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师08-09年度工作计划
生命科学学院高师实践社
高师实践社2008—2009学年度工作计划
高师实践社在2007-2008年度取得优异的成果,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高师将继续以“培养会员师范技能,提高教学综合素质”为目标,在原取得的成就基础上,制定出更详细、更完美的计划,将高师实践社往更成熟的高度发展。
一、工作目标1、2、3、发掘高师实践社的发光点,打造高师品牌,即活动特色 培养社员师范技能,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拓展实践基地的同时,另开辟见习基地,为社员提供更多
更高质的实践机会,在此基础上,增加会员数量
4、拓展社员综合素质,为以后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主要针对
目前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就业问题,搜索相关资料,并且进行发
放
5、开展相关培训讲座
二、工作重点
常规篇:1.到各实践基地开展听课、授课、第二课堂等
2.开展社员师范技能培训讲座
提高篇:1.参加社团活动月,承办一次校性大型活动
2.拓展新的实践基地
3.拓展见习基地,调动会员对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4.定时收集会员对社团发展的反馈意见,及时改正社团发展
中的不足.5.打造高师品牌活动(如对实践基地学生进行一对一探研性
实验辅导,此项活动暂时搁置,现主要转向举行初中生创造性实验设计大赛(待定),将原先的生物第二课堂的实验方案转换成比赛形式.)
三、具体工作
九月份1、2、3、4、5、6、各实践基地与各基地负责人取得联系并确定活动时间 拓展实践基地及见习基地 召开理事会商讨发展计划及各项工作的确定 举行招新活动 召开全体成员大会落实工作计划及安排 开展常规活动
十月份1、2、3、开展常规活动 进行师范技能培训(高考题等)十月下旬,开展一次师范技能讲座,主题为:导入技能及提问
技能的演示;邀请嘉宾:陈晓丹师姐.4、针对表现好的会员,十月底,进行第一次实施社员奖励,即推
荐优秀会员到优秀中学见习
5、放发相应会员培训资料(就业面试时的相关资料,包括笔试
试题等)
十一月份
1、开展常规活动
2、进行师范技能培训及讲座,主题为:讲解技能及结束技能的演示.邀请嘉宾:罗曼师姐3、07级会员开展微格训练,分成6组,各干事为小组长,并聘请大四师兄师姐进行指导.4、放发相应会员培训资料
十二月份
1、开展常规活动2、07级会员继续进行微格训练
3、参与社团活动月,举行大型活动(方式待定)
4、放发相应会员培训资料
一月份
1. 进行本学学期各项工作的全面总结及对不足的反思
2. 召开会员大会,提前安排下学期工作,让会员充分准备,主
要为打造高师亮点,即举行初中生创造性实验设计大赛,并对会员参赛意愿进行调查,统一.三月份
1、召开全体成员大会落实工作计划及安排
2、在上学期拓展的基础上,确定实践基地的开拓情况
3、开展师范技能培训及讲座,邀请老师为主讲老师,面向生科院
全体学生
4、放发相应会员培训资料
四月份
1、常规活动继续开展
2、组织会员参加师范技能大赛
3、放发相应会员培训资料
4、举行初中生创造性实验设计大赛
五月份
1、开展常规工作
2、开展师范技能讲座,暂定主题为:生科人择业面临的问题
3、换届选举,部署相关工作
4、学期工作总结,作好交接工作
高师实践社林燕2008年10月4日
第二篇:高师 教案
教案
(一)教材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学生见习手册要求:(1)学生应掌握正常骨髓的细胞学特点;(2)熟悉骨髓细胞的各阶段发育特点;(3)了解骨髓检查的程序。
(二)学生分析
(1)五年制临床医学学生在理论课学习时对骨髓细胞学有一定的了解。(2)但学生学习很大程度上只局限于理论知识,对细胞发育没有形象的感性的认知,缺少实际阅片的经验。(3)学生将来走向临床岗位既需要理论知识也需要实际阅片做出诊断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掌握正常骨髓的细胞学特点;(2)通过阅片熟悉骨髓细胞的各阶段发育特点,并了解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的骨髓细胞学特点;(3)通过实际观摩了解骨髓检查的程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堂的教学重点:正常骨髓的细胞学特点。(2)本堂课的教学难点:骨髓细胞发育的形态学特点。
(五)教学方式
(1)带领学生复习理论知识并结合骨髓涂片进行逐步分析讲解。(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动性。(3)增加师生互动,设计课后提问环节。
(六)教学用具
骨髓涂片及显微镜。
(七)板书结构
(1)对教材内容作进行高度总结、凝练,易于学生记忆的口诀进行板书。(2)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3)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4)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八)课后作业部分
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九)教学后记
(1)评价出本堂课设计的实施结果。(2)对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3)写出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第三篇:南通高师工会二○○六年工会工作计划
南通高师工会二○○六年工会工作计划
南通高师工会委员会
一、指导思想
在市教育工会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全面履行工会的四项职能。团结广大教职工,围绕提高办学质量与综合效益这一工作中心,努力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南通高师的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工作
1、完善工会自身建设
只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工会的自身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①加强政治理论和工会业务学习。工会委员会的全体同志要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精髓,全面学习工会理论和相关章程法规的精神要领,为保证学习的时间和质量,特别要抓好每次工会会议前的学习安排,做到精心准备学习内容,并能围绕中心活题展开深入讨论,以提高工会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升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②开展达标创模活动。充分利用原通师、海师工会在教工之家建设中的优质资源,全面开展以规范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达标创模活动,以市教育工会达标创模活动考核评分细则为标高,制定工作规划落实工作措施。把“五个一”作为本工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健全的领导班子,基本的工作制度,畅通的民主渠道,独立的银行帐户,和教职工活动阵地等工作落实中,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由工会委员各负其责加以实施,确保在2006年底创模范教工家(详见达标创模工作规划)。
2、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
教职工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会组织的头等大事,只有全面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推进事业发展。
①强化师德教育。进一步加强全校教职员工自我道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做到以道德规范带动工作规范和行为规范,使每个教职工都成为学校育人的重要力量,从而把管理育人,教学育人和服务育人落到实处。工会要积极配合学校党政的中心工作,在师德教育活动中,注重针对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继续以168活动为载体,以树立师德先进为契机,全面激发全校教职员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积极性。
②参与教学改革。教师教学工作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会要积极利用学校教研室建设和教师职称整体转评的工作机遇,配合教务处和科研处,通过开展青蓝工程、绿叶工程等活动,充分地调动每一个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度和投入度,全面落实教育改革新理念,并结合所教授班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做到态度认真,措施得当,工作富有创造性。进而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全面提升,确保学校的办学质量。
3、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本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工会组织要继续把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做实做细,积极维护好教职员工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和精神文化利益。
①坚持依法维权。学校工会要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工会法》、《教育法》、《教师法》。以依法行政、依法从教为工作宗旨,充分发挥学校法律顾问和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在处理各种矛盾中,强化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识性,做到互通信息,化解矛盾,凝聚人心。
②推进民主建设。开好教代会是工会组织发挥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督促学校相关行政部门落实一届一次教代会《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提案,并就代表所提出的各项意见和建议作出回复。本拟在下学期适当时候,召开南通高师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和一届二次教代会,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建言献策,全面履行教代会的各项职责,积极寻找党政所需,教职工所求,工会所能的结合点,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学校重大决策的参与者和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4、开展多样化服务工作
学校工会组织要尽心尽力做好办实事、送温暖的工作,为广大教职员工营造温馨舒适的外部环境,使他们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发挥好工会团结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①关心群众生活。要继续充分发挥工会小组长的作用,使工会成为教职工生活中的第一知情人和第一帮助者,做好调解家庭邻里纠纷,探访病人、孕产妇、慰问离退休老同志等日常工作,同时要积极关注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做好疏导安慰工作。
②组织文体活动。要积极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精心组织好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上半结合师德教育,开展演讲歌咏大赛,下半结合辞旧迎新,举行游艺运动会,以活动为载体和渠道,更好地愉悦身心,并以此团结和教育广大教职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条件,开展多样化的体育锻炼活动,并以四月份在我校举办“五一劳动杯”教职工乒乓球比赛为契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三、具体安排
上半年月度工作安排
月份
主要工作
2月份
召开工会会议(建立经审委、女工委、青年工作组)
制定工作计划
制定达标创模规划
上报元旦、春节送温暖情况
3月份
召开工会分会会议
组织庆三八妇女节活动
师德教育系列活动(上)
4月份
召开工会会议
师德教育系列活动(中)
一届一次教代会提案的落实和建议意见的回复工作
市首届“五一劳动杯”教职工乒乓球比赛
5月份
师德教育系列活动(下)
青蓝工程座谈会
6月份
召开工会会议
工会会员评教工之家
安排暑期活动
第四篇:浅谈中国高师美术教育
浅谈中国高师美术教育
张秀丽
巨云和
高等师范(以下简称“高师”)美术教育与基础美术教育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高师美术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便会直接地影响未来中学美术教师的成长。因此说高师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母机,高师的发展若脱离了基础教育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这就是教育发展的“教育生物圈”。为了维护这个“教育生物圈”的生命力,为使高师向基础教育输送优质的“新鲜血液”,高师美术教育的着眼点就必须落实在基础教育上。无论是教育的观念还是教学的内容,无论是教学的氛围还是教学的方法,都应该面向基础教育。
一、高师所面临的处境及当今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当今高师美术教育的现状是:一方面,高师美术学师范专业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处于全社会美术教育系统的核心地位,高师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全社会的美术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小学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社会美术教育事业蓬勃兴旺,而高师美术教育却依然故步自封而未能作出相应调整,从而造成了与社会需要、服务对象相脱节、滞后的局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思想观念模糊:现在高等师范院校美术系科大部分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办学模式,偏离师范性的主导方向。师资来源大多数源于专业美术院校,重“技巧”轻“理论”的观念严重,比较缺乏学科教育学的研究能力。2.课程设置与中学美术教学联系不太密切:以至于刚到中学工作的大学生需要补充学习部分专业技巧和理论知识,这种脱节的现象在高师美术教育学习过程中有明显表现。
3.教师美术素质亟待提高:高师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从总体来看是优秀的,但从教育素质来衡量又是欠缺的,如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课堂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以及对美术教育的科学研究与解决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是较为欠缺的。出现以上问题虽说与受到诸多客观原因的制约有关,但是重要的原因是,高师对自身的职责、地位和使命缺乏足够的认识也缺乏积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不能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
高师课程体系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教师并服务于未来的基础教学。所以,研究高师的课程体系必须研究基础教学发生的变化。人类历经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已进入信息时代。不同的时代产生相应的教育体系,所需要的教师素质也是不同的。农业时代的培养目标是学徒,教师的素质是以掌握前人的知识经验或个人所具备的技能性经验为最重要的素质。教师不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只是让学生通过记忆前人的知识经验来获得知识,或通过模仿教师的技能并经刻苦训练获得技能。在工业时代的培养目标是标准化人才,高素质的教师是“技术熟练者”,具有教育实践的能力与合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及技术的能力,教师是凭借对这些专业知识、原理、技术等的掌握程度来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希望通过尽可能单纯的明示复杂的概念、原理、朝着“确凿性”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学具有科学性、严密性。而在信息化时代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不仅会学习,还要会合作、会关心、会创造。教师应该是一个“创造性的实践者”,教学活动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是一种涵括政治、经济、伦理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需要通过实践性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综合多学科的知识与经验,不断修正原有的目标与方法以切合情景的变化,并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同其他专业相比,教师职业的性质是以“不确凿性”为特点。要求教学活动体现多变的个别化的特点,针对具体情景寻求灵活贴切的具体方式。这种对教学创造性的实践能力,正是教师面对新世纪所需的重要素质。
二、国内外高师课程体系的比较
师范教育要体现“师范性”的特点,而这却是长期存在的难题。我国高师的课程特别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约占总课时的2/3,并以各种传统写实性的绘画为主,而忽视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版画、工艺制作、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内容,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三、四年级2学年的国画、油画等专业和毕业创作,以此为最重要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而偏离了师范的办学宗旨。相反,教育课程占总课时7%左右,学生学习不到足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很难使他们的美术教学达到严密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要求,更不可能成为“创造性实践者”的高素质人才。究其实质,皆源自于“名师出高徒”、“画的好就能教得好”这种农业时代的教学观念。在美国、日本的课程结构中则包含了较大比例的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约占总课程的2/5;而为我国高师最看重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课程在美国和日本仅占1/3左右。这是因为他们高师的培养目标并不是“画家”。大学阶段的教育,不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完成教育,而是旨在为日后的学习提供基础的教育。所以,高师阶段无论是教育理论和方法,还是美术知识和技能,都是基础性的。关键是让学生能按教学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深造、发展和创造。
中国、美国、日本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的比较国家 普通课程美术专业课程教育课程中国23.1%(政治理论思想道德,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外语,体育,军事理论,军事训练)68.1%(美术史,艺术概况,透视学,解剖学,素描,油画,中国画,设计基础等)6.8%(心理学,教育学,中学美术教学法,教育实习)美国25%(数学,物37.5%(美术基理,化学,军作,础知识,艺术理地理,历史,社会论,艺术史,素学,人文学)描,静物画,动物画,水彩画,油画,版画,设计,雕塑,陶瓷,工艺美术)41.1%(教育本质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制度,美术教育法,经管论,教育实习教师论,特殊教育论等)日本23.6%(文学,31.5%(绘画,37.5%(教育学,心理社会,自然,课题雕塑,设计,工艺学,教育史,美术教育方法研究,外语,身美术,美术理论,论,美术教材与教课分析,体,体育科学)美术史等)美术大风与教材编写,美术欣赏教法,教育实习)
三、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因所依据的知识观、教学观以及社会背景、哲学导向的不同,课程的定义不尽相同,所选择的课程内容也会有很大差异。遵循中央指出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精神,强调高师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宗旨,根据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拓宽口径、培养通才的基本原则,改革高师美术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首要的问题是扭转“画家性”的偏离,向“师范性”回归。结合我国现有的高师专业课程体系,对以下两点可作共同的研讨: 1.拓宽美术专业课程路径。首先需调整必修课,突出师范特点。专业必修课程的任务应是:以基础教育中所急需的版画、雕塑、设计为必修课,同时也需要增设陶艺、染织及传统民间手工艺为必修课。取消一次性的毕业创作,增设各门技法课程的创作,以加强经常性的创作教学。技能课程应加强理论内涵,以扭转重技能轻理论现象,并注重各课程之间的联系。
第二,增加限定选修课。限定选修课的任务是规定学生必须选修一些新的技能课程,以拓宽业务特长,向不断涌现的新兴专业领域开拓。
第三,丰富任选课,满足个性发展。任选课的任务是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的某一特长得到专门的强化,拓宽学生总体知识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学科的综合优势,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第四,需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美术基本技能和创造能力。技能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多种美术形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不能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要渗透学科教学法理论和创造性思维。为此,将技能课分为以讲授与讨论、研究相结合的“教学课”,和以技能练习、辅导为主的“实践课”两部分。并重视外出写生、艺术考察、教育实习。2.增加教育类课程。
在新的世纪,美术教师应具备理解美术教育规律、胜任美术教学和美术教研的能力。为此,在高师课程中必须增加教育类课程。在增加教育实习学时的同时,可将一次性的教育实习改为:“教育见习——了解教师”、“教育实习——学做教师”、“教育研习——做好教师”具有不同目标和内容的三个阶段,以切实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
在以上课程方案中,强调了教育类课程在师范院校的重要性特点,若以“创造性实践者”的课程要求来衡量,教育课程的增加是必需的。高师应该尽快跟上时代步伐,切实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加强教育理论的研究,积极研究和开发适合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教材。这已是现阶段高师美术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佐藤学.教育方法学.岩波书店,1996 2.周善玲.范凯熹.世界高师美术教育发展趋势.中国美术教育,1991 3.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全国高师研讨材料,1999 4.中国师范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张小鹭.日本美术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
第五篇:高师职业道德素养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专家组编
2007年12月
前
言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化的时代,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切实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加强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了使高校教师能够深刻理解教育事业本身的伦理性和教师职业的道德性,认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成长过程,从而能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我们特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新大纲。
一、教学原则、授课方式与考核方式
(一)《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原则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认真贯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做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工作。
2、充分考虑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在年龄、学历、经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立足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实际工作要求,使教学工作具有学术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3、教学过程中,要批判吸收中外思想家关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相关资料,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颂扬当代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授课方法和考核方式
1、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远程授课、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为主,以自学、案例讨论、小组讨论、专题研讨和论文习作等方法为辅。分连续学习与分阶段学习两种。
2、考核方式是开卷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
二、教学总体目标与教学建议
(一)《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们明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意义,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和作用,掌握高校教师职业道的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深刻理解教育事业本身的伦理性和教师职业的道德性,认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成长过程,就是高校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过程,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化的过程,从而能够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建议
本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教师和学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弄清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要联系我国高等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并且运用青年教师的有关知识和经验进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本课程的教学还要处理好与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的特点,侧重于使学员掌握自我修养的基本道理,避免在教学内容上与其他学科的重复。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与考核要点
第一章
高校教师职业概述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一方面帮助学员从高等教育事业的角度认识高校教师职业的特征;另一方面使学员们深入理解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学员们深入学习和研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奠定必要和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高校教师职业的道德性。【教学难点】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考核要点】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高校教师职业的道德性。
第二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学员们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科学理念和不同境界,促使学员们提高职业道德专业化的自觉性,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追求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
【教学重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科学理念及境界。
【教学难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理念。
【考核要点】职业道德的概念;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基本内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科学理念及境界。
第三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学员们掌握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内容及依据,并自觉以其指导自身的职业道德实践。
【教学重点】师德的公益性原则、公正性原则、人道主义原则、主体性原则的内涵及依据。
【教学难点】师德的公益性原则、公正性原则、人道主义原则、主体性原则的内涵及依据。
【考核要点】师德的公益性原则、公正性原则、人道主义原则、主体性原则的内涵及依据。
第四章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员们深刻理解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科学内涵及相关的道德规范,并领略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价值、德性发展及其德性境界。
【教学重点】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境界。
【教学难点】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
【考核要点】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和美德境界。
第五章
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员们深刻理解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内涵及相关的道德规范,了解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德性价值、德性发展和德性境界,并能自觉遵守以促进学术生命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教学难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德性发展。
【考核要点】高校教师“学术人”的角色、功能及作用;高校教师学术研究道德规范的内涵,高校教师学术研究道德规范的内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德性价值。
第六章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学员们理解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内涵及相关的道德规范,了解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德性价值、德性的发展以及德性的境界。
【教学重点】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内涵;高校教师社会服务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处理校内尽职与校外服务关系的原则。
【教学难点】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德性价值。
【考核要点】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内涵、类型;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处理校内尽职与校外服务关系的原则。
第七章
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道德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员们认识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理解高校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了解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德性价值、德性发展及其德性境界。
【教学重点】高校教师人际交往与职业生涯的关系;高校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
【教学难点】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德性价值。
【考核要点】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内涵、类型;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高校教师人际交往中的道德规范。
第八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员们认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及意义,掌握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并了解职业道德修养的境界和工夫。
【教学重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高校教师职业美德修养的功夫;高校教师职业美德工夫“觉解”的阶段。
【考核要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高校教师职业美德工夫“觉解”的阶段。
第九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热点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员们了解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和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以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形势对高校教师的崭新要求。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对高校教师的师德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背景下应遵循的师德规范。
【教学难点】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教师角色的嬗变。【考核要点】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对高校教师师德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背景下角色的嬗变;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背景下应该遵循的师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