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体育发展专项规划
**市体育发展专项规划(2011-2020年)公示
2011-2020年,是**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推动中原经济区强市、建设幸福**的重要时期,也是**市体育事业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为目标,实现内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未来十年,**市体育事业发展既面临着人民群众体育需求日益增长的挑战,也将迎来城市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为加快落实《河南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推进**市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事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从全局和长远发展战略出发,根据新时期体育工作的发展要求和**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市体育事业发展回顾
(一)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群众健身意识逐渐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年增加,占全市总人口的35%;健全了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全市现有群众性体育单项协会15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个,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6个,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3600人,全民健身活动站点1156个;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先后争取和利用国家、省支持资金以及市、县体育彩票公益金配套投入3000万元,对全市1000多个有条件的行政村、生态文明村、新型农村社区扶持建设公共体育场地及设施,为23个南水北调移民村配备了体育器材,在市区卫河公园、牧野广场等多处配备健身器材,争取了**县列入河南省首批乡镇综合文体活动中心试点工程,并争取资金160万元,对全县所有乡镇配备建设了体育设施。“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全民健身路径35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80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个,生态文明村健身篮球场500个,极大满足了我市城乡群众的健身需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每年组织开展群众健身活动达200余次。通过举办元旦迎新年群众长跑活动、“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暨万人健步走活动、“全民健身月”系列展示活动、老年人运动会、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周末篮球联赛、市直工委运动会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活动,满足了广大群众体育健身需求。2010年我市全民健身组织活动荣获国家体育总局“优秀组织奖”。
(二)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经过全市各级体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竞技体育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开展了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乒乓球、游泳、射击、网球、垒棒球、柔道、拳击、举重、跆拳道、武术、摔跤等15个运动项目的业余训练,运动员达450余名、教练员48名;向省以上运动队输送105名优秀运动员;参加省以上比赛227次,取得奖牌515枚;争取国家、省奖励和扶持资金约500万元。在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市运动员参加了青少年组16个项目和成年组5个项目的比赛,最终以金牌总数123枚列全省第五名,综合排名比上届提升三个位次,并荣获省十一运会“贡献奖”、“输送奖”、“进步奖”、“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等荣誉称号,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保八争六”任务。在业余训练体制上,积极探索体教结合模式,构建多元化业余训练模式和优秀体育人才培养网络,建立了国家级排球训练基地、国家级田径训练基地和射击、柔道、排球、篮球等项目的省级训练基地;组织评选了**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同时加强对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考核。截止“十一五”末,我市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总数达到50所,其中国家级1所、省级24所、市级25所。
(三)体育产业全面启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体育消费需求意识不断增强,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体育投资开始升温。体育用品生产销售稳步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彩票、体育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销售体育彩票近12亿元。适时编制了《**市体育产业核心功能区规划》。与县区政府合作共建**体育产业园,目前广州爱奇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的运动场人造草项目已作为体育产业基地首个项目落户**。
(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速度加快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场地386万平方米,人均0.64平方米。近年来**将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全民健身场地上。2006年以来,先后争取和利用国家、省资金支持,投入1500万元对全市1000多个有条件的行政村、生态文明村、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扶持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各县自建体育场馆设施不断完善,延津县投资2800万元修建了综合体育馆,长垣县投资1500万元修建了体育馆,获嘉县投资70万元修建了乒乓球训练馆,**县投资230万元修建了青少年活动中心。
二、**市体育事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城市建设和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体育强国”和“体育强省”目标的提出,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市体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意识不断增强。各级政府对体育功能认识不断深化、对体育工作日益重视。《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和**市关于中原经济区强市建设规划等政策的贯彻实施,为**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挑战
未来十年,**市体育事业既处于城市发展的有力机遇期,但也面临发展环境和内部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一是体育资源相对不足,区县、城乡体育发展还不平衡、不协调,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亟待提高。二是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纳入”工作实施不到位,多数区(县)未能将体育事业费、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三是群众健身场地设施水平较为落后,尤其是室内体育场馆比较缺乏,区(县)“五个一工程”尚未达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群众体育组织体系不够完善,群众健身科学指导有待加强。四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运动项目布局和结构不够合理,业余训练投入不足、设施落后,在训人数呈递减趋势,后劲乏力,个别优势项目后备人才断档断层;市级业余训练缺少“龙头”,体教结合的业余训练模式尚不够完善,与教育系统的沟通合作有待加强。五是体育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体育市场规模偏小,整体产值低。高端体育经营人才缺乏,缺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体育企业集团。缺乏体育产业基础数据。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以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群众体育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竞技体育实力增强为重点,以体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为主线,以体育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口,推进全市体育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市”,为建设中原宜居城市和文明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总目标
经过5-10年的努力,促进**体育又好又快发展,体育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前列。全民健身场地、活动、组织、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全民健身长效机制逐步健全,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逐步满足,体质、生活质量状况和幸福指数显著改善,群众体育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传统优势项目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基础大项发展水平有新的突破,后备人才质量明显提高。体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体育市场进一步规范,人均体育消费明显增加,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稳步增长。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改变体育设施与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体育事业长远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状况。城乡、区域及群体间体育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初步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四、主要任务
(一)努力提高群众体育发展水平
全面贯彻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和《**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以提高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城乡居民健身参与程度和体质健康水平为三大目标,逐步实现场地便民化、组织网络化、活动系列化、健身科学化、服务均等化、体育生活化、体质优良化,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促进文明城市、健康城市的创建。
2011-2015年为全民健身四大网络建设阶段。一是逐步健全以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为基础,行业、单位、学校、社会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为补充,覆盖全市城乡的体育场地设施网络。二是不断健全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逐步完善“政府管理、协会组织、社会兴办、全民参与、市民自治”的全民健身运行机制。三是建立纵横交错的全民健身活动网络,广泛组织面向基层、小型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逐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化、生活化。四是建立健全国民体质监测长效机制,设立市、区(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完善市、区(县)、街道(镇)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到201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38%,城市街道/农村乡镇体育组织覆盖率为70%,县/市/区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年均60次,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为60%,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0人,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0%。2015-2020年为全民健身繁荣发展、均等化全面实现阶段。全民健身四大网络继续完善,区域、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跨入“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市”行列。
(二)加快提高竞技体育整体水平
以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为目标,加强运动员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在展现城市精神、提升城市软实力中的独特作用。科学调整项目布局,适当增加项目设置,“十二五”期间增加自行车、水上项目、体操三个项目,使在训项目达到17项,“十三五”期间力争达到20项。到2015年,业余训练运动员人数、教练员人数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数分别达到700人、70人和75所以上。到2020年,参加业余训练的运动员人数到达1000人、教练员人数达到100人、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数达到100所,重点项目组建专业运动队。努力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未来十年向国家队和省队输送优秀运动员80名以上,其中“十二五”期间输送40名以上,“十三五”期间输送40名以上,实现“奥运见人,全运见金”。积极备战2014年省十二运会和2018年省十三运会,力争省十二运会取得“保五争四”的成绩、省十三运会进入前三甲。
(三)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
以增强体育发展活力和后劲为目标,建设体育产业基地,提高体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加快将体育产业纳入**新型产业体系,建立以体育服务业为主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体系。鼓励社会对体育产业的投资和经营,积极扶持体育企业,培养特色体育产业服务品牌。
2011-2015年为加快建设步伐,扩大产业规模阶段,主要任务:一是实施以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带动战略,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特色体育产业基地申报和建设,争取将**体育产业园、辉县万仙山攀岩公园、平原体育会展中心建成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二是引入和培育8-10家全国知名的休闲健身用品、运动食品饮料、户外运动装备类的生产、销售、研发企业,初步建成若干有特色的体育用品和运动装备产业制造基地。三是成立1-2家职业体育俱乐部,有选择性地吸引5-6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健身俱乐部在**建立连锁店或加盟店,引进和培育2-3家体育娱乐公司、体育经纪公司、体育广告公司等体育中介类企业。四是争取承办2-3项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单项体育比赛和10项以上省级体育比赛,加强赛事的商业化运作,培育1-2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品牌。五是保持体育彩票销售的稳步增长,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达到25%,销售额达到4.3亿元。六是开展全面的**市体育产业现状调查,获得体育产业发展基础数据。
2016-2020年为打造强势品牌,提升整体效益阶段,具体任务:一是力争再增加1-2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并成功申报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二是着力打造体育企业、体育赛事、体育产品品牌,培育3-4家实力雄厚、效益良好的大型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力争有1家体育上市公司。三是承办或协办一次国家级综合性运动会。四是体育产业对**市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超过1%,体育产业就业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四)推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登上新台阶
以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为目标,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结合《**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建设工程重点推进项目和旧城改造,加快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形成以五处市级体育用地为中心、以十二个区(县)级体育设施为节点的市域体育设施规划布局和“两核(平原体育会展中心和**市体育中心)五心(五个区县级体育中心)多点(多个居住区级体育设施)一环(南北环路两侧的城市绿道体育设施)”的中心城体育设施规划布局,使全市大型体育场馆基本达到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要求,最终形成以区县为中心、街道乡镇为基础、“点、线、面”相结合、方便群众日常锻炼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
2011-2015年为近期规划阶段,一是全面推进**市平原体育(会展)中心、**市全民健身中心、**市体育中心、**市业余训练中心、**市游泳池等五个市级体育场馆的新建和改扩建。二是在红旗区、卫滨区、牧野区、**县等区(县)修建羽毛球、网球培训中心,满足后备人才培养和群众高水平体育消费需求。三是加快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体育场地设施网络建设,在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修建体育健身设施,推进学校等各类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形成布局合理、互为补充、面向大众的体育设施网络化格局。四是严格落实城市新建社区和旧城改造社区体育用地指标。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室内或室外,室外用地面积与室内建筑面积控制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人均室外用地面积0.30-0.65m2,人均室内建筑面积0.10-0.26m2。二是根据不同的人口规模,城市社区体育设施项目室外用地面积与室内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旧区改建中应考虑安排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其面积指标可以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表1中规定面积的70%。
表1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分级面积指标
人口规模(人)
室外用地面积(m2)
室内建筑面积(m2)
1000-3000
650-950
170-280
10000-15000
4300-6700
2050-2900
30000-50000
18900-27800
7700-10700
注:
1、较大人口规模的指标均包含较小人口规模的指标。
2、在30000-50000人规模的社区中宜集中设置一处社区体育中心,其面积指标为10300-13600 m2(室外)和3600-4900 m2(室内),已包含在本表的指标中。
3、当室外项目设置于室内时,用地面积指标相应减少,室内建筑面积指标相应增加,反之亦然。
2016-2020年为远期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市卫北体育公园、**市牛村全民健身公园、**市老君庵全民健身公园、**市五一全民健身公园、**市中心体育场、凤泉体育健身中心、**工业园区体育健身公园、红旗体育健身中心和卫滨体育健身中心,到2020年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基本实现“城市10分钟体育圈”和“农村5公里体育圈”。
(五)积极构建体育文化新平台
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目标,搞好体育文化的传承、光大与交流,努力建设体育城市,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和幸福**贡献力量。充分发挥体育在引领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建立科学文明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中作用的作用。加快**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打造**体育文化品牌,扩大**体育文化产品的影响力。2011-2015年为**体育文化基础建设阶段,重点在平原体育会展中心修建**体育文化长廊,修建万仙山攀岩博物馆和**体育名人堂,举办寻找黄河--黄河故道定向越野赛,办好中原岳飞武术文化节,将**腰鼓申请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撰《**体育志》和《**体育年鉴》,凝炼**体育精神。积极创造条件,筹建**体育学院。2016-2020年为提高**体育文化影响力阶段。重点任务是筹建**体育学院,将寻找黄河--黄河故道定向越野赛和中原岳飞武术文化节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文化体育盛会,将**打造成体育文化氛围浓郁、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原体育文化强市。
五、主要措施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育体制创新
强化市、区(县)各级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切实将体育事业纳入市、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体育工作纳入市、区(县)各级政府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确保体育事业各项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明确各级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事权和支出责任,进一步完善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规划等方面的政策。
创新体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各级体育部门从“办体育”向“管体育”转变,按照“实施事业分类管理、分清投资责任主体、吸引社会多方参与”的原则,强化体育行政部门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深化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建立“行政机构-协会组织-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注重发挥体育行业协会的自律组织功能,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体育协会、中介机构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协助政府部门开展行业管理、社会服务的作用,积极推动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
完善体育事业发展投入机制,建立健全体育事业发展财政保障机制,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体彩公益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对体育事业经费投入要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增长逐年增加;要重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公共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市设立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专项资金。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体育强市建设,捐助或自建设非营利性公共体育设施。鼓励社会各种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体育产业。
(二)更新体育发展观念,转变体育发展方式
遵循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律,全面准确把握国家和河南省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的主题和建设体育强市两个层次目标,加强**体育发展的长远谋划、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建立以群众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带动的体育发展格局,体育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体育发展管理从经验决策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加快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等相关政策,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体育政策体系。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贯彻实行《全民健身条例》、《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等法律规章,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加强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危险程度大的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的安全监管,确定并执行规范的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加强体育执法和执法监督,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体育行政执法体系。
努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适应**体育事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体育人才和紧缺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较强科学决策能力的高素质体育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一支具有良好经济专业知识背景和市场运作能力的体育产业经营人才队伍以及一支具有较高执教水平的优秀教练员人才队伍。
(三)以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推动群众体育大发展
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利用,加快推进公共体育设施“五个一”工程,加强全市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水等自然条件,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以及健身步道、登山道等户外运动设施;加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力度和规范管理,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并加以实施;创造条件,组织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继续扩大学校场馆开放范围;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更新,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效率。
大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和竞赛,按照“管办分离”工作原则,全面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各行业体育组织、各类体育社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发动各行各业、社会各层面群体参与体育活动。横向与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教育局、旅游局、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共同举办市级以上群体活动,实现“年年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场场有特色”;纵向指导各区(县)体育局、各单项体育协会举办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以实现“一区(县)一品”。利用全民健身日、传统节日以及法定节假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大力弘扬优秀的地方传统体育项目和特色项目。积极推广时尚新颖的健身活动,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基层体育健身团队。办好全民健身日等传统群众体育活动品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品牌。
全面构建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健全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单项体育协会为主力,体育俱乐部和区域站点为基础,学校、社区、乡镇为重点,基层专(兼)职群众体育干部、国民体质监测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三支队伍为骨干、全民健身服务志愿者为辅助的群众体育组织体系。着力发展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积极扶持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和全民健身指导站等新型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加强行政村综合文化体育站建设,巩固全民健身组织基础。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吸引体育明星、专业体育工作者和其他社会体育骨干成为社会体育志愿者,动员社会各界参加全民健身社会公益活动,让体育志愿服务成为活跃全民健身的重要推动力量。组织开展评选优秀体育俱乐部活动、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社会体育志愿者等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全民健身组织和骨干的积极性。
大力提升全民健身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登记、上岗制度,加大对公益性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提高上岗指导率,为群众提供科学、优质的健身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国民体质监测长效机制,设立市、区(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完善市、区(县)、街(镇)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并公布国民体质状况,科学分析监测数据,全面客观了解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和效果。加强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建设,健全国民体质测试技术队伍,建立市民体质健康档案,强化国民体质监测对提高市民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构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保障平台,建立以传播体育健身科学知识、教授运动健身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服务系统。实施科学健身宣传工程,推行“体育健康直通车”计划,广泛开展“体育进社区、体育三下乡”活动,把全民健身科学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四)以提升竞技体育竞争力为重点,实现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突破
全面启动和部署新一轮省运会周期备战工作,转变备战方式,走精兵之路,从依靠规模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训练和精细管理。建立层次分明、职责清晰、任务明确、计划周密、措施完善、保障有力、奖惩严明、运转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制度,认真总结**竞技体育发展规律、运动项目制胜规律以及运动训练规律、运动队管理规律和备战参赛规律,切实解决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全面整合科研、医疗康复资源,加强对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的协作攻关,全力推广先进的教学训练经验,不断改进训练方式方法,切实提高训练水平和竞技成绩。
科学调整竞技体育项目结构,综合评估竞技项目发展潜力和价值,坚持以缩短战线、突出重点、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原则,做强做大排球、田径等传统优势项目,提升射击、柔道、篮球、游泳等潜优项目水平,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项目,提高非奥运项目竞技水平,夯实**竞技体育整体实力。
完善业余训练管理制度,建立市体育管理部门为主导、市中心业余体校为龙头,各区(县)业余体校为基础、全市各级各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补充的层级训练网络体系,形成一、二、三线衔接贯通、运转高效的业余训练管理和工作体系。各项目运动队实行主教练负责制,给主教练放权的同时,细化量化运动成绩和输送人才指标,制定并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教练员学历教育、资格认证和岗位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体教结合新机制、新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运动学校或俱乐部。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全面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鼓励运动员参与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拓宽运动员就业空间。建立运动员保障体系,解除运动员后顾之忧。
完善竞赛制度,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提高竞赛组织管理水平,建立符合青少年成材规律的分层次、分等级的青少年竞赛制度。改革市运会的竞赛办法,以培养重点项目后备人才为主要目的,以青少年为主要参赛对象,项目设置突出我市优势,年龄层次与省运会挂钩,加强梯队建设;改革市常年赛竞赛办法,小年龄组的比赛加入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测验,以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选材的科学性;进一步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搞好传统校年度比赛和活动,鼓励和协助市教育局举行综合性中学生运动会。
加大竞技体育投入。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要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必要的训练和参赛经费。加大对训练场馆设施建设和重大竞技体育项目的经费投入,积极改善业余训练场馆和训练设施落后的状况,确保训练场馆和器材符合训练要求,保障各级运动队必要的训练条件。引进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才。引导社会力量出资兴办竞技体育事业,多渠道增加对竞技体育的投入。
(五)以加快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为重点,实现体育产业规模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坚持特色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建立以体育竞赛表演业为龙头,以健身休闲业、体育培训业、体育用品业和体育彩票业为支柱的体育产业体系。引导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多种方式投资体育竞赛业。大力引进足球、乒乓球、篮球等体育赛事落户**,培育万仙山国际攀岩挑战赛等2-3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的高端体育赛事。培育若干个拥有多个全国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销售额大的大型体育用品企业。利用**物流产业发达的优势,把**打造成为辐射中原地区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和物流集散地。做大做强体育彩票业,推动设立彩票自助销售终端,完善创新营销手段,稳步扩大体育彩票发行量。加强体彩销售资金监管,确保安全运行。
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基地建设,成立以市政府有关领导为主任,各相关局委办参与的**体育产业基地领导小组。根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建立体育企业相对集中的**体育产业中心园区,形成空间聚集效应的同时,又在周边的各区、县着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体育产业基地,形成点面结合、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的**体育产业基地空间布局。尽快完善体育产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建立严格的基地管理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体育用品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将**体育产业基地打造成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体育产业园区,积极申报河南省体育产业和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推动体育产业统计常态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认真开展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建立体育产业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统计数据。掌握体育产业发展动态,提供最新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服务,为体育产业及相关的重大决策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
(六)以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
做好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遵循规划的前瞻性、布局的分散性、建设的实用性、功能的多样性、管理的科学性、使用的效益性为原则,制定并实施《**市健身工程项目总体规划》及《**市农民健身工程规划》,进一步完善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体育设施网络。严格执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批准发布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制定《**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指标》,划定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控制线,并纳入市、区(县)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建立由市、区(县)体育、规划、文化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体育设施建设协调机构,协调体育专项规划实施问题。新增、改建体育设施,应由市、区(县)体育管理部门参与规划、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拓宽体育场馆建设资金来源,开辟多渠道、多层次体育资金来源,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体彩公益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市两级设立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专项资金。采取市财政支持、区(县)财政补助和受益单位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基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或资助、共同兴建和经营各类公共体育设施。
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将各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服务体系,积极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投资建设体育场馆或参与运营管理。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出台《**市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管理和维护办法》,完善体育场馆设施挂牌公示制度,对城乡体育设施实行动态监管。加大社区体育设施的改造和修缮力度,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资金中切块单列做好保障。挖掘潜力,积极推动社区辖内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加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体育设施供给,形成形式多样、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加强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逐步实现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强化公共体育场馆的公共服务职能,坚持以体为本,实行多元化经营,提升场馆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七)以构建体育文化平台为重点,通过扩大宣传和对外交往力度,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
全面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将体育纳入城市文化发展大战略,努力挖掘和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过程中的作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积极倡导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培育新时期**体育精神。积极推进体育运动与文学、艺术、影视、动漫、传媒等文化元素的融合,广泛采用信息化、娱乐化的手段,扩大体育运动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重视对岳家拳、**腰鼓等**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积极推进万仙山攀岩博物馆、平原体育会展中心体育文化长廊、名人堂建设。通过政府主导、社会主办、市场运作等方式积极举办寻找黄河-黄河故道定向越野赛和中原岳飞武术文化节。加大对刘国梁、张立、葛新爱、王勇等**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宣传,推进体育运动成为**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
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密切联系,加强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以及重要法规、政策和条例的宣传,及时报道**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进展、新事迹、新成绩。加强“**体育网”建设,全方位宣传**体育事业的发展动态,搭建**体育事业发展与交流的平台,为**体育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加强国内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加强**市体育文化团体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展示**体育的良好形象。积极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各单项运动协会的沟通与联络,加强**与国内体育发达城市和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科学谋划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与亚洲国家城市尤其是周边国家城市的体育交流。
(八)以规划落实重点,加强规划实施的考核
区(县)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制定各自的十年规划,分解目标、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区(县)体育部门要制定本地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与本规划的有效衔接,确保条线之间、层级之间目标一致。各级政府及体育部门要建立落实机制,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尤其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人、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表2 2011-2020年**市体育专项规划指标(略)
第二篇:济南市体育专项规划
济南市体育专项规划(2008--0 2020 年)(公示稿))相关表格)(公示稿)相关表格 济南市体育专项规划(2008-2020 年 规划任务
济南体育专项规划包括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体育设施规划两部分内容,其中体育设施规划包括以下两个层次:
1、对济南市中心城区 1022平方公里范围内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布局,并对单位附属体育设施开放利用提出指导性意见;
2、对中心城区范围外各村镇、县(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分为三个阶段:近期规划为 2008 年-2010 年,中期规划为 2011 年-2015 年,远期规划为 2016 年-2020 年。
规划目标
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为根本目标,围绕推动全民健身、提高竞技水平、发展体育产业三大任务,逐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体育发展规律、具有济南特色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建竞技体育发达、群众体育盛行、体育产业繁荣、与济南市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体育事业,实现由“体育大市向体育强市的跨越”。
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体系和标准
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分省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四级。中心城区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 1.0-1.1平方米,其中省市级 0.18平方米,区级0.315平方米,新城区居住区级 0.3平方米,老城区居住区级 0.25平方米,新城区居住小区级 0.3平方米,老城居住小区级区 0.25平方米,具体配置标准见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表。
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表(见附件)
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
规划从济南市现状建设情况出发,依托总体规划,形成“一轴、两心、三片”的空间布局结构。“一轴”为以东西向城市主要交通走廊为导向,形成“带状组团”式的城市布局形态。东西向交通走廊即使济南市的城市空间发展轴,同时也是济南市公共体育设置的发展轴。“两心”为山东省体育中心和济南奥体中心两个综合性公共体育中心。“三片”为依托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形成的三个体育设置集中布局片区,分为东部片区、中部片区和西部片区。
济南市中心城区现有、在建、改造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省市级公共体育设施 8 处,区级公共体育设施 14 处,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 68 处,合计 90 处;本次
规划新增区级公共体育设施 9 处,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 29 处,规划期末居住区级以上公共体育设施达到 128 处。
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表(见附件)
注:配置人口规模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人口总数乘以 80,,即 484 万人计算。
省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省、市级公共体育设施现状用地满足规范要求,缺少射击场等场馆,规划在济南奥体中心、山东省体育中心各增加 1 处射击场,每处射击场用地 1 公顷,省市级公共体育设施人均用地面积 0.18平方米。
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现有、在建、改造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共 14 处,用地面积 107.67 公顷,规划新增用地面积 57.13 公顷,新增体育场 5 个、体育馆 5 个、游泳馆(池)10 个,规划期末区级公共体育设施达到23 处,用地面积 164.8 公顷,人均用地面积 0.34平方米。
中心城区区级公共体育设施规划表(见附件)
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现有、在建、改造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共 68 处,用地面积 113.01 公顷,本次规划新增 29 处,用地面积 39.80 公顷,规划期末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达到 97 处,用地面积 152.81 公顷,人均用地面积 0.32平方米。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半径不大于 1000 米。
中心城区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规划表(见附件)
居住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小区,规划管理部门应按照配置标准规定具体的公共体育设施配建项目与规模,本次规划对居住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不做具体布局。居住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半径不大于 500米。
分期建设规划
按照先易后难、分区分级、先中心后外围等原则,结合《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 年-2020 年)的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市建设工程重点推进项目、旧城改造等进行规划建设,逐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规划分为近期规划、中期规划、远期规划三个阶段。
其中近期重点建设济南城市建设工程重点推进项目和济南奥体中心等重大项目;居住区级体育设施结合建成区拆迁开发地块,针对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的地段进行布点,保证各区区级、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体系的完整性,近期新建与改造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 16 处,用地面积约 19.04 公顷。中、远期在近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
单位附属、村镇及县(市)体育设施规划指引
单位附属体育设施开放利用指引:至 2020 年,开放率应达到 60%以上,采取制定合理的开放标准、收费标准和管理手段等措施,确保单位附属体育设施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村镇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指引:至 2020 年,每个镇配置镇级体育中心,包含足球场、篮球场、室内体育馆(健身房)等,室外场地面积在 800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在 500平方米以上,镇级公共体育设施人均用地面积 0.2平方米;90%的行政村配置村级体育中心,包含篮球场、健身路径以及其他体育设施,村级公共体育设施人均用地面积 0.2平方米。
中心城区外围县(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指引:章丘市按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四级设置,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 1.17-1.27平方米,其中市级0.32平方米/人,区级 0.35平方米/人,居住区级 0.25-0.3平方米/人,居住小区级 0.25-0.3平方米/人。商河、济阳和平阴三县按县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三级设置,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 1.1-1.2平方米,其中县级 0.60平方米/人,居住区级 0.25-0.3平方米/人,居住小区级 0.25-0.3平方米/人。
规划实施建议
划定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控制线,并纳入济南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法定规划控制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制定《济南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济南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指标》。建立由市体育局、规划局、建委、市政园林局、林业局、文化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体育设施建设协调机构,协调体育专项规划实施问题。对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落实有困难的地区,建议体育部门与市政、规划、园林等部门沟通协调,可暂时采用搭建临时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方式,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公共绿地以及其他可用空间,使全民健身运动顺利开展。建立省、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居委会分级管理体系,使公共体育设施的分级与行政管理体制相对应,便于规划的实施管理。建立政府、单位、团体、个人结合的多渠道投、融资体系,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或资助、共同兴建公共体育设施。
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表
算。
济南市体育专项规划公示
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济南市围绕着推动全民健身、提高竞技水平、发展体育产业三大任务对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设施两方面内容进行规划,以逐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体育发展规律、具有济南特色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建竞技体育发达、群众体育盛行、体育产业繁荣、与济南市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体育事业,实现由“体育大市向体育强市的跨越”。欢迎广大市民对本规划提出宝贵意见,意见受理截止日期为 2009 年1 月 8 日。
最新信息
规划任务
济南体育专项规划包括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体育设施规划两部分内容,其中体育设施规划 包括以下两个层次:
1、对济南市中心城区 1022平方公里范围内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布局,并对单位附属体育设施开放利用提出指导性意见;
2、对中心城区范围外各村镇、县(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分为三个阶段:近期规划为 2008 年-2010 年,中期规划为 2011 年-2015 年,远期规划为 2016 年-2020 年。
规划目标
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为根本目标,围绕推动全民健身、提高
竞技水平、发展体育产业三大任务,逐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体育发展规律、具有济南特色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建竞技体育发达、群众体育盛行、体育产业繁荣、与济南市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体育事业,实现由“体育大市向体育强市的跨越”。
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体系和标准
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分省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四级。中心城区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 1.0-1.1平方米,其中省市级 0.18平方米,区级0.315平方米,新城区居住区级 0.3平方米,老城区居住区级 0.25平方米,新城区居住小区级 0.3平方米,老城居住小区级区 0.25平方米,具体配置标准见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表。
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
规划从济南市现状建设情况出发,依托总体规划,形成“一轴、两心、三片”的空间布局结构。“一轴”为以东西向城市主要交通走廊为导向,形成“带状组团”式的城市布局形态。东西向交通走廊即使济南市的城市空间发展轴,同时也是济南市公共体育设置的发展轴。“两心”为山东省体育中心和济南奥体中心两个综合性公共体育中心。“三片”为依托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形成的三个体育设置集中布局片区,分为东部片区、中部片区和西部片区。
济南市中心城区现有、在建、改造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省市级公共体育设施 8 处,区级公共体育设施 14 处,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 68 处,合计 90 处;本次规划新增区级公共体育设施 9 处,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 29 处,规划期末居住区级以上公共体育设施达到 128 处。
算。
省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省、市级公共体育设施现状用地满足规范要求,缺少射击场等场馆,规划在济南奥体中心、山东省体育中心各增加 1 处射击场,每处射击场用地 1 公顷,省市级公共体育设施人均用地面积 0.18平方米。
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现有、在建、改造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共 14 处,用地面积 107.67 公顷,规划新增用地面积 57.13 公顷,新
增体育场 5 个、体育馆 5 个、游泳馆(池)10 个,规划期末区级公共体育设施达到 23 处,用地面积 164.8 公顷,人均用地面积 0.34平方米。
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共 68 处,用地面积 113.01 公顷,本次规划新增 29 处,用地面积 39.80 公顷,规划期末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达到 97 处,用地面积 152.81公顷,人均用地面积 0.32平方米。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半径不大于 1000米。
中心城区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规划表
部门应按照配置标准规定具体的公共体育设施配建项目与规模,本次规划对居住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不做具体布局。居住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半径不大于500 米。
分期建设规划
按照先易后难、分区分级、先中心后外围等原则,结合《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 年-2020 年)的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市建设工程重点推进项目、旧城改造等进行规划建设,逐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规划分为近期规划、中期规划、远期规划三个阶段。
其中近期重点建设济南城市建设工程重点推进项目和济南奥体中心等重大项目;居住区级体育设施结合建成区拆迁开发地块,针对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的地段进行布点,保证各区区级、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体系的完整性,近期新建与改造居
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 16 处,用地面积约 19.04 公顷。中、远期在近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
单位附属、村镇及县(市)体育设施规划指引
单位附属体育设施开放利用指引:至 2020 年,开放率应达到 60%以上,采取制定合理的开放标准、收费标准和管理手段等措施,确保单位附属体育设施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村镇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指引:至 2020 年,每个镇配置镇级体育中心,包含足球场、篮球场、室内体育馆(健身房)等,室外场地面积在 800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在 500平方米以上,镇级公共体育设施人均用地面积 0.2平方米;90%的行政村配置村级体育中心,包含篮球场、健身路径以及其他体育设施,村级公共体育设施人均用地面积 0.2平方米。
中心城区外围县(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指引:章丘市按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 区级四级设置,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 1.17-1.27平方米,其中市级 0.32平方米/人,区级 0.35平方米/人,居住区级 0.25-0.3平方米/人,居住小区级0.25-0.3平方米/人。商河、济阳和平阴三县按县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三级设置,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 1.1-1.2平方米,其中县级 0.60平方米/人,居住区级 0.25-0.3平方米/人,居住小区级 0.25-0.3平方米/人。
规划实施建议
划定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控制线,并纳入济南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
法定规划控制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制定《济南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济南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指标》。建立由市体育局、规划局、建委、市政园林局、林业局、文化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体育设施建设协调机构,协调体育专项规划实施问题。对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落实有困难的地区,建议体
育部门与市政、规划、园林等部门沟通协调,可暂时采用搭建临时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方式,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公共绿地以及其他可用空间,使全民健身运动顺利开展。建立省、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居委会分级管理体系,使公共体育设施的分级与行政管理体制相对应,便于规划的实施管理。建立政府、单位、团体、个人结合的多渠道投、融资体系,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或资助、共同兴建公共体育设施。
第三篇:城市住房发展专项规划
焦作市城市“十三五”住房发展规划(2016-2020)公示
为促进焦作市中心城区住房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省市要求,市房产管理中心于2016年底启动了《焦作市城市“十三五”住房发展规划(2016-2020)》的编制工作。目前该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现将规划成果予以公示,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0391-292567邮箱:jzfgjzzk@163.com
联系人:常海燕
焦作市城市“十三五”住房发展规划(2016-2020)
文本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编制背景
第三章 城区住房建设现状评析
第四章 住房发展规划目标及主要任务
第五章 住房空间布局指引及建设用地供应来源 第六章 实施计划 第七章 政策保障措施 第八章 规划实施机制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商品住房供给结构和区域布局,力求房地产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布局更加优化,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编制住房发展规划的函》(豫建〔2016〕161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建房〔2017〕80号文件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7〕15号)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和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适应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发展需要,突出促销费、扩投资、稳增长、惠民生指导方针,以打造“新型工业城、区域中心城、知名旅游城、生态宜居城和太极文化城”为宗旨,建设“四个焦作”为目标,以不断实现广大居民住有所居和房地产业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住宅和房地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水平提升为主线,以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作为我市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为突破点,以全面深化住宅和房地产业体制改革和配套改革为动力,以完善住宅和房地产业体制和体系为着力点,推进我市住宅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第三条 规划原则
(一)因城施策、分类调控;
(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三)以人为本、创新方式;
(四)结合需求、分类定位;
(五)合理引导、统筹兼顾;
(六)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第四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修订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07);
4、《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5、《关于<城市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导则>的通知》(建房改研〔2012〕1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7、《国土资源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37号);
8、《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并轨后公共租赁住房有关运行管理工作的意见》(建保〔2014〕91号);
9、《关于调整2016年公共租赁住房筹集计划的通知》(建办保函〔2016〕128号);
10、《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豫政〔2014〕17号);
11、《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工作的指导意见》(豫政办〔2016〕4号);
12、《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品房去库存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豫政办〔2016〕174号);
1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5〕125号);
1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的若干意见》(豫政办〔2015〕138号);
15、《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民进城购房扩大住房消费的意见》(豫政办〔2015〕139号);
16、《河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关于调整公共租赁住房有关政策的通知》(豫保安居办〔2015〕9号);
17、《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18、《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豫政〔2016〕62号);
19、《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20、《焦作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21、《焦作市城市“十三五”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
22、《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
23、《焦作市总体城市设计》;
24、《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焦政〔2015〕3号);
25、《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焦政〔2016〕11号);
26、《焦作市房产管理局关于调整市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租金补贴标准的通知》(焦房文〔2013〕117号);
27、《关于印发<焦作市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焦安居〔2015〕1号);
28、《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焦政办〔2016〕120号);
29、《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区棚户区(城中村)三年改造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焦政办〔2016〕121号);
30、《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实施办法的通知 》(焦政办〔2016〕122号);
31、国家、省、市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五条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与《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确定的中心城区空间范围一致,包括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40平方公里。
第六条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与《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期限相一致,为2016-2020年。
第七条 规划效力
本规划是《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统筹下的专项规划,是实现住房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对近期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进行总体指导和控制的法定依据与纲领性文件;规划期内,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的各项住房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第八条 规划成果
本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说明书。规划文本和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规划说明书为规划条款的解释和说明。
第二章 规划编制背景
第九条 国家及省市相关政策要求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精准调控;
(二)注重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城镇住房制度;
(四)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实现内涵式发展。
第十条 《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相关要求
城市规模:至2020年,城区规划人口14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14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规划居住用地44.72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31.98%,人均居住用地31.98平方米。
关于住房建设的引导要求:重点改造焦北商住组团,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开发建设焦南行政组团、焦新科技组团和焦东、焦西综合组团部分空白区域;加快新区建设,旧城同步建设;修复生态脆弱区,加强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章 城区住房建设现状评析
第十一条 现状城市规模及城镇住房规模
焦作市中心城区包括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区总面积578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104平方公里,南到大沙河、北到影视大道、西到西部产业集聚区西边界、东到东部产业集聚区东边界。城区城镇住房总建筑面积2670.06万㎡。
第十二条 居住人口现状
城区常住人口情况:2015年底,城区常住人口为102.39万人;户籍人口98.56万人,其中户籍城镇人口68.89万人,户籍乡村人口30.47万人。
城区居民低保情况:截至2015年底,城区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400元,城区低保对象7874户、12932人,约占城区常住人口的1.3%。
第十三条 城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城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1.9亿元,是2010年的1.6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达到42813元,年均增长7.8%;城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92.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81元,年均增长9.5%;城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88.3亿元,传统工业正在向新型工业化转变;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的42.8%提高到2015年的53.5%;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提高到75.4%。
第十四条 居住用地现状
2015年底,城区现状居住用地面积为3874.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0.3%,人均居住用地37.8㎡/人。
第十五条 “十二五”住房发展现状
(一)“十二五”规划目标
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要达到20%左右。
(二)“十二五”住房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规划总量目标完成情况:2011-2015年,各类住房供应总量约878.92万㎡,完成规划总目标的106.03%。
其中商品住房规划目标完成情况:2011-2015年,新建商品住房面积595.49万㎡(含南水北调城区段主河道及绿化带拆迁安置配建商品住房约93万㎡),完成规划目标的121.03%。
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规划目标完成情况:2011-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累计新开工约283.43万㎡,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规划目标的84.12%。截至2015年底前保障性住房已保障户数15212户,约6.08万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累计安置28781户,约11.51万人(含采煤沉陷区治理安置住房6418套)。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17.2%。
用地供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2011-2015年,城区住房实际供应用地总量为378.3公顷,完成用地规划指标的90.1%。其中:商品住房供应用地313.7公顷,完成商品住房供应用地规划目标的123.4%;保障性安居工程供应用地总量为64.6公顷,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供应用地目标的39%。
(三)“十二五”住房建设实施情况
有效衔接相关规划计划,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保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存量用地供应比例,优化土地供应结构;物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
(四)住房建设现状存在问题
保障性住房覆盖面仍需进一步扩大;城中村等老旧住房规模较大,制约城市发展进程;刚性需求后劲不足,影响商品住房市场供应;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竞争优势;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
第四章 住房发展规划目标及主要任务
第十六条 规划总体目标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促进自住性需求,拉动改善型需求,引导投资性需求,着力推动住房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房地产政策法规体系,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交易市场秩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切实解决住房困难人口问题;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改善城区居住环境。2016-2020年,实现新建住房总建筑面积1314.85万㎡,至规划期末,城区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3%以上,城镇居民住房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第十七条 住房供应体系
城区住房供应体系由商品住房、保障性安居工程构成。其中商品住房又分为高档商品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性安居工程又分为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回迁安置住房。
第十八条 住房供应结构
规划期内各类住房供应结构为:商品住房约占74%,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约占26%。
规划期内新建商品住房供应结构为:普通商品住房约占95%,高档商品住房约占5%。
2016-2020年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新建安置住房28229套,实物安置占25%,货币化安置占75%。
第十九条 住房建设总量及分类目标
(一)住房建设总量目标:2016-2020年,应建成各类住房1314.85万㎡。
(二)商品住房:2016-2020年,应建成商品住房976.65万㎡,包括:商品住房主动需求428.21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被动商品住房需求548.44万㎡。
(三)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2016-2020年,应建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338.2万㎡。
(四)公共租赁住房:2016-2020年,公共租赁住房新增需求约7000户,2.8万人,主要通过存量公租房和发放租金补贴(在市场上租赁住房)进行保障。
第二十条 用地供应规划指标
2016-2020年,城区住房用地供应量应达到595.15公顷。其中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量应达到465.07公顷,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量应达到130.08公顷。
第二十一条 “十三五”住房发展主要任务
(一)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实现住房供需平衡
按照以市场调节为主体,政府监管为辅助的住房建设发展思路,有步骤地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合理引导消费,积极盘活存量住房,使商品住房库存位于合理区间,保证住房供需结构总体平衡,房价走势平稳。加快建立完善适合中等收入家庭的普通住房和适合高收入家庭的高档住房市场供应体系以及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城区居民基本住房需求。
(二)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
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一是要进一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征迁安置步伐,切实保障征迁户的住房需求;二是将住房保障的覆盖面从户籍人口住房困难家庭扩大至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人口,多渠道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人口住房困难问题。公共租赁住房实行“实物+货币”相结合的保障方式,逐步过渡到货币化补贴为主的保障方式,积极引导和适当奖励棚户区(城中村)居民用货币补偿款自主购买商品住房。
(三)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提高城市品质
优先改造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棚户区(城中村),由政府主导,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市场化运作,推行货币化安置方式,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合理规划腾出土地,坚持连片规划、整体改造的原则,以项目建设推动城市配套完善,有效提升居住环境和城市品质。到2020年,列入计划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
(四)优化住房空间布局,促进住房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加强住房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年改造提升行动方案、棚户区(城中村)三年改造提升实施方案、综合交通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住房建设应结合城市的发展的方向、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引领、各分区的功能、不同人群特点等合理布局,结合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加快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的配套完善,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实现住房建设的空间优化布局。
(五)创新住房发展思路,提升整体居住品质
提高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和服务水平,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规范物业管理行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关注和加强老年人住房研究,探索和完善老年人安居在住房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紧密结合焦作转型发展目标,加强绿色建筑和全装修住宅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在新建住宅中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全装修住宅,积极探索住宅产业化工作。
(六)建立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在住房租赁企业注册登记、租赁房源装修装饰、消费审批等方面提供高效服务,采用多种方式增加租赁住房用地有效供应。推行《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规范租赁市场行为。加快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建设,逐步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的住房租赁市场。积极申报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租赁住房试点。鼓励个人依法出租自由住房,盘活存量住房资源。
第五章 住房空间布局指引及建设用地供应来源
第二十二条 住房建设总体空间布局指引
布局方向:城区住房建设布局方向与《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确定的“内优西展,主体南进”的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一致。
组团发展空间布局指引:焦北商住组团存在大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总体以内部挖潜为主;利用焦南行政组团靠近市行政中心的优势,重点改造南水北调绿化带内的城中村,由于该区域居住用地供应紧张,安置用地应尽量在组团周边进行布置,沿南水北调及太极体育中心布置中高档商品住宅,新河商务区周边应以商务住宅为主,满足商务区内部需求;焦新科技组团对居住区进行整体规划,沿沁泉湖、碧莲湖布置高档住宅;体现产城融合理念,在工业用地内部布置普通商品房,城中村改造应按城市用地性质就地就近安置;焦西(中站)综合组团突出矿区历史文化,建设大面积矿区复垦生态绿地公园,建成焦作第二个“绿心”;焦东(马村)综合组团未来发展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物流服务中心的功能,沿线应布置普通商品房,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安置用地应就地就近安置,马村南片区可提供大量的新增居住用地。
重点区域空间布局指引:焦新科技组团和焦东(马村)综合组团由于存在较多的可新增建设用地,是焦作市未来住房建设的重点区域,该区域的发展对焦作建设宜居城市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和新河商务区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民生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周边,将会带动沿线土地的开发,提升土地的价值,因此住房建设可重点发展这些区域。
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的重点区域:沿河、渠、湖两侧区域;城市断头路和城建道路两侧区域;群众要求改造强烈的区域。
第二十三条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项目,应符合下表配建指标,应以下表规定的千人总指标和分类指标控制。
注:▲为应配建的项目;△为宜设置的项目
第二十四条 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指导思想
根据房地产市场需求,优先保证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的用地供应;控制小规模的零散居住用地开发,鼓励大规模居住项目,项目安排优先选择配套设施及环境优良区域;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同时保证住宅用地供应平稳有序;住房建设用地布局着重与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网络以及重大基础市政设施相结合建设居住区。
第二十五条 住房建设土地来源
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土地:首要改造的是沿河、渠、湖两侧区域,城市断头路和城建道路两侧区域,以及老城区居住环境差、居民改造愿望迫切的棚户简屋区域和城中村。根据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实际,到规划期末陆续完成拆迁及改造。其余的城中村根据城市发展,建成区的扩大,适当提出改造要求。
单位企业外迁腾出土地:按照城市发展战略,市区主要建成区内的工业要逐步搬迁至城市外围的产业集聚区,腾出的土地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土地性质变更为居住用地,用于住房建设。
出让未开发存量土地、闲置土地:对超出合同约定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依法从高征收土地闲置费,并责令限期开工、竣工;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打击囤积居奇,“炒买炒卖”土地现象,这对平抑房价、营造正常房地产市场秩序有着重要意义。
零星土地:零星土地指城区中地块规模低于2000㎡的非连片土地。对于零星土地开发项目不单独进行,而是要进行规模化集中开发,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增量土地:城区目前在马村区南部,中站区东部,示范区东部及南部存在较多的未利用土地,这些区域将为城区未来的住房建设提供充足的增量用地。
第六章 实施计划
第二十六条 各层次住房建设指标汇总
规划期间各层次住房建设量
规划期间各层次住房土地供应
第二十七条 住房建设时序指引及实施计划
(一)建设时序指引
2016-2018年,住房建设的内容主要是南水北调绿化带、拟打通道路和群众反映强烈涉及棚户区(城中村)的拆迁安置,部分企业外迁后腾出的土地。同时进行的还有示范区出让未开发的住房建设项目。
2019-2020年,住房建设的内容主要为未利用土地、城区重点区域剩余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剩余企业外迁后腾出的土地和少量的非重点旧村改造,同时进行的还有马村南片区未利用土地、新河商务区周边供应的住房建设项目。
(二)住房建设实施计划 1、2016年
项目建设:商品住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新建总建筑面积为63.27万㎡,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29.6公顷。
商品住房:2016年商品住房新建总建筑面积57.54万㎡(普通商品住房建筑面积57.54万㎡);2016年用于商品住房建设用地总量为27.4公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为27.4公顷)。
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 2016年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新建总套数521套,总建筑面积5.73万㎡;2016年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用地总量为2.2公顷。2、2017年
项目建设:商品住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总建筑面积为317.4万㎡,住房建设需求用地总量为142.64公顷。
商品住房: 2017年商品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224.6万㎡(其中高档商品住房建筑面积12.8万㎡,普通商品住房建筑面积211.8万㎡);2017年用于商品住房建设用地总量为106.95公顷(其中高档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为6.09公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为100.86公顷)。
保障安居工程住房:2017年保障安居工程住房建设总套数7981套,总建筑面积92.8万㎡;2017年用于保障安居工程住房建设用地总量为35.69公顷。3、2018年
项目建设:商品住房和保障安居工程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为314.31万㎡,住房建设需求用地总量为143.32公顷。
商品住房: 2018年商品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244.9万㎡(其中高档商品住房建筑面积15.2万㎡,普通商品住房建筑面积229.7万㎡);2018年用于商品住房建设用地总量为116.62公顷(高档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为7.24公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为109.38公顷)。
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018年保障安居工程住房建设总套数5786套,总建筑面积69.41万㎡;2018年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用地总量为26.7公顷。4、2019年
项目建设:商品住房和保障安居工程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为322.48万㎡,住房建设需求用地总量为145.72公顷。
商品住房: 2019年商品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236.68万㎡(其中高档商品住房建筑面积11.59万㎡,普通商品住房建筑面积225.09万㎡);2019年用于商品住房建设用地总量为112.71公顷。(其中高档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为5.52公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为107.19公顷)。
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019年保障安居工程住房建设总套数7023套,总建筑面积85.8万㎡;2019年用于保障安居工程住房建设用地总量为33.01公顷。5、2020年
项目建设:商品住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为297.39万㎡,住房建设需求用地总量为133.87公顷。
商品住房:2020年商品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212.93万㎡(其中高档商品住房建筑面积9.91㎡,普通商品住房建筑面积203.02万㎡);2020年用于商品住房建设用地总量为101.39公顷(其中高档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为4.72公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为96.67公顷)。
保障安居工程住房:2020年保障安居工程住房建设总套数6920套,总建筑面积84.46万㎡;2020年用于保障安居工程住房建设用地总量为32.48公顷。
(三)附表
第七章 政策保障措施
第二十八条 促进城区人口规模可持续发展,扩大住房消费
一要加大新型工业城的建设力度,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承接产业人口转移;二要紧密结合知名旅游城、太极文化城的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吸引外来人口;三要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的优势,完善公共服务,改善城区居住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承接周边乡镇农村人口转移,通过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增强人口集聚力,推动人口城镇化。另外,城区应大力支持单独两孩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再生育,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的可持续性,从而继续共享人口红利。
第二十九条 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
加大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征迁安置力度,应按照计划,完成棚户区(城中村)安置住房建设任务,保证征迁户顺利入住。公共租赁住房应实施“实物+货币”的保障方式,逐步过渡到以货币化补贴为主。切实做好政府保障性住房资金的落实工作,稳步加大财政预算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
第三十条 适应行业发展趋势,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鼓励房地产开发模式由快速开发、快速回笼资金向持有物业、获取长期稳定资金回报的模式转变。严格市场准入清出制度,逐步淘汰规模小、质量信誉差的企业,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兼并重组,扶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树立品牌和企业形象。吸引规模大、信誉好、实力强、规范经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焦作投资开发,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房地产市场主体和产品多元化,拉动房地产投资和消费。
第三十一条 加强住房租赁管理体系建设,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构建一手房、二手房市场与住房租赁市场的联动体系,加快房屋产权登记,盘活存量住房房源,多渠道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在现有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中,完善或增设房屋租赁信息服务平台和专门服务窗口。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住房租赁市场,通过成立经营住房租赁的专门机构,开展住宅租赁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推进住房租赁规范化管理,创新住房租赁管理模式,构建网络化管理体系。
第三十二条 积极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提升住房质量和建设效率
研究建立有利于促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法规和规章制度,通过科技创新,积极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发展。加强老旧居住区的整治和管理,延长住房使用寿命,提高住房使用效能,节约资源;推动住宅的标准化设计、通用化部品配置与工厂化生产安装等产业化技术应用;推进适应本地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低碳住宅建设模式,普及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引导开发企业开发全装修成品住宅,逐年提高商品住宅全装修比例,力争到规划期末新开工商品住宅全装修比例达到80%。
第三十三条 促进跨界地产发展,推进养老事业
规划期内应契合老龄化趋势,适当鼓励发展养老地产。应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居住小区公建配套规划,并与住宅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统筹考虑建设适老性的公共设施、服务设施、医疗卫生和文化设施,遵循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推动既有住区设施和环境的适老化改造,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方便老年人生活和出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专业化养老机构合作,发展专业化的养老公寓,为老年人创造更为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三十四条 加速土地供应模式转型,完成从增量发展向存量发展的转变
充分认识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紧缺性,加快转变土地供应增长方式,拓宽土地供应增长渠道,完成土地供应模式从增量发展向存量发展的转变;大力推进城旧城改造,处置和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严格控制零星插建式改造,低于2000㎡的地块应与周边其他地块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的规模效应,避免土地资源浪费;新增商品住房用地主要用于建设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用于建设低密度、大套型住房建设。
第三十五条 分类调控,执行差别化的住房消费信贷政策
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的要求,完善购房政策,执行差别化住房消费信贷政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严格房地产开发信贷发放条件。加强银企合作,建立房地产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市场预警监测,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制度,针对中低收入家庭首套住房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适度放宽公积金贷款政策。
第三十六条 健全管理机制,推动物业服务水平整体提高
完善物业行业监管机制,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和谐物业行业;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市区物业管理面积达到2300万平方米,改善广大群众的居住环境;规范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现市城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归集、管理、使用的规范化和信息化;进一步提升全市物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强化前期物业招投标管理,全面规范物业项目的承接查验行为;加强承接查验备案的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物业管理中的隐患,减少辖区矛盾纠纷的产生;引导行业自律,规范服务行为;组织好行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技能比武,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十七条 加强居住区规划配套建设,创建生态宜居城市
积极发展开放式街区,优化路网结构,逐步实现居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合理确定住区人口规模、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和容积率,增加绿地和公共开发空间,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要严格执行配套指标,将中小学、幼儿园纳入整体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逐步提高新建小区停车位指标,多渠道增加既有居住小区停车位数量。继承和发扬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文化,优化住宅和景观环境设计,提升居住品质,创造宜居、和谐的居住社区。
第八章 规划实施机制
第三十八条 强化规划实施管理
适时评估规划实施情况以及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
根据住房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及时调整,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和联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第三十九条 发挥实施计划的调控作用
规划期内,各住房建设规划实施计划中,土地供应、住房建设量等事项应遵循本规划,并结合实际落实情况合理调整。
第四十条 建立规划实施跟踪及监督管理机制
加强规划实施情况评价工作,对每年政府引导下的住房建设规划、实施计划实施绩效分析和评价;加强对已出让住房开发用地的批后监控和管理;利用经济、行政手段,提高闲置和囤积土地的成本,坚决打击闲置和囤积土地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 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制度
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报告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有效整合市场信息,形成全面反映市场运行状况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报告制度。
第四十二条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住房保障制度,促进住房市场保障体系的完善。实现住房保障对象的有效甄别,使需要保障的人群得到充分的保障。创新和丰富融资渠道,开辟新的融资方式,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的资金和房源充足。
第四十三条 落实规划实施的责任
将住房建设规划实施工作纳入对各区政府、市属各有关部门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规划实施考核机制,强化政策落实,保障规划实施效果。
第四十四条 加强规划的信息化建设
建立住房建设规划实施计划项目电子数据库,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凡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审批,同时通过对数据库的动态更新来及时掌握住房建设计划实施的进展。
第四十五条 完善规划公共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的作用,保障公众对住房建设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面向居民群众的项目要进行公示,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为规划实施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第四篇: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09-11-09
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贵州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对于促进贵州工业发展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而带动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逐渐跟上全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和纲要的有关精神,依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04〕76号)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十五”贵州工业发展情况
“十五”时期,全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本省优势资源,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工业,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的实施,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强和改善工业运行调控,全省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出比重上升,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2005年,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314.7亿元增加到711.86亿元、年均增长12.8%,高于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增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7.3%,比2000年提高6.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150点,比2000年增加74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5亿元,是2000年的5.4倍。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西电东送”预期目标完成。至2005年,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项目相继投产,第二批“四水八火”电源项目全面启动,省内主干输配电工程与华南电网及周边省市区联网,“西电东送”格局基本形成,能源工业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8.6%,比2000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全省电力装机容量1324万千瓦,外送能力达到400万千瓦,五年新增装机容量824万千瓦,是建国以来前51年总和的1.7倍;原煤产量和发电量分别为1.06亿吨和786.78亿千瓦时,分别是2000年的3倍和1.94倍。烟酒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医药制品、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获突破性进展。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
实施了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优秀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技术创新总投资32.2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3倍以上,全省现有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比2000年底新增37户。技术改造投资大幅增长,建成投产技术改造项目近4000项,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12.78亿元、年均增长16.9%。
4.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工业经济的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得到改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企业资本结构通过调整进一步优化,逐步向实现形式多样化及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一批国有骨干企业成功上市,一批国有中小企业实施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和兼并、破产、重组,焕发新的活力,“十五”期间累计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9户,上市9户。非国有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非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2.5%,2005年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比2000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企业组织结构明显改善,工业生产集中度有所提高。企业重组取得实效,先后组建和重组了化工、冶金、煤炭、卷烟等大型企业集团,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大中型企业总产值占当年全省工底懿当戎?7%,比2000年提高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正在由粗放经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的格局,发挥了中小企业在活跃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资源节约的地方性法规、标准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所降低,环保产业得到发展,形成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骨干企业。2005年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年均综合利用率达33.7%,比“九五”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九五”提高5个百分点。
6.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步伐加快
对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实施关闭破产,逐步退出市场;煤炭、冶金、纺织、建材等行业淘汰关停了一批土法炼焦、土法炼锌、小煤窑、小水泥、低水平纺锭等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
贵州工业在“十五”期间的成就,为今后尤其是“十一五”时期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发展中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与东部及其他省区差距仍在扩大;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和工业增加值在全国排位靠后,制造业占整个工业比重较低,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工业整体布局过于分散,产业集中度较低,支柱产业综合实力相对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以高能耗、附加值低为基本特征的原材料工业比重大、产业链较短;国有企业改革难度大,就业与再就业困难,企业不稳定因素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弱、工业投入严重不足,缺乏高层次开发人才,许多行业的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经济外向度仍较低;工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工业尤其是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与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尤其是城乡环境容量的矛盾突出。
二、“十一五”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十一五”是贵州工业在新世纪头二十年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国际资本及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国内部分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给具有资源优势和一定工业发展基础的贵州带来新的契机。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西南六省区市经济技术协作的不断深化,必将为加快贵州工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全省交通、能源、通信、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一批具有区域关联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同时我省能源、矿藏和生物资源丰富,有较强的组合比较优势。中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坚持“六个必须”,明确提出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动摇,支持力度不减弱,发展步伐不放慢,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的同时,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性措施,并将西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接替区,必将为贵州工业加快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机遇。
“十五”期间贵州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今后贵州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西部大开发对全省发展影响深远,能源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力拉动了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发展,煤化工蓄势待发,一些煤化工项目已经或即将启动实施,将对我省工业产生重大影响,夯实了重化工、机械装备等产业发展的基础。经过五年发展,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增长方式有所改善,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特色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步伐加快,贵州工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工业经济运行的持续快速平稳增长,有利于“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为进一步探索建立我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此同时,加快贵州工业发展也面临挑战。首先,受贵州工业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的制约;其次,东部发达地区利用人才、资本、信息和市场优势,不仅在高科技产业和制造业领域捷足先登,已经或正在迅速填补高技术产品的市场空白,而且在原材料加工业、制药、农产品加工、烟草等传统工业方面也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工业发展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面对全省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艰巨任务,必须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能源、矿产及生物资源的比较优势,依靠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加速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工业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三、“十一五”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
加快贵州工业发展,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发展全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全面推进。坚持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企业为主体,面向市场需求,依托优势资源,努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和布局,推进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着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百亿元企业”,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工业发展格局,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提升贵州工业整体竞争力和加快工业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加快发展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相结合。以提高集约化水平为目标,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在保持工业增长过程中推动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工业快速发展。
——坚持推进工业发展与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转化相结合。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资源型产业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产业为增长点,推进资源型产业和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延长产业链,实现优势资源就地加工增值,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
——坚持推进工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生态立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处理好工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坚持促进企业发展与改制改组改造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及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与改组。切实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体制和机制创新。
——坚持市场配置为主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市场准入,避免恶性竞争,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坚持推进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相结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注重提升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为提高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提供产业支撑和就业平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可靠的物质、人力和市场基础,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
(二)发展目标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有较明显转变,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个左右百分点;力争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超过西部平均水平。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产业健康成长,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有明显改善。基本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和优势原材料工业基地,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基本形成能源及优势原材料产业群、以烟酒工业、医药工业和特色食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产业群、以航空航天和信息产品制造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等三大产业群;基本形成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色工业体系。
──重点企业优势明显增强,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支柱产业的企业资产及生产经营集中度分别提高3个和5个百分点,在能源、原材料、烟酒、电子信息等产业形成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达到或超过同期国内先进水平的大企业大集团5~8家;依托优势产业及企业,形成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及企业群体,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配套能力明显增强。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力争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左右,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和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有较大提高;全省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超过100户,功能较为完备的全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一批境内外优强企业和战略投资参与企业重组、资源开发和发展特色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率、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利用外资额、境内外合作项目数及签订合同金额均高于“十五”时期。
──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并符合省情的工业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规范实施并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非公有制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比重明显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培育形成一批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园区及工业企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左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以内。
──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全社会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到1人以下,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下降到10人以下,百万吨煤炭死亡率下降到3人左右。
四、“十一五”产业发展布局及重点
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依托优势资源,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以现有产业为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优势原材料新兴支柱产业,做强做大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快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和工业园区及城镇工业功能区的建设。
(一)优化工业区域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根据各地资源和经济发展现实条件,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规划,兼顾现实,按照“择优扶强、以强带弱、突出优势、协调发展”的原则,明确省内不同经济区域发展方向和重点,以贵阳市为龙头,中心城市为重点,经济建设强县为支撑,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鼓励相关产业向规划区域集聚,促进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
贵阳城市经济圈及安顺市——加快打造以烟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磷化工、铝工业、现代中药、特色食品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都市型经济中心区和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科学定位,推动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工业园区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集中治理,环保设施与园区其他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建设发展总部经济,促进金阳新区开发开放。
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围绕能矿资源开发,加快发展能源、以煤化工为主导的优势原材料等优势产业,重点建设一批电力、煤及煤化工、黄金等工业项目和循环经济生态型工业示范基地。
遵义市——加强与成渝经济圈、贵阳城市经济圈的联合与合作,重点做大做强名优白酒及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家用电器和竹纸一体化等优势产业。
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铜仁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民族药业、林纸一体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绿色产业和水电、特色矿产资源加工。
加强跨区域交通网络建设,发展通道经济,推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积极参加泛珠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合作,鼓励和支持省域周边县市加快发展,推进跨区域的联合与合作。积极引导和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加强重点开发区和经济强县建设。积极支持资源集中地区和资源型城市发展深加工等后续产业和多元化发展,超前考虑资源枯竭地区的经济转型。
(二)进一步做大做强以能源、优势原材料为主的新兴支柱产业
1、能源工业
按照新型工业化和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坚持节能优先、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围绕西电东送,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支柱产业,构筑清洁、经济、安全的能源体系,到2010年,把我省基本建成我国南方重要能源基地。
——坚持水火并举,继续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努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大型能源基地,有序推进电源项目建设。加快乌江、南北盘江、清水江流域大中型梯级水电站开发建设,建成构皮滩、思林、光照等水电站,积极推动地方中小水电站开发建设,重点开展乌江流域抽水蓄能试点项目前期工作。在做好资源、环境容量平衡的基础上,建成一批以煤炭资源为依托的大型坑口电厂,加快建设第二批火电项目建设,建成纳雍二厂、鸭溪电厂、黔西电厂、大方电厂、盘南电厂、发耳电厂、大龙电厂和水城电厂技改工程,适时开工建设黔东电厂、兴义电厂、习水二郎电厂等火电项目。力争到2010年,全省总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外送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
在有资源条件的地区鼓励发展煤矸石、煤泥和煤层气等发电,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到2010年,力争形成煤矸石、煤泥、瓦斯综合利用发电的装机容量50万千瓦,年发电32.5亿千瓦时。
继续加强输电通道和省内配网建设,继续做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完善省内500千伏及以下环网,建成500千伏变电站5座(独山变、八河变、兴义变、黎平变、贵阳西变),建成兴义—独山—黎平500千伏外环网,进一步完善500千伏及以下电网结构。为向广东送电新增400万千瓦配套建设“两交一直”500千伏输变电通道。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放有序、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积极推动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努力扩大参与直接交易用户的范围,不断提高直接交易电量的比重,推动桐梓电厂和都匀、清镇、毕节头步等直供电厂建设和技术改造。
——加快煤炭工业建设。按照“大煤保大电”要求,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和集团化发展路子,优化提升煤炭产业结构。以大型煤矿建设为重点,加大新井建设和老矿井改造力度,加快建设以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大中型骨干矿井为主体、以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小型矿井为补充的电煤基地、出口煤、优质工业原料煤基地,稳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煤炭供应能力,确保煤炭供需平衡。到2010年,力争全省煤炭产量突破1.5亿吨,其中大中型煤矿产量占三分之二以上。
根据贵州煤炭资源分布特点调整布局,基本形成以毕节、六盘水、黔西南为中心的煤炭工业基地。在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六盘水矿区,积极发展新型能源化工生态产业,加快建设炼焦精煤、焦炭和优质动力煤生产、出口基地,适度开发优质主焦煤。大力建设黔西北煤化工基地和优质无烟煤生产、出口基地,毕节开发建设一批动力煤和煤化工项目,基本形成新型煤化工生态产业区;织金矿区和盘江矿区的马依煤田实施煤液化,打造循环经济生态型能源工业产业基地;加快桐梓矿区煤电铝一体化基地建设。
积极推进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鼓励煤炭企业整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着力提高煤炭生产安全和技术水平。重点建设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生产机械化、管理信息化、安全控制智能化的年生产规模百万吨以上矿井30对以上和年产原煤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矿区6个。加快煤——电、煤——化工及煤——电——铝——体化步伐,力争建成一批年产原煤2000万吨以上、具有洗选加工、焦化、瓦斯(煤气、煤矸石、煤泥)发电等综合能力以及煤——电联合、煤——化工联合的大型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煤的精加工。重点发展洁净煤技术,加快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推动水煤浆、煤炭液化、煤炭地下气化、工业型煤等研发、应用和生产,积极发展煤矸石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产业。加强水资源保护、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减少或避免对水资源、耕地和地表的影响,努力创建资源、环境、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型矿区。到2010年,全省煤炭工业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0%,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5%;洁净煤产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优质煤炭和煤炭转化的优质能源产品明显增加,原煤入选比例提高到40%以上,其中大型煤矿原煤入选比例达到70%以上,全省洗煤量在“十五”期末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000万吨。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集中、正规开采、保障安全的原则,以产业规模扩张和安全生产为重点,加强对小煤矿的规范化管理,引导小煤矿联合、改造、重组,大力支持大型煤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或联合重组等形式改造改组小煤矿,提高单井规模,减少小煤矿数量。积极推进规范的采煤方法,及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发展小型机械化,促进小煤矿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回收率,加强环境保护。
加大以防治安全事故、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为目标的安全技术改造,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00%安装瓦斯抽放系统,建设和完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基本实现县级联网。
2、原材料工业
发挥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以实现资源就地增值最大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煤——电——冶(化)一体化联产联营,推进资源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和经济产业带建设,按照“产量不减、市场不丢、扶优汰劣、渐次调整”的要求调整优化高耗能工业,把煤化工、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发展为新型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以煤化工、磷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依托煤磷资源优势,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优化调整结构,统筹整合优化煤磷资源,提高煤磷产品加工精度和深度;推动煤化工和磷化工联产互动,促进煤——电——磷跨行业、跨区域联合与协作,组建大企业,培育大集团,建设大基地,努力实现煤磷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就地增值最大化。
(1)煤化工
按照“突出特色、夯实基础、做强优势、滚动发展”的思路,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一体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依托六盘水、毕节、黔西南、遵义等优质煤炭产区,以煤制醇醚燃料、煤炭液化制油、烯烃、煤焦化和合成氨等产品为重点,着力建设贵州西部煤化工产业带、黔中和黔北煤化工区,尽快形成煤电化一体化、上下游配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群,努力在我省建成南方重要的新型煤化工生产基地。到2010年,力争全省煤化工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20亿元以上。
根据我省资源状况和能源工业发展布局,以煤炭气化、液化、焦化等深加工转化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在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黔西南州的优质煤炭产区,以煤炭就地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煤化工产品,着力打造以焦化、新型能源化工为产业链的西部煤化工产业带;在贵阳城市经济圈及遵义市优质煤炭产区,依托信息、技术、人才和区位等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着力打造以精细煤化工、煤磷化工为产业链的黔中煤磷化工产业区和黔北煤化工产业区,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煤化工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甲醇工业。鼓励建设大型煤制甲醇装置和回收利用焦炉煤气联产甲醇,力争到2010年醇醚及甲醇加工产品形成200万吨左右的生产能力。以发展替代石油的民用清洁燃料和车用燃料为重点,大力推动醇醚燃料生产;积极发展煤基合成材料、烯烃及后续产品等甲醇精加工业。按照“总量控制、上大关小、淘汰落后、调整结构”的要求和市场准入条件,新建、改造与淘汰相结合,重点开发和引进炼焦新技术,推进焦炉大型化、焦化产业新型化、焦炉煤气及焦油加工的深度化,实现高温显热回收、焦炉气的有效利用,延伸焦化产业链,促进结构优化。加快研究开发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新技术,创造条件,努力突破煤基合成油。进一步调整企业结构,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合成氨工业;围绕进一步加快磷化工业发展和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建设,以配套发展煤制合成氨为重点,创建煤、磷化工一体化新模式。依托遵义市、黔西南州现有乙炔化工企业,积极发展煤、电、化、建材等多行业、多产品相互关联的多联产系统,建成具有贵州特色的乙炔化工产业。
(2)磷化工
稳步推进磷化工业生产能力重组,有序开发磷矿资源,做强做精磷复肥,着力发展精细磷化工,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到2010年,磷铵等高浓度磷复肥(折100%P2O5)生产能力达到230万吨;全省磷化工业增加值6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建设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超大型磷化工企业集团,基本建成国内实力最强的大型磷化工基地;全省磷化工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并接近或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磷矿石的原子利用率由现在的35%左右提高到50%以上,单位磷矿资源产值(万元/吨磷矿)由现在的0.05增加到0.20。
依托磷煤资源加快建设三大基地。用3~5年时间建成以宏福总公司为主,磷、煤、电三大产业耦合共生的瓮福高浓度磷复肥生态工业基地;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包括开阳城关、大水、永温、双流,息烽温泉、小寨坝在内的开阳-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加快织金煤、磷、电、化多联产一体化生态工业新区建设前期工作。到2010年,初步形成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高浓度磷复肥生产能力占全省磷复肥生产的90%以上。
重点发展以磷铵为代表的高浓度磷复肥及智能型、功能性控释、缓控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新肥种,精细磷制品及精细磷酸盐产品。重点开发推广低品位或高硅磷矿选矿技术、湿法磷酸净化及下游精细化产品、无水氟化氢及精细氟化工产品生产技术、磷矿中提取稀土化合物及其他伴生矿技术等工艺技术。
鼓励磷电联营,整合黄磷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适当控制磷矿石、黄磷产能,提高磷矿、磷肥企业进入门槛,规模偏低的小黄磷厂、小普钙厂、小钙镁磷肥厂逐步退出市场。鼓励开展黄磷尾气、炉渣和磷石膏大宗资源化利用,支持大型黄磷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和采用直供电。
(3)橡胶加工业及无机化工
以贵州轮胎股份公司为龙头,调整橡胶工业产品结构,压缩斜交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子午线轮胎,开发新一代无内胎、低断面高速子午线胎,重点建设贵州轮胎股份公司的500万条/年半钢子午胎等项目,到2010年,轮胎产能达800万条,其中子午胎680万条。发展高性能V带、高强度皮膜、汽车无级变速带等橡胶配件,力争在开发新品种方面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
限制发展不具规模优势的一般通用型碳酸钡产品,鼓励开发系列化、规格化、专用化的精细碳酸钡(钡盐)产品,把我省打造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碳酸钡(钡盐)生产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基地。
重点扶持无汞电解二氧化锰、锑盐系列、锌盐系列等金属盐产品。扶持发展以五倍子、烤烟、辣椒、山苍籽、油菜籽、杜仲、银杏等为原料的绿色精细化学品。
——积极发展铝及铝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按照“重点发展氧化铝、配套发展电解铝、大力发展铝加工”的思路,加快建设以贵阳和遵义为重点的铝电联营、上下游配套的大型铝工业基地,到2010年,力争氧化铝、电解铝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0万吨、100万吨,铝加工能力达到电解铝年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左右,海绵钛达到3万吨的生产能力,有色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带动机械、机电、化工等相关产业实现约2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合理规划氧化铝、电解铝及铝加工布局,大力推进铝电联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单位能耗,扩大企业规模,减少环境污染。以中铝贵州分公司为龙头,做大做强中铝公司贵州分公司、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对现有氧化铝厂进行扩建和改造,加快桐梓电厂及其配套电煤基地的前期工作,配套遵义铝工业基地的电力直供;实施贵阳铝工业基地的直供电源项目。充分利用电价等杠杆,促进铝工业结构调整。
重点发展铝的精、深加工,加快形成集铝土矿、氧化铝、煤炭、电力、电解铝、铝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深加工铝产品,重点发展汽车、船舶、交通、建筑装饰、食品及医药包装等所需铝产品,支持开发预拉伸板、结构型材、精密锻件、超硬铝合金等高性能结构的铝合金材料生产技术。加快建设高硬、高韧的铝箔、铝板、铝带等铝加工生产线。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加强铝土矿资源战略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快地质勘探进度,优化配置贵阳、遵义铝工业基地铝土矿资源。依法加强铝土矿探矿权和采矿权管理,整合现有矿山,加快后续矿山建设。重点加快贵阳市清镇、修文和遵义市务川、正安、道真以及黔东南州、黔南州等地铝土矿的勘探步伐,加强清镇猫场大型铝土矿的采选技术攻关。严格环境执法,减少铝工业生产中废弃物的排放,大力支持赤泥大综利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优化发展冶金工业。贯彻国家钢铁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和改善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合理控制总量,着力调整结构,淘汰落后设备。“十一五”期间,冶金工业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10%以上。
依托现有企业加快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支持发展条件较好的现有大型企业搞好结构调整。以首钢和水钢联合重组为契机,通过整合重组、内聚外扩、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水钢做大做强。到2010年前,水钢培育成为“百亿元企业”,初步建成中国钎钢钎具生产、科研基地和全国钢丝及钢丝绳行业的精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钢产量达到300万吨,钢材300万吨;特殊钢55万吨,特殊钢材50万吨;钢丝10万吨,其中钢丝帘线2万吨。
完善冶金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节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钢材使用效率。鼓励钢铁上下游企业的联合重组,发展非钢产业。鼓励钢铁企业优化钢铁品种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高强度钢材和耐腐蚀钢材、钎具用钢、钎具、轴承钢、高级齿轮钢、工模具钢、钢丝帘线等高附加值产品。
结合我省铁合金现实条件和布局,以“产业链条化、企业规模化、布局基地化、生产洁净化”为方向,与电力工业的发展相协调,发挥锰系、硅系铁合金和工业硅生产优势,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调整生产力布局,鼓励企业内部产业联接和企业之间横向联合,鼓励实行煤炭-电力-铁合金的联合。鼓励、引导铁合金企业逐步向高耗能工业园区和城镇工业功能区聚集,加快高能耗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工业基地建设。重点推广铁合金精炼技术,生产低碳、低磷、低硫、微碳等多种精炼铁合金产品;扶持开发高纯硅铁等高纯铁合金产品等市场短缺品种品级,开发氮化系列铁合金、各类复合合金、各类合格粒度的铁合金和包芯线用合金等产品;结合我省铝工业发展,开发生产硅铝合金等产品;重点发展各种铁合金粉、复合铁合金等;积极发展铬系、锰系的低碳、低硫、低磷等精炼产品;开发硅铝钡、硅钙钡、硅钙铝等高档次的复合铁合金品种。加快对品位低、有害杂质含量高的铁合金原料处理技术的开发利用,完成对粉尘、烟气、废水的治理及综合利用。到2010年,建成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示范企业,全省铁合金产量调控至200~250万吨、占全国份额15~20%,铁合金总体冶炼电耗下降5~8%。
严格按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增项目特别是新上电炉实施审查、核准和备案。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予以必要制裁。2007年以后原则上不再新增12500千伏安以下的矿热电炉,精炼炉容量不低于3000千伏安,到2010年,25000千伏安以上的矿热电炉占铁合金矿热电炉总量比例50%以上。
——促进建材工业有序发展。以节能、节水、节土、保护环境、工业废渣综合利用为重点,改造提升水泥等传统建材产品,加快开发生产新型建材制品。“十一五”期间,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到2010年,水泥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占全省水泥总量的30%;新型建材工业总产值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新型墙体材料总产量折标砖100亿块;建材行业综合能耗有较明显下降;利用各种废渣资源和低热值燃料生产水泥和墙体材料,每年利废1500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5万吨。
重点发展新型建材、无机非金属材料、特种水泥和高性能水泥等产品,进一步调整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全省各地州市的布局。大力开发工业废渣综合利用,重点发展铝渣(赤泥)、氟石膏、磷石膏、铝矾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的高硅硫铝酸盐水泥和高钙硫铝酸盐水泥。继续开展采用“湿磨干烧”技术对原有湿法回转窑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开展新型干法水泥窑外分解窑的不带补燃锅炉余热发电技术、无烟煤和高硫煤应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上等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适应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建筑节能与建筑功能改善的要求,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发展页岩烧结空心砖、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空心砖、高掺量磷渣烧结空心砖、煤矸石烧结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砌块产品和复合板材,以磷石膏、脱硫石膏为原料的建筑砌块和轻质板材,改性沥青油毡、高分子防水片材、密封和堵漏材料等新型密封防水材料,矿物棉、玻璃棉、高分子绝热材料及膨胀珍珠岩等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利用我省丰富的竹、木资源,发展高档木质装饰贴面板、胶合板、木地板、复合地板、木质防火装饰贴面板、竹模板、竹木复合梁板、竹地板等竹、木装饰材料产品。
以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重点发展玻璃纤维、玻璃钢/复合材料、特种玻璃、石英玻璃、特种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围绕建筑、汽车、机电、环保等产业的要求,发展超细碎、精细提纯、表面改性、超微细和微孔技术,开发纳米技术和产品。
(三)加快发展以烟酒工业、医药和特色食品工业为重点的轻工业
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绿色”和民族文化,通过烟酒工业、医药工业和特色食品强势带动,加快轻工业发展。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大企业带动战略,做强做大烟草和酿酒等传统支柱产业;立足地方及民族特色资源、特有工艺和特有文化传统,大力培育发展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壮大造纸和家电工业,支持包装印刷、香料、旅游产品等其他轻工产业加快发展。力争全省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到2010年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力争培育2户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
1、烟草工业
实行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走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发展路子。以组建新的黄果树烟草集团公司为契机,加大烟草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整合全省烟草资源,支持贵州黄果树集团公司加快技术改造,完成贵阳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增强烟草产业综合开发能力。
调整烤烟生产布局,实现烤烟生产的相对集中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烟水配套”工程为重点,积极建设优质烟叶基地,提高烟叶品质技术研究和建立烟叶质量指标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
以争创全国卷烟名牌为中心,大力调整卷烟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中高档卷烟比重,培育名优品牌,做强做大“黄果树”、“贵烟”等名优卷烟品牌,形成3~5个年销量在20万箱以上的品牌,把“黄果树”培育成年销量达到100万箱以上的大品牌。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低焦油卷烟、混合型卷烟。到2010年,力争卷烟工业整体实力和效益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业,全省卷烟单箱销售收入和利税等主要指标达全国重点卷烟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烟草工商整体税利达到150亿元,形成贵阳市、遵义市、黔西南州和毕节市烟草工业集约化生产和经营的产业集群,黄果树烟草集团公司进入全国烟草行业前八强之列,实现由烤烟大省向烟草工业强省转变。
2、酿酒工业
以茅台酒集团为龙头,发挥贵州酒成熟的酿造工艺技术、资源环境及国酒的品牌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适度扩大规模,增加中高档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密集型、知识型产品比重,壮大产业优势,提高市场份额。到2010年,名优白酒产量有所增长,效益达到和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再培育5个驰名商标品牌并形成一批贵州白酒名优品牌,优质啤酒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果露酒有较大发展,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形成以“中国酒都”仁怀市、“国酒茅台”的故乡茅台镇、沿赤水河流域和遵义市的名优白酒产业集群。
落实国家关于酒类发展的产业政策,按照市场需求,加快调整产品结构,促进白酒工业向“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高效益、无污染”的方向发展,鼓励发展发酵酒和低度酒。支持发展啤酒、葡萄酒等水果酒和非粮食原料酒,提高啤酒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努力实现品种多样化,营养滋补化,工程技术化,原料专用化,营销国际化。
3、医药工业
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大力支持以苗药为重点的民族药和现代中药发展,加快建设以民族药为主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注重中药材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建设GMP标准生产线并尽快投产达产,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保健品,引导发展有竞争力的民族制药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和发展以贵阳为中心的修文扎佐药业工业区——清镇药业工业区——息烽医药工业区——乌当东风医药工业区——花溪现代中药产业基地—龙里谷脚医药城和遵义红花岗药业产业基地等医药产业集群。到2010年,力争全省医药工业增加值达60亿元,企业单品种年销售额超1亿元的20~30个,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2~5户,以苗药等民族药为代表的中药现代化初步实现,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
结合传统中医科学,围绕中药、动物药、矿物药资源优势发展中药和民族药,促进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化学原料药开发技术的开发创新和天然药新品种、中药新制剂及名方名药的二次开发,大力扶持苗药等民族药开发和民间验方的发掘、整理,力争在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消化系统、肝脏等疾病方面的新品种有所突破。支持开发保健药品。
结合“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野生植物哺育驯化,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大力扶持优质、地道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中药材提取物的标准化、商业化生产。
4、食品工业
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中心城市为重点、原料生产基地为依托、现有重点龙头骨干企业为基础,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在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和六盘水市等城市规划功能工业区,以辣椒制品、肉制品、调味品和精制茶等为重点,培育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全省特色食品工业年平均增长18%;到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力争使特色食品工业成为特色突出、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对农业带动面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产业。
加大地方特色资源农产品开发力度,重点开发马铃薯淀粉、预糊化淀粉生产工艺技术,发展全粉、精粉和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变性淀粉及衍生物产品。开发精米加工新产品,发展免淘米、强化米、香米及各种配制米的生产和出口;提高传统米制品质量;积极发展分割肉、冷却肉、包装肉,开发方便、安全的肉类食品。支持改进方便、风味、营养特色的地方肉制食品等产品包装。饮料行业重点发展果蔬汁、茶饮料,开发天然、营养、有益健康的饮料新品种。
严格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充分发挥贵州绿色生态产品优势,提高贵州绿色及生态食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知名度。鼓励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选育和发展优良品种,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原料和加工基地。重点扶持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5、其他轻工
以海信电视、主力电器、航天电器为龙头,建设家用电器及电力器材生产基地,扶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
发展制浆造纸行业,按照“就地造林、就地制纸、规模发展、产销结合”要求,以纸促林、以林养纸,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林(竹)纸一体化工程。以赤水市竹业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竹浆产业,提高竹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发展竹笋、竹沥、竹地板、竹包装板、竹家具板、竹建筑模板等。以遵义、铜仁竹林业资源为依托,实施林浆纸一体化工程。
积极扶持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蜡染、扎染、织锦等民族服装加快发展,培育发展安顺市、铜仁旅游小商品生产的产业集群。鼓励利用天然芳香植物资源和现代高新技术发展香精香料工业。
扶持发展包装工业,重点扶持食品及其他轻工消费品包装,积极引进和研发保鲜、保质、延长食品寿命的包装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减少非再生性资源消耗和包装废弃物排放,加强包装物回收利用。
(四)培育发展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
加快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带动相关企业的相对聚集,努力催生并形成高技术产业群。
1、航空航天工业及其他国防科技工业
立足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高、新、精、尖项目,大力提升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供给能力,加速发展以航空航天工业为重点的军工产业经济,在主要产品研制和培育“百亿企业”方面取得突破,建立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寓军于民、结构优化、组织高效、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的贵州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更好地肩负起加强国防建设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统筹发展的重要使命。
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民用产品并尽快形成产业规模,集中力量研发和生产民用新型航天、航空产品及重大装备,开发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推进军工企业融入地方经济,鼓励军工企业与地方企业联合,努力保持和扩大汽车零部件、工程液压基础件、新型电池等产品的竞争优势。发挥我省电子元器件方面优势,提高新型电子元器件研发和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对国防重点工程项目和配套服务能力,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以现实优势为基础,加大存量资产重组和增量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产品的开发能力和经济规模,加快建设以存储技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特色数据产品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建设,增强其自主研发生产的能力,扩大上下游产业链和生产规模,培育发展自主创新、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较强国内外竞争力的产业积聚群。
加快以新一代数字视听及家电产品、通信终端产品、锂电池及大功率聚合物锂动力电池等为主的视讯产品及新能源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存储技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产品、数字视听及家电产品、新能源新材料、军工电子产品、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信息网络产品为等。
到2010年,力争把存储技术产品和新型电子元器件建设为国家信息产业园区,基本建成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基地,振华集团、南方汇通、海信等企业成为年销售收入50亿~100亿元企业集团和一批“小巨人”企业,整个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在部分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计划完成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功能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带,在“十一五”末期信息产业对我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3、装备制造业
依托军工基地和重点骨干企业,发挥“三线”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以高新技术应用和产品升级换代为突破口,推进企业的联合和重组,努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期间,力争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以贵阳城市经济圈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机械、环保机械、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电工电器、煤矿安全生产设备、机械基础件及配套件等装备和产品。以遵义为重点,发展铝工业装备、油田装备、金属拉拨设备、起临界萃取装置等。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资产重组,加快整车开发;积极扶持云马客车、特种车生产及扩大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建设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生产基地。
4、新材料产业
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宏观指导,整合有效资源,以贵阳—遵义新材料产业基地为重点,强化贵阳—遵义新材料产业带的辐射作用,形成“研究—开发—产业化”创新链和延长材料产业链。建立材料产业持续发展的政策平台、信息平台、条件平台、人才平台、成果转化企业集群平台和中介服务网络体系,推进以有色金属合金、电子材料、复合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实现新材料产业的持续、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新材料的工业增加值按20%的年增长率递增,到2010年实现全省材料产业年销售额800亿元;培育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的规模化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其中销售规模达50亿元的3家,超20亿元的达3家,10亿元以上达10家。
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以金属及合金材料、化工材料为代表的传统材料领域,重点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及应用、新能源材料及制品、先进陶瓷材料、光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等。重点支持碳化硅泡沫陶瓷材料、动力型绿色锌空电池、安全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镁合金制品等高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重点建设贵阳白云聚合物材料及制品基地、以金属及合金材料为主的遵义钛锰金属材料基地、以光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环境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为主的贵阳高新区汇通材料产业基地、南阳磷化工产业基地、以锂电池、高容量聚合物动力电池为主的江南新能源材料基地。
六、主要任务
(一)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1、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推进“百亿元企业”建设
坚持“市场主导、企业运作、政府推动、注重实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通过整合重组、内聚外扩,加快国有骨干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在能源、原材料、烟酒、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中,用10年左右时间,分两个阶段组建和培育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10户左右,并使之成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带动效应和产业聚集能力的龙头企业。第一阶段用5年左右时间(2006年~2010年),形成和组建5户以上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前3年实现重点突破,形成和组建3~5户“百亿企业”;第二阶段再用5年左右时间(2011年~2015年),再培育形成5~6户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
2、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坚持放小与扶小结合,全面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优化发展环境和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充分利用多种社会资源,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融资体系和经济统计监测体系等四大体系,提高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就业型、科技型、出口创汇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产品加工型及社会服务型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十一五”期间,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非公有制工业企业10户左右。
以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档次并重,调整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以资产为纽带,依托优势资源和大企业带动,推动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和专业化协作,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优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专业互补关联、所有制多元化的产业群体。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创新支持体系,提高中小企业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及市场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着力推进全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制度创新。发挥国家及省级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和引导作用,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规范和扶持担保业的健康发展,探索设立再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开展与开发银行有关中小企业贷款与担保的合作、推动和引导商业银行扩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创新。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建设中小企业特色园区,努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施科技兴工战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主动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贯彻“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的方针,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高技术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促进产业、技术、人才的聚集及互动,鼓励和支持企业间建立企业技术联盟,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技力量以各种形式进入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势产业、优强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集成和推广,加快用先进技术、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引导企业在我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工艺的技术改造和创新,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力争实现突破;依靠科技的优先发展,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1、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发挥企业的创新活力,以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学研结合和实施技术创新项目为切入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养、引进一批创新型人才,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R&D)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2%,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R&D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提高到2.5%。
鼓励和扶持大中型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建立技术中心,重视和发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建立和形成以产学研为依托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同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力争引导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5个省级技术研发和转移中心,共同培养创新人才,联合开展创新和成果转化。结合我省实际,围绕工业经济发展,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围绕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完善重点项目储备和筛选推荐机制,积极引导和组织实施100项有重大影响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研制及转化专项,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完善和落实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保障全省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动力,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管理,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建立技术、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与技术交易平台,构建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
2、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重点产业及骨干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增强技术改造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在扩大技改投资规模同时,努力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百亿元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综合竞争力,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科技含量为重点,支持电力、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卷烟、现代中药、特色食品等行业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规划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提高技改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力争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生态立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产业的循环组合、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及清洁生产等方面力度,着力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1、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
重点推进煤、磷、铝、电、建材等产业的循环组合,规划建设一批磷煤化工、磷化工、煤焦化工、铝工业、煤电铝一体化等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支持贵阳搞好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
加快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建设。支持企业打造内部循环链条,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重点发展深加工能力和技术,搞好产业链之间的横向扩张藕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以重点大学、研究院所为主的循环经济科学研究体系,以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为主的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标准及指标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2、突出节能和节水,促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
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依法加强电力、煤炭、化工、有色、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以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为重点,大力实施“521”节能降耗工程,使一批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物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物耗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其中大型发电机组供电煤耗达到355克标煤/千瓦时、电解铝综合能耗达到5930千克标煤/吨、水泥综合能耗达到159千克标煤/吨。
支持企业建设水循环利用系统,提高重复利用率。实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清洁能源、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工程。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3、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三废”综合利用率
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加强电力、煤炭、化工、冶金、有色、造纸、酿造等重点行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最终处理量,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重点推进烟气脱硫资源化和以粉煤灰、煤矸石、煤泥、黄磷渣、磷石膏、脱硫石膏、钡渣等大宗工业废弃物的规模化利用及产业化发展,开发和引进煤层气、大宗工业废弃物、共伴生矿和尾矿渣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在六盘水、毕节等高瓦斯矿区,实施“先抽后采”示范工程,利用煤层气发电,到2010年,形成15万千瓦以上的装机容量。
在各中心城市严禁使用实心粘土砖和实心软质页岩砖,大力发展节能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材料,重点建设瓮福、开阳、贵阳等化学石膏建材基地。积极发展黄磷尾气生产甲酸、甲醇、乙二醇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和磷渣生产微晶玻璃、微细粉体等高端建材产品。
加强磷矿、铝土矿、锰矿等矿产资源的高效开采及中低品位矿的选矿技术研发,提高回采率,降低贫化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限制用高品位矿石生产低端高耗能产品,淘汰能耗、物耗高的生产工艺和炉型。重点实施开磷利用磷石膏、磷渣填充采空区等项目,防治矿山灾害,提高回采率;支持瓮福磷矿共伴生碘、氟、镁等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4、推行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
贯彻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在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和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重点工业区域内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开展传统产业清洁生产示范和试点,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和全过程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
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污产业,建设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推动生产企业向“三废”治理条件完备的工业园区相对集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依法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
5、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重点推进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治理、废水“零”排放、燃煤锅炉除尘脱硫、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等重大、关键环保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应用,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发展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城市垃圾资源化、节能和工业节水、新能源和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装备,环保材料及药剂。支持中小型环保产业企业加强环保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化推广。重点培育一批环保产业骨干企业、示范工程和新技术、新产品。
(四)推动工业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现有产业渗透与融合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一批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在能源、原材料工业企业推广运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故障安全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逐步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自动控制。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应用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研究开发及设计水平,革新工艺技术,支持装备制造业中重点骨干企业开发、应用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一体化技术、产品数据管理技术,择优扶持有条件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提高制造标准化、开放化、柔性化和集成化水平。鼓励支持其他加工企业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柔性制造系统、以及数控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促进企业生产技术信息化。支持企业运用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信息技术,提高医药、食品等行业的重点企业的生产、检测和质量控制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产品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企业上网”工程,组织推广成熟软件,降低企业信息化的成本,推进企业信息化。择优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鼓励实施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企业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的优化和管理制度的创新。鼓励企业使用商业化会计核算软件,推进大中型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与政府信息网络的连接,实现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发布和信息服务。
(五)积极促进工业与农业、服务业的良性互动
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制度创新等措施,办好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围绕工业发展,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创新服务产品,加快发展以旅游业、流通业为重点的服务业,促进工业、农业与服务业的良性互动。
依托小城镇,围绕通道工业带建设,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推动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结合起来,集中成片发展乡镇工业,促进工业园区建设健康发展,引导劳动密集、产品仍有市场的一般加工业有计划地由中心城市扩散或转移到小城镇。
发展乡土特色经济,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民族商品、旅游商品。帮助扶持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工业。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工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充裕、稳定、优质原料。
七、主要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制定和完善中长期产业发展战略,制定、完善和实施行业发展和区域之间产业开发的功能分区规划。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重要产业和项目的规划管理,以资源定规划,按规划定项目,用规划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产业、投资、财税、用地、环境保护等政策的配套实施。
改善行业指导,加强省域宏观调控。制定实施与我省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标准和原则。加大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力度,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的产业,通过制定和严格实施土地、环保、能耗、物耗、质量、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进行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淘汰落后的设备、工艺和技术。积极引导高能耗产业结构调整和逐步实现相对集中布局,控制其盲目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十一五”期间高耗能产业除电解铝外,原则上不再新增初级产品生产能力;对市场供不应求、技术含量高、执行环保措施好、节能有成效的企业和产品,继续给予支持,引导其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
加强和完善经济运行调节。着重加强省级对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调控,继续强化电力、铁路运力等需求管理,努力协调保障重点骨干企业的电力、铁路运输供给。逐步建立和完善煤、电定价及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电煤储备制度,完善和落实省内电煤供应保障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三保两挂钩”的铁路运输措施,严格外运车皮调度管理,努力增加非煤物资外运,重点确保高附加值、高利税和出口产品外运。
(二)进一步加大财税、用地、技术进步等政策支持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结构调整、节能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类企业、技术及产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税收、用地等各项优惠政策。对于国家级、省级开发区、重点工业园区和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别重大的项目开发,在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建设用地的优惠政策,统筹协调全省用地调控指标,依法及时提供项目建设用地。
进一步落实技术进步的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国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进口规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对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培育发展以及国家级新产品和经省认定的新技术、新产品给予扶持。
(三)努力扩大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努力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努力形成政府投资引导、企业投入为主、民间投资参与、吸收外商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格局。调整政府投资重点和改革政府投融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对工业发展的导向作用,继续适当增加省级财政对企业技术改造、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特色食品业、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以财政贴息、政策引导、信息发布等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投资调控体系。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产业。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投资逐步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重点扶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大力培育发展资本市场,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改制上市,支持有偿债能力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鼓励企业加速折旧,增加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围绕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继续深化改革,引导和促进工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优化,努力打破各种形式的垄断,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合理引导企业重组,构建公平竞争的新格局。
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合理流动的机制和制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继续引导和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推进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分离办社会职能,增强国有骨干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加快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促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推进政企分开,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工业企业面向市场、自主发展。保持现有兼并破产政策的连续性,加大依法破产力度,探索不良债务处置的新途径,逐步建立企业退出市场的通道。
制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完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清除各类歧视性规定,进一步在土地使用、贷款担保、技改贴息、企业上市、债券发行、社会保障、税收政策等方面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生繁荣。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建立企业集团,允许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现有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通过收购、参股、控股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制重组。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区域特色化方向发展。
实施名牌战略,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和加大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全省产业集中度、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大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鼓励和促进企业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采购和营销管理等各项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资金、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监督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培育发展开放型工业经济
进一步拓宽工业开放领域。进一步向省内外、境内外资本市场开放,除国家明确禁止的领域外,所有领域一律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重点推进省内企业与东西部及境内外企业的大跨度联合、重组、改制,组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集团,走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路子。打破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界限,鼓励煤电相互参股,推进煤电、铝电和磷电联营,扶持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引导和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跨国经营、对外投资,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的出口,逐步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企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服务的招商引资机制,着重加强泛珠三角,川渝黔区域经济合作和对口帮扶城市、六省区市经济技术合作,引导和支持我省企业加强与西部地区优势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鼓励和吸引东部等发达地区的内资和外资企业来黔投资、建厂、开发资源及改组改造老企业;积极吸引外资尤其是国外跨国公司参与我省工业企业的改组改造和重大项目建设,探索利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等方式吸引外资,鼓励和促进省内中小企业与境外、国外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
加大力度改善工业投资环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特色资源开发的重大工业项目的业主选择,采取公开招标等市场化运作,实行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有实力谁控股,不论企业所有制性质和隶属关系,实行同等待遇。推动开放政策与国际通行规则相协调,健全落实损害投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省内工业发展和扩大开放相互促进、扩展国内市场与开拓国际市场互动。
坚持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继续搞好开发区建设。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发挥的需要,以开发区、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科学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加速产业集聚和企业群体的培育成长,促进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突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六)加快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建设,有效改善工业发展条件
继续加强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工业发展要求,推进铁路网络、航空运输网络和内河航运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较为现代化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加快建设和改造一批公路、铁路和机场,对外构筑南北东西出省大通道,对内加强资源聚集区与资源加工区之间、工业园区及城镇工业功能区与城镇之间和大中城市之间的通道建设和改造,特别是围绕“西电东送”加快煤炭产区与重点电源点之间公路、铁路建设,确保电煤等大宗物资货畅其流。统筹和加快煤炭、电源电网等重大能源基地建设,抓好能源的供应和调度,保障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加快区域性产权、土地、矿产、技术、人才、劳动力等市场的建设,整合商业资源,推动新兴业态发展,提高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围绕贵州工业发展,按照大工业带动大流通、大流通促进大工业思路,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积极培育和开发物流服务需求,大力推进流通业结构调整,创新服务产品,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支持贵阳市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区域性物流园区,积极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推进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发展以现代物流为基础和运用新型营销方式的工业品批发市场,重点培育和发展各类要素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结合小城镇建设及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批全国性、区域性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强、交易方式先进的大型商品批发市场。鼓励企业和社团自主组建行业协会、民间商会等中介组织。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促进市场分割向市场一体化转变,促进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
(七)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适应国内国际竞争的要求,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增强工业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着重加快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建立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的激励、考核、监督机制,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实现市场化配置企业经营者;继续搞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制、股权激励等分配方式的试点;采取多种形式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证;加大推行行业技术工种准入制度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持续加强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实施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启动人才柔性流动和管理机制,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兼职。支持企业培养技术创新带头人,吸引国内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创新和管理人才、优秀博士后和海外留学人员到我省考察和进行咨询服务,运用现代通信手段和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服务;引导和支持贵阳等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充分利用其技术密集、设施完备、政策优惠的有利条件,吸引留学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从事高新技术研发工作。
继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制度,健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落实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政府出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再就业救助对象。鼓励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就业岗位,妥善分流人员,安置下岗职工及企业富余人员,实现稳员增效。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改善劳动关系。大力发展社会保险业,建立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城镇社区组织建设力度,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实现社会保障对象管理的社会化。
实行对安全、环保等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完善伤亡事故赔偿和生产安全事故经济赔偿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八)转变政府职能,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依法行政,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重大工业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继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加强对取消的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推行电子政务,实行行政公示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政企分开,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搞好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和“三乱”等问题,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清理并取消各地和各行业中阻碍商品流通的制度规定,放宽市场准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引导和积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诚信为基础、产权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着力抓好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按照统一、精简、务实、高效的原则,规范政务管理,完善政务监察制度,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建立运转协调、办事高效、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第五篇: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全文)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对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我国90%的农药用于农业生产,非农业用途农药占10%左右。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农药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已处于世界前列,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种不断增加,为优质高效农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我国农药生产企业18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16万人。2010年实现现价销售产值1589.6亿元,利润86.9 亿元,资产总额1246.9 亿元。2010年我国共生产农药234.2万吨(折有效成分),同比增长20.4%,出口61.3万吨,同比增长20.8%。2010年,我国农药原药生产能力超过 200 万吨,制剂生产能力超过500 万吨,销售额超过10亿的农药企业超过8家,主营业务为农药的上市公司18家。产品结构不断改善。目前,我国可常年生产260多个原药品种,3000多个制剂品种,高毒农药削减计划实施顺利,到2007年,甲胺磷、久效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品种全部停止生产和使用,通过对一批高效、低毒杀虫剂产品优化生产工艺,高效低残留品种已占95%。从三大类品种结构来看,杀虫剂比重不断下降已从2005年的41.8%,降低到2010年的31.4%,杀菌剂和除草剂比重已由2005年的10.1%和28.6%调整为2010年的7.1%和45.0%,品种结构有较大改善。科研开发能力有所加强。“十一五”以来,我国加强了科研开发的投入,建立了南北农药创制中心,依托现有国内农药科研力量,创制出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效农药品种,如杀虫剂硝虫硫磷,除草剂丙酯草醚、杀菌剂氟吗啉等。(二)存在问题
我国农药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
1.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我国现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至今尚没有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销售额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250余家,前10家农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仅21.9%。
2.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绝大多数农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只有少数企业在个别产品生产中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工艺参数集中显示、就地或手动遥控,产能的增加也主要依赖于
单一产品的扩张。我国创制品种仅27 种,品种档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研究薄弱,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3.产品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在已经完成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削减和替代后,还有特丁硫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高毒农药品种仍在生产和使用,这些高毒农药品种需要进一步削减和替代。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比例仍需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进行调整,杀菌剂相对较少(只有10%左右),特别是用于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杀菌剂品种较少。
4.减排任务重,废弃处置缺乏有效处理手段。农药原药生产未反应原材料和副产物回收率低,废水含盐高、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一些特殊污染因子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大部分原药生产企业不具备有效处理特殊污染物的能力。乳油等含有毒有机溶剂的制剂仍较多,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尚未全面开展。
二、发展趋势
从国际看,随着欧美国家环保标准越来越高,以及国际化分工更加明细,发达国家的原药及制剂生产能力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际农药大公司纷纷在国内建设独资、合资工厂和研究机构,对我国农药工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外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将冲击国内竞争力弱的企业。随着农药工艺技术的发展。此外,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简称REACH法规)和反倾销诉讼等将对我国农药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国内看,国际农药巨头一直延续“专利农药-丰厚利润-研发投入-新专利农药”的发展路线,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处于仿制为主的阶段,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的创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农药行业的需求受宏观经济影响小于普通化工产品,一方面农业对于农药的需求主要与气候影响下的病虫害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国家为保障农业增产将增加投入,农药需求有保障。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农药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制定的限量标准将日趋严格,对农药企业的布局、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农药行业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的脚步将会加快,农药生产将进一步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药产品朝着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增强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推行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完善废弃物处置管理,提高农药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药工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
到2015年,农药行业产值达2300亿元,销售收入2200亿元,实现利润15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7.7%,7.7%,9.6%。
2.产业组织发展目标
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5家以上,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20家以上。前20位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将占总产量的50%以上。到2015年,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农药原药企业总数的50%以上,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3.产品发展目标
在保持总量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保证产品质量,力争到2015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调整为40:15:45。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品种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由目前的5%降至3%以下。
4.创新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并完善农药创制体系和创新机制,加强创制品种的市场开发,提高市场分额。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建立和完善GLP体系及通过相关国际互认。到2015年,农药创制品种累计达50个以上,重点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农药全行业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
5.技术发展目标
到2015年,农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将有较大提高,大型企业主导产品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新开发品种的技术指标、大部分老品种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到2015年,特殊污染物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三废”排放量减少15%。农药产品收率提高5%,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1.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组建大型农药企业集团,推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大规模、多品种的农药生产企业集团。培育2~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2.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市场、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条件,形成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严格控制原药生产企业新布点,新建农药原药企业一律进入专业工业园区,重要水源地、城市近郊等环境敏感地区的现有农药原药企业要逐步实施搬迁入园。
3.大力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效、安全、环保的农药品种,针对常发性、难治害虫、地下害虫、线虫、外来入侵害虫的杀虫剂和杀线虫剂,适应耕作制度、耕作技术变革的除草剂,果树和蔬菜用新型杀菌剂和病毒抑制剂,用于温室大棚、城市绿化、花卉、庭院作物的杀菌剂,种子处理剂和环保型熏蒸剂,积极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果保鲜剂,鼓励发展用于小宗作物的农药、生物农药和用于非农业领域的农药新产品。大力推动农药剂型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鼓励开发节约型、环保型包装材料。
4.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装备。加快淘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落后产品和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
1.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单位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农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大力支持新农药的创制开发,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农药的研究开发。
2.大型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自动化。加大农药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的开发,加大重要农药中间体和专用助剂的开发。
3.加强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农药行业准入及产品生产许可等环节的审核中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
1.现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要向工业园区集中,引导农药生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源,降低企业“三废”处理成本。
2.加强源头治理,开发和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加大农药“三废”治理技术和设备开发的力度,提高原辅材料回收利用率,提高特殊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溶剂和助剂的使用,开发和推广水基化等剂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指导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组织编制本地区的农药发展指导性文件,推动《农药产业政策》的落实,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技术创新,开发高效、环保、安全的新品种新剂型,降低农药对社会和环境的风险,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我国农药产品国际竞争力。(二)提高农药行业准入门槛
制定发布《农药工业限制和淘汰的产品、技术和装备目录》,不断提高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地区新增农药厂点和盲目新增产能。根据我国农药工业发展的实际,淘汰落后产能,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能源的生产工艺和装备。(三)完善行政许可管理工作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生产管理办法》要求,完善行政许可工作程序和评审标准,推动行政许可工作信息化建设,创建农药基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行政许可工作效率,促进农药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持行业健康发展。(四)加大农药技术改造力度
重点支持涉及重大农业生产安全的农药投资项目、农药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高环境风险农药替代、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高浓度含磷、含盐等废水治理等项目。
(五)建立健全农药产品标准规范
完善农药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药生产在工艺和装备、产品质量、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标准。按照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要求,做好农药产品统一危险性分类和标签工作。
(六)做好行业运行监测
不定期召开农药行业经济运行座谈会,组织企业交流,及时跟踪农药行业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协调解决进出口政策、贸易争端等问题,定期发布运行分析报告。联合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农药核准、延续核准、产品登记和生产许可信息。
(七)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大力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行业经济运行监测、标准制订、课题研究、规划编制等领域工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信息统计与发布、技术开发与交流、贸易争端协调等服务平台,在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建立诚信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者: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