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华网评:编实筑牢社会保障体系的“网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落实督查情况汇报,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决定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月25日中国政府网)
让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最低生活救助,不仅体现政府的民生关怀,更是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年终岁尾,国务院研究部署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并就《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凸显中央政府对低保工作的关注与重视。
正如决定一只木桶最大容量的是那块最短小的木板一样,最能彰扬社会温暖的是身处社会底层人们的现实感受。让7400多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实现保基本、可持续、重公正、求实效的应保尽保原则,既是体现制度优越性的社会发展必需,更是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有力宣示。各级政府务必从打牢执政基础的高度认知完善社会救助机制的重要意义。
鉴于以往“低保”督查中发现的资金不到位、管理不规范、配套政策不完善等有碍低保政策效应发挥的诸多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强调了低保工作的透明与监管,要求推进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实施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坚决纠正“关系保”、“人情保”及错保、漏保,依法严惩骗保行为。“低保”政策是特困群体的生命线,也是各级官员不可染指或懈怠的红线,国务院要求强化对低保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严肃查处渎职失职等行为,这不仅是对社会公平的坚守,更是对政策信誉的维护。
社会救助是向特定困难群众提供及时、必要救助的托底性保障制度,是“保基本”中的基本制度。“好制度”的善意有赖“好办法”的程序保障。国务院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既是听取民意、汇集民智的集思广益过程,也为社会动员民众、提升道德、弘扬善举的正能量传播提供了机遇。
期待通过政府与民间的良性互动,催生出更具科学与周延,更显务实与公平的低保制度,切实把社会保障体系的“网底”编实、筑牢,给全社会以稳定、可靠的民生保障预期,减少不安和焦虑,增进社会公正和幸福感。
第二篇:编实筑牢社会保障体系的“网底”
张玉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落实督查情况汇报,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决定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月25日中国政府网)
让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最低生活救助,不仅体现政府的民生关怀,更是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年终岁尾,国务院研究部署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并就《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凸显中央政府对低保工作的关注与重视。
正如决定一只木桶最大容量的是那块最短小的木板一样,最能彰扬社会温暖的是身处社会底层人们的现实感受。让7400多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实现保基本、可持续、重公正、求实效的应保尽保原则,既是体现制度优越性的社会发展必需,更是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有力宣示。各级政府务必从打牢执政基础的高度认知完善社会救助机制的重要意义。
鉴于以往“低保”督查中发现的资金不到位、管理不规范、配套政策不完善等有碍低保政策效应发挥的诸多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强调了低保工作的透明与监管,要求推进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实施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坚决纠正“关系保”、“人情保”及错保、漏保,依法严惩骗保行为。“低保”政策是特困群体的生命线,也是各级官员不可染指或懈怠的红线,国务院要求强化对低保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严肃查处渎职失职等行为,这不仅是对社会公平的坚守,更是对政策信誉的维护。
社会救助是向特定困难群众提供及时、必要救助的托底性保障制度,是“保基本”中的基本制度。“好制度”的善意有赖“好办法”的程序保障。国务院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既是听取民意、汇集民智的集思广益过程,也为社会动员民众、提升道德、弘扬善举的正能量传播提供了机遇。
期待通过政府与民间的良性互动,催生出更具科学与周延,更显务实与公平的低保制度,切实把社会保障体系的“网底”编实、筑牢,给全社会以稳定、可靠的民生保障预期,减少不安和焦虑,增进社会公正和幸福感。
文章来源:榆林人事考试网(yulin.offcn.com)
第三篇:“六道防线”筑牢健康扶贫网底
凤翔:“六道防线”筑牢健康扶贫网底
凤翔县卫计局在落实医疗救助政策的同时,结合实际,出台相关政策,设置六道防线解决贫困户就医问题,让贫困户看病基本不花钱。
一是参合贫困人口免交住院押金,直接享受新农合医疗救助,镇卫生院免起付线并90%的比例报销,县级医院报销比例提高10% 按88%的比例报销,13万元封顶。
二是将大病医疗保险起付线从8000元降低至3000元,将自付合规费用划分为3000元至3万元、3万元至10万元、10万元以上三个等次,分别按50%、70%、90%三个比例报销,30万元封顶。
三是落实大病商业补充险,对自付合规费用在3000元以上的,按80%的比例进行报销,8万元封顶。
四是落实民政医疗救助。将贫困人口分为五保、低保、低收入及特定求助对象、因病致贫对象四个类别,分别按100%、70%、50%、30%四个比例进行报销,同时设相应的封顶线。
五是新农合医疗扶贫救助。本救助政策不设起付线,对所有自付合规费用报销30%。
六是贫困人口特殊大病医疗救助。包括对器官移植等病种实行一事一议定额补助和统筹专项救助基金,按全县当年患大病人员实际自付费用综合测算确定起付线和比例进行救助两种情况,于次年4月份集中结算并落实救助资金。凡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贫困患者,第一至五项救助政策实行一厅式结算,直通车报销。第六道政策的落实在本结束后,由辖区卫生室负责登记并收集资料,县卫计局统一审查核算后集中报付,实施兜底保障。
第四篇:筑牢农村卫生“网底” 圆百姓“健康梦”
筑牢农村卫生“安全岛” 共圆百姓“健康梦”
-----湖南省邵东县仙槎桥中心卫生院李宏林院长的优秀事迹
李宏林,男,汉族,中共党员,现年36岁,中专学历,执业医师。2003年参加工作,2007年起历任湖南省邵东县九龙岭镇卫生院业务副院长、院长和仙槎桥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职务。现任仙槎桥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作为一名年青医生,他内、外兼修,拥有良好的医疗技术及医疗服务,在当地群众中声名远扬;作为一名年青的院长,他抓班子,带队伍,管理有方,短短的十年时间,救活了一个卫生院,壮大了一个中心卫生院,使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恪尽职守,谱写新时代一个医务工作者为筑牢农村卫生“安全岛”,共圆百姓“健康梦”的创业、奋斗新乐章。他先后被评为县妇幼工作先进个人、县疾控工作先进个人、县优秀院长,2012年县人民政府嘉奖。所在单位被评为“邵阳市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
其主要优秀事迹为:
一、扎根山区十余载,甘当百姓健康“守门人”
1977年,李宏林出生在邵东县一个偏远的山区贫困乡——双凤乡大兴村,父亲是一位乡村医生,他自小在父亲的身边看到村民因贫因病饱受痛苦煎熬,看到父亲通过治病救人给无数的家庭带来欢声笑语,他认识到作为一名医者伟大的一面,于是无形中对医学产生了强烈的热爱,便立志象他父亲那样为民解危济困,做一名良医的梦想。有了梦想,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就有了奋斗的动力。由于受山区教育条件限制,他中学毕业只考入当地一所卫生职业学校学习医学理论知识。1998年毕业后,他自知起点低,但为了学到过硬的本领,也考虑到基层医院极度缺乏全科医生,他二次自费到邵阳市中心医院进修普外科、到县人民医院进修内儿科,使自己内、外兼修,增强自己业务素质。2003年,他通过县公考,来到了偏远山区的九龙岭镇卫生院,挑起百姓健康“守门人”重任,成为该院最年青的医生。2006年6月中旬的一个清晨,一位60多岁的村妇因误服有机磷农药中毒,送来急救,当时患者口吐白沬,神志不清,呼吸和心跳已接近停止,由于山高路远,转送县医院已是来不及了,其家人和围观者均认为已回天乏力。在众人叹息之余,只见李宏林迅速为病人实施洗胃等一系列的抢救治措施,在经过1个小时的努力后,病人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后经过有效治疗,该病人康复后,特来该院握着李宏林的手,含着泪说:“你让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你是我生命的守护神。”李宏林淡淡的一笑,说:“老大妈,作为医生,只要病人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就这样,初出茅庐的年青小伙子出手不凡,阎王边上救人命的佳话一时在当地传开,李宏林的医疗声誉顿时大增,找他看病的络绎不绝,炼就了他的医术。这几年,政府强化县医院建设后,乡镇卫生院人才往上走的趋势愈发明显,有些业务好的乡镇卫生院院长也跑到县医院。但李宏林能安下心来,扎根基层,甘当百姓健康“守门人”,去实现他更大的梦想
二、以百姓健康为主旋律,奏响医改新乐章
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在群众身边开辟出看病就医十分方便的“健康通道”,展现了中国新前景。乡镇卫生院作为我国农村卫生三级医疗网承上启下的枢纽,其成败兴衰,事关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农民健康的大局,因此,随着新农合的逐步推广,乡镇卫生院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一场以百姓健康为主旋律,积极推进医改的新乐章已奏响。
作为合并乡镇,九龙岭镇当时拥有九龙岭乡卫生院和槎江乡卫生院。槎江乡卫生院长期以来人心浮动,十几个职工有业务的开设个体诊所,无业务的有的下岗赋闲,职工工资几年没发放,许多人已经回家自谋职业,整个卫生院发展陷入低谷,濒临倒闭。而在此时,县卫生局把九龙镇卫生院的管理重担压在李宏林身上,由他牵头重组槎江卫生院,重振九龙卫生院雄风。
李宏林接到任务后,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把加强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作为第一要务,依托乡村一体化建设,筑牢农村卫生“安全岛”。他一边率领班子成员反复研究合并方案,一边坚持走访了槎江卫生院所有职工,与他们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开诚布公地做工作、解矛盾,投资17万元对槎江分院进行了装修,购置了不锈钢床、电脑、尿10项等医疗设备,提升了职工的信心。短短3个月,槎江卫生院的职工全部愉快地回归“新单位”——九龙岭卫生院槎江分院,解决了职工的再就业和当地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2008年初,李宏林致力于九龙岭卫生院医院基础建设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配套。在医院底子薄,资金极端缺乏的情况下,他积极向省、市、县争取支持,同时向职工、向身边亲朋好友筹集资金76万元,2008年底圆满完成总面积1079平方米的新住院楼建设,安装了护理呼叫系统、电视机、不锈钢床、发电机等配套设施;建起了标准化的手术室、产科等科室。2011年,他争取国家配套资金150万,新门诊楼改扩至1355平方米,按照标准化卫生院要求,建立了标准的健康档案室、预防接种室、冷链运转室等公共卫生科,开设内、外、妇、儿、急诊、中医等门诊科室,大大增强服务能力,极大地方便了当地老百姓就医,救活了九龙岭镇卫生院,使之步入快速发展的健康轨道。
李宏林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选送业务骨干到市、县医院进修深造,提高,开展下腹部手术、剖官产等急诊手术。还致力于农村医疗卫生“网底”建设,依托国家乡村一体化建设的东风,从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强对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行“六统一两独立”管理。聘请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站、县疾控中心专家来院讲课,内容以贴近村医实际的内科、外科、儿科的临床诊断治疗,放射、心电图等常见诊疗资料的辨析,临床护理、政策法规、计划免疫等相关知识培训课程。通过培训,提高乡医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力,掌握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村医医疗技术水平。近年来,全乡建起了 个村卫生室,其中标准化村卫生室 个,培训村医 人次,改造后的村卫生所,有独立区分的诊疗室、治疗所、观察室、健康教育室和药房,房屋面积基本达到60平方米,常用药物和必需的抢救药品达到
种以上,并配备高压消毒锅、听诊器、血压计、身高体重计、出诊箱、诊查床、紫外线消毒设施等基本器械。
筑牢卫生服务体系三级网络最基层、最前沿网底,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方便了农民就医,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三、打铁还需自身硬,共圆百姓“健康梦”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描绘出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丽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作为基层医院,最大的梦想就是百姓健康。实现百姓健康的梦想,必须持续不断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继续走“上联下托”协作办院、引进高端技术、吸纳科技人才之路,这也是医疗技术水平最直接、最有效、最持续的快速提升之路。
实现百姓健康的梦想,必须持续不断地提升医护服务水平。深入持久地开展“三好一满意”、“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
江河源自小流,千里积于硅步医疗质量不高是多年来困扰卫生主管部门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乡镇卫生院工作量和业务收入连年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大量外出、转移,部分乡村医生外出经商,部分偏远农村存在“无医生、无卫生所”现象。而处在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布局分散的“医疗空白村”群众,就医难问题日益突出。
《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明确乡镇卫生院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推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即村卫生室设置、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考核进行统一管理,村卫生室的法律责任独立、财务核算独立。
为确
主动征得有关部门的支持,通过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促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共同发展,确保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切实推动医改各项任务在农村的落实和医改目标的顺利实现。
村卫生室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参合村民基本可以报销50%的费用,大大降低了医疗支出。
全县妇幼卫生、计划免疫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儿童“七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0%以上,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幸福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更加注重把健康作为衡量幸福的指标。
“救活”一家卫生院
兴旺一家卫生院
清正廉洁,一身正气
“以前,老百姓小病抗,大病拖,说到底,是怕花钱,花不起钱。”一位医务工作者这样说。
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让百姓更放心就近就医。
11年来,凭着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何永通努力做到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而正是由于他对医疗质量工作的那份追求与创新,石角医院的医疗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医疗安全得到了保证,病人的综合满意度连年上升,吸引了不少周边镇的群众到医院就医。
路,在开拓者的足下延伸。11年来,何永通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与创新,脚踏实地,励精图治,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声喝彩。他所在的石角医院被市卫生局破格评为二级综合医院。近几年来,先后荣获广东省文明卫生院、广东省“百家文明卫生院”、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市“五十佳”文明窗口等称号。他自己本人也先后获得清远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卫生院院长”、清远市“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和2011年先后被评为清城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当选为清远市人大代表和清城区政协委员。
然而,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何永通并没有满足现状,奋斗正未有穷期。他正以高昂的热忱,不断创造新业绩,描绘新的事业蓝图。这就是何永通,虽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却能用坚实的步伐在他的人生道路上留下闪光的脚印……
三基三严培训
第五篇:深学深思,筑牢“三严三实”根基
深学深思,筑牢“三严三实”根基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是今年公司及基层单位党建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在去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础上‚再添把火、再加把力‛,把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纳入重要日程上来。作为基层单位更应该学以致用,在‚三严三实‛活动中深学深思,筑牢其根基。
深学深思文件、专题资料精髓,吃透把握丰富内涵。总书记在很多讲话中都提到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就目前基层而言,个别干部总是被动学习、推着学习、催着学习,或是对理论知识浅尝辄止,在工作中总是‚书到用时方去读‛。正如一篇文章写到‚领导干部不读书是‘危险信号’‛,不学习就会出现各种‚恐慌症‛。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深学深思是前提基础,需要用咬文嚼字精神吃透文件、专题资料内涵,把握总体要求、方法措施、实施步骤、时间节点等要领。
深学深思角色、职能履职能力,把准脉搏自我定位。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一个‚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义务。在人生大舞台上,无论你春风得意还是举步维艰,都应深学‚角色‛的高度和深度,深思‚角色‛的履职和定位。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单位和个人的职能分别是什么,如何履职到位,都是发人深省的问题。正如,管理者把不准工作职责的脉搏,把自己定位成普通员工或是高高在上的‚老爷‛,游离于职责之外,把履职担当、服务大局和员工群众抛于脑后,最终只会偏离航向,又如何成为一名担当务实的好管理干部呢?
深学深思标杆、典型先进事迹,对标找差见贤思齐。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以来,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从焦裕禄、牛玉儒、杨善洲、沈浩、谷文昌〃〃〃〃〃〃,再到今年‚七一‛表彰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都是我们领导干部在践行‚三严三实‛过程中应自觉对照的镜子。照镜子,正照典型先进事迹,自觉见贤思齐,查思想觉悟、作风建设和综合素质,从他们身上学习如何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反照‚老虎‛、‚苍蝇‛,深思阴暗和反面存在的根源,以他们的教训警醒自己。
‚不忘初心‛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保证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并成为一种工作常态的灯塔。这需要我们常常深学深思,在牢固根基上始终不偏离‚垂线‛垒砌起‚三严三实‛丰硕成果,达到‚三严三实‛最终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