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浅谈如何提高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

时间:2019-05-12 12:4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浅谈如何提高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浅谈如何提高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

第一篇: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浅谈如何提高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

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浅谈

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学院:会计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周晓燕

09B 09081B30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外国的很多传统节日慢慢融入我们的生活,如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等。同时,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也流传到西方国家。通过对东西方传统节日的认识了解,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世界是斑斓多彩的,对世界文化的描述也同样如此。这不仅仅是因为国家,民族具有不同的特性,其文化也是各具特色;也因为同一个文化现象,如果选择的观察视角不同,也会看到不同的内容,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将从东西方的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交融。凡是有人类聚居的地方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中外古今都不例外。节日活动则是这种风俗习惯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

从传统节日的起源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从中西传统节日的起源,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传统节日遵循着从起源,形成到衰亡这个自然规律。由于各国有着不同的国情,其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形成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而西方的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其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中国的封建社会绵延上千年,“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方式源远流长,农业生产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一直是 老百姓心理情绪的“晴雨表”。因此,中国传统节庆活动都是依照农历上的节令产生的,人们通过丰收农闲时的这些欢庆活动,祭祀日月星辰,庆祝五谷丰登,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关照。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在古代,春节、清明节(古代称三月节)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由此可见,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统治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之中,所以传统节日当然不可避免地保持其农业色彩。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跟中国作为农业社会所厉行的历法和中国历法中所规定的节气密切相关,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西方的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中国的相比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情人节(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复活(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万圣节(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这些节

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当然,西方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的历史不如中国漫长。在西方,人类社会早期的节庆活动也具有企盼丰收的性质。后来,由于基督教等宗教的兴起和普及,由于工业社会商品经济取代了农业经济,敬奉土地乞求丰收的传统节庆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宗教意识衍生出来的节日。西方国家,最初多以畜牧业为主,尽管后来农、工、商都有较大发展,但农业大多没有成为立国之本,因此人们对季节气候的重视程度不及中国,他们最注重的是基督教。同时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在起源时期就带有的宗教色彩,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以强化。

从传统节日习俗看中西文化差异日习俗则是在节日里出现的风俗习惯和庆祝方式。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庆祝活动,这一点中西方都相同。但中西方的节日风俗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从中亦能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节日习俗上有着一个很明显的差异,那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而西方国家传统节日的习俗则主要以玩乐为主题。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并且以家庭为单位。中国讲究饮食,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特色在于,饮食文化不仅仅是关于饮食本身的文明成果,而且内化为一种具有信仰,禁忌等文化意义的民族心理,成为文化的隐喻象征符号体系。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以具有文化意蕴的饮食风俗:如清明节的冷食与雄黄酒,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重阳糕与菊花酒,端午节的粽子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 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 等级制、家族式,节日无不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玩乐为主题。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快乐为目的,除必须的饮食营养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认为人生来有原罪,必须通过信仰上帝,参加宗教仪式和不断忏悔等才能赎罪,从而得到行令净化和快乐,因此西方的节日习俗不仅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注重宗教仪式后的一种身心季解脱式的愉悦和快乐。如西方最重视的圣诞节,每年的圣诞前夕,各教派的教堂都要举行礼拜仪式,由教堂的圣诗班为大家演唱颂诗。许多家庭也有在圣诞节前夕进行祈祷,齐唱颂歌的习俗。人们在圣诞之日汇集在广场,围着拜访在那里的高大圣诞树齐唱颂歌等活动。还有热闹非凡的圣诞晚会。另一个能充分展示和反映西方节庆文化精神的节日便是愚人节。愚人节又称“万愚节”,也是一个著名的西方传统节日。按照传统,在愚人节里,什么人都可以取笑别人,也可以被别人取笑,甚至有的玩笑简直就是恶作剧。在复活节期间,伦敦要举行盛大的化装游行;感 恩节期间,美国的乡村市镇举办规模庞大的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等。西方的传统节日习俗都表明了西方的节日文化主要以玩乐为主题。同时,西方的传统节日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群体性,反映了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民族在这种传统节日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中国讲究饮食,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西方则偏好交往,具有游牧文化的遗风和商业文明的特色。

通过以上对中西传统节日的对比,可以看到两者源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两者并非“井水不犯河水”,而是有着诸多的天然相通之处。中西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曾经且还在继续发挥着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具体看来,中西节日所不约而同地传承负载的文化内涵,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首先,就是两种节日文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如西方的圣诞节中,人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圣诞快乐”;而在中国的春节中,人们则见面就是“福禄寿禧”的祝词。其次,就是传承尊老爱幼,景仰历史人物以及忠于爱情的文明薪火。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而西方亦有父亲节,母亲节;西方有为忠于爱情的人们设立的情人节,而中国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节。正因为两者之间的这些天然相同之处,当今时代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之际,两种节日文化互相渗透,彼此影响,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前提。近些年,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重视洋节,特别是圣诞节,而对本土的节日特别是春节的兴趣有所淡化,这当然与商家不放过任何赚钱机会,大肆炒作有关,更与年轻人追求时髦有密切联系。但从根本来说则反映了我国通过对外开放,正在日益融入国际社会,这应该说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无可厚非。在中国人尤其年轻人逐步淡化春节的同时,国外对春节的好感和兴趣却日益浓厚。现在世界各地正越来越接纳中国的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全球化特征正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今天,中国不能闭关锁国,在发扬光大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汲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我所用。目前,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中国老百姓也开始了解西方文化的迷人之处。中西方的文化互相渗透,相互融合,这是两种文化紧跟时代潮流,永葆生命活力的一大福音。透过上述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到,中西传统节日文化存在着其起源及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性。而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它们彼此渗透彼此交融。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多彩的传统文化。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包括增强文化竞争力,保持传统节日的生命力,才能融入国际社会,又稳住阵脚,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篇:构建跨越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

1,构建跨越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的企业文化模式最核心的问题是中国化问题,西方的管理

制度、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是在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不少合理的管理精神,探索一条构建跨越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企业文化模式之路必须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吸收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确立起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人本思想和注重群体合作及人际关系的行为能力,并以此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实质和精神动力

2.首先是把员工导向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的导向作用。其次是凝聚企业作用,把企业的内耗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员工有一种归属感、认同感和对企业的忠诚。第三是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真正做到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激励作用。第四是创新作用,企业应能给员工提供不断创新的舞台,来适应外部市场变化对企业的要求。最后是使企业的管理和规范变成员工的自觉自律的规范作用。

3.结语: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企业文化也应该按照时代的要求赋予新的内容,它必须在分析继承本民族、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管理风格的基础上,吸纳其他文化有益的营养,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不断向前发展。具体而言,我们应从家庭关系和人个关系的有机结合完善企业的组织行为,提倡人本管理,进行跨文化训练等方面不断地寻找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契合点,注意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上善于把握其度,剔除糟粕并赋于新的时代含义,在构建企业文化模式中体现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同时要体现与现代市场经济管理科学的兼容,只有这样我国的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少走弯路,健康发展,日臻完善。

西方文化崇尚智慧和理性,讲究科学、民主,信仰宗教,追求道德和灵魂的净化,个人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鼓励个人奋斗、勇于竞争和拥有个人成就感是其价值概念的核心。美国文化是西方高度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是由各种文化组成的“大融炉”,具有强烈的开方性和兼容性。美国人民有争取自由、独立、民主的传统;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极度推崇个人主义和个人奋斗;重视法治,公平竞争。

三中国文化的消极因素和西方文化的非理性方面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其精华,但也有其糟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它一方面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体现出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而充满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对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的负面影响,阻止现代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因为企业的管理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或经济行为,它是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中国文化的消极因素体现在企业管理方面主要

有:重政治而轻效益的偏向;重专制而轻民主的偏向;重人情而轻法治的偏向;重生产而轻流通的偏向;重传统而轻变革的偏向;重均同而轻个性的偏向,重伦理而轻科学的偏向等。

文化与经济是互动的,美国经济非常发达,但我们不能由此推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完美的,西方文化同样存在许多非理性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重视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外在关系,强调人对物的支配关系,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与物的和谐统一,这在企业管理中则表现为人际关系不协调,团队精神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潜在效益。一是个体本位,虽然张扬了人性,利于创新与进取,促进了自由平等的观念,但却导致了自私自利,自由涣散,惟我独尊以及无政府主义。人与人之间疏远隔离、缺乏融洽的沟通,反映在企业管理中则主要是同事之间是纯粹的竞争关系,员工与企业之间也是纯粹的雇员与雇主的关系,员工不能将自身的利益和企业的目标有效地结合在一块。最后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这使得西方的一些企业一心地去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追求短期的企业目标,对自然资源的滥采滥用,过度开采,这种不关心“天人”和谐的做法极大地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

(3)领导人与员工的关系方面的差异

在西方,企业领导人好比“虎”,员工比做“羊”,在“虎”的带领下,最后“羊”都变成了“虎”,企业作为一锻炼自身、提高自己的好场所,员工自然对企业忠诚,而在我国,企业领导人为了能够续任,员工为了有提升的机会,他们往往相互勾结,形成一小的利益团体,最后企业中形成了不同的派别,派别之间相互斗争,不仅员工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企业也缺乏活力。

当然,在人员的沟通、企业家的精神、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等方面中西方都存在差异,这都在企业文化的差异方面有所表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软管理”,在当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弄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将有利于企业之间更有效的合作和发展。

第三篇:中西方婚礼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中西方婚礼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婚礼作为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其他国家都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数千年文化的传承,逐渐形成一种地区特有的文化习俗。虽然在每个不同的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婚礼习俗,但在文化大一统的环境中,婚礼大同小异。这里我们就以中西方的婚礼中较为普遍的婚礼习俗来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 婚礼 文化差异

我们先来谈谈中国的婚礼,中国的婚礼按地区不同,也有不同的习俗,这里我们以传统婚礼为例。传统婚礼程序颇为复杂,但每一项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婚礼前的准备 聘礼:婚前男方要将娶亲的聘礼送到女方家,一般来说除了礼金还有包含一些寓意美好的事物,每个地方送的种类都不相同,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了。礼金则象征着娶方财厚,暗示着新娘嫁过去可以享福,让女方家放心。

回礼:收到聘礼女方要给回礼,一般情况下,包含礼金和一些日常用品。

安床: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要由女方家出一个家庭和睦、父母双全、又育有儿子的男丁安装婚房里的婚床,再将寓意早生贵子的四品:核桃、莲子、红枣、花生铺在新床上面。嫁妆:女方家会给新娘准备带去婆家的嫁妆,全部放在红色的箱子中交给新娘。开箱子的一般是新娘的弟弟。

上头:婚礼举行前一晚,要选择一个吉时拜神求平安幸福,而且男方也要在同一个时间在自家那边拜。梳头:新娘梳妆打扮的时候,会请一位有福气的长辈来给新娘梳头,寓意跟安床的道理相似。吃汤圆:汤圆,寓意团圆美满,祝福新人可以圆满成婚。婚礼当天的仪式

迎亲:婚礼当天的上午,男方要带着迎亲队伍来女方家接亲。接新娘绝对算得上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首先要“入门”。新郎要想顺利接得新娘归,可不是进门带出那么容易,要通过姊妹群的考验,不光是智力要好,体力要好,若有要求还得唱情歌,说情话,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给红包才有可能打动新娘的姊妹们,这就是所谓的开门红包。而且新郎还要用花球去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找红鞋:新郎进门后也不能马上带走新娘,还要在新娘的房间里找到准备好给新娘的红色婚鞋,帮新娘穿上后才可以带走新娘。

敬茶:两位新人要向双亲跪拜,奉茶直到长辈喝下才能站起来(以前的习俗是,新人在女方家时要站着奉茶,因为还未到男家拜见翁姑。不过现在讲究没有这么多了,两边都跪拜以示同样的尊重。

撑红伞、撒米:新娘新郎出门的时候,要由伴娘撑红伞陪同,而且要同时往路旁撒米,意思是不要让鸡啄到新娘。

绕吉祥路:新人上迎亲车后不能直达目的地,必须绕当地所有吉祥路名的路开一圈。过门:即指新娘被接到男方家后,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的习俗。婚礼:传统婚礼,一般是请司仪主持婚礼仪式。

敬客:婚礼仪式结束后,酒宴正式开始,待到上鱼的时候,新娘要换上传统的龙凤褂跟新郎一起向每桌客人敬茶,客人都要说些祝福的话。

入洞房:新郎新娘会带要好的朋友一起去新房参观,或者做些闹洞房的娱乐。

三朝回门:指在结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陪同回娘家,要带上烧全猪和礼物等回去见女方父母,并且要祭祖。(以上摘自百度经验——中国传统婚礼习俗)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各种礼节,只是繁琐的步骤不大适应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所以很多的环节都取消掉简化掉。像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婚礼现场中司仪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等话语,在现代婚礼中就被简化掉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台上对父母、亲朋好友的鞠躬答谢,少了些传统文化的特色,不过依然能够体现出传统的人文理念。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西方婚礼,西方婚礼以教堂婚礼为典型。教堂婚礼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西方婚礼中新娘要戴面纱。

在基督徒看来新娘戴着白色面纱表示清纯和欢庆;而戴蓝色的面纱则表示圣女玛丽亚的纯洁。而婚礼中流行采用面纱则是当年玛纱.华盛顿的孙女妮莉.华乐斯在结婚时戴着白色围巾,掀起一股热潮,据说源于妮莉的未婚夫见她站在蕾丝窗帘后,美貌惊人,赞叹不已。这使她有了在婚礼上戴白纱的想法。这也就是今天新娘戴白色面纱的习俗的由来。

二、新娘穿白色礼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着爱情。在 1850 年到 1900 年间,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代表纯洁的意义已远超过其他。因此在婚礼中,新娘们一般采用白色礼服。

三、在婚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这个习俗是源于古代的盎格鲁撒可逊,古时候,盎格鲁撒可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不被别人抢走。在婚礼上,新郎站在新娘的右边,一旦敌人出现,新郎就可以马上拔出佩带在左手的剑,击退敌人。

四、钻石订婚戒指要戴在左手无名指上

古人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通心脏,中古世纪的新郎把婚戒轮流戴在新娘的三支手指上,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把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于是左手无名指就成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

五、新娘要戴手套

源于在中古世纪时,准新郎要送象征爱的信物,以稳定心上人的心。当时许多男士送手套给心上人表示求婚,若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经答应求婚。

六、新娘要抛花球

新娘抛花球意味着谁接到谁就快要结婚了,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一群欣喜若狂的年轻人等待着新娘手中抛出的花球。

七、新郎也要抛东西

与新娘不同,新郎抛的则是袜圈同样寓意谁接到谁就快要成新郎了。

八、结婚蛋糕

这个源于古罗马时代新人结婚时,要将蛋糕放到新娘头上敲碎来享用,是婚礼气氛高潮的重要环节,而且分蛋糕则寓意亲友分享到新人的幸福和喜悦。这种象征意义一直延续到今日。

九、结婚蛋糕是一层叠一层的

多层式蛋糕起源于早期的英国。当时,社会上流行带小型蛋糕参加宴会,并把蛋糕堆成小山状,目的就是要一对新人亲吻到最顶端的部分。以象征他们的爱情能跨越重重困难,最终获得坚贞的爱和幸福。到现在,传统的结婚蛋糕均采用多层设计,并以白色为主,代表着纯洁和美好。

十、舞会在宴会上,甜点吃完后,舞会便开始。如果招待会是在下午举行的婚礼之后,菜会晚上一会儿,在新婚夫妇入座前跳舞之后。在自助餐招待会上,新郎和新娘从迎宾队列中退出,休息一会儿就开始跳舞。新娘新郎跳第一支舞时,所有人都观看并鼓掌。新娘的公公请她跳第二支舞,然后是新娘的父亲。当新郎和伴娘跳舞,引导和傧相跳舞时,客人才可以加进来。如可能,所有男性都应该积极的要求和新娘跳一支舞。当跳舞的次序变得非常复杂时,新娘和新郎跳第一支舞后,大家就可以随便跳了。乐队或 DJ 更换曲子,婚礼参与者加入到新郎新娘的舞蹈中,所有的人都知道此时每个人都可以跳舞了。

关于西方婚礼需要注意的是新娘结婚当日身上必须有四种东西: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朋友送的礼物,象征新的生活。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那里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新娘的一些蓝色的小饰物或花束,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和贞洁。

另外选择有意义的婚戒是非常重要的,结婚戒在西方人看来是意义重大的,因此挑选好戒指意义也等于完成了挑选戒指的一半。结婚戒指一定要挑选寓意独特的戒指来作为爱情的见证。跟最心爱的人在一起,便是每个女孩子心目中最幸福的爱情归属。结婚戒指绝对不只是一件珠宝,他是一对夫妻的爱和对彼此的承诺的最佳信物。(以上内容摘自百度经验——西方教堂结婚婚礼习俗)

以上是中西方传统婚礼的简单过程及内容。

色彩上中国婚礼大多采用红色,而西方则采用白色。

在彩礼这方面,西方并没有类似的规定,一般费用都是又双方平摊。这体现了西方平等的人文观点。

中国传统婚礼中并没有定情戒指这一说,传统婚礼中,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并未见过面,女方父母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决定对方是否适合自己的女儿。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父母在一个人整个人生中的重要性,而且婚礼中处处体现出对长辈的尊敬,是传统文化中孝的表现。这些在西方文化中也是没有的。

中国婚礼在准备时,从衣食住行来为新人考虑,考虑周到,且寓意较多,目的性比较强。像安床这是希望女方能够早生贵子。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的任务就是传宗接代。一般情况下,新娘要是不能够传宗接代其在家庭中的地位就比较危险了。这也体现出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西方文化中则没有体现。中国婚礼中,整个婚礼一般持续3天左右,而西方婚礼基本上属于一个晚上就能完事的那种,所以,这一点可以体现出中国是礼仪大邦,其文化的繁琐程度是外国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其他婚礼细节上,虽不同,但寓意基本相似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中西方婚礼,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婚礼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人文理念,仁爱礼义信,在婚礼上或多或少都有体现,但其封建韵味依旧浓厚。而西方婚礼中,较为凸显的是婚礼中,男女双方的平等,已经男女双方的婚姻自由。这也是西方文化中自由平等的体现。

第四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餐桌礼仪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On the Integrative Use of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论人性自私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 广告英语的特色与翻译技巧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象征手法的解析 《天路历程》与《西游记》的精神共鸣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论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汉英翻译中的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 关于支架式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讨论

苔丝悲剧的原因与托马斯哈代悲剧意识的分析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 The Influences of the Bible on Some American Movies Influence, Barriers and Soft Cultural Power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埃兹拉庞德意象派诗歌解析:以《在地铁站里》为例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天使还是悲剧制造者——浅析安吉克莱尔对苔丝悲剧的影响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分析奥利弗退斯特悲剧生活的原因

An Analysis of the Fatalism and Pessimistic View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

商务电子邮件中礼貌用语的运用

Feminism under the Traditional Masculine Standards 英语网络语言特点研究

从适应与选择角度看公示语翻译方法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人物形象 论学生角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转换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合作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浅析英语委婉语功能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朱厄特的《白苍鹭》 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分析 《夏日鸟笼》的女性主义解读

探析《红字》中齐灵渥斯的恶中之善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主题及其与题目的关系

Purity and Doom: on Thomas Hardy’s Tess’s of the d’Urbervilles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An Analysis of Symbolism in The Awakening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前四部)的影响 中英文数字文化对比及其翻译

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Aesthetic Fairy Tale -The Happy Prince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汉英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

用弗洛伊德理论解析品特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房间》和《看管人》为例 白鲸中的自传元素

浅析美国俚语及其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象征意蕴和影响 人性的堕落——解析《蝇王》人性恶的主题 任务型教学在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英汉广告语篇中语法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文艺复兴及浪漫主义时期希腊神话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黑色孤岛上的灰色母亲—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中的母女关系

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 英语谚语重复修辞格的翻译 论《宠儿》中的母爱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Online Subtitle Translation Group You-attitude 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An Analysis of Gender in Oh,Pioneers!探究希腊神话对英国戏剧及诗歌的影响

认知语境与人名隐喻的翻译研究—基于《红楼梦》英译文的个案研究 英汉含文化植物词谚语对比研究 浅析英语外加状语的语用功能 从歧义和语用角度分析幽默 浅析小学汉英双语教学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策略研究 Sexism in English and Its Causes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全球商务中基于文化差异的品牌名称翻译 88 从后殖民视角解读《孤独的割麦女》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 90 《马太福音》对话中语气的人际意义研究 91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初探 92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三次婚姻

文化适应性原则在食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94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

浅谈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小公主》和《秘密花园》之比较

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下《嘉莉妹妹》主人公命运评析 97 佩克拉的忧伤--解读《最蓝的眼睛》 98 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 99 分析《土生子》中的种族主义的恶性影响

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

完美管家还是他者—浅析《长日留痕》中的管家形象(开题报告+论)102 顺应论视野下茶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 103 翻译腔成因浅探

The “Monstrosity” of Science: an analysis of Frankenstein 105 Roads to Happy Marriage: a New Conception of Feminism in Doris Lessing’s Novels 106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中文旅游文本翻译 107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作用及教学启示 108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109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

林语堂翻译思想探究——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111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死亡情节成因 112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分析

灰姑娘文学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研究 114 从警察与赞美诗中分析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115 《达洛维夫人》中的生死观初探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 117 论营销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履行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成长 119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120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餐具文化的差异

对《绝望主妇》中加布丽尔的解读与阐明 122 中英文化背景下的金融英语翻译分析 123 论《格列佛游记》的社会意义 124 语境策略在词汇学习中的有效性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 126 福克纳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叙事技巧研究 12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28 跨文化交际中恭维语的语用失误及其文化透视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The Portrait of a Lady from the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13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131 论《皮格马利翁》的结局 132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从目的论的角度浅析美国电影字幕翻译

论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美学思想 135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Oxymoron in Advertising 136 从委婉语的研究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137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 Idioms 139 英文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40 《青春》中的孤独主题分析 141 论《紫色》中的姐妹情谊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 143 从文化角度看品牌名称翻译

An Analysis of Symbols in Young Goodman Brown 145 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 147 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使用研究

关于《飘》的中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 149 英汉饮食习语对比研究 150 房地产广告的英译研究

151 《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困惑 152 从异化与归化看网络上美剧的字幕翻译 15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155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O.Henry’s Short Stories 156 哈金小说《等待》中的女性悲剧分析

157 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

158 从对等功能理论看《卡斯特桥市长》中的比喻修辞 159 论英汉机器翻译中被动语态翻译的缺点 160 《都柏林人》——一座城市的精神瘫痪

161 理想之梦的破灭——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 162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163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164 改写理论视角下看葛浩文《狼图腾》的英译 165 论贫困对简爱性格发展的影响 166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167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168 旅游宣传资料翻译中的语用因素

169 解析《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人物形象

170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 171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风格的影响分析

172 The Use of Symbols in A Farewell to Arms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3 从“房间”意象看英国当代社会悲剧——哈罗德•品特作品解读 174 中外服装品牌英文标签语言的跨文化研究 175 浅谈《永别了,武器》中的感伤主义 176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效率的调查与分析 177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178 用功能对等原则分析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 179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社会理想

180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 181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82 论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鲁迅小说《祝福》的英译本为例 183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道歉语及其策略 184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185 苔丝德蒙娜性格中的悲剧因素

186 The Gothic Beauty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Allan Poe’s Short Stories 187 从功能翻译理论分析化妆品商标翻译 188 如何降低英语专业学生课堂焦虑 189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190 从《彼得潘》看儿童世界

191 An Analysi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192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etaphors with Animal Im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193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观 194 论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195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 196 论商标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合作原则 197 论《织工马南》中的象征意义 198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餐桌礼仪

199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2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v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agonists’ Characters in Great Expectations

第五篇:西方生日传统

西方生日传统

在多数英语国家,人们在生日聚会上唱祝你生日快乐歌,祝福过生日的人。一般是在生日Party上有人捧出点燃生日蜡烛的生日蛋糕时大家齐声歌唱(一般要关灯,保持房间黑暗)。生日蛋糕一般是一种装饰的非常漂亮的蛋糕,而且在端上来的时候上面要插上与寿星年龄一样多的蜡烛。寿星要默默的许个愿望,然后吹灭蜡烛。如果是一口气就吹灭了所有的蜡烛,那么愿望就可能实现。有种迷信说法认为如果把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寿星一般要切蛋糕的第一刀,除非是太小父母才可以代劳。

如果生日聚会在一家餐馆举行,那么也会唱生日歌。餐厅的服务生可能还会领唱接着就会送上餐后甜点(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蛋糕,可能免费也可能不免费)。这个餐后甜点可能用一些发光的东西代替蜡烛。餐厅的其他顾客一般会加入进来一起祝福,唱歌。在一些餐厅还会有特别的非传统生日歌去和舞蹈表演。

对于一些特别的生日或者因为蜡烛的数目会有引起火灾的风险,特殊的蜡烛可能会取代实际的多个小蜡烛。这些蜡烛做成数字的样子,例如5随生日可能在蛋糕上点一支象数字5的蜡烛,50岁生日点一支象数字50的蜡烛就行了。

生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特别的日子,所以一般过生日的人都会受到朋友和家人的特别待遇。所以小孩子都对自己的生日十分的期待,甚至希望早点来,但是成年人则比较反感,因为又有人来祝贺自己老了一岁。除了聚会之外,在生日这一点还会有礼物送给过生日的人,一般来说会得到一大堆朋友和家人送的礼物。

孩子们的生日聚会一般比较有趣,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游戏例如老鹰抓小鸡Pin the Tail on the Donkey, 抢座位游戏,hitting piñatas等。成年人的生日聚会就比较正式了,一般是在一家餐厅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不管在什么年龄,这些聚会的目的都是让过生日的人感到非常的幸福快乐。有个笑话这样讲,生日有时被叫做一年内最美好的一天,生日后一天则是一年最糟糕的一天,因为到下一次生日还有一年呢!

还有一个传统叫惊喜聚会。有时人们故意显得把某个人的生日忘记了,让要过生日的人感到自己被忽视了,而实际上大家都在暗中准备惊喜聚会。相反的,很多人对这个聚会也是守口如瓶,因为大家对这个聚会都很期待。

下载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浅谈如何提高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浅谈如何提高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传统文化交流发言稿(定稿)

    学习传统文化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二道中心小学的代云玲,很高兴能够在这儿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学习经验,由于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国学”,......

    传统道德与现代理念的碰撞 ——中西方孝文化差异

    传统道德与现代理念的碰撞——中西方孝文化差异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世界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文化与文化的趋同与差异,而孝文化是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

    大杨树二中传统文化交流成稿

    国学启迪智慧 经典润泽人生 --大杨树二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大杨树二中始建于1988年,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在校学生2100人,现有教职工197人。多年来,学校非常重视中......

    2月14日西方传统情人节

    2月14日西方传统情人节 (Double Seventh Festival)2月14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男女在这一天互送巧克力、贺卡和花,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

    中西方传统哲学观与建筑观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传统哲学观比较】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精神是贯穿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遍涉儒道佛三家、并称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性缘由和深层次根源,而......

    论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五篇范文]

    殊途同归,生生不息 ——简论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杜杨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637131)摘要:生育文化在人类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是祖先崇拜,西方......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感受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感受 简单的来说,人们通常认为西方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但史料对希腊音乐的记载较少,所以中世纪是人们研究西方音乐的一个起点,中世纪音乐与基督教音乐密不可......

    西方传统婚礼上牧师的证言

    西方传统婚礼上牧师的证言 Minister: We are gathered here today in the sight of God, and in the face of this company, to join together (Groom’s Name) and (Br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