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展法规与实务总结
会展法:指与会展相关的经营活动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会展法的调整对象:是会展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
会展法律关系:由与会展相关的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在会议与展览活动中各方当事人之间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会展法律关系的主体:(1)国家有关管理部门;(2)会展组织者;(3)会展场地经营商;(4)参展商;(5)会展服务代理商;(6)会展参展者
会展法律关系的客体:会展法律体系中权力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全国性会展管理机构:
会展组织者:负责展会的组织、策划、招展、和招商等事宜的有关单位
会展组织者的类别:(1)政府办展强势依旧;(2)行业协会办展方兴未艾;(3)国有展览公司面临挑战;(4)民营展览公司快速发展;(5)境外展览公司抢滩中国市场
国内商品展销会:由一个或者若干个单位举办,具有相应资格的若干经营者参加,在固定场所和一定时限内,用展销的形式,以现货或者订货的方式销售商品的集中交易活动
商品展销会举办单位条件:(1)主办单位应具备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承办单位应具备企业法人资格;(3)承办单位必须具有展览展销活动的经营范围;(4)承办单位的注册资金应当与所承办的展览展销活动的规模相适应,承办全国性的展览展销活动,企业注册资金必须达到200万元人民币以上;(5)举办商品展览展销会必须具有相应的场地,(6)举办商品展览会必须具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措施和制度
国际科学技术会议:与会代表来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不含港、澳、台),以科技学术研讨为主要目的的研讨会、报告会、交流会、论坛等。
国际科技展览:以科研、技术及高技术产品的展示交流为目的,境外参展商比例在20%以上的展览会、博览会、技术展示交流会等。
出国办展组展单位的条件:(1)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注册三年以上,具有与组办出国办展活动相适应的经营范围;(2)具有相应的经营能力,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不低于50%;(3)具有向参展企业发出因公临时出国任务通知书的条件;(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会展企业:依法设立,以自己的名义从事会议展览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一种盈利性经济组织
个人独资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根据《公司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的条件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按股份比例享受收益,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的特别规定:(1)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的条件;(2)设立外商投资会展览公司的程序;(3)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的经营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大陆设立会议展览公司,参照《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的暂行规定》执行
合同:又称契约。《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色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表见代理: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终止代理权后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该行为人有代理权,该代理行为有效
合同订立程序:要约→承诺
合同的形式: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其他形式
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违约行为所致事实后果的判断是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标准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违约金,采取补救措施
会展合同:(狭义)参展合同,是指会展组织者与参展商之间订立的、约定会展活动中双方权利义务等事项的协议书,也可以叫会展协议书、参展协议书;(广义)会展活动组各参与主体之间所订立的合同的总称
会展合同的种类:会展参展合同;会展承办代理服务合同;会展场地租赁合同;会展入场合同;会展买卖合同
知识产权:也称为智力成果权,因为它与人的智力创造,脑力劳动有关,所以也是一种无形财产权
知识产权特征:(1)法律确认性;(2)专有性;(3)地域性;(4)时间性
知识产权种类: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知识产权的作用:(1)能够促使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2)能够调动人们从事科学研究和创作文学艺术作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能够促进国际经济技术交流,造福全人类
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指行为人以剽窃、篡改、假冒等方式侵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的行为
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假冒他人名称进行骗展;直接使用或伪造、仿冒他人注册商标;将他人商标用于包装装潢、宣传广告上侵犯他人专用权;利用各种手段剽窃他人专利等等
商标权:又称商标专用权,至商标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对其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所享有的独占地、排他地使用和处分权利
商标权的内容:专用权、许可权、转让权、续展权、标示权、禁止权
会展期间商标侵权行为:(1)会展徽标侵权行为;(2)参展品中的商标侵权
专利权:法律授予发明创造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使用的权利
专利法规定的三种专利:发明、实用外型、外观设计
涉外会展:会展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中有舍外因素的会展
中国公民出入境的法定条件:(1)须持有国务院主管机关或其授权的机关签发的有效护照或其他有效证件出境、入境;中国公民因公务出境,由派遣部门向外交部或者外交部授权的地方外事部门申请办理出境证,并到对外开放的或者指定的口岸通行,接受边防检查机关检查;
(2)须无禁止或者组织条件存在。
中国公民出入境的法定程序:(1)须进行签证;(2)须从对外开放的指定的口岸出境、入境,向边防检查站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者其他出境入境证件,天交出境、入境登记卡,接受查检;(3)对违反《出入境管理法》的处罚
涉外会展业的资金流:(1)国内单位出国举办或参加各类经贸、科技会展的资金管理(2)非居民在参加境内涉外会展期间的资金管理
商业秘密:一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且权利人已采取了保密措施的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
会展消费者:在商贸类展览会上,为个人(家庭)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
第二篇:会展法规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
《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已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加强对商品展销会的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保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商品展销会,是指由一个或者若干个单位举办,具有相应资格的若干经营者参加,在固定场所和一定期限内,用展销的形式,以现货或者订货的方式销售商品的集中交易活动。
第三条举办商品展销会的单位(以下简称举办单位)、参加商品展销会展销商品的生产者或者经营者(以下简称参展经营者),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商品展销会进行登记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举办商品展销会,应当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商品展销会登记证》后,方可进行。未经登记,不得举办商品展销会。
第六条举办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具有与展销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场地和设施;
(三)具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措施和制度。
第七条参展经营者必须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其经营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第八条举办单位应当向举办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
若干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应当由其中一个具体承担商品展销会组织活动的单位向举办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
县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商品展销会,应当向举办地地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地、省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商品展销会,应当向举办地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委托举办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商品展销会进行监督管理。
第九条异地举办商品展销会的,经申请举办单位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依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
第十条申请办理商品展销会登记手续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证明举办单位具备法人资格的有效证件;
(二)举办商品展销会的申请书,内容包括:商品展销会名称,起止日期、地点、参展商品类别,举办单位银行帐号,举办单位会负责人员名单,商品展销会筹备办公室地址、联系电话等;
(三)商品展销会场地使用证明;
(四)商品展销会组织实施方案;
(五)其他需要提交的文件。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经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批准方可举办的商品展销会,应当提交相应的批准文件。
两个以上单位联合举办商品展销会的,还应当提交联合举办的协议书。
第十一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准予登记的,发给《商品展销会登记证》。不准予登记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商品展销会登记证》应当载明商品展销会名称、举办单位名称、商品展销会负责人、参展商品类别、商品展销会地点及起止日期等内容。
第十二条举办单位领取《商品展销会登记证》后,方可发布广告,进行招商。
第十三条举办单位负责商品展销会的内部组织管理工作,对参展经营者的参展资格,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进行审查,并将审查情况报告该商品展销会的登记机关备案。
第十四条举办单位应当与参展经营者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五条参展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向参展经营者或者举办单位要求赔偿。
举办单位为两个以上的,消费者可以向具体承担商品展销会组织活动的举办单位要求赔偿,其他举办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六条未经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商品展销会名称不得使用“中国”、“全国”等字词。
第十七条举办单位、参展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处罚;
(一)举办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未经登记擅自举办商品展销会,或者在登记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责令其改正,并视情节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二)举办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未领取《商品展销会登记证》,擅自发布广告,进行招商的,责令改正,并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广告经营者违反规定,为举办单位刊播广告的,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三)举办单位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商品展销会登记证》的,视情节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四)举办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视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五)参展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予以处罚。
第十八条《商品展销会登记证》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格局。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会展处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近接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印发〈举办来华经济贸易展览会等的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在国外举办经济贸易展销会等的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现将与海关监管工作有关问题摘下
一、由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展览会,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审批,并报对外经济贸易部备案。其它有举办来华展览经营权的公司(企业)及外贸总公司、工贸公司举办展览会报对外经济贸易部审批。各外贸总公司、工贸公司为配合进口订货举办的展出场地面积在五百平方米以下的小型技术交流会、国外样品展示会,由公司自行审批。地方贸促分会及其所属展览公司(中心)和对外经济贸易部及其授权单位批准的有举办来华展览会经营权的公司(企业)举办展览会,由
主办单位提出计划后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或其授权单位审批,并报对外经济贸易部备案。
二、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名义在国外(不含港澳地区、未建交国家和苏联、东欧等协定贸易国家)举办展览会(包括展销会,洽谈会)或参加国际博览会,均由各地省级人民政府的对外经贸部门自行审批。根据外交工作需要,以国家名义出国举办展览或参加国际博览会,由贸促会组织并商经贸部、外交部报国务院审批。各工贸公司出国举办展览会或参加国际博览会,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授权总公司总经理审批。经贸部所属外贸进出口总公司出国举办展览会或参加国际博览会,由经贸部授权总公司总经理审批。赴未建交国家举办展览会,或参加国际博览会,由各审批单位商外交部办理。赴港澳地区、苏联、东欧(协定贸易)国家举办展览会、或参加在上述国家、地区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仍由经贸部审批。
三、海关凭上述审批单位的批件,按照海关对进、出口展览品监管办法的规定进行监管。
文化部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管理规定
(文化部令第11号)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涉外文化艺术表演活动,是指中国与外国间开展的各类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曲艺、杂技、马戏、动物表演、魔术、木偶、皮影、民间文艺表演、服饰和时装表演、武术及气功演出等交流活动。
本规定所称涉外文化艺术展览活动,是指中国与外国间开展的各类美术、工艺美术、民间美术、摄影(图片)、书法碑帖、篆刻、古代和传统服饰、艺术收藏品以及专题性文化艺术展览等交流活动。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下列活动:
(-)中国与外国政府间文化协定和合作文件确定的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
(二)中国与外国通过民间渠道开展的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
(三)中国与外国间进行的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
(四)属于文化交流范畴的其他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第四条 有关文物展览对外交流活动的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第五条 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必须服从国家外交工作的大局,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局。
第六条 文化部负责全国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归口管理和宏观调控,行使下列职权:
(-)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国家级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计划;
(二)协调、平衡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的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工作;
(三)批准或不批准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立项申请,本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批准或不批准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中个人通过因私渠道出国进行文化艺术表演或展览活动的申请;
(五)认定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及所属机构涉外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组织者的资格;
(六)审核并认定全国从事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的经营机构的资格;
(七)监督和检查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机构及活动情况;
(八)查处有重大影响的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中的违法事件;
(九)其他应由文化部行使的职权。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是本地区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主管部门,行使下列职权:
(一)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计划;
(二)协调、平衡本地区的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
(三)负责本地区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经营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展览(展销)活动机构资格认定的初审、报批、执行等事宜;
(四)批准或不批准已经文化部批准的本地区涉外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20天以内的延期申请;
(五)批准或不批准本地区个人通过因私渠道出国进行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申请;
(六)认定本地区涉外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组织者的资格;
(七)审核并认定本地区经营场所从事外国来华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的资格;
(八)监督和检查本地区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机构的活动情况;
(九)协助上级领导机关或有关部门,查处本地区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中的违法事件;
(十)其他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行使的职权。
第八条 经批准的第七条第(四)、(五)和
(七)项的项目,均须报文化部备案。
第二章 组织者的资格认定
第九条 文化部对从事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组织者实行资格认定制度。
第十条 下列部门和机构有资格从事涉外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
(一)文化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文化厅(局);
(二)文化部认定的有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的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认定的本地区有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的部门和团体;
(四)文化部认定的有从事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资格的经营机构;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认定的有从事来华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资格的经营场所(只限于来华项目)。
第十一条 文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按照本规定,在接受涉外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立项申请的同时,根据申请单位的工作和任务性质、业务和组织能力对其进行资格认定。
第十二条 申请从事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资格的经营机构,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经文化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认定的对外文化交流业务和能力;
(二)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营业执照;
(三)有相应的从事对外文化活动必需的资金、设备及固定的办公地点;
(四)有相应的从事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专业管理人员和组织能力;
(五)有健全的外汇财务管理制度和专职财会管理人员。
第十三条 申请从事外国来华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资格的经营场所,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本规定第十二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的条件;
(二)有与演出或展览相适应的固定营业场所和设备;
(三)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消防和卫生设施。
第十四条 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经营机构和经营场所的资格认定程序。
(一)具备本规定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规定条件的经营机构或经营场所,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或有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的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提出申请。
(二)经营机构的资格认定,由其所在地文化厅(局)、有隶属关系的中央或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进行初审,通过后,出具有效证明,向文化部提出申请。
(三)经营场所的资格认定,由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办理。
(四)经营机构申请时需提供营业执照、资信证明、资产使用证明、专业人员资历证明和财务制度文件。
(五)经营场所申请时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须提供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相应许可证和公安部门颁发的《安全合格证》。
(六)文化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在接到申请之日起批天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审批,合格者发给从事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经营活动资格证明。
第十五条 对取得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资格的经营机构和经营场所,实行定期审验制度。
凡不再具备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规定条件的经营单位,资格认定部门有权取消或暂停其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的经营资格。
第三章 派出和引进项目的内容
第十六条 鼓励下列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出国: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
(二)宣传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
(三)体现当今中国文化艺术水平的;
(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五)有利于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
第十七条 禁止有下列内容的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出国:
(一)损害国家利益和形象的;
(二)违背国家对外方针和政策的;
(三)不利于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
(四)宣扬封建迷信和愚昧习俗的;
(五)表演上有损国格、人格或艺术上粗俗、低劣的;
(六)违反前往国家或地区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
(七)有可能损害中国同其他国家关系的;
(八)法律和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十八条 鼓励下列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来华:
(一)优秀的、具有世界水平的;
(二)内容健康、艺术上有借鉴作用的;
(三)传统文明、民族民间的;
(四)有利于提高公众艺术欣赏水平的;
(五)促进中国同其他国家间友谊的。
第十九条 禁止有下列内容的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来华:
(一)反对中国国家制度和政策、诋毁中国国家形象的;
(二)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
(三)制造中华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干涉中国内政的;
(五)思想腐朽、颓废,表现形式庸俗、疯狂的;
(六)宣扬迷信、色情、暴力、恐怖、吸毒的;
(七)有损观众身心健康的;
(八)违反中国社会道德规范的;
(九)可能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关系的;
(十)法律和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条 文化部对国际上流行,艺术表现手法独特,但不符合我民族习俗或有较大社会争议的艺术品类的引进,进行限制。此类项目不得进行公开演出或展览,仅供国内专业人员借鉴和观摩。
第四章 项目的审批程序
第二十一条 项目报批程序:
(一)项目主办(承办)单位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向其所在有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的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等主管部门,提出立项申请,并附相关资料;
(二)上述主管部门对项目申请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认为合格的,报文化部审批。
第二十二条 中国与外国政府间文化协定和合作文件确定的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交流项目,由文化部下达任务通知,各地方、各单位应认真落实。
第二十三条 中国与外国通过民间渠道开展的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交流活动由文化部确定任务,通知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具体实施;或由有对外文化交流资格的机构,通过规定程序,报文化部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四条 中国与外国进行的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必须由经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有对外经营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资格的机构、场所或团体提出申请,通过其所在地文化厅(局)、有隶属关系的中央或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报文化部审批。
项目经文化部批准后,方可与外方签订正式合同,并报文化部备案。第二十五条 涉外非商业性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的申请报告需包括下列资料:
(一)主办(承办)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及背景资料;
(二)活动团组的名称、人员组成及名单等;
(三)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场次、经费来源及费用支付方式;
(四)全部节目录像带、展品照片及文字说明等;
(五)如出国项目,需附包括本条
(二)、(三)项内容的外方邀请信或双方草签的意向书。
第二十六条 申报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项目须提供下列资料:
(一)中方在确定外方经纪机构资信情况可靠之后,与其草签的意向书。意向书的内容包括:
1.活动的组织单位或个人的国别、名称及所在地; 2.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及参加团组的人员组成; 3.演出或展览场次;
4.往返国际旅费、运费、保险费、当地食宿交通费、医疗费、演出及展览场地费、劳务费、宣传费和生活零用费的负担责任;
5.价格、报酬、付款方式及收入分配办法; 6.违约索赔等条款。
(二)涉外商业和有偿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资格证明;
(三)国外合作方的有关背景资料、资信证明等;
(四)全部节目录像带、展品照片及文字说明等;
(五)文化行政部门对节目或作品内容的鉴定意见(世界名剧和名作除外);
(六)申报艺术团或展览团出国的项目,需提供中介机构与相关艺术团、展览(博物馆)或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议书。
第二十七条 中国与外国友好省、州、市之间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杂技或另有规定的除外)及展览交流项目,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文化部备案。
第二十八条 中国与外国友好省洲、市之间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杂技出国演出和跨出友好省、州、市之间的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交流项目,须按本规定的程序,报文化部审批。
第二十九条 杂技团携带熊猫出国演出,须经文化部会同外交部和林业部,报国务院审批。
第三十条 携带其他珍稀动物出国或来国内展演,须按规定报文化部审批,办理有关动物检疫和进出境手续。
第三十一条 同未建交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交流活动,须按审批程序,经文化部会同外交部,报国务院审批。
第三十二条 组织跨部门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须附所涉及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的同意函,报文化部审批。
第三十三条 报文化部审批的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须按审批程序,在项目实施前2个月报到文化部。
第五章 活动的管理
第三十四条 未经批准,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外作出承诺或与外方签订有关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的正式合同。
第三十五条 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的申报单位,必须是项目的主办或承办单位。严禁买卖或转让项目批件。
第三十六条 派出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团组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出国艺术表演及展览团组,应以专业人员为主;
(二)在外期间必须加强内部管理,严格组织纪律;
(三)在外开展活动,须接受我驻有关国家使(领)馆的领导;
(四)禁止利用出国从事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交流之机,进行旅游或变相旅游;经营未经批准的商业活动;从事有损国格、人格活动等行为。
第三十七条 禁止以劳务输出输入名义,或通过旅游、探亲和访友等渠道,从事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的对外交流活动。
第三十八条 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承办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接受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海关、工商、财政、税务、物价、公安、卫生、检疫、审计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第三十九条 主办单位如需变更已经文化部批准的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内容,或在签订正式合同时变更已经批准的意向书内容,须在活动具体实施前30天另行报批。
第六章 罚则
第四十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暂停或取消对外文化活动资格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派出或邀请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团组的;
(二)未经批准,延长在国外或国内停留时间的;
(三)未经批准,与外方签定演出及展览合同或进行经营性活动的;
(四)倒卖项目批件的;
(五)在申报项目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六)从事有损国格人格演出或展览活动的;
(七)造成恶劣影响或引起外交事件的。前款规定的处罚可以并处。
第四十一条 对发生第四十条情况的部门或地区,省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可以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及暂停对外文化活动等处罚。
第四十二条 对违反本规定,给国家和集体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并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者的责任。
第四十三条 对从事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行政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工作人员,由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和直接领导者以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合同纠纷的解决适用中国法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五条 有关边境省、自治区同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交流活动,按文化部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十六条 有关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财务管理,按文化部、财政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文化部以前颁发的有关规定中,凡有与本规定相抵触的内容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由文化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规定自1997年8月1日起施行。
国家知识产权局展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申请与承办 第三章 组织与管理
第四章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知识产权局展会工作,加强展会活动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事业单位、受国家知识产权局业务主管的社会团体(以下将后两者统称“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的各类展会活动。
本办法所称的展会是指展览会、交易会或者博览会等形式的展览展示交易活动。
第三条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展会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独家主办或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第一主办单位主办的展会。
国家知识产权局参与主办的展会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国务院其它部委或者中央部级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政府的邀请共同或者联合主办的展会。
国家知识产权局参与的展会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以非主办单位或者非参与主办单位的名义参加的展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参与的展会适用前款规定。
第四条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参与主办的展会应当为与专利等知识产权主题相关的全国性、国际性展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参与的展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的展会,原则上为与专利等知识产权主题相关的展会。
第五条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其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展会的宗旨是宣传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实施的意识、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我国专利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
第六条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展会的基本原则是:
(一)有利于促进全国知识产权知识的广泛深入宣传与普及,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和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
(二)有利于配合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战略的贯彻实施;
(三)有利于树立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社会形象;
(四)突出社会效益,讲求实效。
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展会的基本原则是:
(一)有利于促进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普及;
(二)有利于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贯彻实施;
(三)有利于树立我国知识产权系统的社会形象;
(四)坚持主要以市场化机制举办,遵循展会市场运作规律。第七条国家知识产权局按如下次序支持展会:
(一)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主办一个国际性专利展会,将其作为我国专利展会的品牌进行培育;
(二)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其它展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必要的资金等支持;
(三)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参与主办的展会原则上以名义支持为主要支持方式;
(四)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参与的展会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参与的展会原则上仅提供名义上的支持。
第八条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参与主办的展会,承办单位和展会举办地知识产权局应当按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要求,大力配合组织开展相应工作。
第九条国家知识产权局协调管理司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的展会工作的具体负责部门,代表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归口管理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的展会工作。
第二章 申请与承办
第十条下列单位可以承办国家知识产权局或者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的展会:
(一)地级以上(含地级)人民政府;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
(三)具有一定规模、实力和影响,知识产权工作开展良好并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四)省级以上社会团体;
(五)其它国家知识产权局认为适宜承办的单位。
第十一条承办国家知识产权局或者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的展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明确的目的和实际需要,能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二)可以征集到一定水平和数量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及产品等参展展品;
(三)具有必要的工作人员、资金等;
(四)能够组织到足够的参展商、采购商和专业参会者;
(五)具有符合要求的展馆、展厅和其它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
(六)其它必要的条件。
第十二条承办展会的单位应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办会申请,并填写承办展会申请表。申请内容应当写明:
(一)办会的目的和意义;
(二)展会的名称;
(三)办会时间和方式;
(四)筹办机构及工作人员情况;
(五)国内市场对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产品供需情况的分析;
(六)组织供需方的办法;
(七)经费预算、财务收支平衡情况及解决经费缺口的措施;
(八)展出场地面积及示意图;
(九)主办单位委托承办单位举办的展会,必要时,附加书面协议或者合同书;
(十)承办单位的法人证书,或者营业执照(副本)和资信证明;
(十一)承办单位的安全保障措施、需承担的安全责任;
(十二)国际性展会还应当提供外方的有关材料,外方的邀请文件,中国驻外使、领馆的批准文件。
第十三条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要求承办国家知识产权局或者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的展会的单位,应于预定举办时间6个月前将办会申请和方案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办会方案择优确定承办单位。
第十四条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展会,承办单位被确定后,承办单位应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实施报告,实施报告中应附举办地省级人民政府的批件,并填写申请登记表,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或同意。
第十五条凡需国家知识产权局参与主办全国性或者国际性展会的有关单位,需在举办展会的上一将展会计划报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协调、安排。
凡需国家知识产权局参与展会的有关单位,需将展会计划及方案报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并出具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
第十六条申请承办展会经同意后,承办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开展筹备工作。
承办国家知识产权局所主办展会的单位应当设立展会专门财务账户。
展会举办前,承办单位应当持相关文件及有关材料向举办地公安、消防、物价等部门备案或报批,接受其监督管理。
第三章 组织与管理
第十七条国家知识产权局或者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的展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或者参与对展会组织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申请承办展会经同意后,承办单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公开向社会发布消息,向各方发出邀请,并可以委托有关单位组团参展。
第十九条承办单位应当掌握参展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状况,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应当标注易于区分和识别的知识产权标记、标识。
被许可实施专利技术的企业参展应当出示国家知识产权局许可备案的相关文件;已宣告专利权无效和假冒、冒充或者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不得参展。
第二十条承办全国性或者国际性展会的经费由承办单位筹集,展会举办后应当进行费用核算;由两个以上单位联合承办或者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共同举办的,各单位应当按照协议承担相应的费用。
第二十一条承办单位在展会举办后一个月内写出展会总结报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
展会总结报告内容应包括:展会基本情况、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交易及合同签约情况、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与产品总成交额、财务收支情况、展出项目汇编、经验与教训及改进意见等。
第四章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
第二十二条展会活动中各主办、承办单位和举办地知识产权局应当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第二十三条展会承办单位应当指派熟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专业人员参与展会的管理工作,招展时应当向参展企业约定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主、承办单位必要时应当在筹展期间,对参展企业所携带样品有关专利、商标使用情况以及出版物合法来源情况和禁止使用情况等预先进行抽查,防止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发生。
承办单位通过会刊及时报道有关参展维权和侵权信息。
第二十五条对假冒、冒充或者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由展会举办地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依职权进行相应处理。
第二十六条展会举办期间参展单位间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应当根据展会中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由主办、承办单位及时处理,亦可依法通过行政或者司法救济途径解决。
在展会结束后,展会的主办单位要认真总结,及时将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投诉以及处理等情况,向有关部门通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展会主办、承办单位应当依法组织开展展会活动。工作人员营私舞弊、以会谋私、玩忽职守给国家、参展商等利益造成损害的,依法追究法律或行政责任。
第二十八条展会承办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批准文件要求和标准举办展会,不得擅自提高展会的规格和各项收费标准,不得利用展会传播虚假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产品信息以及从事其它违法活动。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解释。第三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展会期间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会展业秩序,推动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行政法规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办的各类经济技术贸易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展示会等活动中有关专利、商标、版权的保护。
第三条 展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展会期间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监督、检查,维护展会的正常交易秩序。第四条 展会主办方应当依法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展会主办方在招商招展时,应加强对参展方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参展项目(包括展品、展板及相关宣传资料等)的知识产权状况的审查。在展会期间,展会主办方应当积极配合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展会主办方可通过与参展方签订参展期间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或合同的形式,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第五条 参展方应当合法参展,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并应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或司法部门的调查予以配合。
第二章 投诉处理
第六条 展会时间在三天以上(含三天),展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展会主办方应在展会期间设立知识产权投诉机构。设立投诉机构的,展会举办地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派员进驻,并依法对侵权案件进行处理。
未设立投诉机构的,展会举办地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指导、监督和有关案件的处理,展会主办方应当将展会举办地的相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在展会场馆的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第七条 展会知识产权投诉机构应由展会主办方、展会管理部门、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其职责包括:
(一)接受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投诉,暂停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展品在展会期间展出;
(二)将有关投诉材料移交相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
(三)协调和督促投诉的处理;
(四)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五)其他相关事项。
第八条 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向展会知识产权投诉机构投诉也可直接向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权利人向投诉机构投诉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合法有效的知识产权权属证明:涉及专利的,应当提交专利证书、专利公告文本、专利权人的身份证明、专利法律状态证明;涉及商标的,应当提交商标注册证明文件,并由投诉人签章确认,商标权利人身份证明;涉及著作权的,应当提交著作权权利证明、著作权人身份证明;
(二)涉嫌侵权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三)涉嫌侵权的理由和证据;
(四)委托代理人投诉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
第九条 不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展会知识产权投诉机构应当及时通知投诉人或者请求人补充有关材料。未予补充的,不予接受。
第十条 投诉人提交虚假投诉材料或其他因投诉不实给被投诉人带来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展会知识产权投诉机构在收到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投诉材料后,应于24小时内将其移交有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二条 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受理投诉或者处理请求的,应当通知展会主办方,并及时通知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
第十三条 在处理侵犯知识产权的投诉或者请求程序中,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展会的展期指定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的答辩期限。
第十四条 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提交答辩书后,除非有必要作进一步调查,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送交双方当事人。
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逾期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决定。
第十五条 展会结束后,相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将有关处理结果通告展会主办方。展会主办方应当做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统计分析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展会管理部门。第三章 展会期间专利保护
第十六条 展会投诉机构需要地方知识产权局协助的,地方知识产权局应当积极配合,参与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地方知识产权局在展会期间的工作可以包括:
(一)接受展会投诉机构移交的关于涉嫌侵犯专利权的投诉,依照专利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受理展出项目涉嫌侵犯专利权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请求,依照专利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三)受理展出项目涉嫌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举报,或者依职权查处展出项目中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行为,依据专利法第五十八条和第五十九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地方知识产权局对侵犯专利权的投诉或者处理请求不予受理:
(一)投诉人或者请求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的;
(二)专利权正处于无效宣告请求程序之中的;
(三)专利权存在权属纠纷,正处于人民法院的审理程序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调解程序之中的;
(四)专利权已经终止,专利权人正在办理权利恢复的。
第十八条 地方知识产权局在通知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时,可以即行调查取证,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询问当事人,采用拍照、摄像等方式进行现场勘验,也可以抽样取证。
地方知识产权局收集证据应当制作笔录,由承办人员、被调查取证的当事人签名盖章。被调查取证的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的,应当在笔录上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在现场的,也可同时由其他人签名。第四章 展会期间商标保护
第十九条 展会投诉机构需要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助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参与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展会期间的工作可以包括:
(一)接受展会投诉机构移交的关于涉嫌侵犯商标权的投诉,依照商标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受理符合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投诉;
(三)依职权查处商标违法案件。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投诉或者处理请求不予受理:
(一)投诉人或者请求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的;
(二)商标权已经无效或者被撤销的。
第二十一条 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受理后,可以根据商标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五章 展会期间著作权保护
第二十二条 展会投诉机构需要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协助的,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参与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在展会期间的工作可以包括:
(一)接受展会投诉机构移交的关于涉嫌侵犯著作权的投诉,依照著作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受理符合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的投诉,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三条 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在受理投诉或请求后,可以采取以下手段收集证据:
(一)查阅、复制与涉嫌侵权行为有关的文件档案、帐簿和其他书面材料;
(二)对涉嫌侵权复制品进行抽样取证;
(三)对涉嫌侵权复制品进行登记保存。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投诉,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成立的,应会同会展管理部门依法对参展方进行处理。
第二十五条 对涉嫌侵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处理请求,地方知识产权局认定侵权成立的,应当依据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关于禁止许诺销售行为的规定以及专利法第五十七条关于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责令被请求人从展会上撤出侵权展品,销毁介绍侵权展品的宣传材料,更换介绍侵权项目的展板。
对涉嫌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处理请求,被请求人在展会上销售其展品,地方知识产权局认定侵权成立的,应当依据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关于禁止销售行为的规定以及第五十七条关于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责令被请求人从展会上撤出侵权展品。
第二十六条 在展会期间假冒他人专利或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地方知识产权局应当依据专利法第五十八条和第五十九条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七条 对有关商标案件的处理请求,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成立的,应当根据《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八条 对侵犯著作权及相关权利的处理请求,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
成立的,应当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处罚,没收、销毁侵权展品及介绍侵权展品的宣传材料,更换介绍展出项目的展板。
第二十九条 经调查,被投诉或者被请求的展出项目已经由人民法院或者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判定侵权成立的判决或者决定并发生法律效力的,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直接作出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所述的处理决定。
第三十条 请求人除请求制止被请求人的侵权展出行为之外,还请求制止同一被请求人的其他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对发生在其管辖地域之内的涉嫌侵权行为,可以依照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一条 参展方侵权成立的,展会管理部门可依法对有关参展方予以公告;参展方连续两次以上侵权行为成立的,展会主办方应禁止有关参展方参加下一届展会。
第三十二条 主办方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展会管理部门应对主办方给予警告,并视情节依法对其再次举办相关展会的申请不予批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展会结束时案件尚未处理完毕的,案件的有关事实和证据可经展会主办方确认,由展会举办地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移交有管辖权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中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是指专利、商标和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本办法中的展会管理部门是指展会的审批或者登记部门。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6年 3月 1日起实施。
商务部举办展览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部分 总 则
一、为加强对商务部举办展览会工作的统一规范管理和组织协调,根据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特制定本办法。
二、商务部举办展览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优势资源,完善管理规则和运作机制,加强规划协调,促进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扩大商品流通与消费,推动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三、本办法所称展览会是指在境内举办的经济技术贸易及投资领域的博览会、展览会、洽谈会、交易会、采购会等。
本办法所称商务部举办展览会工作是指需要以商务部名义作为主办、参与主办、协办或支持单位的内部审批、管理和评估工作。
四、商务部举办的展览会应符合商务事业发展规划和商务部工作重点方向。
五、商务部根据集中资源、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和市场化导向的原则,按照展览会对推动国民经济和商务工作的重要程度,对展览会实行分类管理。
六、除采取申办制的展览会外,商务部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市举办的展览会不超过一个,已有商务部举办展览会的省市不再新增;
商务部新增举办展览会的审批在同等条件下向中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倾斜;
新增展览会在时间和内容安排上与商务部现有举办展览会没有重叠。第二部分 展览会分类标准
七、重点发展类展览会是指由商务部单独主办或作为第一主办单位的,对国民经济和商务工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全国性展览会。具体标准如下:
(一)全国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和意义、配合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或配合外交外贸多双边工作的需要;
(二)具有全国性、综合性或较强专业性,国内参展商来自全国一半以上省(区、市),且展位比例达到30%以上;综合性展览会参展的主要行业在3个以上,专业观众总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50%;专业性展览会专业观众总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90%;涉外领域展览会境外观众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30%;
(三)综合性展览会展览面积不少于30000平方米;专业性展览会展览面积不少于20000平方米;特殊装修展位面积比例不少于40%。
(四)如非商务部发起举办的展览会,应已连续举办3届以上;
八、参与主办类展览会是指对促进国民经济和商务工作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全国或区域性展览会,涉外领域的展览会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其他副部级以上单位为主举办,商务部作为共同主办单位;非涉外领域的展览会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其他副部级以上单位和全国性行业组织或民间组织为主举办,商务部作为共同主办单位。具体标准如下:
(一)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在展览会总体方案中,应有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的规划;
(三)国内参展商来自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省(区、市),且展位比例达到20%以上;综合性展览会参展的主要行业在3个以上,专业观众总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40%;专业性展览会专业观众总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70%;涉外领域展览会境外观众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20%;
(四)展览会展览面积不少于20000平方米;特殊装修展位面积比例不少于30%。
九、支持引导类展览会主要是指对主要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性和地方性展览会,涉外领域的展览会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其他副部级以上单位为主举办,商务部作为协办或支持单位;非涉外领域的展览会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其他副部级以上单位和全国性行业组织或民间组织为主举办,商务部作为协办或支持单位。具体标准如下:
(一)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及在业内具有重大影响成长性好,对主要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二)涉外领域展览会专业观众人次与观众总人次的比值不少于40%,境外观众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1%;
(三)展览会展览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特殊装修展位面积比例不少于20%。
第三部分 审批与举办
十、除对举办时间长、组织办展模式成熟、国内外影响大的展览会继续沿用原有举办方式外,对适合采取申办制的或两个以上申请单位提出举办相近内容的重点发展类展览会,可实行申办制。
十一、新增展览会申请单位应提前一年向商务部提出举办申请。
十二、举办地相关产业比较发达,市场份额比重较高。
十三、展览会申请单位具备成功举办国际性或全国性大型会展活动的经验,具有组织协调商务活动的专门机构,具有举办商务活动所需的广告宣传、招商招展、接待服务等经费保障;举办地具备满足参展人员的住宿接待、安全保卫和交通设施等能力。
十四、对展览会的可行性有充分论证,并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行业商协会的意见;与境外机构或国际组织联合举办的展览会事先征求相关国家(地区)经贸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的意见。
十五、展览会申请单位需提供的材料:
(一)请举办函
(二)展览会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展览会总体工作方案
(四)展览会招商招展方案
(五)展览会紧急情况应急方案
(六)展品知识产权保护方案
(七)国务院相关部门、行业商协会的意见
(八)与境外机构或国际组织联合主办的展览会须提供相关国家(地区)驻外经商(参)处的意见
(九)上届展览会总结
(十)上届展览会会刊
如为首届举办,可不提供第(九)、(十)项材料。
十六、商务部收到上述材料后,研究评估并确定举办单位;对符合举办条件的展览会,依据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依据展览会性质确定牵头主办司局,报部领导批准。
十七、对在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举办的重点发展类展览会,商务部可在展览会宣传、招商招展工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十八、对参与主办类展览会,商务部在连续参与主办三到五届后,可退出主办。如需商务部继续支持,可由商务部所属商务促进机构代为主办、协办或支持单位。
十九、对其他地方性、商业性以及不涉及商务部业务的展览会,商务部原则上不再作为举办单位,特殊情况需要纳入的,由归口管理单位会同有关司局研究报部领导批准。
对与境外机构或国际组织联合举办的展览会,商务部原则上不作为举办单位。
第四部分 评价与监督
二十、牵头主办单位应在展览会结束1个月内将详细的展览会总结报告,包括展览会规模、展商数量、主要参展单位和人员、展览会成效等报部领导,抄归口管理单位。
二十一、归口管理单位会同有关司局根据《商务部举办展览会评估标准》,对展览会提出总体成效评估意见。
二十二、归口管理单位在每末对商务部全年举办展览会情况进行总结。二
十三、部纪检部门负责对举办展览会的有关情况进行监督。二
十四、展览会安全工作实行属地管辖的原则,共同主办地人民政府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部内展览会牵头主办单位及人事司负责联系展览会地方主办单位安保部门,对展览会安全工作实施具体指导和监督管理。第五部分 部领导任职与出席
二十五、与外国政府机构共同举办的展览会活动,根据外事对等原则,视外方任职情况可建议部领导担任组委会领导职务。
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任职的展览会活动,可建议由部领导出任组委会相关职务。
除重点发展类展览会外,其他展览会部领导原则上不出任组委会相关职务,如确有需要,可视情由一位分管部领导担任相关职务,由牵头主办单位提出意见会签办公厅、归口管理单位后报部领导批准。
二十六、对重点发展类展览会,商务部领导可以出席相关活动;对参与主办类展览会,商务部领导视情出席相关活动。除此之外原则上不出席其他展览会活动。如确需部领导出席应由牵头主办单位提出意见会签办公厅、归口管理单位后报部领导批准。第六部分 其他
二十七、商务部机关各司局不得以本司局名义举办或参与各类展览会。二
十八、商务部各直属单位(含商会、协会、学会)不得自行以商务部名义举办各类展览会。
二十九、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境内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评估标准和认证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中国境内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的办展水平,商务部对境内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建立评估认证制度,并制订《中国境内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评估认证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展览会)系指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国际性展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贸易和投资促进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评估认证制度系指由商务部依据本《办法》对展览会的办展水平、实际业绩、社会效果、发展潜力等进行评估后给予等级认定的制度。
第四条 商务部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参评展览会进行评审,不向展览会主办或承办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五条 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且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含三届)以上的展览会,均可依照本《办法》自愿参与评估认证。
第六条 商务部依照本《办法》对展览会进行评估认证后,可分别授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发的“AAA级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AA级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和“A级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三种不同等级的称号。
第七条 凡已获得相关等级称号的展览会项目,在使用称号时均应标明年份,以表明该称号的有效性。
经评估认证的称号自授予之日起维持四年,四年后未继续申请的,认证称号自动取消。
第二章 评估认证的组织机构
第八条 商务部成立商务部展览会评估认证委员会(以下简称评估委),负责评估认证工作。评估委由相关政府部门、会展行业中介组织和会展研究机构组成。
评估委办公室(以下简称评估办)是评估委的常设执行机构,设在商务部对外贸易司。
第九条 评估委的主要职责如下: 1.制定评估计划;
2.确定商务部展览会评估认证专家库的组成人选; 3.确定可从事现场调查专业机构的名单;
4.为从事具体项目的评估,抽选专家组成临时评估工作小组; 5.指导、监督评估工作小组和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开展工作; 6.审议通过评估工作小组提交的评估报告; 7.建议商务部授予评估认证称号;
8.建议商务部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展览会及相关人员予以处罚。第十条 商务部建立展览会评估认证专家库,并对组成人选进行动态调整。专家库的组成人选须熟悉展览会业务,有参与展览会工作的实际经验,由公务员、专家学者、行业组织、企业、媒体代表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第十一条 评估委根据本《办法》,在全国范围内选定若干家具备资格的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并实行动态调整。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1、须具有法人资格,专业从事审计、市场调查、研究;2.须熟悉会展业相关法规与国家政策,了解行业发展特点和规律;3.须具备专业化的统计调查从业人员; 4.须具备良好的从业经历和行业信誉。
第十二条 评估委抽选专家组成临时评估工作小组,从事具体项目的评估。评估工作小组必须遵照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评估工作,并对评估委负责。评估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
1.对具体展会实施评估;
2.选定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开展现场调查,评估工作小组可根据被评估认证的展览会及举办地域,选择一家或多家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对参评项目开展现场统计调查;
3.根据现场调查专业机构的调查结果起草评估报告并提出认证称号建议。第十三条 现场调查专业机构负责核对参评项目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对被评估认证的展览会进行现场调查、信息收集、数据汇总和初步分析,并提交工作报告。
第十四条 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应与评估工作小组、被评审项目申报单位分别签订委托服务合同,明确各方在评估认证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
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应依照合同对评估结论的真实有效性负法律责任。
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可依照合同向被评审项目申报单位收取合理劳务费用。第十五条 评估工作程序、评估认证结果等信息应及时向社会公开,以接受监督。
第三章 评估认证的程序
第十六条 拟参加评估认证的展览会项目,应由该展览会的第一主办单位(按排名顺序)或牵头主办单位向评估办提出申请并提供如下材料(须包括书面和电子版): 1.中国境内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评估认证申报表(见附件)2.展览会主、承办单位的情况介绍 3.本展览会项目设立的批准文件 4.展览会招展与招商的宣传材料样本 5.展览会主要票证式样
6.展览会各项收费项目清单和价格表 7.公众责任险保险单(正本)8.最近三届会刊
9.最近三届展览会总结
第十七条 申请材料应于每年1月31日前提交至评估办。评估办负责汇总、初审评估认证的项目申请;评估委于每年的2月底公布当年展览会评估工作计划。
第十八条 评估委在被评估认证的展览会开幕前一个月选定专家组成项目评估工作小组。
第十九条 评估工作小组负责审核参评项目提交的材料,并根据参评项目具体情况委托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开展工作。
第二十条 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在展览会期间赴现场核对参评项目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对参展商和观众分别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展览会主题的选定、参展后的贸易效果、参观的效果与收获、展览会的布展设计、展览会的宣传工作、展览会的观众组织、对参展商接待服务、对观众的接待服务、展场环境安全状况、展会配套活动情况、对展览会总体评价、是否愿意参加或参观下届展览会、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并对上述数据进行汇总和初步分析。
第二十一条 对展出面积5000平方米以下的展览会,应至少抽样调查100家参展商和200家观众。
对展出面积5001-15000平方米平方米的展览会,应至少调查抽样调查150家参展商和300家观众。
对展出面积15001-30000平方米的展览会,应至少调查抽样调查200家参展商和400家观众。
对展出面积30001-50000平方米的展览会,应至少调查抽样调查250家参展商和500家观众。
对展出面积5000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会,应至少调查抽样调查300家参展商和600家观众。
所有抽样调查的有效样本比例均应达到80%以上。
第二十二条 被评估认证的展览会应对现场调查专业机构的现场工作提供协助,并按现场调查专业机构要求提供必要的补充资料。
第二十三条 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应在被评估认证的展览会结束后两周内完成《展览会调查报告》,并提交评估工作小组。
评估工作小组审核《展览会调查报告》并起草评估报告,审核基本标准如下: 1.参评展览会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具有较强的办展经验和招商招展能力。2.设有专门从事办展的部门或机构,并有相应的展览专业(包括策划、设计、组织、管理及外语)人员,具有完善的办展规章制度。
3.参评展览会符合并遵守《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展品注重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
4.参评展览会现场安全保障方案科学,在整个布展、展出和撤展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5.主办单位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强化事前风险防范;为展会投保公众责任险,转移因意外事故造成对第三者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赔偿风险。
第二十四条 除第二十三条所述基本标准外,“AAA级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还应达到如下标准:
1.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突出的示范性、很强的专业性。具体要求是:
(1)有来自全国11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参展商,且参展净面积(系指参展商租用的面积总额,下同)的比例达到30%以上;
(2)采购商数量不低于观众总数的50%;
(3)展览会的境外采购商不低于观众总数的30%或者境外参展商(不包括境内外商投资企业)不少于参展商总数的20%。
(4)展览净面积不少于20000平方米,展览会特殊装修的展位(系指并非按照标准展位方式展示而是专门设计特别装修的展览位置及其所覆盖的面积,下同)面积占展览净面积比例不少于40%,其布展要体现出节约和环保的原则。
2.展览会所确定主题和展出内容符合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导向,做到与市场需求、客户愿望紧密契合,在国内同类别的展览会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具体要考察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的评价、国内外媒体的反响等。
3.展品中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省级以上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出口品牌总数应达到该展会展品品牌总数的30%以上。
4.在现场对参展商和采购商的抽样调查中,“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均高于80%;表示愿意参加下届展览会的比例高于70%;“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低于3%。
第二十五条 除第二十三条所述基本标准外,“AA级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具体标准如下:
1.具有较突出的示范性、较强的综合性或专业性。具体要求是:
(1)有来自全国11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参展商,且参展净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
(2)采购商数量不低于观众总数的40%;
(3)展览会的境外采购商不低于观众总数的20%或者境外参展商(不包括境内外商投资企业)不少于参展商总数的15%。
(4)展览净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展览会特殊装修的展位面积占展览净面积比例不少于30%,其布展要体现出节约和环保的原则。
2.展览会所确定主题和展出内容符合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导向,能与市场需求、客户愿望较好结合,在国内同类别的展览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具体要考察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的评价、国内外媒体的反响等。
3.展品中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省级以上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出口品牌总数应达到该展会展品品牌总数的20%以上。
4.在现场对参展商和采购商的抽样调查中,“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均高于70%;表示愿意参加下届展览会的比例高于60%;“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低于5%。
第二十六条 除第二十三条所述基本标准外,“A级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具体标准如下:
1.展览会已经具备必要的基础规模、一定的增长潜力。具体要求是:
(1)采购商数量不低于观众总数的30%,且近三届数量处于连续增长。
(2)展览会的境外采购商不低于观众总数的10%或者境外参展商(不包括境内外商投资企业)不少于参展商总数的10%。
(3)展览净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展览会特殊装修的展位面积占展览净面积比例不少于20%,其布展要体现出节约和环保的原则。
2.展览会确定的主题和展出的内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反映行业先进水平,代表行业发展方向;有利于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主要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3.展品中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省级以上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出口品牌总数应达到该展会展品品牌总数的10%以上。
4.在现场对参展商和采购商的抽样调查中,“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均高于60%;表示愿意参加下届展览会的比例高于60%;“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低于8%。
第四章 评估认证的推广
第二十七条 对本拟授予评估认证称号的展览会,评估委在商务部政府网站和指定的全国性媒体、网站上公示十个工作日,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根据公示结果,商务部在十个工作日内正式公布。
第二十八条 商务部将定期在有关媒体、网站发布获得认证称号的展览会名单。
商务部鼓励获得称号的展览会使用所授予的认证称号进行宣传和招商招展。商务部对展览会使用认证称号情况进行检查,并随时接受公众对于违规使用认证称号行为的举报。
第二十九条 对于获得认证称号的展览会,商务部将在审批管理、招商招展、海内外推介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扶持。
第三十条 获得认证称号的展览会享有排期优先选择权,可获得举办前后各2个月的排期保护,即在该展览会举办场地不安排与其在名称、内容等方面相同或类似的其他展会。
第三十一条 商务部将通过举办展览会培训班、研修班等形式为获得认证称号展览会培养相关管理人才。
第五章 评估认证的处罚
第三十二条 参评展览会虚假瞒报有关信息的,商务部将视其情节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改正或取消3年参评资格。
第三十三条 冒用商务部认证称号或称号过期仍用于宣传及招商招展的,商务部将视其情节给予限期整改、延期审批,并在有关媒体和网站上公告。
第三十四条 认证展览会在展览会期间未依法履行知识产权保护义务的,商务部将视其情节给予降低评级和取消认证称号的处罚,并在有关媒体和网站上公告。
第三十五条 认证展览会在展览会期间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商务部将视其情节给予降低评级和取消认证称号的处罚。
第三十六条 评估认证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应遵循客观、公平、公正原则,对被评展览会实行回避,对相关信息严格保密。如有违反,商务部将立即取消其评估工作资格并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商务部发布并负责解释。
第三篇:2014《会展策划与实务》教学大纲
《会展策划与实务》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的任务:着重训练学生的会展策划技能,对学生会展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起重要的支撑作用;让学生掌握了会展策划理论与实践能力。
该课程既强调对会展策划基本理论的掌握,更强调对会展策划技能的实际运用,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随着中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会展策划的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会展策划”课程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描述 第一章 会展策划概述
第一节 会展策划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一、策划的概念
二、现代会展的概念
三、会展策划的概念
四、会展策划的特点
五、会展策划的作用 第二节 会展策划的基本原则
一、借势原则
二、目的性原则
三、操作性原则
四、创新性原则
五、有效性原则
六、规范性原则
第三节 会展策划的内容和基本流程
一、会展策划的内容
二、会展策划的基本流程
三、会展策划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会展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会展调查的提供者和使用者
一、会展调查的提供者
二、会展调查的使用者 第二节 会展调查的种类
一、为会展组办方提供会展策划必要资讯的调研
二、为参展方提供会展选择与决策依据的调研
三、展会评估调研
四、以展会为平台所进行的调研 第三节 会展调查的过程
一、确定课题的目的
二、生成调研设计
三、选择基本的调研方法
四、抽样过程
五、搜集数据
六、分析数据
七、报告撰写
八、跟踪 第四节 会展调查的方法
一、观察法
二、询问法
三、实验法 四、二手资料分析 第三章 会展目标与选题立项策划 第一节 展会目标与题材的选择
一、关于展会的目标
二、展会的题材选择 第二节 会展主题的确立
一、会展主题的概念与类型
二、会展主题的确定与选择
三、会展主题实例 第三节 展会项目立项策划
一、展会的名称和地点
二、办展机构
三、办展时间
四、展会定位
五、参展计划
六、招展策划
七、招商策划 第四章 会议活动策划 第一节 会议活动概述
一、会议的概念
二、会议的要素
三、会议筹备 第二节 会议活动策划
一、确定会议目标和诉求
二、选择召开会议的形式
三、会议的流程与设计
四、组织与主持会议 第三节 会议活动策划方案 一、一日会议的策划方案
二、简便的三日会议策划方案 第四节 会议活动策划的相关事务
一、资源中心
二、文化活动
三、休息区
四、纪念礼品
五、影像纪录 第五章 会展设计与品牌策划 第一节 会展设计的立体策划
一、关于立体策划
二、会展设计立体策划的特点
三、会展设计的文化维度与立体策划 第二节 会展设计策略
一、关于系统设计
二、展示设计的设计流程
三、展示空间的分类及设计准则
四、展示照明设计
五、展示道具设计 第三节 展会品牌策划
一、展会品牌理论
二、建立品牌展会的要素
三、建立品牌展会的途径
四、建立品牌展会的基本策略 第六章 会展宣传推广策划 第一节 展会宣传与推广的目的
一、提升展会的知名度
二、扩大展会的品质认知度
三、努力创造积极的展会品牌联想
四、不断提升目标参展商和观众对展会品牌的忠诚度 第二节 展会宣传与推广的内容
一、展会基础资讯的宣传与推广
二、展会相关活动的宣传与推广
三、展会品牌的宣传与推广 第三节 展会宣传与推广的手段
一、广告
二、新闻宣传
三、公关活动 第四节 展会广告推广策略
一、广告宣传推广的步骤
二、媒体选择策略 第七章 会展项目管理策划 第一节 会展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项目及项目管理
二、会展项目管理的具体内容
三、会展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 第二节 会展人力资源管理策划
一、会展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二、会展人力资源管理策划要点 第三节 会展物流管理策划
一、会展物流管理概述
二、会展物流管理策划要点 第四节 会展项目沟通管理与策划
一、沟通管理概述
二、会展项目沟通管理策划要点 第八章 会展相关活动策划
第一节 会展相关活动策划的作用与原则
一、举办会展相关活动的作用
二、举办会展相关活动的原则 第二节 会展相关活动的种类与策划
一、专题会议策划
二、表演、比赛活动策划
三、其他相关活动 第三节 会展旅游活动策划
一、会展旅游的概念
二、会展旅游活动策划 第九章 会展策划案
第一节 会展策划案的作用和种类
一、会展策划文案的作用
二、会展策划文案的种类 第二节 展览策划案的撰写
一、展览策划案的写作结构与要求
二、大型展览策划案的写作结构
三、展览策划案例文
第三节 会议(节事)策划案的撰写
一、会议(节事)策划案的写作结构与要求
二、会议(节事)策划案例文 第十章 会展预算与效果评估 第一节 会展预算
一、制订会展预算的过程
二、会展预算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会展评估
一、会展评估的运作
二、我国会展评估的现状
三、分析比较国内两个会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
四、国外会展评估指标简介
三、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上述分析、提示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及相应教学方法环节的学时分配。学时分配应制成表格,并有一定的弹性幅度,以适应不同教学对象的要求和教学计划实施上可能出现的调整。
章(或编)
总学
讲授学次
1-4章 5-7章 8-10章 合计
时数 25 25 72
时数 16 16 50
四、实践教学描述(B类课程需填写)
(一)实训内容及学时数 实验实训实习项目名称
会展调查与分析 拟写一个展会策划方案
办
该展会的策划方案
合 计
收集分析国内外各类展会 由学生自主选择一展会,写举内容
学时数 10
(二)实践环节基本要求: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消化理论知识,活学活用。锻炼学生在查找资料、写作、演讲和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消耗材料: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案例练习等。
五、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会展策划是会展策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从该专业的名称便可知一二。在会展这个行业中,对于会展策划方面的人才是十分紧缺的。而会展策划与该专业其它课程(如会展英语、会展管理、会展营销等课程)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联系。
六、考试大纲(考核要求)
(一)以策划会展项目为核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既有理论教学又强调实践教学,如:
由学生设计某一会展的招展书 由学生设计调查问卷;
学生参与会展现场服务,分析和撰写考察报告; 学生参加学校教师策划的会展项目;
(二)以学生参加会展现场服务的形式来进行,将学生分为4-5人一组,总体工作由各个小组分工完成,分别完成贵宾接待、参展商接待、观众组织、现场宣传等任务,发挥团队精神和学生自主能动性,完成会展现场服务的实践工作。教师在会展现场对学生的工作进行适当指导,展后分别为每组打分,并对每组的工作进行点评。
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沈燕云等《国际会议规划与管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严学军等《广告策划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美]乔·戈德布拉特《国际大型活动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美]博姆《成功的会务组织》,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第四篇:会展经济理论与实务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会展经济理论与实务 第五章 会展主题的策划
一、单选
1.(B)是会展项目其他策划的前提。
A.赞助策划
B.主题策划
C.营销策划
D.会议策划
2.会展所面临的政治环境属于(A)。
A.时代因素
B.产业因素
C.区位因素
D.自身因素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与所选择的会展项目相关的产业应该是处于变化或转型期,市场空间大 B.与所选择的会展项目相关的产业应该能代表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C.与所举办的展会相关的产业不一定是主办者或管理者熟悉的D.与所选择的会展项目相关的产业应该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4.决定会展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是(D)。
A.时代因素
B.产业因素
C.自身因素
D.市场因素
5.对于会展项目所处的宏观环境的分析,首先应该考虑的是(A)。A.经济环境因素
B.政治安全环境
C.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会展的关注程度
D.社会文化环境
6.社会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是(D)。
A.消费结构
B.技术结构
C.分配结构
D.产业结构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市场环境主要是指所举办的会展活动的市场需求情况
B.如果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较快,则对消费类会展有很大的需求
C.如果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较快,则对科研讨论会有较大需求
D.如果举办地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则对消费类会展有很大的需求
8.(C)是会展项目的物质载体。
A.基础设施
B.配套产业
C.会展中心
D.科技环境
9.展会开拓市场,逐步被接受的时期是(A)。
A.萌芽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0.(D)是指除了经济技术以外的人为制定的一些政策和管理办法所造成的制度方面的壁垒。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A.行业壁垒
B.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
C.规模经济进入壁垒
D.制度性进入壁垒
11.SWOT分析中的S代表(A)
A.优势
B.劣势
C.机会
D.威胁
12.需要大力加紧弥补缺陷的是(B)项目。
A.SO组合 B.WO组合C.ST组合D.WT组合
13.会展项目中SO组合适用的战略是(D)。
A.防御型战略
B.扭转型战略
C.多种经营战略
D.增长性战略
14.展览面临的潜在的机会是(B)。
A.客户群的扩大
B.水平整合C.市场进入壁垒降低
D.获得并购竞争对手的能力
15.以下不属于投资回收期的缺点是(C)。
A.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B.没有考虑回收期后的现金流
C.完全没有反映项目的风险大小 D.标准回收期的确定具有主观性
二、多选
1.按照会展活动所包含的内容来看,会展策划包括(ACD)。A.会议策划
B.赞助策划C.展览策划
D.大型活动和节庆策划
2.从展览的整个管理流程来看,会展策划可以分为(ABC)。
A.赞助策划
B.主题策划
C.营销策划
D.会议策划
3.会展主题策划的方式包括(ABD)。
A.策划新的展会
B.从已有展会中分离新的会展
C.拷贝已有展会,改变展会举办时间
D.赋予已有展会新的主题
4.展会主题策划时应该遵循的具体原则包括(A BC)。A.会展主题的可持续性
B.定位准确
C.会展主题的可参与性
D. 会展主题的新颖性
5.市场因素是建立在(BCD)。
A.对会展项目举办地的科技发展水平
B.对会展项目举办地的产业发展水平
C.对会展项目举办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D.对会展项目举办地的人均收入水平
6.展会自身因素包括(ABD)。
A.管理因素
B.人员因素
C.营销因素
D.财力因素
7.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是(BCD)
A.产业结构合理
B.国民生产种植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C.国内生产总值
D.经济增长速度
8.政治环境对会展项目的影响具有(AC)。
A.直接性
B.间接性
C.不可预测性
D.预测性
9.会展项目的基础设施包括(ABC)。
A.交通
B.住宿
C.城市建设
D.科技环境
10.展览的生命周期包括(ABCD)。
A.萌芽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1.市场的进入壁垒包括(ABD)
A.规模经济进入壁垒
B.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
C.行业壁垒 D.制度性进入壁垒
12.展览项目本身的因素包括(ACD)。A.项目管理团队
B.项目的物质基础
C.项目的财务约束
D.以往举办同类型项目的情况
13.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ABCD)。
A.优势
B.劣势
C.机会
D.威胁
14.展览的外部威胁包括(BCD)。
A.缺乏具有竞争意义的技能技术
B.替代性展览的出现
C.汇率和外贸政策的不利变动
D.客户或供应商的谈判能力的提高
15.财务评估的静态分析法包括(AB)。A.投资回收期法
B.投资收益率法
C.净现值法
D.现值指数法
三、判断
1.会展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群众性活动。(对)2.会展项目与所展览展示的产品所在的产业密切相关。(对)3.市场因素主要是从组展商的角度来说的。(错)4.展览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对)
5.展览工作需要特别高深的知识和尖端的技术。(错)6.会展项目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错)
7.市场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市场的竞争程度和获利空间。(对)8.会展中心的规模和水平决定了会展项目的规模和水平。(对)
9.如果一个展会连续几年展位与观众的数量增加较小或没有增长,就标志着展会进入了成长期。(错)
10.一般来说,主办单位应该在展会的萌芽期或者是成长期进入市场。(对)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11.会展需要分析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对)12.项目经理和其他项目小组成员是否有丰富的会展项目管理经验,是决定会展项目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对)
13.会展主题策划的SWOT分析一般针对会展企业。(错)14.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项目)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能力。(对)15.财务评估的动态分析法分为投资回收期法和投资收益率法。(错)
--------------------------精品
文档-------
第五篇:会展实务学习心得
会展实务学习心得
时间飞逝,转眼间,会展实务这门课程也要结束了。说实话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想要把会展这门课程学透,把这个行业了解彻底那是不可能的。经过一学期的会展实务学习对于这门课,从最初的陌生到现在有一定的了解,感觉会展这行业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发展空间大,可以说是朝阳产业。会展实务的主要内容:
会展实务这门课,主要分为九个章节来介绍,首先介绍会展与会展业,说明了会展的含义和类型,活动的主体是什么,会展管理机构及会展法规,以及会展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对会展业的有关情况进行简单介绍;第二部分会展调研与立项策划实务,主要包括会展调研与分析和会展立项策划;第三部分展前策划和营销实务,会展之中最重要的环节大概就是展前的招展招商策划、市场调查、展会的营销宣传推广了。举办一次相关会展,展前的招商质量,招商人数,招展的面积范围,这关系到这次会展的好坏和质量;第四部分是展会现场服务和管理,举办一次会展需对相关的展品运输服务、布展撤展、专业观众服务、开展中的服务等进行管理,妥善安排;第五部分会展常用文案写作,主要介绍了怎么来设计一些会展业务合同、招展函、专业观众邀请函、参展商手册、展会会刊、新闻稿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第六部分会议实务,主要是针对展览会中相关会议的策划与实务、独立运作的会议的策划与实务、会议的接待以及会议现场布置和管理;第七部分是会展中的电子商务,当今社会电子商务的发展日益完善,会展的发展与之有很大的联系,现代会展已经脱离不了互联网这个工具,如何利用好网络来开展会展的工作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章节包含了电子商务在会展中的作用、会展网络营销实务、展会专门网站的建设等进行一系列的说明;第八部分会展项目财务管理,每举办一次会展都必定会涉及到资金问题因此本章节重点介绍了会展项目财务管理、收支预算、会展项目筹资;最后一部分会展评估,从会展评估的概念、意义及目的、会展评估的内容和评估标准、会展评估的程序、会展评估的实施、会展评估报告编写这几方面入手来介绍。以上是会展实务这门课程的一个基本知识框架。纵观会展的运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展前、展中和展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工作内容。
在近几年,会展业可以算是大放异彩,发展趋势可谓算是迅猛,这点从会展业呈现出的特点不难看出,从实际的例子也能看出,就我国来讲,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来说,可谓是空前的,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虽然会展实务学习只有短短的一学期,但还是有所收获的。至少懂得了展览会招商策划是怎么一回事,包含了哪几部分。招商方案是展览会整体策划诸多方案中的核心方案之一。展览会招商方案是为展览会邀请观众而制订的具体体执行方案,它是在充分了解展览会展品需求市场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招商人员在适当的时间里通过合适的渠道进行展览会招商活动,是对展览会招商活动进行的总体安排和把握,目的是保证展览会开幕时能有足够的观众到会。一般规模不大的展览会招展书与招商书基本合一但层次较高和规模较大的展览会则可以设计专门的招商书。1.招商书的内容:一份热情洋滋的招商书主要内容有;介绍展览会的概况;阐明办展的宗旨和目的,介绍本展览会历届或本届预计到会的重要展商情况。介绍本展览会展出期的活动(论坛)等情况。有些招商书(邀请函)中还附带做些调查,如;参观的目的是采购、收集信息还是寻找合作? 你对展览会展出的哪些专业(或产品)感兴趣等。2.招商方案策划:常见的展览会招展方案有展览会招商分工、展览会通讯及观众邀请函的编印发送计划、招商渠道和措施、招商宣传推广计划、招商预算以及招商进度安排等内容。每一内容都有具体的要求,所以,在制订方案时必须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对会展业的认识: 厦门会展业的发展历程:
从1985年第一个现代商品展到现在,厦门会展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985年到1997年,为第一个阶段,以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和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举办为主要标志。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应运而生,他的举办及不断发展、扩大和完善,为厦门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到2000年,为第二个阶段,这是厦门会展业发展壮大时期,以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举办为主要标志。这一期间,“投洽会”从福建地方性展会升格为国家级的展会,厦门会展业发生了质的飞跃;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始举办,并迅速成长为国内著名的对台机电展览,为扩大对台经贸交流做出了贡献。
2000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以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标志。现代化的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为大中型展会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全国医疗器械博览会、全国药品交易会、中国广告节、中国国际果蔬产业博览会、全国医药原料药中间体交易会等全国性大型巡回展连续来厦举办;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一批与本地产业紧密相关的展会应运而出,蓄势成长,展览的规模和数量连年增长,显示强劲的发展势头。
资料表明,近二十年来厦门共举办了360多场各类展览活动,有500多万人次专业观众参会,展位总规模超过15万个,投资、贸易总成交额高达上千亿美元。
除展览外,厦门还吸引许多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议在厦门召开,如全国煤炭订货会、第10届国际制造工程与管理会议、国际控制与自动化学术年会、环太平洋微米/纳米技术国际学术会、中国百强旅行社论坛等各类专业会议。
二、厦门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2005年,厦门计举办各类展览活动45场,展览销售面积达到42.4万平方米,是2000年的2.72倍,“十·五”期间我市累计举办展览159场,展览面积168万平方米,展会的数量、规模明显增加,档次提高;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是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招商盛会,2005年3月通过了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规模和知名度不断提高,成为国内知名的品牌展会,礼品展、食博会、体博会、人居展、汽博会等展会依托厦门及周边地区强大的产业基础,发展前景广阔。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先后通过UFI认证和ISO9001认证,展馆配套设施齐全,管理服务周到、规范,为会展业进一步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来厦门举办会议的数量明显增加,北京、上海、福州、泉州等地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商协会以及大型企业集团纷纷把各种工作会议、研讨会、订货会放到厦门召开。2005年,仅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就举办各种会议122场,与2001年相比增加了3.1倍。会议规模和数量进一步扩大,高档次会议比例增加,会议成为我市宾馆酒店重要的业务之一,占宾馆、酒店业务总量的10%~25%。2010年,厦门展览市场受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激励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大的影响,全市各展览机构抓住实体经济拓展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机遇,巩固传统项目,策划推出新的项目。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活动147场,展览面积108.5平方米,比上年分别增长26.7%和26.5%。投洽会、石材展、台交会、文博会等经贸类专业展览面积增幅均超过10%;文化艺术类展览项目数和面积分别增长30.4%和29.5%;国际茶业展、烘焙展等一批新的展览项目登台亮相,进一步丰富了厦门展览题材,填补了产业空白,为厦门展览面积突破百万大关作出了贡献。
经二十多年的努力,厦门已经发展成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的会展城市,是我国东南沿海会展中心。
三、厦门会展业对厦门发展所起的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会展业已逐步成为新兴的现代服务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城市的国际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厦门会展业作为厦门经济、贸易的桥梁和信息载体,对厦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催化作用。
(一)直接带动厦门经济发展
一是直接带来会展收入。主要包括展位费收入和各种广告和赞助收入,消费类展览会还可包括门票收入和产品销售收入等。如2010年举办的“2010年海峡西岸汽车博览会”除了大量的展位收入和广告收入外,另有几万观众前往观展,仅门票收入就不菲。二是带来服务配套收入。包括直接为会展主办商、参展商和观众服务的设计搭建、展览运输、广告、住宿餐饮、旅游购物等收入。尽管竞争激烈,但从总量看也是呈上升趋势。三是带动主题产业的发展。厦门的主题会展活动已经和城市主导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带动厦门城市产业聚集的动力推器。如在“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推动下,厦门已成为国内主要的石材进出口口岸和交易场所;在“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帆船展览会”推动下,厦门已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游艇及零配件交易集散地。四是增加就业机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无论会展业自身需要的策划、设计、建造、展览管理、营销与配套服务领域,还是接待所需的餐饮、酒店、交通、翻译等领域,会展业为厦门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二)推动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环境
一是推动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改善硬环境。由于现代会展活动特别是国际性重大展览对城市的基础设施的综合配套能力和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厦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积极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城市建设,如兴建现代化的大型会展中心,铺设交通、通讯网络,提高宾馆酒店接待能力、加快环境保护工作等。二是提升城市品位和人民素质,改善软环境。会展能将外部世界的发展状况较为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带来的新文化、新信息、新知识和新观念,有助于提高厦门对国际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信息交流的承载能力,同时会展期间,市民一方面深刻感受外来文明与文化,一方面还要充分展示自身的文明形象和内在素质,城市品位和人民素质不断提升。
(三)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
一是扩大影响,提升形象。由于会展活动中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境内外重要人物的参会,媒体的广泛介入宣传等原因,厦门通过举办“9.8”、“海峡论坛”、“石材展”、“佛事用品展”等会展,向各界广泛宣传厦门的文化历史背景、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实力,展示厦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塑造国际个性,提高国际化水平。厦门通过举办会展,每年吸引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个展商和投资机构、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全国性的行业组织、国内外名牌高校、科研机构参加,促使厦门与外部世界在观念、文化、技术、理念上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交流沟通,逐步培养了城市的全球性视野和氛围,提高厦门了城市国际化水平。
四、厦门市会展业发展目标 和发展重点:
(一)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将我市打造成全国会展名城和商务旅游会展中心,会展业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2、2011年发展目标
2011年底,全市举办展览总面积达72.5万平方米;参加会议总人数达38.5万人次;会展直接收入达13.73亿元,会展行业收入约为27亿元。3、2013年发展目标
2013年底,全市举办展览总面积达80万平方米;参加会议总人数达46.6万人次;会展直接收入达18.16亿元,会展行业收入约为36亿元。4、2015年发展目标
2015年底,全市举办展览总面积达88万平方米;参加会议总人数达56.4万人次;会展直接收入达24.02亿元,会展行业收入约为50亿元。
(二)发展重点:
综合考虑我市发展会展业的优劣条件,确定以发展会议做大会议业为重点;积极发展展览业,做强展览业。
1、会议业:以申办招揽国际性会议、大型国内会议为主,自主培育举办为辅。
2、展览业:以自主培育专业展览为主,招揽引进为辅。
会展业是个充满活力的产业,想要在未来跻身于会展业,在会展行业闯出一片天,那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的学习会展的相关知识,努力的进行会展实务的实践,未来的会展业将会是年轻人的天下。
专业:10旅游管理
班级:2班
学号: 2010059625
姓名:洪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