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金融危机时期

时间:2019-05-12 12:0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危机管理金融危机时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危机管理金融危机时期》。

第一篇:危机管理金融危机时期

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危机管理金融危机时期,如何适时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最大限度地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化危机为机遇,成为我国企业管理者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在简述金融危机给企业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造成的冲击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1从2008年9月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及其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美国的次贷危机转化为世纪性、严峻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危机的余波正一步一步的波及到中国好多层级的企业。国内企业纷纷采取措施来抵御经济危机的到来,大部分现存的企业为了削减人力成本纷纷采取裁员或者降薪的行动。部分企业,从高级管理人员到一线工人的所有层级其薪酬和奖金都被削减,危机时代的热门词汇就成为裁员和降薪。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直接影响到了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及价值重估,这不仅对企业结构整合提出很高的要求,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也提出了新挑战。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应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既定目标和责任,又如何通过企业的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之间相互作用来实现来完成。在目前这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企业考虑的第一步是应当怎么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来确保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中国企业都处在在高增长经济环境下,危机管理意识和面对经济危机来临的应对意识相对薄弱,在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调整缺乏切实的感受和理解,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周期波动,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进行积极应对。企业要有“防患于未然”危机管理思想,一旦面临金融危机的到来,我们可以有足够的经验进行应对。

2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2.1“冒失裁员”将带来不可预估的人力资源规划风险威胁企业内部和谐

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大多数企业采取了裁员减编缩减费用等措施,这样的做法,不但严重伤害企业声誉,还会在企业留下来的员工中引起恐慌和抗议,影响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从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许多隐患。大规模的裁员后,常常会出现团队整体士气低落从而导致的突发性的大规模辞职活动。大大增加劳动争议的发生量。劳动争议一旦发生,无形这中就成为了一种“内耗”,这样在实际上是增大了企业的成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大大影响员工的士气,对于遭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企业无异于“雪上加霜”。公司的管理者在匆忙间去招聘和培训新人,一是会产生人工成本的增加,二是新聘人员不一定能胜任岗位。这样反复盲目操作最终将影响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扰乱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因此,冒失裁员”将带来不可预估的人力资源规划风险,对于一个致力于长远发展的企业不能简单地将裁员看作是一个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手段,应谨慎对待裁员,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裁员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危害。

2.2“迅速降薪”将使企业散失凝聚力,应变剧烈降薪为合理调整薪酬结构

经济危机时期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采取降薪做为另一重要措施。减薪容易引起员工的恐慌,这些问题处理不善,就容易引发劳动争议,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威胁到企业内部的和谐。据调查,有的企业的员工收入在危机时期平均减少了60%以上,企业通过缩减员工的各种福利、津贴和补贴的方式降低员工的薪酬,改变薪酬中工资部分的待遇。有51%的企业承认有可能取消年会及其他员工福利;有53.7%的企业削减差旅开支及娱乐费用。有47%的企业制定缩减政策按统一规定降低员工的工资,有65.4%的企业采用增加人员轮流上岗的方式减少员工的工资支出。在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大幅度降低薪酬,在危机时期是有很大风险的,因此通过改变薪酬结构的方式来使企业的薪酬发放更加有效率。比如可以和员工讨论加大绩效奖金的力度,让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合理浮动薪酬,让员工去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收入。这样在组织流程再造的过程中是可取的。如果只是统一降低薪酬总量而不调整薪酬结构的方式,将打击高绩效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企

1业内部员工对组织的情感,反而不利于员工共同努力度过难关。可以让每个员工都制定成本降低计划,让每个项目都有指标,授权员工参与企业的成本管理。这样在企业的整体预算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员工的收入也不一定有所下降。同时可以所取各种政策鼓励员工为了企业的前景而拼搏,让个人利益和企业的集体利益紧紧的捆绑在一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也通过强有力的激励措施保证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所以说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不是忙于裁员、降薪,而是应当为了企业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选择适合自已的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2.3“培训冻结”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金融危机到来之际,许多企业,为了走出危机,节约人工成本而冻结培,培训与开发成为企业被理所当砍掉的成本。经济危机使得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装备更新提高人均产出,以此做为走出危机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管理,培训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从而通过提高人均利润使得“人均相对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和组织流程重构必然会对企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如果企业在此时冻结了培训。就剥夺了自己技术创新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得不到提升,员工生产率低,产品合格率低,企业的利润就得不到增长,因此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相关新业务领域技能与知识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只“节流”而不“开源”的方式将使企业在走出危机的道路上作茧自缚

保证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应对经济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在实践中,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3.1谨慎裁员,注重效率为先的人力资源动态配置

危机时期的人力资本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总量控制问题,而应以调整企业人力资本结构、提高优质人力资本存量为目标,分层分类对待。比如,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对某一类人才、某一类员工进行总量控制;而另一类人才要大量引进。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相关企业人员的流动,使企业所需的一些关键核心人才比以往经济景气的时候容易获得,因此企业可以借机采取人才置换的方法,在裁员时通过细致的岗位分析,适当削减一些非核心岗位的人员,用节省出来的人力资源资金引进一些企业急需的关键核心人才,加强核心人才储备。企业要注重以效率为核心进行人力资源的动态配置,如对企业的其职务体系进行规划,实现职务体系跟任职资格体系的有效衔接,实现人在组织之中,人与文化、人与专业、人与岗位动态的有效配置。同时,可通过实施精细化运作,强化预算管理,控制显性与隐性等两个层面的人工成本。

3.3重视培训,珍惜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

经济危机时期企业的经营重点的转变必然会对企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使得培训这件花钱但立足长远的事情处于尴尬境地,短期利益与长期矛盾如何平衡?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企业或个人修整的最佳时期。一方面,企业用更少的成本对员工培训,既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助于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归属感。另一方面,员工个人可以根据工作中出现的短板合理制定培训计划,以提高人力资本价值,为下阶段工作做准备。因此企业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是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战略调整和组织流程重构必然会对企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相关新业务领域技能与知识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业培训应该要求企业负责人和员工讨论个人的培训需求,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对未来可能涉及的新的业务领域的分析制定技能和知识培训课程,采取不脱产的方式进行员工的在职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分析员工评价数据。如果企业的评价体系做不到这一点, 说明企业的评价体系不够科学,需要改善这一个功能。这是关于“谁还需要培训什么”的主要信息来源。当然,也可能有时会被企业指定,为了实施新的质量或生产系统而进行全员培训。同时,在培训中可以引入员工援助计划,强化员工压力疏导。在经济危机时期,企业应该更清楚认识到,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只有留住人才,并使人才成长与发展,才能留住企业复苏的希望。

3.4建立合理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以和谐促发展

经济危机时期企业劳动关系策略应该以劳动用工的调整和劳资争议的预防为中心,完善和加强管理调控机制,化解劳资矛盾,预防劳资冲突,健全劳动规章制度,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从微观角度看,就是建立企业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企业要未雨绸缪,要构建好自己的劳动关系战略,并且制定自己的劳动关系策略,建立合理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越是危机时期,越好保证企业员工团队的士气,形成企业和员工为集体和个人的发展勇担责任,以结果为导向,追求企业长远发展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以和谐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经济危机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配套工程,做人力资源决策要跟整个公司的战略相结合。经济危机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将使企业各层面都认识到人力资源战略重要性以及人力资源对企业变革的支撑能力,强化了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强化了人力资源与企业业务的统一性,也强化了人力资源变革的管理。企业应采取合适的策略去调整自己,去应对危机的挑战和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总之,经济危机下使企业的各种人力资源关系问题开始凸显与爆发,影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但同时经济危机也给企业破解人力资源关系问题的难题提供了新契机,企业应充分抓住机遇,通过创新和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发展和构建和谐的人力资源关系,化解各种人力资源关系问题。

第二篇:后SARS时期的医院危机管理

后SARS时期的医院危机管理

《中国卫生人才》2003年 第12期 2 页 43-44页

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

副书记、副院长 殷全喜

SARS的爆发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突如其来的灾难,透过SARS,看到了我们危机管理方面的不足。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2003年6月24日的大会上指出:这次防治SARS的斗争中暴露了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缺陷。中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薄弱。我们的疫情收集和报告的体系还不完善。没有形成一个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完整的信息报告体系,被各级所分割。过能改善莫能焉。我们应该反思并从中得到教训、启示,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和启动医院危机管理系统。

一、危机管理的几个误区

㈠、只有管理不当才会遭受危机的打击。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有人调查:医疗纠纷危机,其中80%不是医疗技术、医护质量方面的问题,而是服务不到位,说话不注意引起的。

㈡、沉默是金,以不变应万变处理危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不变应万变。这是被动的危机管理的方式。㈢、天灾人祸,危机无法预防。

危机多数因内在因素引起:a、管理不当是其主要原因,调查显示78%的危机是因管理不当而引起的,只有14%的企业危机是不可预料的;b、计划失误;c、内部沟通不良等。㈣、危机管理是领导们的事。

这种提法也是错误的,预防危机是每一个人的事,公共关系、人人有责。

二、目前医院存在的危机因素

㈠、经济困难: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它受社会经济的直接影响,转轨期间卫生经济服从于社会经济,关键是怎样抓住机遇,这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多数医院都存在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政府投入不足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地方财政困难;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实际上医院正在逐步进入市场运营,政府的投入正在逐渐的减少。

经济困难引发了一系列的困难或危机,如发展困难,上设备困难,建设困难,外在形象得不到改善,外在形象受损,医务人员待遇低,留不住人才,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降低,就医者减少等等。经济困难导致了上述困难和问题的出现,上述问题又使经济更加困难,结果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经济危机最终引发生存危机。

㈡、观念问题:由于我们习惯了计划经济。工资、福利、建设等原来一直是等、靠、要,分配制度多数医院都在改,但是基本上一直还在吃大锅饭,没有真正体现多劳多得,没有充分体现技术含量、管理含量。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我们的思想和观念没有真正的转变。是要彻底解放思想的时候了,发展要全靠我们自己的努力。

㈢、医疗纠纷: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事件一直呈上扬趋势,同时医护人员挨打等恶性事件也不断发生。由于医疗纠纷的不断发生,结伴而来的是给我们带来了安全问题:包括医疗安全、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只有医疗安全了,才能有人员的安全,才能有我们的财产安全。医疗安全和医疗纠纷密切相关,医疗安全的保证应该是高技术、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用药安全和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

有一些医疗纠纷的发生是因为发生了信任危机。由于个别医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问题时有发生,使得患者或患者家属对医院不信任,不出事还好说,一但出事,医务人员违反职业道 1 德的事件就会浮现在他们眼前,就会产生一种无铭之火,就会浮想连翩,就会激动,就会发生过激言或行......最终,医疗纠纷发生。

㈣、体制问题:这是我们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政府办医院伴随我们医院已经32年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政府的投入越来越少,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人才市场的不断开发,人员流动已成事实,“马太效应”表现日趋明显,目前的体制越来越制约医院的发展,以致使我们遇到了空前的困难。几年来,医院在管理上也做了一些文章,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也尝试过,但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个方案充其量只能支撑1--2年。因此改革是必须的、是必然的。

三、以防为主化危机为转机

我们要学会以危机为契机,化危机为转机。

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计划经济的影响中走出来。

㈡、增强领导层的危机意识,高度重视危机管理,把它放在决策层次上来考虑。

1、下情上达的重要性。要拟定相关的政策,要植入医院文化,把这两个方面落实到全体员工。要经常提醒全体员工,要做到上下都要有危机感,都要有危机管理意识,上情下达、下情也要上达!下情上达在处理危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及时的下情上达可以大大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坏消息从最低层往最上层传达的速度是衡量企业的指标之一。

2、提高高层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危机管理意识和应变能力,扩大知识面,增强法律意识。

3、要有远见,未雨绸缪,坚决不能有“临时抱佛脚”的思想。应该做到:建立一个危机处理中心,确定危机处理小组成员,制定应对危机的行动计划(预案),提供完备的各种物资和设备,确保组织内部进行充分地沟通。

㈢、增强中层干部和全员的危机意识。“年年防灾,夜夜防贼”,对全员进行危机管理培训,要居安思危,从小事入手,事无巨细,注意事物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克服麻痹思想,抓住危机征兆,及时处理。

对于容易出现问题、事故、危机隐患的时间、人群、现象要特别注意:

1、高危时间:节假日、夜班、下午班、交接班期间。

2、高危人群:疑难、危重、老年、儿童、产妇、骨科等。

3、高危现象:输血、配药、发药、外科手术的关键时刻。

㈣、危机管理要正确对待媒体:要坦诚布公,监控信息流通掌握信息主导权。在危机中,媒体的作用就在于,按照新闻传播的自身规律,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报道,促使危机向好的方向转化。媒体介于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了一种三角互动关系。它既受政府制约,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既引导公众,又需要满足公众需求。媒体一方面代表公众时刻关注、监视危机处理的进展,另一方面,又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传达其声音,树立其形象。把媒体排斥在危机管理之外,不善于利用媒体解决危机事件,是不明智的。日益成熟的当代媒体,完全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危机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做到只帮忙、不添乱。面对灾难,包括媒体在内的社会公众,首先想到的是知晓真相,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只有当最基本的知情权被剥夺时,才会把矛头转向掩盖真相者。

1、作为管理者要掌握舆论的主导权,争取说话的机会,不能把说话的机会推给他人。

2、沉默不是金: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很多单位遇到突发事件时,总想尽量保持低调,能捂就捂,能避就避,以为“以不变应万变”、“沉默是金”就是最好的解决法则,殊不知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任何事情都能透过媒介迅速传达到每一位群众面前,当大众想了解事情的真相却又无从着手时,就会出现许多不实的猜测,事件反而容易被人误解了。

上海在抗SARS中,以“先声夺人”以正视听的原则报道突发事件。对上海的抗SARS 2 工作和稳定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市长王歧山临危受命后接收记者采访时说:“过去强调只做不说,现在强调边做边说。”要通过把做的事“说”出去,来安定人心。

㈤、危机来临要机智灵活沉着应战:慌乱和准备不足本身就是一种危机,也是危机管理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层领导对下情反映上来的突发事件第一个反应就是:“惊”,作为领导者要很快镇静下来,按照预案,按步就班,沉着应战,有条不紊的处理所发生的危机。同时还要机智灵活,随机应变,决策果断,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千万不要出现“慌”。慌所造成的是乱,越慌越乱、越乱越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决策失误,使危机造成的损失在不断上升。㈥、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陶行之先生说过:人命贵于财富、贵于机器、贵于安乐、贵于名誉、贵于权位、贵于一切。

要有敢于负责任的态度:病人自挂号起到住院后,已经形成了合同关系,病人在医院发生的种种不测,医院是有责任的,但不一定有错误。一旦危机形成,要勇于承认责任,然后查明原因,有错误也要勇于承认。

㈦、要处理好危机中的“情、理、法”:通常会对问题归类时,总是太偏重于技术方面而忽略与认知有关的议题,但是往往是大众的认知导致危机。把“情”放在第一位,俗话说的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绳之以法。”医疗纠纷,有些是医院的错误造成的,有些则是病家无理取闹,不管什么原因,我们都要用“情、理、法”去解决,对于用情理不能解决的危机,则必须用“法”去解决。

㈧、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提供优质服务。医疗纠纷危机,其中80%不是医疗技术、医护质量方面的问题,而是服务不到位,说话不注意引起的,因此医院需要引入新的服务理念,同时还要求医护人员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语言艺术、同情意识等。服务态度、语言艺术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在避免危机的发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㈨、积极面对一切困难,要有不怕困难的勇气、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职工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投入精神、竞争精神、主人翁精神。

㈩、总结经验教训:回顾总结,自我检讨,调查、分析、审计、收拾“残局”。应付危机人们往往将失败或错误的体会称为经验教训,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总结经验教训,让危机后的医院在混乱平息后重获新生。

对待危机,我们个人或是社会要有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要积极主动、相互配合,早日建立起一个成熟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尽最大限度的预防危机的发生,制定各种危机处理预案,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应对自如,化危机为转机,能从危机中找到生机,在更大范围内扩展我们的生存空间。

主要参考资料:(发表时请注明)

1、西安“后SARS时代新思维研讨会”吴伟博士和其他专家的报告。

2、胡莹:后SARS时期的危机管理,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06月13日)

3、何延政:“非典”事件后对泸州市医院危机管理的反思(泸州市青少年在线)

4、周文水:非典催生国家危机管理(人民网)

5、姜微 黄庭钧:从上海案例看中国城市危机管理(新华网)

6、高世屹:危机管理,媒体无法缺席(人民网)

7、潘诚:SARS为中国企业危机管理补课(大洋网)

8、吴建勋:注重企业危机管理,经济参考报(2001年01月16日)

第三篇: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

题目一:

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

金融危机正是一个逼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契机。改革30多年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吸引大量国外资本投资来带动经济发展的传统经济模式正逐步受到新的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冲击;资本独大,劳动力话语权严重缺失的现实正逐步成为我国迈入21世纪中叶不可能不面对的问题;民生问题正从人们脑海里慢慢浮现出来,那种为经济增长而损害部分群众利益的做法正让人讨论其合法性、公平性;人民的公平正义、自由等权利正得到许多人的关心;官僚腐败作风正受人诟病,倡导官与民平等对话的机制正在设计,等待执行。

张承惠说:首先是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升了。在稳定金融局势、推动刺激经济计划实施、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西方国家从没像今天这样都希望中国参与。对于我国来说,这是一次提高对国际金融规则的知情权、参与权与话语权,营造有利于金融稳步开放外部环境的良好机遇,也是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时机。

危机还为中国提供了获取国家利益的机会。通过金融危机开展的国际经济再平衡,实际上是对国际利益格局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由于中国相对处于有利的地位,我们的财政、金融体系稳健,有巨额外汇储备,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正在继续,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存在,所以,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这次调整争取尽可能大的利益。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走低的机会,建立资源能源战略储备,扩大对海外资源的利用;还可以利用世界范围的就业不景气,加快建立人才、技术的战略储备;还有利用境外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的机会开展海外并购等。

总体来看,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面还是好的。今年头两个月,我们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5.4%,城镇增产增速2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2%,出口增长16.8%,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应该说,经济增长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在发展。但是,经济运行当中所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物价涨幅较高,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增大。

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有的影响已经显露,并且还会继续显露。比如像原油、谷物、石油、食用植物油、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明显的加大了我们控制通货膨胀压力和威胁,也增加了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有些因素在短期内,还没有构成直接和实质性的威胁。比如美国经济减速,虽然减少了外部需求,也使得我们的出口增速和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比较大的回落。但是,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调控目标没有大的冲突。

但是对于国际市场的变化,我们还是需要有积极的应对之策。为了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从宏观政策上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个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势头增长之间的关系;二是扩大内需与保持外需的合理增长之间的关系;三是保持实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与虚拟经济的健康稳定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把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作为首要目标,并且在控

制通胀与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当中求得平衡。

短期政策来看,第一个方面就是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和信贷的合理增长。第二个方面就是要调整理顺务工和务农收入的比价关系,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防止务工收入的过快上涨,导致价格与工资的螺旋式上升,降低劳动力成本所推动的通胀压力。第三方面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的进口,严格控制农产品出口,建立健全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降低流通成本,增加农产品的供给。第四方面是积极开展多边贸易,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保持出口的较快增长和进出口的基本平衡。第五方面就是着力稳定股市和楼市,促进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长期政策来看,主要就是要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自主创新,提高我们国家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题目三: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铸就广东新辉煌

“十七大”以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界、学者及民间热议的焦点。作为担负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先试先行区和首善之区的广东,更是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贯穿2010年广东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头戏和第一要务。从字面理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转变”,一是“加快”。进一步分解为三层意思:①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原有方式为什么不行?可不可以通过市场自行解决?不转行不行?②如果非要转变的话,慢慢转行不行?③如何转?向什么方向转变?带着上述问题,结合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谈谈两点看法。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推进广东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和迫切要求

(一)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可以脱离历史发展与演变的时间维度和全球化、国际化等空间尺度。迄今,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对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服务业文明三种文明样式。产业结构上经历“一——二——三”的演进系列,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经历去工业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服务业经济时代。从生产方式看,经历了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深刻转型。从空间尺度看,城市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城市本身也演绎着“大城市——大都市——大城市带——都市连绵区”的形态变化。

(二)转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1978年尤其是上世界9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致力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即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和“对外开放”是并驾齐驱的创造中国30年发展奇迹的两大法宝。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中西经济、社会、文化碰撞和交流日益频繁,全球本地化、本地全球化的发展逻辑不断深化。由于传统体制的路径依赖,上述转型过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仍将持续。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让世人瞩目,2009年,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势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 353亿元,增长率达到8.7%,居世界第三。可以预见,在2010年,中国经济实力将超过日本,跻身世界第二。30年发展实践在积累大量财富的同时,也铸就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他们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广泛参与国际并购,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几点建议

坦言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大课题,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深谙其理,这里只是抛砖引玉,提几点看法。

(一)继续弘扬敢想、敢做、敢为的广东精神,下决心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珠三角未来要成为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试先行区,其中,开放、创新的发展思维和理念至关重要。据悉,面对广东省委省政府在2009年推进的“双转移”工程,引起不少舆论,来自企业界的反对之声不少。究其原因,少数利益集团担心既得利益外溢是关键。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有关方面需要审时度势,综合权衡,积极发扬广东的敢闯敢试的文化力量,当机立断,力排众阻,坚决推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决策。某种意义上,犹豫不决、让步妥协、过分关注内耗型平衡,就是贻误发展机遇。

(二)改革现有不合理的体制机制,从源头上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扫清障碍。诚然,在一些官员、一些企业主眼里,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性理解并不明晰,很多时候,“发展”等同于“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增长率”,而对于“发展”的要义——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共生,全体人民生活幸福美好,创业和人居环境优美,对人的需求满足度不断提高,社会福祉整体提升则置之不理。由于GDP主导全过程,“一切为了GDP”、“增长就是硬道理”、“组装、粗加工舍不得丢弃”、“石化项目大量上马,环境问题靠边站”、“只要数量、不要质量”、“只看表子,不看里子”的行为屡见不鲜,变脸行径更是层出不穷。故而,笔者建议对“增长与发展”、“科学发展”、“GDP主导发展观”等重要概念及内涵要进行科学深入研究,在全社会形成大讨论,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改革与其相关的管理机制和体制。毋庸讳言,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与基础。

(三)内需要扩大,出口也要巩固。由于中国庞大的农村及内地中小城市强大的市场需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扩大内需”成为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力推之举,这对于启动广大农村市场、推进内需型城市化进程、扩展城市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方式、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扩大内需”绝不排斥“外贸经济”,尤其对于出口量巨

大的广东而言。广东具有发展外贸经济所需的优越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基础和底蕴,担负着中国和世界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不可贸然因为扩大内需而削弱外贸经济。唯有通过改善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加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学习领会国际竞争规则、积极参与世界竞争,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才能进一步提升广东作为对外开放大省的地位。

改革、开放、创新和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缔造了过去30 广东的辉煌。未来,广东将何去何从?我们以为,改革、开放和创新仍将是制胜法宝,不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相信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广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广东一定能打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场硬仗,一定成铸就新的广东辉煌。

第四篇:浅析金融危机是生活方式危机

浅析金融危机是生活方式危机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成为这段时期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针对这场危机,有人强调其并不表明美国的整个经济发展机制出了问题,而只是美国靠借钱发展的模式出了差错;正当此时,西方社会也有许多人却认定,这场金融危机已证明“全球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梦想破灭了”。他们强调,目前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相继采用“国有化”手段,将银行等金融机构纳入政府掌控,这种手法与市场经济理念背道而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论》“热”了,马克思“火”了。在西方许多地方,人们争相购买和阅读《资本论》,试图借助《资本论》来理解和解释眼前所发生的一切。这说明马克思的“幽灵”再次在西方世界游荡,由《资本论》奠定的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又“出场”了。

在我看来,把眼前这场美国金融危机,仅仅说成是“美国靠借钱发展的模式”出了差错,只是窥豹一斑之言。美国这场金融危机,理所当然就是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危机。离开了美国的经济制度,单纯地谈论什么借钱的多少、借钱的方式妥当与否,是片面的。从哲学眼光观察这场美国金融危机,我更愿意把它视为美国人生活方式的危机,当然也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念的危机。我们透过借债危机看到了经济制度的危机,同时也透过经济制度的危机看到了人的存在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危机。

一、“占有的”存在方式发展到了极致

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随着新自由主义以及其他各种思潮的广泛流行,人越来越被看作是充满着“物欲”的“经济动物”,获取最大限度的物质享受似乎成了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和最高享受。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也顺利地从“生产型资本主义”调整为“消费型资本主义”,无论是就整个社会而言,还是就单个的个体而言,都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消费”作为宗旨。消费主义的流行、消费欲望的放大,是与人的风险意识的减弱成正比的。人们为了使自己有更多的钱去无节制地消费,走上了以下两条途径:其一是“赌”。人们完全成了一个投机者,企图通过投机使自己在短时期内暴富。当代资本主义也就成了“赌场资本主义”。而社会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一切就变得不确定了。一个高度不确定的社会也就是一个投机的社会。在金融狂的影响下,工业也不得不过分地集中于短期收益上,正是这种谋取短期效益的理念,又构成了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其二是“借”。人们为了让自己在今天尽情地消费,就想方设法用明天的钱,“寅吃卯粮”,也就是说向他人、特别是向银行借钱。“明天的钱”就是还没有挣到手的钱,而其中大多实际是“根本不可能挣到手的明天的钱”。这些人尽管并不具备可以赚到“明天的钱”的能力,但就是敢于花虚拟的“明天的钱”。当然,由于把生活的富裕寄托在借贷上,当今的许多美国人根本没有积蓄。纽约市议会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纽约20%的人根本没有任何积蓄,45%的纽约人虽有积蓄,但只够维持3个月的生活开销。当今在美国,不仅是个人靠借贷来超前消费,而且整个国家也是靠举债过日子。美国的发展是建立在靠借别人的钱的基础之上,美国是世界上空前的债务国家,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可以说,美国整个国家就是这样存在着,而单个的个人也是这样存在着。我们可以把这种存在方式简单地描述如下:通过“赌”和“借”去进行“超前的消费”、去满足永无止境的“物欲”。关键在于,美国的主流文化一直在助长这种存在方式,一直在说明这种存在方式是合理的、正当的。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已构成了当今美国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美国思想家弗洛姆曾经提出,当今人类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to be”(存在),另一种是“to have”(占有)。当今美国人把弗洛姆所说的“占有的”存在方式发展到了极致。我们可以在这种美国人的存在方式与美国的金融危机之间看到其内在的联系。

二、马克思的批判理论预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面对美国金融危机,我们不仅联想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而且也联想起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人的存在方式的批判。考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全部批判,我们可以深刻地领悟到,马克思之所以对资本主义不满,不是因为这种社会形态无法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那种以对物的依赖为特征,即以“占有”为特征的存在方式得到充分的实现,从而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来使之得以实现;而主要是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那种存在方式的强烈不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归根到底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存在方式的批判,他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与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那种人的存在方式的否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马克思看来,当代资本主义使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带来人类进步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存在的异化。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人类存在异化之间的内在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规定了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马克思指出:“工人只有当他对自己作为资本存在的时候,才作为工人存在;而只有当某种资本对他存在的时候,才作为资本存在。资本的存在是他的存在、他的生活,资本的存在以一种对他来说无所谓的方式规定他的生活的内容。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解剖,就是对现代人类存在状态之基本架构的分析,是对现代文明发展模式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就是揭示以资本为原则的现代发展所具有的无法自我逾越的界限和片面性。马克思预言,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那种以对物的依赖为特征,即以“占有”为特征的存在方式也将愈演愈烈。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当今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言。

三、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美国金融危机所暴露的社会危机,能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其创造性就在于在“市场经济”前加上“社会主义”这一限制词。以前有人提出,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除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将计划与市场相互对立的观点,摈弃了那种死水一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从而“拯救”了社会主义。现在看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拯救”了社会主义,与此同时也“拯救”了“市场经济”。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的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相互结合,这种结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市场性”与“计划性”的结合,是“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内涵,是给“市场经济”赋予“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不仅仅体现在“市场化”与“宏观调控”的结合,更体现在“市场经济”这种经济运行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的结合。英国工党智囊机构费边社的理论家索尔·埃斯特林、尤利安·勒·格兰德等人编著的《市场社会主义》一书给“市场社会主义”下的定义简洁明了,广为流传:“运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便是我们所说的市场社会主义”。按照弗洛姆的说法,马克思建立社会主义的目的,在于“通过恢复一切人的未异化的、从而是自由的能动性,使人获得解放,并达到那样一种社会,在那里,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人不再是„畸形的‟,变成了充分发展的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经济”这一手段运用于建立一种能使人充分发展的存在方式这一崇高目的。我们只有这样来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才能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而如果我们把如此加以理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付之实践,那么我们一定既能由于把市场与计划结合在一起,从而避免陷入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而且又能由于给“市场经济”赋予“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从而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的过程变成一种新的人的存在方式创建的过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

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在我看来,这一段关于人的存在的经典表述,完全可以运用到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展示了当代中国人如何自觉地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改造自己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进一步倡导人类社会的和谐、和平发展,引领整个时代发展的潮流,对于克服人的当代异化,扬弃资本原则规定的冲突型社会演进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五篇:我国金融危机时期的消费者行为

我国金融危机时期的消费者行为

刘炜勋

院系:水利系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学 班级:水电1132 学号:1111110709 中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腾飞,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是在我国相对于经济繁荣时期,经济危机时期不但会对消费者造成诸如收入减少、失业等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消费者的预期:比如收入会继续下降,就业机会将更少,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偏好,导致消费者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消费策略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

关键词:奢侈品 节约 金融危机 资本市场

正文:由于近年来我国的正确政策与指导,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飞速的提升,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随之带来的也是高物价与一些奢侈品的消费。近段时间,美国次贷危机受到全球关注,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已经显现。从而导致失业率高,就业率低。但是消费者的消费态度却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一些富有的商家,追求高价的奢侈品,而一些普通的人民还要为了物价的上升与工资的下降而感到担忧。.是什么导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观念呢?

消费者的产品偏好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的产品偏好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消费者会注重节约,减少奢侈品的消费数量。据统计,亚洲金融危机时期,80 %的消费者减少了他们在休闲、购买衣服和请客的花费。在泰国,58 %的泰国人不再购买时装,45 %和46 %的人不再购买whisky 和杂志。除了有形的奢侈品的消费数量下降以外,消费者还会减少在诸如旅游、休闲等无形服务的花费。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在某些奢侈品消费可能并不是消失,而是转移到次等的奢侈品上。比如,经济危机时期,奔驰、宝马这些豪华车的销量会遭到严重冲击,而那些二线的产品比如现代、丰田等的销量反而会上升。或者,人们会从一些别的奢侈品中去寻找安慰,比如高档香烟和啤酒等。

相对于奢侈品而言,实用油、盐等必需品的消费并不会减少,甚至有可能因为产品的替代性,某些必需品的需求还会上升。另外,由于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父母比较注重家庭和对孩子的培养,即使牺牲自己的一些需求也愿意去满足孩子的愿望。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 需要的一些消费品,即使是奢侈品对父母来说也是必需品。同样,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在泰国进行过一次品牌忠诚度的调查发现,营养品和牛奶的品牌忠诚度最高,分别为89 %和97 %,而这两者都是儿童食品。这也就是说,即使在经济危机时父母给孩子提供的食品也没有改变和降低。

第二,消费者会转换产品品牌。这有两种可能。(1)从外国品牌转向本土品牌。一方面,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认为本土品牌比起国外品牌具有相当的质量,而价格却便宜很多;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会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消费者认为购买本国产品会挽救本国的经济,因而会倾向于购买本国的产品。(2)从相对高档的品牌转向普通品牌。这个过程一般会有两个阶段,首先转向竞争对手的品牌,然后才是购买相对低档的品牌。当然,对于某些产品转换品牌并不那么容易。比如,对于那些具有关键作用的产品,如果出现失误则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那么转换品牌的可能性就不会很大。

第三,消费者对产品的包装大小会有偏好。在 1990~1991 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消费者都喜欢买大容积和大批量的产品,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比较省钱。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金融危机后的亚洲国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仅限于那些经济受影响不大的家庭,而那些受经济危机影响比较深的家庭却比较偏好小型包装的产品。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析:一方面,消费者只买得起那些小型包装的产品,而大容积的产品对他们来说太贵了;另一方面,从心理学上来讲,人们认为买小型包装的产品能减少使用时的浪费。2.消费者的价格偏好

一般来讲,金融危机时期消费者会变得更加理性和冷静,对产品的价格(包括购买价格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的维护费用)会更加敏感。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88.6 %的消费者承认自己比以前更关注产品价格(Shama,1978).他们在做出消费决策前,会进行特别仔细的调查和比较,而在购买过程中还会有特别激烈和反复的讨价还价行为。同时,也会重点考虑到产品的功效、耐用性等,即产品的性价比。具体来说就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会比单一功能的产品好卖。而那些耐用而且比较容易维修的产品更会受欢迎。比如,美国经济危机时期,有厂商推出一种新式口红,这种口红两头都可以用,可以涂两种不同颜色,结果很受欢迎。消费者对产品的性能和价格的感知和判断受经济危机影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如果经济危机不是特别严重,消费者会比较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并且受自身的偏好影响比较大;如果经济危机特别严重,比如俄罗斯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极度贫困,因而消费者对产品的惟一判断标准就是价格,对于耐用性、功能可能根本不会去考虑,因而很多购买行为都是考虑性价比以后才实现的。

3.消费者的促销偏好经济危机时期由于严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消费者对于厂商的一些促销方法的反应会变得跟以前不一样。比如,对于广告,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非常努力、非常紧张地收集购买方面的信息,因而会更加看重广告所传递的产品性能方面的信息:用途、耐用性和方便性等等,而对于那些仅仅是为了提升产品形象方面的广告,消费者会认为那是一种浪费,进而怀疑其产品的性价比,甚至会由此激发一种逆反心理:认为企业缺乏对消费者的一种必要的同情,使得其产品形象大打折扣。

而对于企业的一些具体的促销措施消费者的偏好也会发生变化。此时的消费者特别理性,在购买某个产品的时候,总是会仔细地计算厂商可能从他那里获得的利益,如果厂商不能够让消费者很有信服地感受到产品的价值时,消费者就不会购买。比如,此时的消费者可能会宁愿用较低的价格买某个产品而不用较高的价格买一些能够获得赠品的产品(MarkPlus International,1998).在金融危机下的印尼消费者的这个比例是92 %.而对于一些抽奖机会,消费者可能兴趣也会减弱,因为他们不喜欢这样的不确定性。

4.消费者的渠道偏好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的渠道策略有两个明显改变。(1)消费者购物的频率明显增加。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83 %的消费者承认自己比以前更经常地购物(Shama,1978).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另一方面,购物本身也是一种相对比较便宜的娱乐活动。(2)消费者购物的渠道发生了变化。因为此时的消费者相对偏好一些低价格的品牌,因而购物的地点一般来说也会由以前相对高档的商店转向比较大众化的商店,比如,大型超市、折扣店和直销店等。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79.7 %的消费者去批发商和折扣店购物的次数明显增加(Shama,1978),而那些位于市中心的高档购物中心就不会太受欢迎,即使有人去逛,但真正购物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少。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主要是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对我国外汇储备缩水的影响,进而影响国内部分金融机构的业绩。如果我国持有的一些美国公司的债券并且该美国公司面临倒闭,不言而喻,这部分借款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毕竟有一些债券是无抵押债券,因此,相关部门就该相应地计提相关损失。

我国历年持有国外债券的比率不足国际投资总头寸资产的10%。如果把贷款也考虑其中,这一利率为13.5%(2007年),17.9%(2006年),15.4%(2005年),16.2%(2004年)。国际头寸资产中主要还是以外汇为主。分别占头寸总资产比重为66.8%(2007年),64.9%(2006年),67%(2005年),65.6%(2004年)。国际投资的资产负债率分别是35.6%(2007年),38.6%(2006年),39.6%(2005年),40.7%(2004年)。综合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对带外汇储备的管理一直保持着谨慎和稳健的投资态度,始终贯彻执行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因此,我们认为美国信贷危机的爆发,即使有国美大投行的倒闭对我国外汇储备影响是相对有限的。但是如果考虑到美元因素的话,我国外汇储备受到美元等贬值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毕竟我国外汇绝大多数是外汇形式存在。

同时,国内一部分银行也持有的美国此类公司债务。因此,目前我们需要了解国内外汇储备中的债券所占比率以及外管局所持有的债务类别等情况以及国内部分银行所持有的美国乃至欧洲国家的债券数额和债券的属性。

――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内需。国家发展改革委10月20日宣布,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其中包括全力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收购,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较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

对我们来说,国家的经济提升,国家富强,我们当然高兴。但是回过头来看,在一个还未完善的社会体制,一些弊端便会慢慢显露出来。对于我们来说,GDP的增加就意味着国家正在向富强的道路前进,但是回过头来看看。普通的民众,他们一大部分人都不知道GDP代表着什么,他们只知道,如今的物价上升已经压的他们难以呼吸,更别提任何奢侈品的消费和享受。在这我也想问下,国家的强大是否就代表了广大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呢?

回想08年的中国,在遭受了一系列的重大灾难,如果没有正确的方针与措施,那么中国的经济是否会出现倒退。这也说明了中国出台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运行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表明,时时把脉经济运行走势,对经济加以适度的政策调节有利于经济稳定地发展,也有利于人民过上安稳的生活,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1期

胡少维 《开放导报》 2010 第6期

金三林 《开放导报》 2010 第6期

魏雅华 《上海企业》 2010 第12期

下载危机管理金融危机时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危机管理金融危机时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融危机时期烟草行业应对措施

    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给中国平稳发展了30年的宏观经济带来巨大影响。2009年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两个月中国工业企业赢利情况,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钢铁、有色金属、......

    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

    小谈“资本主义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突然爆发,致使美国陷入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继而,受美元体制的影响,全国大多数国家货......

    企业危机时期的员工关系管理(五篇材料)

    企业危机时期的员工关系管理 员工持股多达55%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因为员工反对以减薪度过难关的方案而被迫申请破产保护。此前,美国联合航空的管理层和机械师工会举行了非公开谈......

    煤企集团后危机时期物资管理策略浅析

    [日期:2010-11-12]煤企集团后危机时期物资管理策略浅析阎国成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部摘要:煤炭行业物资工作要认真总结应对危机经验并转化为经营管理长效机制。要以市场变化为......

    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的经济形势(5篇可选)

    金融危机后的中国次贷危机之后对中国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股市来讲,2007年10月16号调整,比世界金融市场调整要早,6124点到8月份已经降到1000点,下降了60%以上,中国的股市调......

    危机管理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政府危机管理 随着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社会交往范围和领域的不断扩大,世界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频发时期,如何应对公共危机成为政府行政的重要课题......

    危机管理

    危 机 管 理 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纪华强 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加入WTO,我国的经济将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之中,我们将面临一个环境因素更为复杂、竞争更为剧烈、变化......

    如何加强危机管理[精选]

    在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的市场环境中,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并加强危机管理。一、企业危机管理的含义 危机管理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起初仅限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