编写过程中,要有来自用人单位的专家参与。因此,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工学结合的过程。

(四)双师结构队伍建设中的工学结合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学校的兼职教师队伍应该是校内工作和校外工作两种类型组合而成。兼职教师不应该只限于在课堂上讲课,还应该包括在实践场地的技能指导。我们不应该要求每一个来自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都到教室里去上课,能在现场进行实践技能指导同样是称职的兼职教师。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分散的特点,学校可以在学生顶岗实习的用人单位里聘任兼职教师,支付他们应有的工作报酬,适当地对他们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要求他们代表学校,依据学校的管理条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指导和管理。兼职教师根据聘期可以是相对静态固定的,如校内实训基地的兼职教师;也可以是动态变化的,如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指导人员。

参考文献

[1]Documents of“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perative Educati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U.S.A.Apr.2001.

[2]Reeve R S.“Employers’Guide to Work—Integrated Learning”,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Inc.2001.

[3]Goldstein Michael B,Wolk,Peter C.“Leg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Students,Employers,and Institutions”,Jossey—Bass,1987.

[4]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Z],2006—11—16,[5]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6]廖哲勋.课程新论[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伍棠棣,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三篇:论“校企一体、工学深度结合”在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有效实施

论“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在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有效实施

单位: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工科部

姓名

陈相才

【摘要】:“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针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探讨育人的途径与方法,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观,提高学校的办学活力,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共赢。

关键词: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随着中职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经济行为的日渐活跃,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是培养中等职业毕业生的必要趋势。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是人才培养模式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工作相结合,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顶岗实习的良好开展是培养人才的契机,中等职业学校利用好顶岗实习的机会可以培养专业人才,不仅能够提高校内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能够提高自身的办学能力。

一、“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必然性

校企合作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但目前有些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存在着盲目性、表面化、简单化的现状。为了提高中等职业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尽快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指出,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全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

1、构建校企合作的方案和机制

针对各专业的特点,通过到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座谈、分析总结等方法,明确本专业就业岗位能力素质的要求,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提出“高素质、强技能”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是学生学到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而到企业的顶岗实习则是培养学生履行工作岗位职责,独当一面完成工作岗位任务能力的唯一途径。各专业针对各自人才培养目标寻找一些对口的企业进行紧密合作,确定校企共赢的合作方案是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针对目前有些职业学校为了麻木

拓展学生实习的平台,常常与不同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双方不固定,这样一样,由于合作时间短,许多问题得不得解决,校企合作的目的得不到实现。学校和每一家企业合作都要经过一个磨合期,学生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也难适应角色的转变,校企双方盲目与不固定的合作很大程度降低了校企合作的效果,故校企合作应该构建长效的机制。

2、建设校企一体模式的实训基地

职业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时,为了避免出现表面化、简单化的现状,能真正做到“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使学生实践技能真正得到提高,应建设校企一体模式的实训基地。校企一体模式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生实训技能提高的根本保障。学校一方面可以引进企业,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把校园内的实训室改造成“教学工厂”,这样可以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难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把实训基地建在校外,在与合作的企业里建立校企一体模式的实训基地。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

3、校企合作开发实训教学课程

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置要服从当今经济市场的需求,这是职业学校办学的关键,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需要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实训教学课程的建设当中。为了推进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做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校必须与企业一起共同制定本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实训内容及最后考核量化。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主要是在企业完成,该课程的实施是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关键在于实习实训的教学。所以要求学校在实训教程的选择上不要拘泥于市场上所提供的范本,可以和企业合作开发适应本校该专业实训教学的校本教材,从而提高了教材的指导能力,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4、构建专业的教学指导机构

学校为了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企业能很好地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进行监督指导,校企合作应构建专业的教学指导机构。企业相关人员根据本专业人才岗位的需求参与指导教学,保证教学的方向和学生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学生在整个实训实习过程中,教师既是老师又是师傅,工人师傅既是产业工人,又是实训指导教师,学生既是学员又是员工;企业加工材料既是生产原材料,又是实训材料,学生的作品同时也是企业的产品。教学指导机构规定老师及企业师傅的各自职责,其一方面要从学生的思想与技能提高方面进行评估,实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另一方面要对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共同监督考评,对考评

不合格的教师要进行再培训,从源头上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学指导机构是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除了企业对学校的教学有监督指导权外,学校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也可对企业提出意见,及时对学生进行密切监督,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指导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学习,建立校企人才共享制度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关键之一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被生产企业广泛采用,并呈现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肩负为企业培训符合需求技能型人重任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必须及时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作为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有义务为专业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岗位及锻炼内容,并委派师傅指导专业教师进修学习。通过企业师傅的传、帮、带来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增加感性认识,扩大专业知识面,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适应企业的变化与进步,更好地为学校的专业教学服务。建立校企人才共享、校企人员轮岗、兼职等工作制度,教师参加职业、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对将企业技能型人才经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常规等培训后,将其转化为专业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成为一线技能骨干教师。

6、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全过程,着力于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构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企业评价、学校评价、自我评价三方评价体系。企业要以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对学生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业绩、实习纪律、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填写《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考核表》;学校管理教师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小结》完成情况、中期巡回检查情况、《顶岗实习报告》完成情况、职业能力的形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撰写《顶岗实习工作总结》;学生根据顶岗实习职位、岗位能力要求目标、工作流程熟悉程度、岗位工作业绩或成果进行自评。顶岗实习成绩结合三方评价进行总评,通过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助于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形成,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校企一体、工学结合” 实施成效的体现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进一步拉近了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及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更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通过“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促使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双方的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既解决了实训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技能本领,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

通过“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参考文献】:

[1]李绪红.浅析顶岗实习过程的有效管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3(10):40-42.[2]李小兰.浅析职业学校开展顶岗实习的原则[J].中南大学,2010(7):56-57.[3]王丽娟.校企合作办学的有益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4):5-7

第四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蓝图,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的问题,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以及实训条件建设的前提,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因此要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按照“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谁来培养?培养效果如何?”的逻辑关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二、基本原则

1、校企共建原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实际,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才全程参与方案的制定。要认真研究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岗位要求具备的各项职业能力。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工作过程(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彰显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并符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2、能力本位原则。根据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系统分析,按工作过程(任务)将各项能力分解为形成这些能力的应用知识和对应的课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实训项目,统筹考虑选取教学内容。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任务、典型产品等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关键环节,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3、“双证书”原则。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培养制度(简称“双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各专业要根据对应的职业技能要求,规划与选择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拓展学生实践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课程,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嵌入课堂教学内容,将“双证书”制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4、职业性原则。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养成的培养,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尤其是实训操作过程中,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操作规范。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

三、基本要求

(一)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到方案的制订过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顶岗实习、订单培养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柔性管理,考虑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1、过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包括:

(1)行动领域设计:写出人才培养方案行动领域(工作领域)设计过程,从行动(工作)领域找出本专业学生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对这些工作任务进行筛选,再找出具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同时,说明界定这些任务依据和基本过程。

(2)学习领域设计:对具有教学价值的、经过整合后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设计,也就是学习领域设计。这里的设计必须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必须基于工作过程,从而形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的工作任务顺序选择必须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设计。

(3)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开发必须选择完成工作载体(任务、项目、案例、产品、设备等),根据选定的载体开发课程。学习情境开发应包含围绕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的设计。

2、学生素质的培养设计

学生素质应当包括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描述这些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的哪些教学环节中,通过何种教学过程、手段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对于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必须重点描述如何完成培养。

3、教学实施中的柔性管理

在完成核心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学生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学习过程中发生变动情况下,如何调整教学计划。即描述在满足何种条件下可以变动正常的教学计划,必须完成哪些教学环节和课程,没有完成的教学过程用哪些环节(如网上学习、企业培训、企业鉴定等)替代。

四、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是保证学生真正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应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必须依据这一理念对课程模式、课程目标、课程开发方法和课程内容载体及实施进行重大变革。坚持课程体系构建追求“工作过程的完整,而不是知识体系的完整”原则。

2、课程体系构建的整体标准

在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按照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进行开发,并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能够向学生传授怎样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2)课程体系的实现基于什么载体(如项目、工作过程、设备、产品、案例等)进行教学活动,即本专业所开设的所有课程以什么作为主线进行衔接贯通;

(3)课程体系在整体上按照什么顺序衔接,是否按照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顺序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和工作过程相一致。

3、课程体系设计要点 在课程内容顺序安排上应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应体现出工作任务的由易到难,有一定的梯度。在课程单元选择设计上应当考虑到难度适中,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过程;在广度上应基本涉及本职业的典型工作过程,完成本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在学习时间安排应符合企业实际、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规律、符合学校情况。

4、双证书的教学安排

在课程体系中必须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的正常教学活动中去,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有相对应课程,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一致。

5、顶岗实习的安排

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安排不低于半年的顶岗实习,实习时间一般在完成核心能力课程培养的基础上进行。

五、课程体系构成

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工学结合的基本原则,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可以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1、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本学习领域课程应使学生尽可能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数理基础、沟通交流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计算机基础与操作》、《军训》(含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大学英语》、《应用数学》、《心理健康教育》、公共任选课(包括科技、人文、艺术修养类)等课程组成。各专业根据本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设置与课程内容选择。

2、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

本学习领域课程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内容。各专业在构建该课程时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围绕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标准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突出课程“教学做一体”的特点,并将岗位任职资格等级证书教育纳入该部分课程之中。

3、职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本学习领域课程是在职业能力课程的基础上,围绕本专业职业能力所拓展的需要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应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中心,培养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职业能力的课程。

4、课程体系学时分配

(1)各三年制专业总学时原则上不超过2700学时,其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原则上为1:1。

(2)各专业对学生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原则上学生三年完成125-135学分,其中理论课程按照16学时/学分,学生实习实训按照30学时/周(每周计1学分)折算。

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初探

电工电子30801班,三年制中技班。根据学院教学计划的安排,在入学第二年的第一学期,下厂进行了“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如何做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教育管理,对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作为班主任的我努力探寻教育管理工作的切入口。

一、班主任工作全新领域里转变多。

针对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双重身份的教育对象,学生管理需要社会化。摆在班主任工作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被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科室不同的生产线,班主任如何配合各生产线领导对员工在生产线上的要求,从而挖掘学生在生产过程中的最大潜能、创造更大价值!

1、学生管理社会化。以制度说话,迟到、请假不会总得到善意的提醒,而是严格的管理,上班打盹,绝对不行,出了疵品,那就得严厉的惩罚。学生还是学校的学生,但是进入了企业,就是企业的员工,是社会的一份子。

2、教育主体发生变化。从传统教育模式下由学校老师担任教育者转变为教师或师傅交替担任教育者,甚至完全由师傅担任。教师和师傅在教育方式上存在差异,导致学生不适应。

3、教育对象的变化。由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与员工双重身份,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会像对待其它员工一样严格要求他们,这将使学生感到不适应。

4、教育环境的变化。学生在一定时期脱离单纯的校园环境处于社会环境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生产劳动、严格的企业管理等会使学生产生很多新的想法。

5、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教育管理内容和方法与学校有很大区别,更侧重于作为一个员工的教育。

学生改变以往“校园和课堂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深入社会,体验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同时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的工作环境也随之改变。但班主任工作仍然是从教育的角度来帮助和改变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以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意识,发挥班主任在企业与学校、学生与公司领导之间的桥梁作用。

二、学生教学生产实习的阶段性过程及出现的问题

1、对新世界、新事物的了解过程循序渐进。

学生进入生产线前分别有两个阶段的培训和学习。阶段一:刚走进厂区,人事管理科对全体新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对公司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生产产品、工种分配、考勤制度、人员结构等方面,新员工开始有一个基本的概念。阶段二:学生分配到不同的生产线,各生产线再对新员工明确岗位要求、工艺流程、5S管理、安全操作规范、劳动纪律、考核与分配要求等。

班主任全程跟踪,与新员工一起学习,知新员工应知。同时注意观察培训过程中,学生接受的程度,个别学生的反应。再配合生产环境的要求和需要,开展主题教育班会《学习做员工》,重点强调企业要求与学校要求的区别;明确劳动纪律和请假制度,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执行;以学习为主,磨练意志吃苦在先;与人沟通态度谦虚,工作积极主动,一切以生产说话。在企业领导和老师两方面的管理人员要求下,学生思想上开始学习做员工,行动上整装上阵,进入生产线。

2、熟悉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后过度了适应过程。

在身临其境的生产管理模式下,新员工经过一个月时间的了解和学习,拘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顺利地过度了自然而然的适应过程。(1)十七周岁左右年龄的学生对新事物有一段时间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工作必然有一定的积极性。学生对新环境接触的恐惧感又使他们规矩的学习并工作着。(2)部分学生有表面浅显的适应表现,因为对了解的东西体会得不够深刻或还未接触到,所以有一个短暂的或浅显的适应。(3)个别学生偶尔在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范上欠缺自控能力时,出现违规。生产线领导和班主任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或按制度进行罚款,以吸取教训。

3、由学生过度为员工的一段时间里不适应表现充分暴露。

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感到不适应,导致个别学生有被迫离岗的情况,或是要求调换岗位,或是厌岗。他们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1)对制度已充分的了解觉得简单、枯燥;对工作内容了解后觉得重复、单一。(2)从心理上坚持的毅力接受了考验、体力上也在受到考验,害怕吃苦。(3)充分了解岗位分配标准的不统一,产生心理的不平衡。(4)通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工作能力、绩效的不合理,以致工作信心不足。此时此刻,班主任的工作是和同学们一起感同深受地分析、品味这工作的滋味。利用发放实习补贴的恰好时机,主题班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犹如及时雨,灌溉了孩子们的心田。他们收获人生第一次劳动报酬的心情是喜忧参半。“我有信心,下个月我的产量一定上去”,“我学习不好,可我干活好”,“我不是来挣钱的,我学习到了很多与同事沟通的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发自孩子们心底的心声,想放弃、害怕吃苦的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表现欲望、工作积极性在生产实习环境下尤如雷电被触发了。

4、在自我价值的体现过程中,适应环境是必然。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制度的了解、工作技能的提升、周围环境的熟悉、与同事、上司的熟悉后,不再有陌生感,加上自我的成长,在班主任、家长、生产领导、师傅的帮助下,逐步走向成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个学生都深刻的体会到获取报酬的艰辛,更是品尝到由消费者变换为创造者的乐趣,感觉了人生第一次领到“工资”的兴奋,领略到为家人送上礼物而证明自己能力的幸福。实习两个月以后的时间里,适应环境成为必然。

三、班主任对生产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

班主任在跟踪学生生产实习的全部过程中基本工作操作方向可以总结以下几方面:

1、下厂实习前期工作: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下厂教学实习的目的、实习周期、实习内容、工作环境及要求。特别向学生讲解实习单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其中有意识地提到劳动报酬,以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2、每周定期到厂里与学生一起与学生同吃同住,排解学生生活上的顾虑和烦恼。让孩子们感觉他们的老师永远在他们的身边,他们犯错了、与人发生矛盾了、心里上有过不去的坎了,老师总会及时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永远有一种安全感和关爱感。

3、与实习生产线上的领导及师傅沟通,即时了解学生在劳动纪律、操作规范、工作技能、与领导、同事之的相处合作情况等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

4、针对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上出现的问题,按班集体、小集体和个人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给予指导性的约束。

5、时刻保持与家长沟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有些学生个人工作和生活上出现了问题,寻求家长的协助。(2)部分家长对孩子工作的时间、劳动强度、工作环境提出不满或意见,即时给予家长一个满意的解说。(3)对于学生在某个工作阶段内表现比较优秀或进步特别明显的,给家长电话告知。

在学生生产实习过程中,班主任的管理注重三个字:“早”、“恒”、“细”。“早”即早预防、早处理。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早做考虑,禁于未发或萌芽之时。如路上、工厂里、操作时的安全问题,要及早给同学们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一旦发生意外,也要注重“早”,即“早处理”。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恒”就是要有恒心。管理学生需要管理者有恒心、能坚持,形成制度,养成习惯。在最初阶段都需要不断强化,甚至需要强制执行。班主任更要主动与生产线上的分管领导了解学生生产情况。如学生每天的出勤情况、实习表现要由班主任如实记录在《实习学生情况汇报表》上;班主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所有这些都需要师生相互约束,共同坚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工作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每天实习生活的一部分。

“细”就是要细化、量化工作责任和目标,做到精益求精。对于每天的工作安排,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班主任都要了如指掌,事必躬亲。学生干部的工作一开始总是做得不到位,班主任坚持每天查岗,看记录,了解情况,和同学们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后,班干部的工作熟练了,学生的习惯也好多了,我们的管理也再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四、学生实习返校后的进步表现显而易见。

三年制中技学生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通过6个月的生产教学实习,他们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训操作到心理塑造、励志成才等方面得到班主任和生产线领导全方位的塑造,学生不仅学到了“工”的本领,也在思想意识上有明显的进步。实习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表现中就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如文明礼貌,感恩的心,吃苦耐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学会了以生产质量说话,增强了公司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意识,领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都有提高。

同学们带着实习小结时的一句句肺腑感言“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回到校园,就立即进入课堂。而同学们的表现比下厂实习前简直是质的飞跃,让班主任的我也为之惊叹,平日里班主任的学生常规管理工作转化成了学生自己的日常工作。首先是宿舍卫生实行“5S”管理,责任到人,宿舍管理人员给予我班宿舍卫生高度评价。其次是课堂教学秩序,学生统一服装,胸卡到位,学习态度端正,任课教师对我们三年制中技学生班学风也刮目相看。

以上这些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在以职业为导向,力求达到学生行为习惯和企业要求基本一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证明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实习模式,是顺应企业需要而培养中技学生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班主任和学生都感同深受。

五、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思考:

1、考虑到学生的身份、年龄、身体素质、心理承受情况、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在学生下厂之前,班主任可以先到厂里对学生即将实习的各个岗位进行前期了解,如生产线上需要耐心、能坐得住的操作人员;需要有体力活的、需要沟通能力强的、能耐住寂寞的、视力好的、动手快的、细心的、需要有特殊技能等等的操作人员,从而对学生做个合理分工。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下厂教学实习时,应该针对每个班级一定数量表现不佳的学生暂缓下厂,通过在校反思或在家长配合后,确认学生思想已准备充分进入员工角色,再分批或逐个安排下厂,把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减小到最底程度。

总而言之,学生校外教学实习的管理工作,学校需要有更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教学实习工作有序而规范,形成较好的教学实习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学实习的质量。通过半年时间的教学实习管理,无论是对学生、家长、学校、还是企业而言,都是互利互惠的多赢局面。实践证明,要保证学生管理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就要解放思想,把握关键问题,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各种关系,解决好难点问题。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机制有效,经过努力,就能保证实习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下载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职学校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中职学校语文科目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跟工科专业结合3000 )中职一二年级摘要:现阶段我国针对中职学校提出以工学结合为培养新模式,尽力打造中职学生面对就业,步......

    文秘专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文秘专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的探索摘要:当前我国高职文秘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学生身份及教育......

    旅游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报告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旅游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报告旅游专业在完善与创新本校“113”和“ZGY”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旅游专业定位、旅......

    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摘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内涵建设,提升自身实力,打造品牌,凸显特......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民办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王培先姚东伟2 (1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处,河南郑州,450121; 2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江苏扬州,2251011) 摘要:职业......

    关于中职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教育论文

    【摘要】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振兴地方经济的重任。当前,由于招生、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原因,职业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

    大酒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计划

    某大酒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计划 为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素质,减少员工流动,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为酒店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针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