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加强企业基础管理[推荐]
如何加强企业基础管理
基础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坚实的管理基础,企业就不可能健康持续的快速发展。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如何通过提升管理的过程,企业只要管理出了问题,就会产生风险。因此,对基础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现象进行研究,对组织内的风险进行分析,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全方位解决问题,是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最佳方式。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拥有良好的管理基础并且创建成为学习型组织,建立起企业管理、品牌和文化优势。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企业也渐渐意识到仅凭良好的基础管理尚不能建立起真正突出的竞争优势,如提高效率、增强异地信息沟通等管理瓶颈都需要导入新的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基于这样的思考,企业就必须开始信息化之路。
大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应用中着重于加强企业内功修练,纷纷实施了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直接照搬现有的OA系统,必须与软件供应商一同进行分析和论证,项目组首先分析OA实施前企业存在的问题,然后对OA系统准确定位,不过最终OA所解决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塑造一个利于企业运转的工作流程,而一个企业完整的OA办公系统应具备以下几个平台:企业通信平台——也就是企业范围内的电子邮件系统,使企业内部通信与信息交流快捷流畅,同时便于信息的管理。
信息发布平台——建立信息发布平台的标准流程,规范化运作,为企业的信息发布、交流提供一个有效场所,使企业的规章制度、新闻简报、技术交流、公告事项等都能及时传播,而企业员工也能借此及时获知企业的发展动态。
协同工作平台——将企业各类业务集成到OA当中,制定标准,将企业的传统垂直化领导模式转化为基于项目或任务的“扁平式管理”模式,使普通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距离在物理空间上缩小的同时,心理距离也逐渐缩小,从而提高企业团队化协¬作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创造力。
公文流转平台——企业往往难以解决公文流转,总觉得文件应该留下痕迹,但是在信息化的今天,改变企业传统纸质公文办公模式,企业内外部的收发文、呈批件、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报表传递、会议通知等均采用电子起草、传阅、审批、会签、签发、归档等电子化流转方式,同样可以留下痕迹,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
日常办公平台——将自己的日常安排、任务变更等集成在一个平台下,改变了传统的集中一室的办公方式,扩大了办公区域。通过网络的连接,用户可在家中、城市各地甚至世界各个角落随时办公。
知识管理平台——建立学习型企业,更好的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系统性地利用企业积累的信息、资源,改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快速响应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的技能素质。
归根结底,OA实施既要求有供应商的正确引导,同时企业更要明确需求和领导的重视,系统的成功上线对企业管理的提升同样会作出巨大贡献。
第二篇:企业计量基础管理规划
企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计量基础管理工作规划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集团公司管理要求,坚持依托延长,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战略定位,使“依法治企、从严治企、规范治企”的理念成为工作习惯,落实“做大延长化建、做强企业”措施,强化基础管理,细化人员岗位职责,紧紧依靠员工,真抓实干,努力提升技能,做好计量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公司“抓计量、促管理、保质量、增效益”的计量管理方针,对提高施工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1.完善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标准;
2.建立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配备专兼职计量员;
3.加大培训,提高计量人员素质;
4.完善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
5.测量管理体系在内审和外部审核无重要不符合项。
三、工作具体措施
1、完成《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补充修订,制定公司《计量管理办法》
今年对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了换版修订,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新。编制了公司《计量管理办法》,完善了计量组织管理,1在主管领导指挥下,对各部门的计量管理工作统一组织,协调一致,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序性、统一性、准确性。加强设备管理,对计量检测设备的配备、使用、围护和保养、流转等各项制度。
2、根据公司“四定”要求,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
按照企业发[2011]90号《关于规范基层单位 项目经理部机构设置及定岗定编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基层单位、项目经理部要配备一名专兼职计量员,负责本单位的计量管理工作,并在企业发[2011]146号文件中明确计量管理员岗位职责。
3、以人为本,提升素质,加强计量队伍建设
计量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计量工作效果。培养和造就一支懂计量、会管理、通法律、晓技术、高素质的计量队伍,才能搞好企业计量工作,适应企业技术进步、管理计量水平提高的需要。加强培训,要求计量管理人员积极学习计量管理知识,提升管理手段。科学管理,增强计量检定人员的技能,提升试验室检测和分析能力
4、严格计量管理,确保量值传递准确和有效。
2)积极与使用单位的计量管理员沟通,做好现场服务工作,保证量具量值传递的稳定性、一致性。
3)加强计量管理,提高体系运行有效,确保体系审核中无重要不合格项。
4)利用公司计量管理网络,加强量检具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培训。
5、完善设备管理,提高员工的设备管理意识。
1)加强设备管理,提高员工的设备管理意识。
2)一如既往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和关键设备的点检工作;确保关键测试设备完好率100%。
3)要积极与各基层单位、项目经理部的计量管理员沟通,合理安排好计量器具自检与外送检定工作,确保计量器具及时满足现场使用的要求。
6、遵章守规,运行规范,夯实质量安全环境管理基础
1)根据公司管理体系要求,配合部门重新识别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明确相应的管理措施。
2)按照部门识别的环境因素、危险源情况,细化成相应岗位的内容,形成书面规范化;同时组员要熟知对应岗位的环境因素、危险源,掌握相关的管理措施,并按要求进行控制。
3)积极配合公司及部门的安排及部署的要求,做好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
2011年10月26日
第三篇:加强基础管理建设企业
加强基础管理 建设规范效率活力企业
摘要:目前烟草企业发展深入推进,加强企业基础管理,重视企业内部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把企业发展建立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基础上,让严格规范成为员工自觉行为,把企业建设成为规范效率活力的企业,实现“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基础 管理 规范 效率 活力 企业
随着烟草行业改革发展深入推进,如何加强基础管理,注重管理创新显得特别重要和紧迫。姜成康局长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加强基础管理的重要性,强调要以质量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强行业基础管理工作。在全面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中国烟草之路上,行业上下正在为夯实基础而不懈努力。
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中国烟草,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充分发挥烟草专卖体制优势,巩固和完善烟草专卖制度,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重要保证。国家局把建设规范、效率、活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就是从科学发展观思想出发,把企业发展建立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基础上,建设成为既富有效率、又充满活力的企业。
一、加强基础管理是“规范效率活力”的重大举措
加强企业基础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
1所在。增强辽宁烟草竞争实力,重要的因素是要以提升管理能力做支撑。省局(公司)开展“全面基础管理年”活动,争取用两年时间,全面替身基础管理水平,为实现国家局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打牢坚实的基础。这是促进辽宁烟草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烟草企业的重大举措。
在企业发展中,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挑战将不可避免,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增强竞争实力,实现行业新的奋斗目标,这对烟草企业的基础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加强基础管理的重要性和进波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行业基础管理是解决“责任、规范、创新、协调、活力”六大问题、实现“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行业奋斗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应对挑战、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基础管理是“规范效率活力”的基础保证
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企业,重在基础,基础管理就是基础和管理的有机融合,要致力于通过管理打好基础,通过打好基础促进管理。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同时包含了基层、基础、基本功三个方面,抓基层要着眼于基础管理的内容,抓基本功要着眼于员工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着眼于行业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规
范、效率、活力”六个字做文章,精心谋划、科学设计,通过付出艰苦的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基础管理工作,全面推进企业基础管理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在高起点上,全面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形成增强竞争力的坚实基础。
加强基础管理可以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抓好质量体系建设,也是进一步打牢基础的自觉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是企业内功的具体体现,抓好基础管理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是一项不需要太多投入但需要长期坚持的艰苦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基础管理是企业内部最基本、最细小的规则和标准,是企业内部运作的秩序和规则。基础管理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探索性并存,要持之以恒推进,不断加以强化,反复抓、抓反复。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真正把企业细小的规则和标准理顺,进一步实现企业管理流程化、专业化和标准化,通过质量体系建设使企业科学管理的水平获得提升。要高度重视管理创新,对照国际先进水平制订行业主要经济技术标准,全面开展对标活动,查找管理差距和薄弱环节,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三、加强基础管理是“规范效率活力”的内在要求加强基础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完整的基础管理系统可以使一个企业具备恰当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可以将
企业的核心能力与支撑核心能力的各种能力结合在一起。在实现长期目标的过程中,由于管理能力支撑着核心能力,所以说基础管理才是真正可以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来源。
加强基础管理是一场涉及面广,全方位、多层次触动原有管理流程和方式的转变过程,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群体和团队的力量,依靠集体的智慧,实现企业管理的进步。要培育创新思维,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建立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基础管理体系,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共同开创企业管理的新局面。基础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因此,要想加强基础管理,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着眼整体、综合考虑各个要素。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加强基础管理是“规范效率活力”的具体体现
全面加强基础管理是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辽宁烟草的具体体现。基础管理作为一种对活动的管理方式,是通过对企业内外活动及活动间关系的分析,找出其属性、特点以及活动规律,然后对其进行有效组合和规律化的管理。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必须以坚实可靠、科学完善的基础管理工作为支撑。基础管理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更没有任何捷径可寻。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才能保证基础数据准确、资料全面、信息反馈及时,企业才能在此基础上科学决策。
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企业,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是关键。近年来,烟机工业企业实现了较好发展,前进的步伐正在逐渐加快,但我们更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是长期的、全员性的系统工作。因此,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基础管理工作意识,使每一位成员都知道什么是基础管理工作、为什么要抓好基础管理工作;要努力使员工人心归企,使他们常怀忧患意识,不满足现有水平、不沉溺于当前成绩。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是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础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顺畅的工作秩序,而这种秩序又需要若干系统的制度来规范,使员工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生产是做好基础管理工作的保障。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怎样去做都规定得清清楚楚,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标尺。当然,科学合理的制度除了约束作用外,还应具有激励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制度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对于烟草企业来说,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是我们全国烟草行业所遵循的价值观,管理也应该要以此为标准。首先是我们自身内部的监管,加强内部监管工作需要我们继续探寻新的路子。其次是提高经济运行水平,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降低运行费用。最后是建设我们的企业文化,用烟草文化的感召力来带领员工为了中国烟草的事业努力工作。
企业科学发展需要加强基础管理,建设规范效率活力的烟草企业更需要基础管理的支撑。只有不断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和夯实基础管理,才能实现烟草企业在“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前提下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四篇: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总结
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总结
基础管理考核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公司基础管理考核的力度,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与落实,规范员工工作行为,维护公司工作秩序,依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第二章工作礼仪第二条工作态度及待人接物和蔼谦逊,不强词夺理,不与人争执。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总结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总结篇一
20xx年公司以专业管理提升为突破口,通过组织8个专业管理系统全面开展管理诊断、发现管理问题、解决管理短板、实施改进措施等系列管理提升工作,有效改变了公司专业管理基础薄弱、执行力低下现状,以各专业系统管理提升有力推动了公司基础管理全面提升。现将公司20xx年管理提升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构建组织体系,建立工作机制
构建了公司管理提升组织体系。成立了公司专业管理提升工作
领导小组,设立了公司专业管理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管理职能职责分工,设立了生产系统、技术质量系统、设备系统、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能源系统、现场及安全管理等8个专业系统管理提升工作小组。通过管理提升组织体系的构建,建立了以公司专业管理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总体领导,专业管理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指导,各专业系统主管领导牵头,专业系统主管部门具体推进,各二级单位(专业厂)全面承接实施的管理提升工作机制。
二、明确工作思路及目标,统筹规划管理提升工作
明确了公司管理提升工作总体思路及提升目标。制定发布了公司《20xx年企业管理提升工作推进总体方案》,针对各专业系统的特点和管理现状,制定了《某某公司专业系统管理提升目标及主要改进措施指引》,为各专业管理系统管理提升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提升方向、目标和措施。分阶段明确了提升工作内容和总体推进进度。按专业系统管理全面诊断阶段、专业系统管理问题全面整改阶段、专业管理体系优化完善和能力提升阶段等三个阶段,明确了公司管理提升工作办公室、各专业管理提升工作小组的具体工作内容、完成 工作的时间节点及工作应达到的成效等,对公司管理提升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和具体部署。
三、强化过程监督指导,有序推进提升工作
组织生产系统、技术质量系统等八个专业管理提升小组制定了各专业管理系统管理提升工作方案,明确了各专业系统管理提升工作推进协调机制、责任分工及工作目标、评价标准和工作进度。组织各专业系统开展了管理现状全面诊断,分专业系统形成了管理诊断报告。针对诊断出的管理薄弱问题和不足,指导督促各专业系统分别制定了管理提升整改和能力提升方案,并对各项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动态跟踪检查。
组织各专业管理系统对部门职能职责进行了全面梳理,先后两次对公司各管理部门职能职责分配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并发布了《公司机关部室主要职责》。先后对冶金工程公司及物流分公司物资采购职能、公司物资管理职能、价格管理职能等20余项管理职能进行了重新分配或调整,进一步理清了部门职能范围和职责界面,减少职能交叉和职能分配盲区。
组织各专业管理系统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评审和清理。全年新制订了《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管理办法(暂行)》、《设备基础管理标准》、《技术营销管理办法》等34项规章制度;修订了《采购物资管理办法》、《招投标(竞价)管理办法》等100余项规章制度。
在监察审计部、政工部及企业管理部分别设立了公司基础管理提升热线,接受公司跑、冒、滴、漏及生产厂存在的浪费问题和其它管理问题投诉。建立了管理提升常态化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对公司各专业系统管理提升工作进行了动态掌控和督促指导。
四、开展自我诊断,明确提升方向
各专业管理系统重点从本系统专业管理的人员状况、履职情况、管理架构、管理模式、专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情况、制度标准执行
情况和专业管理中存在的跑、冒、滴、漏及生产厂存在的突出浪费问题等进行了系统梳理诊断,八大专业管理系统共诊断出主要的管理瓶颈、薄弱管理问题50余项。
财务系统诊断出预算过程监督力度不够;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工作相对粗放;筹融资渠道单一;存货、积压、死库存占用较高;应收账款较高等9项主要问题。
人力资源系统诊断出人员总量相对偏高;主体与辅助单位员工比例失调,部分主体单位存在结构性缺员,同时部分辅助单位存在结构性冗员;高级专业技术和高级操作技能人员储备量不足,人才梯次结构未能形成;引进员工方式渠道单一等6项管理薄弱问题。
生产管理系统诊断产品合同兑现率低;生产流程时点控制与交货期衔接控制精细度不够;各产线在制品偏高;预提备料量与预期消化时点存在差异;长期积压品处置进度较慢;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10项管理短板问题。
技术质量系统诊断出技创效意识差、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机制不够完善、工艺管理力量弱化、质量意识弱、质量激励考核机制有待完善等7项短板和问题。
能源管理系统诊断出基础管理薄弱、节能意识差,生产工艺流程长、工艺复杂、设备能效低、装备能力与实际生产偏差较大等7项节能瓶颈和薄弱问题。
设备管理系统诊断出设备保障能力与公司经营发展战略之间的矛盾突出、设备管理模式模糊、管理功能和层级不清晰、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够、设备改善性维修或技术更新工作开展缓慢等7
项问题。
物流管理系统诊断出物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专业化管理水平不够、设备库房老化、库容不足等6项问题。
五、积极实施改进措施,实现专项管理提升
针对诊断出的管理瓶颈、短板和薄弱环节,各专业系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力所能及的整改改进措施,编制了整改和能力提升方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落实各项整改措施,有力促进了各专项管理提升。
(一)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方面
1、持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运用述职述廉、360°测评、绩效评价、九宫格等方法,评价定位领导干部业绩、素质与能力。20xx年评选出2013“四好”班子4个,优秀部级干部23名,提拔2名优秀干部,对3名表现较差的部级干部予以诫勉谈话、降职或免职,对12名考评不合格的科级干部予以免职。
2、对新分到厂大学生实行成长期保护。对全日制普通院校本专科大学生设定7年成长保护期,保护期内工资待遇保底,并按“就高不就低”原则上不封顶。目前,已有120名本专科学生享受该项政策,已累计使用资金14.1万元。
3、全力推进两级机关机构改革。以“机构设置推行大科室制,人员配置实施竞争上岗”为改革着力点,按照“规范设置、压缩机关、充实一线、精简高效”的总体原则,大幅压缩两级机关管理人员总量。20xx年公司机关科级机构由上年的52个精简为35个,减幅为32.7%;科级人员减少22人,减幅为25%;一般管理人员减少
58人,减幅为20%。二级单位科级机构精简27个,科级干部减少46人,一般管理人员减少99人。目前,两级机关管理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降至10%。
4、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成立培育技能大师工作室8个,其中攀钢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绵阳市级1个,江油市级4个,每个工作室由5~8名高技能人才组成,主要承担基层技能创新、技能创效、技能传承,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等任务,20xx年已累计创效1500余万元。大力推行第二工种取证奖励制度,全年共有257人次实现第二工种取证,累计投放奖金10.28万元。
5、深入推广“三班两运转”作业班次制度。目前已经覆盖8家主体生产单位,4家辅助单位,全年累计投放三班补贴2308万元,有力缓解了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矛盾。
6、完善定编定员,严格控制用工总量。以钢铁主业用工总量不超过7500人为总量控制目标,明确了各阶段减员目标,出台了人力资源优化专项奖励等配套政策,引导和鼓励各二级单位减员增效。20xx年投入人力资源优化专项奖励及低于定员工资增核资金535万元。目前已经有3家单位提前达到2015定员目标,有9家单位达到20xx阶段定员目标。
7、拓宽外部退出渠道,多方式分流富余人员。20xx年末,公司有各类外借、外派人员209人,解除劳动合同148人,办理短期息工164人,以上退出渠道全年综合创效1572万元。
8、采用岗位合并、全民工替代等方式,大幅削减劳务用工数量。20xx年劳务工平均数量由上年的790人下降为584人,降幅为26%;
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总结篇二
一直以来都想看看管理学方面的书籍,以免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想看的念头刚冒起来又沉了下去,前段时间,终于有机会接触管理学这个学科领域了。我紧紧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系统的,全面的,深刻的学习了有关知识。“学然后知不足”,将自己学习《管理学基础导学》的一些浅陋的体会流露出来,作为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管理学基础导学》这本书主要阐述了社会各种组织内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包括一般的原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同时还加入了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管理实践技巧等内容。具体来说,它由管理与管理 学理论、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计划工作、目标管理、战略管理、决策、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基础和控制系统和方法这十三章组成。
通过这十三章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自从人们开始组成群体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体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由于人类社会越来越依赖集体的努力以及越来越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任务越来越重要;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组织,盈利与非盈利的企事业单位、制造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当今社会管理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管理的地位越来越受关注,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国家工作
人员,管理学与我们息息相关,学好管理学对于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务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首要职能就是计划工作。为一起工作的人们设计环境,努力使群体中每个人理解群体的使命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并有效地完成任务,我认为这就是计划。计划包括六个方面,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怎么做。如果能够回答这六个问题,就说明你已经初步完成了计划的制订。计划制订,又称计划工作的程序,分为如下步骤: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拟订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和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用预算量化计划。
战略,是计划的一种,它是指确定企业的使命和长期奋斗目标,并制定行动方案,配置相应的资源以实现这些目标。在现代社会中,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战略对一个组织,尤其是一个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指明了实现组织总目标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是专门为对抗竞争对手的优劣势而制定的。制定战略计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适应环境,把握时机,扬长避短,集中资源,量力而行。近年来,我国的儿童市场一直是企业所关注的对象,但是,一些比较有远见的企业已经注意到另一种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若干年以后,老年人的保健、老年人的娱乐、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都将成为新的经营商机。因此,研究环境所带来的机会,如行业结构的调整、行业核心技术和相关技术的重大革新和商业化、人口、自然资源、教育水平、环境保护方面的变化趋势以及国家重大经济政策的改变,都可能给企
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些变化,不失时机地取得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一个好的完善的计划必定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的确定行动方向,从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管理学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企业或者团队的成功需要具备各方面的条件。让我看到了管理学的实际应用,管理学的学习让我获得了很多新的知识,我会将我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今后的实践当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总结]
第五篇:现代企业班组管理基础感想
学完“现代企业班组管理基础”有什么感想
班组是工业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等最终都要在班组里落实。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系列安全措施、控制措施,都要依靠班组长组织员工具体实施。设备设施都要由班组员工去正确操作和维护。总之,整个企业要靠班组来维持正常运行。
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是一种无形资产、无形财富,作为一个优秀的班组长,应该做到管得起、理得顺、统人心、出效益。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班组长除了做好日常管理以外,还要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在企业里,绝大部分事故发生班组。班组长做为“兵头将尾”,对控制事故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班组长管理不善,或责任心不强,对违章违纪听之任之,发生事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班组是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组长既是基层管理者,也是中层管理干部的重要来源,许多优秀的车间主任、科长,甚至厂长,都来自于班组长。
班组管理是一个大杂烩,质量、安全、生产、工艺、劳动纪律、员工关系??,一应俱全。班组是一个锻炼人才的摇篮,经历了酸甜苦辣的磨炼,才能胜任今后更加复杂、更加高层的管理。班组的概念及职能
班组是企业中基本作业单位,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在一般企业里,班组长不算“干部”,但实际上,班组长基本具备了“干部”的管理职能。因此,班组长也被称为“兵头将尾”。现代企业的管理结构一般都是三角形样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层,即决策层(高层)、执行层(中层)、操作层(基层)。高层“动脑”,中层“动口”,基层“动手”。班组即为基层组织。班组的特点:
1.结构小——班组为企业最基层单位,结构最小,不能再分。2.管理全——质量、安全、生产、工艺、劳动纪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3.工作细——班组工作非常具体,需要班组长耐心、细致。4.任务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企业所有管理内容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
5.群众性——班组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活动,需要班组长团结员工,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地完成。班组管理是企业工作的基础
一、什么是班组管理?
班组管理是指以班组自身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激励等管理活动,其职能在于对班组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组织、有效利用。
二、班组管理的特征: 1.其基本要求是系统管理——即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其基本内容是基础管理。3.其基本形式是民主管理。
三、班组管理的内容: 1.生产管理; 2.质量管理; 3.技术管理; 4.劳动管理; 5.设备管理; 6.经济核算; 7.安全文明生产; 8.思想政治工作。
四、班组管理的重点:
1.抓好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均衡生产制度、岗位技术练兵制度、设备工具维护保养制度、安全文明生产制度、交接班制度、考勤制度、经济核算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职业道德规范、思想工作制度等等)
打个比方:制度好,好人做好事,坏人做不了坏事; 制度不好,好人难做好事,坏人专做坏事。2.抓好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3.抓好班组的民主管理。班组长要有民主意识,进行民主决策,利用民主作用,真正做到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