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

时间:2019-05-12 12:2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

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

校园文化中的德育案例

李唐0741班070115595 案例:

晓兰希望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典型案例:奖励优秀道德行为 晓兰希望小学打破传统德育工作中以“禁止”、“防堵”、“限制”为主的方法,通过正面鼓励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解放个性。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所表现的优秀道德行为公布在学校和各班的宣传栏上,并以优秀积分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给不同档次得分的同学以不同的奖励:如30分可获得电子阅览室的准入卡,50分可当回出旗(护)手,100分可参与大中队干部竞选,200分可参与“希望之星”评选等。这项举措一经出台便赢得了同学们的踊跃参与,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评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需要,是提高育人水平的需要。在当今德育教育建设领域中,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晓兰希望小学所出台的“奖励优秀道德行为”这一举措,通过正面鼓励的形式宣扬了优秀道德行为,帮助学生找到了身边鲜活的学习榜样,使学生在点滴进步和闪光之处得到肯定。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对全体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让抽象的德育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激励他们不断追求进步,崇尚真、善、美,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第二篇: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渗透和教育策略(蔡振杰)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渗透和教育策略 A

蔡振杰

玉门市赤金学区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环境氛围,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到教书育人过程中,使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思想水平得以展现和提升。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渗透教育策略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一所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会清晰地站立在进入校园的人心中,无需口号宣传,漫步其间,一移步,一转身,这种感觉扑面而来。“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学生长年生活在充满美感、灵性和个性的文化氛围中,心灵自然得到荡涤,思想必然得到升华。

一、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渗透德育教育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绿化和美化,会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老师和学生的情操,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优美的校园景观是一种有形的美育,可以给学生生动、具体、可感知的美的形象。设施齐全的运动场所、干净整洁的通道、排列整齐的图书,会使学生产生庄严肃穆的感觉;挺拔苍翠的松柏、婀娜多姿的垂柳、争奇斗艳的鲜花、美轮美奂的灯箱,会使学生们产生一种纯洁高雅的感觉;校园中各种富于象征意义的雕塑、名人肖像、警言格句,都有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进取精神的作用。在它们的长期熏陶下,学生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逐渐将优秀的道德表现、正确的价值观内化成自身的高尚品质。因此,学校在整体规划建设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学校景观建设对学生潜移默

化的影响,通过学校合理布局蕴涵着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物质文化景观,将会润物无声的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一天。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教室、走廊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载体。教室、走廊布置能体现不同班级的特色,它集合了班主任、学生的智慧和力量,更具灵活性和亲和力,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言而喻。如教室墙壁上设置“读书交流台”、“读书小报”,能将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感悟收获表达得淋漓尽致;黑板报上的“学生心语”、“教师心语”更是贴近学生心灵,反映学生心声;楼梯粘贴清新隽永的标语“你让我让,楼道通畅”、“悄悄说话,轻轻走路”、“不急不挤,安全第一”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行走站立时都能受到教育。所以,美好而净化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班主任应充分做好教室布置,努力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学生始终生活在一个充满健康情趣、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中。

二、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学生习惯养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制度文化给心理、生理尚未成熟的学生营造了一个强制的引导环境,也为他们创造了一种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引导和制约他们的行为,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建设合理的校园制度文化,还可以保障德育的有序进行。众所周知,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是学校精神的外化。它虽带有强制性,但可以有效地培养人们自觉遵守规范的意识和习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有章、有序、有效的进行。国家制定的《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礼仪规范》等较全面地指导每一个学生应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可以把重要的规章制度搬上学校显眼的墙壁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时时见到,这样就能有效地发挥规范他们行为的作用。班级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班级也要制定出能集中体现各班精神风貌的班级公约,提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让班级公约较好地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学校政教处或学生会可以定期对学生的一日常规进行检查评比,不定期开展不文明行为的纠察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对检查评比结

果进行反馈,对不遵守学校纪律的行为进行通报。学校每学期还可设立三好学生、道德标兵、助人为乐、文明小卫士等奖项,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用榜样的力量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三、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核心,引领师生价值取向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精神文化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无形的、蕴藏着育人价值的课程资源。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事不在。它跃动在讲台上,充溢在校园里,显现在人们的言谈与行动中。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师生的健康成长、对学校的长久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训校风是一所学校思想理念、传统精神、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对全校师生员工有导向性、规范性、勉励性,集中体现了学校精神,对学校各项工作具有引领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印发学习手册、教师自学、电子屏展示、楼内张贴,集中宣讲学习等形式,将全校师生共同认可的校训、校魂、办学理念等逐步内化为每位师生自觉遵守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和行动指南,时刻影响每一位师生,同时也让不符合学校精神的心理和行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眼里是一位特殊的偶像。处于学知识长身体时期的学生,可塑性极大,正是“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阶段,教师的人格修养、知识水平、教学艺术、语言、服饰等对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示范作用。这正如加里宁曾指出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的影响全体学生。” 因此,学校要注重引导教师在思想观念、个性风格、举止言谈、道德修养等方面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中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楷模,使学生仿效于教师的人格美。

四、以校园活动为载体,落实德育教育目标

一所学校会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可持续开展的德育教育活动。学校要精心策划活动内容,努力增加优秀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含量,用优秀文化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以形成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质、儒雅的气质、独特的风格和追

求卓越的个性。学校可以利用集会、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晨会等时机,将有助于学生做人教育的传统经典融入到学校德育教育中,如引用《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传统经典的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使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形象、生动、亲切;通过校园广播站,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读爱国主义书籍,唱爱国主义歌曲,利用“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家、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通过举办“十月歌会”、“感恩励志演讲比赛”、“中华经典诵读”、“课本剧表演”、“社会实践活动”等系列活动,增长学生见识,培养学生能力,落实德育目标,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灵魂和根基,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一流的校园文化哺育出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生,未来学校的竟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竟争。树立“文化立校”大旗,将对提高学校竞争能力和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会成为学校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习惯养成的培训地,思想品德的能量场。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8-40.[2]周光礼.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学断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l).

第三篇:德育与校园文化

词目:德育 基本解释

道德教育的简称 引证解释

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是毛泽东同志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学校德育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由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创设而形成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规章制度、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其集中表现是一所学校所形成的独特风格和学校精神。

校园文化一般包括学校环境、人际关系、文化氛围、学校传统、学校精神、办学方向、价值观念等。它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是紧密相关的。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它是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生品德认识起导向作用。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性,教育性是渗透在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各种形态中的。一个优化的校园总是以特有的象征符号向人们潜在或公开地灌输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这种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它虽然在某时某刻不一定让人直接地完整地捕捉到,但确实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人置身这环境,就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感染、吸引和改造你。校园文化的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功

能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块阵地的教育作用,那么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呢??我认为应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入手? 一

所谓硬环境,指的是静态的物、景舒适、优美、安静、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个成员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这种陶冶、规范作用时间久远,影响巨大而深刻,其效果比简单的说教、灌输更为有效。优美、整洁、文明的校园对教育对象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还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陶冶美的人格。要有针对性地加强静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充分挖掘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点,通过创造性地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一)静态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学生联想,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知、情、意、行交互影响作用的过程。情感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动力源泉,它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去追求科学真理;情感是学生认同传统道德的媒介,学生只有对校园文化在感情上认同,产生共鸣,才可能主动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认识。可以利用教学、长廊、橱窗、院墙等空白处,张贴、悬挂校训、校风、校纪、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如张贴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智慧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毛泽东的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张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画像及少年赖宁扑山火的画像等。当学生看到这些语句及画面时,一定会刺激到学生的感官,不时触发学生的种种激情和向往,消除懒

惰、冷淡、忌妒等心理障碍,解除精神上的压抑和消极状态,并与自己的行为做比较,引起丰富的联想,在情感的激发下,不断转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在愉悦中接受教育。?

(二)静态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信息,使学生在自尊中,无意中受到教育。正规课程要求学生必须作出意志努力才能获得有关的系统知识,校园文化则通过利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机制来摄取有关的教育经验,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蕴藏的巨大的心理潜能,使无意识和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极大地拓展了信息刺激的容量。在校园中,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在这些信息的作用下,人脑的潜能会不断被开发出来。如设计黑板报、墙报、手抄报等,尤其是黑板报,可以全方位地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诸如利用中华之子、:科学家的童年等栏目为学生展现成功者的足迹,给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利用板报中的学习广角、知识博览、新科技成果展等知识性栏目,拓宽学生视野,增强他们的知识修养;对学生中的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进行科学分析,扶正驱邪,形成良好的班风;利用一日新闻、每周一个好消息、改革新貌窗口、闻新要闻等栏目,紧跟时代步伐,宣传社会新闻,引导学生了解时事,关心国家大事。让学生们的心与祖国的脉捕一起跳动。还可以写一些小笑话、民族文化、心理卫生等要有计划地让学生定期把自己的作用或作品自由展示在规定的板面,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的机会,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满足他们展示自我才能的心理需求,发展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和自豪

感。要给学生办报、阅读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办报、阅读、默默地接受启迪。校园文化就是这样,与正规课程不同,不是直接分明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在默默中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政治的、文化知识的、性别角色的等,经过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活动过程,传授给学生,寓教于无雹无息中,论道而不说教,没有明显地强制性,教育的痕被淡化,这样的学习是自觉自愿的,是容易接受的。学生不必作出意志努力,在无声无息中、在自尊中、无间避就能产生爱国、爱民族传统文化等心理。? 二

所谓软环境就是指人际关系、风气等把这些关系风气转化为动态的校园文化,通过集体教育、情境感染、榜样示范、意志训练等手段,深化课堂道德认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静态的校园文化变为动态的校园文化。首先通过校园广播、国旗下的讲话、晨会等形式,有的放矢,把静态的校园文化变为动态的校园文化。在集会上让学生说说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给自己的启示或感想,谈谈看了队报后的想法。让静态的画像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时时感染学生。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时时进行说服教育,特别是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在庄严的国旗下讲话这个特定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灵最易受到震撼、感染。还可给学生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渗透耐挫折教育,如远足、野营、登山、军训等,教育学生相信自己,不怕失败。培养学生不屈不挠、大胆进取的吕格,命名学生懂得不能轻易否定自我,相信自己有无穷的潜力。在火炬争章活动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通过学生自评、组评,使学生自我检查,改变不良

习惯。这样,从课上到课下,从室内到室外,逐步把静态的校园文化转化为动态的校园文化。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难驾驭的。教师,要热爱孩子,做到爱生如爱子,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要相信孩子,当代著名教育家、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老师说: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要关心孩子,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真诚地爱护、尊重学生是每位教师必备的条件;要了解孩子,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知,即了解,这是教师取得成功的保证。师生可以像朋友一样促膝谈心,可以像家长与孩子一样一起玩游戏,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老师可敬又亲,才会向老师吐露心声,老师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通过老师、同学讲讲兴趣爱好、亲身经历,拉近师生情感;通过广泛的师生交往,师生间建立一起一咱民主、平等、友好的关系,学生从情感上对教育者产生信赖,就能主动动接受教育。? 其次,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举行各种少先队主题活动。通过我看人际关系演讲赛,使学生懂得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通过谈嫉妒辩论赛,使队员把嫉妒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通过我能行主题队会,使学生在具体情景的感染下,深刻理解我能行包含的人生哲理,学会正

确评价自己,去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特别是在巨大挫折面前该如何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心态。这些有针对性的队会不仅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也强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在动态校园文化建设中,老师和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是一个个活的景点。要注重开发活景点,使活的景点发挥特有的作用。首先,重视教职员工的垂范作用,师范师范,学博为师,德高为范。作为学生的一种社会环境因素,教师的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将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能。学生的向师性是尽人皆知的,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必须要由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师来培养。教师的言行、仪表和作风,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要使学生爱教育,教师必须首先受教育,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品德,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循教师应有的规范,特别是在价值观、人生观等较为丰富的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中,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应当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传统文化内涵行不言之教。?其次,注意在学生中挖掘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优秀事例和人物,去感染、教育学生。这种教育形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容易学生所接受。培植典型人物树立道德楷模,是学校德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三好学生的评选就是树立榜样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导向作用。在评选过程中必须坚持德的标准,不能完全以学习成绩为衡量尺度,切实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典型人物确实起到模范带着作用,并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四)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和优良传统。校园文化中优良的班风、校风占有重要的地位,校风、班风是集体中长期形成的在价值上、言论上的共同倾向。积极向上的班风、校风、学校的道德气氛和集体舆论等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校风是学校的灵魂所在,要想达到理想的校风。必须先抓班风。可通过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双管齐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班风。如建立班级日志,班级日志实际上就是班务日记,即对学生当天在校内情况的记录。大致可以设以下栏目:日期、天气、应到人数、缺勤人数、上课情况,班级一天的活动等,由班主任批阅。教师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方面,要充分尊重和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指导制定出班级管理的规划和制度,凡老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变成学生自己的要求,也就是说变外部要求为自我约束。人都有自尊心和好胜心,哪位学生都希望看到老师表扬,都不希望在班级日志上看到自己不光彩的记录。为此,每位学生都会自觉地约束自己,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奠定坚实的基础。再如实施文明班级达标考核制度,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把对学生的行为要求、礼仪要求和卫生要求作为考核内容。并对考核作如实的记录,按周或按月进行统计,对于考核成绩好的班级,学校授予文明班级示范牌。在活动中,学生们会用集体荣誉感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都为争创文明班级而努力。?良好的风气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置身其中自然受其影响。有了良好的班风,就不难形成良好的校风,为了形成更好的校风,应当在校园中建立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舆论、风气,在耳闻目睹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感化学生,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良好的风尚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会形成一定的有自己特色的传统。不断保持这种传统,利用这一传统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如办传统展室,创办校歌,在传统仪式中进行传统活动,当新生入学时,通过参观校园,了解校史和学校的光荣传统,为自己是学校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从而为进一步的教育创造条件。?

总之,我们应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空间,通过建设校园文化,调动学校中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从校园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影响,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铺平道路,为学生提供、设计一个良好的生活背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高尚的情操。

第四篇: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民族文化

高校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民族文化,并发挥教育引导的功能作用

[摘要] 高校校园文化,担负着使人类文化最新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潜能、知识、品质、立场、观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担负着传递科学精神,阐述到学时,解决科研与实践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并推动观念以更新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应体现时代精神,体现所处的时代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校园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改变着高校师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垂涎方式和价值观念,传统的校园主流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挑战。本文从校园文化反映现代大学办学的理念,推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分析校园文化定位如何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校园网络文化、校园主体文化、定位、建设与发展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日益普及,对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同时,由此形成的网络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未有的挑战,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对师生们的思维价值观念、精神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高校建设中只有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对民族院校教育的深化改革有着重要性,使网络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

一、网络文化对校园传统文化的冲击

1、校园网络文化改变着大学传统的办学观念

高校信息网迅速发展,改变大学的办学观念,大学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人才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以及普及和提高社会服务功能,培养专门人才和多能型人才。

2、校园网络改变着校园

对现代网络技术,教育观念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使用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根据教学发展,师生可以进行多种有利教学双方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空间教学组合,从而划破僵化的限制。教师以师生生活自由的传统格局,根据学习需要自己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兴趣,使网络对学习环境和手段的改变,将会打破以传统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个性教育模式为主流。

3、校园主流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

网络的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产生传播文明,又产生信息垃圾。开放性给广大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

二、校园文化的定位

不仅是一个技术,同时又是一个社会文化,在未来信息化校园中,网络价值的影响更大,校园文化与网络产生冲突、对抗、相碰,要使网络文化成为校园主流文化,在建设中,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其明确定位,以便建设信息化校园,使网络文化步如健康、文明的发展轨道。

1、校园文化网络是弘扬校园主流文化的阵地;

2、校园文化网络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

3、校园文化网络是获取各类知识信息资源的宝库;

4、校园文化网络的师生信息沟通的桥梁。

三、校园网络建设与发展

是文化发展进步的新形态、新趋势,是大学革命的新表现,因此,不能因为网络文化的种种弊端就忽视、回避,甚至否定网络文化建设的发展,而是积极的姿态迎接新文化的挑战,提高我们的认识,持变观念的基础上,从思想队伍、软件、硬件、学科等方面入手,以多种方式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1、提高我们对校园网络文化的认识;

2、引导校园网络建设发展进程中经营者的自律与网络者的自律;

3、加强软件、硬件、网建站、学科的建设;

4、加强校园网络文化进行依法管理和行政管理。

通过科学管理,与多渠道,校园网络将为教学服务科学研究,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各个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学科、专业界限打破,不同学科之间互相供签、渗透,不同学科的发展师生共同研讨多学科问题,不同专业的同学自由选择专业、课程、学分制,将会真正实现双学历、双学位。学校管理愈趋科学化、透明化,管理者全方位地掌握各种教学信息、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不同的院系和不同的学科,才使科研资源实现共享。

四、结合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来思考和教育引导功能和作用

1、民族院校应大力提倡培养民族干部和优秀学生干部,因为学生干部是一面旗帜,一面镜子,好与坏直接体现一个院校的形象,对内是集体的学习榜样,对外是一个集体精神面貌。

2、学生干部建设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通过实践认真学习,把真理带到实践中去检验,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造就内优外秀的综合素质的学生干部,以理想新年教育为根本,正确伸入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加强校风建设,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风趣,营造和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以民族教育为根本,培养高素质的民族人才。

第五篇: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工会优势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工会优势

复旦大学 杨兴海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工会作为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了凝聚、引导、组织和维护教职工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她具有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社团优势和功能优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辐射等功能。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中心”。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对人才的培养,体现在教学效益上,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同样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对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工会作为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了凝聚、引导、组织和维护教职工权益等方面的作用,而校园文化自身所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辐射等功能,两者都是“以人为中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因此,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对人才的培养,体现在教学效益上,就是人的“全面发展”。随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工会努力把校园文化作为工作的载体,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参与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广大教职工员工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以及弘扬复旦精神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发挥政治优势,把握校园文化核心

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工会开展工作的真正优势。工会是党领导下的职工群众组织,帮助广大教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工会的责任所在,也是建设校园文化之本。突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会必须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积极协助和配合学校党政领导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用先进的文化和理论对教职工进行引导和宣传,大力弘扬他们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工作中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利用宣传橱窗、网络媒体、校刊广播和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思想深入每位教职工心中。还可心采取“我的讲台我的爱”、“复旦事业与我”的演讲活动,激发广大教职工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学生中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评选活动,使学生受到教育,使先进教师的事迹得到彰显和发扬,进一步提升复旦精神的内涵。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基础课教学奖”评选表彰,在青年女教师中开展优秀成果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广大青年教师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多作贡献,为服务上海,服务全国多作奉献。

二、发挥组织优势,凝聚教职工人心 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是职工职工群众自愿参加的组织,群众性是工会基本属性和特征。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工会有巨大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号召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教职工组织起来,使复旦精神、价值观念、职工道德等更加深入人心。我们要充分利用工会健全的组织体系和网络,通过两级工会、工会小组等组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将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理念、内涵和知识不断地延伸到教职工的头脑中。各部门工会每年组织的春游和秋游活动,参加人数又多,深受教职工的欢迎。活动充分体现了工会组织的号召力和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职工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参观浏览提高了自身的素养。学校工会组织的暑期教工休息休养活动,为学校广大教职工增进了解和友谊、交流感情提供了最宽广的舞台,凝聚了人心,陶冶了教职工的情操。由院士和长江学者和先进教师代表参加的周末度假休养活动更是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和感情交流、调节精神的平台。通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过这样活动,他们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和温暖,也充分调节了精神,以更充沛的精力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培育人才服务。工会组织的98年抗洪赈灾捐款、“一日捐”和东南亚海啸捐款等活动,教职工踊跃奉献爱心,参加人数达90%以上,充分体现了教职工的崇高的互助精神,也充分反映了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工会组织的号召力。

歌咏比赛活动是展现教职工精神风貌和凝聚人心好形式。2004年工会举办的“迎百年校庆,展教工风采”的歌咏会,全校35个单位积极参赛,充分展示了风采,振奋了精神,进一步激励广大教职工为复旦的发展发挥聪明才智,多作奉献。

三、发挥工会文化社团优势,唱响时代主旋律

文化社团作为广大教职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有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文化社团建设和活动的开展发挥了工会“教育”的职能。建设和开展好文化社团工作,必须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努力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学校文化社团活动的开展唤起了人们的精神,学校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发挥广大教职工的创业精神、智慧和才能,付出艰辛劳动。

复旦现有教工合唱团、京剧社、沪剧团、越剧团、评弹团、昆曲社、书画篆刻研究会、集邮协会等20个文化体育社团。这些社团活动其显著特点是符合时代节拍,紧跟社会形势,唱响时代主旋律。教职工需要形式多样文化体育活动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学校更需要有健康的向上主旋律营造校园氛围。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迎接新世纪的活动中,各文化社团都准备了内容丰富的节目积极参与文艺演出;在2004年上海市教师“阳光绿叶大地”的文艺汇演中,我校参赛的6个社团分别获得了金、银、铜三项奖励。教工合唱团应邀参加市、歌咏会和区的文艺演出,沪剧团、越剧团等社团经常深入社区和敬老院演出表演,校园文化正不断向社区辐射,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四、发挥工会功能优势,为老年工作服务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满足离退休教职工的精神文化需要,又可以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上海已进入老龄化城市。复旦教职工5900人,离退休教职工2500人。为了满足这一部分“免交会费”会员的精神文化需要,复旦工会与退管会于1994年创办了复旦老年大学,开设了书画艺术、音乐艺术、实用技艺和强身健体的四大教学系列25门课程累计学员达6000余人次。复旦老年大学为老同志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工会俱乐部既是教职工的活动场所,又是老年大学的学习天地。老年大学成为复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在工会文化社团中,有的离退休老同志是社团负责人,有的是社团的骨干,他们为文化社团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下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数学教学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数学教学 数学学科往往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思维的训练,却往往忽视了文化的底蕴。数学课堂应该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固东中学 明立钦 为了将学校建设成有自身特色且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窗口学校,并让学生成才,教师成名,学校成功。我校就校园文化建设进......

    探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图书馆文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探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图书馆文化 探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图书馆文化 【摘 要】探析图书馆文化的特点及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分析......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3

    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良知。学会感恩才懂得尊敬他人,赞美这个世界。感恩包括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祖国等。学校......

    国学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几点思考(精选五篇)

    国学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海兴县第二中学姚悦林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其他教育形......

    浅谈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王艳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 邮编:211200 电话:025-57421009 【摘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是学校使......

    浅谈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

    浅谈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实验小学林海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进一步得到落实,与此同时小学生的心理......

    共青团学生组织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共青团学生组织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