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京城林业局构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2010.10.11
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持续健康发展
东京城林业局积极构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动全局全民健身运动健康发展。
该局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发展群众体育。职工群众对全民健身运动的认识不断提高,参加健身人群不断增加,社区、单位、组织开展健身运动的积极性逐年高涨,群众体育健身的环境和条件逐步改善,初步建立了具有林区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一)加强领导,制定规划,构建一个点线结合,覆盖面广的网络体系.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林业局把全民健身计划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小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以企业主管领导为主任、多部门组成的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委员会,形成了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会牵头、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局面。建立了乒乓球、篮球、棋类、排球 踢毽 太极拳等单项体育协会28个、各类健身俱乐部(职工活动室、社区活动室)106个 初步形成了一个点线结合、覆盖面广的社会化群众体育组织网络。
为全面贯彻落实《纲要》,按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下发了东京城林业局全民健身第二期工程第二阶段(2005—2010年)实施计划》,各基层单位制定了相应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并将计划的落实纳入双文明建设考核体系。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
加强对全民健身运动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群众自觉积极参与健身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健身,防止误入宗教场所和练习“法轮功”以及其它对社会有害气功,是推动全民健身健康发展的关键。我们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加大正面宣传,切实做好科学健身宣传,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日益增强。一是加强对《体育法》、《纲要》、中央8号文件精神的宣传工作。先后印制《体育法》、《纲要》宣传材料,分发到社区、单位。二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宣传,使健身运动报刊有报导,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三是充分利用宣传车、图片、板报、知识竞赛等宣传形式,在重要体育纪念日广泛宣传全民健身知识,提高群众健身意识。四是每年6月至9月集中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活动,把文艺表演、趣味体育、健美操赛等与全民健身宣传融为一体,使之更加贴近实际、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参与广泛,真正使宣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健身氛围。
(三)大手笔,大投入,不断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投入,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体系。全民健身活动场地、设施是群众从事健身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近五年来,局党委、林业局从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出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修建了社区活动中心,职工文化体育综合楼,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职工健身休闲广场,灯光场 数字电影放映设备 职工文化宫 藏书5万多册的图书室等等。各基层单位也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分步修建了休闲文化体育健身广场和综
合性运动场。全局共建各类健身广场20多个,各类运动场32个(含篮球场)。95%以上单位建起了一场一室一屋,即1个篮球场、1个活动室、一个职工书屋 排球场、网球场都在建设之中。
齐全的设施,功能完备的健身器材促进了全局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 深入持续发展。
(四)科学组织,全面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是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离开 “活动”和“运动”,体育工作就失去了生命力。我局全民健身运动,从“全民”上作文章,在“健身”上下功夫,既重参与,更重坚持。既要形成传统,又要具有特色。既要激发兴趣,又要造成声势,形成定势。坚持局址以社区为重点,山上体育以林场为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全面开展五个万名群众健身活动,即万名职工、万名青少年、万名妇女、万名老人健身活动。自2005年以来,举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26次,林场级体育比赛每年保持在10次左右。举办了三届职工篮球赛、五届老年门球赛、6届职工乒乓球赛、3届中小学生乒乓球赛、五届中小学生篮球赛、五届社区健身操舞赛,一届太极拳比赛、九届“五一”环城赛、五届拔河比赛、二届长跑接力赛,四届棋类比赛 六场大型主体广场文化活动。我局乒乓球队参加省林业工会组织的大赛,获得团体第三名,参加宁安乒乓球比赛获得团体第一名,我局篮球队参加省林业工会篮球赛获得第二名的成绩。我局职工文工团在8月组织的全省森工纪念治危兴林20年文艺调研比赛中,夺得金杯单位.随着广大群众健身意识的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日益活跃,自觉参
加经常性健身运动的人群,现已占全局总人口的85%以上。每日早、晚户外健身人群随处可见,社区大街小巷扭秧歌、太极拳、太极扇、腰鼓、踢毽等活动逢逢勃勃。
(五)加强学校体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也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结合部。我局现有山下中小学5所,山上有10多所在校学生5000名。为提高学校体育工作,一方面加强了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连续六年组织体育课调讲、评优课活动。多次开办各种培训班和学习班,结合新课程改革,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有效提高了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和训练。一是各学校制定详细的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做到活动内容、班级、场地、时间、指导教师“五落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一是抓好体育竞技训练。各校均建立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业余训练队伍,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有力措施,我局全民健身运动全面推进,得到上级认可和表彰。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第二篇: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计划
洛阳市构建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实施计划
(讨论稿)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全民参与,旨在保障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包括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活动和健身服务等内容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是转变体育发展方式、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加速提升我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按照《河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洛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要求,现就构建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如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四高一强一率先”目标和“9+2”工作布局,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体育权益为根本目标,坚持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二是确保基本,突出普惠;三是因地制宜,重可持续;四是供给改革,创新模式。通过与“互联网+体育”新模式相结合,与深化体育领域改革、加速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总体目标和全面建设洛阳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到2019年,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均衡普惠、便捷高效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公共体育服务覆盖面稳步提高,市民基本体育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切实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1、提升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建成城市区“10 分钟体育健身圈”,县、乡、村“15 分钟体育健身圈”。
2、推动县级政府所在地“两场三馆”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争全市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超过1.8平方米。
3、建成“层次分明、门类齐全、覆盖城乡、充满活力”的体育社团网络,市级协会达到40个,每个县区体育协会不少于15个,每个乡镇建成综合文体站,全市每2千人拥有1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
4、举办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市级每年组织全民健身竞赛与活动不少于50次,县区每年组织全民健身竞赛与活动不少于15次。
5、完善科学健身指导体系,举办免费普及性健身知识讲座;提升市级国民体质监测指导中心,完善市、县(市)国民体质测试指导站,每年免费提供体质测试人数不少于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三;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全市每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均有3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服务。
6、依靠“互联网+”,建成“智慧体育”平台,一是创新健身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方式;二是打造集“场地查询预订、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教练培训”为一体的一站式健身服务,给群众健身提供便利。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组织体系,拓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渠道
1、强化政府供给。进一步加强市、县(区)政府两级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机制,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统筹、整体设计、协调推进。认真落实《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洛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部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办法的通知》,促进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2、创新基层文化体育管理机制,增强乡镇(街道)体育服务职能。结合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综合文化体育站(中心)建设,全市每个镇(街道)配备专兼职的体育管理人员不少于1人,巩固和提升体育为民服务的组织保障,统筹资源,营造人人参与的健身和谐环境。
3、培育和规范体育社会组织。大力引导、培育、扶持体育社团、体育民办非企业单位、体育基金会等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创新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促进规范有序发展,严格执行年检等制度,实现依法管理、依法运营。全市所有县区实现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至少12个体育单项协会的全覆盖。
4、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5、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拓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渠道,加大在市、县级培训基地和市委党校的培训规模。按照培训方案,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继续再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利用智慧体育平台,完善全民健身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推动局属体育学校教练、体育运动队、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到基层教、学、帮、带,建立志愿服务下基层制度。
(二)多层次布局,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根据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加快全民健身公共场地建设,协调推进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通过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投资等方式,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体育场馆。加快足球运动和冰雪运动场地建设。推进新建居住区按要求建设体育场地,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重点打造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15分钟健身圈。
1、在中心城市区,一是推进城市一中心四河(洛阳市体育中心、洛河、伊河、瀍河、涧河)体育设施建设:提升和完善市体育中心的功能和环境;推动四河沿岸规划、增建便民的体育设施,做好洛浦体育公园、老城体育公园等户外运动主题公园建设。二是合理布局城市区社区及街道绿地体育设施,提升和更新现有体育设施,创建一批设施完善、活动丰富、服务优质的体育示范社区。
2、在县城,完善各县(市、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雪炭工程)功能,推进县级“两场三馆”建设(公共体育场、室外体育活动广场、体育馆、游泳馆和全民健身综合馆),合理布局多功能运动场和户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其中,每5-10万人设1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左右);每3-5万人设1个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左右)。
3、加大公共体育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各乡镇、行政村按《洛阳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建设体育设施,继续实施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确保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体育设施全覆盖。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倾斜,支持和引导贫困、薄弱地区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不断缩小区域间差距。
4、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率不低于70%。
(三)注重多元化,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举办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全民活动。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
1、实施品牌战略,发挥优势品牌在全民健身中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实施一市一品牌、一县(区)一特色、一乡(镇)一亮点、一村(社区)一项目的“四个一”精品带动工程。继续做好节庆期间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突出办好全民健身活动月和全民健身日活动。进一步开展我市元旦长跑、“牡丹杯”门球邀请赛、“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名人围棋邀请赛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延伸赛事效应,提高市民参与度。支持各县(市、区)结合本地文化、旅游、休闲等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国际国内影响和可持续性的品牌赛事。
2、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经常举办小型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积极搭建全民健身活动展示平台,市、各县(市、区)每四年,镇(街道)每两年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全民健身节。县区每年组织全民健身竞赛与活动不少于15次。乡镇(街道)每年组织全民健身竞赛与活动不少于12次。每个村(社区)每年组织全民健身竞赛与活动不少于10次。
3、激发市场活力,为社会力量举办全民健身赛事创造便利条件,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网络体育组织等新兴活动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的作用。大力发展健身走(跑)、健身操舞、广场舞、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项目。积极扶持推广体现洛阳传统文化和地理人文特征的太极拳、南无拳、健身气功、门球、柔力球、气排球、抖空竹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
4、加强部门联动,发挥文明办、市直工委、总工会、教育局、民政局、农业局、团市委、妇联、残联等单位的作用,举办各类人群、各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工间操、广播操等日常体育锻炼活动。
5、组织承办篮球、足球、排球等高水平体育赛事,不断满足市民观看高水平体育竞技和表演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健身,努力使健身成为百姓的生活方式。
(四)普及科学性,引导全民健身常态化专业化。实施运动促进健康行动计划,加大对全民健身的科学性指导,提高个人全民健身方法和手段的科技含量,形成遍布城乡、科学有效、机动灵活的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网络。
1、实施体育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公共体育服务人员轮训计划,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县(市、区)体育部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免费举办普及性体育知识、健身知识培训讲座,县区每年不少于4次,乡镇(街道)每年不少于11次,通过培训让更多群众了解全民健身、懂得科学健身的方法。
2、充实和完善洛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师资库,鼓励和支持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体育专业毕业学生,充实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依托各类体育协会、体育学校、指导员培训基地加强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提升体育社会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全市每年培训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800人,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继续再培训不少于1200人。
3、提升洛阳市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标准化建设,并加大基层体质测试指导站投入,在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面开展公益性体质健康测定与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工作,使受测群众及时了解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并开具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运动处方。每年全市监测人数不少于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三。
(五)融合智慧化,创新公共体育服务运行机制。针对全民健身项目特征,搭建智慧体育服务平台,实现数据采集统计、政府管理等功能目标。运用手机客户端、电脑客户端等将全民健身工作多维度连接,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科学化水平,促使全民健身与社会融合发展。重点做好“洛阳全民健身云平台”服务终端系统的开发和运营,通过健身场地查询预订、体育器材管理巡修、体育组织管理、体育赛事服务、体质监测、体育培训、健身知识宣传等系统功能,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公共体育服务。
(六)注重普惠性,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均衡发展。
1、保证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人群享有公共体育服务的权益。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课余训练、校内竞赛和校园全民健身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充分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场所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采取优惠政策,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公共体育服务纳入本地供给体系。
2、推动农村、山区等贫困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力争使其达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
3、加大惠民服务。继续实施有条件的赛事免费赠票等惠民措施,继续实施对残疾人、学生、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健身锻炼优惠措施。不断加大场馆惠民开放力度,逐步扩大免费或优惠开放的范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有关工作的政策和文件精神,积极推动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深化 “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不断做好“三纳入”工作(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政府工作报告)。
(二)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与保障机制,人均群众体育事业经费,不低于本区域上一平均水平。确保体育彩票公益金70%用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三)加大体育产业支撑。加快培育体育市场和体育消费人群,不断丰富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渠道和方式,满足市民多元体育需求。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扶持体系,做大做强体育产业龙头企业,做好体育彩票销售工作,确保体育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不低于 1.2%。建立体育产业反哺体育事业发展机制,努力发挥体育产业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
(四)健全法制保障。出台全民健身与旅游、公共文化、健康、养老、助残等统筹协调的相关制度,制定和完善全民健身消费政策及执法机制体系,以确保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项的依法推进。
(五)完善全民健身服务评价机制。市体育局每年以目标任务书的形式下达各县(市、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任务,结合《河南省群众体育工作评价标准》要求,制定市、县两级的群众体育工作评价标准,对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向各级政府反馈。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考核市全民健身工作先进单位的重要内容。
(六)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
认真落实上级体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意见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跟踪目标实施情况,加强群众体育有关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督。构建包括人大、政协及审计部门、媒体和公众在内的多层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强化外部监督,规范问责程序,健全问责制度。
第三篇:构建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构建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来源: 金华日报
关键字:养老 养老产业发表时间:2011-05-04 09:48
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在东阳调研养老服务时强调:构建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金华日报消息(通讯员 史莹 报道组 刘小红)4月14日下午,副省长陈加元带领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东阳调研养老服务工作。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加爱,市委常委、东阳市委书记张仲灿,市政府秘书长傅利常参加相关活动或陪同调研。
近年来,东阳市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创新养老服务形式,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2003年至2010年,该市新建、改造、扩建福利院、敬老院16所,其中市财政投入2385万元,镇乡街道投入910万元,民间投资达3.59亿元。目前东阳市共有25个养老机构,床位5021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6张,提前三年实现省政府确定的养老机构建设目标。
陈加元一行首先来到歌山镇林头夕阳红乐园。这里有106个房间,可入住老人200名左右。来自千祥镇的83岁老人卢峰登和老伴入住夕阳红乐园已经3年,两位老人告诉陈加元,居住在这里比家里还舒适,子女们也很放心。随后,陈加元一行来到南市街道亲乐园公寓,这里一期工程约6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亿元,可容纳1500名老年客人。自2009年11月交付使用以来,已入住老人200多名。陈加元先后察看了这里的居住、护理、医疗、娱乐、健身设施,对该中心按照现代养老的国际标准进行配套设施建设表示赞赏。陈加元一行还考察了位于江北街道的喜洋洋康乐中心,这里入住老人360多名。陈加元与入住老人和护理人员亲切交谈,并详细了解了中心的运营情况。
陈加元说,东阳市养老服务机构、特别是民办福利机构在投入、规模、档次上走在了金华市乃至全省前列。东阳市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坚持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模式创新,多途径、多形式引民资、聚民力,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大胆探索公、民混合型养老机构建设的路子,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
陈加元要求,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规划引领和法制保障,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努力构建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养老服务发展新路子,进一步推进东阳养老服务上新台阶。
第四篇:东京城林业局“四个率先”实施方案
东京城林业局“四个率先”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总局党委、总局的战略要求,为使林区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协调发展,大幅增加林区职工收入,促进小康林区、和谐森工的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依托林区资源优势,大力提高科技水平,全面振兴林区经济;以改革为动力,探索林区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林区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人本观念,促进林区居民增收,全面改善林区生产、生活环境。使东京城林区成为生态优良、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新型林区、魅力林区。
二、奋斗目标
四个率先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在森工林区“率先职工致富,率先实现产业化经营,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率先建设小康林区”。
具体要求是:生态优良、职工富裕、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管理科学、文明和谐、社会进步。
三、基本原则
1、依托资源的原则:依托林区土地、物候、环境等优势,以食用菌、种植、养殖业为主导,实施多种经营富民战略;依托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林产工业强局战略,不断提高林区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2、科技先导的原则:加大力度,不断提高林区经济发展中的科技贡献率 ;积极探索,逐步建立适应林区特点的科技队伍。把科技作为林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实现林区经济发展的内涵式效益增长,提升林区经济发展的新层次。
3、以人为本的原则:牢固树立“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的理念,增加职工收入,改善林区环境,让发展的成果普遍惠及林区百姓。调动林区职工的一切积极因素,使职工群众成为林区建设的主导力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林区职工素质,实现经济和人的双重发展。
4、全面协调的原则:将经济发展作为林区全局发展的先导和手段。用经济的发展带动林区政治、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打造和谐魅力的社会主义新型林区。
5、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林区发展的现状及企业的经济实力,有计划分步骤的建设各项工程,每年投资5000万元左右,建设一批基础工程,同时全力推进产业发展,扎实有效地促进四个率先工程的深入开展。
四、主要任务
1、培育保护森林资源,全力抓好生态优良建设工作。
⑴加大营林工作力度,实施责任追究,确保生产任务完成和作业质量合格;
⑵对超坡的多种经营用地实施水保措施或退耕还林,每年保护面积2000亩以上; ⑶加强资源管理,减少蓄积消耗,每年减产2万立方米;
⑷加强防火工作,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工作责任,配齐防火器具;
⑸对山上林场所实施绿篱工程和庭院绿化工程,每户栽植果树3—5棵,种花10盆以上; ⑹对山下地区扩建林贸路、安平路,实施整体绿化,有条件的巷道全部栽种花草。
2、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全力抓好职工群众致富工作。以万元林场所建设和万元社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产业,促进职工增收。山上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9092元,每年增加14%,2008年达10364元。山下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的5839元,每年增加10%,2008年达到6423元;增加遗属生活费标准,提高低保额度50%;
通过棚户区改造、新林区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等手段,增加职工资产性收入30%以上。
在食用菌生产上,2008年落实1亿袋的规模,实现产值1.8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以后
每年增长20%,最后稳定在2亿袋的规模。
在种植业上,不断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08年经济作物种植
面积达到3.5万亩,占职工耕种土地总量的30%,以后,争取宁安市农业部门的支持,将其
烤烟、甜菜等经济作物计划落实到林区,每年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万亩,用5年的时间
使林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70%,增加职工收入2000万元。
在养殖业上,以天津宝迪公司,宁安鑫鹏公司为拉动,大力推动生猪养殖业;以吉林浩
月集团为拉动,积极发展肉牛养殖;以正大集团为拉动,稳步推动肉鸡养殖;以市场需求为
导向,适宜发展貉狐养殖;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壮大林蛙养殖。全局养殖业产值由2007年的3600万元起步,每年增加20%,最后稳定在1亿元。
在采集业上,保护好松茸等珍稀资源,人工促进红松林结实,合理利用好蕨类、药材、野菜、野果、食用菌类资源,使每年采集业产值稳定在 800万元,并逐步扩大收益。
为确保产业发展目标完成,企业开展多种经营基地建设。
⑴由林场所投资200万元,建成黑木耳生产摆放基地16处,每处摆放100万袋以上,通水、通电、通路,实施黑木耳产业的集约经营。
⑵企业同职工共同投资500万元,建设团山子养猪基地,建造猪舍1万平方米,养殖生
猪2万头,年产值2500万元。
⑶职工投资150万元,建设南湖头千亩葡萄园基地1500亩,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实现
2000万元。
⑷职工投资60万元,建设北沟五味子种植基地150亩,达产后年产值300万元。
⑸职工投资100万元,建设桦树、东方红、尔站一场、湖北经营所养狐、貉养殖基地,年产值120万元。
⑹职工投资500万元,建设尔站一林场、尔站二林场、尔站三林场、奋斗林场、湖南林
场、红旗林场、北沟林场等林蛙养殖基地,年产值实现400万元。
⑺职工投资600万元,建设湖南、东方红、红旗等肉牛养殖基地,年产值实现200万元。
⑻职工投资200万元建设桦树、奋斗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年增加收入180万元。
⑼职工投资300万元,建设湖南、斗沟子果树栽培基地,年增加产值500万元。
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抓好产业协调发展工作。
⑴木材采运产业每年减产2万米,通过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和营销管理,每立方米提高售
价60元,2008年产业产值实际减少1000万元左右,产业比重逐年降低。
⑵营林产业以森林抚育为主,逐年加大投入,更新造林面积稳定在15000亩,开拓绿化
树、花卉等新产业,产业比重保持不变。
⑶多种经营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4%,行业增加值2008年实现7000万元,总额实
现3.6元,实现家家有项目,户户有收入。
⑷林产工业以本地林木资源为依托,局市共建,推进东京城木业城建设,招商引资5
亿元左右,新建开发区57万平方米,吸收33户木材精深加工企业入住,扩大山下职工就业,促进企业木材售价提高,年增加产值1.5亿元。
⑸旅游产业在投资3500万元装修、改造鹿苑岛、湖北、疗养院三个中心接待宾馆后,2008年主要进行镜泊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建设,创建景区品牌。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开发
湖北3号、5号地带高档别墅区、开发佛山景区,同地方政府合作筹建湖畔高尔夫球厂,真
正将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成为林区的支柱产业。
⑹机械加工业稳定风力灭火机产量在每年5000台,开发消防水车等产品,年增产值200
万元,增加利润40万元。
⑺能源产业注重新型能源开发,利用林区特有的风能优势,同宁安市政府合作,以招商
引资的形势,在大黑岭、草帽岭、老爷岭建设三处风力发电厂,装机容量40万千瓦,年发
电量21亿度,年实现产值5.8亿元;在团山子、东方红、三道推广北方寒地沼气池建设,节约林区能源支出成本,降低林木资源消耗。
⑻建筑业同牡丹江市天福利享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利用三年时间,改造完成第二居民
委、第三居民委、第五居民委、第七居民委、第九居民委、第十五居民委的棚户区,每年开
工面积平均7万平方米,实现产值8050万元。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创建优美环境工作。
⑴实施硬化工程。局址巷道在已投资300余万元修建14条水泥路面的基础上,每年投资
200万元以上,修建10条水泥路面,利用3年时间,全面实现硬质化。山上林场所在已投
资500万元,修建10条中心路的基础上,结合通村路建设再投资500万元,修建水泥路面
10条,使各中心场所都有一条水泥路面的中心街道。利用林区通村路工程政策,企业配套
600万元以上,修建三道桦树等通场路40公里,5年内除尔站一、二、三林场、湖西经营所
四个较为偏远、拟撤并的场所外,全部实现通场水泥路。2008年,桦树、扶育站等单位街
巷排水沟硬质化率先达到100%。3年内,山上所有单位的街巷排水沟硬质化率达到100%。
⑵实施改水工程。每年投资200万元,改造5-6个场所,三年内全部改造完毕。使山
上林场所自来水入户率达95%以上。山下自来水同地方合作,建设新的水源地,自来水入
户率达到100%,水质达标。
⑶实施数字网络化工程。对林区自营有线电视网络投资50万元,逐步实施改造,增加
光接点,更换多芯电缆;投资30万元,更新部分设备,适当时机进行数字信号传输。
⑷实施美化工程。在投资3000万元改善山下地区局机关、贮木场等各单位的办公条件,投资400万元新建苇子沟办公室、湖北办公室、桦树办公室、抚育站办公室、东方红办公室,改建三道林场办公室的基础上,2008年,就建团山子、红旗等单位办公室,以后逐年建设
林场办公室,使我局办公条件跃居森工之首。除此之外,2008年,还将实施桦树等单位居
民住宅更换彩钢瓦、塑钢窗建设工程,实施板枨子改造工程和绿篱建设工程。
⑸实施亮化工程。投资30万元,对贮木场、新建一中教学楼等实施亮化,山上林场所
主要街道要安装路灯。
⑹实施净化工程。投资50万元,改造建设局垃圾场,局址地面,每年修建标准化公厕
3处,山上每年对5个单位的公厕进行建设,5年全部改造完山上单位公厕,建设标准化公
厕,取消一户一厕。
5、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全力抓好企业科学管理工作。
⑴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林区产业内涵式效益型增长。
在食用菌产业上,推广新型菌种及木醋防治流耳技术,平均每袋产量增加15%,由目前的0.035kg增加到0.04千克,增加效益0.20元,全局增效2000万元。
在种植业上,以宁安市农业部门及宁安农场为依托,推广新型作物品种及五精一化新型
耕作技术,使种植业产量相对增加5%,效益提高10%。
在果树管理上,推广剪技,蔬果、打药、施肥等综合管理技术,增加产量10%,增加优质
品率20%,效益提高15%。
在红松果林经营上,争取总局的科研项,进行疏枝、间伐的促进结实量试验,打破资源
管理的瓶颈制约,提高红松林经济效益。
在林蛙养殖上,通过温度、湿度、酸碱度的刺激,提高雌要蛙数量比例,增加效益5%。
在生猪养殖上,推广鑫鹏公司喂养新技术,增加效益5%,全局增效150万元。
在肉鸡养殖上,试验应用正大公司新饲料,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推广范围和改策。
在林产工业上,对产品开发升级,减少餐具筷子、铅笔板等夕阳产业产能,增加家具配
件,实木地板的产量,开发滑雪用具及根雕产品,全行业增效6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淘
汰落后的高耗能干燥设备,采用新式干燥设备,每米降低成本60元,全行业增加效益100
万元以上,更换部分锯片及机床,提高加工精度,减少锯口损失80万元。
通过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培养造就和造就一批能移扎根于林区的土能人,土专家人
才,企业在现岗人员及下岗教师中择优选用部分人才,每人每月发放一定数量的科技补贴,形成自己的多种经营及林产工业科技人才队伍,为林区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支撑。
⑵创新管理机制,继续深化改革。在完善、规范职代会制度,企务公开制度的同时,探
索山上林场所和居民委的自治制度,生产任务由企业统一规范、统一落实,社会事务及产业
发展由职工居民自行管理。
⑶推进法制化进程。全力开展普法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执法水平,提高全社会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适时进行依法治访,使林区社会秩序不断规范。
6、开展先进文化活动,全力抓好文明和谐创建工作。
⑴加强生态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投资改造有线电视网络,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运行质量,自营网络入户率达到96%;投资150万元改建局址职工文化娱乐中心;在全局各单位建设
标准化职工活动室和篮球场;投资300万元扩建局休闲文化广场,增加绿地面积;投资金
240万元,实施校园网络建设;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设局级图书馆;抓好森林公园
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
⑵开展生态群众性文化活动。企业每年都要组织篮球赛、乒乓球赛、冰灯展、秧歌表演、烟花表演、团拜文艺演出、大型群众广场文化活动。文体活动将做为重要考核指标,纳入“五
大文明”重要考核内容,以促进各单位积极主动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企业每年都要组织大型
群众文化活动,体育盛会每二年举办一次。同时,各单位还适时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
化、家庭文化、场所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出林区特有的生态文化优势。特别是利
用建局60周年的时机,开展一些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展示林区职工群众风貌
和建局60年来成绩的系列活动。
⑶搭建生态文化活动平台。企业引导资助林区成立文化团体和培训机构,让文化体育扎
根于林区广阔的沃土,对长年坚持活动比较成型的文化团体镜泊诗社、乒乓球协会、太极拳
协会、各种舞蹈书画摄影培训班;老年舞蹈队、篮球协会、踺子协会等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团
体,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扶持,鼓励发展我局群众艺术事业和培养文艺骨干,为文化艺术体
育爱好者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⑷加强林区文化市场建设。集中整治社会文化环境,抓好林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林区
营业性网络,防止传播错误言论和腐朽文化,确保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⑸全力推进文明和谐创建工程。一是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力度。大力弘
扬三种精神,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企业精神,培育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还要
用林区发展的巨变和美好未来振奋精神。二是大力推进和谐林区创建竞赛活动。通过开展和
谐社区、和谐校园、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创建竞赛活动,全面提高我局“五大文明”建设水
平,力争跨入省级文明单位和和谐林区创建优胜单位行列。三是深入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20字标准为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爱岗敬业标兵”、“遵章守纪标兵”、“致富标兵”
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广泛倡导爱国、诚信、友善、勤俭、敬业等道德规范。通过积极开展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活动,努力实现林区风气纯正的目标。四是
抓好综合治理工作,创建平安林业局。健全信访预警机制,严控越级上访案件的发生。抓好
扶贫解困和“送温暖”工作,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局每年拿出300万元,扶持困难职工群
众。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林区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公检法机关在打击各类犯罪中的主力军作用,确保林区社会平安。
7、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力抓好多为群众办事工作。
⑴改善办学条件。对局直属四所学校在投资1200万元装饰改造的基础上,2008年投资
400万元,建设一中综合楼;投资160万元进行一中总体改造;投资240万元,建设校园网,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四所学校全部达到省级示范学校的标准。
⑵改善医疗条件。在投资550万元对医院总体改造,添置设备的基础上,2008年投资
400万元,购置全自动X光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在投资100万元,对山上卫生所全面改造后,2008年投资50万元添置小型设备,使林区职工享受到价低质优的医疗卫生服务。
⑶完善商业网点。根据省政府农村商业网点规范化改造的要求,对山上场所的农资店、商店、饭店进行改造升级;在山下地区建设规范的配送体系。以安平路改造为契机,建设农
贸综合大市场一处,切实改善林区居民的购物环境和购物质量。⑹实施消防水源建设。投资
50万元,每个林场根据规模大小建设一至四处消防水源。投资300万元,每个场所配备一
至二台中型消防水车。
⑷完善林区监控网络。根据林区小城镇改造的实际,投资20万元,新上10个监控器。
⑸同地方政府合作,建设污水处理站一处。
五、保障措施
1、抓好宣传,大造舆论。思想观念是“四个率先”工程的基础,通过深入持久的大宣
讲,大讨论,使全局上下彻底领悟实施“率先职工致富,率先建设新林区,率先实现产业化
经营,率先建设小康林区”的“四个率先”工程,在我局具有可行性、紧迫性及战略意义。
使全局各级组织的工作重点尽快调整到“四个率先”工程上来,使林区广大职工群众迅速加
入到“四个率先”工程的建设进程上来。
2、抓好党建,促进发展。以先锋工程为载体,紧紧围绕林区的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改革等扎实有效的开展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
高党的建设水平,用党的建设带动林区各项事业的进步。增创森工林区党建先锋工程的标兵
单位。
3、抓好典型,以点带面。选树林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典型,总结经验,全力推广,每年
拿出60万元以上的资金进行奖励,发挥好典型的引导、示范及拉动作用。
4、抓好推进,加强领导。企业将“四个率先”工程的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头,同责任人的考核、任用、奖惩挂钩,同责任人签定责任状,形成“人人有指标,人人挑担子”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的调动各级组织及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创造热情,促进“四
个率先”工程各项指标的加快完成。
为保障“四个率先”工程的各项目标切实实现,林业局成立“四个率先”工程领导小组。
组长:董杰姜言杰
副组长:蔺家申(常务)张松林孟宪俊王善云李庆国
刘国军高波冯化蒋建华李月霞
成员:刘玉江屈威张常江张洪俊郑志友
邹清有王国恩张培和王建勋崔文忠
下设综合协调组
组长:孟宪俊
成员:张常江王国恩
负责四个率先工程的任务分解,指标落实,责任状签定,具体事项催办协调,工作成果考核
认定等。
思想发动组 邢艳波黄兴安徐茂胜徐利肖厚彬
组长:张松林
成员:屈威张志富
负责四个率先工程的宣传引导,组织发动,典型确立及推广,工作效果报导等。生态建设组
组长: 李庆国
成员:徐茂胜李珍
负责四个率先工程中生态建设各项指标的落实,工程建设的推进,工作效果的确定。产业发展组
组长:蒋建华
成员:张洪俊王国恩
负责多种经营及林产工业等产业发展中的组织落实,科技推广,进度催进,跟踪问效等。基本建设组
组长:冯化
成员:郑志友崔文忠
负责四个率先工程中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质量。
社会事业组
组长:刘国军
成员:王建勋张培和郭志广
负责四个率先工程中,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高林区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
第五篇:东京城林业局工会2010年工作要点
东京城林业局工会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动员全局广大职工在推动我局四个率先、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全局工作中心、服务大局、依法维权、情系职工,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全局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围绕全局工作大局,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上展现新作为
1、发挥好教育、引导、组织作用,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林业局的工作部署上来。充分发挥工会宣传阵地作用,加强对职工的形式政策教育,动员广大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主要载体,广泛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竞赛活动,组织职工围绕实施‚五大行动计划‛建功立业。
2、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主题竞赛活动。按照省林业工会《关于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方案》,积极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引导广大职工争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和一流团队。
3、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森工老工业基地建设劳动竞赛”、“创新杯”竞赛、合理化建议和“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巩固和完善 “首席职工”制度,挖掘人才潜能,调动职工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导向作用,用劳模精神影响和带动林区社会。深入开展好“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妇女“双学双比”和“三八绿色工程”活动。
4、围绕 “超万元”林场和“奔万元”社区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兴 1
林奔富”竞赛活动,不断创新内容和载体,建立完善职工自营经济服务体系和科学的统计体系、创办完善自营经济业余学校、鼓励发展各类产业协会和自营经济联合体,培养鼓励发展林区经纪人队伍,加强在资金、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力度,提高职工自营经济的科技含量和组织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积极推进职工自营经济战略性升级,促进林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狠抓技能素质提升,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上取得新进展
5、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使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广大职工中深入人心。以创建“五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效益型、和谐型)班组竞赛为重点,以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林区社会和谐为目标,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深入开展。积极推进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采取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宫俱乐部和工会文化教育阵地的作用,全面促进林区职工文化活动和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引导广大职工自觉成为建设林区和谐文化的先锋。
6、深入开展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活动。在全局各基层单位工会组织中开展‚职工十项技能大赛‛活动,要在广大职工中掀起一场比技能、学技术、长本领的新思潮。积极组织技术能手参加上级举办的技能大赛活动。继续开展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和合理化建议征集、评选活动,在深化‚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的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职工技能培训的工作,力争举办两期技术培训班,培训200人。
7、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争先创优活动。配合宣传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积极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宣传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
8、推动职工文化建设。抓好‚职工书屋‛建设。力争全年有一半的基层都建立职工书屋。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扩大覆盖面和提高规范化程度上力求新突破
9、下大力气抓好工会组建工作。重点放在私企上,建立健全‚党建
带工建‛的组建格局,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会组织形式、组建模式和入会方式,加大建会力度,保证全面完成省林业工会下达我局每年会员数净增400名的目标任务。
10、继续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职工之家‛建设活动;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今年修订完善职代会、场务公开实施方案、责任追究制度、帮扶救助实施办法等项制度。
11、继续贯彻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和《省林业工会企业工会工作发展规划》,不断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结合森工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加大的实际,按照文件及时抓好森工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的整顿、重建和组建工作,确保组织不断线、会员不流失。适应非公有制企业和小企业大量增加的情况,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会和基层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基层工会的建设;适应企业用工方式的变化,进一步创新组建途径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把分布在社区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林工吸纳到工会中来,千方百计地增强职工的会员意识, 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率和员工入会率,要在中国工会十五大召开前,实现森工辖区内私营企业建会率达到80%。根据《中国工会章程》和《工会法》,各级工会要按时做好换届工作。督促检查指导森工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工会法人登记管理工作,会员数在25人以上的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工会登记比例要达到100%。扎实推进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和工会法律援助工作。
12、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不断充实建家内容、改进建家方法、建立健全会员评家机制,加强复查验收工作,使建家活动成为提升工会工作水平的有效载体。要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好建设“职工之家”和“双爱双评”活动。要重视工会小组建设,不断提高“小家”建设水平。
13、继续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和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以提高维权能力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会干部岗位培训。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克服机关化、行政化倾向。
14、继续开展基层工会2009—2010 “创优争先”达标竞赛活动,提升工会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2010年,局工会将全面开展以工作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创优争先”达标竞赛活动的检查评比验收工作,各单位要按照考核标准积极参赛。
四、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在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上实现新发展
15、着力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开展与企业和职工的‚共同约定行动‛,尽量稳定职工就业岗位,加大参与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力度,重点对零就业家庭、困难职工家庭进行就业援助。加强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
16、努力完善维权工作机制。下大力气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积极推行集体合同及女职工特殊权利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努力提高集体合同签订率,使非公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以上。与劳动部门配合,加强督促检查,提高集体合同的履约率和职工满意率。继续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力争进入省级先进行列。坚持完善并发挥好政工联系会议制度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不断完善职代会制度、深化厂务公开制度,提高职工民主管理水平。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处理职工诉求,尽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17、按照总局党委“关于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黑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和《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力度,制订好实施细则,使新形势下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和发展,切实提高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的建制率。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工作,强化改制企业的厂务公开工作,加大非公企业厂务公开工作的推进力度,提高建制率,增强实效性。在已建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建制率达到60%以上。要在改制过程中把好职代会审议通过关,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要深入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18、积极探索社区民主管理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保证社区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19、要严把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关,将测评结果直接在职代会上公布,并积极探索充分反映职工代表意愿的有效方式。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努力把民主评议和测评结果转化为党委对领导干部评价、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20、完善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建立健全职工生产生活状况调查分析机
制、劳动关系矛盾预警、疏导机制和劳动争议调处机制。进一步加强工会职工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引导职工群众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四、建立完善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在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作为
21、继续开展“安康杯”竞赛和职工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安全意识。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有效机制和方法,防止和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队伍建设,保障职工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健全帮扶救助机制,在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上见到新成效
22、深入实施“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制度,做大做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规划开展帮扶工作。要将后续帮扶资金问题纳入到企业预算和集体合同条款中去,积极拓宽渠道,开辟财源,切实解决好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接续资金问题,并管好、用好资金。积极开展帮助困难职工实现再就业工作,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再就业基地,不断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就业。继续推动“两个确保”、“一个低保”政策的落实和林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
23、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组织开展好2010年元旦、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要做到对林区困难职工走访慰问的全覆盖。把向困难职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融贯于“送温暖”活动中,并把送温暖工作的重点转到帮助特困职工解决就业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等突出问题上来。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地开展职工和女性安康保险活动。继续深入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进一步实施好“春蕾计划”。
24、巩固和完善与行政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三方协商机制。逐步构建起“党委领导、行政重视、各方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大维权工作格局,进一步增强维权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