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利用教材更好的提升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如何利用教材更好的提升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在于提升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培养中学生更高的文化素养,在高二上期新增设了一本教材—《文化生活》。本文就如何结合教材提升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熏陶和培育了一代代仁人志士和英雄才俊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得以维系,而且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中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高二上期新增了一本教材《文化生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的基础性的差异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教材在教学中仍然很大程度上被当作考试的工具。因此我们不得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思考如何让青少年更好的去面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更好的做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我认为,从现在开始,我们应多重视让中学生结合《文化生活》教材,在感受、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让中华民族的传统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一、让中学生明确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却使得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严重缺失。如果不加以批判的继承,就会在“海纳百川”的同时丧失抵御力,失去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这无疑对于能够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来讲是很危险的。
在高科技时代,功利主义的教育易导致学生心灵枯槁、思维定型、人生态度世俗化、行为方式功利化,使生命的诗意尽失。学生的发展是人格和才力的双向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其内核与加强学生人文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要呼唤一种广博优雅的人文教育,借鉴传统文化,加强学生人文教育,以促成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促成学生的“精神成人”,让生命超越生理和物质,使生物学层面的个体生命真正转化为文化学层面的主体角色,成为一个能关注国家、面对现实世界的现代公民。
二、利用《文化生活》教材提升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课内资源,提升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1、充分挖掘教材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传统的文化特色,再怎么发展也只能沦为别人的文化附庸;一个民族,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创新,那么整个民族的发展也会沦为空谈。《文化生活》教材中每一个内容的讲解都会结合相关的图片、名人警句、诗词格言等,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但是由于学生基础性的差异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很容易只局限于走马观花的浏览图片和例子,所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注意加强引导学生思考。但就本身教材上的例子而言对于当代中学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做足“课外作业”,列举更多“鲜活”实例。
2、“鲜活”实例的列举
在《文化生活》教材的第二单元论述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这十六个字学生不难理解,但他们缺乏的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列举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的有益、优秀成果的现实意义。例如:我在讲解《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文化创新的途径》时,用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等动画片作为例
子与学生探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例子一同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文化创新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提升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1、利用现代大众传媒,让学生成为教材的主人
作为“90后”的中学生,对于大众传媒的了解和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在教学中我们应利用这一有利条件,适时布臵一些课外查找资料的作业,如中国的传统文学、音乐、历史人物等,并可以组织学生设计一次中国传统文化展览等活动,以及以小论文的形式探讨怎样增强文化的创新力等。在这一活动中,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真正寓教于乐,有利于更好的掌握课本知识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让他们真正成为教材的主人。
2、利用课外活动,更好的参与实践
在《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中论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因此社会实践也就成为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继承、发展、创新的主体,所以要想学生提升文化素养也必定是要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
利用周末假期可以组织学生走访居住地附近的老人,了解他们年轻时有哪些传统习俗,并调查这些习俗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至今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并制作网络问卷调查相关的习俗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等。根据走访的内容,可以撰写相关的调查报告和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倡议书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他们热爱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达到提高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目的。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文化软实力正成为企业、民族和国家命运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胡锦涛曾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
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集中地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来自于时代、民族、国家、人民以至整个人类进步发展的深刻关心与思考,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历代优秀文化中的积淀与升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虽然不可能再度直接成为新文化,但其内在的基本文化精神却可以经过批判、改造、继承、弘扬而再度成为新的文化的生长点。
所以提升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越发重要。为此,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和塑造学生,让学生在《文化生活》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刘玉华《科技信息》2012年第三期 《浅谈如何利用教材提高高中生传统文化素养》彭艳 道客巴巴网
第二篇:弘扬传统文化 提升师德素养
弘扬传统文化 提升师德素养
“师有百行,以德为先”。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师德修养的民族,从古代的孔子、孟子,到现代的陶行知和蔡元培,历代先贤教育家对师德修养都提出过非常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并一生践行自己的主张,成为世人的楷模。而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普通教师,我深知,师德是教师的生命,是教师立业之根本,我应该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责无旁贷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修养的精华。
江泽民主席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经师易遇,人师难求”。所谓“经师”,即教学问,而“人师”则是教行为,教道德,教做人。历代伟大教育家无不是人师的楷模,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也试图让自己由经师转变为人师,但这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融古汇今的过程,要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修养的人师,必须坚持不懈地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
一、恪尽“师责”。师责,就是教师的职责,它是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韩愈在《师说》一文开篇就概括点明了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同的时代对于这一共识有着不同的诠释。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教育家主张教师要以“出世”的精神干一番“入世”的大事业,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中不难看出教师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要
求淡泊名利,不计个人进退,热爱本职工作,专注投入的高尚品格。在今天,这个道理一样具有普遍的意义,一样需要我们从中汲取营养,全新阐释他的意义:即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学习的能力,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爱国精神,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人才,并在任何变革和实践中不折不扣地履行这一神圣职责。
二、砥砺“师志”。师志就是教师的志向和理想。大教育家孔子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少时家境贫寒,15岁方立志于学,此后,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此间,他无间断地努力学习,并学无常师,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并收徒授业。先人如此,我亦当如此。我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砥砺师志,树立远大理想,把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师作为毕生的追求,以培育人才,弘扬先进文化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己任,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而奋斗。
三、积聚“师智”。师智,指教师的知识与智慧。“学而不厌,博学知新”是传统师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不断积累知识是为师的先决条件。“学而不厌”则是他对师者提出的基本要求。近代蔡元培先生则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为师者刻苦钻研,勤奋不缀的必要性。不论时间怎样流逝,时代如何发展,传统师德修养中“师生互学共进步”的理论却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时刻提醒后人“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它让我们明白“三人行必有吾师”。在教学中,教师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取人之长,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陶冶“师情”。师情,是指教师的情感,教师具有丰富健康积极的向上的情感,才能培养出高尚的师德。教师丰富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集中体现在“爱”字上。
(一)爱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强化为祖国为人民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二)爱教。作为一名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孕育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忠诚之情,滋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磊落胸怀,升华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
(三)爱生。关心和爱护学生是传统师德的重要内容。古代孔子提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思想,表现对学生负责,对社会国家前途负责的强烈责任心。荀子发扬了孔子的思想,鼓励学生超过老师,提出“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思想。后人韩愈在《师说》中更是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主张,并要求教师做“伯乐”,善于“相马”,这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热爱和溺爱的尺度,掌握好严格与严厉的分寸。教师对学生应当是严中
有爱,严中有方,宽严相济,是学生对学生敬而爱之,敬而钦之,而非敬而远之,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教,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对学生无限温情的真爱之心,爱学生的一切,爱一切的学生,才能把自己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教育事业,才能孕育出人间最绚丽的师德之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每一名教师应当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大力弘扬传统优秀师德修养,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水平,共同铸造新时代师魂。
沙埂小学谷海燕
2012-3-7
第三篇:浅谈用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养
浅谈用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养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除课堂传授外,应开展实践活动,大力地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并细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度,以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宽度;深度;精度
【Abstract】And China tradition culture is broad and profound, the priority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culture and fine tradition is in teen-agers, tradition culture educates the important means being humanity accomplishment promote teen-agers, the activity teaching the outside, responding to the practice carrying out except the classroom, make rubbings from the width that exhibition tradition culture educates energetically, arouse student’s exploration interest, deepen the depth that tradition culture educates, the accuracy that thin spend tradition culture educates, the humanity accomplishment in order to promoting the teen-agers student.【Key words】Culture educates tradition;Width;Depth;Accuracy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熏陶和培育了一代代志士仁人和英雄才俊,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得以维系,而且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从整体上理解和宏观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崇仁爱原则,倡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以及社会关系中的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等。当传统文化内化为青少年的素养时,便赋予他们一定的思想、观念、情感和性格,这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将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谈到:“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体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也明确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人文素养提升已很明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残奥选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抗震救灾精神;以及表现在青少年中“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抱负;“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涌现了洪战辉、徐本禹等优秀大学生,马健、王亮等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以及优秀的奥运会志愿者群体……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的伦理道德、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基础、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力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深度,细化精度,着力追求青少年人文素养的提升
2.1 开展实践活动,大力地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
有效的文本(教材)或课堂教学囿于篇目、时间,未能道尽传统文化之精粹,而学生若仅满足于翻译背诵古诗文,也定然不能真正领略传统文化真味,一味下去反倒学而生厌,其结果收效甚微。鉴于此,应该引领学生走出课程之苑囿,到社会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活动实践中感染、熏陶。从而让成语楹联、书法谜语、民风民俗伴随着灯笼、窗花、中国结一道走来,从而极大的拓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让学生知道忠孝烈义,懂得仁勇智信,最终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从而形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
例如,学校组织游览寿州古城,那么就可以顺便要求同学们了解寿州历史,感受民族文化的璀璨;参观包公祠,可以要求同学们认识包公清廉的历史形象;攀登八公山,游览升仙台,能够让同学们想象到汉代淮南八公的风采。还有古代的文学作品,同样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例如,可以让同学们通过读《封神演义》最后一回,了解中国主要姓氏的起源;通过读《西游记》中提到的佛教诸神,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主要的佛经。再例如“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的活动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农桑文化、军事文化、工商文化、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一场活动牵涉到这么多领域,从各个领域的角度感受家乡的传统文化。
实践活动拓展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宽度,不但使青少年知道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使他们明白这一传统扎根于民族的土壤的道理。
2.2 丰富活动形式,激发青少年的探索兴趣,有力地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存在着对历史及传统文化兴趣不浓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青少年情感丰富,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思维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求知欲明显增强;学习目的逐渐明确,学习内驱力明显增强。根据青少年这一特点,要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就必须使教育具有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内容的趣味性、价值的可观性。为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力的深化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
2.2.1 以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课本中,它的魅力更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眼下正兴起的传统文化解读热不正是教育良机么?于丹教授讲解论语心得,易中天教授品三国,风靡全国,妇孺皆知,相信在青少年中也会引起轩然大波。一种文化有否魅力是决定学生能否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对青少年,传统文化除了科学性外,最具有特色的是它的魅力。
2.2.2 以传统文化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事物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学习动机容易随着事物价值的判断而转移,容易把自我提高的动机放在认为有价值的事物上,而对认为没有什么价值的事物则会降低动机。而要如此,就要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和生活密不可分,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亲自体会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传统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这一点实践活动比文本阅读有更大的优势。例如“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的活动中,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
2.2.3 形式的灵活多样性更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青少年学生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实践活动。文本传授变化为有趣的灵活的活动课,在集娱乐性与文化性的活动中接受熏陶,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易,在志愿者行动、社会调查、中秋赏月等活动中增长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养。
学生并不是真的对传统文化兴趣不浓,而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只要我们的教育改变单调枯燥的形式,代之以灵活多样、活泼有趣、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形式,他们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兴趣之火就会被点燃起来。
2.3 重视价值取向共优化,感动青少年的心灵,着力细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度。
青少年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指的是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注意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恩”,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故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其平等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习者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
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在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多方了解、接触,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某一种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发展、内涵、特点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即使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率真的心灵却不迷失方向能勇往直前追求光明之旅。
例如:烘托传统节日气氛,丰富喜庆形式,通过包饺子、写对联、剪窗花等活动让青少年参与其中,九九重阳组织学生到养老院义务劳动,均让青少年体验并感悟到传统节日的魅力。再例如:可以模拟百家讲坛的形式举办历史文化知识讲座,或开展文化宣传,保护文化遗址等活动,亲身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应注意细化每个环节,使其方案最优化,以调动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为目的。
说到底,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活动,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青少年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他们既学文化,又学做人,帮助他们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我们才能完成历史、现代及未来赋予我们的任务,我们的文化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
第四篇:传统文化观后感中学生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也在伴随着人们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与时俱进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源源不断的人影响后世深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传统文化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传统文化观后感1
在民俗文化村里有很多民间传统的手艺,如:剪纸、泥人、扎花……但我最喜欢的就是糖画了!
糖画是用糖来作画,艺人们把糖稀倒在大理石板上,倒出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来到民俗文化村,准备亲眼看看制作糖画的过程。刚刚踏进民俗文化村的大门,就看见一群孩子围坐在一张桌旁,我也赶忙跑到那里去看看。只见一个身穿长袍的伯伯端坐在桌旁,手里拿着一个盛满糖稀的勺子,正在作画呢!
我兴奋不已,只见他双手熟练地倒着,好似胸有成竹,作画时没有参照,全凭自己独特的想象。他的手腕灵活自如,操纵着糖稀有秩序地落在石板上,我在一旁紧紧握着拳头,也深深地为艺人捏了一把汗,但艺人却丝毫不紧张,还谈笑自如。
糖稀渐渐倒完了,艺人的手也渐渐慢下来了,作画完毕时,我被震惊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张飞映入眼帘:他手握一把兵器,两眼怒视前方,咬紧牙关,蓄势待发,这个人物好像穿越到现实生活中,让我更加佩服他了。我思绪万千,突然听见孩子们的大叫声,这才回过神来。只见一个孩子高举着张飞的糖画,乐滋滋的,周围的孩子们也一拥而上,抢着细看这栩栩如生的人物。
糖画艺人不仅善于塑造人物,小动物们在他们的手中也是活灵活现呢!我忍不住也买了一个糖画———一只可爱的小公鸡。我发现糖画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晶莹剔透,像玉石一般极具穿透力。我忍不住把嘴巴轻轻凑上去,用舌尖小心翼翼地舔了一下,顿时感觉舌尖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跳动起来,那麦芽糖的味道久久在嘴里回荡。
糖画给了我快乐,每当想起它,我都会忍不住流下口水,我会一直记住那幸福的味道!
传统文化观后感2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当时全村的乡亲们正在收拾行装,谁也没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走过去给了他一点粮食说:“快逃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伯伯笑着说:“婆婆如果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他,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于是,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作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祝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年的习俗除了上面所说的外,还有很多,比如:贴窗花,贴年画,吃饺子,压岁钱等。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晚上我早早的吃过年夜饭,就拿着鞭炮就朝门外奔去。伴随着我们的欢呼声,一个个烟花飞到了空中,点亮了美丽的天空。还有一个传统也是我们最喜欢的了,那就是春节,我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给我们的红包,预示着来年我们都会顺顺利利的过着每一天。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来到。
传统文化观后感3
秋天不知不觉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校园里又开始沸腾了。只要一下课或到了休闲活动,到处都可以看到同学们踢毽子的身影:有男生,也有女生;有高年级的,连刚入学两个月不到的一年级小朋友也不例外……
咦,大家为什么那么喜欢踢毽子呢?踢毽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上网去查阅了有关资料,也向爸爸妈妈请教,心中的疑问才解开了。
我从网上了解到,踢毽子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深受小孩子的喜爱,妇女也十分喜欢。有位词人曾赞美女子踢毽子比踢足球还巧妙,比下棋还有趣味。
古代的毽子制作非常简便,用一小块布,包上一枚铜钱和一小截下端剪成十字形开口的鹅毛管子,用针线缝牢,成为底座,再在未剪开的鹅毛管子上端里,插上七八根鸡毛就做成了。现在商店里或地摊上也有现成的毽子卖,不过,其底座往往是橡皮的,弹性大,踢重了稳定性比较差。而我们爸爸妈妈小时候踢的毽子是用纸做的,把废纸片剪成细细的长条条,在中间一扎,一个球形状的纸毽子就做好了。听妈妈说,踢起来可稳了。有趣的是,我们现在踢好后,地上留下了一地鸡毛,爸爸妈妈小时候呢,地上留下的是长长的白条条。秋风一吹,它们都会飘飘悠悠。
踢毽子还是我们学校的一个特色体育项目呢,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小朋友都要达标过关。我从进入茅小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练习踢毽子了。刚开始,我踢一脚,毽子就飞得老远,再也接不住第二脚了。我不放弃,只要有空就练。别人踢的时候,我暗中观察他们的脚法。过了一个多月,我终于能连续踢十几个了。我们班的一个女生那时已经能连续踢一百多个了。在一次踢毽子比赛中,一位五年级的大哥哥连续踢了一千多个,打破了我校的吉尼斯记录呢!我非常羡慕。妈妈说:“只要多练习,熟能生巧,你也行的!”
踢毽子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毅力,还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我想,这项活动一定能流传很久很久。
传统文化观后感4
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了一代又一代,直到如今的二十一世纪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而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中,还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
在这么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还记得去年那个春节,大大小小的街道都挂上了红红的大灯笼,家家户户在除夕那天早早的起床来,吃了早饭便开始将早就买好的对联、“福”都拿出来,一家人开始贴对联、贴“福”字。我揉着自己朦胧的双眼,看着忙碌的大人们,希望自己帮上一点忙,我看见茶几上的几张“福”字,便拿了一张,用胶布小心翼翼的贴在窗户上。妈妈进来拿东西时,看见了我贴的字,便走了过来,我正等着妈妈夸奖我呢,但妈妈却将我贴的字撕了下来。我满腹疑惑的问道:“干嘛撕下来?我好不容易才粘好的。”妈妈却将手中的“福”字倒了过来对我说道:“这个福字应该是倒过来贴的,不可以正着贴。”“为什么?”我更加不解了。“因为倒‘福’,表示‘福到’的意思。”妈妈边贴边说“倒福”边回答道。我这才恍然大悟一般,点了点头,嘴巴成了圆形,说:“哦~”到了早上八点,就会从屋外传来一阵一阵的鞭炮声,原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起得很早啊。等到一大家人都坐在一起准备吃饭时,已经中午十二点过了,长辈们都往我这边塞着红包,妈妈提醒我要说谢谢。我连忙对家里的长辈们一个一个地道谢。就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完了一顿午饭。
到了下午两三点,我睡过午觉起床了。一走进厨房,便听到一种“咕噜咕噜”的声音,我心想:肯定又是爸爸在烧水准备泡茶了。我对着客厅喊道:“爸,你的水烧开了!”爸爸便马上跑过来,说:“来了来了。”我对爸爸说:“爸,你跑那么快干什么?小心摔一跤。”爸爸却一边拿出那套他专用的青花瓷茶具,放入适量的茶叶到茶壶中,对我说:“这个是你不懂了吧,我们中国的茶是很有讲究的,茶叶的数量,热水的多少包括连水的温度也是由要求的,要泡一壶好茶,可真的不容易。你以后真该多了解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了,作为一个中国人,连这点知识都不知道。”我看见爸爸又开始说教了,连忙说道:“知道了,知道了,您专心泡茶,我出去玩一会儿。”
在春节这样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里,怎么可以少得了鞭炮呢?我和几个约好一起出来玩儿的小伙伴儿们凑了十几块钱的零花钱,到小区的商店去买了好多擦炮,一个人拿着几盒,道一片很大的空地上玩儿,因为大家都是女生,就每次都扔好远好远,生怕伤到自己,到了夕阳落山,我才依依不舍地回了家。这顿丰盛的年夜饭吃了好长时间,大人们都在喝酒,我拉了拉妈妈的衣角,对妈妈说:“妈,你真该叫爸爸少喝一点酒了。你看爸爸喝得满脸通红。”妈妈听了之后笑着说:“你还知道关心人了?你爸爸知道轻重,而且有长辈在,他也不好不喝呀。”我点了点头,有些担忧地望了望爸爸通红的脸。
在第二天的夜晚,我随爸爸出门去了热闹的广场,爸爸带我去了一个人群围着的小铺,我一看,原来是猜灯谜呀。我积极第去到前排,开始踩。在我答不出时,爸爸在一旁提示我,最后,我得到了一个很小的娃娃作为奖品。经过努力之后的成果,最让人开心了。
这些便是体现在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文化:灯谜、茶、酒等等。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古代发展而来的,从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中,还体现了古代人民社会中的精彩画面。这是中华明祖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观后感5
历来中国便有“制扇王国”之称,中国的扇文化文化底蕴深厚,与竹文化、儒家文化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传最早的扇子是虞舜所制,称为“五明扇”。晋代《古今注·舆服》记道:“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由此可见中国的扇子起初并不用作纳凉,而是一种权力的象征物,那时的扇子多见于皇宫中,所以扇子又叫“宫扇”。
东汉时,人们常用丝或绢制作扇子,当时的扇子多为椭圆,也有梅花、六角等形状。绣上图案,被人们称为团扇。隋唐之后,羽扇与执扇大量出现。文人墨客常常执扇吟诗,不少有名的诗,如白居易的《白羽扇》,唐怡的《咏破扇》等也在此时出现。
到了清代,扇文化得到更大的发展,扇子不仅频繁出现在文人官员手中,更成为了不少社会底层的人的袖中之物。
即使在今天,许多传统都被人们渐渐遗忘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却仍然充满了扇的身影。平时用来扇风纳凉的是扇,被收藏家竞相追逐的是扇,就连跳广场舞的大妈大爷手中拿的,也常常是扇。扇它贴近人们生活,又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难免受人们所喜爱。
扇不仅历史文化悠久,还常常用作人们情感的寄托。
扇子常作为爱情的信物。东晋的桃叶——据说是王献之的爱妾,写下《团扇歌》:“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郞却耽暑相忆莫相忘。”立下了对爱人永不相忘的誓言;汉朝的班婕妤,一首《怨歌行》;“新裂齐执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长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她怕自己就像不合时节的团扇,遭了君王的厌弃,在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感慨中又流露出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的渴望。
扇子也常常用作人们对朋友的祝愿。扇谐音“善”,古人常在扇面上题诗作画,赠予朋友,互相祝愿,互相勉励。所谓“执扇在手,开合自如。开之则用,合之则藏。”大概也有进退自如,逍遥自在之意吧。
扇子还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流的使者。据说在乾隆时期,广州的工厂曾专门生产过欧洲贵妇爱好的象牙折扇。尤其是在17世纪和18世纪,折扇已成为欧洲国家宫廷中订婚、结婚、舞会等重要礼仪场所的常用品。
在源远流长的岁月中,扇子渐渐凝聚了中华人民的智慧,凝聚了工艺美术之精华。这使它融入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瑰宝。它既是中国人民智慧的体现,又是中国人民情感的载体,更是我们应该保护发扬的一种文化,一种中国的象征!
传统文化观后感中学生范文
第五篇:浅析如何利用群文阅读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析如何利用群文阅读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它既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又能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故而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深入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将从“教师强化自身阅读量,在班级中树立阅读榜样”“开展趣味性的群文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优化群文阅读选文策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兴趣点”三方面入手,就如何利用群文阅读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展开浅显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阅读概括能力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为深入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博览群书,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在班级中树立阅读榜样,以督促学生在课内外加强阅读。同时教师应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优化阅读作业布置,多组织趣味性的阅读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群文阅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针对如何利用群文阅读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展开浅显的探索和研究,望笔者的浅见可以引起众读者的共鸣。
一、教师强化自身阅读量,在班级中树立阅读榜样
教师本身的阅读量和对语文群文阅读的理解与执行能力是影响学生阅读水平和群文阅读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故而,语文教师应当强化自己的阅读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亦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故事,引导学生加强群文阅读的训练。例如,笔者在教授学生诵读课文内容之余,还引导大家多欣赏和诵读各种文学刊物,鼓励大家开拓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知识。同时,笔者以自己对《格林童话》的心得体会为例,提升学生对课外刊物和系列丛书的诵读兴趣,以推动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笔者为大家分享了《白雪公主》的故事,带领大家一起体验文中奇幻的世界,并引导学生了解白雪公主的美丽善良还有小矮人的热心助人的高尚品德。随后,笔者请学生发言自己所看过的趣味性故事,许多学生在笔者的鼓励下分享了《灰姑娘》《美女与野兽》《拇指姑娘》等趣味性的故事,激发了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希望此次分享能够起到有的放矢的功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兴趣,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进而提高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开展趣味性的群文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
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开展趣味性的群文阅读活动,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内容时,在学习掌握和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笔者请大家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话剧表演。这种在课堂教学中把文学作品改为话剧的教学形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景中去,在小组内进行故事复述,理解课文的文学性。其次,笔者经常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群文阅读竞赛活动,如每周选取一个主题,诸如食物、动物、职业、学科等,将全班分成两大组,请他们在班上进行文章接龙大赛,老师先说出主题,请一组学生说出与之相关的一篇文章,另一组继续说,最终,说出相关主题文章数最多的一组获胜。此活动能充分满足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保持最佳状态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中去。
三、优化群文阅读选文策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兴趣点
一般情况下群文阅读的选文内容以教师推荐的文章为主,学生没有充分的选文权和自主性,这不仅不利于发挥学生的阅读热情,也不利于为其找到合适的阅读文章,不能针对性地提升其阅读素养。故而改变这种教师选文为主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阅读喜好,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兴趣选取文章,充分维护其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了《落花生》之后,笔者询问了学生所喜欢的植物并请他们当堂分享了自己曾经诵读的植物类描写的文章,鼓励他们依据自己的兴趣自行选取文章。同时,笔者在每个学期之初都会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询问和统计学生喜爱的丛书种类,引导他们择取与课文?热菹喙夭⑽?自己所喜爱的文章进行诵读。并且,笔者会经常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请其依据孩子的喜好为他选择合适的读物、绘本、故事书,鼓励其多阅读。笔者在语文群文阅读的选文上,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和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为其选择他喜爱的读物类型,以此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实现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在课内外的延续和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群文阅读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当采取科学和高效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趣味性和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深入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速度,培养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汪凯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教育革新,2012-12.[2]王海玲.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作者简介:
王吉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海省海西州茫崖行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