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历史、特点和政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历史、特点和政策 作者:王晓静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4年第01期
[摘要]文章在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基础上,从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机制、发展动力等方面分析了其发展特点,并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二篇:民营科技企业考察报告
民营科技企业考察报告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2004年10月15日)
最近,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组织了对我国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十省市(上海、浙江、江苏、江西、福建、重庆、云南、四川、武汉、西安)和其他一些省市的民营科技企业和民营科技工作的考察。从考察情况看,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态势很好,取得的成绩非常鼓舞人心。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主力军,在一些地区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科技工作中的一大亮点。在科技部和地方科技部门的推动和大力支持下,民营科技工作在引导我国民营经济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快速发展,推动民营企业转型成为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有效地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科技工作和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在党委和政府中的地位,加大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民营科技工作作为科技工作面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一面旗帜,在新形势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继续引领民营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轨发挥更大作用。
一、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态势
1.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科技企业出现了全面快速发展的势头,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技工贸总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同步持续增长,对地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显著。2003年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114亿元,连续六年位居全国民营科技企业首位。深圳市的民营科技企业自1991年至2003年,产值以平均每年87%以上的速度增长,800余家民营科技企业创造了1321亿元的总收入。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由原来的全国第六位跃居全国第二位,总收入达到4537亿元,仅次于广东省,创造的总产值90%来源于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在温州等地区,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2003年,西部十省市民营科技企业数达到13268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625亿元,较2000年技工贸总收入增加了1.25倍。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河南、湖北、吉林、黑龙江四省的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中部八省市民营科技企业数量比2000年增长了21%,技工贸总收入增加了1.4倍,特别是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总收入由2000年的全国第十三为跃升到2004年的第八位。
2.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力军。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的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产品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军工、航天航空等领域。这表明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实施者,是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力军。据统计,在53个国家级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和农业科技园区的企业中80%以上是民营科技企业。据我们对20个省市的了解,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70%以上,北京、浙江、江苏、陕西等地占90%以上,上海民营科技企业95%以上从事高新技术产业。
3.民营科技企业正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断地加快技术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客观要求。民营科技企业都十分重视研发工作,研发费用一般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以上,最高占到10%以上。通过自主研发、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研发、委托研发和购买专利、转让科技成果等形式,企业普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KNOW-HOW)。一些民营科技企业还与大专院校联合建立了研究所,在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或国外建立研发机构,使企业的研发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民营科技企业还十分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普遍较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获得了高额的回报。此外,民营科技企业的品牌意识普遍提高,商标的注册、使用和宣传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制胜法宝。
技术创新也使传统产业焕发了青春。如重庆民营科技企业目前形成了以力帆、隆鑫、宗申等为龙头的摩托车及配件支柱产业群,年总收入分别达到45.6亿元、50亿元、60亿元。在这三大企业周围聚集了上千家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形成了一个摩托车技术大产业链。
4.民营科技企业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支新生力量。我国加入WTO以后,民营科技企业瞄准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积极采取“走出去”发展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2002年,海尔集团海外13个工厂全线运营,实现海外营业额10亿美元,品牌进入全球家电前5名,国际化战略开始进入收获期。华为产品已进入30多个国家,海外产品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2004年4月重庆宗申集团与意大利比亚乔集团开展全方位合作,组建佛山宗申比亚乔摩托车有限公司,并计划在重庆建设一个生产能力在50万台以上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基地。重庆力帆集团在越南、印度、保加利亚都建立了生产基地,2003年出口创汇2.03亿美元。
浙江万向集团生产的万向节产品已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为通用、福特等汽车公司配套,进入了国际主机件配套市场;超人集团生产的小家电产品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人”已成为国际上知名品牌,其国际市场份额超过欧洲著名企业。
5.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国企改造,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跨越式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国企改组改造,一方面盘活了国有资产,安置企业职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扩展了自己发展的规模和领域。如上海复星集团通过资产重组,发挥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70亿元,上缴税金31.05亿元,纳税增长率高于全国税收增长率202个百分点,2004年上半年又上缴税收17.55亿元,比上年同期又增长了65.5%。深圳比亚迪重组兼并国企西安秦川汽车制造厂,一次性投入2.69亿元,重组后采取“东研西产”战略,在上海建立研究院,在西安建立汽车产业基地,2004年将开发200辆电动汽车在深圳运行,其研发生产的镍镉电池销量居世界第一位。
6.集团化、国际化、多元化成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趋势,集金融、实业、贸易三位一体的民营财团的出现标志着民营科技企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民营科技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企业产权进一步明晰,所有制经济类型开始由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向合伙、合资、股份制转变,企业的股权结构日趋合理,基本符合了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并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中,大部分已经进行或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扩大投资主体实现产权多元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快速扩张发展奠定了基础。集团化、国际化、多元化已成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趋势。在浙江温州,出现了以金融资本为纽带,集金融、实业、贸易三位一体的民营财团(浙江中瑞财团)等新的发展模式,开始从产业经营转向资本经营,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金融业务和国际产业联盟,标志着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突破和探索。
7.民营科技企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大有作为。“三农”问题是关乎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问题,也是中央在新时期最关心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民营科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在各地政府和科技部门的鼓励支持下,依靠科技进步,大胆投资农业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行“科技专业人员+公司+基地+农户+贸易”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以土地、设施使用权作为股权投资参与分配+农工工资奖金的分配模式,以科技农庄的经济形式,高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实行集约化、科学化、市场化运做,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带动了成千上万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示出民营科技企业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如江西景德镇的得雨活茶有限公司被国家八部委评定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科技部评为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该公司是以开发板鸡起家的,现已发展成为种、养、加工一条龙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集团,有员工398人,其中科技人员有96人,占职工总数的24%,是一个民营科技企业。该公司通过茶叶种植加工技术开发,带动26万多农户种植3万亩茶园和养殖生产致富。目前该公司年产茶叶20万斤,年销售额8000万元,公司投入1500万元无偿按每亩每年300元补偿“退耕还茶”农户,一定5年不变,2003年完成9000亩。该公司在寿溪村深山中发现8000多亩野生茶,公司出巨资买断了8000亩野生茶的70年使用权建立野生茶基地。陕西杨陵的金坤生物工程公司以动物良种的产业化繁育为核心,依托西北农大的生物技术,承担了三个国家级项目,成为带动农民快速致富的龙头企业,四年时间,为农民增加收入2500万元,直接带动6万农民脱贫。浙江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有三个自办牧场和15个与农民联办的牧场,共饲养奶牛10200头,在周遍地区形成了上千户奶牛饲养专业户,有3000多农民以奶牛饲养为主业。一些已成为行业龙头的民营科技企业,如浙江传化集团、万向集团都积极开拓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建立了传化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发展设施农业,农业生物工程,提供优质种苗、种子和农资服务。武汉和平农业公社创办了400亩的科技庄园,研发出的“双低油菜”让周边36万亩农田的庄户受益。内蒙古包头市的大圣生物技术公司98年开始研究养鹿产业化,以养鹿和鹿产品(鹿茸、鹿血)深加工带动农牧民致富,目前已拥有11000头鹿,其中自养2000头,带动农牧民养殖9000头,牧民每只鹿年可收入3000元。他们还和新西兰联合进行胚胎技术研究,使母鹿双胎率达到35%,大大提高了鹿的繁殖速度,提高了牧民养鹿的经济效益和积极性。该公司计划在内蒙12个盟市各发展1000个养鹿大户,5年内发展到10万头。企业现有职工121名,80%是大学以上学历。提供200多头种鹿扶贫60多户贫困牧民。包头嘉仪信毛纺制品公司2002年建厂,投资140万元,收购牧民的羊毛、羊绒深加工。现有职工38名,50%是下岗人员。2003年实现产值149万元。预计2004年产值达1500万元,交税250万元,带动500户牧民致富。
8.民营科技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成为科技人员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1992年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只有55万人,到2003年增加到961万人,较1992年增长了16倍,比2002年增长22.73%。其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约14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5.30%。重庆宗申集团总部职工有8000多人,其中吸纳下岗职工3000人,其紧密型配套企业和供货的企业共安置下岗职工3万人,并通过100多家购销和合作企业,为数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9.民营企业参与民办教育,培养复合人才。一批有实力的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创办民办大学,从事民办教育,不仅为企业自己培养了急需的技术、管理人才,也向社会输送了大量学有所长的智力劳动者和复合型人才。如宁波的吉利集团在北京昌平创办了吉利大学;陕西步长集团投资5000万元创建了陕西国际商贸学院,5年来培养了一万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10.为留学人员提供了创业创新平台。民营科技企业还为广大留学人员提供了创业创新平台。目前全国已创建了60多个留学生创业园区,这些园区都具有较高的起点,管理和服务趋于市场化、国际化,促进了当地的科技产业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如上海嘉定留学生创业园就是由嘉定民营科技园区的一个园区。目前,嘉定留学生创业园已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有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中留学人员600多名,是全国60多个留学生创业园区中注册企业和聚集留学人员最多的园区之一。2004年上半年总产值达到6.1亿元,1-5月份上交税收3386万元。
二、几点启示
1.民营科技企业是地方科技部门对经济建设做贡献的载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许多地方的民营科技企业在地方经济中已起了重要的作用,如重庆的摩托车行业、浙江的小商品及轻工产品中起主要作用的企业都是民营的,又是科技型的。抓住了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工作就能够对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供有效的支撑,从而也就提高了地方科技工作在当地政府中的地位,引起地方党委对科技工作的关注。
2.民营科技是地方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科技部门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在地方创新体系中,企业是主体,大学和研究所是骨干。主体和骨干怎样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呢?实践证明,民营科技的机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这一途径中,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推出专利。不断产生新的价值。浙江义乌生产饰品的新光集团每天推出120多种新产品,浙江永康生产小家电的超人集团,专利申请量居全省第一。近几年浙江经济发展很快,被经济学家称为“浙江现象”。许多人都在研究“浙江现象”的秘密,认为民营机制是其主要原因。这一认识并不全面。依我们考察的情况看,民营加科技才是主要原因。在这方面,浙江地方科技部门构建的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功不可没。
3.地方科技部门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问题是大有作为的。“三农”问题即其一例。“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大问题,我们要在20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考察情况表明,民营科技对“三农”问题大有作为。许多地方兴办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实行“科技+公司+农户+基地+国际贸易”的模式,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带动了大批农民脱贫致富,繁荣了农村经济,在其他的瓶颈如资金和环境问题,民营科技也大有可为。
4.在地方科技工作中,民营科技这面旗帜不能丢。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科技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元,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一大亮点,这与科技部的领导和地方科技部门的积极支持是分不开的。在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中,科技部门要继续发挥自己在经济建设、构造国家创新体系和突破瓶颈约束中的积极作用,还要继续高举这面旗帜。事实上,这几年一些地方科技部门在这方面已经创造了很多经验。总结这些经验,进一步发挥地方科技工作的作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三、民营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区间的民营科技工作发展状况很不平衡,特别是一些中西部地区对民营科技工作的认识不足,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充分认识到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地方经济中的作用,因而不重视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对民营科技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找不到工作的切入点。在处理国企、集体企业和民企的关系问题上不能一视同仁,有轻视和忽视民营科技企业的倾向,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明显较弱。
2.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服务能力不能很好的适应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的科技投入不足,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没有形成有效的支撑。
3.一些地方科技部门对民营科技工作有放松的倾向,普遍反映民营科技工作缺乏手段和抓手。行政许可法实施后,一些地方科技部门取消了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认定工作,给地方科技部门继续领导民营科技企业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如一年一次的统计工作,由于取消了认定,统计工作的准确性也难以把握,有“淡出”和弱化民营科技的趋势。
4.没有形成有效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人才问题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中遇到的普遍问题。
四、进一步做好民营科技工作的建议
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重要性的认识。要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明确民营科技企业是体制改革的突破者,市场经济的探索者和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入WTO,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新形势都对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提出了客观而紧迫的新要求。各地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门要正确认识和积极把握这一发展趋势,把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纳入目标任务,制定发展规划,采取有力措施,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政府要转变工作职能、作风和方法,强化服务、协调和指导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要做到国营、民营一视同仁。
2.科技部门要把民营科技工作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类科技计划、成果评审鉴定、专项资金、创新基金的平等开放,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3.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服务能力。要整合各种科技资源,在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域技术创新试点、示范工作的同时,结合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一批共享程度较高的研究开发和创业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科技的投入,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为地方科技进步和创新服务。
4.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意识。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开发中心,明确企业是技术创的新主体,加大企业研发投入;鼓励企业积极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稳定企业人才队伍;帮助企业积极主动地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联系,确定技术依托,实行双边或多边技术协作,建立实验基地、工程中心等。
5.建立积极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引导高素质人才向民营科技企业流动;加强人才培训,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积极探索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和股权、期权等手段留住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6.继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等开发区之后,各地又相继创建了一批民营科技园区,它们已成为聚集民营科技企业的阵地,成为地方科技工作的又一亮点。重视民营科技园建设,发挥民营科技园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孵化和产业化的双重功效。以强化服务为宗旨,发展和规范民营科技园区,不断提高园区的运行质量,在提高服务和发挥功效上很下工夫。
7.建立和完善社会科技服务体系,发挥科技社团、中介机构,特别是各地民营科技促进会等的作用,赋予民营科技促进会一定的社会服务职能,如承担起民营科技企业的认证工作,使其更好地发挥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8.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各地创新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创新基金(资金)与风险投资、担保公司、商业银行、投资基金之间的战略联盟机制,有效地利用各种资金,解决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三篇:民营科技企业认定条件
一、认定民营科技企业申报条件:
(一)企业负责人一般应是科技人员,并且是企业专职人员;(二)企业中从事科学研究、科技新产品开发的科技人员和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管理人员占企业固定职工总数的20%以上;(三)企业每年用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投入不低于当年技工贸收入的2%;
(四)企业技术性收入和科技产品销售收入二项占全年总收入的30%以上;
(五)企业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合法经营、照章纳税。按时向有关部门报送各类报表。
二、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程序
(一)填写“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申请表”(见附件)。(二)向认定机关报送下列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企业主要专职人员(含法定代表人)的学历证明和职称资格证明复印件;
3、企业章程;
4、企业上资产负债和损益表(新办企业除外);
5、专利或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状况证明。
经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由认定机关颁发省科技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证书》,并报省科技行政部门备案。
三:申报程序及申报时间:
企业向其所辖县区科技局、经开区科技办递交申报材料,各县区科技局和经开区科技办按要求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材料及推荐函送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科技局窗口。市直企业直接报送市行政服务中心科技局窗口。
申报时间一般为每年的七八月份左右,以政府文件通知为准。
第四篇:民营科技企业自我评价
某某糖果食品有限公司
企业自我评价
某某糖果食品厂成立于2002年9月3日,并于2009年11月13日升级为汕头市某某糖果食品有限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烘焙类食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拥有厂房5000平方米,并于2012年在汕头市龙湖区扩建厂房4000平方米,配备了自动生产线多条,并配备有各种先进的专业焙烤设备,生产线大部分已达到了自动化水平,并严格按照国家食品生产要求以及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生产管理。
公司的产品线主要包括二大系列:第一大类为某某系列产品,第二大类为某某系列产品。产品销售分布全国各地、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其中“某某”是某某公司的主打产品,在全国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及美誉。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科技实力的竞争。某某重视知识、人才和科技,坚信只有重视知识、加强科技力量,才能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始终坚持“顾客至上”的原则,加大科技研究投入,不断加大对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拥有产品外观设计专利14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商标242件,已通过国家受理发明专利2件。通过不断把取得的科技成果加以推广应用,为某
某糖果食品注入生机和活力。在未来的一年里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知名度宣传,并向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广东省著名商标”。
某某具备健全完善的科技队伍培训体系,拥有一批技术精湛的研究开发团队,创新、研发实力雄厚。公司内部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的12.5%,其中中专学历的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25%。公司上下形成了一股重视科技的良好风气,优良的科技人才储备也为企业朝向创新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已先后被认定为“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汕头市知识产权培育优势企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某某糖果食品顺应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以市场为导向,在积极消化、吸收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本着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美味食品的信念,在食品领域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及时适应市场的需求,其系列产品在全国乃至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区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品,面对广阔市场前景,公司充满信心。
为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某某充分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建立了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内部设置有健全的组织架构,倡导“一盘棋”思想;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实现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高,管理及运作均处于良好的状态。公司贴近市场,了解市场,经过某某不断地摸索和创新,打造出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市场运作模式。
几年来,某某企业销售业绩节节攀升,年销售额逐年递增。其中:2009年企业的销售总收入约?万元,税收总额约?万元;2010年企业的销售总收入约?万元,出口创汇约?万元,税收总额约?万元;2011年企业的销售总收入约?万元,出口创汇约?万元,税收总额约?万元。公司于2010年被授予“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并于2011年被金平区人民政府授予“纳税大户”、“外贸出口大户”光荣称号。
公司在近11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按照国际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配套整洁、优雅、一流的生产环境和办公环境,配备先进的专业焙烤设备,保证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在公司上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相继获得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清真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 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一系列荣誉。
某某自成立以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着眼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着眼于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着眼于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推进符合公司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具有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统一公司员工的思想行为,规范公司各个部门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知名度,进一步开创了公司富有激情、富有活力、富有创造力的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某某注重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来回报社会。几年来,公司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了解干部员工的疾苦,“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真正解决员工面临的实际困难。公司把“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帮助员
工解决实际困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着力点,深入推进扶贫助困送温暖活动。长期在公司工作的员工范培龙身患重病入院治疗,高额的治疗费用远远超出家庭的承受能力,范师傅的病情和家庭困境引起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最后决定由公司承担范师傅70%的医疗费用;另外,公司还积极帮助因意外、灾害等造成生活困难的员工重建房屋,渡过难关,解决员工家庭实际困难。公司也一如既往地对一些偏远贫困地区进行捐赠和助学活动,并于2010被企业所在地广厦街道评为“热心公益企业”。
数年的磨练,使得某某糖果食品有底气在市场上与其他企业参与角逐。11年来,某某糖果食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汕头走向全球的发展史。艰辛中创业,快乐中成长,企业秉承着“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淳朴理念,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走过了一条单一化到成套化、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发展的成功之路;11余载的专业磨练,激发了我们永不懈怠的自我超越的内在动力。今后,公司一定会以科学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和锐意创新的奋发信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勇往直前。
第五篇:民营科技企业考察报告
民营科技企业考察报告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2004年10月15日)
最近,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组织了对我国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十省市(上海、浙江、江苏、江西、福建、重庆、云南、四川、武汉、西安)和其他一些省市的民营科技企业和民营科技工作的考察。从考察情况看,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态势很好,取得的成绩非常鼓舞人心。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主力军,在一些地区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科技工作中的一大亮点。在科技部和地方科技部门的推动和大力支持下,民营科技工作在引导我国民营经济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快速发展,推动民营企业转型成为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有效地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科技工作和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在党委和政府中的地位,加大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民营科技工作作为科技工作面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一面旗帜,在新形势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继续引领民营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轨发挥更大作用。
一、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态势2003年,西部十省市民营科技企业数达到13268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625亿元,较2000年技工贸总收入增加了1.25倍。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河南、湖北、吉林、黑龙江四省的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中部八省市民营科技企业数量比2000年增长了21%,技工贸总收入增加了1.4倍,特别是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总收入由2000年的全国第十三为跃升到2004年的第八位。
2.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力军。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的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产品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军工、航天航空等领域。这表明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实施者,是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力军。据统计,在53个国家级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和农业科技园区的企业中80%以上是民营科技企业。据我们对20个省市的了解,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70%以上,北京、浙江、江苏、陕西等地占90%以上,上海民营科技企业95%以上从事高新技术产业。
3.民营科技企业正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断地加快技术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客观要求。民营科技企业都十分重视研发工作,研发费用一般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以上,最高占到10%以上。通过自主研发、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研发、委托研发和购买专利、转让科技成果等形式,企业普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know-how)。一些民营科技企业还与大专院校联合建立了研究所,在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或国外建立研发机构,使企业的研发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民营科技企业还十分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普遍较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获得了高额的回报。此外,民营科技企业的品牌意识普遍提高,商标的注册、使用和宣传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制胜法宝。
技术创新也使传统产业焕发了青春。如重庆民营科技企业目前形成了以力帆、隆鑫、宗申等为龙头的摩托车及配件支柱产业群,年总收入分别达到45.6亿元、50亿元、60亿元。在这三大企业周围聚集了上千家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形成了一个摩托车技术大产业链。浙江万向集团生产的万向节产品已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为通用、福特等汽车公司配套,进入了国际主机件配套市场;超人集团生产的小家电产品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人”已成为国际上知名品牌,其国际市场份额超过欧洲著名企业。6.集团化、国际化、多元化成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趋势,集金融、实业、贸易三位一体的民营财团的出现标志着民营科技企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民营科技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企业产权进一步明晰,所有制经济类型开始由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向合伙、合资、股份制转变,企业的股权结构日趋合理,基本符合了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并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中,大部分已经进行或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扩大投资主体实现产权多元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快速扩张发展奠定了基础。集团化、国际化、多元化已成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趋势。在浙江温州,出现了以金融资本为纽带,集金融、实业、贸易三位一体的民营财团(浙江中瑞财团)等新的发展模式,开始从产业经营转向资本经营,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金融业务和国际产业联盟,标志着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突破和探索。
7.民营科技企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大有作为。“三农”问题是关乎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问题,也是中央在新时期最关心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民营科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在各地政府和科技部门的鼓励支持下,依靠科技进步,大胆投资农业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行“科技专业人员+公司+基地+农户+贸易”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以土地、设施使用权作为股权投资参与分配+农工工资奖金的分配模式,以科技农庄的经济形式,高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实行集约化、科学化、市场化运做,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带动了成千上万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示出民营科技企业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8.民营科技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成为科技人员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1992年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只有55万人,到2003年增加到961万人,较1992年增长了16倍,比2002年增长22.73%。其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约14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5.30%。重庆宗申集团总部职工有8000多人,其中吸纳下岗职工3000人,其紧密型配套企业和供货的企业共安置下岗职工3万人,并通过100多家购销和合作企业,为数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9.民营企业参与民办教育,培养复合人才。一批有实力的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创办民办大学,从事民办教育,不仅为企业自己培养了急需的技术、管理人才,也向社会输送了大量学有所长的智力劳动者和复合型人才。如宁波的吉利集团在北京昌平创办了吉利大学;陕西步长集团投资5000万元创建了陕西国际商贸学院,5年来培养了一万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10.为留学人员提供了创业创新平台。民营科技企业还为广大留学人员提供了创业创新平台。目前全国已创建了60多个留学生创业园区,这些园区都具有较高的起点,管理和服务趋于市场化、国际化,促进了当地的科技产业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如上海嘉定留学生创业园就是由嘉定民营科技园区的一个园区。目前,嘉定留学生创业园已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有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中留学人员600多名,是全国60多个留学生创业园区中注册企业和聚集留学人员最多的园区之一。2004年上半年总产值达到6.1亿元,1-5月份上交税收3386万元。
二、几点启示
1.民营科技企业是地方科技部门对经济建设做贡献的载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许多地方的民营科技企业在地方经济中已起了重要的作用,如重庆的摩托车行业、浙江的小商品及轻工产品中起主要作用的企业都是民营的,又是科技型的。抓住了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工作就能够对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供有效的支撑,从而也就提高了地方科技工作在当地政府中的地位,引起地方党委对科技工作的关注。
2.民营科技是地方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科技部门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在地方创新体系中,企业是主体,大学和研究所是骨干。主体和骨干怎样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呢?实践证明,民营科技的机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这一途径中,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推出专利。不断产生新的价值。浙江义乌生产饰品的新光集团每天推出120多种新产品,浙江永康生产小家电的超人集团,专利申请量居全省第一。近几年浙江经济发展很快,被经济学家称为“浙江现象”。许多人都在研究“浙江现象”的秘密,认为民营机制是其主要原因。这一认识并不全面。依我们考察的情况看,民营加科技才是主要原因。在这方面,浙江地方科技部门构建的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功不可没。
3.地方科技部门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问题是大有作为的。“三农”问题即其一例。“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大问题,我们要在20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考察情况表明,民营科技对“三农”问题大有作为。许多地方兴办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实行“科技+公司+农户+基地+国际贸易”的模式,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带动了大批农民脱贫致富,繁荣了农村经济,在其他的瓶颈如资金和环境问题,民营科技也大有可为。
4.在地方科技工作中,民营科技这面旗帜不能丢。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科技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元,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一大亮点,这与科技部的领导和地方科技部门的积极支持是分不开的。在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中,科技部门要继续发挥自己在经济建设、构造国家创新体系和突破瓶颈约束中的积极作用,还要继续高举这面旗帜。事实上,这几年一些地方科技部门在这方面已经创造了很多经验。总结这些经验,进一步发挥地方科技工作的作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三、民营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区间的民营科技工作发展状况很不平衡,特别是一些中西部地区对民营科技工作的认识不足,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充分认识到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地方经济中的作用,因而不重视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对民营科技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找不到工作的切入点。在处理国企、集体企业和民企的关系问题上不能一视同仁,有轻视和忽视民营科技企业的倾向,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明显较弱。
2.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服务能力不能很好的适应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的科技投入不足,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没有形成有效的支撑。
3.一些地方科技部门对民营科技工作有放松的倾向,普遍反映民营科技工作缺乏手段和抓手。行政许可法实施后,一些地方科技部门取消了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认定工作,给地方科技部门继续领导民营科技企业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如一年一次的统计工作,由于取消了认定,统计工作的准确性也难以把握,有“淡出”
和弱化民营科技的趋势。
4.没有形成有效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人才问题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中遇到的普遍问题。
四、进一步做好民营科技工作的建议
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重要性的认识。要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明确民营科技企业是体制改革的突破者,市场经济的探索者和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入wto,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新形势都对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提出了客观而紧迫的新要求。各地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门要正确认识和积极把握这一发展趋势,把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纳入目标任务,制定发展规划,采取有力措施,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政府要转变工作职能、作风和方法,强化服务、协调和指导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要做到国营、民营一视同仁。
2.科技部门要把民营科技工作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类科技计划、成果评审鉴定、专项资金、创新基金的平等开放,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3.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服务能力。要整合各种科技资源,在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域技术创新试点、示范工作的同时,结合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一批共享程度较高的研究开发和创业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科技的投入,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为地方科技进步和创新服务。
4.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意识。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开发中心,明确企业是技术创的新主体,加大企业研发投入;鼓励企业积极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稳定企业人才队伍;帮助企业积极主动地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联系,确定技术依托,实行双边或多边技术协作,建立实验基地、工程中心等。
5.建立积极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引导高素质人才向民营科技企业流动;加强人才培训,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积极探索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和股权、期权等手段留住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6.继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等开发区之后,各地又相继创建了一批民营科技园区,它们已成为聚集民营科技企业的阵地,成为地方科技工作的又一亮点。重视民营科技园建设,发挥民营科技园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孵化和产业化的双重功效。以强化服务为宗旨,发展和规范民营科技园区,不断提高园区的运行质量,在提高服务和发挥功效上很下工夫。
7.建立和完善社会科技服务体系,发挥科技社团、中介机构,特别是各地民营科技促进会等的作用,赋予民营科技促进会一定的社会服务职能,如承担起民营科技企业的认证工作,使其更好地发挥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8.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各地创新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创新基金(资金)与风险投资、担保公司、商业银行、投资基金之间的战略联盟机制,有效地利用各种资金,解决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