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名师作业设计经验》有感
读《名师作业设计经验》有感
湖滨小学陈闽桂
一直以来烦恼学生的作业写得不认真,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善?想了多种方法,效果也不好。最近读了《名师作业设计经验》才发现自己对作业的认识有问题,以前认为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做好其他的题目,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抄写的题目多,让孩子动手动脑的题目很少。学生对这样机械性的作业不喜欢,时间长了就成了应付,字也就越写越不认真了。在作业的布置上想得太简单,花费了大量精力在批改作业上,却没有提高学习效率。
改进作业,从何做起?《名师作业设计经验》这本书带给我很多作业设计方面的启发。
在于永正老师的《作业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一文中,发现他的一些观点是我现在正在努力尝试的,因此想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写字是小学生的必做作业。学写字就是学做人。写好硬笔字,也得遵循“描红、仿影、临帖”的规律去写。”现在学生写字质量普遍下降,原因在于没遵循写字规律去写,都是“想当然”地写。而老师对书写的质量不够重视,所以对于生字词我想除了要求学生写两至三遍外,还要写规范写正确。讲明写字的重要性让孩子知道,使所有学生都能认真书写作业。
“语文课本要读,课外书更要多读。”现在孩子虽然有条件读书,但是却读得很少,原因有很多,作为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书,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
渗透读书方法,推荐有关的书籍,布置作业时也要注意渗透。只有大量阅读,厚积而薄发,学生运用语言时自然会游刃有余,靠读书长大的学生,才有持续发展的后劲;有了积累与读大量的书,而不是死写作业,学生的作文水到渠成,就不会怕语文考试了。
钱老师说,平时一定要让学生多读多写,考试前,搞“应试”。有“考试”就有“应试”。考前利用一点时间做做历年来的考试卷子,做做针对考试出的练习题。会的不做,不会的要做;做不出来则给学生讲讲,并告诉他们,考试时遇到这种类型的题,怎么对待。钱老师说,如果平时也这样做,就叫“应试教育”了。”
读着于老师的文章,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要性。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重在平时,千万不能因“考试”而乱了手脚,更不能因“改革”而错了方阵!
《名师作业设计经验》这本书让我发现了:作业设计的学问有很多!名师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摒弃了以往陈旧的作业观,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突出了作业设计的开放性、趣味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而我也需要多思考,多反思。小学语文作业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给学生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在作业内容和形式方面多做尝试,多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第二篇:读《新课标名师备课经验》有感
读《新课标名师备课经验》有感
沙湾西村育才小学:韩志坚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某位老师的《新课标名师备课经验》,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了新课标对我以后教学的作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了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接受“新知”。久而久之,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致于丧失了创造力。因此,《新课标名师备课经验》中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新课标名师备课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新课标名师备课经验》中的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表现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想,更能促进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动用有关数学经验去思想、去解决问题。
二、多做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证明,若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实践,数学上的很多问题还是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的。特别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尤为显得重要,学生普遍反映: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学得会。
三、注重形成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
《新课标名师备课经验》的研究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体验。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作为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一条线。
四、大胆创新,在表演、游戏中学习。
在《新课标名师备课经验》一书中注意到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认识到了它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试想,假若学生体验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他怎么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无拘无束地问签、创设愉快情景、穿插一些表演、游戏等活动,都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满足,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标名师备课经验》这本书强调了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心理体验、新的认识,以改善自我、发展自我为目的。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得到最鲜明的体现。新的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本着新课程的理
念,用心钻研教材、教法,总能找到适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法。
第三篇:读《名师》有感
读《名师如何练就名课——美术卷》有感
杜方华
一个美术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课堂教学的历练。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美术课堂的教学是我的主要任务,有了深入的研究,教学自然就会出彩,有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老师也就不是难事。谈到研究,如何研究呢?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是自己的专业有所长进。在美术报中看到了对一本关于美术教学书的推荐,随即从网上买下来,读后受益颇丰。
高中学校美术课堂教育教学中的知识问题,是对美术教学认识论进行研究的基本问题。其中需要揭示的问题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美术学科知识学术研究领域的知识例如: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关系如何。第二,美术课堂教学究竟是传授“现成美术学科知识”的过程,还是创造新知识、理解新文化的过程,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呢?第三,美术课堂教学研究的性质是什么?通过这本书,我渐渐的好像得到了一些答案。
书中介绍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科知识传递的效果如何,是对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检验的基本标准。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学习策略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重构美术课堂就是对美术课堂尽心那个再设计、再造和重构。最终让美术课成为引导学生创造新知的教学目的。
这本书也指出了我国美术课堂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在公开课中以展示为目的的中国特色的教学,我认为是不可取的。让我们的课有
内涵有深度,不再是一种表演而是渗透到每一节课的思想和灵魂中去。让美术能打动每一个孩子的心。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在推行着“反映论的认识论”“现成知识的课程本质观”“传授知识的教学本质观”等观点,这些观点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教学行为。我们的教学成为了传递教材县城知识与内容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美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和低水平临摹的状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美术就是一把打开创造能力的钥匙,在我们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人们的交流和传承是靠的绘画,文字的诞生靠的也是绘画,创造发明更离不开绘画。我们应重新审视学校美术课程中美术教材所传递的美术学科知识,建立起一套适合各个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生理发展需求的美术学科知识。
第四篇:打印读名师有感范文
读《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有感
——如何让提问出彩
政治科组:冼小侣
读了《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里面内容丰富,思想前沿而又深刻,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有关如何在课堂上巧妙设置问题,让问题出彩,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一层层深入领悟本节课的主旨,深入思考问题。
美国教育专家斯特林.G.卡汉尔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观察而达到预期目标的控制手段。提问的过程,实际上是老师引导学生设疑、质疑、析疑的过程,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那么,应该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设置提问,值得我们大家好好思考,下面就这个问题提出我的一些个人看法。
第一,备好课。
上课之前必须充分备好每一节课,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备教案、备学情等,只有在充分吃透教材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在课堂提问上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做到万变不离其宗,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去展开提问。
第二,提问要符合课堂规律。
每一节课都有它的本质规律性,按规律办事,事半功倍。根据每节课的起乘转接和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记忆特点,我们在设置提问的时候,应该掌握它的规律性,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三,提问面向全体学生。
在设置疑问的时候要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由于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基础不一致,领悟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设置问题时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站起来的欲望,去和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他心中的想法,主动参与课堂。
好的问题设置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一节课的节奏,更好地调节课堂气氛,更好地讲清疑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巧妙地设置提问,让你的提问更出彩吧!
第五篇:读名师人生有感
读《名师人生》有感
游小张莹
最近读了《名师人生》这本书,了解了很多名师的成长之路。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经历,但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热爱是相同的,对孩子的爱是相同的,对自己目标是明确的。虽然他们所任教的学科不同,所处的地区不同;但是他们确实一样踏实、认真、坚持。有时候,看到书里的有些文字,总是会很有感触。因为看了别人的事迹,我就知道了为什么他们成了名师,而我确实一名普通教师。
【摘抄1】
学生交上作文时,总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肯定,希望自己的用心良苦处有知音者,如果能从眉批、符号和评语中感到老师的热情鼓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体验到成功—哪怕是小小的成功的欢乐,也会增加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体会:这一点我也很有感触。记得班上有个孩子不是很爱发言,但是孩子天生就是那种内向不是特别爱表现的孩子,所以我就没有对孩子提更高的要求。但是后来有一天上课我发现孩子上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第二天放学的时候,孩子的家长跟我交流说晚上孩子回去以后兴奋的拿自己的智慧题给她看,因为老师在上面写了一句“今天上课,你的发言太精彩了。”这样一句简单的评语。孩子妈妈说这句评语不只是孩子很高兴,全家都很高兴。为了让这样的改变变成长时间的一种改变,后来的几天,只要是孩子表现好的,我都会给孩子写上一些鼓励的话语。现在班级的课堂上经常会有孩子精彩的发言。其实班里这样有潜力、期待老师关注的孩子很多。我也知道了,只要我这样一直继续下去,我的更多孩子会有改变。
【摘抄2】
一个人幼年时期,能不能种下读书的种子,养成亲近书籍、崇尚学问的习惯,直接关系到他的成长,更关系到终身幸福。
我的教学优势是知识面比较广,高中学生佩服的往往就是这一点。
读书,是我的长项,可以有力地支撑我的课堂,使课堂教学不至于竭泽而渔,而是保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发展势头。
体会:作为一名学生,我最崇拜的一位老师就是初一的语文老师。他上课的样在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记得那时候邹老师每次都可以不带语文书,他习惯把手背在后面,但是却可以把课文讲的很好。记得那时候他可以准确地让我们翻到指定的一页,在教室里一边慢慢地走,走到谁的身边低头一看,然后继续娓娓道来。那时候我觉得邹老师简直帅呆了。这个老师还会在课前跟我们讲讲自己看的某本书,上课前会给我们讲一个成语故事。班上有孩子报了运动会3000米长跑项目,老师说这样的比赛主要考研耐力,能坚持跑到最后已经很了不起了。后来,班上的2个孩子都跑到最后了,邹老师奖励这2个同学一人一本书。虽然没有奖励给我,不过到现在我还记得书名是《我的太阳》。因为是老师奖励的缘故,所以几乎班上的每个孩子都买了这本书来看。就这样,以后大家都以看过老师推荐的书为荣,因为这样就能跟老师有聊天内容了。
现在的我竟然也成了1名老师,而且是一名小学老师。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班上的孩子会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会不听爷爷奶奶的话,但是肯定会听老师的话。我很惭愧,虽然我知道读书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但是我却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虽然我也读书,但只限于零星、随性地读一些书,没有把这
样的一种行为养成一种习惯。我觉得小学老师其实也可以称为杂家。你各方面都应当有所涉猎,有所了解。因为我们的孩子们是十万个为什么,老师如果能够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那么我想孩子们会更加崇拜老师的。
曾经的我尝试过在孩子中午吃饭的时候给孩子看看童话故事,但是因为孩子们光顾着看,忘记了吃饭,所以这项计划不得已就得终止了。曾经的我也尝试让孩子早上在晨会的时候请孩子轮流来讲一个故事。但是我后来发现学校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会占用晨会的时间,又不能影响任课老师上课,所以这项计划也是无疾而终。尽管这2项试验都失败了,但是我还是始终相信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你选择相信孩子,在教会孩子怎样做,并且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孩子们的表现会让老师满意和惊叹。所以我想从下学期开始,我得实施我的一系列计划,合理安排好时间,让孩子成为班级的小主人。
【摘抄3】
激情,是一个教师不可或缺的素养,有了激情,就能将学生求知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
教育不是灌溉的,而是一种感染的艺术。
每每站在三尺讲台上,我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凝聚了无数双学生的眼睛的时候,我总能感觉到做教师的一种莫名的神圣与庄重。因而我总是怀揣着一颗敬畏之心,走上每一天的课堂,生怕自己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伤害学生的心灵。
体会:一个教师的激情可以点燃整个班级的激情。课上孩子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那么课后孩子们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就会很少,那么老师就不存在订正或是补差的工作。课堂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很少有上课上的没劲的情况下,一般情况我都会和亢奋。但是有时候,我发现孩子在课堂上蔫蔫的。这样的课上下来,我心里就会特别难过。我觉得自己没有把课设计的很有趣,让孩子们能对我的课感兴趣。每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我都会及时反思自己。有时候可能自己把课上的太家常了,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有时候可能自己准备的不是很充分,课堂内容就不是很充分;也有可能自己确实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教法上存在问题。为了让班上的孩子跟着我少走弯路,我都会及时地向师傅请教。请教自己教学中出现的失误,走进师傅的课堂,赶紧学几招。幸运的时候每次听过师傅的课后,我的教学状况都会有一定的改观。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看了这本书上的文章后,我想我知道想成为怎样的老师。书上的名师、特级曾经跟我一样,也是一个不成熟的年轻老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觉得,不想当名师的年轻老师,不是好老师。我渴望自己也能有魅力感染我教过的孩子们,但是我知道这还得靠我自己的努力。以后,我会扎扎实实地走好教学的每一步,不断给自己充电,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向周围的老师学习,尽快让自己成长起来。